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苜蓿怎么种植?苜蓿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要点讲解,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苜蓿怎么种植?苜蓿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还优良,是各种畜禽都喜欢的牧草之一,具有牧草之王著称,近年来苜蓿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因此今天小编就来简单说说苜蓿耕作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割等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耕作技术

(一)选地

a、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

b、最适宜的土壤条件: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土壤pH值为6.5-7.5、年降水量在300-800mm的地方。

c、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最好是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

(二)整地

a、播前要精细整地。

b、整地时间:夏季,需深翻、深耙一次。

c、秋播前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后耙平。

d、播前结合整地施入一次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

e、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可以在播种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

二、播种

(一)选种

a、国内比较好的品种有:保定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等。

b、国外引进比较好的品种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

(二)种子处理

a、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

b、丸衣化处理配方:种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剂1.5kg+水75kg+钼酸铵1.5kg。

(三)播种时间

a、北方一年两熟地区:采用秋播。

b、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区:秋播。

c、,播种时间:8月10日至9月10日。

(四)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a、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

b、播种量:一亩地播种1kg。

c、播种最佳深度:0.5-1cm。

三、田间管理

(一)除草

a、除草时间:幼苗期和夏季收割后。

b、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二)灌水与排水

a、每生产lkg干物质需水800L。

b、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

c、连续下雨季节,需及时做好排水措施。

(三)病虫存防治

病虫害防治一般使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进行防治,比如说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四、收割

(一)收割时期

始花期,开花达到1/10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

(二)收割次数及留茬高度

a、每年可收割3-4次,需注意最后一次收割时间不能太晚,不利于安全越冬。

b、留茬高度为5厘米。

XzH52.com精选推荐

南方地区紫花苜蓿高效种植管理技术


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紫花苜蓿的生产,对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绿色畜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牧业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南方地区紫花苜蓿高效栽培技术展开。

就现在的状况来说解决95%的紫花苜蓿产品需求量的途径,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种植面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北方经过长期的种植,增加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可塑性都己相当小,但地理条件优越的南方则是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无论是从满足市场需求考虑,还是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考虑,紫花苜蓿种植重心南移必将成为紫花苜蓿产品生产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南北地理条件相差悬殊,短时间又想摆脱市场对紫花苜蓿产品的需求压力来看,这种发展趋势又将成为必然。

一、南方种植紫花苜蓿的问题

南方土壤颗粒细,粘性重,易板结成大土块,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并有季节性高温干旱,苜蓿在这一期间休眠不长;接种的根瘤菌不耐夏秋高温而死亡,春季多雨,根瘤菌固氮能力降低,从而使紫花苜蓿生长不快;

南方土壤多为红壤,其次为紫色土,含全磷多,有效磷低,难溶性磷不能被作物吸收,而施有机肥和化学磷肥易被土壤固定。

二、栽培技术

(1)在南方亚热带季风湿气候区选土层深80cm且土壤pH值7.5、总盐2.0g/kg、地下水位深度1.6m、不渍水、向阳的坡地作为种植土地;

(2)经过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与筛选,选择“胜利紫花苜蓿”品种为种植品种;

(3)将胜利紫花苜蓿种子用放射性同位素镤的珈玛射线照射2小时,射线强度为Gr600、照射距离为2m;使种子的生物酶被激活,从而打破休眠。试验表明,经过珈玛射线照射的种子与未照射的种子在同等栽植条件下,由于打破了休眠,产草量翻番;

(4)将胜利紫花苜蓿种子用45℃温水浸泡12小时,沥干,然后用当地种过紫花苜蓿的表土或用当地待种紫花苜蓿的泥土与人粪、稻草沤制淤泥(含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根瘤菌,生命力强,固氮能力强,能增产15-30%),用风干后的淤泥与溶磷菌粉剂一起调制溶磷菌泥浆,兑好钛肥液,每1ml钛肥液兑水1kg,用调制的溶磷菌泥浆、兑水钛肥液拌种,每100kg种子用溶磷菌粉剂2kg;

(5)将种植土地翻耕22-24cm;翻耕好后,等高开沟分厢,厢面宽1.5-1.6m,沟宽30-32cm,沟深22-24cm;平整好厢面,酸性土撒石灰,粘性土每公顷撒450kg石灰,沙性土每公顷撒225kg石灰,耙平、耙碎大土块,使表土变实;开播种沟;

(6)在播种沟内施有机肥(干鸡鸭粪和饼肥的混合物)、保水剂及溶磷菌粉剂,有机肥的用量为3000kg/hm2,保水剂的用量为150kg/hm2,溶磷菌粉剂的用量为7.5kg/hm2;播种,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32cm,播深1-2cm,每亩用种量1.2kg;

(7)从种子发芽长出叶片时开始喷施水果型钛肥液和尿素的混合液,喷叶片正面与背面;按以下配比调制水果型钛肥液和尿素的混合液:水果型钛肥液用质量2000倍的清水稀释,往清水稀释后的水果型钛肥液内加入尿素,尿素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0;水果型钛肥液和尿素的混合液的喷施量为500kg/h㎡;喷施水果型钛肥液不仅增产显著,而且还能降低苜蓿重金属含量,牛羊食后少发病;

(8)将有机肥(干鸡鸭粪和饼肥的混合物)、保水剂、溶磷菌粉剂混合均匀一起施下,有机肥的用量为3000kg/hm2,保水剂的用量为150kg/hm2,溶磷菌粉剂的用量为7.5kg/hm2;保水剂利用它能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然后缓慢释放水分供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利用这一特性,达到增强土壤保水性能、减少水的深层渗漏、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并快速生长的目的;

(9)播种当年刈割紫花苜蓿,未经珈玛射线处理的紫花苜蓿有10%植株开花时即可刈割,留茬5cm高,经镤的珈玛射线Gr600处理的紫花苜蓿在开花时收割最合适;紫花苜蓿地每次刈割后每亩施尿素2.5kg,将水果型钛肥液用质量100倍的清水稀释,用清水稀释后的水果型钛肥液淋蔸;

每刈割2次后追1次有机肥(充分腐熟的鸡鸭粪和饼肥),每亩100公斤,将肥料撒入种植沟内,防洽病虫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锈病、褐斑病、霜霉病,要开沟排水、喷施钛肥(混合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虫害有蚜虫、蓟马、叶跳蝉、盲椿象等,用杀螟松喷雾防治,也可与水果型钛肥混合喷施;

每次刈割后松土,采取虚实中耕方法,既纳降水,又减少土层壤中流,提高抗旱能力,杂草埋入土中作肥料或覆盖表土。

第(1)步中,土层深70cm以上的坡地类型包括:

①地势较高或防洪提内的潮土、潮沙土平地;

②厚层花岗岩红壤坡地;

③厚层砂岩红壤坡地;

④四纪红土红壤岗地水田;

⑤石灰岩红壤、红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坡地;

⑥厚土层花岗岩黄壤、黄棕壤岗状山原、丘状山原;

⑦厚土层紫色土丘岗坡地等。

第(2)步中,所选的种植品种“胜利紫花苜蓿”是通过以下试验选得。

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1个苜蓿品种在湘中丘陵低山区的生产性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再生速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猎人河、霍普兰德和wI323等;爱菲尼特、特瑞和农宝等品种生产性能较差;

苜蓿王和胜利紫花苜蓿两个品种虽然鲜草产量较高,但其再生速度慢,且苜蓿王茎叶比低,胜利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低,但胜利紫花苜蓿抗高温、耐干旱、抗寒冷,宜种性广,幼苗活力强,产量高,故最终确定胜利紫花苜蓿为技术的种植品种。

第(3)步中,紫花苜蓿的施肥,一是看土施基肥,即新垦荒地及肥力差的土壤,要结合深耕开播种沟多施基肥,肥力中等的土壤,结合深耕开播种沟少施基肥,肥力高的土壤不施基肥;

二是施的肥料(包括基肥和追肥)养分要全,既含有N、P、K,还含有中微量元素,因为磷能提高苜蓿青草产量及种子发芽力,钾为苜蓿所必须的元素,单独用氮肥作基肥对苜蓿增产无效果,而氮磷钾混合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若将厩肥(猪栏、牛栏中的稻草与猪牛粪尿混合物)与氮磷肥同时施用,可使氮磷肥的肥效提高一倍,故本发明优选的有机肥料是干鸡鸭粪和饼肥。干鸡鸭粪、饼肥是优质有机肥料,养分齐全,溶磷真菌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使被土壤固定的磷及有机物中的磷有效化,增产30%以上。

夏季芦笋停采期田间管理要点


春季芦笋自母茎形成后,经过了3个多月的采收幼笋,消耗了大量养分,这时母茎枝叶的同化作用强度已经很低,而植株呼吸作用却因高温显得十分旺盛。要停止采收,及时加强田间管理,重点是采收完的水肥管理,使植株得到休养,迅速恢复生长,为秋季高产奠定基础。

1、清园。芦笋停采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笋园及四周用150-200公斤石灰粉撒施消毒。此时长出的嫩茎要全部留养起来,任其生长,形成枝叶。等新母茎形成,将春季留的母茎视其衰老程度逐步割除干净,搬离田间烧毁。

2、肥水管理。南方沿海地区夏季停止采收期仅40天左右,一般在白露前后就进行秋季采收期,为此,在春季采收结束后,为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应立即开沟施用复壮肥,由于这个时期短,除了按过冬有机肥要求施足外,同时要增施速效肥,促进嫩茎生长。每亩施用腐熟土杂肥1500-20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遇到干旱,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般隔10-15天结合施肥浇水一次,因此时恰逢雨季,大雨过后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3、选留母茎。在采收前15天应选留好母茎,要选留直径1-5cm,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做母茎。选留的母茎要充分分开,合理分布。第一年生苗每丛选留2-3株,老龄笋园每丛留3-4株,其余全部割除,减少养分消耗。母茎选定后,要加固支柱防倒伏。在幼茎生长至70-80cm时,在幼茎顶端及时摘掉3-4cm的幼心,防止过高。摘心后要及时喷药防病害。

4、病虫害防治。春季患有茎枯病等病害的笋园,可选用有内吸或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如退菌特或甲霜灵、代森锌兑水浇灌植株基部预防。在嫩茎出土后至新母茎形成期间,应加强喷药预防,在嫩茎伸长中可用药剂涂茎保护,分枝发生后改为喷雾防治,每5-7天用药1次,直到茎叶组织老化。同时结合根外追肥。此外,这时正值斜纹夜蛾盛发期,要及时喷药防治,杀灭其幼虫。

茉莉花的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适当提早剪枝

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适当提早剪枝(并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可促进茉莉花植株提早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在达到适宜孕育花蕾的温度(25℃)前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系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为花蕾的高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剪枝的高度一定掌握在留蔸高度20-30厘米左右,老龄植株重剪,幼龄植株轻剪。对于1-2年生或新种植株,也应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剪短,以促发较多低位分枝,造就丰产树势。剪枝时应注意把幼弱的枝条一并剪除。

二、彻底清园,防治病虫

危害茉莉花病虫害较多,其越冬所主要是茉莉的枝叶。全面剪枝后还注意检查,对有虫口或病斑的植株也一并剪除,并进行彻底清园,将所有剪出的枝条,特别是枯枝和落叶清扫出田外,晒干烧。施肥培土后用石硫合剂进行一次花前杀虫消毒工作,努力降低病虫源的基数。

三、重施基肥

剪枝清园后应即行重施基肥。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入以堆沤熟的猪牛杂粪、作物桔杆、麸饼等1000-1500公斤,搭配适量的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或复合肥。基肥在花田畦面上开10-15厘米深的沟施下,施后结合清沟培土,用土进行覆盖。

四、清理畦沟,做好排灌工作

茉莉是喜润怕旱忌渍的作物,保持田间湿润,是茉莉花健康生长的需要。施肥后如遇干沟排水工作。

豇豆田间管理和采收


田间管理

(1)间苗或补苗:直播的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每穴选留2株壮苗,将多余的拔除。育苗移栽成活后,如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苗。

(2)追肥浇水:育苗移栽的豇豆,定植成活后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直播的,幼苗出土后,开始第一次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20%的腐熟人粪尿750千克,以促使幼苗生长。在抽蔓后搭回前,应追一次重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30%~40%的腐熟人畜粪尿150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和草木灰100千克。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应在株间或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人畜粪尿可淋蔸施入。此次施肥对促进开花结荚有重要作用。当现蕾开花和始收后需肥量很大,应每隔5~7天追肥1次,连续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人畜粪尿750~1000千克,若因多雨不能浇施人畜粪尿时,可在行株距中间穴施硫铵10~15千克或尿素5~10千克。

开花坐果前以蹲苗中耕为主,促使根系向深层生长,控制茎叶生长,结荚以后,经常保持畦面湿润。春豇豆栽培正值雨季,除结合追肥浇水外,一般不单独浇水;雨水过多时,应注意清沟排水;夏豇豆生长后期和秋豇豆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或者勤施稀薄的腐熟人畜粪尿。

(3)中耕培土:定植成活后或直播发芽齐苗后至搭架前,根据土壤的板结情况,进行2~3次中耕,形成疏松的土壤,以利于根瘤菌的发生和根系生长。最后一次中耕时适当培土,以利于侧根的发生。

(4)搭架与整枝:当豇豆蔓长到20~35厘米时,要及时搭架,架高最好在2.5以上。架搭好后还要及时引蔓,引蔓应在晴天中午中下午进行,而不宜在露水未干或雨天进行,以防折断。整枝的方法是: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的侧芽全部摘除,第一花序以上所生弱小叶芽也要全部摘除,促进同节位的花芽生长,所有侧枝都应及早摘心,仅留1~3个节形成花序。当主蔓长到架顶时,要打顶摘心,促使各叶腋间形成花芽,养分集中多结荚,也便于将来采摘荚果。

对半蔓性和矮生豇豆品种,一般不搭架引蔓,也不进行整枝,任春自然爬地生长。

采收

豇豆一般开花后10~13天就可采收嫩荚食用。采收标准是当嫩荚已饱满,而种子痕迹尚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初产期4~5天采收一次。盛产期隔1~2天采收一次。如不及时采收,不但豆荚容易老化,降低品质,而且影响以后的继续开花结荚。采收时不要伤及花序上的其他花蕾。

早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40~50天,中晚熟品种播种后60~80天开始采收。每667平方米(1亩)的产量,蔓生种一般为1500~2000千克,半蔓生或矮生品种为800~1250千克。

下潮地加工番茄的田间管理


1.打孔放苗、封洞、护膜

幼苗出土两片子叶后要及时打孔放苗,放苗时应根据苗情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掌握放苗的缓急。如果气温偏低,幼苗生长缓慢,放苗打孔应先稀后密,起初每隔2米至3米打一直径3厘米至4厘米的洞,及时通风、降温、炼苗。然后隔1天至2天再增加放苗孔密度,继续加大通风量炼苗,最后定苗密度应在35厘米至40厘米,每孔放2株至3株。放苗后及时埋细土封洞,出4片至6片真叶时定苗,亩保苗3500株左右。

2.中耕除草

苗齐后及时中耕,耕深10厘米至20厘米,先浅后深,至果实膨大期头水前停止中耕,全生育期中耕3次至4次,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并进行开沟,沟深20厘米至25厘米。

3.蹲苗

下潮地水分比较充裕,加工番茄应进行适当的蹲苗,头水应掌握在第一穗果实有小枣大小、侧枝已开始坐果时进行,结合灌催果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

4.浇水

下潮地加工番茄要实行半沟浅灌、不漫垄、不淹根,半开或全开下水口,上灌下排,不旱不淹,不留积水,高温期应早晚灌水,避免忽涝忽旱河雨前雨后灌水,7天至10天浇一次水,采果期间不灌水。

5.清沟扶秧

浇头水前,根据果枝长势将沟内枝蔓按自然生长状态摆在垄上,禁忌大翻身,并注意不要将果实暴露在阳光下。

6.病虫害防治

加工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早疫病。

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

(1)在田间发现病株后立即将病株拔除,并带出田外。

(2)发现病株后,在全田使用64%杀毒矾500倍至6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对发病株穴用64%杀毒矾500倍至600倍液灌根。

防治早疫病:

(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喷施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至700倍液,每隔7天至10喷一次,一般1次至2次。

(2)发病后每亩喷施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至15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2次。

加工番茄主要虫害为棉铃虫。

防治方法:

(1)进行秋翻冬灌,杀死越冬蛹。

(2)种植玉米诱集带,诱杀棉铃虫,并及时对诱集带进行防治。

(3)棉铃虫1龄至2龄幼虫时,用2.5%功夫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至3次。

花语是什么苜蓿草怎么读


苜蓿草,这是非常常见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见过。苜蓿草怎么读?花语是什么?

苜蓿草怎么读:

苜蓿草:m xu cǎo

苜蓿草(拉丁学名:LotuscorniculatusL),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原产于欧洲与美洲,以真正幸运草制作的精品,在欧美、东南亚流行以久,如今在韩国、日本,更是以幸运草饰品作为送给朋友的最完美无缺的祝福。

苜蓿草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饲料。

苜蓿草花语是什么:

苜蓿花语:幸福与希望

苜蓿草又名幸运草、四叶草,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在十万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机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的幸运象征。

好了,关于苜蓿草花语及读音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

芦笋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中耕除草。在芦笋定植初年,只管理不采收,第2年有的开始初采,第3年起进入成年期。在定植当年或每年春季嫩茎生长初期,因植株矮小,田间容易滋生杂草,一般15-20天应中耕1次,及时消灭杂草,并可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地下茎和嫩茎生长。但中耕深度宜浅,避免伤害地下茎、鳞芽和嫩茎。由于芦笋行距宽,成线状栽植,为充分利用耕地,可在定植当年于行间栽培速生或矮生作物,如生菜、小白菜、地芸豆等。但不能间种大葱、大蒜、马铃薯及与芦笋有相同病害的作物,以免影响芦笋生长。在肥力较低、土壤结构较差的田,可间种豆科绿肥作物,既能肥田,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当杂草多,劳力不足时,可根据土壤条件和杂草种类,用除草剂除草。但使用除草剂必须谨慎,应先作试验,然后才能大面积施用,以免发生药害。

二、施肥。芦笋一生的各生长时期,吸肥量有很大差异,施肥应以地上茎大量形成时为重点。一般亩产400千克嫩茎标准施肥量为:氮11千克、五氧化二磷7.2千克、氧化钾10千克。一般在定植当年和第2年因植株生长量小,多不采收(有的在第2年少量采收),只需用标准肥量的30-50%;定植第3年施标准肥量的70%;第4年后按标准量施肥。具体施肥技术为:春季定植后,当植株长到10-13厘米时,结合浇水亩施复合肥10千克,或腐熟厩肥1000千克;20天后视苗情追第2次肥;入秋气温下降,追第3次肥,亩施尿素7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腐熟厩肥1500千克,距植株20-30厘米处开沟施入,促进秋季生长。要在降霜前50天停止追肥。定植第2年,嫩茎长出20-23厘米进行春施肥,立秋开始进行秋施肥,亩用量比上年增加20-30%.如进行初采,施肥时间可参照成年期进行。第3年开始采收,第4年后进入盛产期,一般在春季培土或幼芽萌发前施速效催芽肥,每亩用复合肥10-15千克,或人粪尿500-700千克;采收结束施复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积累营养,为下季采收奠定基础。可亩施尿素6-8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5千克、腐熟堆厩肥1800-2500千克。

三、灌水。芦笋定植后,应连浇2次水,提高成活率,表土见干及时中耕,土壤保持湿润。茎高10-15厘米,结合追肥浇第3次水。一般在雨季之前,根据土壤墒情,可10天左右浇1次水。在采收期间,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可使嫩茎抽生快而粗壮,组织柔嫩,品质好。雨季一般不浇水,并注意排涝。秋发前可结合施肥灌水,秋发后气温下降,可根据天气情况,15天左右浇1次水。

四、摘花、摘果和清园。芦笋雌雄异株,应尽早摘花、摘果,可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还能防止雌株遇风倒伏。在采收年份,于采后割除老茎,特别是病茎要集中烧毁,既有利于通风透光,也有利于防止病虫害蔓延。

五、培土。进入采收期的芦笋,每年春季都必须培土,进行软化栽培。采收白芦笋,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距地面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田间有少量植株开始萌芽,即应选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随加工工艺不同而异。高度可为22-24厘米,或高度为28-30厘米。培成的土垄为底宽上窄呈梯形。采收第1年垄的上面宽为20厘米,以后逐年增加,第5年不少于4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紧密,防止漏光和崩塌;垄内无土块、石砾、土壤疏松,不应混有未腐熟的堆厩肥或上年残株,以免使嫩茎产生锈斑。培土是注意不要损伤肉质根。采收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的厚度。如因土壤沉实或受暴雨冲刷,土垄高度降低,应立即加土。采收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使地下茎处于15-18厘米深的土层内。嫩茎采收结束,要立即扒开土垄,让根茎晒2-3天后整平,回复到培土前的畦面高度,防止地下茎向上发展,造成以后培土困难。

近年来,一些地区采用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代替培土进行软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或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减少在培土过程中的根群损伤,嫩茎产量也较高。

相信《苜蓿怎么种植?苜蓿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要点讲解》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要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