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德国鸢尾和鸢尾的区别”,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品种不同

德国鸢尾是属于鸢尾的其中一个类型,跟后者都是同属于一个科属中,所以长相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因为品种的差异,所以形态上略有不同,仔细区分的话就能辨别出来。同时,德国鸢尾还分为好几个品种。

鸢尾包含前面那个品种,除此之外,还有小鸢尾、白鸢尾等,形态各不相同,平常各品种的花卉都是很常见的。

二、叶子不同

德国鸢尾的叶子比较的宽,宽度大约为2-4厘米左右,但是差别并不是很明显,需要将两种叶片重合起来,才能判断出来。

鸢尾的叶子没有前者那么宽,宽度大约为1.5-3.5厘米左右,顶端的部分是渐尖的。

三、花朵不同

德国鸢尾的花茎比较的高,高度大约60-100厘米左右,顶端的位置会有1-3个侧枝。它一般花朵是不开放的,花朵会聚集在一起,花瓣上还会有毛丝。

鸢尾的花茎较短一些,高度大约20-40厘米左右,顶端部分会有1-2个短侧枝。它的花朵比较的大,并且开花会微微下垂。

XzH52.COM推荐阅读

鸢尾花和鸢尾兰的区别


一、鸢尾花

鸢尾花,俗称鸢尾,是花朵相当美丽的观赏花卉。根茎为匍匐形或块状,有纤细和肥厚的。它的花叶多为基生,排成2列,外形为叶剑形、条形或丝状,其叶脉平行。它的花茎基本从地下直接长出,没有明显的地上茎。外弯的花被为花瓣状,有长或短的管,花柱分枝扩大,花瓣状而有颜色,外展而覆盖着雄蕊;子房下位,胚珠多数,果为蒴果。

二、鸢尾兰

鸢尾兰是一种兰花。有不明显的短茎。其有5-6枚叶子近基生,形成两列套叠,两侧压扁,肥厚。其特殊之处是其花葶直接从叶丛中探出,长度约为20-25cm,超过叶长度的1倍;其花瓣为卵状长圆形,边缘具不规则啮蚀状齿;唇瓣轮廓为宽卵形或近半圆形,有着不明显的3裂。

三、区别

鸢尾兰为木兰纲天冬门目兰科鸢尾兰属,而鸢尾花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鸢尾科鸢尾属。两者除了名字相似、同属植物界外,几乎完全不同。

德国鸢尾根茎采收保鲜


【其他中名】鸢尾

【科属】鸢尾科 鸢尾属

【原产地】欧洲

【植株性状】德国鸢尾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地下具根状茎,粗壮,肉质。

【根茎采收】收获部位为德国鸢尾的根茎。在入秋后,当植株地上部分枯黄、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时即可采收。小心地将根茎从土中掘出,抖去部分宿土备用。亦可在春季植株尚未萌芽前进行采收,这样产品质量更好,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分级】所采收的球根应该在具品种典型特征、无明显损伤、能够正常萌发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根茎每簇5~7芽;二级根茎每簇4~6芽;三级根茎每簇3~5芽。

【包装】可先将相同等级、品种的德国鸢尾球根贮于塑料屉箱中,待上市前再装到标有品种名称的小型麻袋中。

【保鲜管理】可以将根茎置于相对湿度为40%~50%,温度为-2~2℃的环境中进行砂藏。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德国鸢尾的根茎通常能够存放7~9周而不致影响以后种植。

【园艺应用】德国鸢尾叶片美观,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多做地栽布置花境、庭院,亦可用于生产切花。

【定植提示】德国鸢尾为秋植球根花卉,其根茎栽种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9~11月。

鸢尾和马蔺的区别


一、叶子不同

鸢尾叶子看起来是比较的宽,比较像宽剑形,大约宽1.5-3.5厘米左右,同时也会短一些,长度约为15-50厘米左右,叶子上面会有不太明显的纵向叶脉。叶子的质地比较柔软,要是比较长的话,还可能会往下垂。

马蔺的叶子形状为卵圆状至披针状,比较细长一些,比较像是条形或狭剑形,长度约50厘米,宽度约为4-6毫米左右,没有明显的中脉。并且叶子看起来比较的挺拔,质地感觉比较硬。

二、花朵不同

鸢尾的花朵比较的大,直径约10厘米左右,看起来很柔美,单个的花瓣形状为卵圆状,上面是具有褶皱的。它的花茎比较的长,长约20-40厘米左右,颜色是紫色的。

马蔺的花朵略小一些,比较的简洁,单个的花瓣是舌状的,比较的窄。它的花茎较短一些,大约10厘米左右,品种颜色比较的多,一般的颜色是蓝紫色的。

三、品种不同

鸢尾跟马蔺的虽然比较的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种植物,鸢尾是经过扁竹根人工驯化而成的。

马蔺是白花马蔺的一个变种,还叫做马莲、马兰、三坚、马韭等。

萱草和鸢尾的区别


一、叶子不同

萱草是百合科、萱草属的植物,它还叫做金针菜、鹿葱、川草花、黄花菜等。它的叶子形状为长条形,长度约为30-60cm左右,宽约2.5cm左右,背面上具有被白色粉末,中间微微往下凹,有很明显的中脉存在。

鸢尾是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它的叶子要比前者宽一些,长约15~50cm左右,宽度约为1.5~3.5cm左右,中间没有明显的中脉。

二、花朵不同

萱草的花朵周边具有6枚花被,并且这6枚花被几乎是相同大小的,比较像是百合花的样子,花朵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夏季5-7月份开花。

鸢尾周边也是6枚花被,但是大小是不一样的,里面的比较小,外面的比较大并且往下垂,好像是小蝴蝶一样,它是在4-5月份开出花朵,花色为紫色的。

三、果实不同

萱草结出来的果实是圆形的,但是单个比较的小,很后者很明显的就能区分出来。

鸢尾的果实没有那么的圆,一般是呈椭圆形的,但是单个的果实比较的大。

马蔺和鸢尾的区别


马蔺和鸢尾的区别之花朵

花朵是辨别二者最主要的一点。马蔺和鸢尾都有着美丽的花儿,外形有些像,但是并不完全一样。

马蔺的花朵

马蔺的花朵是比较简洁的,花瓣是舌状,比较窄,两片向外弯曲扩张,其余的比较挺拔,非常的有精神。马蔺的花茎长约10cm,有2——4朵花,多是蓝紫色。

鸢尾的花朵

鸢尾的花朵看起来比较柔美,花朵比较大,花瓣呈现卵圆状,具有褶皱。花朵盛开的时候是伸展的,有着鹅黄色的花药。鸢尾的花茎比较长,约有20——40cm,开花一般是2朵,以紫色较多,也有其他颜色的品种。

马蔺和鸢尾的区别之叶子

马蔺和鸢尾不仅花朵不同,叶子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马蔺的叶子

马蔺的叶子比较细长,单叶互生,卵圆状至披针状,而且比较挺拔,质地较硬。

鸢尾的叶子

鸢尾的叶子则正好相反了,它的叶子比较宽也比较短一些,叶尖比较尖,主要是宽剑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挺拔,质地比较柔软,有时候还会下垂。

马蔺和鸢尾的其他的区别

此外,马蔺开花集中在4——6月份,鸢尾则比较长一些。马蔺适合用来做水土保持和绿化植物,而鸢尾则更多的就是观赏。马蔺的品种比较少一些,而鸢尾则具有很多的品种,颜色和花型更加的丰富。

溪荪和鸢尾的区别


一、株型不同

溪荪又叫做东方鸢尾,这两种植物都属于鸢尾科、鸢尾属,所以外形跟后者比较的相似。这种植物的株型相对较高,大约有60厘米左右。

鸢尾的别称非常多,还叫做屋顶鸢尾、蓝蝴蝶、扁竹花、乌鸢等,植株本身低矮一些,大约30-40厘米左右。

二、叶子不同

溪荪的叶子形状为宽线形,因为植株比较的高,长度约为20-70厘米左右,相对比较的窄,宽度只有0.5-1.5厘米左右,看起来更狭长一些,先端呈现渐尖的趋势,没有明显的中脉。

鸢尾的叶子形状为宽剑形,叶子相对较短,长度约为15-50厘米左右,宽度大约1.5-3.5厘米左右,叶子上具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

三、花朵不同

溪荪的花朵颜色为蓝色,颜色比较的浅,直径大约6-7厘米左右,中央的位置有鸡冠状的突起,带有一点紫色纹理。

鸢尾的花朵颜色为蓝紫色,颜色较深一些,直径大约10厘米左右。

扁竹兰和鸢尾的区别


一、根状茎的区别

扁竹兰根状茎直径4-7毫米,颜色为黄褐色,节与节之间间隔较长,须根大多都分枝。而鸢尾根状茎较粗壮,直径为1厘米,颜色为黄绿色,须根很细很短。

二、茎叶的区别

扁竹兰茎干直立在地面上,呈扁圆柱形。叶子大概10片左右,黄绿色,无明显纵脉。而鸢尾的茎干稍微弯曲,中间部位略宽,斜伸地面。叶片也是黄绿色,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

三、花瓣的区别

扁竹兰花为浅蓝色或者白色,直径5-5.5厘米,花梗与苞片长短几乎一致,花被管长1.5厘米。而鸢尾花为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花梗较短,花被管细长,大概3厘米。

四、果实的区别

扁竹兰果实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的脉纹及6条明显的肋。而鸢尾的果实为长椭圆形或倒卵形,有6条明显的肋。

扁竹根和鸢尾的区别


一、品种不同

扁竹根虽然跟鸢尾都是属于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但是本质上是具有差别的,不是同一种植物,仔细观察的话,能区分出不同来。它的别称是很多的,还叫做铁扁担、豆豉叶根、蝴蝶花等。

鸢尾是前者通过人工驯化而成的,是不同于前者的,它还叫做屋顶鸢尾、蓝蝴蝶、乌鸢、扁竹花、蛤蟆七等。

二、花朵不同

扁竹根的花朵排列成总状聚伞花序,花朵颜色多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相对较浅,并且花瓣上面会具有黄色的斑点,花朵的直径约5cm左右,单个的花瓣为倒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5-3cm左右。

鸢尾的花朵颜色较深,为紫色的,并且花瓣上的颜色比较纯,上面也没有黄斑,直径大约10cm左右。

三、果实不同

扁竹根会结出椭圆形的蒴果,长度约为2.5-3cm左右,直径大约1.2-1.5cm左右。

鸢尾结出的果子形状为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度约为4.5~6cm,直径约为2~2.5cm左右。

玉蝉花和鸢尾花区别


一、叶片区别

玉蝉花叶片为条形,长约30-80厘米,宽约0.5-1.2厘米,顶端长渐尖或者渐尖,基部为鞘状,两面的中脉较明显。

鸢尾花叶片多数基生,相互套迭,成两列,呈剑形或者丝状,叶片是平行的。

二、花的区别

玉蝉花花茎为圆柱形,高约40-100厘米,3枚苞片为披针形,近革质,花朵的颜色为深紫色,花被管为漏斗形,外部花被裂片倒卵形,中脉有黄色的斑纹,内部的裂片小,宽条形,直立。

鸢尾花花序生长于分枝顶端或者花茎顶1朵,苞片数枚,草质或者膜质,花朵较大,颜色多样,有红紫色,白色,黄色,蓝紫色,花被管为喇叭形,6枚裂片,形状类似前者。

和鸢尾的区别马兰花的养殖方法


马兰花开的是粉红色的校花,那是非常的好看,花型就像是在笑一样,很多人想要养殖马兰花,马兰花的养殖方法是怎样的呢?和鸢尾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马兰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和肥料

马兰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有排水好的沙壤土最好。移栽前除掉土壤里的杂草,或用无公害除草剂喷杀,做到基肥充足,土肥交融,为马兰持久旺盛生长打好基础。

2、移栽

马兰一般在9月份移栽,11月可以用塑料覆盖。做到保温性能好。

马兰在秋冬生长期间,没有发生过病虫严重危害,不需要喷药防治。偶尔发生点状的叶斑病,用草木灰撒施防治即可。

采剪时注意保留短的嫩芽,采剪后的嫩梢,要放在阴湿的陶器缸中,喷细水防止萎蔫,可以吃!

3、采收

每次采收后,要及时追施氮素肥料。由于采收间隔期较短,应施腐熟稀薄的人粪尿,或绿色环保型速效有机颗粒肥料,或绿色环保型速效有机液体肥料,不施用速效性化学氮肥。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马兰是一种一年四季均可采收的蔬菜,且栽种一次可连续采收多年。

一年四季只要不断地剪去嫩梢,它就会不断地长出嫩梢,不会开花,不会结籽,源源不断地供人们采剪和食用。

清明过后,揭去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只要勤管理,勤施肥,其嫩梢产量比大棚覆盖期间还高,且香味浓郁,品质优良;

马兰抗病虫力强,一般不需要用药治虫防病。

马兰花的繁殖方式:

马兰的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因采种困难、出苗率极低一般不采用。用分株繁殖(营养繁殖)法不仅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当年采种栽植,当年就可采收。

方法:9月份在野外用铲子或锄头连根带泥铲(掘)起马兰的种根,把大种皮掰成带有主枝和根茎的若干块小种根,每块小种根长有马兰主茎3~4枝,然后按一定的行株距移栽到土壤中。

移栽时,要压实种根,使其与泥土紧密结合;栽后要及时浇透水,防止萎蔫,以利提高成活率。

马兰花繁殖到田野铲种时要采集那些根茎就行了,选粗短略带红色,植株匍匐状生长,叶色深绿,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叶缘有齿或羽状浅裂的植株。

选育再生性好、生长快、适应性广、易栽培、抗逆性强、环保型(不需防治病虫)和清香美味的品种。

马兰花和鸢尾的区别的区别:

马兰的花儿非常简洁,没有什么斑痕,是比较秀丽、淡雅的;而鸢尾的花瓣非常大,花瓣有着好看的纹路,而花蕊更是长长伸出来,各有所爱吧!

马兰的叶子尖小,鸢尾的大而宽。

上图为马兰花

上图为鸢尾

在亚洲南部及东部有广泛分布。目前,在我国个别大中城市已有人工栽培,其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已成为初春和秋季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绿叶蔬菜。

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丛生,植株高(即叶长)约30厘米,叶宽约6毫米,兰紫色花四五间开放。

在亚洲南部及东部有广泛分布。目前,在我国个别大中城市已有人工栽培,其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已成为初春和秋季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绿叶蔬菜。另有同名的鸢尾科植物与莎草科植物。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丛生,植株高(即叶长)约30厘米,叶宽约6毫米,兰紫色花四五间开放,自然分布极广。马蔺根系发达,抗性和适应性极强,耐盐碱,这些特征就决定了它非常适用于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

它喜欢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

马兰花的养殖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和鸢尾的区别也介绍完了,赶快在自己家里把马兰花养起,愉悦心情。

马兰花别名:

又称马兰头、路边菊、田边菊、泥鳅串、泥鳅菜。

黄花鸢尾


我们经常会买一些漂亮的苗木去放在自家的园林当中去,但是有时我们却困扰于无法让美丽永驻,今天西南苗木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黄花鸢尾花卉。

黄花鸢尾(学名:IriswilsoniiC.H.Wright):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根状茎粗壮,斜伸;须根黄白色,少分枝,有皱缩的横纹。叶基生,灰绿色,宽条形,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中空,高50-60厘米,有1-2枚茎生叶;苞片3枚,草质,绿色,披针形,内包含有2朵花;花黄色,直径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具紫褐色的条纹及斑点,爪部狭楔形,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花盛开时向外倾斜。蒴果椭圆状柱形,6条肋明显,顶端无喙;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形态特征

黄花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根状茎粗壮,斜伸;须根黄白色,少分枝,有皱缩的横纹。叶基生,灰绿色,宽条形,长25-55厘米,宽5-8毫米,顶端渐尖,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

花茎中空,高50-60厘米,有1-2枚茎生叶;苞片3枚,草质,绿色,披针形,长6-9(16)厘米,宽0.8-1厘米,顶端长渐尖,中脉明显,内包含有2朵花;花黄色,直径6-7厘米;花梗细,长3-11厘米;花被管长0.5-1.2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长6-6.5厘米,宽约1.5厘米,具紫褐色的条纹及斑点,爪部狭楔形,两侧边缘有紫褐色的耳状突起物,中间下陷呈沟状,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4.5-5厘米,宽约7毫米,花盛开时向外倾斜;雄蕊长约3.5厘米,花药与花丝近等长;花柱分枝深黄色,长4.5-6厘米,顶端裂片钝三角形或半圆形,有疏牙齿,子房绿色,长1.2-1.8厘米。

蒴果椭圆状柱形,长3-4厘米,直径1.5-2厘米,6条肋明显,顶端无喙,成熟时自顶端开裂至中部;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繁殖方式

分株

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鸢尾在花后进行分株(要避开梅雨季节),在冬季到来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开花。分割根茎时,以3至4个芽为好。分株若太细,则会影响翌年开花。在进行分株繁殖时,应将植株上部叶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进行栽植。鸢尾大多数品种宜浅植。栽植间距依种类而异,强健种为5050厘米,一般品种在2020厘米左右。

观赏

黄花鸢尾叶片翠绿如剑,花色艳丽而大型,如飞燕群飞起舞,靓丽无比,极富情趣,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如点缀在水边的石旁岩边,更是风韵优雅,清新自然。

鸢尾怎样栽培和繁殖?


鸢尾又名蝴蝶花、蝴蝶兰,属鸢尾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茎短粗,肥壮,花茎直立抽生叶间,与叶同长,总状花序顶生,每枝花2-3朵,少数品种开10朵花,花有蓝、白、黄、雪青等色,花被6片,两轮,外轮3片较大,圆形下垂,上面中间有一鸡冠状突直,为“垂瓣”;内轮3片较小,倒卵圆形,直立,称“旗瓣”。蒴果6棱,内含多粒种子。花期5-6月,每次花可开7-10天,有些园艺品种可开20天,一朵花开3天,阴天可开4天。

鸢尾花大新奇,花色绚丽,鲜艳夺目;叶片像挺拔的利剑,颇耐观赏,用于装饰花坛、长廊、亭边、池畔、假山、庭院都十分适宜。

鸢尾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欧、亚、非3洲均有分布,品种极多,难以计数,此花按植株高度不同可分3种类型:矮株型高仅15-25厘米,中株型高25-70厘米,高株型可高达120厘米。

鸢尾性喜阳光,但可耐半阴及干旱,适栽于背风向砂质壤土中。它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较易栽培管理,既可露地成丛栽植,也可盆栽欣赏。

鸢尾的栽培常结合繁殖进行。繁殖可用分株和播种两种方法。分株在早春或晚秋进行,露地栽培的要先做好种植床,施用豆饼肥或厩肥作为基肥;枯枝和老根先要剪去,再将根基分割开来,每根茎留2-3个芽为一束,以2-3束为一株,每平方米面积种9-15株,栽植深度以不露芽茎根基为度。栽完浇一次透水,以后经常松土除草,若长势不佳应追肥2-3次。花后要剪除花茎,以节约养分;入冬后须剪除枯叶。盆栽作法相同,但入冬时应移人越冬,不需特别增温。

喜欢《德国鸢尾和鸢尾的区别》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的知识和养花的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