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人们有哪些种植花草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蓍草的介绍”,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蓍草(学名:Achilleasibirca)菊科蓍属植物高山蓍草(AchilleaalpinaL.)、欧蓍草(A.millefoliumL.)和云南蓍草(A.wilsonianaHeim.)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产东亚、西伯利亚及日本,中国东北、华北及宁夏、甘肃、河南等地。耐寒,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不择土壤,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及石灰质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路旁及灌丛间。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耐寒,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不择土壤,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及石灰质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全草具有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的功能。

一、蓍草的药用价值

1、化学成份

全草含琥珀酸(succinicacid),延胡索酸(fu-maricacid),-呋喃甲酸(-furoicacid),乌头酸(aconiticacid)。

2、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蓍草总酸流浸膏3.75g/kg给大鼠口服,显着抑制蛋清性足肿胀。总酸2.5g/kg给大鼠口服,连续7天,对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去肾上腺大鼠抗蛋清性足肿实验表明,总酸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表现的。总酸对切除肾上腺未成年大鼠存活时间也无明显影响。从总酸中分离出琥珀酸、延胡索酸和-呋喃甲酸。分别给小鼠皮下注射1/4半数致死量剂量的上述各酸,以及安全剂量(本实验为2.160g/kg)的乌头酸,均显着抑制巴豆油诱发的耳郭肿胀,延胡索酸与乌头酸作用较弱。4种有机酸皮下注射,对大鼠酵母性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其中琥珀酸与-呋喃甲酸作用较好。琥珀酸1.225g/kg、0.613g/kg,乌头酸2.000g/kg皮下注射,均显着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乌头酸3.000g/kg、-呋喃甲酸0.250g/kg、琥珀酸1.225g/kg皮下注射,均可显着降低组胺诱导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2)解热、镇痛:琥珀酸1.00g/kg、延胡索酸0.50g/kg和乌头酸1.00g/kg分别给家兔皮下注射,在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后2或3小时,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小鼠口服总酸5.0g/kg,显着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小鼠分别皮下注射琥珀酸1.225g/kg、延胡索酸0.838g/kg、-呋喃酸0.156g/kg,也均可显着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但上述各酸和乌头酸时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反应均无镇痛作用。小鼠口服总酸5.0g/kg,l小时后小鼠活动减少,安静嗜睡,并使阈卜剂量戊巴比妥纳致睡眠小鼠数目增加。琥珀酸等4种有机酸,也有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作用。

(3)抗菌作用:10%鲜草醇溶性部分用平板纸片法,可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据报道,蓍草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成分,主要含于其酸性乙醇提取物及酸性乙酸乙酯提取物中。

二、蓍草的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取干燥全草粉末(20目)10g,加2%盐酸100ml冷浸3-4小时,滤过,残渣再用2%盐酸50ml冷浸2-3小时,滤过,合并浸出液,浓缩至1:1,加硅胶(80目)约10g拌匀,蒸干,置沙氏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乙醚液浓缩至lml,供点样用。以延胡索酸、琥珀酸为对照品。点于自制纤维素薄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一甲酸(5:4:1)为展开剂,展距16cm。用0.05%溴酚蓝水溶液喷雾显色,样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1、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饮片性状:茎、叶、花混合的段状。茎表面棕黄色略紫,密生柔毛,有顺向纵纹及纵沟,切面白色,中空。叶鞘卷缩,灰绿色或棕黄色,叶缘裂片细小如蜈蚣足。花呈半球形,枯黄棕色。气微弱,味微苦。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2、药材性味

味辛;苦;性平温;有毒。

3、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头风痛;牙痛;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腹部痞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毒。

4、养生功效

益气、明目、能令人聪慧,头脑灵活,长期服用,让人身材轻健,延年益寿。

另外,它还能消除腹腔内各种积块,能滋润肌肤。

5、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每次1-3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感想末调敷。

6、注意慎服

孕妇慎服:1.《贵阳民间药草》:孕妇忌服。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体虚及孕妇忌服。

7、蓍草附方

《纲目》云:按班固《白虎通》载孔子云:蓍之为言耆也。老人历年多,更事久,事能尽知也。陆佃《埤雅》云: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博物志》言: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本品常为占卜之用,故得此名。叶如栉齿状深裂,形似而以蜈蚣喻之。

8、各家论述

《新修本草》: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茎可为筮。陶误用楮实为之。《本经》云:味苦。楮实味甘,其楮实移在木部也。[1]

三、蓍草的相关知识

古时占卜,烧来作卦,跟龟壳的作用一样。

远古先民们求卦为何习惯用蓍草,而不用其它演算工具(如树枝、谷粒、棋子等)呢?这与先民对蓍草的崇拜和神话有关。据《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说文解字》也说蓍草生千岁(才)三百茎。这些传说无疑给蓍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于是历代相传此草非圣人之地而不生,故为历代钦差大臣前来祭祖复命之信物。

XZh52.COm阅读欣赏

香石竹的介绍


其实香石竹就是人们熟悉的康乃馨,还有别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荷兰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类植物,康乃馨包括许多变种与杂交种,在温室里几乎可以连续不断开花。1907年,美国费城的贾维斯(Jarvis)首先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故今常被作为献给母亲的花。它是一种大量种植的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植物。通常开重瓣花,花色多样且鲜艳,气味芳香。康乃馨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代表了健康和美好祝愿。可供作插花、胸花等。

在欧洲,康乃馨曾被用来治疗发烧,在伊利莎白时代亦曾被用为葡萄酒与麦酒的香料添加剂,以代替价钱较贵的丁香。摩洛哥、摩纳哥、捷克、洪都拉斯、土耳其、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以康乃馨为国花。

香石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无毛,粉绿色。茎丛生,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稀疏分枝。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2~4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脉明显,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花常单生枝端,有时2或3朵,有香气,粉红、紫红或白色;花梗短于花萼;苞片4(~6),宽卵形,顶端短凸尖,长达花萼1/4;花萼圆筒形,长2.5~3厘米,萼齿披针形,边缘膜质;瓣片倒卵形,顶缘具不整齐齿;雄蕊长达喉部;花柱伸出花外。蒴果卵球形,稍短于宿存萼。花期5~8月,果期8~9月。

香石竹的生长习性

1、光照条件

康乃馨属中日照植物,喜阳光充足。除育苗期和盛花期外,无须担心强光为害,且借助辅助光可增加花冠直径和花色鲜艳度。光强与单位面积切花产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2、温度条件

康乃馨喜凉爽,不耐炎热,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若夏季气温高于35℃,冬季低于9℃,生长均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温时期,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冬季则需盖塑料薄膜或进入温室,以保持适当的温度。

3、水分条件

康乃馨根系为须根系,土壤或介质长期积水或湿度过高、叶片表面长期高温,均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提倡滴灌,另外还应注意水质及水分含盐量的问题。

4、土壤条件

康乃馨喜保肥、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其中以重壤土为好。适宜其生长的土壤pH值是5.6~6.4。从一些土壤分析实验表明,pH值在5.95~7.9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开花无明显影响,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

香石竹的主要品类

花境类(BorderCarnation),耐寒性较强,植株较矮,花梗短,春夏开花。

西湖白堤上种植的大红色康乃馨2010-05-16

玛尔美生类(MalmaisonCarnation),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容易,花茎数多,瓣端波状。

四季康乃馨(PerpetualCarnation),植株高大,花茎强韧,花大,重瓣,一般为温室栽培。切花多用此类品种。

康乃馨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花色和习性可分为3号:

(1)大红类品种:花色有大红、粉红和混色。

(2)紫色类品种:花紫色。

(3)肉色类品种:花玛瑙色、淡黄、黄等。也可按花茎上花朵大小和数目分为大花香石竹和散枝香石竹两类。

海石竹的介绍


海石竹(Armeriamaritima)为白花丹科、海石竹属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欧洲、美洲。海石竹原本是生长在海边的花花瓣干燥,小花聚生成密集的球状,群植可形成非常美丽的景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海石竹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海石竹花色有桃红色与白色。原产于南欧洲的蓝雪科宿根性植物,大致可分为阔叶种与细叶种两个品系,盆栽常见的多为细叶种,阔叶种花较大常用在切花用途。海石竹开花期约在3-6月,花梗从叶丛中抽出,花梗前端会着生球型头状花序的小花,有如古代的发簪,所以有滨簪花之称,细叶种的花谢后,深绿色的针状叶如果种植一片亦有草坪的功能。

海石竹的形态特征

海石竹为蓝雪科矾松属宿根草花,植株低矮,丛生状,株高20-30厘米。叶基生,叶线状长剑形,花为粉红色至玫瑰红色,全缘、深绿色;春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

海石竹花茎细长,小花聚生于花茎顶端。呈半圆球形,紫红色,花茎约3厘米。

海石竹植株低矮,丛生状,株高仅有8~12cm。叶线状长剑形,全缘、深绿色;春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花茎细长,小花聚生于花茎顶端。呈半圆球形,紫红色。

海石竹的生态习性

海石竹性喜阳光充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为佳。

海石竹养殖排水、光照需良好。性喜温暖、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为15~25℃。

虎皮花的介绍


虎皮花属于球根花卉,高40~60厘米。球茎圆锥形。叶片剑形。花梗自叶丛中抽出,花正面为三角形,花瓣6枚,外轮3瓣大,红色、黄色、橙色、粉色或白色,内轮3瓣较小并具洋红色、紫色或赤褐色斑点。花期6~7月。球茎卵圆形,直径约4厘米,棕褐色。叶剑形或宽条形。多为淡紫、红、粉红、黄、白等颜色。在较寒冷地区,秋季需将球茎挖出、放于室内干燥处过冬。

虎皮花的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高40~60厘米。球茎圆锥形。叶片剑形。花梗自叶丛中抽出,花正面为三角形,花瓣6枚,外轮3瓣大,红色、黄色、橙色、粉色或白色,内轮3瓣较小并具洋红色、紫色或赤褐色斑点。花期6~7月。

多年生草本。球茎卵圆形,直径约4厘米,棕褐色。叶剑形或宽条形,长50-70厘米,宽1.5-1.7厘米,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略有皱褶,有4-6条主脉。花茎直立,高70-120厘米,上部分枝,花生于分枝的顶端;花下有苞片3-7枚,草质,绿色,长7-12厘米,宽约1.8厘米;花黄色、橙红色或紫色,具深紫色的斑点,直径7-12厘米;花梗绿色,长6-9厘米,花被管半圆形,杯状,外花被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7厘米,宽3.5-4厘米,顶端向外平展,内花被裂片倒卵形,较外花被裂片小而狭,长约4厘米,宽约1.5厘米;雄蕊花丝与花柱合生,长约6厘米;花柱长3.8-4厘米,丝状,顶端6裂,子房长圆柱形。蒴果三棱状圆柱形,上粗下细,长6-7厘米,直径约1厘米,顶端残留有花被的痕迹。

虎皮花的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阳光充足。宜栽植于微酸性的肥沃沙壤土上。不耐寒。春植球根花卉,4月进行分球,2~3年分栽一次。播种或分球繁殖。

虎皮花的分布区域:

原产墨西哥、危地马拉。

原产危地马拉及墨西哥,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供观赏。品种甚多,花色变化很大,多为淡紫、红、粉红、黄、白等颜色。在较寒冷地区,秋季需将球茎挖出、放于室内干燥处过冬。

虎皮花的作用用途:

布置花坛、花镜或栽植在草坪、绿地中,亦可盆栽观赏。

虎皮花的繁殖方式:

可用分球繁殖或播种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在秋季休眠期进行。晚春种植,覆土5到8厘米,霜前叶枯黄时掘取鳞茎贮藏。寒冷及暑热地区秋植作温室盆花。栽培地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月追施矾肥水1到2次。

紫堇的介绍大全


紫堇别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等,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紫堇的全草及根。根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夏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治肺结核咳血,遗精,疮毒,顽癣。下面小编就从紫堇的生态习性以及形态特征开始为大家介绍下。

紫堇为一年生灰绿色草本,高20-50厘米,具主根。茎分枝,具叶;花枝花葶状,常与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三角形,长5-9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1-2回羽状全裂,一羽片2-3对,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圆形,羽状分裂,裂片狭卵圆形,顶端钝,近具短尖。

紫堇花的花语:相思,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沉默不语。

紫堇的形态特征

紫堇为一年生灰绿色草本,高20-50厘米,具主根。茎分枝,具叶;花枝花葶状,常与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三角形,长5-9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1-2回羽状全裂,一羽片2-3对,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圆形,羽状分裂,裂片狭卵圆形,顶端钝,近具短尖。

紫堇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总状花序疏具3-10花。苞片狭卵圆形至披针形,渐尖,全缘,有时下部的疏具齿,约与花梗等长或稍长。

紫堇的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小,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具齿。花粉红色至紫红色,平展。外花瓣较宽展,顶端微凹,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1.5-2厘米;距圆筒形,基部稍下弯,约占花瓣全长的1/3;蜜腺体长,近伸达距末端,大部分与距贴生,末端不变狭。下花瓣近基部渐狭。内花瓣具鸡冠状突起;爪纤细,稍长于瓣片。柱头横向纺锤形,两端各具1乳突,上面具沟槽,槽内具极细小的乳突。

蒴果线形,下垂,长3-3.5厘米,具1列种子。种子直径约1.5毫米,密生环状小凹点;种阜小,紧贴种子。花期45月,果期57月。

紫堇的生态习性

紫堇的生长环境极为多样,主要于近海平面至1500米的多石坡地或河水泛滥地段,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例:生丘陵林缘,宅畔墙基,生于池城边、路边、林下、多石处等潮湿地方;伴随发生了各种植株体态上的演化。

紫堇喜温暖湿润环境,宜在水源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怕干旱,忌连作,宜与高秆作物套种。

自东北至西南的森林地区,尤其是亚高山针叶林带最为集中,原始类型多分布于此生境并显示向草原、荒漠,特别是高山草甸至流石滩,其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最为突出。许多种类形成种群复合体并明显有网状进化现象。

珙桐的资料介绍


随着苗市销售旺季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绿化苗木行业。在众多苗木品种中,曼地亚红豆杉、海棠、珙桐等都是比较热门的树种。下面,爱花卉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珙桐的资料。

珙桐图片

1.种子处理
珙桐种子表皮坚硬,后熟期长,有隔年发芽特性,甚至3至4年才发芽,故大部分种子未到发芽时间已腐烂,发芽率极低,甚至基本不发芽,为播种繁殖带来极大困难。
珙桐种子发芽期长,发芽率低成为人工培育的主要难题。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笔者出珙桐毛种(毛种即为包括中果皮、外果皮的果实)冬天露地低温催芽,次年露地埋藏这一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采种季节,将采收下来的毛种直接在林缘或苗圃地堆成直径1米、高30厘米的毛种堆,置于冬天寒冷的露地环境中,使其自然冷冻,加速生理成熟,低温催芽。次年3月,在露地挖长3米、宽1米、深0.8米的坑,坑底用石砾、麦秆垫15厘米左右厚,以利排水。将经过冬天低温处理过的毛种放入坑内,种子每隔25厘米高覆土10厘米。如遇长时间干旱则适当灌水,使毛种保持湿润,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到10月中下旬,将经过埋藏催芽后的毛种取出。这时,种子绝大部分已开始发芽。
2.整地播种
播种地要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微酸至中性为佳。切忌在粘土中播种。经过细致整地,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为25公斤/平方米,做成宽1.5米、长10至20米的低床。播种前每公顷苗圃地用40%的福尔马林150公斤配成1%的溶液喷入士中进行消毒。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在11月中下旬播下。每公顷播种量为7500公斤。播种采用点播,株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5至8厘米,播后盖3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出芽时,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使土壤保持湿润。次年3月中下旬幼苗开始出土,发芽率可达90%,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出苗更早些。

珙桐图片

3.苗期管理珙桐种子
破壳后不耐水湿,刚出苗时,在阴湿、排水不良情况下,根、茎、子叶都易腐烂,死亡率高。因此,种子出芽后到真叶出现前,土壤不能太湿,应做好排水工作。同时,还须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锌500倍液喷洒苗木。刚出土的幼苗不耐低温,应注意晚霜对幼苗的危害,如遇寒潮要用薄膜覆盖,注意通风透气。真叶出现后可施用低浓度农家肥,长出3对真叶后,适当施用0.5%的碳酸氢铵等化肥。及时除草,注意病虫防治。当年苗高50厘米以上,第二年秋天大部分可达到1米以上。

锦带花的介绍


锦带花的叶子呈椭圆形或者卵状椭圆形,花型十分的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常被种植在花园、公园、后院等地,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其在市面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了众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也常常作为艺术家们笔下的宠儿,从而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锦带花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锦带花的形态特征

锦带花属落叶灌木,高达1-3米;幼枝稍四方形,有2列短柔毛;树皮灰色。芽顶端尖,具3-4对鳞片,常光滑。叶矩圆形、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短柔毛,脉上毛较密,下面密生短柔毛或绒毛,具短柄至无柄。

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生于侧生短枝的叶腋或枝顶;萼筒长圆柱形,疏被柔毛,萼齿长约1厘米,不等,深达萼檐中部;花冠紫红色或玫瑰红色,长3-4厘米,直径2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裂片不整齐,开展,内面浅红色;花丝短于花冠,花药黄色;子房上部的腺体黄绿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

幼枝有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面深绿色,背面青白色,脉上有短柔毛或绒毛。花1朵至4朵组成伞房花序,着生小枝的顶端或叶腋,花冠漏斗状钟形,花径约3厘米,紫红至淡粉红色、玫瑰红色,里面较淡,萼筒绿色。

果实长1.5-2.5厘米,顶有短柄状喙,疏生柔毛;种子无翅。蒴果柱状,种子细小。

花期4-6月,果期10月。

锦带花的生态习性

生于海拔800-1200米湿润沟谷、阴或半阴处,喜光,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湿润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生长最好,怕水涝。萌芽力强,生长迅速。

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本、朝鲜等地也有。生于海拔800-1200米湿润沟谷、阴或半阴处,喜光,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湿润而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生长最好,怕水涝。萌芽力强,生长迅速。

作为落叶灌木的锦带花,最高可达3米,它的幼枝稍四方形,树皮为灰色,芽顶短尖,具有鳞片,光滑;锦带花的叶子呈矩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者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边缘具有锯齿;它的花单生或者呈聚伞花序生于侧生短枝的叶腋或者枝顶;花冠呈玫瑰红色或者西红色,外面疏生短柔毛,;裂片不整齐,开展,内面呈浅红色。锦带花的花期在46月,喜欢光、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湿润、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

鹭草的介绍


鹭草的开的花叫白鹭花,看起來像在飞行中的鸟Habenariaradiata,产物花。闪烁的空白绽放异乎寻常的花在5月-6月。鹭草生长豌豆大小的球茎,但是生产看起来像在飞行中异乎寻常的这些精妙的花,被装饰的鸟。虽然他们是强壮的在区域5-10,保护在与腐土的更冷的北方地区。他们也是抗性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鹭草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鹭草原产朝鲜,台湾和日本,属兰科,目前已知记录有12种(种植)。由于鹭草十分美丽,故人为采摘过多造成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属于濒临绝种的植物,在十大奇异植物中排行第三。

白鹭花是非洲南部的一种本土植物,它通常生长在干旱贫瘠的沙漠地区,这种花在地下生长,只有像肉般的花朵裸露在地面上,通常隐身于充当寄主的树丛中,人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只能通过其难闻的气味觅得其踪迹。

鹭草的形态特征

鹭草植株高15-20厘米。块茎球形,直径1-1.5厘米。茎细长,无毛,基部具2-3枚筒状鞘,其上具叶,在叶之上具2-3枚苞片状小叶。

叶3-4枚,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斜向上伸展。总状花序具多数花,长14-20厘米,圆柱状;花苞片卵形,先端渐尖,下部的长于花;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4.5-5毫米;花小,白色;中萼片卵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3.5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钝;侧萼片伸展,长椭圆形,白绿色,长3.7毫米,宽1.8毫米,先端近钝;花瓣直立,白色,椭圆形,长4毫米,宽2.5毫米,先端稍钝,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3裂;侧裂片丝状,长5毫米,与中裂片近成90度夹角伸展;中裂片弯曲向下,舌状,长1.7毫米,基部凹陷呈槽状,长约1.5毫米,具距;距囊状,长2毫米,末端近锐尖;蕊柱甚短;药室并行,基部不延伸成沟;花粉团具短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小,卵圆形,裸露;蕊喙小,两侧略延伸成短臂;柱头2个,隆起;退化雄蕊2个,近长圆形,向前伸展。

鹭草花期5-8月。

鹭草的生态习性

鹭草常见于向阳潮湿的地方。

鹭草生长状况与开花特性类似于玉凤兰,花色通常都很鲜明,花型妍丽雅致,是种颇具清新感觉的中、小型兰花。

银合欢的介绍


银合欢别名白合欢,银合欢原产中美洲墨西哥南部尤卡坦(Yu-catan)半岛。大约在公元1600年以前传入菲律宾,其后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毛里求斯岛、澳大利亚北部亦引种栽培。18世纪,印尼和非洲把银合欢作咖啡、可可、金鸡纳和胡椒等作物的荫蔽树或氮来源树种。银合欢是一种芳疗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价格昂贵,可用作皮肤保养、防腐杀菌、抗忧郁以及镇静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银合欢的生态习性以及形态特征。

国内一些书刊、树木(苗木)名录上,把Leucaenaglauca(Willd.)Benth.称为银合欢,而把L.leucocephala(Lam.)deWit称作新银合欢。把这两个拉丁学名看成是两种植物是不对的,它只是异名与正名的关系,所谓新银合欢,实际上就是银合欢。此外,还有中名冠以地名的银合欢,如萨尔瓦多(新)银合欢、菲律宾银合欢等,也都是银合欢这个种,只不过是类型、品系或来源地不同而已。

银合欢的生态习性

银合欢生于低海拔的荒地或疏林中。

银合欢为灌木或小乔木,常生于低海拔的荒地或疏林中。幼株对冻害比较敏感,成熟植株具有较强的抗冻害能力。由于银合欢根系能够深入到土壤深层,因此抗旱能力非常强。

银合欢的形态特征

银合欢为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幼枝被短柔毛,老枝无毛,具褐色皮孔,无刺;三角形,小。

银合欢羽片4-8对,长5-9(-16)厘米,叶轴被柔毛,在最下一对羽片着生处有黑色腺体1枚;小叶5-15对,线状长圆形,长7-13毫米,宽1.5-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被短柔毛,中脉偏向小叶上缘,两侧不等宽。头状花序通常1-2个腋生,直径2-3厘米;苞片紧贴,被毛,早落;总花梗长2-4厘米;花白色;花萼长约3毫米,顶端具5细齿,外面被柔毛;花瓣狭倒披针形,长约5毫米,背被疏柔毛;雄蕊10枚,通常被疏柔毛,长约7毫米;子房具短柄,上部被柔毛,柱头凹下呈杯状。荚果带状,长10-18厘米,宽1.4-3厘米,顶端凸尖,基部有柄,纵裂,被微柔毛;种子6-25颗,卵形,长约7.5毫米,褐色,扁平,光亮。

银合欢花期4-7月;果期8-10月。

“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蓍草的介绍,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