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种植多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石花的蜕皮过程与如何断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很多的花友问我,生石花该什么时候断水,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了。生石花的断水和环境、温度,还有植株的大小等等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季节到了就断水。一般生石花脱皮基本在2到3月间老皮就全部退去了,把握好脱皮前期的给水,是有利于生石花的快速脱皮。接下来就先用图片来说明,应该会更加的直观。

下面这二盆是多年的群生株,植株饱满,断水差不多1个月了,大的群生植株从断水到全部脱皮完成,断断续续要2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基本不会给水,因为是多年生长的,有的花友也会在快进入冬季的时候购入大的群生株,这个时候的上盆给水就变的尤为小心了,因为环境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黄山半个月前就已经降温,最低温度到了零下5度,这个时候如果上盆,只能是在盆的边上微量给一次水,土壤微微湿润,摆在室内就可以,尽量多晒太阳,这样才会加速老皮的退去了。

上面这盆是荒玉,已经开始脱皮了。因为是开花株,断水也就在半个月前左右,植株是饱满的,所以完全不用给水,等待脱皮就可以,一直断水到脱皮完成才会恢复给水。下面的这盆是三年苗,几天前给了次水,因为有的皱的比较厉害,补了点水。接下来等待脱皮就可以了。

上下这二盆是2年苗,阳光房内暴晒,有开始脱的有的还没有动静,因为有的脱了有的还没有脱,有的植株也比较皱了。半个月前给了少量的水分,让已经脱皮的延长脱皮期,没有脱皮的补充点水分。避免了有的植株因为断水太厉害而干枯。2年苗因为品种不一样,脱皮总是有先后的,所以就统一补水了。养的少的花友倒是可以挨个给水,对于张开了准备脱皮的就可以不给水。这个季节上盆的植株无论脱皮还是不脱皮的都可以浇一次大水。让植株定植后,加大阳光等待脱皮。

上面的这个品种已经被断水1个月了,基本皱巴巴的,虽然补过一次水,依然是皱皱的,因为到了脱皮期,只能是断水。等待肚子里的小宝贝慢慢长大。下面这盘是c363断水半个月左右,2年的苗,陆陆续续脱皮中,继续晒太阳,脱完皮前都不给水,虽然植株不大,该坚决的还是要坚决断水的。统一的品种比混合的品种好管理,不用太纠结。

上下的这2盆2年苗,因为原来就断水很久了。昨天给了脱皮前的最后一次水,虽然看到有的品种是慢慢裂开的了,可是2年苗大小还是有差异的,太小的不给水就会干枯了。给点水恢复一下,不会影响到脱皮,只会影响脱皮期,比不给水的要晚半个来月左右才会脱完皮。

上面这个是4个月的苗,也准备开始它们一生中的首次蜕皮,盆土是干了就补水,直到脱皮。脱皮期也是微量补水。

上下的图片里面的生石花是2年苗,断水半个月有余,表面也比较皱了,有的品种是直接裂开,有的品种是下部份慢慢凸起来,对于这样的状态要坚决开始断水了,无论多皱也不用补水的,这样老皮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脱皮。

这颗荒玉已经断水1个月了,植株还是很饱满的,断水到2月底,老皮基本就可以退去的。相对这样饱满的植株需要的是坚决的断水。有的品种植株是因为季节交替变化,水分没有及时补充才皱巴巴的,对于这样的植株看萎缩的情况补水。如果下半部分没有鼓起来就要补点水分,让新生命孕育,否则群生株也会慢慢干枯而枯萎掉。老皮内部的新植株因为水分补充不及时也长不大。

理论上生石花的脱皮是老植株提供给新植株营养,直到老植株耗尽所有的养分,新植株壮大。有的品种会因为外界的水分补充不及时,新植株还没有孕育长大,就因为缺水而枯萎,只有等新植株长的差不多大的时候才会吸收老皮的营养。这也是很多花友在植株脱皮结束后整体干枯萎缩的原因。特别是小苗,尤为突出。到了开花的成品株群生株,植株的耐旱性就比较惊人了。生石花的耐旱性根据品种的不同而不同,花友要了解它们的习性才会养的更好。较耐旱的品种有红大内和大津汇。耐旱程度也根据植株的大小而定的。

很多花友可能还是没能完全了解什么时候该断水,接下来简单的总结一下。播种半年内的生石花,会经历差不多2次蜕皮期,蜕皮期间盆土不能太过于干燥,因为半年内的植株很小,个头也不大,保存不了很多的水分,一旦外界不能及时补充生长需要的水分,等待的命运就是直接干枯。过了半年期到一年期,生石花小苗也慢慢的长大,这个时候的生石花可以干透浇透了。植株已经可以承受短暂的缺水了。脱皮期,给一次水就够了。因为1年苗植株不大蜕皮期也比较短暂,适当给点水不影响植株的脱皮。随着时间的推移,2年期的生石花脱皮前植株会慢慢张开缝隙,有些品种比如紫熏日轮,只会慢慢的在内部孕育新植株,直到肉眼看到很明显的突出。这个时候就可以完全断水了。

阳光充足,脱皮基本可以在一个半月完成了。3年期的生石花是亚成株或成株了。个头已经不小,比较能够耐干旱,在肉眼看叶片裂开或植株下部凸起,就该开始断水了。成品开花株在秋季开花过后,种子苞上的花苞全部干枯,植株饱满的状态下就可以慢慢断水了,这个时间是11月的中旬至12月上旬。所有的生石花脱皮状态都是和环境有明显的关系的,我这里的环境是冬天来的早,断水也会比北方要早,因为温度低了,不得不提前做好断水,期间只能在温度合适的时间补充少量的水分,温度低了,植株的生长就会比较缓慢。就会根据植株的状态断水或补水。北方的气候和南方不一样,北方有暖气,断水会比南方要晚,因为植株还是在生长期。等植株叶片慢慢裂开或下半部分凸起,这个时候也就是它们的断水期了。南北方的花友就可以根据这个来断水。

除非太皱的少量补次水,其他的都应该坚决断水了。其次要说明的就是阳光了,阳光对脱皮有很关键的作用,哪怕到了脱皮期,如果光照不够,脱皮期还是会延长,不给水也会延长。反之阳光充足,脱皮期间微量给水也不会太影响脱皮期。所以花友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给生石花断水。简单点就是植株顶端裂开或下部凸起就是生石花断水的时候了。

下面的图片就是生石花顶端开裂和下部凸起的样子。

下面那个皱皱的品种会少量补充点水分,视新植株的大小而定。

xZh52.CoM小编品读

生石花蜕皮浇水


生石花蜕皮意味着又一次生长期的到来,生石花蜕皮浇水的把握非常重要,大概在11月到12月这段时间,在生石花没蜕皮之前就要有意识的控水甚至断水为脱皮阶段做好准备,蜕皮开始就要断水了。

在正常的脱皮过程中,新叶十分缓慢地汲取老叶中存储的水分和养料,老叶则慢慢地从坚实硬朗转变成柔软皱缩状态,直到老叶(下面干脆叫老皮吧)变成一个纸壳;而新叶自然会慢慢地长大。期间完全不需要外界给它提供水分,因为生石花在原产地脱皮阶段就是干旱无雨的。

如果在这个阶段贸然给生石花提供水分,则老皮始终保持其坚实硬朗状态,这样矛盾产生了老皮岿然不动,新叶要拼命长大。最后可能有几种结果出现,一是新叶往上面拱不动,向周围又涨不开,只好从老皮最薄弱的下部顶破钻出来成为一个怪胎;二是新叶憋在里面胎死腹中;三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无奈的结果,那就是出现老皮新叶共存的尴尬局面(见下图)。

脱皮阶段一定要断水还有一个附带的理由。如果给正在脱皮的生石花浇水或淋雨,极容易污染正在开裂的伤口而导致植株腐烂挂掉。我就曾经做过这种傻事,至今还常常扼腕后悔。

脱皮阶段断水生石花受得了吗?

事实上,在脱皮阶段老皮里存储的水分和养料完全能够满足该生石花正常新陈代谢所需求的能量,它可以活的很舒服很自在,我们不必把断水看成是一种残酷虐待行为。

浅谈生石花的蜕皮


生石花很讨人喜欢,但是也很让人心烦,因为这家伙太不让人省心。生石花有俩毛病,一是怕热喜凉;二是每年褪皮。这两毛病结合在一起,就让你不消停。

春天气候不错,正是生石花的生长期,容易伺候,总以为可以浇浇水,看它们长得胖乎乎的可爱模样,但是不行,要断水。因为这时候它们正在努力褪皮,这个生理周期对生石花很重要,如果水太大,老皮迟迟不能褪,会影响后期管理。

夏天高温,特别是江南地区春夏之交的黄梅雨季,是生石花的鬼门关,整天担心害怕,生怕哪天早上起来一看,又一棵生石花烂了。

秋天气爽,是生石花最佳观赏期,球体饱满,杏花怒放。但是就这样也有不少麻烦,好不容易进入新一轮生长黄金期,总是希望给生石花喝个饱,但是休眠刚解除的生石花还处于虚不受补的状态,一不小心,好不容易熬出夏天,又一脚踩进鬼门关。

冬天虽然冷,生石花倒是不怕冷(当然也有极限),也容易管理,但是问题在于,生石花开花后,就开始在酝酿褪皮的重大事宜,如果这时候不控水,真的等春天再控水,已经没有用了。

生石花褪皮的生理现象,是适应恶劣环境的重要功能,可以说,生石花这一生,就是围绕着褪皮和开花两大任务而忙碌着。褪皮是为了保护本体安全度过最恶劣的高温干旱期,而后抓紧短暂的生长季节开花授粉,繁衍下一代,之后老的本体又开始准备孕育新的本体,其中就包括老的本体以大无畏的精神,将自身养分转移给新本体,同时自身枯萎,继续保护新本体在高温干旱期减少水分蒸发。如此周而复始。

正因为褪皮是生石花们保证自身繁衍的重要环节之一(虽然另一种是有性繁殖,但是由幼年变成年,依然不能回避褪皮的关键环节),所以让生石花有足够干燥的时间,变得尤为重要。当然,冬季断水时,花友会心疼生石花出现皱缩现象,这个问题要因地制宜来看待和解决。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如北方,虽然很冷,但是室内有供暖,温度非常适宜,生石花对水需求量大,而北方空气又很干燥,所以可能会皱缩得比较厉害。这里我只能提一点推论(因为我没有北方种植的实践),就是不要管它,就让它皱缩,加快褪皮完成时间,因为生石花会通过转移老皮水份,从而保护新生命的持续。反过来,江南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大,冬季全断水完全没有问题,特别是早晚温差带来的水气,足够生石花维持正常的生命运行。江南地区即使整个冬季完全断水,球体也可以保持很饱满的状态。

一般而言,生石花应该在4月底前完成褪皮,这样在5月份可以给予正常水肥管理的时间,否则生石花真的没机会进补了,毕竟马上要面临艰苦的岁月,养强壮一些也可以增强休眠时的抗性。

成株蜕皮期间一滴水也不给,给了水就会延长蜕皮期。蜕皮期间水分是不能弄到植株上的,因为蜕皮期的老皮浇水很容易会感染细菌,然后腐烂。脱皮期能够全光照的就全光照,它们是不容易晒坏的(这个是对成株而言)小苗相对减少直射光。一直到生石花外面的老皮干的成了薄薄的膜才算是脱皮好了。也就是说干透发白,轻轻一弄老皮就下来的,这个时候生石花才是真正脱皮好了。

生石花蜕皮期的管理


对于养生石花的花友来说,生石花蜕皮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对生石花蜕皮期的管理可能第一次养的花友不是特别的了解,本文是花友对生石花蜕皮期管理的一些经验,对新手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地处江南地区,各地纬度不同供大家参考。

生石花的蜕皮时间从12月中下旬至3月初,整个蜕皮期长达4个月左右,具体到每一个品种的蜕皮时间有很大差异。为方便统一管理,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生石花蜕皮问题,下面是我的处理方法。

我一般在1月上中旬对所有的生石花统一断水,环境通风和全日照是必须的,家庭种植给予它们最好的光照位置,一个半月左右蜕皮基本结束。蜕皮结束后天气晴好就可以浇水,此时温度已经上升,植株会在2个月内迅速增大。遇到阴雨天延后浇水,等待好天气的来临,阴雨天浇水有百害无一益。

二脱:对于一年内的小苗二脱没有关系,而二年以上的植株二脱是大忌,原因是没有正确把握蜕皮时间,断水时间过早、过晚都有可能发生二脱现象。

浇水方法: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浇水,每次浇水需要浇透(看到盆地流出水)。我一般20天左右浇水一次,由于每位花友的种植环境、天气因素、土壤配比、花盆材质等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浇水节奏。

最后强调一下,良好的通风环境是必须的,不然植株会徒长。

生石花什么时候蜕皮


第一次养生石花的花友不知道生石花什么时候蜕皮,从实际情况来说每个花友养的生石花蜕皮时间会稍有不同,理论上说在每年夏末秋初是生石花的蜕皮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这段时间,就要有意识的控水甚至断水为脱皮阶段做好准备,当两片叶子之间的中缝开始张开小口时这表明生石花正式进入了脱皮阶段,这个时间一般可能在十二月或翌年的一月(如下图)。

这个季节生石花开始进入又一次生长期,此时其新的叶芽已经初步形成,随着生长期里水分、养料的补充,叶芽成为新叶并慢慢地在肚子里长大,没有开花的生石花中缝变宽的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在南方与北方,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空气的湿润或干燥,进入脱皮阶段的时间不尽相同,就是在自己家里,不同品种进入脱皮阶段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生石花脱皮过程一般从每年的十二月或第二年的一月开始,一直要延续到翌年的四、五月才完成,前后大约要经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生石花蜕皮不能浇水


有不少花友听说生石花蜕皮不能浇水,但是又不能确定,想了解个究竟,本文就来聊一聊生石花蜕皮期是否可以浇水,不能浇水又是为什么。

正常情况下,生石花蜕皮不能浇水,之所以不能浇水是因为一来如果浇水就很容易导致二蜕(老皮未脱完,新的子叶又脱皮的情况),而且如果浇水还会延长蜕皮期。蜕皮期间水分是不能弄到植株上的,因为蜕皮期的老皮浇水很容易会感染细菌,然后腐烂。

那么生石花蜕皮期什么时候浇水呢?当生石花蜕皮完成后,外皮变成了薄薄的,很干很容易破,这个时候就可以浇水了,是循序渐进的浇水哦。

如果需要了解生石花的蜕皮过程与如何断水可以参考此文:

保持土壤的干燥,这对于生石花的脱皮时非常重要的,这样做的目的:

1)加速生石花的脱皮,让老皮不在有水的供给,这很重要。

2)防止双脱,脱皮期间如果浇水,有可能会会出现老皮未脱完,新的子叶又脱皮的情况,这样明显影响观赏价值。

3)预防徒长,即使天会冷,但保不齐其中有1~2天会暖和,此时身处脱皮期的石头,很可能会徒长。

4)通风,通风对于石头的脱皮很重要。特别是3月以后,气温逐步回升,石头的脱皮也明显加快。每当气温高于15度的晴天。老道都会对石头们进行通风。针对气温和光照度的不同,进行1、2、3档的风速调节。有通风的石头脱皮速度和没有开风扇的脱皮速度,区别很明显的。

如果老皮变成了一张干、硬、枯的纸,说明脱皮完成了。不过此时还是不宜浇水哦,再忍两周。为了让细胞质的浓度,在光热的作用下,更高一些,两周后,就可以浇下第一口水了。

生石花四季生长、蜕皮等过程的给水问题


关于生石花的生长、蜕皮及给水问题,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仅供参考。

生石花一年的生长周期里的变化:春天蜕皮,夏天休眠,秋天开花,冬天休眠。可以这样理解生石花蜕皮,其实是新叶长出,老叶褪去的一个过程。生石花的生长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春季蜕皮:春天里,新的叶片其实在冬季里已经缓慢孕育,春季休眠结束后,新叶开始快速生长,在这个生长的过程中,新叶主要依靠吸取老叶的营养以及外界的水份,阳光来充实自身。

随着新叶的生长,老叶会皱缩、干瘪,最后被疯狂的娃子吮吸的只剩下一层薄皮。蜕皮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基本持续数月。在这个过程中,同时相继完成了种子的成熟,当老皮褪去的时候,基本种荚也已经成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摘取种荚,储存于通风遮荫的的环境中,以备秋天播种。(一般用自制的纸袋,加干燥剂装在盒子里,放于抽屉里储存)

给水:新叶的生长需要水份,营养,这个时候大家可能考虑到休眠过去,是否需要大量给水,其实不然。就好比我们新生的婴儿,给予外界的营养不如母乳更为恰当。

原因:

1、生石花的老叶中几乎包含了新叶子所需的生长需求。在这个新老叶片更新的时期,不建议外界摄入水份。

2、老叶的褪去,过程缓慢,这个时间给水,会使得新叶过分生长徒长,老叶撕裂的伤口被水感染烂掉。

3、当老叶成为干皮后,可以适当给水,这个时候的生石花生长很快,所以一定要配合温度阳光来把握。

下面几张图片简单说一下:

红橄榄,一变二了哦~新叶生长,老皮撑裂准备褪去。其实这个蜕皮不是很好,老皮的营养没有很好的被新叶子吸收。

日轮玉,这个老皮退的很棒,已经很薄了,里面的新叶子也很壮实。

老皮已经干如薄纸了。

下面这个露美玉,就是给水后徒长了,好丑啊,后期恢复吧。

两个坏例子:老皮还没褪去,新叶里又长出新叶,让人很抓狂!

夏季给水:夏天温度高,生石花休眠,基本很少给水,偶尔在傍晚向生石花区的空中喷水雾,来降低温度。夏天给水的时候一定不要在太阳下给水,水珠会形成一个凹凸镜,加上太阳的勺热,会晒伤生石花。

秋季刚入秋时是生石花难得的生长和孕育的时期,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慢慢孕育花苞了,大概在9月份开始,会陆续有花苞出现,含苞欲放,娇艳盛开。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多给一点水大概2周一次。花苞的生长也需要水份和营养。

下图为花苞刚刚露出的样子,有的时候很神奇哦,前一天还没有发现,第二天早晨可能就发现了变化。花苞的生长很快的。

生石花的花期大概是一周左右,如果算作7天的话,在刚开花的前1~2天的时间里,细细的花瓣还没有完全长大,花蕊也不成熟,这个时候不建议授粉。当3~5天的时候,花蕊基本成熟,是授粉的好时期,一般用棉棒互相蘸取交换花粉。(生石花是要异花授粉的,自花授粉是不会成功的)

当授粉成功后,生石花的花花会给我们信号的,我们会发现他们更妖艳了,像是一个非常有女人味的女人,然后,花朵慢慢凋零,干枯。

然后就等待种子的成熟吧。

冬季给水:冬天生石花也会半休眠,生长速度很慢,这个时候,我们用手轻轻捏生石花的下半部分,我们会摸出新的叶子。用手电也可以照出来。这个冬季里,新的叶片生长的时期。当冬季快要过去的时候,新叶子有的可以显现出来了,种子成熟快的,也快成熟了,这个时候给水一定注意,不要当头给水。

下面这个图片,就是给水的时候没有注意造成的,种荚炸开了。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取下种荚,待种荚干了后,还会包起来的。

然后,是一个轮回,春天接着蜕皮。

多肉植物生石花蜕皮浇水方法


脱皮阶段断水生石花受得了吗?

事实上,在脱皮阶段老皮里存储的水分和养料完全能够满足该生石花正常新陈代谢所需求的能量,它可以活的很舒服很自在,我们不必把断水看成是一种残酷虐待行为。

【生石花脱皮介绍】

生石花蜕皮意味着又一次生长期的到来,生石花蜕皮浇水的把握非常重要,大概在11月到12月这段时间,在生石花没蜕皮之前就要有意识的控水甚至断水为脱皮阶段做好准备,蜕皮开始就要断水了。

在正常的脱皮过程中,新叶十分缓慢地汲取老叶中存储的水分和养料,老叶则慢慢地从坚实硬朗转变成柔软皱缩状态,直到老叶(下面干脆叫老皮吧)变成一个纸壳;而新叶自然会慢慢地长大。期间完全不需要外界给它提供水分,因为生石花在原产地脱皮阶段就是干旱无雨的。

如果在这个阶段贸然给生石花提供水分,则老皮始终保持其坚实硬朗状态,这样矛盾产生了老皮岿然不动,新叶要拼命长大。最后可能有几种结果出现,一是新叶往上面拱不动,向周围又涨不开,只好从老皮最薄弱的下部顶破钻出来成为一个怪胎;二是新叶憋在里面胎死腹中;三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无奈的结果,那就是出现老皮新叶共存的尴尬局面。

脱皮阶段一定要断水还有一个附带的理由。如果给正在脱皮的生石花浇水或淋雨,极容易污染正在开裂的伤口而导致植株腐烂挂掉。我就曾经做过这种傻事,至今还常常扼腕后悔。

生石花蜕皮期应该怎么去管理


对于养生石花的花友来说,生石花蜕皮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对生石花蜕皮期的管理可能第一次养的花友不是特别的了解,本文是花友对生石花蜕皮期管理的一些经验,对新手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地处江南地区,各地纬度不同供大家参考。

生石花的蜕皮时间从12月中下旬至3月初,整个蜕皮期长达4个月左右,具体到每一个品种的蜕皮时间有很大差异。为方便统一管理,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生石花蜕皮问题,下面是我的处理方法。

我一般在1月上中旬对所有的生石花统一断水,环境通风和全日照是必须的,家庭种植给予它们最好的光照位置,一个半月左右蜕皮基本结束。蜕皮结束后天气晴好就可以浇水,此时温度已经上升,植株会在2个月内迅速增大。遇到阴雨天延后浇水,等待好天气的来临,阴雨天浇水有百害无一益。

二脱:对于一年内的小苗二脱没有关系,而二年以上的植株二脱是大忌,原因是没有正确把握蜕皮时间,断水时间过早、过晚都有可能发生二脱现象。

浇水方法: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浇水,每次浇水需要浇透(看到盆地流出水)。我一般20天左右浇水一次,由于每位花友的种植环境、天气因素、土壤配比、花盆材质等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浇水节奏。

最后强调一下,良好的通风环境是必须的,不然植株会徒长。

生石花播种过程纪实


生石花是广大多肉爱好者所喜欢的一个品种,也是爱好者所一直青眯和追求的。但是由于生石花的播种和苗间管理比较复杂、细致,因此对于爱好者来说,生石花的播种的确一直是一个困惑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掌握的过程。下面结合我去年播种的经验和教训,将我所播种的过程记录下来,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原文作者:FIRE)

一、育苗盆的选择

生石花播种的盆器以紫砂盆最好,因为紫砂盆透水透气性最为理想。但是由于播种品种较多,因此我选用的是塑料方盆,尺寸是7*7*8,每个育苗盆起码可以播种100粒种子。

二、播种的植料

生石花播种的植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这涉及到今后苗间管理和养护的问题,用的不好会导致出芽率低下和幼苗过早死亡。总结我以前的教训,今年播种我用的植料分为钵底石、中层土和表层土三部分。

钵底石:选用大颗粒的兰石做为钵底石,主要是加强透水透气性,约1~2公分厚。

中层土:这部分土占据盆土的70%以上,因此这是今后植物生长的基础和营养供应的源泉。我使用的是赤玉土、兰石、颗粒培养土加少量的稻壳炭。赤玉土、兰石和颗粒培养土均要进行过筛,去除里面的微尘和碎末,保证上述三种植料的颗粒直径在1毫米以上,5毫米以下。这三种植料我按照1:1:1的比例混合,保证疏松透气,然后加入少量的稻壳炭以增加营养。

赤玉土、兰石、颗粒培养土的图片:

表层土:表层土是种子发育和生长的苗床,所以要细心选用。我是选用过筛的直径1毫米的青石粒、赤玉土和鹿沼土混合起来做为表层土,厚度约1公分。

青石粒、赤玉土、鹿沼土的图片:

三、植料的消毒

1、为什么要对植料进行消毒?植料的消毒是防止真菌和病虫的孳生,保证幼苗能够安全健康的生长。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这是由真菌引起。因为真菌属于腐生菌,所以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消毒。

2、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以前我是用微波炉对植料进行消毒,高火10~15分钟,但是由于使用微波炉消毒气味不好,并且每次消毒的植料也受到数量的限制,因此今年是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植料进行消毒的。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快速地完成对植料的消毒。配制高锰酸钾水溶液要使用热水溶解,浓度在0.3~0.5%,也就是看到清澈见底的深紫色水溶液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3、消毒的具体步骤和做法。上述植料配制好并装盆后,将花盆置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盆,时间长短无特别要求,通常是10分钟即可。浸盆完成后将盆器取出,晾晒。如果强光下暴晒则更好。

四、种子的播种

由于生石花种子十分的细小,因此播种是一个极其细致并需要耐心的工作。其主要过程如下:

1、播种时间。生石花播种的最佳温度是15~25度,因此要结合各地的气候条件来择机播种。

2、杀菌。将盆土表层整理平整并压实,用广谱性的杀菌药物进行喷撒,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均可。

3、播种。

生石花种子细小,采取点播的方式几乎难以完成,因此通常是采取撒播的方式来进行的。用一张质地硬一些的白纸对折,形成一个纸槽。将种子小心的放置在白纸上,然后轻轻敲击白纸的背面,这样种子就可以均匀、顺利的流入你所要播种的区域。要注意的是白纸的倾斜角度和敲击的力度是决定种子播撒的关键这一点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才能掌握。

今年我定购的种子大都是1PKT的,数量比较少,所以7*7*8的塑料方盆我播种了2个品种的。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盆器中播种最好要选择相同的品种,这样可以保证种子萌发时间基本一致,便于日后的管理。

4、表层覆土

对于播种后表层是否需要覆土的问题,各人有个人的作法,我播种后没有进行表层的覆土。

5、杀菌。

用广谱性的杀菌药物再次的喷洒盆面,这一过程一来是可以使得种子比较好的与表层土结合,二来也是对种子进行一次杀菌的过程。

6、标记

按照种子的C序列在育苗盆上插上标记牌,避免混淆和有利于日后的管理。

五、育苗盆的放置

播种完成后,通常是要在盆口上覆上玻璃或者是塑料布、保鲜膜一类的东西,造成局部环境保持一定的湿度,便于种子的尽快萌发。但由于难以掌握通风和降低湿度的时间,因此今年我选用的是一大号的塑料箱子来营造一个相对大一些的环境,这样的好处是空间环境更大,可以有效的防止苗间由于覆膜上的水滴造成幼苗的死亡。将育苗盆按顺序放置在大的塑料箱子里,盖上盖子放置在散光处,以太阳的散光做为光照源。

生命的延续“生石花独特生理现象”——蜕皮


生石花是对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所有种的统称,这一类虽然大约只有37种左右,但是具体到各变种,已经有400种之多了。这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和我们印象里的植物的形象,差距十万八千里。几乎和鹅卵石没有太多的区别,完全看不出生命的特征。

这些植物原产南非极干旱地区,那些地区一年也下不了5厘米的雨量。为适应这种极度干旱的环境,整个植株完全看不到茎,却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地面部分只有一对高度肉质化的叶片,用来储存水分。而整个植株就如同石头一样躲在石群中,既避免水分的散发,又不至于丧生动物之口,从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得以种族的延续。

生石花在它们的生命中,有一种极其独特的生理现象蜕皮。当然蜕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更替:老的肉质叶片逐渐干瘪,新的一对肉质叶片慢慢长大,最终老叶如同一张干枯的皮一样裂开,新的肉质叶暴露在阳光下,重新开始新的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生命有可能会发生裂变,即变成一对肉质叶片,我们称其为分成双头。等到了当年的秋天,花苞会从一对肉质叶片的裂缝中钻出来,实现生命中最重要的环节有性繁殖。

为对抗炎热的夏季,生石花会出现夏休眠的情况,即类似冬眠,减少对水分的需求。而这时候,理论上说,正好老的肉质叶片完全干瘪,完成新老交接。这在原产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些植物来到中国,由于环境变得湿润,水分充足,经常会发生导致老叶不能顺利干瘪,我们在种植中,常常发现有老叶和新叶共生的情况。这样到了夏天,特别是江南地区,湿热同步的气候,使无法完成顺利蜕皮的生石花老叶,极容易发生腐烂,最终使植株变成一滩水而死亡。

在我看来,生石花的蜕皮现象,可称为植物中最经典新陈代谢。

众所周知,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没有新陈代谢,就没有生命;生命要延续,就必然有新陈代谢。所以,新老更替是一种客观规律,要违反这个规律,必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规律,不仅仅在生命界如此,即使是企业发展直至社会发展,甚至是股市楼市的涨跌,都一样在起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客观规律,老的一代固然为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到了发展的周期,离开就成为成就事物继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新的一代才可以实现重新起到发展延续的作用。同样,涨多了必然要跌,而今天的跌,恰恰为了今后更好的涨。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守着自己的旧世界不放呢?我们又何必惧怕跌呢?

看到生石花的老皮渐渐干枯固然有些伤感,但是新生的生命那种充满生机的艳丽,不是意味着生命的未来更加辉煌吗?

多肉植物《生石花的蜕皮过程与如何断水》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奇异花卉生石花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