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种植花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对开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状稀有种。对开蕨是我国新记录植物。仅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和西侧的局部地区,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升。叶近生;叶柄长10-20厘米,粗2-3毫米,棕禾杆色,连同叶轴疏被鳞片,鳞片淡棕色,长8-11毫米,宽约1毫米,线状披针形,全缘;叶片长15-45厘米,宽3.5-5厘米,阔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基部略变狭,深心形两侧圆耳状下垂,中肋明显,上面略下凹,下面隆起,与叶柄同色,侧脉不明显,二回二叉,从中肋向两侧平展,顶端有膨大的水囊,不达叶缘;鲜叶稍呈肉质,干后薄纸质,上面绝色,光滑,下面淡黄绿色,疏生淡棕色小鳞片。孢子囊群成对地生于每两组侧肪的相邻小肪的一侧,通常仅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叶片下部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淡棕色,全缘,两端略弯向叶肉,并和相邻的一条靠合,成对地相向开口,形如长梭状;孢子圆肾形,周壁具网状褶皱,表面具小刺状纹饰。

地理分布对开蕨分布于我国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集安、抚松及桦甸等地。生于海拔700-750米的阔叶林中。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对开蕨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潮湿,年平均温6.2℃,年降水量946毫米。土壤呈酸性反应,暗棕色森林土。生于山地落叶阔叶林下的腐殖质层中,具有喜阴、喜湿等特点。

保护价值本种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新记录种。它的发展,填补了对开蕨属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因此,在研究植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对开蕨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一种珍贵的观党植物。

保护措施对开蕨的产地位于长白山的西献侧,海拔较低,没有划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之中,目前尚无保护措施。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资源考察,摸清现存数量。对主要产地,应严加保护。禁止采折。可栽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应积极推广园艺栽培,扩大观赏价值。

栽培要点对本种的栽培试验,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可参考本属其它种类(如P.scolopemdrium)的孢子繁殖和分生繁殖法进行栽培。

XzH52.cOm精选阅读

中国蕨



现状稀有种。本种仅分布于云南西部及四川北部少数地区,零星生长在裸露的石岩上或矮灌丛岩缝。极为少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8-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栗黑色,有棕色狭边,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0-18厘米,亮栗黑色,下部疏被鳞片;叶片五角形,长宽近相等,约7-10厘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长6-9厘米,中部宽3-4.5厘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突然收缩成三角状耳形,并呈楔形下延而与侧生一对羽片相连,羽状深裂;侧生羽片三角形,长3.5-6厘米,不对称的二回羽裂,羽轴上侧的裂片较下侧的为短,全缘;下侧基部一裂片特长,约3-4.5厘米,宽1-1.5米,羽状深裂达小羽轴的狭翅,向上的裂片全缘或有一、二粗齿;叶脉在未回裂片上羽状分叉,下面粗凸,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面略下凹;叶干后革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面略下凹;叶干后革质,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被腺体,分泌白色蜡质粉末。孢子囊球形,几无柄,有极阔的环带;通常单一,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线形,由部分变质的叶边反折而成,灰棕色,边缘有粗齿;孢子圆形,表面具颗粒状纹饰。

地理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宾川、大姚及四川北部青川,海拔1100-1800米的地带。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种分布区的气候属于西部亚热带的高原季风类型,有焚风而形成干热气候,雨量少(仅600-700毫米)。土壤大都为红褐土或石灰岩风化的石灰土,土层瘠薄,石粒多,地表裸露。生于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schwerinaeSchneid.车桑子Dodonaeaviscosa(L.)Jacq.薄叶鼠李RhamnusteptophyllaSchneid.马鞍羊蹄甲BauhiniafaberiOliv.以及扭黄茅Heteropogoncontortus(L.)Beauv.exRoem.etSchult.等耐干热的矮灌木丛内。在冬春漫长的缺水季节,中国蕨子囊于4-5月形成,孢子成熟于9-10月。

保护价值中国蕨属为我国特有。据现有材料看,它可能是中国蕨科最原始成员,是研究该科系统发育的良好材料。

保护措施建议科考人员采集时注意保护。有条件的植物园可移植作为石生植物园成员。

栽培要点目前尚未引种栽培。可试用孢子或根茎在石缝中试验培养。

 

浮水蕨


浮水蕨 (Ceratopteris pterioides (Hook.) Hieron)

别名:粗梗水蕨、浮叶水蕨

科属:水蕨科水蕨属

形态特征:一种一年生浮水草本。植株高 28-55cm,其营养叶为单叶,叶片呈阔状三角形,长 18-25cm,呈羽状深裂,裂片3-7枚,阔卵状三角形。叶柄粗壮,柄内海绵细胞含有空气,使整个植株漂浮于水面。孢子叶的叶轴膨胀成圆柱形;叶片呈多回羽状细裂,而末回裂片为狭线形,顶端渐尖。

产地与分布: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印度东部等。

生活习性:野生的浮水蕨常成片漂浮于湖沼、池塘中。栽培植株在温度22-30℃条件下生长良好;而水温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有时会死亡。对水体环境适应性较强。

繁殖方式:植株的下部叶片上,产生胚芽进而发育成新植株。由孢子交配发育成新个体。

栽培管理:应选择背风向阳的静水面池塘种植为宜。在水面上用粗竹竿或木条围成方格或多角形,然后种植幼苗,防治风浪冲散。平常注意通风透光。当扩展蔓延挤迫在一起时,即可捞取分养。分养后的植株,可用 1% 的过磷酸钙和 1% 的尿素混合喷施。

园林用途:在园林水景中,点缀数丛浮水蕨,景观效果好;家庭半景水族箱中,常用来造景,其观赏效果亦佳。

心叶蕨(泽泻蕨)养护方法


心叶蕨学名:Hemionitisarifolia

科属:裸子蕨科泽泻蕨属

别名:泽泻蕨

心叶蕨一般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直立,有淡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草质,上面光滑,下面伏生钻状小鳞片,叶边疏生红棕色有节的睫毛;不育叶的柄长2-10厘米,有密的鳞片和有节的毛,叶片卵形或矩圆形,基部深心形,圆钝头;能育叶柄长达20厘米,叶片戟形或矩圆心形,与叶柄斜交,长4-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钝或锐尖,全缘。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囊群沿网脉着生,无盖,成熟时满布于叶下面。

心叶蕨性喜阴,不能强光直射,喜散射光或反射光照,对湿度要求高,不宜过干或过湿。对空气湿度也有要求,叶革质。生密林下湿地、溪谷石缝或灌丛,海拔达1000米。分布于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勐海),尤其在海南岛常见;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栽培要点: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需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幼苗期。

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喷雾。浇水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分裂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腐叶。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以微酸性(pH值5.5至6.0)为适宜。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制。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

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使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过量氮易使植株徒长并降低抗性。磷对蕨类植物的根系生长很重要,缺少会使植株矮小,叶子深绿,根系不发达,可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补充磷。钾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形成,缺乏则老叶出斑点,并逐渐枯黄。缺钙会抑制植株生长,使叶片扭曲,从叶尖开始逐渐死亡。缺Mg会使老叶逐渐变色但叶脉仍保持深绿。缺Fe会使新蕨叶变灰绿并逐渐枯黄,叶脉衰老变黑。缺Mn会使叶脉出现坏死斑点。缺B导致顶芽死亡。缺Cu使叶片褪绿,叶片逐渐变黄,后脱落死亡。

施肥应薄施、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或根外追施。

盆栽蕨类植物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不要伤根。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

玉龙蕨



现状稀有种。玉龙蕨属为我国特有。产西藏、云南及四川三省区毗邻的高山上,常生于冰川边缘及雪线附近,零星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和叶轴密被覆瓦状鳞片;鳞片大,卵状披针形,棕色或老时苍白色,边缘具细锯齿状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具短柄,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羽片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钝头,基部圆截形,几无柄,边缘常向下反卷,两面密被小鳞片,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边缘具细齿状长睫毛。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盖。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藏东部波密,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稻城,海拔4000-4500米的高山地带。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本种主要分布在高山冻荒漠带,由于强烈的寒冻和物理风化作用,地形多为裸岩,峭壁和碎石构成的流石滩,即高山冰川下延的地段。高山热量不足,辐射强烈,风力强劲,昼夜温差大,气候严寒恶劣。流石滩常处在冰雪覆盖和冰冻状态,仅有短暂的暖季(7-8月),当地表解冻消融后,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的玉龙蕨才茁壮成长。
 
 保护价值本种特产于我国西南部分高山的雪线附近,为稀有植物,是研究蕨类植物的形态和功能统一性的良好材料。

 保护措施建议登山科考人员不要大量采集。

栽培要点限于该种的特殊生态条件,难以室内人工霜培。迁移保存时,可试行向长白山等保护区高山地带移植试种。

心叶蕨(泽泻蕨)的养护方法


心叶蕨学名:Hemionitisarifolia

科属:裸子蕨科泽泻蕨属

别名:泽泻蕨

心叶蕨一般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直立,有淡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草质,上面光滑,下面伏生钻状小鳞片,叶边疏生红棕色有节的睫毛;不育叶的柄长2-10厘米,有密的鳞片和有节的毛,叶片卵形或矩圆形,基部深心形,圆钝头;能育叶柄长达20厘米,叶片戟形或矩圆心形,与叶柄斜交,长4-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钝或锐尖,全缘。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囊群沿网脉着生,无盖,成熟时满布于叶下面。

心叶蕨性喜阴,不能强光直射,喜散射光或反射光照,对湿度要求高,不宜过干或过湿。对空气湿度也有要求,叶革质。生密林下湿地、溪谷石缝或灌丛,海拔达1000米。分布于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勐海),尤其在海南岛常见;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心叶蕨(泽泻蕨)的养护方法

栽培要点: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需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幼苗期。

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喷雾。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分裂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腐叶。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以微酸性(pH值5.5至6.0)最为适宜。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制。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

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使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过量氮易使植株徒长并降低抗性。磷对蕨类植物的根系生长很重要,缺少会使植株矮小,叶子深绿,根系不发达,可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补充磷。钾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形成,缺乏则老叶出斑点,并逐渐枯黄。缺钙会抑制植株生长,使叶片扭曲,从叶尖开始逐渐死亡。缺Mg会使老叶逐渐变色但叶脉仍保持深绿。缺Fe会使新蕨叶变灰绿并逐渐枯黄,叶脉衰老变黑。缺Mn会使叶脉出现坏死斑点。缺B导致顶芽死亡。缺Cu使叶片褪绿,叶片逐渐变黄,最后脱落死亡。

施肥应薄施、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或根外追施。

盆栽蕨类植物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不要伤根。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

怎么养水蕨


一、养护方法

1、温度:水蕨喜较冷凉一些的环境,一般来说是十五到二十度附近。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它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受阻。它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还是较强的,冬季一般可以自行过冬。

2、光照:水蕨喜光,但是它的耐阴性也不错,有些野生的也正是分布在阴湿的地方。所以,稍微有点散光就能满足它的要求了,光照时间不用太长。但过强的光尽量避免,否则对它的叶片等部位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3、浇水:水蕨一般是水生的,不过它也可被养殖在旱地中,而且还有一定的耐旱性,正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强。所以,尽量提供充足的水分即可,尽量别长时间干旱。

4、施肥:同样由于它的适应性强,它对土中养分的要求很少,对追肥的要求同样不高,可不用施肥。

二、养殖技巧

1、繁殖:可用扦插的方式,在春季进行比较合适,不过在其他的季节也是可以的。选用它的根状茎作为材料,上面必须带有两至三个叶片或者一些叶芽。将它切为十厘米左右的小块,然后分开栽入土中。之后保持周围的湿度适宜,大概四十天之后,就能长出新的根了。

2、修剪:水蕨的长势是非常旺的,它的枝叶容易非常杂乱,可酌情修理掉一部分。再者植株得了某些疾病的时候,也可将修剪作为一种防治的手段,促进它的恢复。

三、问题诊疗

1、病害:上面已经提到过了,水蕨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所以一般来说病害并不是特别多。可能偶尔会有“根腐病”,会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2、虫害:也不是太多,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可能有“红蜘蛛”出现,用甲胺基阿维菌素来防治。

四、其他问题

1、毒性:水蕨无毒,且它不但有吸收有害物质能力,它本身还是一类药物。

2、是否可在家里养:可以但不多,因为它并非是一类观赏植物。

鹿角蕨怎么养


一、壤土配制

因为它是附生的植物,所以壤土配制可能不太一样。可以用腐叶土加上蕨根、苔藓,里面再添加上腐熟的养料配制。

二、合理浇水

因为它是一种喜欢湿润的植物,所以经常浇水适宜生长。春季生长非常旺盛,对于水分需求较大,及时供应。夏季气候干旱,水分蒸发速度较快,避开正中午施加。从秋季末期开始气温转凉,到了冬季需水量减少,只适当添加一点即可,不能过多。

三、给予光照

对于光照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适当给予一些光就能生长的很旺盛,但是一般半阴处更适宜生长。夏季太阳光毒辣,要适当遮挡,如果暴晒在强光下,会导致植株枯死。冬季光照强度减弱后,可以适当多接触一点。

四、周边温度

最适的温度为18-30摄氏度之间,耐不住高温和寒冷,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合适。夏天放在阴凉处,冬季放在温暖室内。

荚果蕨怎么繁殖


荚果蕨的繁殖方法

可以繁殖荚果蕨的方式有孢子繁殖和营养体繁殖。这两类繁殖方法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让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

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也可以说是播种繁殖法。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孢子采集。当荚果蕨的孢子叶从深绿色变成黄棕色时,这就代表可以采集了,时间大约在9月的中下旬。要在长势良好的植株上采集孢子叶。将孢子叶晾干后碾碎,将孢子囊取出后放入冰箱,温度约在0~5℃。播种前药用无菌水清洗消毒,等孢子囊裂开后取出孢子即可。

然后是制作土壤,也就是搭配培养基。选料有草炭土河沙和暗棕壤按比例搭配,另外可以选择将石头和粗河沙灭菌后放入培养基中。播种前要使培养基的土壤充分湿润,可以将培养基浸在水中来使土壤湿润。然后将孢子洒在培养基上,再放在水中浸润,第二天再取出。然后将播种后的培养基移到室内,这时室内的温度要在20℃以上,湿度要达到80%以上的室温。

营养体繁殖

营养体繁殖又叫作分株繁殖,也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这种繁殖方法通常选择在春秋季节进行。首先要选择根茎发达,长势良好健壮的植株,将其蕨苗连根带土挖出,不要损伤根部。同时要将母体挖出,将其切成若干块,但要保证带根带叶,保证成活率。平整好土壤后进行栽培,栽培时要保证行距为40cm,每一个穴位栽一株,然后盖上土压实再浇上水即可。

荚果蕨繁殖的注意事项

选用孢子繁殖法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选取孢子时要注意方法,一定是将孢子囊贮存于0~5℃的冰箱里,播种前要用无菌水冲洗,放在无菌纸上晾干后方可取出孢子。配置的培养基也要进行灭菌,排除病虫害的干扰。

选用营养体繁殖要保证切割的母株上要带根带叶,这样才容易成活。栽种时不要种的过于密集,把握好间距,覆土后一定要压实,确保根茎跟土壤的充分接触。

银脉凤尾蕨


银脉凤尾蕨又名白斑凤尾蕨、斑纹凤尾蕨,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株高20厘米至30厘米,丛生,具短小且匍甸生长的根状茎,植物由两种羽状复叶组成,一种为孢子叶,直立而高瘦,有明显的叶柄,羽片细狭,叶背边缘反卷为伪包膜,内藏孢子囊群;另一种为裸叶,较矮且呈羽状展开,羽片短而宽、头钝,质薄如纸,叶脉部分为明显的银白色,绿色羽片中又带银白斑。

银脉凤尾蕨原产亚洲、大洋洲的热带地区,喜温度湿润的半阴环境,有一定的耐寒性,稍耐旱,怕积水和烈日暴晒。生长期可放在树荫下或其他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但也不要使盆土长期处于积水状态,以免造成烂根,空气干燥时要向植株及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清新宜人。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良好,并防止强光直射,以免叶片干枯焦黄。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维持5℃以上,并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干燥为宜,浇水和向植株喷水时注意不要过于冷凉,水温与室温接近为佳。每1年至2年的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有适量的钙质,并有良好的排水、保水性。

银脉凤尾蕨的繁殖可将成熟的孢子撒播在腐叶土与碎砖屑混合的基质上,喷水后放在阴湿处,发芽后等小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可分苗移栽。也可用分株法繁殖,一般结合春季换盆进行,还可在生长季节将母株旁萌生的子株挖出,另行上盆栽种即可。

银脉凤尾蕨植株纤细可爱,银白色的叶脉给人以清秀素雅之感。适宜作观叶植物栽培,点缀窗台、阳台、案头等处,也可用于插花配叶或瓶景装饰。

肾蕨怎样栽培?


肾蕨为肾蕨科肾蕨属的陆生或附生植物,株高约50厘米,叶浓绿直立丛生,叶片深裂,形似蚂蚁,故有螟始草之称。其形态自然潇洒,很受养花者喜爱,故在国内外栽培者甚多。其地下块茎还可入药,在中药中称为马阳卵,可治感冒咳嗽、肠炎痢疾、烫伤、刀伤等。

此草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南部诸省都有野生,常见于溪边林中或岩石缝内或附生在在树木上。性喜温暖较荫蔽的湿润环境,怕烈日,畏寒冷,适宜于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肾蕨的繁殖能力很强,主要采用分株法。常在春季出房后结合翻盆时进行,做法是分开地下铁丝状甸甸枝,每株数丛,浅栽于盆面,栽好后放萌湿处,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夏秋季节也可分株。肾藏地下的圆球形块茎也能发育成小植株。只要将其分栽到盆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即可。如果需要作较大批量的繁殖,适合于采用此法。

肾蕨生活力强,容易栽培。盆栽的培养土用腐叶土3份,砂1份,加少许骨粉混合即可,平时以给予明亮的散射光为宜。在室内,以放置在北侧宙户边比较适合。肾蕨虽耐旱,但生长季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河i并应经常喷水增湿,特别是高温干燥季节,这样更有利其生长。5个少月生长期内,每月应施肥2-3次,以饼肥水或其它液肥为主。培养肾蕨如果光照过强,通风不良,土壤过湿或多年不翻盆都会导致叶黄枯萎,很值得注意。

约在11月气温降低时应将肾蕨移入室内,减少浇水,停止施肥,室温保持在5℃左右,短时间温度低些也不致受到伤害。若发现其受冻,可以剪去全部叶片,节制浇水,逐步升温,经过一段时间仍可恢复生机,长出新叶。

养花技巧《对开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绿地蕨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