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野花取代人工草坪 渐成都市自然园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旱伞草、蒲苇、水竹、芦苇、千屈菜,黑色的麦冬、红色血草,星星点点开花抽穗的“野草”正在逐渐取代整齐划一的草坪,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的主力。在昨天召开的园林景观展上,不少专营“野草”的公司受到了景观设计行家的青睐,不少新培育的野草被抢订一空。

上海专业野草生产企业“精文绿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前,他们从国外引进少数品种的观赏野草,但即便如此,“野草”的销售量也很难与草皮相提并论。但是,近年来,更多都市人渴求亲近自然,越来越多富有野趣的“野草”被人看中,引进到公园绿地。

虽然目前运用的“野草”祖先的确都是真正的野草,但是却都是经过特殊培育的。在“野草”生产基地,不但有开花抽穗,叶片形态优美的观赏野草,还有各种色彩培育出来的野草,包括黑色的麦冬草和红色的血草。

由于“野草”野花特地的美感,目前,新建公园绿地在营造多层次景观效果时,已经多用“野草”作为地被景观。闵行体育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在上海草皮要营造四季常青的效果,必然隔几年就要翻新,成本反而比一次播种的“野草”高,“野花、野草”的景观效果则要比普通草皮丰富不少。

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市“野花、野草”用量可突破千万株,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在开展大型花卉展览时,也改用长年开花结果的“野花”而不再用一次性草花布景,而在城市街头,市民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自然情趣的野花野草。

XzH52.coM文章精选

成都市创森五大目标已出台 森林进城园林下乡


昨日记者从成都园林主管部门获悉,我市创森五大目标已经出台。五大目标为:城市、园林、林业三合一;城区、近郊、远郊远近结合;建生态屏障林、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讲求乔木、灌木、草丛三头并举;实行我市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按照这五大目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对照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结合全国城市申报情况,我市决定力争2007年将成都建设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森林城市”。为此,我市城区的空间要换绿地,近郊绿地要换效益,远郊绿地要换人口。

城市、园林、林业三合一

据了解,目前,我市创森5大奋斗目标已出台。按照这5大奋斗目标,作为森林城市的成都,要做到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让高大乔木自然之美与城市建筑的现代之美、盆景花卉的文化之美有机结合。城乡一体、远近结合,园林下乡、森林进城,功能互补、浑然一体。

速生乔木抢占城市空间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市城区、近郊、远郊要“三位一体”。城区的空间要换成绿地。在实施过程中,以速生乔木树种与目的树种混栽,利用速生树种较快占领城市空间,保证城市森林的持续更新。

近郊绿地要换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将一定范围的土地建设为森林植被为主的绿化隔离带,发展花卉、林木种苗产业、休闲观光产业。

远郊绿地要换人口。以我市山区300万亩人工商品林地利用为主,开展森林旅游;建设各具特色的山区旅游度假集镇,引导城市资金聚集和人流疏散,促进我市林区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

建生态屏障林、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

此外,我市水网、路网、林网要“三网合一”。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理念,道路、农田、水系均实现林网化利用,实现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水体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城市森林建设与人们出行的污染和保护有机结合。其间,要做到生态、产业、文化“三林共建”。即以西部邛崃山脉山区天然林、退耕还林为基础,路网、水网为纽带,城市近郊防护林为重点,建设成都生态屏障林;以平原花卉苗木林、东部丘陵果茶桑经济林为基础,城市近郊速生商品林为重点,建设成都林产业林;以城区机关单位、公园、博物馆区、寺庙、纪念林基地为载体,建设成都文化传承林,森林建设以巴蜀园林为特色。

园林的主体--自然


朱有玠大师园林设计思想和实践 朱有玠先生出生在浙江黄岩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家庭文学思想的熏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喜爱和热情,伴随了他成长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他本科就读金陵大学园艺系,曾师从汪菊渊、程世抚先生等先辈,对于植物栽培技术、园林艺术、城市绿地规划等都有了系统的学习。 1949年起朱有玠先生到南京工作,先后在城建局园林处、园林局、园林规划设计院从事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结合南京当时的情况,朱有?先生和同事们共同提出“先绿后好”的指导原则和“点、线、面” 系统结合的处理方法。他参与或主持了当时南京多项的绿化规划、公园规划、荒山绿地建设等工程项目。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中山陵后山、雨花台、九华山等荒山绿化,玄武湖的第一次规划和设计,莫悉湖规划,绣球、浦口等新公园规划设计与烈士陵园规划设计等。朱有玠先生还参与了其他城市的建设,如1966年西安市的道路绿化规划、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唐山重建绿地系统规划、太湖风景区规划,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绿化调整等。1989年,由于朱有玠先生杰出的贡献和不懈的精神,建设部授予他园林设计大师的殊荣。 设计思想 在设计思想方面,朱有玠先生尤为重视以下3点:一为立意,二为传统文化,三为体宜因借。 立意是设计的灵魂,“无论是中国艺术还是外国艺术,都反对简单的模仿”,要想在园林艺术上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在立意上做足文意。好的立意有两个重要基础,一为对原始自然条件充分了解;二是熟悉先人的事例,知道如何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设计的底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大势而言,为公众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绿化设计的主体,在这方面,先行的西方当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对原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设计中的中国味诗情画意的流露无疑可以使设计作品特色更加鲜明,更容易为人接受。他认为“中国园林最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园林中意境的创造,而意境的创造,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诗情与 画意将传统的审美观与自然景物作密切的结合,达到情与景融,天与人合。” 体宜因借是中国园林设计著作《园冶》中的重要观点,体宜指设计要得体,要根据功能和社会要求来决定规模和形式;因借指注重自然条件限制的同时,善于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丰富景观。体宜因借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将社会规范、审美心理等也纳入设计构思的范畴。 在对园林及园林艺术的认识方面,朱有玠先生曾在《自然审美与生态效应》一文中写到:“园林具有大自然母亲的一切优良天性,同时又兼具人文的艺术品格”。所以“园林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属于自然境域的艺术……”它是依靠自然物如:山水泉石、娇花芳草、文禽蛱蝶、茂林修竹等等所固有的美,与自然现象如季节、朝暮等时序的变化,飞雪、迷雾、骤雨、初晴等气象变化,生长、荣枯、爱恋、成熟等生命现象,所综合表现的动态美来体现的……既然园林艺术是以体现自然美为主的艺术,园林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因而“中国园林的形式美也好,意境美也好,它的艺术处理,莫不以自然条件与自然变化为依据和出发点”。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必须“ 凭借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表现的色、态、声、质感、光影、空间层次、时间序列来达成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以及动态的季相韵律与静态的丘壑构图间的艺术统一”。 朱有玠先生文学历史功底深厚,言谈中颇多诗词典故,不但活跃气氛,而且有理有据,更使得他设计目标明确;同时,他书法和绘画也有一定的造诣,这些使他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在设计中,朱先生一直非常重视文学艺术、绘画和园林创作之间的联系,他说过“诗、书、画中自有园林创作的源泉”。诗、书、画蕴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许多美的事物,它们为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可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 设计实例 1997年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拟在梅花山的东南面建一座大观园,以纪念《红楼梦》的作家曹雪芹,朱有玠先生指导了这座园林的设计。在他的建议下,该园的规划创意从简单对大观园的模仿改为着重红楼文化的表现,并将该园命名为红楼艺文苑。设计选用《红楼梦》中描写的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作为各个景点的立意。园中仍以植物造景为主,但各景区按规划中的意境要求分别点缀了山石、雕塑、喷泉、亭、榭、堂、桥等构筑物,形成与《红楼梦》中场景相通的章回式情节性的意境景区。 “太虚幻境”景区为该园的主入口区域,在《红楼梦》中是描写贾宝玉神游太虚的情景。设计中以牌坊为园门,牌坊上书“太虚幻境 ”四个字,以水池和写有“太虚幻境”的景石作为入口标志,池中设置雾状喷泉,背景是绿色的坡地,当喷泉开放时,云蒸霞蔚,虚无缥渺,较好地表达了“太虚幻境”的意境,同时借此隐喻游客,此园并非“大观园”。 “潇湘竹韵”景区是以湘妃竹为主的各种竹类种植区,在展示竹子神韵的同时,也反衬出林黛玉的个性和命运,引起人们“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的联想。 “芍荫沉醉”景区散置黄石,石间植芍药,置一少女醉卧花间的雕像。游客到此,既赏了芍药花,也可联想到《红楼梦》中史湘云的种种趣事和爽朗个性。 “芦雪联吟”景区的设计则采用造型古拙粗犷的园亭,在水洼中植以芦竹、芦苇,创造了一处极富野趣的景观,烘托出芦雪亭争联即景诗的意境。 “梨园雏缨”中的“梨园”是中国戏班子的别称,该景区遍植梨树。初春时分,梨树绿白的新芽萌发,洁白而群聚的梨花,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芳官、龄官等一群小姑娘娇憨的神情和可怜的命运。梨花开时,则形成“梨花带雨”这一江南典型景观。 “香丘”是表现人所共知的“黛玉葬花”的场景,景区内于矮丘上置亭,四坡及周围遍植梅花、桃花、樱花、李花等,营造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景象。 “拢翠分花”是曹雪芹笔下“画意”的描写,这是中国仕女画的常见主题,设计中运用红梅与茶花,借用南国的春雪,描绘出“琉璃 ”世界白雪红梅的动人卷轴。 在全园的设计中,每一意境景区,都用简练而有诗意的词句点题,使人浮想联翩;每一意境景区都有独特的场景和植物配置,但都以红楼文化为主线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充实及景观丰富的主题公园。园景与红楼文化联系在一起,既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了游客游园赏景的兴趣,开阔了游人的知识面,使该园的品位得以提升。

绿色成都喜捧园林城市桂冠


昨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建设部于本月26日正式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2000年,我市作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决定。此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通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城市绿化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初步建成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城乡一体、绿量适宜、景观丰富、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此期间,我市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实施了一系列创建重点工程,新建十个公园,整治百条绿化廊道,评选千个园林式单位、立体绿化项目,开展立体绿化,改造了街道、广场绿化,新辟三圣花乡、幸福梅林,启动了金牛两河、武侯江安河、成华北湖等大型森林公园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得到全面跨越式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99平方米,绿地率达33.03%,绿化覆盖率达36.08%。

去年,我市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建设部提出申请验收“国家园林城市”。去年9月,建设部来我市验收后,向我市提出整改意见与建议。随后,我市展开重点整改。今年春节期间,建设部再次来到我市进行验收复查,并经重新审查研究决定,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据悉,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自1992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此次评审前,全国共有87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城区)”称号。

相关:五大工程再为成都添绿

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我市将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实施一系列工程。

“城市之肺”:我市将利用现有熊猫生态公园和植物园以及周边的山地丘陵,扩展连片,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氧源林,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

“城市之肾”:我市将在城市西北主要水源方向,各建设2平方公里的水源涵养林及湿地;在市域范围内的河道两侧建设20—5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带和湿地,长度约150公里。

“城市之心”:在城市中心区拆房建绿,形成总面积约30公顷的城市绿心公园,在城市热岛强度大的区域建设不低于20公顷的公共绿地;继续抓好具有成都特色的屋顶绿化和立交桥绿化。

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在市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沿成绵、成南、成温邛、成灌、成彭、成雅、成渝等七条放射状出入城通道,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长度约900公里;建设以苗圃、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主的防护林带,为城市绿化建设储备大规格苗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观光休闲设施。

建设绿色健康走廊工程:利用我市三环路→光华大道→温玉路→直达青城山两侧的生态林带,建设宽2米,长110公里的自行车道、游人步道绿色健康走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园林草坪养护管理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的重视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草坪建设作为园林施工的基本,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组成,在城市对环境的美化、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气候等发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草坪在城市公园、广场和道路等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加多,因此,对草坪进行养护和管理对草坪的使用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把城市园林规划的图纸向实际的详细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一个转化过程,在前期的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设计图纸,严格依据设计人员的规划进行施工,同时也要严格的遵守园林绿化工程的相关要求,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达到预期的景观目标效果。

春季一般施用尿素,量不宜大,以免引起草坪徒长。夏季草坪生长减缓,尽量避免施用氮肥,多以碳、钾肥为主,一般多采用0.2%-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施肥次数依土壤状况和草坪生长状况而定。

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杂草不仅与草坪争光争肥挣水,恶性杂草还会逐步蚕食草坪,因此清除杂草是草坪养护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刚种植的草坪。目前草坪除草主要是人工除草和草坪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应注意按区、片、块划分,定人、定量、定时地完成除草工作,应使用辅助工具将草连同草根一起拔除,不可只将杂草地上部分去除。

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有哪些冠形


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的冠形有如下几种

一、杯状形:中心只有一小段一定高度的主干,主干上分生3个主枝,均匀向四周开展,每个主枝又各自分生2个枝条,成为6枝,然后再分枝成为1~2枝,形成中心空如杯的杯状形。杯状形树冠内向枝条和垂直枝条都要剪除,才能整齐美观。

二、自然开心形:无中心主干,中心不空,但3个主枝分枝较低,间隔分布,中心开展。这种树形有利于通风透光、开花结果,是蔷薇科果树、花木常见的树形。

三、尖塔形或圆锥形:有明显主干,如雪松、水杉、罗汉松等。

四、圆球形:有极短的一段主干,分枝多,叶层厚,如大叶黄杨、杨梅、海桐等。

五、伞形:有明显主干,所有侧枝下弯倒垂,如龙爪槐、垂桃等。

六、棚架形:主要适用于蔓生植物,如紫藤、木香、葡萄等,可以按搭架设计成型。

七、灌丛形:主干不明显,如紫荆、贴梗海棠、榆叶梅等。

其他如合轴主干形、圆柱形、疏散分层形等。

风景园林设计要弘扬传统尊重自然


著名风景园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前不久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当代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建设暨理论坛上强调,风景园林科学发展首先要遵循中国的传统理念,因为它反映了科学的宇宙观。

孟兆祯十分赞成“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设计理念。他说,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一个地球,破坏它们的环境,最终势必危害到人类自己。在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应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前提下,发挥“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在孟兆祯看来,创造园林艺术美要以“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为座右铭,风景园林总的造景特色是“盖以人为之以人工之美入天然必能奇,以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此外,孟兆祯还特别强调最大限度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他指出,将其中任何一种功能强调到高于综合功能的位置都是不科学的。要善于将生态环境、空间景观、文化内涵和现代社会生活融于一体。设计师应努力满足使用者对自然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然后才是人们享受植物营造的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同样也是包含多种要素的综合性工作,而不是单一的植树种草。

孟兆祯十分看重继承和发扬中国风景园林的民族传统特色,主张以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学习和研究国外的风景园林成就,学习国外如何根据各自所处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来设计风景园林。风景园林是一门文理交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交融的学科。其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由科学的“比兴”以及绘画的“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等衍生而来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中就理法而论主要是借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巧于籍因成果,精湛之处在于体现用地之不同地宜。一方风水养一方人,自然山水各具形胜。因地、因时制宜,便有可能寻觅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真谛。这也是预防、医治千城一面的良方。

孟兆祯认为,“借景随机”、“借景无由,触情俱是”和“臆绝灵奇”,都是传统的借景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应用和向前发展。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建成于1998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坐落于成都市的护城河——府河上,占地2400平方米。它由中、美、韩三国环境艺术家共同设计,活水公园的创意者,美国“水的保护者(KeepersofTheWaters)”组织的创始人贝西·达蒙(BetsyDamon)女士,同其他设计者一起,吸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全长525m,宽75m,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活水公园由于在生态、美学、文化、教育功能上的完美结合,曾获得1998年国际水岸中心“优秀水岸奖最高奖”、国际环境设计协会和美国《地域》杂志联合评定的“环境设计奖”(与英国泰晤士河治理项目并列),以及包括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

活水公园呈鱼形,紧依府河。它展示了一个水的净化过程:从旁边的府河抽水上来,通过沉淀,流经种着芦苇、菖蒲的塘,再流过鱼塘,水就由污浊变得清澈。

公园起始的鱼嘴部分,用石材砌筑台阶式浅滩,栽种大量天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两架川西水车,将府河水泵入全园最高处的鱼眼蓄水池。此处利用地形建造覆土建筑,建成环保展览及教育中心,并设有净水工艺厌氧处理池。临河仿照旧有木构民居而建3层通透式茶楼,以供游人品茶休憩。

河水继续流入水流雕塑群代表的“肺区”,这里利用气旋,使水流如山涧溪流般回旋跳跃,生动地体现“活水”曝气的意义。

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是一组水生植物塘净化工艺设计,错落有致地种植了芦苇、菖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对吸收、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各有功能上的侧重。蜿蜒的塘边小道,塘中木板桥,营造出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意境。

经过湿地植物初步净化的河水,接着流向由多个鱼塘和一段竹林小溪组成的“鱼腹”,在那里通过鱼类的取食(浮游动植物),沙子和砾石的过滤(鱼类的排泄物),最后流向公园末端的鱼尾区。至此,原来被上游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经过多种净化过程,重新流入府河。

自然授粉


园艺作物育种中的染色体工程还包括单倍体、非整倍体和额外染色体(即B一染色体)等内容,但因这些方面在花卉育种中成功的例子不多,因此,在这里就省略了。下面我们再谈谈花的授粉类型。

这里先谈自然传粉。

自然传粉的方式有下列几种:①借助于风力;②少数植物的花粉是靠水传播的;③大多数植物种类是靠动物,尤其是昆虫传粉。前两种的传粉方式,都是靠大自然的动力。而第三种靠花的颜色、香味和花蜜来引诱昆虫,其中有些纯属哄骗,如梅花草属(Parnassi8spp)是以有光泽的花蜜样的突起,而Ophrysspp则以昆虫样的花来诱骗的。但大多数植物是靠花为昆虫提供了花蜜和蛋白质。除昆虫之外,芦荟属、Antholyza、倒挂金种属、木槿属、Kniphophia和鹤望兰属则是靠鸟类传粉的。而许多菊科植物的花粉,如Chrysanthemumleucanthemum,却是由蛞蝓传播的。

我国的大多数栽培作物的主要传粉者是蜜蜂和野蜂。但是,还有一些昆虫在某些作物的传粉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苍蝇,它们对伞形花科植物如胡萝卜和欧洲防风属是主要传粉者。蝴蝶则倾向于为与它们自身的颜色相似的花传粉。而烟草和蝴蝶兰PatantheraChlorantha,则以它们弥散的香味、白色的花和长的花蜜管,来适应于黑蝇蛾为它们传粉。特别有趣的是丝兰属植物,它是靠蛾Pron以aYuccasella的幼虫传粉的。它们的成虫将收集的花粉粘成一个球,而后将球转移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待花粉萌发进入子房时,也将蛾的一些卵带进去,因此,其幼虫便在受精后发育的子房内靠其营养物质饲喂成长,从而毁坏了大约20%的种子,但其它的子房则发育正常。

黄蜂是雪果属(Symphoricarpusspp)和玄参属(Scrophulariaspp)的主要传粉者。姬蜂的授粉对象则是羊尔兰属(Listeraovata)。野生无花果有三种关闭状液囊样的开花或“结实”类型,即已经知道的雄、雌和特殊的不育类型,它们都能作为单独的无花果受精个体,由自然界的黄蜂幼虫传粉。雌黄峰蝇成虫为所有的三种无花果类型传粉,其中只有可育的类型不适于抚养它的幼虫。大多数栽培的无花果都不是虫媒类型,因为它们的可供食用的新鲜果实是无种子的,没有必要通过受精产生。但在种植园中的伊兹密尔无花果的果实,却需要由黄蜂进行有效的传粉及发育长成,因为它们需要用于脱水加工。

风是许多藜科植物传粉的主要动力,其中包括糖用甜菜和菠菜。而许多带有柔荑花序的树种,为锯口桤木、榛和白杨,都是靠昆虫进行有效传粉?

野花组合漂亮吗?(精选)


“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野花组合漂亮吗?(精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问:野花组合漂亮吗?

答:野花组合里面会配比不同颜色、不同花期的各类草花,该类花卉组合在观赏性方面的价值极高,所以野花组合其实是很漂亮的。详情请致电长景种业。

常见的野花组合有蛇目菊、硫华菊、假龙头、美丽月见草、矢车菊和紫花地丁,这几类草花分别按0.2、0.2、0.15、0.1、0.15和0.2的比例进行分配,花期从春季的3月份一直可以延续到深秋时节的10月份,花卉的颜色也包揽了黄色系、粉色系、红色系、蓝色系、紫色系等,颜色主要以暖色调为主,该组合以菊科花卉为主,盛花期多在秋季,并且大多都是耐旱性以及耐寒性较好的品种,在打理上面不需费太多精力。另外还有一种组合,该组合里面包括了12种花卉,除去上面所提到的组合里的之外,还有七里黄、旱金莲、花菱草、中国石竹、花环菊、红亚麻、凤仙花、孔雀草、易果菊、虞美人、金盏菊、麦仙翁这些,相对而言,这种组合的花期跨度更大,基本全年都可以观赏到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观赏价值非常高。

相关野花组合种子现在可以在长景种业咨询购买,该种业提供专业种植指导服务。

生态城市需要野花野草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员日前对记者说,北京准备在城市的河道两岸、道路两边以及市中心的钢筋水泥建筑密集区域,尝试种植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包括蛇莓、多种胡栀子、旋覆花、大叶铁线莲、紫花地丁、委陵菜等,让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生态。(见11月1日《京华时报》)

这是一个好创意和务实之举。野花野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的绿色财富和资源。野花野草优点很多,一是成本低廉,经济实用,基本不用投资,只需花一点人工养护费用;二是生命力旺盛,适应气候,用野草铺制的草坪不怕压、不怕踩、不用浇水;三是野花野草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且品种众多,适应不同的季节,用野花野草绿化、点缀城市,能保持自然原生态,可以让厌倦尘嚣的都市人更亲近大自然。喜爱旅游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到僻静乡村,看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一种清新和赏心悦目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如果把这美景搬到城市,那是多么的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多年来城市绿化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野花野草杂乱无章,难登“大雅之堂”,有碍城市观瞻和文明卫生,以“斩草除根”而后快,故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全民“除草”运动。与此同时,绿油油的草坪却备受青睐,成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象征。人工栽种的草坪虽然整齐有序,但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除品种和色调单一外,尤其是养护成本过高,据绿化专家测算,草坪造价一般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防病、治虫、割草等日常养护还需要大笔费用。草坪本身很脆弱,老化、退化得快,要经常浇水,作为缺水城市是不适用的。同时草坪实用性差,人不能踏入,大量占用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其实野花野草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有着很强的净化城市空气的功能,合理栽种可以把城市打扮得既艳丽妖娆又不失“野味”。我的一位朋友曾在德国留学,据他讲德国建设生态城市很重视绿树、草坪和野花野草的合理搭配,形成交相辉映的美景,使城市有了乡村的气息和韵味。其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北京将不上“大雅之堂”的野花野草引入大都市,是生态文明和城市绿化观念的更新,期待更多的城市青睐野花野草,把城市装扮得更有“生态味”。

喜欢《野花取代人工草坪 渐成都市自然园林》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园林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