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赏花无须知识,种花则需掌握相关技巧,种好多肉如何做到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多肉植物闷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花友迷恋多肉植物闷养多是因为看到了闷养后的多肉植物状态,所以感觉闷养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其实不然,闷养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用闷养法,要用的合适,不然肯那个会有很惨痛的经历。

一般来说比如景天科叶插闷养会长势快,十二卷类闷养叶片会更饱满根系更发达,而景天科类植物如果闷养把握不好,则会导致黑腐,化水,所以多肉植物闷养并不是万能的,而是要具体的来看植物,闷养的目的是营造高湿与高温的环境,因为十二卷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叶片才会饱满根系发达,所以适用,而花友们都知道景天类植物在高温高湿不透气的情况下很容易黑腐,进而化水。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根没养好的不能闷养,不管是那种多肉植物,都要注意这一条。

当然,凡事并不是绝对的,有的花友就可以很顺利的对景天科植物进行闷养,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冒险精神,说简单点闷养,就是模拟大棚的环境,我们都知道大棚里的植物在高湿高温下都长的非常好。

下面是两种闷养的效果图,给花友参考一下:

XZH52.cOm编辑精选

多肉植物闷养(花友观点)


多肉植物闷养是不少花友崇拜的多肉养护方法之一,崇拜的原因主要是闷养可以快速看到闷养的效果,但是闷养并不是万能养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我个人对闷养的一些看法,小弟学疏才浅,只能说一些自己经验和看到的东西,欢迎各路大神前来指点、拍砖。

首先,我认为闷养是要分情况的:根不好的时候闷养绝对是属于自杀;闷养属于兴奋剂,短期改善状态可以,不能长期闷养;有些品种体形巨大,闷养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有哪个大棚大家看到整天盖着杯子在上面的?

所以,我认为闷养乃是一个不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用来短期内改善植物的状态,而不能作为养殖的常态!

大家其实可以去看一些那些从小闷到大的植株,给它们换盆时候,它们的根无一例外的全部比较细弱,而长期在颗粒土中的(包括日本过来的植株)全部都是大萝卜根,这是为什么?我相信大家有些经验的都会发现这点,而十二卷最正常的状态恰恰应该是大粗根,也就是萝卜根。

其次,这些闷大的植株,一旦脱离了闷养的环境,叶面会迅速坍塌萎缩,就好像浑身的元气被抽尽一般,我这边就有一个例子,完全符合我说的这类情况,和它在一起的其他植株则都好好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当时别人给我的时候,它一直是被闷在一个鱼缸里的,鱼缸里湿度长期在90%左右。它脱离了这个环境,由于没有强大的根系做支撑,于是就不行了,当然它也没死,照样开花出叶子(新叶子都是饱满的),但是那些老叶子就跟腌过的黄瓜一样,想要养回来,首先要养出粗根,由于它的体形几乎已经是成株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暂时就想到这些,闷养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希望十二卷的花友们正确看待闷养,不要把它当作万金油,更不要误会闷养才是正确的长期的应有的养护方法。

有些花友,回复我,提到说大棚本身就是个闷养的环境,没错,大棚的确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闷养的原理很相似,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大棚不会造成盆土表面长期潮湿,水分长期凝结,而小环境的时候靠杯子闷养则会如此,盆土表面空气无法和外面空气充分交换,长期过分潮湿,同时更容易发生倒根等严重问题,所以闷养本身是一个较为难控制的事情,不适合新手,前文也说过了,并不是闷养全部都是坏处,它的确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长期的方法去做,更不应该在教新手如何养护的时候,就很笼统的用闷养两个字一而盖之,这反而是误导。

花友分享:多肉植物闷养


多肉植物闷养是不少花友崇拜的多肉养护方法之一,崇拜的原因主要是闷养可以快速看到闷养的效果,但是闷养并不是万能养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我个人对闷养的一些看法,小弟学疏才浅,只能说一些自己经验和看到的东西,欢迎各路大神前来指点、拍砖。

首先,我认为闷养是要分情况的:根不好的时候闷养绝对是属于自杀;闷养属于兴奋剂,短期改善状态可以,不能长期闷养;有些品种体形巨大,闷养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有哪个大棚大家看到整天盖着杯子在上面的?

所以,我认为闷养乃是一个不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用来短期内改善植物的状态,而不能作为养殖的常态!

大家其实可以去看一些那些从小闷到大的植株,给它们换盆时候,它们的根无一例外的全部比较细弱,而长期在颗粒土中的(包括日本过来的植株)全部都是大萝卜根,这是为什么?我相信大家有些经验的都会发现这点,而十二卷最正常的状态恰恰应该是大粗根,也就是萝卜根。

其次,这些闷大的植株,一旦脱离了闷养的环境,叶面会迅速坍塌萎缩,就好像浑身的元气被抽尽一般,我这边就有一个例子,完全符合我说的这类情况,和它在一起的其他植株则都好好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当时别人给我的时候,它一直是被闷在一个鱼缸里的,鱼缸里湿度长期在90%左右。它脱离了这个环境,由于没有强大的根系做支撑,于是就不行了,当然它也没死,照样开花出叶子(新叶子都是饱满的),但是那些老叶子就跟腌过的黄瓜一样,想要养回来,首先要养出粗根,由于它的体形几乎已经是成株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暂时就想到这些,闷养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希望十二卷的花友们正确看待闷养,不要把它当作万金油,更不要误会闷养才是正确的长期的应有的养护方法。

有些花友,回复我,提到说大棚本身就是个闷养的环境,没错,大棚的确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闷养的原理很相似,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大棚不会造成盆土表面长期潮湿,水分长期凝结,而小环境的时候靠杯子闷养则会如此,盆土表面空气无法和外面空气充分交换,长期过分潮湿,同时更容易发生倒根等严重问题,所以闷养本身是一个较为难控制的事情,不适合新手,前文也说过了,并不是闷养全部都是坏处,它的确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长期的方法去做,更不应该在教新手如何养护的时候,就很笼统的用闷养两个字一而盖之,这反而是误导。

谈谈多肉植物的种植技巧之闷养


这里所说的闷养是一种通俗叫法,实质就是制造温室效应。相对于过去所讨论的土壤、浇水、阳光等而言,闷养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当然也有其独特性,主要就是体现在制造一个类似温室的小环境。

为什么要闷养?只要大家去大棚参观一下就知道了,大棚里出来的植物就是这么水灵,有什么秘诀?其实说白了就是闷出来的。闷养之所以可以让植物长的水灵、饱满,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制造大温差。

可能有的朋友,特别是养花新手,不太明白温差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但是我只要举个例子就会明白。我们都知道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番茄等作物特别有名,因为特别甜,这就是温差带来的效果,只是新疆的大温差是大自然赋予的,对于我们江南一带,家庭种植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但是大家也可以发现,为什么春天和秋天植物生长都会较快,特别是春天,其实温差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温度和温差的加大,植物生长迅速。

那么为什么大温差会促进植物生长?

其实道理说出来并不复杂。生命发展靠的就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体现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时候,生命体就表现出旺盛的生长迹象,反之则表明生命体生长放缓,直至死亡。就植物而言,表现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方面,光合作用就是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就是异化作用。

白天,阳光明媚,绿色植物尽情地进行着光和作用,制造养分,虽然这个时候呼吸作用依然存在,但是消耗远远比不上光和作用的积累,到了晚上,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继续保持,但是由于温度下降,呼吸作用并非保持高度运行,总体上的消耗,应该低于白天光和作用的积累。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大温差有利于植物生长了,就是增加光和作用的积累,降低呼吸作用的消耗,这也是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由于晚上温度大幅度降低,是白天光和作用的积累都大量保持下来了。

当然,温室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只是大温差是最重要的一面。因此家庭种植花卉,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建设小型温室,没有条件的,可以制造简易大棚,在花架上用塑料薄膜围一个空间,或者就用阳关板也可以。再没有条件的,对于仙人球一类的小型花卉,可以加罩一个可乐罐。但是要注意的是,温室空间越小,局部温度会上升的太高而闷坏植物,相当于蒸熟了,解决的办法是保留通风孔,还有就是要给植物一个锻炼的机会,循序渐进。

有了这些设施,种植花卉可以事半功倍,早上盖上薄膜提高温度,晚上打开降低温度,保持20度以上的温差,植物会长的很欢。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温室的花卉由于生长迅速,组织结构往往不够结实,容易受病虫害侵扰,这一点就不如自然种植法种出来的植物了。

最后,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种植本地花卉以及原本生长就比较迅速的花卉,就不一定要使用闷养的方法,毕竟现有的环境他们已经很喜欢了,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补充一点:

温室空间越小,局部温度会上升的太高而闷坏植物,事实上,这是家庭闷养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在04年初春就有过教训,而且非常惨痛!

那是一个2月初风和日丽的日子,所谓的暖冬让2月初变得非常温暖,刚刚接触多肉植物不久的我在03年和其他仙友一起团购了不少乌鱼、牡丹、帝冠、花笼等品种的种子播种。我是播在长方形的小浅盆里,上面履保鲜膜。

应该说开局良好,发芽率不错,小苗也长的还算喜人,对新手而言还是蛮激动的。等到了冬天,由于家里条件有限,同时新手的通病-希望小苗快快长大,所以遇到一个难得的艳阳天,那是相当的激动。于是在2月初的那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把全部小苗在保鲜膜的覆盖下,放在阳光直晒。没相到,一出悲剧开始上演。

在接近下午2点的时候去看望这些小东西们,当手拿起小盆就有一种不祥之感-盆已经发烫了,赶紧掀开膜一看,一股热气先把我眼镜熏糊,而后定睛一看,小苗已经发白,我赶紧把其他几盆都拿进阳台细看,部分牡丹苗还渗出红色液体,和鲜血一样,状态之惨难以言表。

由于冬季阳光比较斜,所以部分球苗被阴影遮挡的,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近三分之二的小苗死亡,这对一个新手而言,打击巨大。

事后反思和总结了一下:为什么大棚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直晒,里面的植物不会闷坏(当然也是相对)?为什么当时还有几盆小苗是放在阳台内隔着玻璃晒的,虽然盆温也很高,但均无损失?为什么同样盆里,被阴影遮挡的最后没有晒坏?

我个人分析应该是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一是紫外线;二是局部高温。

玻璃可以阻挡紫外线,所以虽然也是小空间闷,但是保全下来了,当然隔玻璃晒的温度也会低于直接暴晒;空间太小,又没有足够的透气保证,同样暴晒,小空间产生的局部高温会远远大于大棚。两者同时作用,惨剧必然发生。

所以,家庭简易温室(专指拿个什么透明罩罩来用),当气温高于10度后,且风和日丽(风大可以帮助降温),就不要直接暴晒了,安全第一,欲速则不达。

多肉到底闷养还是通风


一个有关闷养的问题:多肉到底闷养还是通风,对这个问题有疑惑的一般都是新入门的花友,看到过不闷养依旧水灵灵的多肉,也见到过闷养的水灵灵的多肉,心理矛盾了......

起初,有的花友想,植物在大棚里长得水灵又快,我给它用透明的东西盖起来,这样不就是个小大棚么,结果这样做,多肉植物还真就在闷养期间长得水灵了。

但是,我们养植物并不是为了永远给它扣个盖子或者塑料袋子,而是为了观赏,闷养固然可以短期内让多肉植物状态看起来好,但是并非长久,因为在原生地多肉植物生存环境并不是很好,闷养后,拿出来如果不适应环境依旧要蔫掉。

好了说正事,多肉到底闷养还是通风,如非必要,多肉植物都适合在通风的地方养,而且还要有适当的光照,这样多肉才能呈现出它原有的状态。

但是闷养,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尝试,有时候对养多肉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有的多肉快挂了,但是在闷养的情况下,能更容易挽救回来,还比如,有的多肉半死不活,在这种情况下闷养也可能会有惊喜。

也就是说,闷养只是我们养多肉的一种技巧之一,不是养多肉的必须。

看到这里,说一下文中的配图,第一张是论坛里花友HZH6862548的多肉,通风养的,第二张仙人球是仙道老师闷养了三年的球,之所以找这两张图,是想告诉花友,闷养和通风两者并不矛盾,只是从大面上来说大家都是通风养,这样也更自然,更方便,闷养主要是应急,但是若是想长久尝试也并非不行。

多肉植物要如何闷养及注意事项


说到闷养,多肉植物爱好者肯定会褒贬不一。那为什么要闷养呢?特此说明几点:为什么要闷养、怎样闷养、闷养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闷养?

凡是去参观过大棚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多肉植物都水灵得喜人,且叶面光亮、鲜润、饱满(其实我倒是没去逛过大棚,只是看各位大仙不停放毒羡慕无比啊),而一旦搬回家后即使是自己开小灶来照顾这些小家伙们,它们反而没那么水灵了,叶片色泽黯淡无光,叶尖枯萎,植物的观赏性大大降低了呢?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质疑到自己的介质是不是有问题,于是纷纷开始探讨大仙们的植物都种在什么介质里,为什么就能比自己的水灵呢。但其实就算是同样的介质,在不同的环境里也会长出状态不同的植物。

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制造大温差和相对湿度。多肉植物都比较喜欢较大的温差来促进生长,因此要想植物养的水灵,就必须提升空间的相对湿度。

多肉植物虽相比其他的植物是能够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但绝不是说这些植物就不爱浇水。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地的情况来结合,合理补充水分。以玉露为例,这类植物主要产自南非地区,而此地由于气候多变,通常为有夏季和冬季二个雨季,这也正是玉露的生长季节。因此对玉露来说就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补充水份,而不是机械地隔几天或见干就浇水。

现在大家在家里养肉的,都是放在光照条件好的窗台或是封闭的阳台上,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对大棚里的相对湿度就差了些。比如今天长沙小雨,室外温度是16度,空气湿度为75%,但将温度湿度计放室内两小时后,温度没变,可湿度降为60%。明显可见室内湿度较低,多肉自然无法喝饱水。

怎样闷养?

那么,养护环境无法改变,我们又要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肉肉做一个小温室。

之前就有花友问道,为什么我的介质都是配得好好的,也按时浇水了,可玉露就是不太精神呢?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也瘦长,窗的透明度差,叶尖还枯萎了。因为不太了解她家的情况,猜测如果介质,环境,肉肉的健康什么都没问题的话,便建议她闷养一段时间。因为正好是三月,不到半月,就看见她说闷养果然有成效,叶片果然变得肥厚饱满,透明度高。

所以对于这种改善局部环境的做法,我基本上是采取闷养的做法就是塑料杯,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供花友们参考:

一般为无色透光性较强的塑料制品,如饮料瓶、一次性塑料杯或保鲜袋等,直接套在肉肉上即可。可以开孔便于通风但也可不开孔,这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我一般使用塑料杯直接扣在花盆的介质上,因而密闭性不是特别好,所以基本上不再每天打开进行通风。如果是将保鲜膜套在花盆上的,我就在上面剪了个大口子,想闷养的时候就用小夹子夹起来,通风的时候就将口子敞开。

闷养的注意事项:

一、切记:闷养的植物不能放在太阳下直晒,否则会因为温室空间越小,局部温度会上升的太高而成了焖肉了。安全第一,欲速不达。

二、闷养的时机:春、秋和冬季都可。遮阴加上降温可以延长闷养的时间,春秋季节闷养是为了加速其生长过程,一般以5-50度的阴雨天为宜。晴朗天气时建议去掉闷养的装置让它多晒晒太阳,但注意肉肉上不要有水珠哦,否则容易晒伤。

刚浇过水的肉肉也不宜马上闷养,一般放置一晚上或一整等水份稍为减少些为好。

冬季闷养是为肉肉创建一个小温室效应,应及时观察情况,防止霉菌的产生,浇水次数不宜频繁过多,最好只稍稍浸下盆为宜。

三、喜欢肉肉因温差大而产生的色差的,慎用闷养。因为肉肉一般在春秋季闷养,正好是温差大的时候,而闷养给肉肉创造了一个小温室,使其无法在大温差下产生其色彩斑斓的景象。

四、闷养的植物往往因为湿度过大而造成植物窗面开裂,所以当气温回升的时候要加大掀盖的时间,让植物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其实我倒是一直想看玉露爆窗的情景,可我这一直没出现此种情况,倒是听别人说过她那有出现过。

五、闷养过程中浇水要控制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烂根或者是徒长的情况。

六、长时间闷养会造成植物的抗体下降,因此闷养的时间要从入冬开始到翌年春天气温回升后再及时去除。

七、闷养使得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病害、介壳虫,所以要结合植物的状态适度的调节局部环境和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最后,有一点要提示大家,就是种植本地花草以及原本生长就比较迅速的花草,就不一定要施用闷养的方法。

闷养只是为了改善肉肉的株型不美观的临时做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多肉,一般以玉露寿等有窗口的肉肉为宜,其次是小苗,和一些株型不太理想的多肉。而鱼、番杏和新手,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法。

多肉小苗养护—半闷养法


对于多肉小苗养护,花友可能有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多肉播种发芽后的小苗,一个是购买的多肉小苗,两者是不同的状态,本文主要说播种后的多肉小苗养护,对于叶插小苗之类的养护,文后会适当补充。

这是从仙人类植物播种得到感想,之前播种的时候,一般种子发芽后,大概过个5-7天左右我都会把播种盒的盖子去掉,开始露养。后来无意间,我尝试了在盖子上打2到3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洞的方式,让仙人小苗继续加盖半闷养,但是,洞的存在使得透气性要比原来好很多,减少了幼苗烂根的可能。经过试验,发现这样的方式有以下好处:

(1)解决发芽不均问题。如果像原先部分种子发芽后去盖的做法,那对于一些没发的种子,湿度降低后,那它们的发芽条件会更加不适宜。半闷的方式,可以让未发的种子有更多的机会发芽。

(2)保护幼苗,加速成长。如一些品种如菊水,种子本身就特别的小,幼苗也是特别的小且生长非常缓慢,因此通过半闷养的保持一个相对偏高的湿度环境,帮助小苗的加速生长,同时盖子的存在增强了小苗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抵抗力。

(3)环境稳定,懒人养护。半闷养的情况下,换气孔的存在,播种盒不需要每天人为的去掀盖子换气,播种土不不像原先那样易干,降低了浇水频率,方便了养护。同时,有一个盖子的存在一定程度减少病虫害的入侵,也避免外界空气流动过强导致幼苗倒伏。

半闷养的方式也可以推广的番杏和景天的播种以及幼苗养护,可以帮盖子上面的洞打大一些,这样既保证了幼苗不会因为不透气而烂死,又保证了相对湿度的加速幼苗生长。

对于购买或者叶插的多肉小苗养护,上述半闷养法也适用,因为在相对高的温度和湿度下,植物都可以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待植株大一些再逐渐适应环境,就一般养护来说,再养护小苗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比如光照不易过强,通风不易过大,不易积水等。

有些多肉也需要“闷”着养


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多肉要闷着养,其实呀你会发现在大棚里,花店里的多肉植物都是水灵水灵的,叶面也是光亮、饱满的,但是一拿回家自己养着养着就慢慢得失去了一点色彩,叶片也是色泽黯淡无光,叶尖枯萎。

那是因为多肉植物能过较长时间的耐旱,也不是说不喜欢水,但是相对比在大棚里的湿度就差了些,要想植物养的水灵,还是要提高空间的相对湿度。

没办法,我们没办法在家改变环境,只有给多肉宝贝们选择用“闷养”的方式了。闷养主要是利用封闭的环境制造湿度和温差,形成相对湿度较大的小环境,利用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蒸发水分,让多肉植物的表皮细胞充分吸收水分,从而改善多肉植物干瘪、晒黑的现象,让多肉植物恢复水灵。特别是玉露、玉扇、万象这类十二卷属系列多肉植物,经过闷养后,效果非常的明显!

闷养的小方法

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个透明的杯子,一次性的塑料杯,直接扣在土壤表面就可以了,浇水的时候要把杯子拿下来,如果杯子里的雾气太大,就拿起来,让肉肉透透气。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容器大小吧。

注意注意!!

1、闷养只适合在春、秋、冬三季,并且单次闷养时长不超过20天。春秋季节闷养是为了加速其生长过程,一般以5-50度的阴雨天为宜。特别是在冬天闷养,很多休眠的肉肉是不能闷养的。

2、处于病态有伤口的多肉宝宝,自身抵抗力差,不宜进行闷养,必须在阴干恢复的前提下,才能闷养。

3、盆内积水的多肉植物不宜进行闷养,闷养前必须确保盆土相对干燥。

3、闷养对多肉植物有恢复作用,但是闷养后的多肉植物比较脆弱,所以不宜浇太多的水,要避免暴晒。

4、每闷养2天后,早晨必须掀开透半天气,下午再盖上,如此循环,持续20天左右。其间需要少量浇水一次,浇水后,当天不宜闷养,一般从第二天继续进行。

5、处于闷养状态的多肉植物不能放置于阳光过强的地方,要适当避光。

6、闷养会造成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病害、介壳虫,所以要结合植物的状态适度来调节局部环境选取措施。

小植最后讲一下,“闷养”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小秘笈,但是,不是所有的多肉宝宝都适合的,所有先了解你的多肉小宝宝再选择养护方法是最好的。

闷养的多肉真的会长得饱满吗?


有人认为多肉植物只有闷养才能生长的更饱满。这个“闷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多肉植物而言,完全封闭状态就是指闷养,使用透明容器将多肉植物“罩”起来,形成类似大棚的恒温、恒湿小环境,让多肉植物恢复饱满的状态。但是闷养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有效,主要取决于运用的方法。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植物品种,不同容器选择都不一样。像有些植物就非常适合闷养的方式,一起来看下吧~

玉露

之所以说玉露需要闷养,是因为玉露喜温暖半潮湿的环境,太干燥的环境会使玉露的叶子不水灵,开窗也不够大,不够透明。而且玉露本身就喜欢空气潮湿的感觉,这样它的叶片就可以保持透明的感觉。尤其是在冬季这种比较干燥的天气里。

玉露闷养方式可以就地取材,比如玻璃罩子、塑料杯子、保鲜膜、或者透光材质的罩子都是可以使用的。把所有玉露都罩在一起,然后保证光照能照进来就可以。但是除了夏季不建议闷养以外,其他季节都可以,偶尔将罩子打开透透气,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像一些爱掉叶子的品种,例如熊童子这一类植物,别说闷养了,就算是把它放在室外碰到没风的天气,都会导致它的根系呼吸受到影响。毕竟大部分植物都是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的,所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养护方法。

草球

通常情况下仙人掌小苗闷养是会长得快些,但是草球有着可闷、可不闷两种选择,因为就算它不闷养也会长得很快。说起草球仙人球怎么养,其实只要了解几个要点,粗放管理就行。草球仙人球如果种得好,开花非常美,最麻烦的就是繁殖能力太强,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平时保持土壤中等肥沃并排水良好,到了夏季可移到室外,但是冬季温度最好不要低于0℃,以免影响生长开花。

玉扇

玉扇株形似扇,很多花友想栽种,但是不知道玉扇怎么养,玉扇原产非洲南部,喜凉爽、充足而柔和的阳光。大家都知道多肉植物的生长是非常喜欢阳光的,玉扇就是比较例外的多肉了,我们平时放在阳台阳光能够照射到就可以,也不用直射,从春季和秋季,全天都可以这样接受光照。但是到了夏季因为阳光特别强烈玉扇是千万不能被暴晒的,所以我们就要尽快转移到阴凉的地方,不然出现休眠就很麻烦了。如果是在冬季的话我们就需要让玉扇多接触光照了,因为冬季生长环境比较寒冷。缺少光照和温度的话玉扇生长会非常不好。

想让玉扇长得更加饱满,也是可以采用闷养的方式,因为很多人掌握不了浇水的力度,浇多浇少都会影响它的生长。闷养的话,可以减少浇水的次数,等土壤干了就少量浇点。

关于闷养多肉植物需要注意什么?

1.闷养只适合春、秋、冬三季,并且单次闷养时长不超过20天。

2.如果是刚刚种植的仙人掌类植物,就不太适合闷养,因为生长还不稳定,不容易存活。

3.盆内积水的多肉植物不宜进行闷养,闷养前必须确保盆土相对干燥。

4.每闷养2天后,必须要在早上透半天气,下午再盖上,如此循环,持续20天左右。其间需要少量浇水一次,浇水后,从第二天再继续进行。

5.处在休眠期的植物也不要进行闷养,因为闷养会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闷养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植物在最合理的环境下,使植物呈现出最快的生长速度、最标准的特性显示,最漂亮的品相。但是要是掌握良好的栽培方法和肥料控制,只有这样闷养的多肉才会更饱满。现在你们分清楚了哪些植物可以闷养了吗?

浅谈家庭瓦苇植物冬季的闷养


很多人都认为多肉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区,根本不需要浇多少水,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误解。多肉植物尤其是瓦苇植物相比其他的植物而言,的确是能够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但不是绝对的说这些植物不要浇水,这是因为瓦苇植物主要产自南非的Cape地区,而Cape地区由于气候多变,在瓦苇集中的地区气候通常是有二个雨季,也就是说夏季和冬季都有雨水,因此说对于这类的瓦苇植物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补充水份,而不是不分具体情况机械地每天或者是隔几天浇几次水。任何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份,同时对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其实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

瓦苇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比较喜欢较大的温差来促进生长,而空气的相对湿度过低对于家庭养殖来说往往会使得植物表皮加速老化,叶片色泽黯淡无光,老叶脱落叶尖枯萎,植物特征表现不明显,植物的观赏性大为降低,同时过低的相对湿度还会诱发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对植株造成危害。我是北方的花友,对于北方的花友来说,冬季室内有取暖设备,因此室内温度较高但非常干燥,相对湿度通常是很低的,因此要想植物养的水灵并且叶面光亮、鲜润、饱满,就必须提高和改善养护环境的温差,提升空间的相对湿度。

花友家庭养殖瓦苇植物大都是放置在窗台或者是封闭的阳台上,这是由于光照比较好的缘故,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是无法改变大的环境来提高养护环境的相对湿度,即便是使用了家庭加湿器但对于诺大的空间来说,那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植物所需要的湿度问题。大的养护环境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要想提高养护环境的温差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惟一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在局部环境上做足文章。

对于改善局部环境的做法,花友们从各自不同的条件想出了很多办法,譬如用塑料薄膜来封闭花架、自制建议塑料薄膜小温室等等。受花友们的启发并结合花友们的做法,我基本上是采取了二种改善提高空气相对湿度的做法,一个是玻璃缸,再者是塑料杯。我是在2009年的1月份进行过闷养,效果不错,今年冬天再次开始闷养,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做法,供花友们参考:

一、自制玻璃缸

用无色透明玻璃按照自己的空间和要放置植物盆器的高度来自行设计玻璃缸的长宽高,按照尺寸切割(去建材市场玻璃店可以加工)后,用透明玻璃胶进行黏接。黏接后放置一天后待玻璃胶完全黏合后方可使用。这种玻璃缸适合摆放较多的花盆,同时相对空间较大,空气较多,密闭性比较好,因此玻璃缸内的温湿度都是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每天要掀盖通风,缸内的水不要积存避免盆内积水造成植物烂根。

二、利用透光性较强的塑料制品制造小温室

无色的透光性较强的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取,如可乐瓶、一次性塑料碗(盆、杯子)、塑料袋等。结合自己家庭养殖的盆器大小选用合适的塑料制品,将这些塑料制品直接套在植株上即可。塑料制品上可以开孔便于通风但也可不开孔,这要仙友们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各自选用。我是使用塑料杯来使用的,由于是塑料杯直接扣在花盆的盆土上,因而密闭性不是特别好,所以我除了浇水以外基本上不再每天打开进行通风。

注意事项:

一、闷养的植物突然变换养护环境往往会造成植物窗面开裂或萎缩,所以当气温回升的时候要加大掀盖的时间,让植物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防止突然变换环境造成植物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带来的损伤甚至是死亡。

二、闷养过程中浇水的频率要降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植物烂根或者是生长速度过快而出现植物窗面开裂的现象,这一点我是有过教训的:

三、长时间闷养会造成植物的抗体下降,因此闷养的时间要从入冬开始到翌年春天气温回升后再及时去除。

四、闷养使得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过高,会孽生病害、介壳虫,所以要结合植物的状态适度的调节局部环境,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仙人掌科要不要闷养,如何闷养?


不少花友不知道仙人掌科植物要不要闷养,如何闷养?如果您没有露台和院子,我们推荐您闷养所有仙人掌科植物,当然能弄个棚子更好。

有人说了,在原产地植物不都长在地里么。是的,请看下面:

1、关键是您没有地,养在盆子里植物根系无法伸展,抗逆性要差很多。

2、养在窗台或者封闭的阳台里其实还是闷养,关键是您屋里的木地板和阳台的陶瓷砖太不给力,夜间不能蒸发足够的水分供植物生长。

3、我们的浇灌用水以及土壤溶液中含有不少无机盐,任何的蒸发过程都不能带走这些盐分,盐分的聚积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害的。

如果您闷养了:

1、完美的水循环使空气湿度始终充足。

2、闷养的植物几乎不需要浇灌,因此没有外来无机盐。

3、稍高的温度扩展了植物生长期,一年至少多长俩月

4、在需要电能不多的情况下,闷养的加温成本要低很多。

如果您决定闷养了,那么继续往下看

闷养的第一步当然是先闷起来,建大棚就不说了,比较现实点的是在阳台外做一个花架,这首先要和物业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建议买本商业谈判,如果不行就买本少林易筋经或者永春白鹤拳,另外鱼缸和整理箱也是可以考虑的,前提是要足够透明,将来阳光过强再遮荫很容易,阳光不足再补光就麻烦了。

闷养的原理就是要屏蔽外界干扰,让盆土,植物体内,以及棚(箱)内的水分形成内循环,一般都是半闷,留个蒸发途径,比如晚上通通风,等到水分足够少,再加点水进去。在这里我更推荐全闷,就是彻底密封了,如果您乐意甚至可以把缝隙用胶带粘结实。问题是不会闷死么?那我问您了,咋个叫闷死?实际上只要没有外力,又没有蒸熟或者冻成冰,仙人掌几乎是100%是被真菌搞死的,闷或者不闷,球都会被真菌搞死。或者吧,咱不讲理论,我还真闷了这么几箱,该死的死,不该死的照样没死,成活率与对照组的差别可以忽略。

全闷大法1:

播种开始,基质装盆,浸水,连盆带土微波之(酸奶盒就算了,尽量用高质量塑料盆,不然吃不住微波),晾着。种子高锰,滤出来,播。然后整盆喷或者浸淡高锰或者多菌灵(别用甲托,内吸的,不适合大范围灭真菌用)。最后迅速装进新的保鲜袋里,扎结实后,等着出苗长大,半年后再打开都行。也可以直接装进小棚或者缸里,前提是里面也消毒。

全闷大法2:半大球,浇足水,闷起来,留个通风口,几天之后观察到失水一半了,喷一遍多菌灵,然后密封。这个由于里面菌量还是比较大,刚开始别太放肆,一次闷个两周享受一下就行了,过一段重复一次。如果观察到里面的球长的凶猛,可以慢慢增加密闭时间,猛球啥也不怕的,越来越猛就越来越闷呗,呵呵。

进阶:

再进一步就增加箱内的底沙了,当然也不见得是沙,蛭石珍珠岩兰石赤玉都不错,球浇足水进箱,可以马上密封,这样盆内的水很快就会被底沙抽走一大半,形成了更复杂的空气-球体-盆土-底沙的平衡。

再进阶:底沙增加有机质,让根系从盆的排水孔伸出,扎进底沙里吸收营养,甚至可以预先加入底肥,等到根系扎进去,细菌已经把底肥的有机质分解的差不多了,形成大量植物可以吸收的无机盐,这样养的植物长势完全可以达到福建花农的养植水准,一年内从1厘米幼苗直奔拳头大。缺点是球体有点肥胖,刺座稀,不过闷养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拿出来收形,观赏即可。

最后要说一下要不要晚上打开通风,答案是不要

1、晚上通风并不能杀死真菌,除非你长期打开暴晒

2、水分都内循环了,就不用从外来空气里吸收了

3、二氧化碳也内循环了,一部分来自于细菌吃有机物,一部分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当然,如果植物的长势让你觉得恐怖,那就晚上打开定定魂。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闷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植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