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穗槐繁殖方法及播种育苗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穗槐是一种花果期为5-10月的灌木,叶量大且营养丰富,含大量粗蛋白、维生素等,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植物。我国很多地区均有栽培,下面带大家学习学习紫穗槐生态学特征与繁殖技术。

1生态学特征

紫穗槐是一种多年生豆科丛生小灌木,高1~4m,小枝有稀疏生毛,后即脱落,小枝皮灰褐色,有凸起的锈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11~25个,全缘,矩形至椭圆形,长1.5~4.0cm,宽6~15mm,顶端有凸起,背面有短毛。托叶针形,总状花序,长7~15cm,密生短毛。花为紫色,花期在5~6月,荚果弯曲,暗土褐色,长7~10mm,通常只有1粒种子,不开裂,成熟期为9~10月上旬。紫穗槐萌芽能力强,生长迅速,越平茬越旺盛,且具有耐旱、耐寒、耐荫、耐水湿、耐盐碱等特性。

2育苗技术

2.1采种

2.1.1建立采种基地

为了广泛栽植紫穗槐,应本着就地采种,就地育苗,就地造林的原则,建立紫穗槐的采种基地。根据紫穗槐的生育特点,2年生条子才能结实,因此,需要有计划的选择生长旺盛、割过2~3次条子、每墩有20~30根条子以上作为母树林,第一年不割条,第二年秋采种。如管理的好,每亩可产50~75kg种子。

2.1.2采种

紫穗槐的种子,9月末至10月中旬成熟,成熟的种子不爱脱落,采种方法是用手撸。种子采收后,要及时晾晒5~6d,晒干后风选,清除杂质,放干燥处储存。

2.2育苗

2.2.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沙质土壤为宜,粘土、沙土、盐碱土及低湿积水地都不合适。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地,选用能浇水的农田也可,无灌溉条件往往影响出苗。

2.2.2整地

育苗地应进行秋翻,深度在20cm左右,如不能秋翻,一定要春翻,一般15cm左右,翻后及时耙压。春翻地应与化冻15~20cm时,顶浆作垅,垅距60cm,垅高10cm左右,垅向应以排、灌水方便为原则,最好南北垅。作垅同时,条施优质基肥22500~37500kg/hm2,做好垅后,压平垅面至30cm宽。

2.2.3种子处理

紫穗槐种子坚硬,表皮含有蜡质,吸水困难,播前必须进行浸种催芽处理:(1)冷水浸种法:将种子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一次,把种子捞出稍阴干即可播种;(2)温汤浸种法:先用碾子碾坡荚皮,然后用两开一凉(2份开水,1份凉水)的温水浸泡24h,捞在草袋子里,放在温度外进行催芽。每天用30~40℃温水冲洗1~2次。如果气候高,可用凉水冲洗。这样经过3d左右待半数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3)热水浸种法:先放缸里比种子多一倍的开水,然后倒入种子,随倒随用木棒搅,不停地搅到水不烫手为止。在缸里浸泡一昼夜,捞出后进行催芽;(4)碾磨法:将种子铺在碾盘上,用碾子串到70%种皮破裂时即可播种。

2.2.4播种

我省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播前要灌透底水,待土不粘再开沟播种。一般采取大垅双行条播,行距10cm,用小窄镐开沟,沟深、宽各4cm,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盖土2cm,再用滚子压两遍。每亩播种量1.5~2.5kg,种子质量不好的可多播一些。有些地区采用畦播法,方法和种菜一样,先在已整好的畦子里灌足底水,如75cm宽的畦子,可用窄镐楼3~4行,沟宽10cm,沟底要平,然后将已催芽的种子均匀的地撒上,再盖土2cm,用磙子压一下即可。

2.2.5苗木管理

出苗后15~20d,苗高约6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将过于挤压和弱小苗间除。再过半月,苗长至10~12cm时进行定苗。苗木幼小时,怕旱、怕涝,所以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特别在间苗和定苗时要结合灌水,随间随灌,防治土壤透风,吹干苗根。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在苗高12~15cm时结合中耕、灌水,施用一次速效性氮肥用量150kg/hm2。

2.2.6秋季起苗

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苗木落叶后即可起苗。起苗时,用快镰将苗木上半部割去,地上留茬20cm左右。用起苗犁起苗既省工,又减少伤苗。如无起苗犁也可用镐、锹掘挖,尽量减少伤根。苗起出后,要查清数量,及时假植。假植分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两种。当年秋季造林的苗木,将根培土踩实,进行临时假植;春季造林的苗木,需要在苗圃越冬的,要进行越冬假植。越冬假植的地方,应选择地势高燥,不犯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先挖宽30cm,深25~30cm的沟,然后把苗木单株摆沟里,苗梢向南倾斜,苗木摆好后培土踩实,要陪两次踩两遍,踩实后再培上一层虚土,留出10cm左右的苗干。

XzH52.com精选推荐

紫叶稠李播种方法及嫁接育苗技术


紫叶稠李怎么播种繁殖?紫叶稠李原产自国外,是一种速生植物,喜光,经过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年引种栽培,已突显出彩叶树种的优良特性。下面一起看看紫叶稠李播种与嫁接育苗技术。

1播种繁苗

稠李主要用播种法繁殖,紫叶稠李也可播种,但仅有1/8数量的苗木为紫红色叶片,7/8的苗木需要嫁接才能繁育成紫叶稠李苗木。

1.1采果和脱种、贮存

7月中旬前后,采摘黑色近于落地的充分形态成熟的稠李。紫叶稠李浆果,存于桶或盆中3~7天,使其充分软化腐熟,铺于地表踩踏,使果肉与种子分离,入容器中多次加水搓揉和漂投,倒出悬浮物,取出沉于容器底部的成实种子。若准备秋播,将种子混湿沙,藏于阴凉处;若准备次春播,将种子阴干于5~7天后,装入沙袋内,存于干燥处。

1.2种子砂藏催芽处理

备次年早春播种的,于12月上旬将干种子浸在冷水中36~48h,与3~4倍含水量为25%左右的河沙充分混拌,装袋藏于–5~5℃的山洞、菜窖、高大建筑物后墙脚处,培土20cm厚。次年4月初见有少量种子发芽,即可准备播种。

1.3播种床制备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或次年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选壤质土较平坦地块或缓坡地做床。平地以南北床向为主,坡地床向随坡向。床宽0.8~1.2m,床长5~10m,床高6~8cm。床面平铺1cm厚农家厩肥或0.2cm厚干化鸡粪及畜粪,翻土15cm深,使土与粪充分混合。打碎土块,搂平床面,排实床缘。步道宽30cm左右。

1.4播种

秋播适期为10~11月上旬,春播适期为4月,顺或横床向,在床面上开3~4cm深沟,沟距20cm将种子点播或撒播与沟内,种距4~5cm,播种量4~5g/m2,盖土厚度2.5~3cm。

1.5播种当年管理

播种后床表覆盖0.5~1cm厚孔隙度为40%左右草帘子或其它覆盖物。向覆盖物上喷水,浸湿床面土粒5~8cm。隔5~7d,第二次喷水。出苗后及时撤掉覆盖物,生长季遇到过度干旱应及时喷水。6~8月,如有蚜虫危害叶片,喷40%乐果1500倍液灭杀。5~9月多次拔、铲掉杂草。11月上旬如不准备掘苗应灌1次越冬防旱水。

2嫁接与管理

2.1嫁接前的移栽

当年播种苗于秋末的10月下旬或翌年4月移栽。选砂壤土质缓坡地或平坦地,地表勾撒农家肥,施入量3m3/667m2,翻土20cm深,按60cm垄距和20cm垄高起垄。顺垄中心线开8cm左右深度的沟,将修根后的苗木,按10~15cm株距直立移栽,踩实土浇足水。秋末移栽,次年缓苗快,地径达0.5cm以上的,翌春4月上旬即可嫁接。春季移栽应尽早,最好是3月下旬~4月上旬,5月上中旬准备嫁接。地径小于0.3cm的播种苗,需要在翌年8月芽接或再下年春枝接。

2.2硬枝嫁接

2.2.1劈接。适宜时期为4月上旬~5月初。2~3月剪取直径大于0.4cm的充分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存于-10-5℃冷凉场所,用湿沙封埋。削穗:穗长5~7cm,穗充足时留2个芽。紧缺时留1个芽。在下芽下端削2个长为2.5cm左右的平直楔形削面。断砧剪劈口,在距地表3~10cm处断砧,于端面正中或测端,用剪刀竖剪一剪口,长2.5cm左右。插入接穗:将接穗削面厚端朝外,插入砧木剪口内,一侧或两侧形成层对齐。绑缚:用1.5cm宽塑料条,严密缠绑接口。硬枝劈接:砧木适宜粗度为0.4~1.2cm,穗粗为砧粗的1/3至等粗。

2.2.2插皮接。适宜时期为砧段离皮期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接穗应于2~3月剪取并于冷凉处埋藏。削穗:穗口长6~8cm,具1~2个芽,断砧:在砧木距地表4~10cm处平断。插入接穗:将接穗削面朝里,插入砧木皮层与木质之间,使穗削面与砧木木质紧密贴合。绑缚:用2cm宽塑料条缠绑接口。适宜砧粗为0.6~1.2cm,穗粗为砧粗的1/3至2/3。一般上年播种苗,因粗度较小,常常不适合插皮接,3年生以上的砧木,插皮接应用较多。

2.3芽接

2.3.1带木质芽接。利用新梢上的芽,进行带木质芽接,适期为6~7月及9月上旬,削取芽片:从紫叶稠李植株上剪下新梢后立即嫁接,留0.5cm长叶柄,并在芽上方1cm处,刀呈10°~15°角切至芽下方1cm处,在接芽下方1cm处,刀呈30°角切入木质,使与上刀口相交,掰下带木质芽片。削砧木钳口:在砧木距地表3~10cm处,西南向光平处,由上向下削1个钳口,其长度、深度相同、相近与带木质芽片。贴芽片:将接芽削面贴于砧木钳口上,一侧形成层对齐。绑缚:用1cm宽塑料条缠绑接芽片,芽和叶柄外漏。另外,在生产上也可以利用1年生枝上的芽,进行带木质芽接,但成活率较低,应用不多。

2.3.2盾形芽接。也称T芽接,适宜时期为7~8月,以立秋至9月初最多用。削芽接穗芽片:剪掉叶片,留0.5cm长叶柄,在芽上方1cm处环割透半圈皮层,再在芽下方1cm处,刀呈10°~15°角向上切入木质与上刀口相交,掰下芽片。砧木切T口:在距地表3~10cm处,西南向为主,与光平处,切T口,割透皮层。插入芽片:掰开T口,将芽插入,上边横切口相接。绑缚:用2~2.5cm宽塑料条,缠绑接口,芽应外漏。

2.4接后当年管理

2.4.1接穗保鲜防干。结合嫁接操作,硬枝接时,对接穗顶剪口和四周用塑料条缠封,芽外漏。也可接后用果树专用保湿剂兑水1~2倍,涂抹剪口和四周。还可用塑袋套稳,芽萌动展叶后扎孔放风1~2天后摘袋。

2.4.2剪砧。6~7月芽接的,接芽成活后,在接芽上方1.5cm处断砧。8~9月芽接的,于次年清明前后在接芽上方1.2cm处断砧。

2.4.3除砧萌。接穗上芽萌发长至2~15cm时,开始除砧萌,抹、剪掉砧木上的芽或长出的梢,每7~10天剪1次,约5~6次。

2.4.4割绑。当接穗上芽长至10~30cm时,用利刀割断绑条。有的苗圃为防风断新梢。

3大苗培育

3.1整地

播种育苗当年10月或次年4月初,选中壤土至轻粘土地块,清除杂物、地表沟撒农家肥,施入量2500kg/667m2,翻地15~20cm深,按0.8cm垄距和20cm垄高起垄。

3.2苗圃地移植

10月或4月整地后,按0.4cm穴距,在垄中心线上按8~10cm深挖穴,将未嫁接的稠李苗或已嫁接成的紫叶稠李嫁接苗,栽于坑穴内,踩实土浇足水,务保成活。第3~4年,按株距0.8cm留株,余株移栽。第5~6年再按1.6m×1.6m行株距留株与移栽。移栽株龄还应根据树冠大小灵活确定。

3.3常规管理

移植后至大苗出圃的各年生长季节,应及时用手工或化学方法除草,确保苗木生长不受杂草影响。5~8月遇吸汁蚜虫或食叶毛虫为害,可喷洒氧乐氰2000倍液灭杀。遇过度干旱应及时浇水。随着树龄和冠幅的增大,2~3月从基部梳剪掉主干下半部长出的分枝,以培养成独干,自然圆头树形,当株高达到2.5m以上,冠幅达到1.5m以上,主干粗度达到4m以上时即可出圃。

牡丹播种繁殖及管理技术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灌木植物,其花朵硕大,多姿多彩。随着牡丹用途越来越广,市场对牡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播种繁殖仍是牡丹繁殖的重要途径之一。选择优质种子,采用种子育苗移栽繁殖,培育高产、抗性好的牡丹苗已成为牡丹种植的重要环节。根据实践经验,现将牡丹播种繁殖及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一、牡丹种子的采收

一般选择5年生牡丹植株所结种子留种,饱满充实,发芽率高。牡丹种子在 8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成熟期。当果荚呈黄色时,将果摘下,放在阴凉潮湿处,让种子在果壳内完成生理后熟。每天翻动1次,防止下部发热,外部干燥变硬。种子在果壳内先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再变为黑色,经过10~15天,绝大多数果皮渐渐开裂露出种子。此时不需将果皮与种子分开,仍存放在原处备用,严禁暴晒使种皮变硬,待下种前1天再将种子拣出。

二、播种前的处理

种子播种前可用水选法选种,用水将种子浸泡1~2 小时,取水中下沉颗粒饱满的种子,水上浮起白色的不实种子弃之。播种前用50度 温水浸种24~30小时,使种皮脱胶变软.然后再用ABT 生根粉2510娟液浸种2小时即可播种。如不能立即播种,可用湿沙埋藏法处理,种子与沙的比例为2:8,注意沙堆不能太厚,否则种子容易发热而失去活力;沙表层见干时,适量洒水,保持沙子湿润,催芽30天左右,芽尖露出后即可播在地里。

三、播种

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即采即播,播种过迟,当年发根少,翌年春季出苗不旺。播种地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施足底肥。播种采用高床或大田条行点播,沟深4~6厘米,株距10厘米,覆土厚2~3厘米。播种后覆盖地膜来保墒及提高地温?在10月底至11月初浇足水,在冬季地温较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开始发育,待立春后,地温升高,种子即可迅速出土发芽。

四、栽培管理

牡丹苗在春季气温为 18℃~25℃时,生长迅速,此时小苗已将垄挤满。春季结合春耕除草,进行施肥来补充养分。牡丹苗在5-,6月份以苇箔遮阴,夜则露之,次年便可移栽。幼苗生长主要靠底肥。对2年生幼苗要加强苗圃管理,适时追肥浇水。浇水或雨后及时松土保墒。牡丹喜肥,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发生,每年至少需施肥3~4 次。在2月解冻后,施第1次花前肥;于5月上旬,施第2 次花后肥;第3次在入冬前,肥料应以农家肥为主。此外,还要进行整形修剪,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等工作。牡丹根系为肉质根,稍耐旱,最怕渍水,应根据天气干旱、基质情况,适时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防涝排水工作。幼苗出土前后有蛴螬咬死小苗嫩枝、根时,要及时人工捕捉或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乳油500~600倍液浇灌。为防止牡丹炭疽病、轮斑病侵害小苗,每15天喷施 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 50%复方多茵灵1000倍液。

五、幼苗移栽

牡丹春栽不易成活,管理好的幼苗可在当年秋季移栽,生长不良的幼苗须两年后再移栽,移栽可在9月进行。起苗时从畦一头挖 60厘米深的沟,然后用锨垂直入土,然后将土和苗一齐送入沟中。将苗拣出,按大小分开,大苗备栽,小苗集中密植在畦内待长大后移栽。移栽地里也需施足底肥,按株行距40厘米x40厘米,挖30厘米深的坑穴,每穴栽1~2株,栽好的牡丹顶芽应稍低于地面,然后把苗用碎土封埋10厘米左右,来年春天拨开覆土,就可转入正常生产管理。

枫香播种育苗技术


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又名枫树、香枫、白枫、鸡爪枫、灵枫、红枫等,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枫香不仅落叶量多且又容易分解腐烂,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及改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首选树种。木材红褐色或浅红褐色,稍坚硬,抗白蚁,纹理交错,经干燥处理耐腐,是良好的包装箱、家具、胶合板、枕木等材料。现将枫香播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种子采集及贮存

枫香果实为蒴果,种子应在当地已结果的优良母树上采集。果穗球形,顶端倒卵形,短翅,由多束蒴果组成。当蒴果果皮由绿色变成黄褐色而稍微带有青色未开裂时击落收集。将收集的蒴果放在太阳下晒3~5d,其间用木锨翻动2次,蒴果开裂种子出来,然后用细筛或风选将种子的杂质除去。将晾干、除去杂质的种子装在布袋内,挂在透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贮藏,也可带翅贮藏。

2苗圃地选择

枫香对土壤要求不严,为防止幼苗发生根腐病,不宜选择过于黏重的土壤作苗圃地[3]。育苗地应选地势平缓、靠近水源、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交通方便、pH值5.5~6.0的砂壤土或中壤土。为减少病害发生,最好前茬是水稻田。育苗地应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施腐熟饼肥750kg/hm2、复合肥750kg/hm2或人畜粪肥22.5t/hm2。用硫酸亚铁30kg/hm2、呋喃丹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及消灭土壤中害虫,防止种子下地后鼠、鸟、虫、病危害。苗床高度为20cm,床面宽度为1.0~1.3m,地沟宽50cm,这样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干旱可以浇灌,水涝又能排水。

3繁殖方法

枫香的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一是有性繁殖。种子的繁殖即有性繁殖,包括条播、撒播2种方法。把种子和水按1∶3的比例放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0h左右,剔出瘪粒,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用清水淘洗干净,用30℃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泡1d,将种子沥干水和沙拌在一起,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催芽,种子微裂或露白即可播种,这样真苗出土更快。枫香播种即可冬播也可春播,条播是把露白的混沙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利于管理及中耕除草追肥。撒播是把露白的混沙种子均匀地撒入苗床内,出苗整齐迅速,产苗量高。播种225~300kg/hm2。然后用筛子筛一些细土覆盖在种子上,以种子不露为度,再在上面盖1层干稻草,为防风吹,用棍子将草压住,做好管理工作,以防鼠、鸟、兽危害。二是无性繁殖。包括插条繁殖和根蘖繁殖2种。插条繁殖选砂壤土作育苗地,用多菌灵15kg/hm2对土壤消毒,施腐熟饼肥750kg/hm2、复合肥750kg/hm2或人畜粪肥22.5t/hm2,深翻埋入土中。6月底至7月上旬,选当年生半木质化侧枝作插穗条,剪成20cm或10~15cm长,下端削成斜面,穗条上部留1~2片叶片,插条剪口1cm放置在2.5mg/L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4h,再用清水冲洗1次,即可扦插在苗床上,50d左右生根。根蘖繁殖又称分蘖或分株繁殖。枫香萌蘖力强。在砍去的树桩周围,将土翻挖1遍,春秋季节均可萌发出许多萌芽条,随时随地都可以分株定植。

4苗期管理

2~3d出苗时揭草。用木棍轻轻地挑去50%的草,以免幼苗被带起来,5d后再同样揭去另外50%的草。幼苗出土21d后,在阴天或雨天里开始间苗﹑补苗。用竹签移植出较密的苗,去掉根上的土,放在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根1~2min,再按8cm12cm的株行距,将小苗栽植在缺苗的苗床上,浇透水即可。苗床经过间苗后,必须保留枫香苗70~80株/m2。翌年3月上中旬再移植1次。二年生苗可出圃造林。幼苗长40d或移栽30d后,适当施一些氮肥。第1次施肥稀释的浓度必须在0.1%以下,以免幼苗被暖死。随着小苗的生长,1个月左右第2次施肥,浓度须在0.5%左右。后期施一些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的抗寒力。整个苗木生长季节只需施肥2~3次。施肥时间一般在15:00以后。下雨天要及时排出苗圃地的积水,以防止苗木根烂。天旱时要及时进行浇灌,以满足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在苗木生长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苗小时必须人工拔草。当苗长到30cm时,苗木可采用化学除草,但一定要慎重选择除草剂,为了避免产生药害,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5病虫害防治

枫香幼苗适应能力强,基本不发生病虫害。只在出苗揭草后,由于苗小幼嫩,容易受病虫为害。此时可用百菌清2000倍液喷雾防治。随着苗木生长,间隔20~30d用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1次;一旦发生虫害时,即用甲胺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

小叶丁香播种育苗技术及日常养护管理


小叶丁香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朵,属木犀科。小叶丁香怎么播种育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小叶丁香扦插及播种繁殖方式。

1形态特征

小叶丁香为落叶灌木,木犀科丁香属,高生长约2.50m,幼枝被柔毛,灰褐色。叶卵圆状或椭圆状,有缘毛。花序呈圆锥形且疏松侧生,淡紫红,花期4月下旬至8月上旬。据统计,世界上丁香属的品种约有28种,中国就有23种,小叶丁香是其中一种,主要分布区在华北的山西以及河南、陕西等省。

2生长习性

小叶丁香喜欢阳光充足,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在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中性土壤上生长较好,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不好,忌积涝、湿热。

3播种育苗

3.1采种

小叶丁香种子量较少、籽粒很小,一旦成熟容易脱落丢失,所以要及时采种,一般在落花后7月5日开始采集,9月28日采第二次种。从小枝上采下的果穗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摊开晾晒阴干,以免种子失水丧失生活力。堆放种子厚度约4.0cm~5.0cm,要经常翻动,蒴果有2/3开裂时,可用木棒抽打脱粒,除去秕籽,通过筛选可得到纯净种子。将干净的种子装入布袋或麻袋内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贮藏备用。

3.2种子处理

在春天播种前20d~30d进行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0.50%浓度的NaHCO3水溶液(30℃)中浸泡30min,水温降至常温,轻搓种子冲洗干净后,放在净水中浸泡3.0d~4.0d,每天换水两次,然后放入0.30%的K2MNO4溶液中消毒1.0h左右。

3.3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在平整、排灌优良、土地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秋季进行整地翻耕,春季在播种前的15d施足基肥耙平,使土壤变得疏松细碎,然后作床。床宽50cm、长1.0m,步道宽40cm、高15cm。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3.0%百威颗粒剂7.0g+4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入5.0cm厚土层,播前浇1次透水,待水渗后即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盖一层1.0cm厚薄土然后镇压,在浇水的同时再在床面覆草末或木屑等细碎物,以保持床面湿润。适时搭遮阳网,防止日灼,有利于种子发芽。

3.4管理

苗期刚出土非常瘦弱的苗木需要特别精心,一定要注意床面湿润,拔草时不要伤及苗根。出苗达到50%时,每公顷用75%百菌清100g可湿粉+60kg水,每7.0d喷1次,共喷4次,喷后30min立即用清水洗苗防止药害。7月-8月浇水结合施追肥,每公顷用尿素4.0kg+水1000kg,共追2次。当苗高达到1.0cm,第一次间苗,将弱苗、病苗去掉,留健壮苗每平方米500株;苗高达到3.0cm时进行定苗,同时浇水追施1次氮肥,以保证苗木生长营养需要,避免干旱导致苗木枯死。及时进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干净,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快速生长。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根部发育。

6月中旬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要特别小心不要伤苗,然后及时浇水,以保持苗木的稳定性,以后每月除草1次草直到停止生长。冬季要对苗木埋土,防止风干和鼠(兔)害。来年春天土壤解冻后,将覆土去除。6月中旬浇水时可施入尿素每公顷5.0kg。10月苗高即可达到20cm~30cm,产苗量每公顷5万株左右。

3.5管理

小叶丁香移栽时间适合在秋季落叶后或早春芽萌动前,先给移栽坑穴内施足基肥,在基肥上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踩实,最后浇水。为使苗木成活率提高,可以喷施新高脂膜,也可适当喷促花王,加速分化花芽、促进生殖生长,以便多开花,还可避免主梢徒长。小叶丁香适应性很强,易于管理,只要勤浇水、除草、防涝,便可顺利生长。发芽前要整形修剪,除掉密、细、弱、病虫及旺长枝,使枝内透光通风,减少养分消耗,保持树冠美观,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为有利于来年苗木生长,可除去残花和花穗下的两个芽。为使修剪后的伤口尽快愈合,可在伤口处涂抹愈伤防腐膜。小叶丁香病虫害极少,为了防治病虫害,落叶以后可以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切忌给小叶丁香施肥过多,以免枝条徒长影响开花。苗木每年或者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即可。

4扦插育苗

4.1插穗准备

春季进行扦插,插穗采集时间在前一年的秋天,采用沙藏层积处理方法越冬。选取插穗是整个繁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插穗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苗木成活率。头年10月中下旬,截取1.0a~2.0a生木质化程度高、优良且花叶兼美的枝条作为母穗,穗长7.0cm~9.0cm,备用。

4.1.1插穗沙藏

将插穗放于背阴、地势较高且平坦的沟内(将其平放整),上下都垫湿沙,然后加盖秸秆、麦草或塑料薄膜,并做好通风透气设置。

4.1.2苗床准备

苗床要建造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水方便的地块上,5月中旬扦插。扦插前用5.0%的K2MnO4对苗床进行消毒,消灭土壤中的有害菌。

4.2扦插

4.2.1插穗处理

硬枝扦插前,插穗下部在距离下芽节下2.0cm处剪成斜口,每升用111mg的NAA溶液蘸下剪口,或者每升用100mg的IBA溶液浸泡插穗下剪口。试验证明,低浓度生根效果要优于高浓度的生根效果,还应注意小叶丁香硬枝扦插必须经过外源激素处理,否则难以生根。将插穗下剪口竖直插到苗床(湿河沙或再加上蛭石和田园土),深度2.0cm~3.0cm。

4.2.2插后管理

要注意扦插基质湿度的调控管理,为提高温度、遮光、保湿,在苗床上搭塑料小拱棚,促进苗木枝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常用ABT生根粉处理插条,效果较好。

小叶丁香根蘖性强,可通过对母树加强肥、水管理,获得更多更好的分蘖苗。操作方法是:沿母树周围50cm~100cm挖深30cm~40cm的圆沟槽,沟内均匀施入25kg腐熟有机肥,然后覆土。春季扦插可使苗木生长期加长、根系发达,秋季扦插则可使新梢木质化程度好。绿枝扦插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高,秋季要防止徒长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小叶丁香繁育苗通常以分蘖繁殖为主。

小叶丁香硬枝扦插技术操作简单,繁殖周期短、生根效果好、苗木性状也容易控制,再结合采用外源激素NAA或IBA两种溶液处理插穗,可以提高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降低扦插难度,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4.4病虫害防治

小叶丁香病虫害极少,主要病害有:①烂根病。可以用50%百菌清1000倍喷雾或者用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喷雾。②白粉病:用60%~75%代森锌500倍~1000倍液,或者50%托布津300倍~400倍液,还可用50%退菌特800倍~1000倍喷雾。

槭叶铁线莲播种方法及驯化育苗技术


槭叶铁线莲怎么播种育苗?槭叶铁线莲是我国独有的资源,是铁线莲属科,槭叶铁线莲的引种和栽培是我国公认的难题,驯化这一品种对于开展立体绿化、悬挂绿化、墙面绿化等垂直绿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为大家带来槭叶铁线莲引种驯化育苗技术,仅供参考!

(1)种子和枝条的采集

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前往北京市妙峰山采集槭叶铁线莲种子和枝条,用保鲜箱保存枝条,用种子袋保存种子,运至江苏省南京市;

(2)播种

将槭叶铁线莲种子播种于含有纯河沙的盆钵中,然后上面覆盖3-5mm厚的河沙,用清水浇透。每3-7天用清水浇灌一次,在环境温度为15-25℃的条件下,播种后约15-20天可见子叶,30天后按照步骤5进入日常栽培管理;

(3)扦插

扦插:将槭叶铁线莲枝条制成2-4cm长的插穗,每个插穗含有2-3个芽点,并留一片叶片;将花盆中填满河沙:石子=1:1或河沙的基质,扦插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透基质。插穗基部放入2000mg/L的IBA溶液中蘸60s,然后将插穗插入花盆中,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2/3,每盆插10个短穗;

扦插完之后用85%遮阴网遮盖防晒,每天9:00-17:00自动喷雾给水,晴天每10min喷一次,一次7-12s,阴天每50min喷一次,一次喷10s。每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浊液喷洒浇透。扦插120天后按照步骤5进入日常栽培管理。

(4)成活后的管理

槭叶铁线莲是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岩花,这样独特的生境造成了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槭叶铁线莲生境附近的土壤PH值为7.2,而江苏南京的雨水和自来水均偏酸性(PH值为6.2)。研究发现用清水浇灌的槭叶铁线莲生长缓慢,叶子逐渐变黄;单用营养液浇灌的生长较缓慢;选择用碱水+营养液(PH7.2)浇灌的组合,幼苗整体生长快,且未出现黄叶现象。为此采用氢氧化钠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的PH值调至7.2。用营养液进行浇灌,每3-7天浇灌一次即可。

附营养液配方:

营养元素mg/L

NH4NO382.5

KNO395

CaCl2·2H2O2

MgSO4·7H2O1

KH2PO41

KI0.00415

H3BO30.031

MnSO4·4H2O0.1115

ZnSO4·7H2O0.043

Na2MoO4·2H2O0.00125

CuSO4·5H2O0.000125

CoCl2·6H2O0.000125

FeSO4·7H2O0.139

Na2-EDTA·2H2O0.1865

柏树怎么种植?柏木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详解


柏木是一种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并且其寿命长、苍翠挺拔、树姿优美,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柏木比较喜光,有较强的天然下种更新能力。那么,柏树怎么种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柏树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

1采种

柏木3~4月开花,第二年8~10月球果成熟。应选20~40年生健壮树木的母树采种。通常同一株树上有两年生成熟的绿褐色球果和当年生青绿色球果,采种时务必注意。球果成熟后,种子容易飞散,要抓紧时机,在鳞片刚开裂时采集。采下的球果应先在室内晾晒2周左右,再在阳光下曝晒2~3d即可脱粒,种子晒干扬净以后,可装布袋或木桶等容器贮藏待用。

2圃地选择

柏木育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6~7.5。切忌粘重积水地;酸性土壤育苗,生长不良,效果不好。

3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需经催芽处理。可采用温水浸种催芽,出苗快且整齐。具体作法是:先用清水洗种,再置于45℃温水中浸泡1昼夜,捞出晾干,放在箩筐内催芽,待有30%~5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或采用5%的石灰水浸种催芽12~24h,效果也可。

4播种

一般早春播种,秋播也可,但秋播比春播更好。播前整好苗床,苗面平整,施足底肥。播种方法一般多用条播,条距20~25cm,播幅约5cm,播种量6~8kg/667m2。播后用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出苗50%~60%时,逐步揭除盖草。以后要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平时要作好松土除草、间苗等工作。生长旺期,要及时追施硫酸铵l~2次。气温下降、生长缓慢以后,不应再施追肥和浇水,以免影响苗木木质化。

5造林

柏木造林地应选择中性、微碱性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可以营造用材林。干旱瘠薄的地方,可以营造水土保持林或薪炭林。柏木造林普遍采用植苗造林。柏木侧根发达,起苗时要注意尽量少伤根,多带宿土。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搞好打泥浆,包装和随起随运等工作,不要使苗木受到风吹日晒。生产上多采用2年生移植苗造林,成活率较高。

造林整地要细致,栽植穴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大小、根系的情况而定。造林时间应在早春树液还没有流动前为好(在雨后湿润的阴天栽植最好),过迟气温升高,影响成活。柏木树冠不大,能耐侧方庇荫,上方需有充足的光照,为了获得高干良材,造林密度可以适当加大,株行距1.3m×1.3m或1.3m×1.6m,可栽300~400株/667m2,立地条件不好的地区可以加大栽植密度,株行距1m×1m或1×1.5m,可栽400~667株/667m2。栽植前先向栽植穴内回填土,使苗木根系分布在适当的深度;栽植时一手提苗木茎部,一手整理苗木根系,使苗根自然舒展,先填表土,土填至一半时,将苗木向上轻提,使苗根伸直,以免窝根,最后将土真满并踏实。

柏木幼年生长比较慢,应加强抚育。造林当年及次年,每年除草松土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幼郁闭为止。柏木修枝不宜过早、过强,只能修去下部干枯枝条,否则就会影响树木生长。栽植密度大的林木,郁闭后二、三年出现分化现象时,应及时进行适当间伐,促进树木正常生长。柏木可以和女贞、栓皮栎、麻栎、刺槐、马尾松等树种混交,混交方式有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等,通过混交可减少柏毛虫为害。

6病虫害防治

柏木的主要病虫害有:

①赤枯病:以2年生苗受害最为严重。受害苗木针叶变黄,最后整株枯死。在发病初期,可喷施0.5~1波美度石硫合剂。

②柏木毒蛾:为害叶子,严重时可将全部树叶吃光。在早春用人工捕捉,灯火诱杀、剪除有虫茧和虫卵的枝条,也可喷施敌百虫或杀螟松乳剂毒杀幼虫。

人面子播种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人面子属于近年来一种新兴树种,最近也有很多人在咨询小编关于人面子的问题,人面子种子含油量达70%左右,可以榨油制皂或作润滑油,因此人面子是一种推广前景十分巨大的绿化树种。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硋灶村N25°19′32.11″,E119°01′27.95″,土壤为砖红壤性沙壤土,质地疏松,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较多,pH5.5~6.5,适宜多种苗木生长;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1℃,最冷月(1月)气温10.7℃,极端低温-0.7℃,最热月(7月)气温29.5℃,极端高温38.9℃,年降水量1300~1950mm,年均蒸发量1780mm,相对湿度82%,全年无霜期达361d。

2种子处理

2.1种子清洗

将种子放在水内进行清洗,去除泥土及其他杂质,剔除不饱满种子,选择饱满种子冲洗干净后晾干。将晾干的种子放干燥阴暗处保存。

2.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与湿细沙混合7d,温水浸泡24h后再在赤霉素中浸泡后即可播种。

3播种技术

3.1整地

在4月中旬,选择一块平地进行整地,土壤翻耕暴晒后用锄头敲碎,苗床宽120cm左右,苗床高10cm左右,苗床间距40cm左右。

3.2播种

平整好后进行播种,行距20cm,挖3cm左右小坑后放进人面子种子并用土覆盖,轻轻压实,覆土厚度不超过3cm。播种完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发现有种子裸露时要再次覆土,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

3.3管理

种子开始发芽后要早晚掀开薄膜通风见光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掀开薄膜。

4移栽技术

4.1移栽

幼苗高度在10cm左右时开始移栽,移栽宜选择在阴天午后,避免幼苗暴晒而影响移栽成活率。

4.2密度

幼苗株距以10cm左右为宜,过密或过稀均不利于苗木正常生长。幼苗移栽时要苗株正立、根系舒展,移栽后应浇水浇透,保证移栽成活。

5水肥管理

5.1浇水

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雨季减少浇水次数,浇完水要及时松土保墒。每个月浇透水1次,为苗木生长提高足够的水分。

5.2施肥

苗木移栽时施用腐熟发酵的牛猪粪作基肥。夏季由于苗木生长较快,每25d左右追施氮肥1次,每次施肥后应及时进行浇水。

6病虫害防治

由于初次引进人面子苗木,栽种时间较短,还未发现人面子病虫害。下一步将继续观察人面子苗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现象并作出防治措施。

7园林应用

人面子树干通直,树姿优美庄重,枝叶茂密,叶色四季翠绿光鲜,冠幅美观,远着树形如展开的巨伞,是优良的“四旁”和庭园绿化树种,也是适合作行道树或广场孤植、对植的优良树种。人面子根皮、叶可入药,具健胃、生津、解毒等功效。果肉可食或加工制其他食品,如蜜饯和果酱等。人面子木材致密而有光泽,耐腐力强,适供建筑和家具用材。种子油可制皂或作润滑油。

花卉大全《紫穗槐繁殖方法及播种育苗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园艺花卉种植技术方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