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容器苗的越冬管理措施详细介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随着种植技术发展越来越先进,种植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中小规格的容器苗栽培就是其中一种发展比较迅速的。但是对于目前的冬季来说,容器苗对于寒冷天气的忍耐程度不是很够,想要靠自身安全度过越冬期也有一定困难的。下面小编就来详细谈一谈容器苗的越冬管理措施。

一、对容器苗进行修剪

对适合进行冬季修剪的容器苗进行修剪,主要是针对于病枯枝、徒长枝条、下垂的枝条等,贴近树干的伤口直径如果在2cm以上的时候,要涂抹愈合剂。

二、将容器苗进行堆集存放

在立冬来临的时节,容器苗内的植株生长都慢慢停止之后,可以结合修剪,根据容器苗的特性在附近集中存放,移动容器的堆集样式可以使用“Z”字型勾等。

三、对容器苗进行浇水

在对容器苗进行填充和包裹材料前,每天要对室外的温度以及容器内的温度进行测量、记录。当气温接近零摄氏度的时候,要对容器内的基质浇足水分。

四、对容器苗进行喷药处理

在越冬期间的容器苗,一定要做好喷药的管理措施,这样的目的是要消灭越冬虫卵以及病菌等。在喷施药剂的时候要使得容器苗的树干和枝条都要沾上药剂。

五、采取覆盖物保护容器苗

因为在冬季温度会持续降低,所以要及时采用覆盖物覆盖容器顶部,在容器四周围上成捆的秸秆或者稻草等。可以保留一定的温度,对容器苗的根系是有一定保温作用的。

另外,容器苗的越冬管理措施除了以上几点,还要保持好容器苗环境的干净、整洁。在整个冬季,要随时做好温度以及水分等的检查。

XZH52.COM精选阅读

牡丹花期前后的管理要点详细介绍


相信种植过牡丹的人应该都知道,牡丹在开花时期消耗养分会比较多,所以这个时期的抵抗力会比较弱。此时需要加强养护管理才能保证花大朵颜色鲜艳,对以后的生长和当年花芽的形成也有益。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谈牡丹在花期前后的管理要点。

一、牡丹的防寒工作要做好

在黄河中游的地区,牡丹是差不多在2月上旬发芽,由于初春季节的气候多变,客易遭受寒流和晚霜的危害,要特别注意防寒工作。盆栽牡丹要搬到背风向阳处,地栽牡丹最好搭草棚遮护。

二、合理进行疏蕾工作

牡丹开花也有“大小年”现象,在显蕾后,要根据树势以及上年开花情况,进行适当疏蕾。若当年花蕾很多,应将较小的、位于下方的花蕾拆除大概1/3左右,疏蕾工作要尽量早点进行为好。

三、牡丹花前的根外追肥不能忽略

牡丹展叶后,因光合作用加强,叶对肥料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时可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若能在花前喷2-3次,可使花蕾更加充实硕大,开花更为鲜艳。

四、适时浇水

在北方,春季干旱少雨,除需在3月初浇一次水外,4月上旬还要再浇一次透水。临近开花期则要停止浇水。忌在叶面、花朵上喷水,否则会缩短开花时间,使花朵很快凋谢。

五、注意遮阴

牡丹开花时忌烈风酷日。为延长开花时间,在花蕾初绽时就要用稀薄白布为其遮阴,这样可延长花期4-7天。

六、残花要及时剪除

牡丹花开过后,要及时剪去残花,不仅可以免现“败落”景象,而且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一些单瓣品种很易结实,如果不是为了杂交采种,其花也要及时剪除。

七、牡丹的花后施肥

因为牡丹开花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仅以花前根外追肥远不能补充,花后要施人较大量的肥料才可弥补。施肥最好用充分腐熟的芝麻饼、豆饼、棉籽饼或菜籽饼的混合肥。施肥量应根据植株的大小而定,施肥要离开根颈部一定距离,开深约15cm的环状浅沟施人。施后立即浇透水。

牡丹的花期前后的管理要点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要注意牡丹花后叶片病害的防治。因为这个时期褐斑病易乘虚而人,为保护牡丹的叶部不受病害,可在开花后每7-10天填洒一次波尔多液,连续喷洒2-3次。如此可使叶部全年少受害,令光合作用得以正常进行,为下年开花积累更多的养分。

实用容器苗育苗技术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新方法。它具有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不伤根、运输方便、造林后无缓苗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1、圃地选择

选择原则: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选择要求:

(1)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通风的半阳地;

(2)不能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风口、菜园、番薯地或浓树荫下育苗。

2、整地作床

育苗地要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

苗床做成10厘米左右高的低床,床宽0.4~0.6米,长度依地而定。

步道宽40厘米,四旁要挖好排水沟。

3、装袋和摆放

用于播种育苗的基质必须经测试以符合要求,基质要在装袋前湿润,含水量10%~15%。

在洗干净的容器内,做好排水孔的垫塞材料,以便排水,然后将基质装入容器。

对细小粒种子的,最上面约1厘米左右,可用0.3~0.8厘米孔径的筛子过筛填入。

播种基质装完后,必须刮平,并确保基质表面至容器口有2~3厘米的余地。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

4、播种

必须使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ⅱ级以上的优良种子

最好将饱满种子和不饱满的种子分开播种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

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4-1种子处理

4.2播种期和播种量

播种期:容器育苗的播种期根据育苗树种特性、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培育期限、造林季节等因素确定。大部分树种宜于春季(3~4月)播种,用于雨季或秋季造林。

播种量:容器育苗的播种量根据树种特性和种子质量、催芽程度而定

松类一般每袋播种1~2粒,播后及时覆土。

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3倍,特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一层细土。

扣塑料小棚:播种、浇水后,在畦上盖塑料薄膜小拱棚,棚高20~30厘米,成半弧形。

5、苗期管理

通风随着温度的增高,小棚要适时通风,可采取在棚上扎孔或在边上用木棍支起来的方法进行。当气温达到适合苗木生长时要适时揭膜

浇水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

(1)对微粒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后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以防冲掉种子。

(2)出苗和幼苗期要少量勤浇,保持培养基湿润;

(3)速生期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

(4)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5)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施肥当种子发芽出土、种壳多数脱落时,开始进行追肥。

根据基质肥力和苗木长势,适当进行根外追肥,可喷施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以不同的肥料。速生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2)速生后期施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施肥只能施液肥,浓度为200~300倍液,不能干施。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叶片。

(3)根据需要,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或尿素液。严禁干施化肥和在高温时施肥。

间苗幼苗出齐10天左右,每个容器只保留一株苗,间除多余的苗并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补苗和间苗后要及时浇水。

摘心对有些阔叶树种,当苗木长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促进苗木及早木质化,增加粗度,培养壮苗。

控制温湿度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

(1)温度太高或太低,会造成苗木灼伤和长势差;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发霉、烂根或枯萎、死亡

(2)适宜苗木生长的最佳棚内温度为18~28℃,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

(3)控制温度的方法有遮阳网遮阳、喷水、通风和棚内加热等措施。控制湿度的方法有浇水、通风等措施。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苗木长壮后也可用除草剂除草。

病虫害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必要时应拔除病株。药剂防治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充分发挥药效而不产生药害。

培育红叶石楠容器苗的技术要点


近年来,红叶石楠容器苗的优势开始日渐展现。红叶石楠容器苗栽培也越来越受到苗木培育者们的重视。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培育红叶石楠容器苗的技术要点。

1、种苗抉择

作为红叶石楠容器苗的种苗类型有地栽扦插苗、容器扦插苗和组培苗。如果你刚开始红叶石楠容器苗的生产,建议使用容器扦插苗,以保证种苗的成活率。

2、容器的抉择

对于红叶石楠容器苗生产者来说,容器的抉择是很重要的。目前市场上容器的品种和规格有很多,如考虑长期栽植,可选用木本种植容器加仑盆,操纵寿命可达3年左右,抗老化,可重复利用,是栽培的首选;如考虑短期内销售的可选用木本种植袋,操纵寿命1年左右,而且老本较低。

3、育苗介质

红叶石楠容器苗的育苗介质应有50%的固形物、25%的气氛及25%的水分。混合后的介质要达到如下请求:

(1)透气性、排水性好,同时持水能力较强;

(2)ph值在5.56.5之间;

(3)无有毒害物质和无病菌、害虫及杂草种子等。

4、小苗上盆技术要点

红叶石楠容器小苗上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根系要舒展,苗要直立,不能种得太深,个体发根部位埋入介质2~3cm即可。

金森女贞的容器苗栽培技术


金森女贞的容器苗栽培技术

金森女贞的容器苗栽培方法

1.场地与遮荫

先准备好小苗上盆之后要用的场地,并用45%~85%的遮荫网盖好。

2.容器的选择

栽培当中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苗,不同的栽培目的,选择不同的容器。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塑料容器营养钵。我们大多用1311cm的营养钵。

3.介质配方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而且又能基本满足苗木生长的要求,采用50%东北泥炭+20%核鳞介质+30%的沙性土,每立方介质放缓控肥2kg左右,搅拌均匀即可上盆。

4.上盆、定植及其它管理

a.将苗放到盆的中央深浅适当位置,然后加介质用手沿着盆的边缘略加压实(切勿压苗根部),介质与盆口应有2~3cm距离,便于浇水。

b.上盆前要将苗进行分级,摆放整齐,数量一致,插好标签。

c.苗上好盆后用1000目喷头浇透定根水。

d.由于浇水或上盆时引起的苗木倒伏现象较严重,这时就要及时扶苗。

e.及时清理病叶、烂叶、死苗和盆内杂草。

f.小苗需要经常浇水,防止干燥。

g.施肥:一般10天浇一次水溶性肥(20-10-10和14-0-14)或芬兰产复合肥22-6-12,浓度200~300ppm,浇肥时及时查看母液量的情况,避免漏浇、少浇,影响苗的质量。

h.病虫害预防:每15天左右喷施一次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虫害主要是蛾类幼虫,可用甲氰聚酯、敌百虫等杀虫药。

j.小苗越冬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盖薄膜)。

管理得当,5~6个月就可以达到工程所需的苗,高20cm冠幅25cm左右的规格苗,一亩地可摆放1311cm的营养钵苗3.2万盆左右。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容器苗的越冬管理措施详细介绍”,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