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多肉种植。种植多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瓦苇属(十二卷)的叶插繁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选叶

健康的叶子就行,砍头后掰下的叶片或者植株外圈的老叶,其中以砍头后掰下的叶子为佳。因为年轻的叶片较老化的叶片更容易繁殖成功,且年轻的叶片可以进行多次繁殖,就是将叶插出的苗卸下以后,叶子还能再次出苗,多者可以出苗4、5次以上,每次至少一苗。而老化的叶片繁殖时,失败的概率相当高,而且即使成功,也基本只能一次出苗。叶子卸下后,要经过处理,干燥,灭菌,涂灭菌药粉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也可以不抹,但干燥的过程是必须的。

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个多礼拜,时间上宁可延长,不要缩短。因为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将伤口凉干,而是让植物自身的愈伤组织彻底发挥作用,使的伤口上长出能够抵御微生物的疤,这样处理后的叶子就可以放心插下去了。朋友说在日本,许多爱好者,卸下叶片以后,用无菌软纸把叶子包裹好放进抽屉,一个月后拿出来再插(这个方法没试过,值得一试)!卸下叶子最好是完整的,也就是说从紧挨着茎的地方切下(这也就是很多大仙说的要带点茎组织)。当然不是说不带茎干组织就不会出根出苗,我个人叶插有成功的个例,但是几率确实低。

二、叶插植料的选择

赤玉、鹿沼、兰石、蛭石、珍珠岩都可以,甚至市场上卖的多肉专用土也可以。我的叶插土下层为大颗粒赤玉土,上层为小颗粒赤玉+蛭石+稻壳碳。

三、叶插的时间

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因为此时的气候条件正是十二卷类植物生长的旺期,细胞活跃,代谢速度加快,是最容易叶插成活的季节,其次是冬季进行叶插,冬季进行叶插,出苗速度比春秋两季来的慢,但烂叶的概率相对低。

当然夏季也可以进行叶插,但相对其他叁个季节,效果明显不好,特别对于新手来说,难度非常高,夏季叶插要特别注意水分的控制,稍有闪失,叶子将非常容易腐烂。

四、叶插时的管理

我用的叶插盘子比较浅,土厚估计也就5厘米,给水干得比较快!所以我的叶插盘一般是一个星期给一次透水,每天喷一下,保持个湿度就行啊,其实我个人感觉,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大棚里就更简单了,大棚里湿度大,一般叶片下来后,直接扔土面上,不管了,等它自己生根。也就是说,空气湿度确实很重要!如果是家庭,也可以闷养,但我不喜欢闷,闷养也就制造个空气湿度!如果闷养,夏天一定要注意,给水和通风,干脆夏天就别闷了,天天勤快点,喷点水就得了!

五、叶插出苗的时间

一般叶子插下去,出苗的时间也有长短不同。从一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最长的我听朋友说是9个月,我个人的叶插一般是1-2个月出苗!也有出的快的,一个星期!

六、叶插出苗的情况

1先出根后出苗,形式为叶片插入植料的苗床后一个星期至二个月左右,开始在叶柄的基部出现根瘤进而出现肉质根,根持续膨胀及延伸扎入土中,待根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在根与叶柄的连接处开始膨胀出现芽点,此时新的生长点正式产生(即小苗),随后就是苗的膨大及成长过程。

2先出苗后出根,表现为,叶片插入植料后,叶柄基部出现大量根瘤,进一步出现一个至多个芽点,进而逐渐长大,在苗达到一定的大小后,再由苗的基部分生少量的须根。

七、两种出苗方式好坏分析:

先出根后出苗的形式对于叶插的叶片来讲,优点是,由于根系会较发达,对多次的出苗很有利,因为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一部分土壤内的养料来维持苗的生长,而不必完全以消耗叶片本身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因此对叶片本身是一种保护,缺点是,如果夏季没有管理好,水大了,只要根系烂在出苗前,那就颗粒无收。

先出苗后出根的形式对于叶插的叶片来讲,优点是,由于先出的是苗,即使叶片腐烂,只要苗已经长到一定的大小,先出的苗也可以保留下来,因此烂叶对它的影响相对较小,缺点是,由于先出苗,因为在无根的状态下,所消耗的养料几乎全部来源与叶片本身,因此叶片的老化速度加快,叶片后续再次出苗的机会就少的多了。

两种出苗方式的优点跟缺点很难真正说清楚。造成这两种情况的主要塬因是叶插苗床的湿度控制,湿度相对较高,先出根的概率较高,湿度较低,甚至于直接干插,先出苗的几率较高,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情况是如此。

XZH52.COM阅读延伸

十二卷瓦苇属的播种与催芽


Haworthia十二卷指的万象,玉扇,寿一类的种子,Haworthias属于百合科,他们的根系每年更新。播种前Haworthia十二卷属的种子用温水浸泡浸泡,10-15分钟。这种方法已经曾经早期Haworthiad杂志有过讨论,可能是一个假设(未经证实的理论),但往往效果很好。如果你有发芽困难Haworthia的种子,为什么不试试呢?

1.需要播种子前,只要你要控制你的温度高于(15C)低于(20C),每天循环在这个温差,这是最佳的播种温度。生石花也是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2.夏季不适合播种,如果夏季气温高于(27C)会阻碍发芽,会发芽的温度应该降低到(21C)最少全天有一部分时间是这个温度。

3.播种用的养殖土应该用到泥炭,泥炭用非常热的水浸泡被认为是会释放乙烷气体。释放的这种气体认为可能有助于打破任何存在于种皮上的抑制发芽的因素。顺带在底层泥炭还要混合一些粗沙,粗沙直径在2-3毫米。一般为1:1,不是按照重量,是按照体积。

4.播下的种子应该在播种基质表面,散射光中等亮度的水平,以获得更大数量的发芽率,看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是有资料已经证明有的品种在完全黑暗环境下完全不发芽,所以不要把它们放在一个黑暗的地方。

5.养殖用的盆子,养殖土都应该用微波炉或开水消毒,以减少苔藓,昆虫等造成的损失。

6.把种子播撒在盆土上后用保鲜膜盖上,扎上一些小孔,大约10X10的盆子10个孔,以利通风,一般10厘米以盆5-10个。

7.一般大约等待两个星期就会开始发芽。少数种类从播种到发芽仅需要2天,Haworthia出苗比较拖拖拉拉,可能需要长达2个月或以上才能完全出完,所以不要绝望2-3个月后在决定是不是没有发芽,不要把它们太快扔掉了!

8.发芽,要用喷壶经常轻轻喷一下下水,在幼苗期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如果发现有菌丝则可以喷一下杀菌剂,这样以减少灰霉病的风险,就是莫明其面枯黄化水。什么杀菌剂请搜索本站。

9.只要你觉得最大多数种子发芽已经开始,那么就要经常打开保鲜膜,基本上白天盖上,晚上保持通风,免得灰霉病害了你一个金贵的种子。

10.保持相对温暖,幼苗(10C最低),这样就可以让他们长势良好,需要的阳光一般为宽敞明亮的阳台是十分合适的地方,切记不可太阳直射,最少正午的太阳不能照射。

瓦苇属(十二卷)植物播种二法


一、瓦苇属的播种(基础编)

①准备:播种前,将种子放入冰箱冷藏(5~8℃)约一周时间,这样的话发芽会比较统一。

②时期:最低温度18℃以上的话任何时间都OK。

③用土:使用清洁保湿的植料(本园使用纯小粒赤玉土或纯小粒蛭石两种植料基本没有区别)

④播种方法:在土面上以5mm间隔播种不覆土。使用80%左右折光率的毛玻璃,遮光网,塑料袋等覆盖,保持90%以上的湿度,使用侵盆法保持土壤湿度,不要从上面浇水。

⑤位置:温室或室内的窗台等明亮的地方。如果在阳台或室外,最好有遮光物。

⑥管理:1至3周时间,种子基本发芽。发芽时基本不需要光照,但发芽后需要20%左右的光照,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

⑦移栽:约3个月后,用手可以拿住幼苗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但为了防止腐烂,最好在7,8个月以后才是幼苗移栽比较理想的时期。

注意:第一次移栽对日后的成长关系重大。只有一根细线一样的根,移植的手法不好就很容易受伤。(使用干燥的移栽用土,移栽后要马上给水)

OB-1玉露的简易播种9月1日播种后一周后就变成照片(右)的样子了。瓦苇属的播种不麻烦,也不需要特殊环境。室内,室外,阳台都可以简单实现。

二、瓦苇属的播种(升级编)

虽然介绍的是在本园成功率接近100%的方法,但也不是说这个方法就是绝对的。对播种方法存在疑虑的朋友,以及实验了各种方法提高成功率的朋友,使用自己熟悉的播种方法也是没有问题的。

①在耐高温密封罐中装入约4cm筛过微尘的小粒赤玉土(小粒蛭石也OK)。

②使用瓶装水(自来水也没问题)喷雾,直到容器内的土壤湿透。

③将容器的盖打开,容器与盖一起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冷却。

④将采摘后用纸包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约一周时间(几个月也没问题)的种子做杀菌处理。

从冰箱里取出种子,放在纸巾上,用多菌灵喷雾。

⑤用多菌灵喷雾后将纸巾对折,吸掉多余的水分。

⑥杀菌后的种子直接播种到冷却后的容器中,然后拧紧盖子。

播种时间只要保持在18度以上、初夏~晩秋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保管场所在温室棚上、棚下、室内等均可,至种子全部发芽的10~20天里用报纸等遮盖、制造一个比较暗的环境对发芽会比较有利。全部发芽后、移到50%以上遮光的场所进行管理。6个月~1年、直到移盆不要打开盖子。

⑦移盆前一个月,将盖子打开叁分之一,让幼苗适应外面的环境。

⑧不同的品种幼苗大小也有差别、确认幼苗长到自己能处理的大小后(发芽后约6~10个月)移盆。

土壤不干燥的话、幼苗不容易从容器中取出,而且容易伤根。瓦苇属的种子从开花,结果,到采收约需要30天时间。采收后的种子要防止发霉及污染,为了统一发芽时间,冷藏保存是效果很好的。

瓦苇属(十二卷)小苗的移栽相关问题


一位在做玉扇和万象杂交的朋友谈到小苗移栽问题,他说他的小苗移栽后发根粗壮,生长明显提速。而我的寿类小苗在移栽后却表现为恢复过程漫长,生长缓慢。经过深入探讨,我找到了我的寿苗移栽问题所在。

Haworthia的胚根其实是细弱的幼态根,仅保证前期幼态性状阶段一段时间的固定与吸收养分的需要,自身形成层几乎不活动,不会变为后来的粗大肉质根,而幼态性状中后期阶段产生的1~2条根也与胚根类似,都是细弱的须根型幼态根,是随着小苗的生长,起到辅助胚根功能的作用,其吸收和固定能力有限,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当粗根出来后经常把小苗顶离土面。只有当相对较粗的,介于粗大肉质根和幼态根之间根系出现后,Haworthia的小苗生长才开始提速。这时辅以稀薄的根外追肥,将能获得最大的生长量。

Haworthia是单子叶植物,子叶后长出的2~3张叶片均为幼态叶片,基本没有品种性状的表现,如果播种时采用撒播的形式,而密度又比较高的话,很多人会采取移栽的方式来解决小苗拥挤问题。

移栽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移栽时间,虽然Haworthia不是直根种类,不适合移栽,但过早移栽往往会延缓生长,移栽成活率低。我正好就碰到了前述问题,在播种后3个月,第一张叶片(子叶为0叶)才刚刚冒头时就进行了移栽,这时只有细弱的胚根,做到无损伤移栽难度较高,效率低下。而移栽后不但缓苗缓慢,小苗损失也较大,前期移栽的小苗我损失了大约5~10%,我想这还算是比较高的成活率了,因为移栽过程我已极度小心,尽量做到无损伤移栽。4个月后,移栽过的小苗和没有移栽的小苗生长量已经形成明显对比,没有移栽的小苗比移栽过的小苗整整多出一张叶片。要知道这个阶段多一张叶片与成株多一张叶片可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2叶期之前的移栽是不值得提倡的。移栽时间还有一个参数,那就是季节。由于采用秋播,我的移栽季节是冬季,江浙的冬季虽然没有北方寒冷,但对于Haworthia来说却是生长最慢的一个季节。当然移栽前我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使用了地热线,以提高土温,获得土温与气温的温差从而促进新根的萌发,缩短缓苗时间。但事实却给我上了一课,由于移栽的小苗还太小,只有一条胚根,移栽又使它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虽然温差很适合新根发生,但植物体实在太小,自身代谢水平很低,让它积累出足够的能量产生新根需要漫长的时间,再加上冬季的低温,代谢水平就更低了,所以我移栽后的小苗的缓苗过程整整用了4个月的时间。综上所述,小苗移栽应在2叶龄以后的春季或秋季生长季节进行。

其次是移栽的基质。显然3叶龄左右的小苗用成苗的栽培基质是不行的,而如果用与播种一样的基质就达不到我们希望小苗移栽后生长提速及在一段时间内无需再移栽的目的。因此移栽基质要具备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基质要不容易滋生病菌,移栽多多少少必然会带来伤口,容易滋生或本身带菌的基质将会使小苗移栽成活率降低。二是必须与成株的基质一样要有一定的通透性,当然可以稍低。三是基质的均一性要好,肉则很容易造成同一容器不同部位的苗大小不一。均一性的另一个意思是,该基质必须是容易获得,而且不同批次获得的基质其物理化学性状要基本稳定。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适应在该种基质条件下,栽培措施如何去配套,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然后是移栽工具的准备,本人使用镊子和一个小的托盘来拔苗、暂存和移栽。细雾喷雾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小苗比较小,用比较粗的喷雾器或洒水壶是无法完成移栽后浇定根水的程序的。其余的还有杀菌剂或抗菌剂,混在定根水中使用,以防止移栽造成的伤口受病菌侵害。薄膜和橡皮筋则是用于移栽后闷小苗用,本人采用橡皮筋与包装线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扎口问题,效果比较好,您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闷,如果你有一个小型温室,并且里面湿度很好,那么可以也可以省去闷的环节。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移苗工作,这点没什么可以说的,就是用镊子把小苗从播种容器里拔出放到小托盘里暂放,然后栽在新的育苗容器里。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

1、如果你需要移栽的小苗很多,用于暂放的托盘也无需很大,或者即便很大也无需一次栽里面放很多苗。因为无论小苗的叶片还是根系都很纤弱,暴露在空气很容易脱水,或许你肉眼看上去小苗并无大的区别,但实际上根毛已经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苗与苗之间尽量少堆叠或不堆叠,以免相互挤压造成微小的损伤,给病菌侵入制造机会。为了保证无损伤移栽,暂放的苗数越少越好,但拔一株种一株则显得效率太低,所以这个度要自己来把握,如果你在一个高湿(90%)的环境里做移栽工作,而托盘又够大,那么一次量大些也无妨。

2、移栽操作的整个过程,动作幅度尽量小,操作尽量轻翼,因为小苗是非常柔弱的,任何刚性的动作都容易对小苗造成伤害。

移栽后的管理,移栽好的小苗应该用喷雾器给足混有杀菌剂或抑菌剂的定根水,定根水的作用是使小苗的根系与基质尽量紧密结合,这对缓苗非常重要。其次,由于移栽后根系或根毛受到伤害,小苗的吸收能力下降,定根水营造的高湿环境可以缓解小苗的水分供应危机。给足定根水然后闷上整个移栽过程就完成了,与成株的移栽后管理一样,小苗移栽后也可以在散射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存放1~2周,然后进入正常的小苗管理。

十二卷(瓦苇属)播种之凤凰版


在网上很少看到有人发十二卷播种的文章,我的方法也都是自己摸索出的,如果各位朋友有更好的方法我希望能和你们多多交流。废话不多说,进正题。

一、种子

我发现很多朋友都说十二卷的种子保质期很短,要现采现播。但是我的经验是十二卷的种子可以储存至少1年以上,更久的我没试过,我的种子都是春、夏采收后一直储存到秋天才播,因为现采下来的种子播种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当时发芽,大部分播的种子会等到秋天才发芽,所以我都是把种子一直储存到秋天再播。

二、耐心

十二卷种子播下后就是考验耐心的时候了,看到网上有很多朋友把刚播下一两个星期还没有发芽的种子视为无效的种子给扔了,其实十二卷有些种子播种后很快就会发芽,但是有很多种子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发芽,具体原因我不知道,我曾经碰到过播了半年的种子突然在一场秋雨后大爆发的情况(至今很迷茫,可能和原产地气候变化有关,没有具体考证)。所以我播的种子一般会在育苗盆里闷一年以上,这期间除了浸盆和偶尔打开喷点水透透气外没有更多照顾。

三、幼苗

很多人说十二卷的小苗不好管理容易烂掉,我的感觉却相反,我觉得十二卷的幼苗生命力超级顽强,我播的种子出苗后的管理就如上节所说的一直是闷在育苗盆里,只要感觉盆土不干我就不去管它,有时甚至很长时间不去瞅一眼,一直等到育苗盆空间挤满才打开育苗盆,同时移苗。

四、环境

1、光照:我的十二卷幼苗的生长环境是从播种开始就放在有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晒,当然还是要隔点东西的,在家播种时是放在封闭阳台的窗台上,隔着2层玻璃让太阳光直射,一直到打开育苗箱移苗。

2、保湿:没什么可多说的,就是保湿,始终保湿。

3、温度:估计大部分朋友家冬天都不会低于0摄氏度吧?

五、过程

1、准备好的播种盆,下面垫一层报纸。

2、铺土,最普通的东西,花市买的1块钱一包的种植君子兰的像树叶土再掺点筛过的蛭石,再掺点杀虫药。

3、上面再铺一层小颗粒的石子,大概5mm左右,然后整盆浸水。

4、最重要的种子,没有任何处理。

5、播种,盖玻璃,放在阳光下开始漫长的闷发过程,别忘了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喷一下防菌。

6、2天后第一颗萌发的小东西。

7、半月后稀稀拉拉的小苗,很多种子还没动静,继续闷着吧。

瓦苇属/十二卷属(Haworthia)的移栽和分株


在花盆里种植Cubepot(十二卷属交配种植物)一年半左右,植株越来越大,花盆空间有些不够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十二卷属交配种植物的移栽和分株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这一作业,选择春秋季为佳,一定要避开酷暑和严冬哦!

所需材料:

报纸、镊子、小铲子

混合土、赤玉土、容器、肥料

①从花盆中取出haworthia

轻轻敲打花盆,将镊子从花盆的一角插入,自下而上地把haworthia推出来。

取出后根部就是这个样子滴。

②除去粘在根部的泥土

用手把粘在根部的泥土弄掉,这些土都是旧土,没有营养,所以要扔掉。

除去泥土后,你会发现,原来它有那么多的根啊。用剪刀之类的把根剪短一些,让它们看上去更加干净利落。

③准备工作完成!

haworthia的准备工作完成!下面要进行移栽和分株,要看仔细哦!

换个大些的花盆种植!

①准备容器

要准备一个比原来的花盆更大一些的容器。图中那个大一点的就是啦!

②设计

先考虑好要把植物种在花盆的哪个位置。植株位置的高低啊,放在正中间还是歪在一边等照自己的喜好来就可以了。

③加入赤玉土

加入大粒的赤玉土,大致到花盆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度即可,这样可以让排水更顺畅呢!

④加入肥料

先放入一层培养土,土量只要能够覆盖住下面的赤玉土就可以了,然后加入一小撮肥料。

⑤调节植株的高度

把植株放入花盆,同时调节好高度。

⑥加入培养土

决定好高度后,一手扶住植株,一手在它的周围撒入培养土。

土不能加得太满,要留下waterspace才好。

※waterspace就是浇水时,防止溢出而留出的空间。

⑦压实泥土

培养土放入后扶着植株,敲敲花盆,让泥土更加紧实,不留空隙。如果觉得土不够多,就再加些。

⑧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装饰

加些浮石做装饰,可以让植株显得更加水润动人哦!

⑨大功告成!

最后再浇些水就大功告成了!怎么样?很不错吧!

十二卷属(Haworthia)分株的方法

①准备容器

这棵植株有三个宝宝。这里我准备把它分成两株,分别是一个宝宝和妈妈加两个宝宝。

※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分株方法。分成四株也没有关系。

※如果宝宝还比较小,最好等长大一些再分株。因为小宝宝还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可能会枯萎呢。

(图片中子供就是宝宝,亲株就是妈妈)

②分株

要小心地分离植株,可不能弄伤根部哦。如果宝宝植株也连着根,那更要小心,不要把根弄折了。

③干燥一日

如果植株分离的切口比较大,要先让其干燥一日再种植。Haworthia的根部不喜欢太干燥的环境,所以干燥的时间要比其他多肉植物短一些,一天就够了。

④把它们分别种入花盆就大功告成啦!

把宝宝种入小花盆,把妈妈加两个宝宝种入大花盆就完成了。种植的方法请参照上面移栽的说明。

温馨小贴士

如果花盆的底部比较大,最好铺上报纸和网格。

不铺报纸虽然也OK,但是刚刚完成移栽的植物根部还没有长好,花盆中的泥土也还是松松的,如果只有网格而没有报纸的话,碎土很容易掉出来。

铺上报纸后,碎土不容易掉出来,便于保持房间清洁。而且根部长好的时候,报纸也差不多融化掉了,很实用的呢!

相信《瓦苇属(十二卷)的叶插繁殖》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多肉,种植多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适合于叶插繁殖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