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之--分布与危害 杏球坚蚧壳虫以若虫和成虫聚集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使被害树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产量下降,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
杏球坚蚧壳虫形态特征 雌成虫具花椒粒状的半球形蚧壳,密集附着在枝条上,初期柔软、棕黄色,后变为硬壳、紫褐色,表面有光泽及小刻点,直径3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约2毫米,头部赤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末端有交尾器一根,蚧壳长椭圆形,卵为椭圆形,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粉红色,长0.3毫米,若虫长椭圆形,背面浓褐色,有黄白色花纹,腹面淡褐色,触角、足完全,有尾毛两根。
杏球坚蚧壳虫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上覆有白色腊质,数量大时结一层白霜,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出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密质粘液,后期变硬,雄虫脱皮一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4月份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旬开始在介壳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600-700粒,卵期一周,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的若虫由母体下爬出,四处蔓延到叶上(叶背比叶面多),将口器固定在叶肉组织中,吸食汁液为害,落叶前若虫转移到枝干上分泌白色腊质,脱一次皮后即在脱皮壳中越冬。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1)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小幼虫,河北省怀来县用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砒酸铅(现配现用),成本低,效果好。 (2)萌芽至花蕾露红时,越冬若虫自蜡质壳内爬出转移时喷3度石硫合剂或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6月上)喷克蚧灵、蚧光、蚧达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或喷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0.3-0.5度石硫合剂。 (4)人工刷除介壳,应在雌虫尚未产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 (5)树干涂药环:5月下旬6月上旬,刮去15-20厘米树干老皮,涂40%氧化乐果3-5倍液;25%久效磷50倍液;40%甲胺磷5-10倍液,涂后用塑料布包扎。 (6)保护天敌:黑缘红瓢虫的成虫捕食蚧壳虫若虫,幼虫捕食蚧壳虫的雌成虫,应注意保护利用,一般秋末可人工设置瓢虫的越冬场所,生长季节避免喷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xzH52.COm推荐阅读

国槐球坚蚧防治措施


国槐的病虫害不多。主要有苗木腐烂病、槐尺蠖等。但近期发现在国槐细枝上寄生着许多具有蜡质介壳的害虫。经专家鉴定为球坚蚧。

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又名杏毛球蚧,属同翅目介科。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危害梅花、海棠、樱花、碧桃、红叶李、杏等植物。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刺吸植株汁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萎,降低观赏价值。球坚介雌成虫虫体近球形,直径4至5毫米,高3至5毫米。初期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变硬,成黑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表面有小刻点。触角6节,其中第三节最长。肛门发达,肛环毛有6根粗毛和2列较细的环毛。气门线路很宽,较大的多孔腺在腹板上集成宽带。

雄介壳椭圆形,半透明,背有龟甲状隆起线,雄虫体长1.5至2毫米,翅展2 .5毫米,暗红色,腹端有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赤褐色,附有白色蜡粉。若虫椭圆形,初孵为杏黄色,后变为淡褐色,背面有数十条纵纹,体被白色蜡粉,腹末有2条尾丝。蛹赤褐色,椭圆形,体长1.8毫米,腹部末端有1刺状突。茧黄白色,长椭圆形。 球坚介一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寄主树皮下、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3月下旬蜕皮,2至3天即形成蜡质介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 受精雌体腹部膨大渐变成球形,卵产于母体下,每雌虫可产卵1000余粒。分散危害吸取枝条叶片汁液,直至10至11月,陆续越冬。 据观察,在3月上旬越冬代蜕皮后至雌虫产卵前,生长发育很快,危害严重。夏、秋两季生长发育慢,危害重。

球坚介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从保护利用天敌出发。球坚介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天敌有球介蓝绿跳小蜂Blastonthrix serjcae(Dalman);捕食性天敌有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 uwanae Silvestri等。据调查每株有10至20余头的黑缘红瓢虫就可对球坚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应以越冬防治为主。

②早春在寄主植物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③若虫、卵孵化期喷狂杀蚧10001500倍液或40%杀捕灵700至1000倍液。狂杀蚧对介壳虫特效,但要求喷药时一定要喷匀喷透。

④当球坚介虫害发生严重时,可开沟埋施5%神农丹。但距农田、果树、人群密集处较近时切勿使用。

蚧壳虫的防治办法

1、加强养护:定期追肥,提高植株抗性。秋季人工将枝干上的虫卵刷掉,死株要集中烧毁,彻底将虫源消灭掉。还要加强通风、透光性。2、化学防治:喷洒蚧必治750-1000倍液,间隔5-7天用药一次,连续两次。一些高大的树木,可在枝干上注射树体杀虫剂。3、生物防治:保护好澳洲瓢虫、草蛉等天敌。

一、加强养护

想要防治蚧壳虫,在平时管理期间需定期追肥,养分充足可增强长势,可提高抗性,从而减少虫害感染的几率。秋季需人工将枝干上的虫卵刷除掉。一些感染虫害的死株必须要集中烧毁,彻底将虫源消灭掉,避免继续传播。不仅如此,在管理期间还要加强通风性,透光性,这样也可减少虫害发生的几率。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要喷洒药物,可喷洒蚧必治750-1000倍液,药液经过树体吸收,蚧壳虫吸收到有毒的树体汁液就会中毒而死,杀虫的效果是比较好的。用药的时候最好选温度高的时候用药,温度高药液传导快,蚧壳虫容易中毒。用药时连续喷洒两次,间隔5-7天用药一次。对于一些高大的树木,药液难以喷洒到,可在树干上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这样防治的更彻底。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蚧壳虫的天敌防治,要保护好蚧壳虫的天敌,例如澳洲瓢虫、黄蚜小蜂、草蛉等。寄生蜂在秋季发生量较大,因此秋季的时候最好少喷洒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并尽可能的减少喷药的次数,这样才可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

观赏植物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


一、蚧壳虫的习性特征

蚧壳虫是观赏植物上常见的害虫。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蚧壳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已成为观赏植物虫害中极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多年生木本花卉受害更重,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室内发生较多,是温室花卉的重要害虫。其中,吹绵蚧则发生最为常见,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蚧壳虫之一。

吹绵蚧俗称棉花虫,属绵蚧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原产澳大利亚。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此虫寄主植物颇为复杂,约50科,250多种。主要危害茶花、牡丹、桂花、梅花、玉兰、玫瑰、蔷薇、月季、米兰、扶桑、夹竹桃、变叶木等观赏植物。

吹绵蚧雌性成虫身体为椭圆形,橘红色,背面隆起,并有很多黑色短毛,体背长有一层白色蜡粉。成熟雌虫腹部有白色蜡质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雄性成虫瘦小,橘红色,前翅紫黑色,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雄性成虫发生数量少,不易被发现。初孵若虫足、触角及体上的毛发达,体裸。取食后,体背覆盖淡黄色蜡粉。卵长椭圆形,橘红色,密集于白色卵囊内。

吹绵蚧一年发生2~4代,南方自然条件下,以若虫及无卵雌虫在叶背及枝条、树干上越冬,北方温室内冬季可继续危害。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春季雌虫产卵可达600粒之多。卵产于白色卵囊中,若虫孵化后,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雌虫、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新枝于阴面群集危害,雌成虫固定取食后,终身不再移动,并分泌蜡质,形成卵囊。

吹绵蚧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中脉两侧和枝条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致使寄主叶片变黄、枝条萎缩、皮层粗糙。由于成、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诱发煤污病,叶片污黑,提早脱落,树势衰退,很少开花、结果,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

吹绵蚧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干热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特别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植株枝叶茂盛、郁闭是吹绵蚧滋生的有利条件。

吹绵蚧活动范围有限,一般只在植株内不同部位上下移动,或仅限于在附近植株范围内活动。其雄虫飞行能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风、流水及其他昆虫、动物。人类的生产活动如苗木、盆栽花卉的调运是吹绵蚧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蚧壳虫的防治

对吹绵蚧的防治主要是减少虫源,勿引进栽植带虫花木,栽植后发现害虫要及时控制,防治蔓延。

1.加强植物检疫。在引进观赏植物的苗木时,应加强检疫,发现有虫应及时处理。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数量少时,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吹绵蚧进入苗圃、温室及园林内。

2.合理修剪、整枝。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对剪下的有虫枝条,应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抽发新稍,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3.刮除虫体。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可用竹片进行刮除。

4.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5.药剂防治。吹绵蚧体背蜡粉,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在初孵阶段,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此时防治,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防治的方法有:

(1)在花木周围,埋施15%涕灭颗粒剂。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1~1.5g,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20cm用药1g左右,覆土后浇水。

(2)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喷药1~2次,间隔5~7天,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喷洒时,必须周密细致,使药液接触虫体,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喷洒药液前,最好进行修剪。

消灭根粉蚧壳虫的方法技巧


在盆栽花卉如木槿、仙人掌、蒲葵、茉莉、天竹葵等植物的根部常出现外被蜡绵状物,体覆白色蜡粉的小虫危害。这是根粉蚧活体,可造成盆花长势衰弱,叶色萎黄,甚至整株植物枯死。

根粉蚧的胃口可是相当大,而且这货十分聪明,在诸多阳台植物中,它们会优先大快朵颐的咀嚼多肉植物,再其次是球根花卉,然后再把小草花当甜点,最后选择木本植物剔牙!总感觉像是再吃火锅,涮肉虾丸鱼丸涮菜主食。

根粉蚧是看不见的它们几乎全部生活在土壤中,靠吸食根系的养分生存,然后产卵孵化,极难发现一般只有在翻盆换土的时候才能看到,或者等到植物的土上部分萎靡不振,不过这时基本上是病入膏肓了。

灭杀根粉蚧方法一

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如果翻盆发现根粉蚧壳虫,又刚好手边没有药物,你需要如何处理呢?

首先将原土壤立即丢弃,将植物从盆中取出,将根系全部冲洗干净,把粘连的土壤全部冲掉,然后进行简单的修剪,准备清水泡半小时(注意时间不宜过长,防治腐烂,视不同植物而定),然后晾1-2天,不要暴晒放在通风处晾晒,干透后重新上盆。

灭杀根粉蚧方法二

如果根粉蚧没有你想的难免简单除掉,那么就需要药物治疗了,松鼠君用的很顺手的是护花神,便宜又好用。

按照说明书比例一瓶兑1000ml清水喷洒,一周浇一次,持续一个月,就地惩罚根粉蚧。这里要注意喷洒药物后一定不要猛晒太阳,放在阴凉处4-5天再挪去见光,因为刚喷完放到太阳下,加速水分挥发,药物浓度变高,与施肥后遮光一个道理,只不过施肥怕烧伤,这个是怕中毒。

对了,护花神也不是万能药,可以杀死根粉蚧,但是杀不死虫卵。

灭杀根粉蚧方法三

效果更好的是亩旺特,贵是贵了点,但效果绝对给根粉蚧一万点暴击。可以防治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同时对于虫卵也有杀灭效果。原理是吸入植物体内,针刺类害虫吸取植物体液后翘辫子。一次喷药约一个月有效,因此喷一次后三周后再来一次,世界基本就和平了。使用亩旺特的优点是低毒安全,缺点呢就是一大瓶,总是用不完就过期了!

灭杀根粉蚧方法四

用DX小白药,药内成分是乙酰甲胺磷,专为根粉蚧准备。这种小白药是颗粒状,直接埋入土中,低毒。比较适合家中有小朋友或者有宠物的,只要填埋入土,不把盆刻意翻土挖出来,是碰不到药的。

DX小白药操作起来也比喷洒药物方便,省去配比稀释的繁琐过程,只需要在清理换土后的新盆中,埋入小白药即可。

这回依旧文末不跑题,灭了半天虫子,怎么能防患于未然呢?为了验证是不是生了虫子,松鼠君在花盆下面卡了个盒子,目的是中空垫高保证会可以漏到盒子中。如果有虫子的,过一段时间,就会随着浇水而冲下来一些虫成虫或虫卵。对了,黑腐病救治点这里!

桃树蚧壳虫怎么一次杀干净


在桃树刚萌芽时,可使用50%杀螟硫磷乳油和水按照1:1500倍稀释后喷洒在枝干上来防治蚧壳虫。当桃树进入花期时,可使用25%呲虫啉粉剂和水按照1:1500稀释后喷洒在叶片周围进行防治。进入冬季后,可喷洒一次浓度在0.8~1.2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来杀灭越冬的蚧壳虫。

杀灭桃树蚧壳虫的方法

在初春时节,桃树刚刚发青,为了防止蚧壳虫的滋生,可使用50%杀螟硫磷乳油和水按照1:1500倍稀释后,每隔半个月在桃枝上均匀的喷洒一次就可有效的防治蚧壳虫的滋生。

当桃树进入花期时,可使用25%呲虫啉粉剂和水按照1:1500稀释后喷洒在叶片周围进行防治,也可使用氧化乐果来进行防治。需每隔1个月喷洒一次,直到桃树的坐果期。

进入冬季后,可喷洒一次浓度在0.8~1.2的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是23%的松脂酸铜加上40%的毒死蜱兑水稀释后喷洒在枝干上,在桃树休眠期后,徐喷洒浓度在3%~5%的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含量在60%~80%的机油乳液来杀灭越冬的介壳虫。

桃树上产生蚧壳虫,多半是由于通风不良所导致的,有时候浇水过多、光照不足,温度太高都会导致蚧壳虫的泛滥。在桃树的生长过程中需保证光照的充足,保证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就可防止蚧壳虫的侵袭。

红蜡蚧防治方法


危害植物:月桂、栀子花、桂花、蔷薇、茶梅、月季、玫瑰、山茶花、八角金盘、樱花等

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杆上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虫多在植物枝杆上和叶柄上危害,雄虫多在叶柄和叶片上危害,并能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退,树冠萎缩,全株发黑,严重危害则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生活史: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植物枝杆上越冬。虫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初孵若虫多在晴天中午爬离母体,如遇阴雨天会在母体介壳爬行半小时左右,后陆续固着在枝叶上危害。红蜡蚧的寄生性天敌较多,常见的有红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赖食软蚧蚜小蜂等

防治方法:

A:人工防治:发生初期,及时剔除虫体或剪除多虫枝叶,集中销毁。

B:园艺防治:及时合理修剪,改善通风、光照条件,将减轻危害。

C:药剂防治: 5月下旬至6月,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30%强力杀蚧600倍液、20%杀扑磷·噻800~1000倍液喷雾,连续3次。

D:检疫防治:加强苗木引入及输出时的检疫工作。

E: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蜡蚧扁角跳小蜂、单带巨角跳小蜂等

草履蚧早春防治方法


草履蚧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其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至2月卵孵化,若虫出土沿树干爬上树刺吸危害花木。

4月中旬雄若虫潜伏于树缝等处化蛹,4月底变为成虫;雌若虫于4月底发育成为成虫,交尾后,钻入土缝石块下产卵,以卵越夏和越冬。

危害花木时,草履蚧不仅以若虫、成虫在寄主的幼芽、嫩枝上吸食危害,使植株生长不良或枯死,而且其排泄物、分泌物量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受害花木常发芽推迟、树势衰弱、枝梢枯萎、早期落叶,受害严重时花木成片死亡,严重威胁着绿化景观形成。
阻止上树

2月下旬若虫开始上树前,在植物树干涂上一圈7厘米至10厘米的粘虫油(涂药之前先刮去粗皮、见到韧皮部即可)。粘虫油在整个若虫上树期要保持粘度。粘性持久的油可用沥青1000克、废机油1100克,加热溶化均匀后使用。也可在树干上人工绑扎塑料薄膜,阻隔带阻止若虫上树。即在若虫上树前,将树干基部的表皮刮光,紧靠地面绑扎宽50厘米的塑料薄膜阻隔带,并将树基部塑料带用土压实,每天早晚清扫若虫,集中烧毁。
堆沙防治

利用雌虫下树产卵的习性,在花木植物树干周围堆沙土,引诱成虫产卵,集中处理。或5月中旬在花木植物根旁挖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环状沟,沟里填杂草引诱草履蚧雌虫成虫产卵,等产卵结束取出杂草烧毁。
药剂防治

幼蚧二龄期是喷药的有利时机,可采用触杀、内吸性效果较好的菊酯类农药如溴氢菊酯、杀灭菊酯类农药800倍至1000倍液,均匀喷洒树体与地面。对高大的植物,可在树干基部钻三四个孔,用内吸性农药灌孔,注药量为每胸径1厘米注入1毫升左右。为防止害虫扩散,对发生区以外处可喷洒辛硫磷或溴氢菊酯等。
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主要有红环瓢虫和黑缘红瓢虫等,生长季节最好少喷药,以保护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制效应。
(作者单位为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学名:Prunus armenica

英名:Apricot

别名:杏树

科名:蔷薇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小枝褐色或红褐色。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钝锯齿,叶柄基部具1个-6个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花期3月-5月。核果近卵形,具缝合线和柔毛,淡黄色至黄红色。果熟期6月-7月。

繁栽要点:播种或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选山桃、梅、东北杏等,于7月中下旬进行丁字形芽接。芽接不可不晚,否则离皮困难,成活率低。如当年芽接末成活,可至次年春季枝接。也可用分蘖繁殖。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杏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故历代诗人留下不少名句。如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代叶绍翁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容花色的要数宋代杨万里的诗句:“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在配植的描述中有唐代王涯诗句:“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碧波中。”宋代王安石诗句:“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都是描写杏树种在江边、山坡池边,既欣赏岸上杏花,也赏水中倒影。很多诗句都提到杏树种在庭园的墙边。清代高士奇作词句:“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认为残冬的梅花根本比不上沐浴在春花下艳丽的杏花。

应用:杏可配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同时杏还是沙漠及荒山造木树种。果可生食或加工果脯、果仁可供食用及药用。

杜鹃军配虫防治方法


军配虫又名冠网蝽。主要为害杜鹃类花木植物,影响杜鹃的长势及开花。

1.形态特征

1.1军配虫成虫体长3.5毫米,黑褐色。

1.2军配虫若虫体长1.9毫米。

2.生活习性

2.1一般每年发生4~5代。

2.2军配虫以成虫在落叶、植株翘皮、土隙中越冬。

3.为害特点

3.1以成虫、若虫在叶背吸食杜鹃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和发育。

3.2被害叶片褪绿苍白,叶背出现黄褐色污斑,并致叶片早期脱落。

4.防治方法

4.1清除花园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4.2杜鹃栽培在荫凉通风处,可减少军配虫为害。

4.3军配虫成虫发生期,特别在第一代虫害发生发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均有很好防效。

4.4药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如何防治米兰褐软蚧?


如何防治米兰褐软蚧?

米兰褐软蚧分布与危害 米兰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属同翅目蜡蚧科。国内分布于雕塑北各地。国内外各大洲也广为分布,该蚧食性很杂,已知能危害49科170余种植物。 以若虫和雌成虫在嫩枝和叶片正面叶脉两侧刺吸汁液。发生严重时,枝、干上布满虫体,不仅使花木生长缓慢,而且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该蚧在我国南方田间和北方温室内广为分布。
米兰褐软蚧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扁平或背面稍有隆起,卵形或长卵形,体前端较狭,后端稍膨大,虫体两侧不对称,稍后一侧弯曲。体长3-4毫米。体背面颜色很大,通常有浅黄褐色、绿色、黄色等,中央有不完整的绿褐色或深褐色纵脊纹,其周围色常较暗,体缘较薄而扁。 若虫 体椭圆形,前后端几乎相似,扁平,黄绿色至红褐色,长约1毫米左右。
米兰褐软蚧的发生规律 在温室中一年发生4代左右。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各代成虫和若虫出现期分别在:2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下危在旦夕-10月初。若虫多寄生于嫩枝、叶片基部。
米兰褐软蚧防治方法 1.在若虫孵化期,喷25%亚胺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 2.虫量较小时,可人工刷除。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蚧壳虫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