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树桩盆景剪枝四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树桩盆景整个创作过程的剪枝可分为科学剪枝法、技术剪枝法和艺术剪枝法,当作品创作完成,定型后,还要进行一项长期性的修剪,即控制剪枝法。

(一)科学剪枝 应用植物生理学作指导,以掌握各种植物 生长规律及特性,根据树种的不同、长势的强弱、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剪截,以避免盲目修剪植物带来体内堵塞、生长失调及窒息枯萎的不良后果。桩景层次过多,枝叶过密,或是上层枝片过大,会造成植物通风不好,光照不足,出现死枝、病虫害现象。

植物的修剪必须符合桩景自身的生长特点,树冠造形宜于采用收尖渐变,结顶自然,不搞大屋顶的造型手法。科学剪枝的目的是应用植物生理学知识,正确地引导植物生长,充分发挥它们的生长优势,以便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它们。

(二)技术剪枝 技术剪枝是为构图服务的,它要求桩景在外形上给人产生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效果;也是为了突出盆景意境魅力的一种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合于桩景的意境和艺术表现的技法,又是服务于内容的一种外在的技法。如果技术剪枝掌握得不免娴熟、不免准确,应会制约意境的深远,也将不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众所周知:一盆有价值的桩景是与技术修剪功底的作用分不开的。我们盆景流派甚多,风格各异,在桩景技术修剪技法上也各有千秋。

(三)艺术剪枝 艺术剪枝是要赋予桩景以生命和灵魂,达到景有尽而元穷的境地,追求的是桩景意境的深远,因树枝是桩景表达神韵和深远意境最主要的对象,因而它的剪枝技法更注重于桩景整体的结构。它严谨的结构表现在树枝的疏密、聚散、藏露、曲直、顾盼等艺术造型手法上。树枝的神韵应以苍劲、飘逸、动感来加以丰富形象的特征。从而产生意境,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艺术剪枝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有很大的随意性,它可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剪截,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之盆景的最终目的和其它艺术品一样,是要让观众在感性的具体艺术形象中得到思想的启发、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这也是一切真正的好的艺术作品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控制剪枝 控制剪枝是对成型后的桩景景观的维持和再创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长期、繁杂的工作,它由抹芽、摘心、疏枝和截枝而组成。

(1)抹芽:抹去那些没有前途的不定芽,让桩景健康生长。其实这也属于科学剪枝范围。

(2)摘心:不仅能抑制枝条的过快生长,而且在一定时间之内还能保护桩景原有的美感,是很好的抑制变型的措施。

(3)疏枝:是针对桩景长期生长从而主枝分枝增多、密度过大,造成不透风、光照条件差,所产生的叶子发黄和病虫害的现象,有碍观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也属于科学剪枝范围。

(4)截枝:定型后的桩景经过长期的生长,因枝条的粗度和长度,已不能保持树姿的原有景观,便通过剪截、疏剪和其它的剪枝措施加以控制。这也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具体实施可将每组枝条缩短至一定比例(这一比例的标准是新生枝条容易生长到所剪枝条的粗度),不造成脱节现象。

剪截不仅可使植物得到生理平衡,也可使某些不理想枝条重新得到改造,以至产生更佳的观赏效果。应注意的是:有些树种萌芽力强,有些树种萌芽力弱;还有开花、结果的,要有针对性地剪截。避免使呕心沥血的作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XzH52.COM好文推荐

冬季温室树桩盆景栽培


隆冬季节树桩盆景在温室内进行养护,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容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在养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通风换气 温室内应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一般通风时间在晴天中午进行,通风口打开的大小,应根据树桩盆景的生长习性和温度要求的高低,适当通风降温,降湿。天气寒冷时,通风口宜小,时间宜短,相反通风口宜大,时间宜长。通过通风换气,可以降低温湿度,防止病虫害发生,补充室内有效气体成分。室内温度过高,常绿的树桩盆景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枝条生长细弱,抗性差。
见光 温室的采光面宜采用玻璃材料,这种温室性能好,透明度高,缺点是阻碍了紫外线的射入。紫外线能阻碍桩景徒长,限制其生长高度,并且能够杀菌消毒,桩景没有足够的紫外线照射,常绿桩景枝条宜发生徒长、变软,并且破坏其形状。所以应打开玻璃窗,逐步都受到阳光照射,使枝条充实健壮。开窗时间宜在晴天高温时打开见光、透气,一般每日2~3小时即可,落叶类桩景,可防止病虫害发生。
淋水 淋水宜在中午进行,此时淋水,土温和水温比较接近,利于根系吸收。另外大量无效水分可以蒸发走,减少盆土过湿带来的根系呼吸困难,防止发生霉烂,有利于植株体内水分循环,增加其抗性。处于休眠期的落叶桩景,以见干见湿为宜。
施肥 在冬季处于生长的桩景,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施肥的原则是晴天浇,阴天不浇,中午浇,早晚不浇。落叶类桩景处于休眠期,应停止施肥。
换土 部分休眠的桩景(如杜鹃、雀梅、相思等)在冬眠过后,出现死枝现象。可选择冬季趁盆景还在休眠,进行换盆、换土、修枝,用刺激的方法打破休眠,使这些桩景萌发新芽,既可保持盆景原貌,还可在节假日长出枝叶供人们观赏。
防病灭虫 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严禁带有病虫的材料进入温室,定期做好温室药物消毒工作,对盆土、培养土、肥料、门窗、地面及各种工具在内的全部温室环境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

树桩盆景的造型


一、蟠扎

树桩枝条的弯曲度、走势在自然情况下大多不尽人意,通过蟠扎的手法,进行必要的调整。棕丝蟠扎要一定的基本工,不易掌握。用金属丝蟠扎非常方便。选择粗细适宜的金属丝,以要蟠扎枝条基部粗度的1/3为好。过粗不灵活,用力大了易折断或损伤树枝树皮;过细不能定型。先固定好金属丝在起点,固定的好坏很重要,不牢会在枝条上旋转,损伤树皮,弯曲力度也不够固定,方法因人而异,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便于应用为原则。掌握好密度和方向,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角,紧贴树枝,疏密适当,过疏过密或不均匀,效果都不能理想。有时遇到枝条较粗,一根金属丝不达到弯曲效果时,可用双丝缠绕,加强弯曲力度。金属丝的方向应一致,先树干后书枝,先下部后上部,遁序渐进。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折断枝条。根据树形整形状,远观近瞧,对不满意的进一步调整。

金属丝蟠扎易于掌握,只要把起点固定好,蟠扎密度、方向、弯曲受力点等几个方面掌握好,基本上便可以随意弯曲造型,工效高,一次蟠扎到位,成型快,可在嫰枝时就可蟠扎。

二、摘叶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叶片丛生密集难以观看到曲折、苍劲、优美的树干。尤其是岭南的大树型树桩盆景。稀疏有致的叶片,更能显出枝干的奇特,摘叶是树木盆景又一项技术措施。杂木类盆景中有的叶片较大,通过摘叶能起到叶片变小的作用。有的树桩一边叶片生长不旺盛,更甚者逐渐枯死,可把生长旺盛的枝条的叶片全部摘去,促使另一半生长。

三、抹芽、摘心

抹芽、摘心是树桩盆景造型与保持树姿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改变树形,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使树叶疏密得当,通风透光性能良好,书形更加美观。

抹芽就是把新萌发出来的不需要的嫰芽从杆枝上抹掉。萌芽力强的树种,常常在主干或主枝上长出许多不定芽,不但白白消耗营养,而且由于枝叶密集,通风透光性能差,破坏了树形,影响花蕾生长。有些对生枝在刚萌芽时抹掉其中一个,注意腋芽的角度,留芽角度不当以后就会影响树形。

摘心就是除去新枝顶端的芽,促进腋芽生长与坐果,摘心可控制枝条长度,缩短节距,使叶片密集。树种不同,摘心的时间先后不一,松柏宜在4--5月,杂木在嫰枝长到预想设计时摘心,花果类避免在花蕾形成期摘心,关键要根据所掌握的实际进行。

苏州树桩盆景的攀扎


苏州树桩盆景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粗扎细剪,剪扎并用。其中攀扎和修剪是树桩造型的关键。现着重介绍其攀扎枝发。苏州树桩盆景传统棕丝攀扎。棕丝与树皮颜色协调,攀扎后的树桩即可观赏。其关键是要掌握攀棕着力点,棕丝粗细要选择适当。

1.全扎发 所有材料是苗木,从树干(主干)到树枝(枝片)要全部进行攀扎,其枝片分“台、托、顶”三种。“台”指主干两边的枝片,“托”为主干后边的枝片,“顶”是主干顶端的枝片。先扎主干,后扎枝片。主干从下部向上扎,扎前先确定树桩的观赏面(正面),然后根据树桩的自然姿态确定造型式样。攀扎式样有蟠龙式、卧干式或悬崖式等。以蟠龙式为例,起特点是主干呈‘S’形,盘旋而上。攀扎时树桩正面朝前,根据主干粗细选择适当的棕丝,固定在主干最下部的适当部位上,最好是扎在节疤处,棕丝不易滑动。然后把棕丝左右移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部位打结固定,便完成主干第一曲。第二、三曲是攀扎的关键,第二曲下部位置一般在第一曲中间向上约五分之一处,把棕丝固定后,左右绞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位置打结。第三曲只要顺“S”型向上攀扎即可。

2.半扎法 从野外挖掘回来的,一般主干已经定型,不能弯曲攀扎,对此树桩重要根据桩干的自然形态确定造型式样,仅对主枝进行攀扎。

树桩盆景供肥的要点


树桩盆景易因供肥不足而生长细弱,或因肥力过剩而徒长变形,从而影响艺术造型,降低欣赏价值。因此,必须讲究适时、适量、按需供肥。

适时初上盆或换新泥的盆树,其根系会有损伤,暂不适宜施肥,待翌年开春或初夏生长恢复正常后再酌情供肥。

人秋后,盆树生势渐缓,应少施肥。冬季盆树多处于休眠状态,则停止施肥。置放于阳台的盆树,若需施肥,宜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并先将盆内杂草除净、松土,至经晨再浇一次水。

适量盆树的适宜施肥量,应遵循薄施、勤施的原则,由春至秋,一般10~15天追施一次稀薄液肥(肥、水比例大致为3:7)。或按盆树的生长状况,适当增减追肥次数,每次坚持不过量或过浓。按需氮肥(多选用尿素或沤熟的饼肥)促进枝叶繁茂,磷肥(骨粉或过磷酸钙)促进花艳果大,钾肥(草木灰或硫酸钾)促根强茎,施用效果不同,应根据各类树桩的生长特性及观赏要求,有针对性地按需选用。

保持树桩盆景的造型


要保持盆景的造型,必须要及时对树桩进行修剪、摘叶、剥芽和摘心等工作。

1、 修剪:对于不同的品种,其修剪方法也不同。萌发力较强的品种,在新枝发生后,根据姿态修成平成片即可。而对于观花盆景,开花结果多在短枝上,长枝是营养枝,只要留下1—2节,其余的剪去,使其枝短花密。修剪时一般保留外侧的芽,使其水平发展。

2、 摘叶:对萌发力较强的品种,在夏季可将叶全部摘去,同时追肥并经常喷水,半个月左右便有嫩叶生出,可提高观赏水平。

3、 剥芽:一些品种在生长期其根部及枝干上常会萌发一些不定芽,会影响树型,同时又消耗养分,所以在幼芽时就应剥除。

4、 摘心:对于有些要求枝密的品种,在新梢未木质化前就要将心摘除,以促进侧芽的生长。

树桩盆景的秋季管理


秋季树木生长地一般特征是春夏季梢已木质化,新地根叶系统已经形成,增加了树木同化面积,为秋梢和花芽分化积累了养分


常绿树木秋梢生长与花芽分化同期进行,养分地分配争夺激烈,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生殖生长消耗大于营养生长,并能互相抑制
如果秋季营养积累不充分,秋梢不能木质化,来年必然花少果小
未木质化地新老枝条必须接受严冬地考验,严冬对植物地考验比酷暑地考验更残酷,所以秋季就必须为树木越冬创造条件,促其秋芽早发,延长生长时间,加快树地长势,充分积累养分,利其顺利越冬
秋季树桩发芽地时间晚,生长时间缩短,营养积累不充分,小枝未木质化,老弱枝和内膛枝未积累足够地养分,越冬易缩枝和枯枝
新植地生桩尤其如此

因此,秋季树桩盆景管理是一个重要时期,土、肥、光照都应有针对性地加强
常绿树还应摘心,促使秋枝尽快木质化,为越冬创造条件
针叶树、落叶树秋季孕芽而不发芽,因此,晚秋要促使其到期休眠,以免徒耗养分,影响其顺利越冬

土应干湿交替,干透浇透
平时经常松土,让空气渗入,增加土内含气量
盆土干湿交替,干燥时土内水分少,空气能渗透到被水分填充地空隙,根地呼吸顺畅
适当干燥,能促使根地生长,有利秋梢发育,并能形成小叶

肥料要适时适量,初秋要及时多次淡施,中秋少施,晚秋时控制施肥,以不促发晚秋梢为宜
这样用肥能促使秋梢早发旺发,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来年必定叶茂花繁果多
如果树势很好,秋肥较多,可能出现春花秋开
我地乌柿、罗汉松多次出现春花秋开,春果秋结现象
秋肥早施在果树生产中应用较多,盆景树桩管理精细,更应秋肥早施

盆景树木秋季应加强光照,将盆置于全日照地地方,任太阳光照射,有利树木积累营养,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树木生长期间,顶端优势明显
在肥水光气好地条件下,生长旺盛,树桩地外形比例在秋梢生长中变形膨大,树叶集中到边缘
养料分配也不均衡,老枝条和中心枝条上养料供给不足,意在冬季枯死
秋梢来春还会在顶梢发芽,变地更大,失去重心,打破树桩地构图比例,变得不甚美观
因此在秋芽形成和长出前,进行疏剪和缩剪,秋梢长出后再摘心,克服顶端优势,抑扬结合,合理分配养分,保持良好地生长态势,保持美观地构图比例,这是树桩盆景管理地必修课

冬季温室树桩盆景养护


隆冬季节树桩盆景在温室内进行养护,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容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在养护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通风换气 温室内应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一般通风时间在晴天中午进行,通风口打开的大小,应根据树桩盆景的生长习性和温度要求的高低,适当通风降温,降湿。

淋水 淋水宜在中午进行,此时淋水,土温和水温比较接近,利于根系吸收。另外大量无效水分可以蒸发走,减少盆土过湿带来的根系呼吸困难,防止发生霉烂,有利于植株体内水分循环,增加其抗性。处于休眠期的落叶桩景,以见干见湿为宜。

施肥 在冬季处于生长的桩景,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施肥的原则是晴天浇,阴天不浇,中午浇,早晚不浇。落叶类桩景处于休眠期,应停止施肥。

换土 部分休眠的桩景(如杜鹃、雀梅、相思等)在冬眠过后,出现死枝现象。可选择冬季趁盆景还在休眠,进行换盆、换土、修枝,用刺激的方法打破休眠,使这些桩景萌发新芽,既可保持盆景原貌,还可在节假日长出枝叶供人们观赏。

防病 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严禁带有病虫的材料进入温室,定期在温室喷洒新高脂膜做好防病工作。

如何给树桩盆景浇水

盆景树桩栽植于盆中,一般盆浅土薄,盆土里的水分不易保持,再加夏季气温高,水分易蒸发,树桩需水量大,这时如不及时给树桩浇水,会导致缺水、干桩,盆土干涸而死亡。夏季如何正确地满足树桩的浇水要求,必须掌握好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好盆土与水温。一般浇水,盆土温度与水温应保持相同或相近,如盆土温度与水温相差过大,不能浇。夏天浇水,要掌握水温与土温及气温相同或相近时再浇水。

二、要注意浇水的水质。给树桩盆景浇水,以雨水、河水、池塘水为好。特别南方喜酸性的树桩,用雨水浇灌最好,用河水、池塘水浇灌也可以。但在北方,由于土质偏碱,造成河水、池塘水也多含有盐碱成分,用这种水浇花,不利喜酸花木的生长,这时如没有雨水浇桩,可用腐熟好的淘米水稀释再浇桩。另外,自来水、金鱼缸换下来的废水也可浇中性及偏碱的树桩。若用自来水,须晒几日让水中的氯跑掉才能浇。含有肥皂的洗衣水、盐碱质的水、化学污染水,绝对不能用来浇桩。

三、浇水要看天气的变化。每天早晚各浇一次透水外,中午前后要补充喷水和浇水,除喷叶面、盆面、桩体外,盆桩地面也要常喷水,保持盆周围空气湿度,以防盆桩黄叶、干叶、焦叶,连阴雨天不要浇水,而且盆内不能积水,以防长期积水沤烂根部,造成桩体死亡。

四、要看盆景的盆的大小、深浅与盆质。盆小而浅的树桩,浇水的次数要多些。盆大而深,盆土含水量多,又一时蒸发不透,浇水次数则相应少些。浇水要根据盆质,区别对待。瓦盆透水性能好,盆土易蒸发,易干燥,浇水次数应多些,浇水量也应大些。陶盆、石盆、釉盆及塑料盆,盆壁不透气、不透水、盆土不易干,浇水次数应少些,浇水量也应小些。

水旱盆景的树桩加工


水旱盆景的树木材料,无论是从山野采掘的,还是幼苗培育而成的,均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粗加工,达到初步造型,使具有大树的基本形态。在制作水旱盆景时,还须根据总体构思,再作进一步的造型修整。 树桩的加工,宜采用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松柏类树种以攀扎为主,其它树种以修剪为主。攀扎宜采用金属丝,可使树枝线条流畅,屈伸自如,并且便于修改。修剪,首先剪去多余枝条。对平行枝、对生枝、交叉枝、重叠枝、轮生枝进行调整,有些剪去,有些截短,有些结合攀扎进行改造。对过长枝缩剪,对过密枝疏剪。对于需要缩剪的长枝,待其生长到需要的粗度时再行缩剪,过早的缩剪会影响其生长粗壮。

多株树木合栽时,常常须剪去其中一些树木的大枝,以求理想的整体效果。如果每株树均很完整,或个性太强,那就很难配置成林了。这时应以全局为重,该剪则剪,即使是作孤植的水旱盆景,有时也须根据石头、摆件的安排和布局的需要,剪去树木的某个大枝。 水旱盆景中栽种树木的地方较小,形状也不规则,故还须对树木的根部作一些整理,剪短向下生的粗根及过长的根,使其能够栽种在理想的位置上。

喜欢《树桩盆景剪枝四法》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盆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