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朱顶红促成栽培技术探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

(1)特征

①根。为肉质根系,粗壮,老根为淡黄色,新根为白色。

②茎。为鳞茎,是变态的枝叶,由许多肉质的鳞片组合而成,鳞茎直径最大时可达12cm以上,鳞茎的颜色与花色有一定关系。

③叶。叶片修长,叶带形或线形,呈绿色,有时像君子兰的叶子,叶片的横切面像V字形。

④花。花茎从鳞茎中抽出,粗壮中空,顶端着生伞状花序,其花2至多朵、两两对角着生,下有膜质苞片,花大漏斗形,呈水平或垂下开放,花色有白、红或白色条纹,花冠裂片6枚,雄蕊6枚、雌蕊1枚,花柱长,花色丰富,单瓣、重瓣均有,花形较大。常温下花期达7~10天。

⑤果实。为朔果、较大,开花约60天后果实成熟,成熟时种皮为棕黄色,中缝裂开,露出黑色种子。

⑥种子。为黑色、扁平,小而有薄翼,一个果实中约有8O粒种子。种子寿命较短,一般果收后易早播。

(2)特性

①温度。朱顶红喜温暧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休眠时温度保持在8~12℃。

②湿度。朱顶红虽然喜欢温暖湿润,但怕渍涝,冬季休眠时需干燥的环境。

③光照。朱顶红在种植时需光较少,开花前需光量多,开花时需光量少。

④土壤。朱顶红适宜栽培于砂质壤土,pH以6.5为宜。人工基质在使用前应经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

2. 主要促成栽培技术

(1)种球选择首先,要选择经低温处理过的种球,因为种球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后,才能正常开花,其次,要选择球形较饱满、外表没有伤痕、无病虫害的种球进行促成栽培。目前朱顶红的栽培品种大约在5O种,主要有南美、荷兰及非洲杂交种,非洲杂交种的主要特点是展叶与开花同时进行,而荷兰品种是先开花后展叶。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需求进行。

(2)消毒朱顶红种球在运输或贮藏时会产生一种青霉病菌,故在种植前需进行种球消毒,方法是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种20min左右,消毒后晾干,等待栽种。

(3)种植在预定开花前60~70天进行种植。一般可盆栽,盆缶本规格应根据每盆种植的球数来定,另外盆钵高宽比例以2∶1较为适宜。种植时要把种球底部的肉根理顺,平铺定植。定植深度为种球露出土面1/3左右。定植后浇1次透水,以促进新根生长。

(4)栽培管理朱顶红栽种后,将栽有种球的盆钵置于25℃左右的温室内促根催芽,期间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以后每天检查盆花情况。当种芽长至5~10cm时,施1次低浓度复合肥,在开花前10天停止施肥,特别是氮肥。种植后60天左右开花,开花时要注意降温和适度遮荫,以延长花期。由于温室内温度,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虫发生和危害,因此应抓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1. 红斑病。此病在球茎、叶片和花上均有发生,病斑为红色,长条形或纺缍形,病斑扩展后形成中间凹陷的褐色斑点。得此病后,病斑部分生长较慢,而周围的健康部分生长较快,因此叶片会弯曲。防治方法:用75%达科宁或27%铜高尚6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需喷药6~7次。

2. 病毒病。此病出现在生长高峰期,表现为叶脉退绿,形成长短不一的白色条纹,花叶生长较细弱、花碎色。

3. 根腐病。为朱顶红的主要病害。病菌从根部侵入,最初表现为烂根,然后扩展至整个种球,最后整棵植株枯死。叶片染病后先出现红褐色不规则斑点,随后干枯、花梗不能抽出。防治方法:栽植前用农用抗生素S-92110~5O倍液浸球1~2天,发病期间农用抗生素S-92150~200倍液喷洒叶片或用硫磺粉和硫磺胶悬剂涂抹病株。

4. 紫斑病。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点,后期病斑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的紫褐色病斑、叶片变形枯死;花粳也产生红褐色细长的病斑,易弯曲折断。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茎,减少传染病源。二是浇水时注意不要溅湿花及花梗,室内湿度不可过高。三是生长期间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80%敌菌丹800倍液防治。

5. 红蜘蛛和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蚜虫主要是桃蚜,一般可用吡虫啉800倍液喷雾防治。

应用范围
荷兰朱顶红花朵硕大,花色多而美丽,株丛低矮,花叶繁茂,可置于花丛或栽假在假山旁或岩石园中,是花境中的优良材料。盆花、切花既可作室内、庭院观赏,又可作礼品花卉。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 盆栽

用于室内装饰朱顶红叶丛浓绿,花大色艳,婀娜多姿,适宜盆栽,可作居室装饰,也可用于布置会议室、会场、主席台等。

2. 切花用于室内装饰

朱顶红花色多样,朝阳开放,显得格外艳丽悦目,摇曳生姿。花枝长,可结合不同需要制作花艺作品,花形似百合而更胜百合,而且多为红色品种,比百合花更为娇艳,也符合重要节日装点,烘托喜庆氛围的作用。在瓶插时可在水中加入保鲜液,延长花期,一般观赏期可达一周以上。

3. 配置花坛

朱顶红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肥大的球状鳞茎,花枝挺拔,花色艳丽,十分适合造园布景,可配置庭院及公共场所的花坛等,不仅可以被作为单独的园林观赏植物,还可以和其他植物群植在一起,作为多年生花境的一部分或是配置在灌木花境的前面,都能起到绝好的观花效果。

xZh52.cOm扩展阅读

荷兰鸢尾促成栽培技术


荷兰鸢尾(IrisxiphiumVar.)是西班牙鸢尾的一个变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花色丰富,花型奇特,花大而美丽,广泛应用于绿化景点、庭院绿化,亦是世界的鲜切花材料。河北省林业科学院从荷兰引进后,对其进行了促成栽培试验,摸索出了荷兰鸢尾的适宜的环境条件,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提供生产借鉴。

1.生物、生态学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鳞茎长卵圆形,被褐色皮膜,叶线形,具深纵沟。茎粗壮直立,着花1~2朵,有梗。花被筒部不显或近无;垂瓣圆形,基部细缢,爪部甚长,旗瓣长椭圆形,与垂瓣等长。茎约7cm.。花色有淡青蓝色、蓝紫色、白色、黄色等。

1.2生态学特性

荷兰鸢尾为秋植秋根,喜排水良好适度湿润的土壤,光照充足而凉爽的环境,亦耐寒及半荫。生长适温16~18℃。秋冬季生根(暖地冬天可抽芽),第2年春天开花,初夏进入休眠。常用高温、低温或烟熏处理打破休眠,以低温8~10℃处理7~9周为有效,可结合此特点进行促成栽培。

2促成栽培管理

2.1栽前准备

2.1.1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结合翻地施入基肥,按1500~2000Kg/667㎡施腐熟的沤肥或厩肥,用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做定植床,宽1.0~1.2m,长度依地块长度而定。

2.1.2种球处理选择在生长季未开过花、健壮、无病虫的种球,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min,晾干。可通过种球的外形区分种球是否开过花,未开过花的种球有3~4层表皮,卵圆形;开过花的种球呈扁形且只有1层表皮,易受埙伤。

2.2栽植

栽植鸢尾时,小心地用拇指将球茎的3/4按入湿润的土壤中,用土盖至球尖处。深度一般为7~10cm,以使球茎基部维持较理想的温度。一般每平米栽植120~130个球。种植密度因品种、球茎大小、栽植期的不同而有差异。

2.3管理措施

2.3.1温度温度是影响鸢尾生长的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出苗率。鸢尾生长适温为16℃~18℃,低温度为5℃~8℃,遇-2℃~-3℃低温花芽易受冻害枯死。生长前期室温保持8℃~12℃,待花茎渐渐抽出,再逐渐升至适温。温度超过20℃时,切花品质下降。可通过放风、遮荫等措施降低温度,以满足其开花的需要。

2.3.2光照光照也是影响切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光照时间长,植株生长茁壮,花序丰满,花色鲜艳。光照时间短,植株细弱,花序单薄,甚至造成盲花。在光照强,温度高于25℃时,适当进行遮荫,同时加强通风,可有效控制切花品质下降。在高温和透光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光照不足时需适当进行补光。

2.3.3肥、水管理种植期间土壤保持湿润以促进快速生根。在整个生长期内,土壤必须长期保持充分湿润。湿度不够,往往植株较矮,花朵易枯萎。确定土壤湿度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取少量土攥于掌中,松开时土块不松散仍保持原状为湿度适中。浇水宜在早晨进行,即有效缓解温室中的空气湿度,又有利于植株保持干燥状态,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在鸢尾的生长过程中,较理想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5%~80%。湿度过高极易引起细菌和真菌病害。采取加热和通风的措施,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注意避免湿度降低过快,致使叶片枯萎,导致切花品质下降。

2.3.4其他管理为避免植株倒伏,在株高20cm时进行张网。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提升网的高度。及时除去杂草,病、虫枝。

2.5主要病虫害防治

荷兰鸢尾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细菌性软腐病、青霉腐烂病、锈病、黑斑病、芽裂病及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选用脱毒种球是防治病毒病有效的方法。青霉腐烂病主要是种球碰伤及储藏时携带病菌造成的,栽植时进行严格种球消毒处理即可预防。细菌性软腐病主要因高温、高湿、水分过多造成的,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600倍液进行防治。芽裂病是由于光照不足、湿度过高或温度骤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在栽培过程中稍加注意即可预防。通过进行土壤消毒及轮作可有效地减轻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的发生。

2.6繁殖方法

2.6.1种球繁殖母球经过种植开花后养分消耗殆尽,逐渐空瘪、干缩,同时产生少量新球,新球周围又会形成许多子球。子球种植1~2年可发育成开花球。

2.6.2种子繁殖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为使其提前发芽,用水浸泡24h后,再冷藏10d,播于冷床中,秋季可发芽。实生苗2~3年才能开花,故生产上较少采用此法。

2.6.3组织培养繁殖将幼嫩花序消毒后接种在MS+BA5mg/L+NAA0.1mg/L的诱导培养基上,温度22+-2,光照1500~3000lx20天后,花托节处形成少量淡绿色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出白色胚状体,在分化成花呀,呀长长至2cm时,分割开,接种在1/2ms+iba0.7mg/l+s3%生根培养基上,1个月后生根[5]。

3小结

3.1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是影响鸢尾生长的重要因素。生产中鸢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18℃,湿度为75%~80%。

3.2由于鸢尾品种较多、生长特性、栽培周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促成栽培时视品种自身的特性决定其适宜的管理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3.3组织培养是加速新品种培育的有效方法,建议在新品种繁育时推广组织培养法。

朱顶红怎么栽培?盆栽朱顶红盆景栽培管理技术


朱顶红是球根花卉,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在我国南方的栽培方式是露地栽培,而在北方常见的是盆栽。朱顶红花色丰富有较强的观赏价值,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盆栽朱顶红盆景栽培管理技术。

因朱顶红是球根花卉,所以人们往往把朱顶红称为孤挺花,但是因独特的花姿在日常生活中备受人们喜欢,各位爱护花草的亲们你们知道朱顶红种植过程中该如何管理吗?下面是盆栽朱顶红盆景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学学哟。

1.种球处理:朱顶红球根购回后,先将枯萎及已干枯的根系除掉,已发出的洁白肉质根保留,不要弄伤新根,同时将外围已枯萎的鳞茎皮去掉。朱顶红的种球处理

2.种球消毒:种球易受红斑病感染,种植前可用多菌灵、百菌清800倍液水浸消毒,一般浸泡10~15分钟拿出,待沥干水分后即可上盆。

3.栽培基质:虽然一般土壤即可栽培,但盆栽因为营养面积受限,宜选择良好的基质,可选择市售的球根类营养土,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珍珠岩混合配制成营养土,基质以微酸性为佳。

4.盆器选择:种植时可根据种球的大小选择花盆的口径,常用口径16厘米及18厘米的花盆,每盆种植一株,也可多球种植于一盆,开花后观赏性更佳。上盆时可将种球露出土面1/2或1/3,如为了多发种球,可适当深植。

5.水分与施肥:朱顶红的球根贮存了大量水分,对水分要求不多,土壤半干后浇1次透水。对肥料要求不是太高,因鳞茎贮藏了大量养分,即使不施肥,也可开花,如果保留种球繁殖,在生长期,可施用一些复合肥,花后剪除花茎,并追施氮肥,入秋后,增施磷、钾肥,促进球根充实。

朱顶红花姿好看,是非常适合盆栽的花卉,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种球处理,以上朱顶红盆景栽培方法赶紧看看吧。

牡丹早春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早春季节,冰消雪融,乍暖还寒。对牡丹在露地(地栽)进行促成栽培多,采用简易塑料大棚。一般生长期70-73天,比自然花期提前15-23天。

催花前的管理主要是修剪和施肥,在上年11-12月进行。修剪时一般选留饱满的花芽枝7-8个,生长健壮的植株可适当多留些,同时剪去弱枝、土芽枝、伤残枝及病虫枝,并施肥一次。可在距植株15-20厘米远的四周开深20厘米,宽20-25厘米的环状沟,沟内施入8-10千克人粪尿,施后封平,无雨雪时,普浇一次透水。

简易塑料大棚的架设时间中原地区―般为1月4日前后。棚架为半圆形,中心高1.5米,宽3.5米,长度不限。架材可用宽4-5厘米的长竹板条。棚架下再以若干根4-5厘米粗的木棍作支柱,架上覆一层农用透明塑料薄膜。大棚要坚固、密闭、保湿、防风和抗雪压。棚向南北,这样受光面大,在整个催花过程中,全部采用太阳光能。

催花期的管理:第一是温度: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季节,要使牡丹早萌动,早育蕾,早开花,合理调节温度是成功的关键。

牡丹促成栽培技术及研究进展


牡丹花大色艳、花姿优美、花味芳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花期集中且短暂,严重影响了其观赏时效。因此,在生产上采用促成栽培的技术方法使牡丹开出“不时之花”十分必要。目前,牡丹的促成栽培技术体系已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在分子水平上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本文结合已有牡丹促成栽培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牡丹促成栽培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1牡丹促成栽培原理与技术

1.1牡丹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观赏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牡丹促成栽培应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的前提下进行。

牡丹的花芽分化是由腋芽原始体开始的,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大阶段,历时3个年周期,约25个月。

第1个年周期产生子一代腋芽原基,第2个年周期主要是形成叶原基和花原基,第3个年周期开花结果。

第2个年周期内叶原基形成后,如果营养条件和成花激素适宜,就会继续发育,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形成花原基,构成典型的混合芽,并从花原基依次向心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原基,完成花芽的形态分化。

因此,牡丹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是牡丹促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进而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条件,使分化完成的花芽第3个年周期的发育进程提前。

1.2牡丹的休眠与解除

◆休眠

牡丹休眠是其促成栽培生长的制约因素,包括暂时休眠和深休眠2种类型。处于深休眠的牡丹花芽即使在适合的生长条件下也很难萌发。牡丹以深休眠为主,因此,适时解除休眠是牡丹催花启动的关键。

◆休眠解除

低温:总的来说,牡丹彻底解除休眠至少要经过330h以上的低温。解除牡丹深休眠可在0~5℃经过30~50d或0~10℃经过30~60d完成。

外源激素及化学试剂:外源激素对解除牡丹休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牡丹促成栽培生产实践中,赤霉素(GA3)的应用最为广泛。GA3能够部分或完全代替低温需求量而解除休眠。一般来说,休眠越深的品种,需要的适宜GA3浓度相应越大。乙烯、乙醇蒸汽、氮气和大蒜糊剂、山葵根剂提高催花质量的效果不稳定,因此在生产上较少使用。

其他措施:除低温和外源激素外,机械伤害、去叶、病虫害侵袭、晾根等危及牡丹植株生命的现象或措施,对牡丹解除休眠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措施中,除了晾根结合低温和GA3使用外,其余的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生产上也不常使用。

1.3品种选择和种苗质量

用于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催花牡丹一般宜选用易于开花、成花率高、花叶匀称、花大色艳的早花品种或中早花品种。国内应用较多的品种有“胡红”“洛阳红”等;还有一些成花能力强的日本品种,如“花竞”“岛大臣”等,这些品种的花期比我国牡丹品种较晚一些,这种搭配既丰富了种类,又延长了整体花期。

种苗的品质是催花的基础,决定了催花的成败。一般选择长势强健、株型紧凑、枝条健壮、整齐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芽体饱满的植株作为牡丹催花植株。

1.4环境因子

◆温度

温度是影响牡丹正常生长发育和控制开花的主导因子,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温度必须逐渐升高,切忌骤然升温或降温。

◆光照

牡丹为典型的长日照植物,花芽在长日照下形成,中长日照下开花,开花过程的自然光照每天10~12h,所以牡丹促成栽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补光。

牡丹冬季温室催花人工补光十分重要。实践表明:催花后期每天晚上补光4~5h(300~500lx),可以有效提高催花质量。

◆湿度

相对湿度主要通过调节气温的变化间接影响牡丹的花期。牡丹冬季室内催花是在相对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的,尤其是在跳蕾期后至新枝生长期缺水,会导致“叶掐花”现象,造成催花失败。

实践表明,盆土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为宜。催花室内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也根据不同时期而异,一般缓苗期至露芽期控制在80%~90%,显蕾期至幼蕾期控制在70%左右,跳蕾期以后控制在80%左右。

1.5栽培管理技术

◆合理整形修剪

牡丹栽培过程中的合理修剪,既能保持株型的美观,又能保证营养的均衡。首先应该选留枝干,每株保留8~10个生长健壮、充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保证株型的优美,可用短枝支撑、固定,生长过程中,及时除去枯枝、病虫枝。然后进行疏芽,一般每枝留1个顶芽,对于一些生长势强、发枝力强且成花率高的品种,可根据情况适当多保留1个腋芽。

◆水肥管理

可根据盆土湿度确定浇水次数、浇水量。由于根系在晾晒过程中失水过多,进入温室后必须大水浇透,之后可逐渐减少浇水量。

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植株主要依靠贮藏营养进行生长开花,因此可以通过施肥补充植株营养,包括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2种方式。叶面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可以起到补充植株营养,提高开花质量的效果。

◆病虫害防治

在牡丹促成栽培的过程中,室内的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情况易引起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介壳虫、金龟子等虫害,针对这些易发生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乐果或氧化乐果、代森锌等处理。

2牡丹促成栽培生理生化研究

2.1营养物质的变化

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解除休眠期营养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牡丹解除休眠的进程,同样,开花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反映了开花进程。影响牡丹促成栽培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可溶性糖、淀粉、总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等。

可溶性糖与淀粉以及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变与花芽的生长发育相关。花芽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与可溶性糖有类似的趋势,前期随着低温的累积逐渐增加,在休眠解除时达最大值然后下降,与此同时,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呈相反趋势。说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增强了花芽代谢活动,使花芽逐渐解除休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以及较高的碳氮比有利于牡丹花芽休眠的解除。

2.2内源激素的变化

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之间的平衡影响牡丹休眠的解除和花蕾的生长发育。牡丹花芽可能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GA3与脱落酸之间的平衡来调控其发育进程。牡丹休眠解除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与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略有不同。

在牡丹促成栽培休眠解除和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GA3和CTKs起促进作用,而ABA起抑制作用,高水平的IAA有利于花的发育,但对休眠解除的作用不明显。

2.3营养物质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

花芽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牡丹花芽休眠解除时的GA3含量最高,而此时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到最大值。牡丹休眠的解除与花的生长发育可能是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共同协调的结果。

3牡丹促成栽培分子机理研究

3.1促成栽培牡丹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研究

已有研究证明了生长素在调控花芽内休眠解除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内休眠解除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变化。可见,牡丹的内休眠也涉及多种代谢。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生长素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中的作用与从内源激素含量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确认生长素在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研究表明:PSPⅡ通过影响α-淀粉水解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调节营养类物质的代谢,从而满足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脱水素基因参与牡丹花芽的内休眠过程。

近年来,转录组测序在牡丹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有研究强调了GA途径调节牡丹解除休眠的重要性,为牡丹休眠解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新的思路。相关分析表明,牡丹休眠解除过程中PsGA20ox基因表达水平与内源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基因通过调节内源GA3含量促进花芽休眠解除。转录因子R2R3-PsMYB1基因也与牡丹的内休眠有关。

虽然目前关于牡丹内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研究逐渐深入,但大多集中于某单个基因上。如何将这些与休眠解除有关的不同途径联系起来,是研究和理解牡丹内休眠解除的重点,并对牡丹促成栽培的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3.2促成栽培牡丹成花分子机理研究

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除了内休眠外的另一大限制因素是花蕾败育。结合已有研究推测,PsSOC1的适量表达能够促进花的发育,但过高的PsSOC1可能促进了叶片的生长而抑制了花蕾的生长发育。

PsSOC1的表达受GA、低温和光周期的影响,GA3处理促进了PsSOC1的表达,推测GA可能是诱导牡丹开花的途径之一。研究也证明了PsSOC1能够促进开花并提前开花时间,促进营养生长,并且还能加速休眠的解除。

有研究通过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进行花芽转录组的测序,发掘出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了牡丹二次开花可能的调控机理。

挖掘更多与GA3相关、开花时间和花发育相关基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促成栽培牡丹成花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4问题与展望

牡丹促成栽培后的复壮栽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仍然缺乏,因而难以得知牡丹促成栽培成花以及其他方面的调控机理,限制了基因工程在牡丹促成栽培上的应用。

鉴于此,提出今后牡丹促成栽培研究的重点:①研究低温、GA3以及其他措施影响促成栽培牡丹成花的分子机理,以期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实现牡丹周年开花并提高成花质量;②研究促成栽培后的牡丹难以开花的机理,对促成栽培后的牡丹如何快速复壮提出完整、合理的方案,加强牡丹促成栽培后的复壮管理,避免资源浪费;③通过杂交育种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培育更多适宜促成栽培的牡丹品种,丰富花型和花色,延长整体花期。

红掌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栽培要点(1)温度条件。红掌喜温暖,怕寒冷,一般最低温度不低于16℃,当温度低于10℃会发生冻害,红掌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2)光照条件。红掌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阴的环境下栽培,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更忌讳雨过天晴后的阳光直射。否则,叶片会出现灼伤,使花苞褪色,叶片生长变慢。在冬季放在靠南窗户或阳台上,接受充足的光照。(3)水分条件。盆栽红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耐干旱,要经常保持基质湿润,且每天喷2~3次水;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多;开花期应适当减少浇水,值得注意的是红掌对盐分较敏感,喜微酸性,最适红掌生长的pH值是5.7。因此,浇水前用pH试纸测一下酸碱度,将水的pH值控制在5.2~6.2之间,天然雨水是红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红掌性喜潮湿环境,但怕过度水渍,因此在生长季节既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又要见湿见干,做到盆土不渍水。因此,在浇水后若盆托中有水要及时倒掉,不然会引起烂根。为了营造和保持小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可经常向叶面和花盆四周喷水。但不要把水直接喷到花上,不然引起烂花。浇水时间:在夏季浇水是应在晴天的早晨,中午还需叶面喷水;在冬季浇水则要在上午10︰00~下午3︰00。(4)土肥条件。栽培基质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种植前基质要用高锰酸钾消毒或进行高温消毒,杀灭基质中的致病菌及虫卵。施肥方式以追肥为主,15天左右追施1次稀薄液肥,也可以用0.1%~0.3%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比例为3︰1︰1)进行叶面喷施。2. 繁殖方法红掌在居家养护中常用3种繁殖方法,分别是分株繁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1)分株繁殖。在春末夏初将植株从盆内倒出,把带有气生根的侧枝剪下,在蛭石中蘸一下后,栽于盆中成为新株,子株以3~4片叶为好。(2)扦插繁殖。在春季将老枝条剪下,去掉叶片,每1~2节为一插条,插于蛭石中,放于温暖的遮阴处。(3)种子繁殖。5~9月为适播期,在播种前用清水冲洗种子,使种子充足吸水。播种时先将盆土浇透,撒上种子,然后,再覆盖5厘米左右的含水量为80%左右的蛭石。在播种到出苗期间,将花盆置于遮阴处,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病虫害防治红掌的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叶斑病、根腐病、线虫、红蜘蛛、蚜虫、鳞翅目害虫、白粉虱、蚧壳虫、蜗牛等。药剂防治可用三氯杀螨醇、遍地克、氧化乐果和氟氯菊酯等。一般7~10天喷施1次,施药时间也应在上午9︰00至下午4︰00。

映霜红栽培技术


1、映霜红建园映霜红喜光,耐旱,耐瘠薄,可在土层2030cm厚的山丘地上建园。地下水位lm以下,排水良好,雨季不积水、无内涝、通气良好的平原、滩地砂壤土地块亦可建园。一般在春季发芽前定植,自花授粉率高,不需配置授粉树。山丘地适宜株行距3m3m、3m4m,平地3m5m或4m5m。

2、肥水管理映霜红发芽前、座果后、果实迅速膨大期追肥3次,尤其是9月中旬的促果肥(即果实迅速膨大期)尤为重要。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施氮磷钾复合肥,一般株施0.51kg为宜。5月上旬以后,每隔l0-15天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3%一0.5%的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也可喷200倍的光合微肥。结合追肥进行灌水,全年34次。即发芽前、座果后、澎大期、封冻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

3、整形修剪映霜红宜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一般在50cm左右,主枝基角4555。。定植后第13年冬剪主枝宜轻不宜重,以尽快增加枝量,提前结果。每年在主枝上利用长、中果枝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或若干个单结果枝。在主枝背上结果枝组宜小不宜大,两侧和背下可留大、中型结果枝组,并注意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每年要进行23次夏剪,疏除徒长技,短截营养枝,加快枝组培养。

4、病虫害防治映霜红发芽前,枝干喷5度石硫合剂,防治多种病虫害。盛花期在树干基部涂20cm宽的50倍甲胺磷药环防治蚜虫。生长季节蚜虫危害时喷1500倍蚜虱净。花后20天左右喷一次尼索朗2000倍或螨死净3000倍防治叶螨。6月中、7月中、8月中旬各喷一次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或交替喷施20%的杀铃脲8001000倍液,防治潜叶蛾。5月下旬、6月下旬喷2000倍桃小灵防治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从4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一次50%多菌灵1000倍液和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

红桑的栽培技术


红桑在南方地区常作庭院、公园中的绿篱和观叶灌木,可配置在灌木丛中点缀色彩;长江流域以盆栽作室内观赏。其变种有金边红桑。

红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以向阳、土壤肥沃的潮湿畲地种植为宜。

红桑从春季到秋季都可栽培,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根据市场需求,也可在保护地中栽培,实现周年生产。

1.整地施肥

红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铁苋菜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由于红桑喜肥,整地前要每667m2施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m2,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cm。

2.追肥浇水

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天出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尿素10kg;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春播应少浇水。

3.中耕、整枝

红桑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铁苋菜苗生长。铁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

红桑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猛锌防治。虫害是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除治。

喜欢《朱顶红促成栽培技术探讨》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促成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