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人类的历史就是伴随花的历史,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翠菊采种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栽培技术
翠菊,因色彩丰富,花期较长,矮生种及中生种可作花坛,花带,中生种则适合作切花效果非常良好。种子销售市场前景广泛。

菊科,翠菊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20~120厘米。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片3层,外层叶状。花色丰富,有绯红、桃红、蓝等色。瘦果楔形,浅褐色。种子千粒重约1.74克,发芽率约50%。常温下种子寿命1年。

1. 播种

三月中旬干籽播种。播前准备:以羊粪与土比例是1∶3为基质作土畦,整平打足底水,用70%代森锰锌1克+25%瑞毒霉9克+5千克细沙土拌匀,进行苗床消毒,1/3细沙土铺在畦面上,将种子均匀撒播后(播种量10~15克/平方米),再将其余2/3药土撒在种子上,预防立枯病。然后覆一层细沙土约0.5厘米,浅浇一水,待水渗下后,铺上报纸,用25%甲霜灵1000倍药水浇透。加盖小弓棚保湿、保温。温度保持10~24度,4~5天可发芽。在70%~80%秧苗出土时,取掉报纸,培细沙土,等真叶长出后浇小水,分苗前适当控水,防止猝倒病。

2. 分苗

待幼苗生长到3~4片真叶开始分苗。分苗床要选用优质的培养土,应施腐熟有机肥,整平,打足底水。开浅沟分苗。分苗前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药土进行床土消毒,预防立枯病、猝倒病。移苗水要足,缓苗水要适当。以后根据幼苗长势轻浇、浅沟苗并覆粪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定植前一周适当降温控水、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

3. 定植

5月中甸定植。深耕翻地,重施基肥,每亩施基肥4~5立方米。整地做平畦定植。定植前打足底水,密度为6000~8000株,亩,株行距4020~25厘米,定植3天后浇缓苗水。此时,地老虎、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危害猖獗,要及时防治。根据其昼伏夜出的习性,要在晚上9点以后用600倍阿维虫清、功夫等喷药防治,也可撒毒饵(1两敌敌畏+1斤麸皮+1两胡油)防治。此项工作一定要及时,方法也一定要正确。切不可忽视。

4. 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进行深中耕蹲苗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比例关系,促进根系生长,合理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花蕾发育充实饱满。翠菊于7月中旬开花,开花前要追肥。每亩10千克尿素、5千克二铵。授粉结束子粒形成期,再施一次肥,每亩10千克二铵,5千克尿素。也可随水施一些微量肥如追施宝,叶面喷打叶面肥。还要注意浅中耕保墒,避免土壤过湿,氮素过量,引起徒长倒伏,一直保持地内无杂草。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在生长旺盛期基本上每周浇一水,以后逐渐减少。

5. 采种

9月上旬采种。采收一定要适时、及时,分批采收。采收前,一定要清除地里的杂草,以防混入草籽。当头状花序上舌状花枯干,开始散落,并露出白色絮状物时,就应采收,以防秋天气候干燥,种子散落。采摘方法:将花头剪取下来,及时晾晒。切不可将秧苗割倒或连根拔起混采,否则很难精选。充分晾晒后脱去花瓣、萼片等杂质并精选,精选时注意防止机械混杂,贴标签入库。

病虫害防治
1. 黄化病

是由类菌质体(MLO)侵染致病。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如雏菊、车前、天人菊等。主要通过叶蝉、菟丝子等传播。 是翠菊的重要病害,病株矮小、萎缩,花小、变色。感病后,叶片呈淡黄色,常常长出自始至终帚状丛枝,丛枝上的花朵颜色均有程度不同的减褪,花瓣通常为淡黄绿色。植株生长弱,能继续传染邻近的植株。

防治方法是将植物种在网室中。可喷50%马拉松1000倍溶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要经常清除翠菊周围的野生杂草,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

2. 灰霉病

该病为为葡萄孢属真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病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当气温20℃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花、花梗、叶。严重时,花、叶均枯死,影响其观赏性。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造成腐烂,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病叶最后枯死。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同样发生腐烂。

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的浇水。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发病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3.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sp. callistephii(Beach) Snydre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为土壤真菌,能在病株残体上生存延续数年,随种子和土壤传播。全株发生萎蔫而干枯。幼株被害。叶片全部萎蔫。成株发病,植株矮化,叶萎垂而变黑,其维管系统也变为褐色。处于盛花期的植株受害后,共顶梢有时突然萎垂。病株根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腐烂,在病株基部可以检查到粉红色或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播种用的种子,用0.1%升汞液浸泡30分钟,以杀灭所带的病原菌。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操作时,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

土壤消毒: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混入细干土3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发病初期、发病前药剂灌根或喷雾。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5~7天灌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或25.9%抗枯宁500液。也可用农抗120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用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也可。

4. 锈病

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原菌:Coleos porium asterum (Diet)Syd.称紫苑鞘锈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相应背面可看到圆形淡黄色粉状孢子堆。已知江苏、云南、上海等省(市)有分布。发病初期,喷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3000倍。

5. 褐斑病

为壳针孢属的一种真菌Septoria chryrsan-themella Sacc.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风雨传播。北方7~8月高温多雨,发病严重。植株植过密时,易于发病。 该病是翠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全株枯萎。初期在叶片在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再现细小黑点。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种植密度要适当。选择抗病品种。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毁。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

应用范围
应用于花境花坛、盆栽和容器栽培,适于各种园林布置,近年多使用矮型品种,基本用于盆花。

xZh52.cOm扩展阅读

翠菊


翠菊的科属

翠菊,草本植物,属于菊科翠菊属。

翠菊的别名

翠菊,亦称为一年生紫菀,又叫做江西腊、七月菊、格桑花。

翠菊的产地

产于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以及四川省等。生长于山坡撩荒地、山坡草丛、水边或疏林阴处,海拔30—2700米。

在日本、朝鲜都有广泛的栽培和野生类型,苏联及欧洲其他各国的植物园都有引种作花卉观赏的。

翠菊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高约30—100厘米不等。茎直立,单生,有白色糙毛,基部直径6—7毫米。

头状花序,单生,直径6—8厘米,花苞半球形,花朵颜色丰富,有红色、淡红色、蓝色、黄色或淡蓝紫色。

瘦果长椭圆状倒披针形,比较扁,极易脱落,翠菊的花果期在5—10月。

翠菊穴盘育苗及栽植技术


穴盘育苗

阶段:胚根萌发至子叶出现温度为15℃至21℃时,7至12天可出芽。基质中保持较低的EC值,pH值为6.0至6.5。播种前应对栽培基质进行杀菌消毒。播种后覆盖蛭石、沙粒或栽培基质。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高温会抑制发芽。

第二阶段:子叶生长至对真叶出现

此阶段需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但是穴盘仍不能过于干燥,同时需将温度降低至15℃至17℃。EC值不能高于0.75。可开始施用可溶性氮肥,浓度为50ppm至75ppm。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真叶生长、发育阶段及炼苗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施肥浓度可增加到100ppm至150ppm。炼苗后应及时上盆。

栽培管理

1.移植上盆萌芽后3至4周,可用9至10厘米口径的花盆进行移植,切花植株的间距以15至25厘米15至25厘米为宜,且需用网状物保持茎干的直立。

2.介质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泥土含量为20%至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2千克以内的缓释肥、铁螯合物、微量营养元素,pH值为6.0至6.5。使用经过消毒的基质和栽培器皿,可预防镰刀菌及黄萎病的产生。

田间栽培:可用排水良好且养分水平中等的沙质壤土。合理的施肥为每平方米基质喷施80至100克的缓释肥。温室栽培前需对介质进行杀菌消毒。

3.光照属长日照植物。长日照会促进植株开花,提高植株品质和增强分枝性。光照不足会抑制植株开花和生长。对于切花品种,在幼苗时期至少需要4周的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数在14至16小时。在短日照的自然条件下要进行补光。夜间需中断补光(4小时)。花蕾出现后可缩短光照时间,会促进花朵开放且缩短栽培时间。如果植株只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生长,叶片会出现簇状化,影响正常的开花。

4.温度生育适温为12℃至15℃。翠菊无法在8℃以下的温度条件中生长,不耐霜冻。在生育适温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植株的性状表现越好,但开花时间会稍微延长。低温短日照将影响植株的生长。

5.100ppm至150ppm的氮钾平衡肥(N:K2O比例为1:1.5),每周一次。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含氮量过高将导致茎干徒长。为了防止镁和铁元素的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至2次,及铁螯合物1至2次。

田间栽培:大约每平方喷施150克的氮肥。

6.切花当有2至3朵花朵开始显露出颜色时,即可进行切花生产。瓶插周期为10至18天,可贮存于冷室中,但避免花朵潮湿。

7.注意事项喜干燥、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栽培环境。种植后要对栽培基质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疫霉菌和镰刀菌病害。在温室中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且每年要进行轮作。

库尔勒地区栽培翠菊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1. 生态习性

(1)生物学特性

翠菊属于菊科植物,具有多种颜色,如蓝色、花色、洋玫红色、深蓝色、粉红色、白色、混合色等。

(2)生理习性

翠菊性喜温暖、温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忌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栽培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会使开花延迟或降低花卉品质。栽培基质过湿,会引起植株徒长,易倒伏,易发生病虫害,可采用穴盘育苗。

2. 种植

(1)播种阶段

①播种

库尔勒地区种植翠菊的播种温度一般为15~21℃时,播后7~12天可出芽。基质中保持较低的EC值,PH6~6.5。播种前应对栽培基质进行杀菌消毒。

②播种后管理

覆盖蛭石、沙粒或栽培基质,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高温会抑制发芽。

(2)出苗后的管理

①控温

本地区大棚中,当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出现,此阶段需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但是穴盘仍不能过于干燥,同时需将温度降低至15~17℃。

②增肥

EC值不高于0.75可开始施用可溶性氮肥,浓度为50~75PPm,并逐步增加到100-150PPm,炼苗后及时上盆。

3. 栽培管理

(1)上盆

萌芽后3~4周,可用9~10cm口径的花盆进行移植,切花植株的间距以15~25cm15~25cm为宜,需用网状物保持茎干的直立。

(2)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泥土含量为20%~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1.5kg的完全平衡肥,2kg以内的缓释肥、铁合物、微量合物、微量营养元素,pH6~6.5。使用经过消毒的基质和栽培器皿,可预防刀菌及黄萎病的发生。田间栽培可用排水良好且养分水平中等的沙质土壤,每平方米基质喷施80~100g的缓释肥,温室栽培需对介质进行杀菌消毒。

(3)光照

翠菊属长日照植物,长日照会促进植株开花,提高植株品质和增强分枝性。光照不足会抑制植株开花和生长,对于切花品种,在幼苗时期至少需要4周的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数在14~16h。在短日照的自然条件下要进行补光,夜间需补光4h。如果植株只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生长,叶片会出现簇状化,影响正常的开花。

(4)温度

翠菊无法在8℃以下的温度条件中生长,不耐霜冻,生育适温为12~15℃。在生育适温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植株的性状表现越好,但开花时间会稍微延长。

(5)施肥

需肥量中等,可喷施浓度为100~150PPm的氮钾平衡肥(N∶K2O比例1∶5),每周1次。为了防止镁、铁元素的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2次、铁整合物1~2次。田间栽培施氮肥150g/667m2。

4. 切花生产

当有2~3朵花开始显露出颜色时。即可进行切花生产。瓶插周期为10~18天,可贮存于冷室中,避免花朵潮湿。

病虫害防治
防治黑斑病可用7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应用范围
应用于花境花坛、盆栽和容器栽培,适于各种园林布置,近年多使用矮型品种,基本用于盆花。

瓜叶菊种子留种采种


对于种花有较高自主性的花友不满足买种子,希望可以自己采集种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采集瓜叶菊的种子并种植。

在室外温度较高且无风的晴天,应坚持将瓜叶菊搬到室外向阳处晒几个小时,以借助室外和煦的春风和昆虫帮助传粉,提高结实率。进入四月份,正午阳光强烈时可稍加遮荫,否则对结实不利。一般经月余种子即可陆续成熟,俟果实顶部刚刚露出白色冠毛时即应采取果实,以免冠毛飞出后种子散落。晒干后除去杂质,将种子用纸袋装好并作好标记,置干燥通风处贮藏即可。http://www.huahua5.com

除重瓣不易结实品种外,准备留种用的瓜叶菊可于九月中旬播种,出苗后经二次分植,十二月中、下旬定植于十八至二十厘米的盆中。

定植后控制浇水,其它方面按常规养护到翌年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即可开花。这时气温已较高,传粉结实的蜂蝶渐多,可挑选花大色鲜、叶片舒展、叶柄短、紧凑矮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作留种用的母株,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室内,多施些以磷为主的肥料,还可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牡丹播种育苗及采种要点讲解


牡丹播种育苗及采种要点有哪些?牡丹播种育苗包括适时播种、种子处理、整畦下种、苗期管理、幼苗移栽、选留采种田,整体来说牡丹的栽培繁殖方法还是挺简单的,请看下文小编整理的牡丹播种育苗及采种要点。

【牡丹播种育苗技术】

一、适时播种

1、种子选择:牡丹种子需当年采种当年播种。

2、播种时间: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下种

二、种子处理

1、播种前用50度温水浸泡24-48小时,种子种皮软化吸水膨胀,有利于种子发芽。

2、浸种后用适量草木灰搅拌播种,有利于种子出苗。

三、整畦下种

1、施足基肥,深翻整平,作畦下种(畦高8-10cm,宽35-50cm,畦间距30cm)。

2、播种密度:按照行距6-9m、株距3-4cm进行点播,每亩地用种量为25-35kg,播种后覆盖2cm厚的土壤,覆土后可加盖地膜保湿,防止雨水冲击,在第二年2月份去除地膜。

四、苗期管理

1、播种30天种子即可发出幼根,等种子萌动时去掉覆土并揭去地膜,浅松表土。

2、幼苗生长主要靠底肥,对于2年生的苗要加强苗圃管理,适时追肥浇水,在下雨季节及时松土保墒。

五、幼苗移栽

1、在9月份移栽一年生幼苗,起苗时从畦一头挖60cm深的沟后锨垂直入土,用力将土和苗一齐松入沟中再将苗拣出,按照大小分开种植,大苗备栽小苗集中密植在畦内待长大后移栽

2、幼苗移栽密度:行、株距一般为60cm×50cm,每亩地挖22200穴,1年生苗每穴栽两棵,2年生苗每穴栽一棵。

六、选留采种田

根据牡丹株龄和生长情况选好留种田,5年生牡丹所结种子饱满充实为选留种主要对象。

【牡丹采种要点】

一、采种时间

1、秋季当蓇突果呈蟹黄色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牡丹采收不能过早或者过晚,过早种子不够成熟,过晚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

2、牡丹种植时采种、播种太晚,会降低出苗率,要等到第三年才能出起苗。

3、由于牡丹品种不同,因此采收需因地制宜,分批采收。

二、采种方法

采收时将呈蟹黄色的果实摘下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让种子继续完成后熟工作,之后每隔2-3天翻动一次,等10-15天后种子就会由黄绿色变为褐色到黑色,果皮开裂,这时切勿暴晒,应将其堆放在原处等种皮变硬(堆放地不能过于潮湿,避免种子腐烂),在播种前5天在将种子拣出播种。

雏菊与翠菊的区别


一、花朵不同

雏菊的花型较小一些,单个的花瓣比较短小、笔直,看起来小巧、可爱,并不是特别的大,组成花朵的苞片最多有两层,外围的花色为白色,中间部分是鲜黄色,颜色比较小清新。

翠菊的花型要比前者大一点,花朵上的苞片有三层,并且每一层都差不多长。等到开花的时候,花色比较多,有蓝紫色、红色、淡红色、黄色等。

二、叶子不同

雏菊叶子形状为匙形,叶子顶端圆钝不是特别的尖,质地为草质。

翠菊的叶子形状一般是为卵形,或者是长椭圆形的,植株下面的茎部和叶子基本上已经掉落了,中间的位置长有的叶子属于菱状卵形,中间的位置较宽。

三、株型不同

雏菊属于雏菊属,生活中比较的常见,它并不是很高,大约高10厘米左右,有时候生长环境适宜的话,高度还能再高一些。

翠菊是属于翠菊属的,还叫做七月菊、江西腊,株型比较的高大,高度大约30-100厘米。

翠菊的播种繁殖要点


翠菊为国内外非常重要的园艺品种,现在在国际上将矮生品种用于盆栽和花坛中观赏。翠菊的栽培历史久远,是非常重要的盆栽花卉之一,人工繁殖翠菊可以用播种的方法。

翠菊为国内外非常重要的园艺品种,现在在国际上将矮生品种用于盆栽和花坛中观赏。翠菊的栽培历史久远,是非常重要的盆栽花卉之一,人工繁殖翠菊可以用播种的方法。


翠菊

翠菊常用播种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决定播种时间。若以盆栽品种小行星系列为例: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翠菊每克种子420~430粒,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化学肥料可作追肥,一般多春播,也可夏播和秋播,播后2一3个月就能开花。

可根据需要分批播种控制花期。矮型种2~3月在温室内播种或3月在阳畦内播种,5一6月即可开花;4~5月露地播种7~8月开花;7月上申旬播种,可在“十一”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中越冬,翌年“五一”开花。中型品种5~6月播种,8~9月开花;8月播种需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春夏皆可播种,均于秋季开花,但以初夏播种为宜,早播种开花时株高叶老,下部叶枯黄。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翠菊采种技术》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种植花卉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