“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白花地丁繁殖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自然繁殖

白花地丁也就是白花堇菜,它是属于野生的植物,能够自己进行繁殖。等到植株内的种子成熟后,就会开裂,不需要特别进行采摘,会随着风四处飘,飘到其余的地方,都有可能会成活繁殖,之后长出新植株。

二、种子繁殖

除了自然繁殖之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虽然目前没有人工引种大量的栽培,但可以尝试。

1、时间:播种的时间在春季或秋季都可以,春天选在3月上中旬,秋天的话可以选在8月上旬,温度维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比较合适。

2、土壤:这方面的选择很重要,为了保证透气性和营养,可用腐叶土、园土、细沙、基肥混合,使用之前搅拌均匀,保证松软。

3、种子:要选好合适的种子,要求没有病虫害,这样能保证一定的成活率。

4、播种:可采用撒播的方法,适当往土壤中喷水,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之上,然后上面再覆盖上一层薄土,不需要太厚,保证能盖过种子就可以。

XzH52.coM文章精选

紫花地丁繁殖栽培


紫花地丁播种

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时间:春播3月上、中旬。秋播8月上旬。播种后控制温度15℃~25℃之间,一周左右出苗。

紫花地丁分株繁殖

首先将绿化用地翻耕,施足底肥,整平,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时见效较快,在同种条件下分株移植,小紫花地丁较大株的缓苗快,成活率高,绿色期长。

紫花地丁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自繁能力很强,任其随风洒落,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

紫花地丁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生长强健,抵抗能力强,生长期元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d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生长期间注意拔除杂草,一般不施追肥,雨季注意排水。

紫花地丁种子的采收

紫花地丁的种子在成熟以后干燥时,会急速开裂,将种子弹出。因此,应在蒴果立起之后,种实尚未开裂之前采收。在种子晾晒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窗纱将蒴果盖好,以免种子弹掉。然后过筛,将种子进行干贮。

紫花地丁与地丁区别


一、叶子不同

紫花地丁这种植株,在不同的位置上的叶子看起来不相同,上面的叶子吸收养分较多,叶子比较的长、大,形状为长圆形,或是偏向长圆状的卵形,长度约1.5-4厘米左右,下面的叶子见光少,叶子比较的小,形状为三角状卵形,或是狭卵形。叶子的颜色为绿色为主,表现为淡绿色或苍白色。

地丁上下的叶子没有太大区别,叶子形状为轮廓卵形,叶子的长度约为1.5-3.5厘米左右,叶子表现出的颜色为灰绿色。

二、花朵不同

前者花朵的颜色很好看,颜色也不单一,有紫堇色、白色、淡紫色,仔细观察喉部的位置,上面有紫色的条纹。

后者的花朵颜色较浅,呈现为淡紫色、粉色这两种颜色。

三、株高不同

前者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上没有地上茎,高度相比较下偏矮一点,株高约为4-14厘米左右。

后者是二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度偏高一些,大约有10-50厘米左右。

白花银背藤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在生产上面经常会用这种方法。在每年的春季,取来一些比较饱满的种子,然后把它们放在40度的温水里面浸泡上1到2天,在这个期间还要对它们进行经常的搅动,时间到了之后就取出来晾干水,然后就可以在已经整好的土地里面进行播种,一般深度是在3厘米左右,每个植株的距离在35到40厘米就可以了,在播种的时候每个穴里面放进去4到6粒,播完之后就可以开始平穴了,再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浇水,基本上,10天左右就可以很顺利的长出来小苗了。

2.扦插繁殖

在秋天的时候我们去采摘它根的时候,选取一些比较健壮的藤茎留下来,然后剪去它的头和尾,在中间的地方给它剪成25到30厘米的插条,每个插条的上面有3到4个节,然后在把它们放在阴凉的地方拌湿沙子进行晾晒,还要注意保持让它通气防治它们腐烂了。等到来年三四月前后的时候,在畦上面开始开穴进行扦插,在插种之前的时候可以给它的根蘸上一点生根剂,这样才能让它更好的成活,穴的深度在30到40厘米就可以,每个穴里面插上3到4根,还要留下一个节留在外面,插种之后,就要给它踏实了,然后再浇一点水就可以了。

3.根头繁殖和压条繁殖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之外,还有根头和压条的繁殖方式,这两种方法一般都是比较适合随采随栽种的,但是在生产上面一般用的不是特别多,最常用的还是上面那两种方法,成活率也是非常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是可以的,各有各的好处。

紫花地丁和苦地丁区别


一、形态不同

紫花地丁是多年生的草本,属于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它没有地上茎,高度偏矮一点,高度大约4-14厘米左右,到了果期的时候高度能达到20多厘米。

地丁草是二年生的灰绿色草本植物,它是属于罂粟科、紫堇属的全草,高度较高一些,具有主根,高度大约10-50厘米左右,茎部的基部位置具有分枝,颜色为灰绿色。这两种植物有些相似,但是还是具有较多区别,并且功效不同。

二、叶子区别

紫花地丁的叶子属于基生,下部分的叶子比较的小,形状为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分的叶子比较的长,形状为长圆形、长圆状卵形,长度大约1.5-4厘米左右,宽度大约0.5-1厘米左右,颜色为苍白色或淡绿色。

苦地丁的叶子形状为轮廓卵形,上部分的叶子和下部分的叶子形状一样,叶片的长度约为1.5-3.5厘米左右,颜色为灰绿色。

三、花朵不同

紫花地丁的花朵为中等大,颜色为紫堇色或淡紫色,有时会呈现白色,喉部的位置具有紫色的条纹。

苦地丁的花朵颜色为粉红色至淡紫色,形状比较的平展。

紫花地丁家庭养殖方法


你知道紫花地丁吗?紫花地丁不仅美观,且还能药用,对治疗一些病症有非常好的了解。那么大家知道紫花地丁要如何种植吗?下面与小编一起去探讨一下吧!

1、家庭种的话,可以准备好培育芽苗的培养土,泥土的调配最好是使用园土加上腐叶土、细沙一起按照2:2:1调配,然后要消毒。消毒后的土可以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威胁。

2、把采集到的种子放在通风的干燥的地方储存,选择在冬天的12月份种在气温在2到8度的温室里面,到了第二年,种子就会长出芽苗来,到了3月份就可以移到比较大的盆子里面了。也可以在5月份采种子,立刻播种,这样很快就可以发芽了。

3、播种之后的屋子内的温度一定要维持在15度到25度。

4、等到小苗都长出来之后,要对温度进行特别的控制为了防止小苗的徒长,而且这个时候要注意光照的补充要充足,白天的温度要在15度,晚上的温度要在8度到10度,要令泥土稍微地干燥。

5、等到小苗长出第一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分开种了,底下的水要湿透。这个时候的温度就可以在白天维持20度,晚上维持15度左右。还可以适当地在泥土里面施一点已经腐熟的有机肥料促进它的成长。

6、等到芽苗长出5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定位种植了,每40株之间的空间要达到1平方米。

养殖的注意事项

1、这种植物会容易得半知菌感染,然后生叶斑病,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引起大片的黑色斑,然后叶片会慢慢地枯黄然后凋零。所以一旦生病,要准备好药水喷叶面。

2、由于这种植物的抵抗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它的成长期里面不需要对它进行特殊的管理,不过在它的成长比较旺盛的季节,可以每隔7到10天给它施加一次有机肥料。

3、这种植物容易惹来红蜘蛛侵害叶子,可以准备石硫合剂来喷杀红蜘蛛。

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


紫花地丁具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所以种植的人也比较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

紫花地丁播种前准备:

常规使用的播种箱,规格长50cm,宽30cm,高8-10cm,也可采用育秧盘。木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否则容易造成土与箱分离,影响出苗。床土准备一般用2份园土,2份腐叶土,1份细沙,用孔径为lcm以下的筛子过筛备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土,以达到培育壮苗、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目的。土壤消毒后用硝基腐殖酸调节土壤pH值到6.0-7.0左右待用。

紫花地丁播种方法:

将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12月上旬播种在2-8℃的低温温室内,翌年2月出苗,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份采下种子,直接地播,很快就可以发芽出苗。由于种粒比较细小,播种时最好采用“盆底浸水法”即将床土装入秧盘或浅盆,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从秧盘或盆底部向上渗透,湿润整个床土,然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可采用撒播法,用小粒种子播种器或用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浸润透的床土上,撒种后用细筛筛过的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盖注种子为宜。种子出苗过程中,如有土壤干燥现象,可继续用盆浸法补充水份。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为好。

紫花地丁的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齐苗后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控制温度以防小苗徒长,此时光照要充足,温度控制在白天15℃,夜间8℃-10℃,保持土壤稍干燥。当小苗长出片真叶时开始分苗,移苗时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浇透。白天温度为20℃左右,夜间温度为15℃左右,可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液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长至5片叶以上时即可定植。

紫花地丁的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选用叶片在15-20之间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选用叶片在5-10之间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为50株/m2。另外发现带土壤移植较裸根移植缓苗快,成活率高。

紫花地丁的生长期管理:

紫花地丁抵抗能力强,生长期无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长旺季,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有机肥。会使其景观效果更加。

紫花地丁的病虫防治:

红蜘蛛为害叶片,可用石硫合剂喷杀。

会生叶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片的黑斑,叶片枯黄死掉。所以,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愈。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倍液喷洒。

紫花地丁的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对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和控制。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其:“清热解毒”、“治疽疗毒”的基础。

紫花地丁的食用价值: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紫花地丁的园林价值:

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所以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作为有适度自播能力的地被植物,可大面积群植。紫花地丁适合作为花境或与其它早春花卉构成花丛。在盆栽成株经过一定时间的冬眠后,可注意控制其开花日期,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也可制作成盆景。

如何种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的种植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花石蒜养殖方法


白花石蒜养殖方法

温度

白花石蒜适合在平地栽培,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5-25度之间,比较适合在北部种植,最好在冬春之际种植。

光照

白花石蒜喜欢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可以在全日照或者半日照的条件下生长,光线不足时会使植株开花不良。

土壤

白花石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在富含腐殖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者壤土中生长,可以使植株花枝繁茂,变得更美丽。

施肥

在白花石蒜种植前可以埋入充分的有机肥,随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追肥。追肥可以用自制的腐熟堆肥,要注意磷钾肥的比例,从而有效促进球根的发育和开花。

浇水

植株栽培后要浇透水,生长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防止鳞茎积水腐烂。当土壤表面干燥并呈灰白色时表示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开花前至开花期都要供给充足水分。

紫花地丁有什么作用?紫花地丁功效


紫花地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野堇菜”,不仅仅可以当做花卉养殖,而且还可以是草本植物,那么,紫花地丁有什么作用?下面为大家解释一下紫花地丁功效。

紫花地丁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介绍

一、紫花地丁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下面部分呈三角状的卵形和狭卵形,上部则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和长圆状卵形,花的大小为中等且颜色为紫堇色和淡紫色,喉部颜色比较淡而且带有紫色的条纹;这种植物结的果子为圆形,种子则呈现卵球的形状且颜色为淡黄,花果期在4~9月。

二、紫花地丁喜欢在有阳光和温暖湿润的地方生长,这种植物能够耐阴和耐寒,对土壤的栽培和配比也没有特别的要求,是比较容易成活的,而且适应性比较强,繁殖和播种也非常的容易,花期大约在3月~5月中旬之间,盛花期是比较长的,大概会开25天并且单花会持续6天,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用时30天,9月下旬也会有少量的花朵出现。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一、观赏和净化空气的作用。紫花地丁的花朵是比较美丽的,颜色为深紫色和淡紫色的交叉,色泽鲜亮且花量大,一般花朵都是簇生开放,观赏性非常的强,受到很多爱花养花朋友的喜爱,而且这种花朵花期持续长,生命力旺盛又好养,多作为盆栽进行养殖,也是比较好的工艺品,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释放氧气,起到很好的绿化作用。

二、药用价值--治疗疾病。紫花地丁其实也是一种中药的药材,这种药材味苦,辛且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利湿的作用与功效,主要用来治疗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和毒蛇咬伤等,作用全面,各种疔毒痈疮和红肿热痛的人可单用鲜品捣汁服用,用渣敷至患处或与金银花和蒲公英等同用效果也很好。

三、食用价值--美味养生。紫花地丁这种植物中含有非常多对人体有用的东西,包括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将它用来做菜或者泡水食用能够达到食疗和养生的效果,并且每克紫花地丁中含有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等多种有益物质,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并且用沸水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泡3~5分钟,可以做出多种美味。

紫花地丁功效功效:紫花地丁的花期早且比较集中,这种植物的植株低矮且生长整齐、株丛紧密,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它的适应性强且繁殖容易,受到很多酷爱养花的朋友的喜爱和倾慕,这种植物也可以进行大面积的群植,看到他们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多肉白花小松如何繁殖


播种繁殖

白花小松进行播种繁殖时,首先要从市场中选购当年长成的成熟种子,在杀菌液中浸泡进行充分杀菌消毒后再自然晾干,种入花盆中。盆中的土壤应选用空气可以顺畅流通、排水效果好、混有适量石灰质成分的砂质土壤中,湿度不可过大,以有效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致其腐烂,保证种子播种后顺利生根发芽,健康成长。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简单,容易操作,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繁殖多肉的方式。白花小松扦插繁殖最好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进行,用锋利的剪刀剪下成熟了的饱满叶片,要注意切口要平,以求减小伤口表面积,避免水的过多流失和病菌出现。等到刚才切的位置干了的时候,再放进处于半隐蔽处的沙床里面,等到根长出来就可以啦。等其成长为幼株后移入盆中,进行养育。

综上,与其他多肉植物类似,白花小松多可以播种可以扦插。操作成功概率不错,成功也就可以形成群生。除了在繁殖过程要采取恰当的操作,还要尽量保证其余的条件,这样才能保障操作的成功。

白花韧锦的养殖方法


白花韧锦是韧锦的一个品种,还有红花韧锦,为马齿苋科回欢草属多肉植物,多年生草本,具块根,花为白色和红色。花朵成梅花形,生于细枝顶端,直径2厘米左右,花蕊较长,往往超过花瓣,顶端有金黄色花药,花瓣绢质、白色。

白花韧锦的习性

白花韧锦是马齿苋科回欢草属。原产南非及纳米比亚的沙漠地带,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忌水湿和强光,也怕闷热潮湿,稍耐寒。

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生长期为夏季。

家庭养护采用播种、扦插的繁殖方式。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蚧壳虫。

白花韧锦的养护技巧

换盆:每年春季换盆。盆土要求排水好,保持稍干燥。夏季高温强光时,应适当遮阴。

浇水:生长期每2周1次,肉质茎基部膨大,呈块茎状,浇水不宜多,天气干燥时向花盆周围喷雾,不要向茎叶喷水。冬季室温低,盆土保持干燥。

施肥: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用多肉专用肥。肥液切忌玷污叶面。

光照:韧锦喜欢阳光,是全日照植物

白花韧锦的繁殖方法

播种:4~5月采用室内盆播,发芽室温为20~25℃,播后15~21天发芽。

扦插:5~6月进行,剪取健壮的顶端茎,长3~4厘米,稍晾干后插于沙床,土壤保持稍微干燥,插后21~27天生根。

栽种组合建议:江户紫、星美人

补充:韧锦细小的枝条与根状茎相映成趣,像一条条舞动的银蛇,花朵寿命很短,每朵花从绽放到闭合不到2小时。

相信《白花地丁繁殖方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养花扦插繁殖技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