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矮探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矮探春,拼音:ǎitànchūn

拉丁学名:JasminumhumileL.

别称:小黄馨、小黄素馨、毛叶小黄素馨、矮素馨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木犀亚目

科:木犀科,亚科:素馨亚科

族:素馨族,属:素馨属

主要产地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形态特征

矮探春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攀援,高0.5-3米。小枝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显。叶互生,复叶,有小叶3-7枚,通常5枚,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柄长0.5-2厘米,具沟,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和小叶片革质或薄革质,无毛或上面疏被短刚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稀为倒卵形,先端锐尖至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叶缘反卷,有时多少具紧贴的刺状睫毛,侧脉2-4对,有时不明显;顶生小叶片长1-6厘米,宽0.4-2厘米,侧生小叶片长0.5-4.5厘米,宽0.3-2厘米。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10(-15)朵;稀有苞片,苞片线形,通常长2-4毫米;花梗长0.5-3厘米,无毛或被微柔毛;花多少芳香;花萼无毛或被微柔毛,裂片三角形,较萼管短;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8-1.6厘米,裂片圆形或卵形,长3-7毫米,先端圆或稍尖。果椭圆形或球形,长0.6-1.1厘米,径4-10毫米,成熟时呈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6-10月。

生长习性

矮探春喜温暖,稍耐寒,耐旱,忌涝,宜排水良好、肥沃土壤。萌蘖性强。

药用价值

矮探春叶:苦、甘、涩,凉。清火,解毒。用于水火烫伤,疮毒红肿。

矮探春图片

XZH52.cOm精心推荐

矮棕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矮棕竹,拼音:ǎizōngzhú

拉丁学名:RhapishumilisBl.

别称:竹棕、棕榈竹、樱榈竹、棕榈、竹矮、棕树、棕竹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初生目,亚目:

科:棕榈科,亚科:

族:贝叶棕族,属:棕竹属

形态特征

矮棕竹丛生灌木,高1米或更高些,茎圆柱形,有节,上部被紧密的网状纤维的叶鞘,纤维毛发状,淡褐色。叶掌状深裂,裂片7-20片,线形,具1-2条肋脉,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较细,两面凸起,边缘平滑。花雌雄异株,花序梗及每分枝基部为一个佛焰苞包着,小花枝纤细,枝条各部分被锈色鳞秕状绒毛;花蕾时为卵形,花萼杯状钟形,具不整齐的3裂。种子球形,直径约4.5毫米。花期7-8月。

生长习性

常繁生山坡、沟旁荫蔽湿润的灌木丛中,性喜温暖湿润、半阴通风的环境,畏烈日,喜欢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硫松湿润的砂壤土中。

矮棕竹图片

矮椒草


品种名称矮椒草

学名Cryptocoryne nevillii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天南星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叶片亮绿色,狭片形至长剑形,叶缘略呈红色,充足光照下,会展开叶片并向上伸展,生长快速,生长高度5-12厘米。

繁殖方法:以插枝的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5-12dH

酸碱度(pH值): 6-8

水温:20℃-25℃

光照:宜中等光照。

栽培难易度:较易栽培,适合的水族箱高度为45厘米。

布景位置:前景。

紫叶矮樱


紫叶矮樱的形态特征

紫叶矮樱高1.8米至2.5米,冠幅1.5米至2.8米,枝条幼时紫褐色,老枝有皮孔。花单生,淡粉红色,花瓣5片,微香,花期4~5月。

紫叶矮樱是紫叶李和矮樱的杂交种。各地均有栽培,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均适宜栽培,东北的辽宁、吉林南部等冬季可以安全越冬。

紫叶矮樱色感效果好。紫叶矮樱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其叶片呈紫红色,亮丽别致,树形紧凑,叶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现好。在盆栽应用方面,可制成中型和微型盆景。

紫叶矮樱的养殖方法

阳光

紫叶矮樱是喜光树种,但也耐寒、耐阴。在光照不足处种植,其叶色会泛绿,因此应将其种植于光照充足处。

土壤

紫叶矮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者微酸性沙壤土中生长最好,轻黏土亦可。盆栽用盆宜深大些,并在盆底垫碎瓦片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能力,并可防止烂根。

水分

紫叶矮樱喜湿润环境,忌涝,应种植于高燥之处。宜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好。

紫叶矮樱的观赏性

紫叶矮樱观赏效果好,生长快、繁殖简便、耐修剪,适应性强。紫叶矮樱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繁殖,嫁接砧木一般采用山杏、山桃,以杏砧最好。其萌蘖力强,可以在园林栽培中易培养成球或绿篱,通过多次摘心形成多分枝,冬季前剪去杂枝,对徒长枝进行重短截,是与栽培观赏。

在园林绿化中,紫叶矮樱因其枝条萌发力强、叶色亮丽,加之从出芽到落叶均为紫红色,因此既可作为城市彩篱或色块整体栽植,也可单独栽植,是绿化美化城市的最佳树种之一。

矮龙船花


品种名称矮龙船花

学名Ixora williamsii Sunkist

异名矮仙丹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茜草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叶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叶小,生长紧密;夏、秋季开花,花冠红色,盛花期花团锦簇,美妍壮观。

繁殖方法:可用扦插或高压法,春至夏季为适期。插穗剪健壮而末着花的成熟顶芽或中熟枝条,每段约10~15厘米,扦插于河砂中,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50%~60%,约经30~40大能发根,待根群生长旺盛后再移植至苗床或花盆。高压法限用于枝条较硕大的品种,如龙船花、大王龙船花、白龙船花等品种,利于操作环状剥皮,春至夏季行高压法约经30~50天能发根。

栽培要点:龙船花类性耐旱,喜高温,冬季应避免移植,生长适温约23~32℃,栽培地点宜选择冬季温暖避风处。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春、夏、秋季为生长开花期,约每30~40天施肥1次,各种有机肥料或无机复合肥均理想。枝条稀疏可加以剪枝或摘心,促使多分枝;每年早春应整枝修剪1次,植株老化可施以强剪,使春暖后枝叶生长更旺盛。在华南北部栽培,冬季低温常有落叶现象,应尽量温暖避风,避免因长期潮湿或土壤排水不良而影响生长和开花。

应用价值:适于作庭园或花坛美化、矮篱、盆栽。

矮紫苞鸢尾


品种名称矮紫苞鸢尾

学名Iris ruthenica var.nana Maxim.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鸢尾科

产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斜伸,有分枝,生多数须根。叶线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0.6~15厘米,具3~5条纵脉。花葶高5~6厘米;花径3.5~4.5厘米,花色为淡蓝色或蓝紫色,花期5月。

生活习性:生于向阳沙质地或山坡草地。耐寒、喜阳光、喜排水良好、适度湿润、含石灰质、微碱性至中性的沙壤土。

栽培要点:播种或分株繁殖。种子成熟立即播种,分株繁殖在春、秋季均可进行。

应用价值:丛植布置花境,也可植于石间路旁、岩石园、台地或做草地镶边植物。

矮全唇兰植物


学名:Myrmechispumila(Hook.f.)T.TangetF.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学名:Myrmechispumila(Hook.f.)T.TangetF.T.W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鸟巢兰族Trib.Neottieae

斑叶兰亚族Subtrib.Goodyerinae

全唇兰属Myrmechis

形态特征:

植株高5-12厘米。根状茎匍匐,具节,节上生根。茎粗壮,直立,圆柱形,无毛,具数枚叶。叶片卵形至长卵形,较肉质,长7-14毫米,宽5-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略波状,基部钝圆,骤狭成柄;叶柄长5-8毫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长2-3厘米,被柔毛,基部具1枚披针形、先端渐尖的鞘状苞片;花序顶生,具1-4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背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短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稍被柔毛,连花梗长7-8毫米;花淡白或灰白色,不甚张开;萼片卵形,具1脉,中萼片凹陷呈舟状,长5-6毫米,与花瓣下部的大半部分粘合呈兜状,先端钝尖而向后反曲;侧萼片长6-7毫米,偏斜,基部围抱唇瓣,先端钝尖;花瓣倒披针状长圆形,与中萼片近等长,但较狭,中部宽约2毫米,基部稍收狭,上部骤狭成直的钝头,具1脉;唇瓣位于下方,呈Y字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前部明显扩大,2裂,呈锐角叉开,其裂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1-1.5毫米,中部收狭成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两侧向上卷曲而边缘具细锯齿的爪,基部扩大,凹陷呈囊状,其囊长和宽各3毫米,在其内两侧各具1枚肉质、长圆形、其顶部截平或略微凹陷的胼胝体。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贡山、景东)。生于海拔2800-3800米的林下阴湿处。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矮黄龙船花


品种名称矮黄龙船花

学名Ixora

异名矮黄仙丹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茜草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株形矮小,叶有椭侧形、阔披针形、倒长卵形;夏、秋季开花,花色花姿各具特色。

繁殖方法:可用扦插或高压法,春至夏季为适期。插穗剪健壮而末着花的成熟顶芽或中熟枝条,每段约10~15厘米,扦插于河砂中,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50%~60%,约经30~40大能发根,待根群生长旺盛后再移植至苗床或花盆。高压法限用于枝条较硕大的品种,如龙船花、大王龙船花、白龙船花等品种,利于操作环状剥皮,春至夏季行高压法约经30~50天能发根。

栽培要点:龙船花类性耐旱,喜高温,冬季应避免移植,生长适温约23~32℃,栽培地点宜选择冬季温暖避风处。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春、夏、秋季为生长开花期,约每30~40天施肥1次,各种有机肥料或无机复合肥均理想。枝条稀疏可加以剪枝或摘心,促使多分枝;每年早春应整枝修剪1次,植株老化可施以强剪,使春暖后枝叶生长更旺盛。在华南北部栽培,冬季低温常有落叶现象,应尽量温暖避风,避免因长期潮湿或土壤排水不良而影响生长和开花。

应用价值:适于庭园或花坛美化、矮篱或盆栽。

花卉大全《矮探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探春管理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