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季花黄刺蛾的防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形态特征:成虫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后翅灰黄色,足褐色,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幼虫略呈长方形,前端略大,体色鲜艳,体背蛾一个紫色大斑,头部黑褐色。茧椭圆形,。12mm左右,质坚硬,灰白色,有黑色条纹相间,均结在茎干分杈点或支枝杈上。黄刺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植株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化蛹。幼虫白天静伏在叶子背面,夜间活动取食。危害叶下的皮层和叶肉组织,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对月季危害严重。

防治办法:(1)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枝杈上的越冬虫茧。(2)利用黑光灯捕杀成虫。(3)幼虫发生期喷施90%敌百虫500~1000倍液;或喷施20%菊酯类药物1000~2000倍液;(4)保护开敌,如黄胡蜂、长脚胡蜂、螳螂等。

xZh52.CoM展读推荐

月季花黄叶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一、花土原因

1、原因:月季花出现黄叶,可能是因为养它的花土并不适合它生长。它喜欢松软肥厚、PH在6.2-6.8之间的弱酸性花土。如果养它的花土不够透气或者碱性太强,它就会生长不良,出现黄叶。

2、处理方法:先将它从旧土之中取出,然后用剪刀把植株上的黄叶和烂根都剪除,再将它种入用呈弱酸性的、透气性好的培养土中养护即可。

二、浇水原因

1、原因:月季花需要适量的水分帮助生长。若是在养它的时候浇水太多,或者是长时间不浇水,都有可能导致它叶子变黄。

2、处理方法:若是浇水过量的情况,可以把它的花盆垫高,晾干其中的花土,然后减少浇水的次数。若是浇水太少的情况,可以在养殖时增多给它浇水的次数,来为它提供水分,帮它恢复。

三、施肥原因

1、原因:若是在养它的时候过于频繁的给它施肥,就会导致它发生肥害,出现黄叶。若是在养殖时长时间不施肥,也可能会导致它叶子变黄。

2、处理方法:如果是施肥过多的情况,可以用清水重新它的花土,将之洗净。然后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如果是施肥过少的情况,则需要为它追施一些肥料,提供养分。

月季花锈病的防治


症状:锈病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春季萌芽期,病芽基部肿大,在1~3层鳞片内长出大量桔红色粉状物,象朵小黄花;有的弯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叶受害后,先在叶正面上,丛生黄色小点状孢子器,后在叶背面生成桔红色孢子堆。秋季腋芽被菌侵染后,经越冬多枯死。

发病规律:本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月季病芽内越冬,次春3月下旬,病芽萌发时即开始发病,产生夏孢子,并向叶面上传播侵染。病叶上的冬孢子也能越冬,次年春萌发产生担孢子,侵染幼叶嫩梢,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叶又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可多次产生,重复扩大侵染,潜育期最短7天。每年4月下旬叶片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初为发病盛期。8月可旬。平均气温在27度以上,病害不发展,28度以上的气温,夏孢子不萌发。9月可旬以后,仅腋芽发病。雨水多而均匀的年份,发病则重。

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病芽,在3月下旬至4月可旬检查,发现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毁。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扩散。(2)4月上旬或8月下旬两次发病盛期前,喷药1~2次,可控制病害发展。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喷0.1石硫合剂;或在发病初期喷0.2石硫合剂。

月季花的病害防治


药剂防治

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花卉。在嫩叶上出现白粉似的现象,称之白粉病,可用600倍液的粉锈宁或400倍液的退菌特。

黑斑病

由真菌危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枝或落叶上于土壤越冬,翌年春吸水产生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有利于孢子萌发,故易于发病。叶子上存有水滴时,孢子在其中经6小时,即可萌发侵入。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病害的流行。可用0.10--0.2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洒叶面。

综合防治

要早期铲除病菌,早春于4月上旬,在月季出窖后树势未活动之前先进行1次修剪,在未发芽前对月季进行全面细致地(包括植株盆土、盆周围场地)喷洒波美0.50--1度石硫合剂。

植株定期打药防治,可用75%可湿性百菌清500倍液和18%的多菌铜15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如打药后遇雨,雨后还要及时喷洒,打药时间是6--9月经常打药,控制黑斑病的发生。

月季花叶蜂的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5mm,雌虫头胸部黑色带有光泽,腹部橙黄色,触角黑鞭状,由三节组成,第三节最长,雄成虫比雌虫略小。卵椭圆形,初产出时为淡黄色。卵子孵化前为绿色。幼虫初孵出时为淡绿色,头部为黄色,老熟时黄褐色。蛹乳白色,茧椭圆形,灰黄色。月季叶蜂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作茧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化蛹,5~6月羽化成虫,用产卵管在月季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产卵,卵孵化后,新梢完全变黑破折。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大量蚕食叶肉,而速度较快,严重可将叶肉全部吃光,仅剩下叶脉及叶柄。

防治办法:(1)结合冬季更换盆土消灭越冬幼虫。在冬季修剪时,剪除被害枝叶,集可烧毁。(2)喷施50%杀螟松1000倍液;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喷施溴氰菊脂2000倍液。

月季花蝼蛄的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cm,体黑色或黑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暗红色斑,前足粗壮,为开掘式足,腹后有长尾须,翅常叠于体背,卵椭圆形,初产出时黄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褐色,初孵若虫乳白色,2龄后变为黄褐色,一般三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声性,3~4月开始活动。4~5月危害严重,成虫于6月交尾产卵,7月孵化若虫,取食危害至10月,蝼蛄是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啃食根茎,经常在土层下哄成来往隧道,使植株根条脱水而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为避免给蝼蛄提供生存环境,施用有机肥料一定要经充分腐熟才能使用;(3)在受害植株部泼浇40%氧化乐果1000倍液。(4)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加上炒香的饵料拌匀,加水拌成干湿适宜的毒饵,撒在植株根部周围或盆内。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月季黑刺粉虱防治


分布与危害
黑刺粉虱又名橘刺粉虱。主要为害害月季、蔷薇、米兰、玫瑰、茶花、丁香和柑橘等。 以若虫群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形成黄斑。其排泄物易诱发某些真菌浸染而发生煤污病,使枝叶变黑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橙黄,长1.0-1.3毫米,覆有白色蜡质状物。前翅紫褐色,具7个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后翅淡紫色,较小,无斑。复眼红色,足黄色。
卵 香蕉形,基部有一小柄粘于叶背面。初产时淡黄色,孵化前呈紫黑色。
若虫 初孵若虫淡黄色,椭圆形,体周缘呈锯齿状,尾端有4根毛。老熟若虫体变黑色,体周围具明显的白色蜡圈,体背有14对刺毛。
蛹 黑色椭圆形,有光泽,长约1毫米。蛹壳边缘锯齿状并附有白色蜡质。蛹背中央具一纵脊,蛹两侧边缘有刺毛,雌蛹11对,雄蛹10对。
发生规律
1年发生4代左右。以老熟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3月在原处化蛹,4月左右成虫羽化。成虫白天活动,群集于枝叶上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背,老叶上为多。成虫有孤雌生殖,其后代发育不雄虫。若虫孵化后不久,便吸汁为害。各代若虫盛发期约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除1、2代较整齐外,其余各代发生均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方法
A.圃地和温室加强通风透光,适当修枝,创造不利其生长和养殖的环境。
B.第一代和第二代若虫盛发期不红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可用2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雾防治。并要注意喷布叶背,因为该虫主要群集于叶背活动。

月季花枯枝病的防治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月季枝干,在枝干和出现溃疡病斑,初为红色小斑点,后扩大变深,可心呈褐色。后期病斑凹陷,纵向开裂,病部可心出现黑点,潮湿时涌现出黑色孢子堆。严重时病斑环割茎干,病部以下枝条萎缩枯死。

发病规律:本病菌是个种弱寄生菌,主要在带病的枝干上越冬。次年抽生新梢消耗养份,枝干生它衰弱者,病菌即乘虚而入,迅速扩展,使病斑蔓延。6~7月间,病枝上产生的大量子实体和孢子,在雨季由风雨传播。这种病害发生的轻重与植株它势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凡老、弱、残株及水肥缺乏株发病严重;健壮旺株则不发病。

防治方法:(1)秋冬季彻底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长期可喷0.13%尿素溶液,以增强植株长势。(2)休眠期喷施5石硫合剂;5~6月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喷施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月季花叶跳蝉的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mm,淡黄绿色,前翅狭长半透明,略带黄色,后缘处有黑褐色斑一个,后翅无色透明。卵长0.7mm.长肾形,无色透明。若虫共5龄,与成虫相似,只有翅蝉。一年发生10代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以成在杂草、落叶或树缝内越冬,本害虫以吸食叶片汁液为主,8月分危害最重,若虫、成虫白天隐藏于叶背面吸食,晚上转移到叶面上吸食。受害叶片先退绿变黄,后逐渐变白,边缘向下卷缩变厚,出现轻重不同的缩叶症状。

防治方法:(1)用黑光灯诱杀,可消灭大量成虫。(2)清除杂草落叶。剪除有产卵疤痕的枝条。(3)喷施20%叶蝉散乳剂800倍液,用本虫飞散速度较快,喷药应在傍晚进行。

月季花红蜘蛛的防治


形态特征:雌成虫卵圆形,朱红或铁红色,体背两侧有块状或条形深褐色斑纹。雄虫略呈菱形,淡黄色,卵圆形,淡红色或粉红色。初孵幼虫近圆形,淡红色。足3对。若螨脱皮后较幼蟥稍大,椭圆形,体色较深,足4对。每年可发生12~20代。成螨及卵寄生在杂草上越冬。翌年春。雌虫出蛰活动。并取食产卵。卵多产于叶脉两侧,主要是两生殖。但也能孤雌生殖,高温干燥季节有利大量发生危害。本害虫以吸食叶片汁液为主,受害叶片呈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散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

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清除周围杂草枯枝,增强通风透光度。(2)发现虫害叶片,及时摘除烧毁。(3)虫害发生期间喷施50%尼索朗乳剂300倍液;或喷施 50%溴螨脂乳剂2500倍液;或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因红蜘蛛抗药强,应注意杀螨药物的交替使用。

月季花根瘤病的防治


症状:即根部所见的白色瘤状物。幼瘤白色有弹性,以后变硬。肿瘤表面粗糙。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根瘤能长出地面。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

发病规律:L线虫在个年内有春秋两次侵染期,以雄虫、卵或二龄幼虫在病瘤内越冬,以在土壤可或病瘤存活个年以上。线虫侵入月季根后,能刺激月季根皮细胞增生,以致发生癌瘤病变。

防治方法:(1)栽植前用浓链霉素500-1000倍液浸泡植株根部10分钟。(2)嫁接时将接刀用高温消毒或酒清清毒,避免线虫从伤口浸入。(3)用甲醇、冰醋酸、碘片(50:25:10)混合液涂患处;或用二硝基钾粉钠,木醇(20:80)混合液涂沫患处,能使病瘤消失。

月季花桃蚜的防治


形态特征:无翅孤雌成蚜,体长2.2mm,体色有绿、黄绿、褐色。尾片锥圆形,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体长.2mm,头胸黑色,腹部淡绿色,体积较小。每年能发生10~20代,经卵在叶芽或花芽基部越冬。也有部分孤雌蚜在月季植株上越冬。桃蚜在春季随气温增高加带繁殖,并由有翅蚜遍地扩散。夏季高温季节会适当减少,但到9月可再次发生。本虫害以吸食月季叶的汁液为主,特别是对月季的嫩叶、新梢危害严重。受害植株叶片枯黄脱落,其排泄物还能诱发煤污病,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

防治办法:(1)利用黄色塑料板涂油后诱粘。(2)在发生期喷施80%敌敌畏500倍液;或喷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3)可用44%乙甲铵磷50~100倍液涂于月季茎干上。(4)保护利用天敌灭杀,如瓢虫、蚜狮、蚜姬蜂等。

月季花黑斑病的防治


1.1症状:该病害为世界性病害,非常普遍。对主季危害极为严重。叶面、花朵、新梢均有发生。初发时叶片上呈大小不等的黑斑,病斑角质层下有辐射壮褐色菌丝线和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后扩大并呈黄褐色或暗紫色,最后变为灰褐色,严重时新梢枯死,整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

1.2发病规律: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借助雨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以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是多雨季节,病菌孢子蔓延滋长。孢子落在潮湿的叶面上,8小时便开始发芽,渗入到角质层细胞组织内生长新菌丝。不断发育再繁殖出大量新孢子。发病期一般多出现在7~8月。

1.3防治方法:(1)要特别注意冬季清除落叶枯枝,并喷施5石硫合剂。发现病叶病枝要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2)平时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病期尽量少喷水,必须时只在早上天气晴朗开始升温时进行,避免常时间浇湿叶面。(3)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50%代森铵1000倍;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效果。

养花技巧《月季花黄刺蛾的防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月季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