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刘勇:苗木栽培不能盲目跟风”,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由于现在苗木生产者在栽培品种方面缺乏分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栽培品种,看见市场上什么品种好卖,就一窝蜂跟进,导致结构性过剩。同时,由于苗木行业门槛低,与其他种植业相比,园林绿化苗木生产效益相对可观,很多农民在自留地就种植了一些苗木,这些种植户信息来源单一,销售渠道窄视野不开阔,仅看到眼前的某个品种苗木价格好,而没有考虑苗木生产的滞后性,从而导致盲目生产者多,大路货多,小苗多等问题。

规模化种植的花木产业

刘勇认为,我国种苗行业尚属于产业发展初期,种苗生产的盲目性导致市场总量供过于求,存在突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结构性过剩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树种结构失衡:一般树种和品质供过于求,名、特、优、稀、新品种不足;乡土资源多,但开发利用少。树龄、规格结构失衡:大规格苗少,而小苗过剩;大树移栽现象严重。苗木多样性不足:苗圃中的苗木多数都是同一品种,并且普遍比较缺乏特色。

未来十到二十年仍是苗木产业繁荣期

根据刘勇提供的数字,我国现有森林覆盖率是21%,要达到能够较好保护环境的目标,至少应该达到31%,96万平方公里(9600万公顷)需要绿化,按每公顷栽植2000株计算,需要苗木数量是1920亿株,现在的绿化速度每年增长0.5%覆盖率,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每年需要的苗木数量是96亿株。随着国土绿化、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各种专项生态建设的需求,苗木数量需求巨大,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苗木产业将会有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撑、更加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更加充裕的资金保证,未来十到二十年仍然是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繁荣期。

吴世光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园林苗木市场未来将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市场容量大。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园林市场呈现多层次、多样性的巨大需求。据中国行业研究报告:2015年,市政园林市场将有5400亿元到6300亿元的市场空间。十三五期间,我国园林绿化投资总额将达数万亿元。

二是需求多样性。园林市场细分使得苗木产品功能细分和需求多样化,主要包括市政园林市场、地产园林市场、生态修复市场和其他园林市场等。

三是持续时间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以及实现现代化均需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现有绿化覆盖率和美化程度以及生态效应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几十年、上百年,因此,园林苗木市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持续时间。目前园林苗木全产业尚处于成长期抑或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远未到衰退期,发展前景广阔。

四是市场不平衡。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性差异,这一差异也反映在园林苗木市场上,形成了市场容量与空(时)间,园林文化和用苗习惯的东部中部西部显著的差异。

五是林业造林与园林绿化的界线日益模糊。林业是大的园林,园林是林业在城市乡镇的扩展延伸和精品化。森林城市建设绿带与绿道平原绿化防风林与风沙治理等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涵盖了林业造林绿化和城乡园林绿化。

六是政府是最大客户。国家的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带动了园林苗木产业高速发展,除部分地产园林外,市政园林、绿色通道、水土风沙治理、平原绿化、生态修复等均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工程。

有苗就任性的时代将成过去

吴世光认为,随着国家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园林苗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指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园林市场也须与之相适应,ppp模式将成为承接工程的重要因素;苗圃规模大、有苗就任性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不是什么苗都能种,种什么都能卖掉,卖什么苗都能挣钱,而是要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多样性、个性化和功能化需求定制生产;价格和利润回归理性和常态;野生大树将淡出园林苗木市场;苗木行业细分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大而全、小而全将让位于大而精、小而专,未来的机会是在窄众市场里做专一产品;苗木生产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现金流及变现能力非常重要;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将让位于现代生产与经营方式;单打独斗将向合作与资源整合发展方式转变。苗木产业与互联网和资本对接,电商化、资产证券化势在必行;园林苗木产业数据化势在必行。

刘勇认为,种苗生产也将迅速向设施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转变,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实现苗圃管理电子化,苗木销售电商化。他表示,种苗产业发展趋势将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多用途、多目标转变。苗木生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选择种植的苗木种类,这直接关系到是赚是赔,赚多赚少。未来功能性树种将会受到重视,如利用人们的审美猎奇心理,选育生产干、枝、花、叶、姿奇特的品种;耐旱、节水、抗寒、耐热、抗盐碱等抗逆性强,有防护效果,能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绿化的树种;面向特殊绿化空间的抗性强、生长慢、低维护的树种;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兼具生态效益的经济林树种;吸收pm2.5和有毒气体、甲醛等的树种;造型树;名贵树;乡土苗木培育等。

繁荣的花木市场


XzH52.CoM展读推荐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人们对于花卉苗木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感兴趣。下面将介绍一些最新的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来说说光照管理。光照是植物生长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影响花卉苗木的花芽分化、根茎伸长等生长过程。一般来说,多数花卉苗木对阳光的需求较高,需要每天至少6小时的充足阳光。但也有一些花卉苗木对光照要求不高,甚至喜阴生长,这就需要根据具体品种来进行调节。

水分管理也是关键。合理的浇水可以促进花卉苗木的生长。一般来说,花卉苗木需要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根部长期缺氧,对植株生长不利。当然,不同的花卉苗木在生长期和品种特性上的需水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浇水管理。

另外,适当施肥也是促进花卉苗木生长的重要环节。合理施肥可以为花卉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助于植株生长和开花。一般来说,氮、磷、钾是花卉苗木所需的主要养分,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花卉苗木的复合肥料进行施肥。还可以根据花卉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频次。

除了以上几点外,合理的剪枝和穗芽管理也是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的重要方面。通过剪去不健康的枝叶,可以促进植株的营养流向主要部位,提高植株的生理机能。同时,适时地进行穗芽管理,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提高花卉苗木的观赏效果。

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花卉苗木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可以选择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来预防和治疗病虫害,同时也要注意植株的生长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花卉苗木的栽培技术是一个相对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节。通过合理管理光照、水分、施肥、剪枝和穗芽,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促进花卉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品质和观赏效果。希望以上介绍的最新花卉苗木栽培技术对您有所启发。

苗木花卉栽培技术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爱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苗木花卉栽培技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苗木花卉栽培技术

一、引言

苗木花卉是指各种植物的种苗和花卉类作物。在现代社会,苗木花卉已经成为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家庭装饰的重要元素。正确的苗木花卉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观赏效果和生长速度,还能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生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苗木花卉栽培的相关技术,从土壤选择到施肥管理,为广大园艺爱好者提供参考。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土壤

苗木花卉的栽培需要选用适宜的土壤。一般来说,排水良好、通气性好、富含养分的土壤是最理想的种植环境。土壤pH值应保持在中性或稍偏酸性,一般为6.0-7.0之间。当地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时,需要进行土壤调理,添加石灰或硫酸铵等物质进行调整。

三、合理的施肥管理

施肥是苗木花卉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计划。一般来说,苗木花卉的施肥需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基肥一般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养分。追肥则在生长期间进行,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需要,选择相应的肥料进行追加,提供额外的养分补给。

四、适宜的灌溉管理

灌溉是苗木花卉栽培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一般来说,苗木花卉的灌溉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 保持土壤湿润而不过湿。避免地表水积聚和根部浸泡,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2. 避免过量灌溉。水分过量会导致土壤排水不良,影响植物的呼吸和根系发育。

3. 控制灌溉频率和强度。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

4. 注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喷雾灌溉等方式,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生长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五、防治病虫害

苗木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选取苗木花卉品种时,应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减少植物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2. 定期检查和清除病虫害。定期检查植物的叶片、枝条和根系,发现病虫害及时清除,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传播。

3.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当病虫害较为严重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使用药剂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六、定期修剪和培训

定期修剪是苗木花卉栽培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定期修剪,可以控制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方向,促进分枝和新梢的生长。同时,定期修剪还可以刺激植物的分蘖和花芽的形成,提高植物的观赏效果。在修剪时,应根据植物的品种、生长状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修剪方法和时间。

七、注意观察和调整

在苗木花卉栽培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观察,可以及时发现植物的生长异常和病虫害,调整相应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措施。同时,还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施肥、灌溉和日照等方面的管理。

八、总结

苗木花卉栽培技术涉及种苗选择、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和调整等多个方面。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苗木花卉的生长质量和观赏效果,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植物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以取得最佳的栽培效果。希望本文对广大园艺爱好者在苗木花卉的栽培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苗木嫁接后管理有哪些细节要处理?这几点不能马虎


苗木嫁接是常见的一种繁殖方法,其目的在于能够提高苗木的抗逆性,而对于果树苗木而言同样也是提高产量的不二之选。总而言之,嫁接的虽好处多多,但保障嫁接成活率才能维系这些好处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农户对于嫁接的技巧已然轻车熟路,但是总是容易忽略一些嫁接后的管理细节,而这往往也是最不能马虎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苗木嫁接后的管理细节

1、解除绑扎物

当接穗已反映嫁接成活、愈合已牢固时,就要及时解除绑缚物,以免接穗发育受到抑制,影响其生长。但解除绑缚物的时间也不宜过早,以防因其愈合不牢而自行裂开死亡。一般当接穗新芽长到2~3cm时,即可将绑缚物全部解除。

2、嫁接后检查

首先要在嫁接后的20-30天内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饭是接穗上的芽已经萌发或者仍然保持新鲜的苗木则表示嫁接已成活,若在春、夏季嫁接的,由于生长量大,可能接穗已萌动生长,更易鉴别。若是发现嫁接失败,应当要进行进行补接。

3、剪砧

春季芽接的,可和枝接一样同时剪砧;秋季芽接的,应在第二年春季芽萌动前剪砧。

4、抹芽和除蘖

一般苗木在嫁接成活后,砧木经常会萌生许多的蘖芽,为集中养分供给新梢生长,要及时抹除砧木的萌芽和根蘖,一般需除蘖2至3次。

5、设立支柱

若是在风大的地区,为防止接口或接穗新梢风折和弯曲,应在新梢生长后设立支柱。

红豆杉如何栽培?红豆杉苗木栽培技术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既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也可以作为盆栽绿化家园。红豆杉怎么栽培呢?下面来讲一下红豆杉苗木栽培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豆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能耐阴,抗寒力、适应性强,喜阴怕晒、喜湿怕涝,适于在湿度较高和酸性的山地棕壤、暗棕壤土中生长,土壤pH值为5.5~7.0。异花授粉,花期3~6月果期9~11月。

一、栽培技术

采种处理每年9~10月秋分至霜降期,在红豆杉中龄树上采集成熟健壮的果实或落地果放置在大盆或缸中,及时掺入适量细河沙和水在缸、盆或洗衣板上,用双手将混沙种子反复搓洗直到种皮破裂,种仁露出30%左右时为止再用流水漂洗净外皮和沙粒,经处理的种子易透水透气。打破种子休眠期后摊开晾干备用。最好将晾干的种子在1周内播种发芽率最高。如将种子进行沙藏留至翌年春季播种也可,但发芽率较低一些。

种子播种前处理由于红豆杉种子的种壳坚硬、透性差、种子休眠期长,须经低温层积处理才能当年出苗。因此红豆杉种子播种前可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①去掉浆果皮的种子晾干后于1月份直播于圃地。

②种子与湿沙低温层积,种沙比例为1∶3,保湿贮藏放于室内木箱中(室温0℃~10℃),每隔2个月过筛1次去掉发霉的种子,重新层积至第3年1~3月种子露白以后再进行播种。

③将种子放在冰箱冷冻处理每隔20天取出解冻后再冷冻,至翌年3月播种。

④让浆果自然成熟掉落地面捡回,连地表土放在塑料袋,保湿贮藏至翌年3月下旬连同浆果皮一起播种。

⑤将种子用5%盐酸溶液浸泡1小时,取出用清水洗净后晾干贮藏至翌年2月播种。

⑥将带浆果皮的种子喂鸭子,连同鸭粪一起播种。

将以上6种处理种子各取出300粒,按完全随机区组处理排列进行小区试验,每小区种子100粒,重复3次。

苗床整理选择阳光充足、有水源且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坐北朝南、近年没种过松杉苗木的地块做苗床,苗圃地每天日照时间最好比阳面田少2~3小时。耕地时先撒施三元复合肥做底肥,每亩施用量50~80kg,做到土层深耕耙细、整平,做成床宽1.2m、沟宽0.4m、床高20~25cm的畦,沟沟通畅便于排灌。每亩用代森锌或75%五氯硝基苯2kg混拌50kg左右细土撒于苗床进行消毒。

浸种处理种植时应提前半个月催芽,催芽前种子用40℃温水浸种20分钟,再用赤霉素液500ml/kg浸泡24~25小时。催芽期间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待胚根稍露白头即可播种。

二、适时播种

①冬播。可点播或撒播。在立春前后要常抽查种子并保持苗床湿润,发现种芽露白即要去掉覆盖物改平膜为拱膜,保持湿润催苗。改膜后前期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水量不能过大,后期要注意调控温、湿度,在晴天注意拱棚两头要揭膜降温换气,如气温过高要搭棚遮阴,以防太阳晒伤幼苗,可用遮阳物或杂草等遮阴。

②春播。第二年春季播前20~30天将种子取出,置于背风向阳坡摊晒,上罩塑料膜增温并注意浇水保湿。当有30%种子裂口露白时及时筛出种子,放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法:种子和沙以1∶1000比例混合,沙的湿度60%左右以手捏湿沙成团、松开即散为宜。铺于室内厚度在20~30cm。播后覆盖农膜保温。四边用泥土压实防止风吹揭膜,同时还要用磷化锌制成毒饵防止鼠害。

③小苗移栽。冬播时撒播种子较密的早春待小苗生长到3~4叶时,选阴雨天疏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强,疏苗后使苗床保持一定的遮光度,增强光合作用加快小苗生长,后按株距15cm、行距25cm移栽定苗。

除草追肥苗木出土时要及时拔除杂草。小苗移栽20天后在早春雨季前及秋季雨天后需中耕除草2~3次,杂草要早除、中耕要浅锄以免伤根。中耕时把沟土培到苗床上以加厚苗床土层,每除1次草、撒施1次土、浇1次水肥,少量多次多施水肥,水肥先淡后浓。每亩用尿素3~6kg、氯化钾1~3kg掺水浇施,还可用稀释后的肥水喷施叶面以喷湿苗床为度。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决定水分管理,土壤干燥时灌跑马水,并做到晚灌早排,不宜长灌,要使苗圃不干不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三、病虫害防治

红豆杉幼苗主要病害是立枯病、菌核性根腐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2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幼苗如发生蚜虫危害,可用敌敌畏1200倍液喷雾防治。如发生地下害虫危害,在傍晚用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地氯磷1000倍液防治。

四、移栽绿化

红豆杉播种出苗后一般经过2~3个季度的精心培育可长到30~50cm。或按种植密度要求多次移植,在冬春季节即可出圃移栽绿化。如果盆栽幼苗长到10cm时即可带土移栽。城市绿化项目应根据苗高的设计需要,以3年生以上红豆杉移栽为好。

红豆杉外形美观,不管是园林绿化、城市绿化还是家庭盆栽都很适宜,同时红豆杉易于打理,也能节省人工成本。

高锰酸钾溶液在苗木栽培中的应用


学过中学化学课程的人们都知道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那么它在苗木栽培中有哪些应用呢?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高锰酸钾溶液在苗木栽培中的作用及效果。

高锰酸钾溶液用于防治多种种苗病害效果很好,因为其无毒、无残留,又可作微肥防治苗期淬倒病、立枯病、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病害效果很好。

应用一: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可用0.3%至o.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杉、松、桉、樟、油茶、楠、木荷、茶叶、毛桃、枳壳等种子;或用0.1%至0.2%高锰酸钾溶液浸大豆、花生、玉米、西红柿、西瓜、黄瓜、茄子、甜瓜等蔬菜和瓜类种子。一般浸泡2至3小时,用清水洗净阴干后播种,能消除种子所带的病菌,促使发芽迅速,生长整齐。

应用二: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幼苗猝倒病。

多发生在4至6月,对松、杉、樟、楠、桑、榆、桉、椿、桦、银杏和果树花卉苗木,在发病初期用0.3%至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瓜类蔬菜苗期的猝倒病,在出苗后每隔7至10天用高锰酸钾溶液800至1000倍液喷雾,需防治3次,发病率可控制在2%左右。

应用三: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幼苗枯萎病。

防治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花卉枯萎病,效果好于托布津、敌克松等农药。一般在大田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800至1000倍液全田逐株灌根,每株用药150毫升,每隔5至7天灌一次,连灌3次,能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应用四: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病毒病。

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花卉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西葫芦等瓜类用1000至1200倍液对全株进行喷雾,每隔5至7天喷1次,连喷3至4次,可控制病毒病的蔓延。注意在防治病毒病前,应先对植株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等进行防治,阻止蚜虫带毒传染。

应用五: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霜霉病。

高锰酸钾防治蔬菜、花卉霜霉病的效果明显高于百菌清、代森锌等农药。如黄瓜在出苗后至2叶1心至结瓜前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喷雾,每隔5至7天一次,连喷4次,可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在出现中心病株时,用高锰酸钾600倍液连喷3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应用六: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羽衣甘蓝及大白菜的苗期和莲座期。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喷洒3至4次,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并可兼治霜霉病。

应用七: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根腐病。

在杉、松、樟、泡桐油茶、乌桕、月季、玫瑰、桂花和果树、花卉苗木,根腐病发生初期用O.3%至0.5%高锰酸钾溶液喷雾和灌根,防治效果可达91%至95%;对瓜、茄、豆类、蔬菜及棉花等作物在苗期发生根腐病,用500至600倍液喷雾和灌根,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3次,能控制危害。

此外,杉苗立枯病、柳杉赤枯病、橘苗炭疽病、栗苗白粉病、茶苗菌核根腐病等,在幼苗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400至500倍液喷雾和灌根,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

使用高锰酸钾时,配药时应不断搅拌,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并随配随用,防止久放失效。另外,喷药应选择在上午9时左右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幼苗7叶前施药应在喷药后5分钟及时用清水冲洗,防止产生药害。

苗木种植的技术标准(土壤、移植和栽培)


一、土壤要求

在种植苗木之前,应事先做好选土的工作。种植地点的土壤,不能过于板结,最好有一定的透气能力,以便于苗木更好的生长。另外,在种前的一个周左右,需要翻一下土壤。翻的深度要根据所种苗木来确定。翻土时,可以往土中加入少量的基肥。

二、移植方法

在移植之前,需要确定将要移植的苗木的根系已经初步成熟。对于株龄过小,根系尚未长好的幼株,最好不要将进行移植。移植前,需要停止浇水三天左右,这样更便于从旧土中取出苗木。移植前,先在新土上挖一个坑,然后将苗木取出,栽入其中。再用土将坑填好,并且压实。之后,浇一次水,等它适应新土后,就会开始生长了。

三、栽培方法

在栽培苗木的时候,应注意及时补水、补肥,来帮它们生长。但是,如果天气比较冷,就要适当的减少水肥的供给了。另外,阳光需要根据苗木的喜好来提供。如果所养的苗木喜光,就可以多给予一些光,如果不喜光,则要注意及时遮阴。

泡桐苗木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是平原绿化、营建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泡桐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观、色泽悦目、材质轻软、密度低、尺寸稳定、不翘不裂,是生产单板材如胶合板、拼板、集成材等最优良的材料。泡桐材保温、隔热、绝缘性能优良,共振性非常好,辐射阻尼高,内摩擦小,是优良的弦乐器用材,可与著名的乐器用材鱼鳞云杉媲美。

下面为你介绍泡桐苗木在栽培管理中一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泡桐炭疽病

症状与发病规律: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叶片、叶柄和嫩梢。当泡桐幼苗长出1~2对真叶时开始发病,叶片受害初期,病斑为失绿的点状,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周围为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在雨后或湿润时,病斑上常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点。后期病斑常破裂,病叶早落。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病菌浸染引起的,病菌在寄主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浸染源,在生长季节中可以反复浸染多次。一般在5月至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进入发病盛期,可持续到8月30日。在泡桐苗木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排水不良、通风透光不良、苗木生长较弱等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在选择苗床地时,应考虑选择距泡桐林较远的地方;苗床地不宜连作,若必须重茬时应彻底清理圃地,并将病苗及枝叶烧毁,以减少初次浸染;加强苗床的田间管理,苗床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降低苗床湿度;及时间苗、除草和追肥,促进泡桐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在5~6月可喷施波尔多液防治炭疽病,也可喷施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800倍液,每15天喷1次。

二、泡桐黑痘病

症状及发病规律:泡桐黑痘病是真菌性病害,由泡桐痂圆孢菌浸染所致,4月中下旬可见病斑,5~6月为发病盛期,叶片、小枝上有黑痘出现,每年的7~8月发病严重。发病后,叶片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径0.5~2毫米,病斑中间破裂呈穿孔状,常沿叶脉发生。叶柄、叶脉、嫩枝上的病斑突起呈疮痂状,初期病斑为淡褐色,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层,最后变为黑褐色,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防治方法:选用楸叶泡桐、豫杂一号、山明泡桐等优良泡桐品种。育苗要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林附近育苗。埋根苗穗要注意检疫,禁止从病苗上剪取。苗床地在播种前可每亩撒1~1.5公斤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种子播前可用0.3%的敌克松原粉进行拌种。加强苗期管理,留苗密度要适当,每亩留苗800~900株。及时浇水施肥,促进泡桐苗木整齐、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苗期每15天喷施1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对发病的泡桐苗木每10~15天交替喷施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1次,连喷3~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泡桐网蝽

症状与发病规律:泡桐网蝽又叫角菱背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泡桐网蝽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中旬,第二、三代分别出现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背面靠近叶柄的叶脉处取食,7~8月危害最重。被害叶片初期背面出现暗红色小点,正面出现黄色小斑,后期叶片卷曲、变褐,干枯脱落,状如火烧,严重时死亡。兰考桐受害率高达95%。由于泡桐网蝽飞翔能力不强,主要靠苗木、原木运输传播。

防治办法:在5月下旬喷施3%的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每20天喷1次。对泡桐苗木要严格检疫,否则不得外运。秋末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冬季深翻土壤消灭越冬成虫,降低虫源。

苗木栽培中肥料混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从事苗木栽培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料的效果,我们常常把几种肥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施放。但同时,肥料之间会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会减弱肥效甚至危害苗木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肥料混合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碳铵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能使作物吸收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还可中和过磷酸钙中一部分游离酸,消除其危害。但应注意,两者混合比例要适当,pH值保持在微酸性至中性,不可呈碱性,否则过磷酸钙中的水溶性磷在碱性环境中易转化成难溶性磷,从而降低肥效。

2、硝酸铵和氯化钾混合后的生成物中,有一部分为氯化铵和硝酸钾,它们比硝酸铵具有较好的物理性,潮解性较小,易于施用。但混合后不宜久放。

3、磷矿粉或钙镁磷肥与堆肥沤制。有促进磷肥肥效的作用。因堆肥中有机物分解后产生有机酸可使难溶解性磷肥转化为易溶态。

4、过磷酸钙和硝酸铵要随混随施,或先用10%至20%的磷矿粉或5%的草木灰中和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然后混合施用。

5、尿素与氯化钾或过磷酸钙混合,可加入少量干厩肥或干泥炭(每500公斤肥料中加入50公斤),随混随用。

6、铵态氮肥或粪肥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钙镁磷肥等)混合,否则易引起氮素挥发损失。

7、过磷酸钙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使可溶性磷酸变成弱溶性或难溶性磷酸,降低磷的有效性。

8、硝态氮肥不宜和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因为有机肥中的五碳糖是硝酸还原细菌的最适养料,会促使硝酸还原,造成氮的挥发损失。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刘勇:苗木栽培不能盲目跟风》,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