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鸡冠花褐斑病的综合防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鸡冠花花大,花期长,但在南方和北方等省市均易发生褐斑病。此病由真菌引起,大部分下层叶片发病形成褐斑,在夏秋期间,病斑相连使大半个叶片或整个叶片干枯下垂,严重影响观赏和生长。症状:褐斑病,又称呈斑病,该病是鸡冠花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南北各地常有发生。发病初期,主要侵染叶片、茎及叶柄等。叶片出现黄或浅红褐色小斑,扩展成圆形、不规则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间色较浅的病斑。老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褐色,轮纹明显。后期,病斑背面着生有粉红色的霉层。病斑连片可使叶片枯黄、早落,单个病斑干枯脱落则形成穿孔,近地面的茎部发病,病斑呈长条状、褐色;根茎处易发病,病斑褐色,长条形,植株易倒伏。病原及发病特点:该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硫色镰孢菌和鸡冠花砖红镰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残体及落叶上过冬,翌年4至5月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工具、风、雨水、浇水的飞溅传播,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15至20℃,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一般在南方(广州地区)6月上旬开始发病,7至8月发病最为严重,10月底基本结束。高温潮湿有助于其发生与蔓延,土壤透水性差,排水不良,植株长势衰弱,也容易发病。由于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厚垣孢子可存活多年,分生孢子由水流传播,种子可能带菌及侵染植株。北方地区(北京地区)8月初发病,8至9月为发病盛期。台风期暴雨多,发病重,蔓延传播快。病残体多,连作,土壤湿度大等皆可加重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对于褐斑病,应防重于治,合理栽培。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盆土宜用肥沃沙质壤土,腐熟厩肥、农家肥各半,再掺入少量煤炭渣及河沙拌匀而成。

l.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种前,种子要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进行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为90%敌克松2至3克/平方米,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克/平方米或0.2至0.5%高锰酸钾或0.1%托布津溶液等处理;盆栽用土也可用太阳能热处理消毒(即将盆土倒在水泥地面或晒谷场1至2天)。

2.实行轮作及排除积水: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间隔期2至3年。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病于6至10月,要经常松土,防止根周围土壤板结,雨季则要及时排除积水。浇水时防止水管高抬面飞溅,并注意摆放或种植不能过密。

3.药剂防治:6至7月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处理,每盆用药量100至150克,每7至10天喷、灌一次,连续2至3次,防治效果达95%以上。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粉剂2000倍液,隔20至25天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效果较好。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至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对病害的发展也有良好控制作用。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对真菌类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也可用25%丙环唑乳油29毫升加水100升喷雾,间隔期40至48天一次,防治效果较良好。

xzH52.COm推荐阅读

鹤望兰褐斑病的防治


鹤望兰又名极乐鸟之花,为旅人蕉科常绿宿根草本。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宛如仙鹤翘首观望,观赏价值极高,是珍贵的切花种类。

褐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浇水、人为操作等传播,多从生长衰弱和有伤口的叶片上侵染危害。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状,边缘红褐色,内褐色;后期病斑黑褐色,收缩,并出现黑色粒状物,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⑴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生长势。⑵栽培基质应严格消毒,可选用必速灭土壤消毒剂熏蒸基质,覆膜封闭数日后使用。⑶发病初期,喷洒1000倍五氯硝基苯杀菌剂和1500倍液烟参碱杀虫剂混合液。(候和菊)

睡莲褐斑病的防治


褐斑病是睡莲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初发时,叶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色,直径0.6至10毫米。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斑可达叶面积的1/3至1/2,叶色由绿变黄,叶缘干枯,内卷,后期整个叶片焦枯,叶片及叶柄出现一层墨绿色的绒毛状物。受害植株轻者开花延迟,甚至不开花;重者,全株叶片焦枯,直至死亡。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的真菌睡莲褐斑尾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及残体内越冬。翌年5至6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水传播侵染。7至8月发病最重,高温多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暴风雨期间,叶片受到损伤或被水淹没后,极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常引起病害的迅速蔓延。叶片过于密集,透光不良,以及遭受虫害后,也易于发病。

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栽培管理。除选取健壮、无病的地下茎栽培外,在生长期间,应及时疏剪病残老叶,既减少侵染源,又增强透光性。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加强防护。在狂风暴雨季节,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大风损伤叶片和水淹没植株。

化学防治。发病前可喷1至2次1:1:100的等量式波尔多液,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至10天1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

草坪褐斑病的防治


该病主要侵染草坪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片和茎基的腐烂,一般根部不受害或受害很轻。在冷季型草坪中,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感染该病。发病初期,染病叶片呈现水渍状,边缘呈红褐色,后期变成褐色,最后干枯,萎蔫。受害草坪有近圆形的褐色枯草斑块,条件适宜时,病情快速蔓延,枯草斑块可从几厘米迅速扩大到2米左右。

由于枯草斑中心的病株比边缘病株恢复得快,因此枯草斑就出现中央呈绿色、边缘呈枯黄色的环状。引起草坪褐斑病的病原是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水稻丝核菌和玉米丝核菌。不同的病原对不同的草坪种类和品种以及因草坪管理水平的差异表现不同的症状,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草坪种类和品种仔细观察。
褐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如果条件适宜,只要有几片叶片或植株受害,就会很快造成草坪大面积受害,因此一旦发病就要及时防治。在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病菌较多,发病较多较重。高温高湿,排水不良,过量施用氮肥,使植株旺长,组织幼嫩,都极易造成褐斑病的流行。
褐斑病的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强草坪的科学管理养护,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做到均衡施肥。及时疏除枯草层,改善草坪的通风透光条件。
2. 在草坪建植前采用甲基立枯灵、杀毒矾、粉锈宁等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亦可用甲基立枯灵、敌克松等进行坪地土壤处理。
3.褐斑病应以防为主,如果病害一旦发生,加上天气持续高温高湿,病害就很难控制。因此昆明地区应在4月底5月初就进行一次灭菌处理。一旦发生褐斑病,可用代森锰锌、百菌清、50%的灭霉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杨树褐斑病的识别和防治


杨树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毛白杨、小叶杨、馒头柳等。发病初期在表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较浅而整齐,到后期病斑中心变为褐色,上面生有黑点。黑点破裂后,放出分生孢子,经风吹到其他叶片上进行再侵染,以七、八月发病危害最严重,病斑多数相连成片,9月常造成树叶焦枯而脱落。在种植过密,温、湿度都较高时,发病更严重。 防治方法: 1、于夏秋季扫集落叶,高温堆肥或烧毁,消灭病原菌。 2、于6~9月间喷6~7次160~200倍的石灰水,或500倍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3、不要种植过密,注意修剪,使树林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水仙大褐斑病


水仙大褐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水仙生产地,如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云南等省市也有发生。有的地区发病严重,是水仙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叶和花梗上初生褐色斑点,以后扩展成椭圆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生于叶片边缘时,叶片扭曲,后期病部破裂。病斑上产生深褐色小点。病重时叶片干枯。
病原病原为水仙壳多胞菌。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病菌生长最适温为20℃至25℃,3℃以下和35℃以上病菌均不能生长。
此病菌除侵染水仙外,还能侵染孤莛花、文殊兰等。
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可能在鳞茎的膜质鳞片叶越夏,也可能在孤莛花、文殊兰叶片上越夏。在福建漳州地区,1月下旬至2月中旬开始发病,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在江苏四五月发病重。分生孢子经风雨水传播,进行再次侵染,至夏季五六月,叶渐枯黄,进入休眠,病菌也进入越夏场所。气温偏高,雨水过多,发病就严重。连作发病重,未连作的发病较轻。种植过密,施肥过多,植株生长嫩弱,发病严重。此外,一般种植三年生水仙花鳞茎的地块比种植一年生子鳞茎的地块发病重。水仙附近有孤莛花、文殊兰等植物栽培时,由于病害可相互传播,也增加了感病机会。
防治方法
1、收获时,应将病残体集中烧毁。
2、应在无病地块选留鳞茎作种。若没有无病地的种球,则须在严格挑选后,对种球进行消毒,即先剥去膜质鳞片,再将鳞茎浸入40%福尔马林100倍水溶液中2小时或50%多菌灵500倍液中12小时,以减少初次侵染源。
3、从水仙萌发时起,可定期喷药,1%波尔多液每隔10至15天喷1次,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每隔7天喷1次。

水仙花褐斑病的防治


水仙花褐斑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水仙花的茎叶组织,严重时整株提前4—8周枯死,影响鳞茎的正常生长,给生产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防治水仙花褐斑病的技术措施,作一介绍。
l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多出现在叶部的尖端,呈褐色,先导致叶部尖端成段枯死,后逐渐扩展到茎梗上部。仔细观察病斑呈纺锤形成椭圆形,也有的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几个病斑联合在一起就会呈现明显的红褐色大型条斑,致使叶片扭曲,到后期即产生病部破裂造成病害,如果空气潮湿,在病部就出现深褐色的小点,即病菌的子实体。
2原因
气温与雨水 气温与雨水对水仙花产生褐斑病关系密切。由于病原菌以菌丝在上年的病叶里越冬,而在鳞茎和鳞片中越夏,故在翌年2月上旬期间,当初次出现该病菌侵染时,若遇雨水较多,气温又较高的年份,发生病害也更加严重,4—5月为发病盛期;反之,发病则轻。营养与肥量 营养条件与病害的发生也有直接关系。在种植水仙花时,若在密植的田间,肥料用量过大,植株生长脆嫩,此时若遇田间积水过多,不及时排水,就易发生褐斑病。
3 防治
3.1科学管理
清除病源 每年在种球或花球收获后,必须加紧清除田间及田埂里的所有杂草,特别以水仙鳞茎为主,以达彻底清除病源、消灭寄主。尤其是严格去除带病的种子,做到一粒不留。储存良种 凡是留下作为种子的水仙球,其储存方法十分讲究,应选择阴凉、干燥的房屋作为储存室。同时,还要定期通风、多加翻动,避免种子腐烂。坚持轮作 坚持轮作极为重要,因为连作田种植水仙后,其田块极容易造成病菌逐年积累,导致病害加重。因此,应严格控制田块的连作制,以减少病害的侵染源。合理施肥 及时排水 严格控制水肥,注重合理施肥,特别是要避免氮肥偏重。要防止土壤水分过大,在多雨季,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力求水份适宜。
3.2药物防治
植前用药 在种植前,预先进行种球消毒。用代森锌30O倍或甲基托布律的600—800倍水溶液,特种球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种球发病率。叶面喷药 在水仙生长季节,即从3月中旬出芽开始,喷洒1%波尔多液或700倍的75%百菌清液于叶面,坚持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5—7次为宜,可获良好防治效果。

石榴褐斑病和干腐病的防治方法


石榴性喜温暖,但是石榴在冬季休眠期间也能忍耐一定的低温,石榴在冬季只要是不在零下15摄氏度以下也可以可以露地栽种。冬季最低气温在-17摄氏度以下的地区,如果要露地栽种石榴,需要在冬季给石榴保护越冬。

石榴树对于土壤要求不严,但栽种在土质较粘重的土地上生长不良,而且容易产生裂果。石榴树最好是种在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里,这样石榴树的果实美观,风味良好。土壤的pH值在4.5-8.2之间都可以种。石榴树栽种地势宜髙燥,忌潮湿。

石榴树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和干腐病,石榴发生了褐斑病和干腐病怎么办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石榴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石榴褐斑病一般表现为叶斑圆形或多角形,直径大约在0.3-3毫米左右,深红褐色至近于黑色或灰褐色,边缘有时呈黑线状。

石榴褐斑病防治方法

要注意清洁庭园,清除石榴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石榴生长期要喷洒代森锌600倍液;石榴褐斑病发病后喷洒70%托布津800~1000倍液。

2.石榴干腐病防治方法

石榴干腐病侵染石榴花、果实及果梗。石榴干腐病在石榴开花时开始侵染,最初是石榴的花瓣变为褐色,后扩展至石榴的花萼,进一步蔓延至石榴的花托,使石榴花变成褐色。石榴花及幼果受害严重时常常引起早落。石榴果实体积长到七成左右时开始受侵染,往往悬挂在枝头,干缩成個果。

石榴干腐病防治方法

摘除石榴僵果是减少越冬菌源的一项主要措施;石榴在开花前后各喷洒1次65%代森锌600倍液。

富贵竹褐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缘和叶尖出现草黄色的湿病斑,病健交界处有浅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形病斑,与叶脉平行,老叶症状尤为明显。叶缘、叶尖病斑长7至13厘米,宽1至2厘米,症状严重的病斑长13至15厘米,并带有褐色斑纹,叶片病斑连片扩展,变成褐黄斑,植株生长受影响,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规律该病病原是一种名为尾孢菌的微生物,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的春夏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空气及溅水传播,可发生多次侵染和再侵染。湿度大时易发病,从苗期到成株伸长期均可发病。病菌萌发的最适温25至28℃,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入侵,在春夏季多雨和低洼地区易发病。在珠江三角洲以4至 9月发病较重,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时,突然降雷阵雨或台风暴雨天气易导致严重发病。
防治方法(1)保持田间、盆土湿润,注意夏秋季节降雨时排水,增施磷钾肥,复合肥;冬季应控制水肥,以湿润为宜,促其休眠,喷药杀灭病菌,或剪除病枯叶集中烧毁。(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600至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600至800倍液,50%苯菌灵可粉剂800至1000倍液,50%万宁可湿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800至1000倍液,50%万宁+37%枯萎立克可湿粉(1∶1)800至1000倍液,70%百菌清+40%代商乐(1∶1)可湿性粉剂,交替喷施3至4次,7至8天喷一次,有较好防治效果。

鸡冠花立枯病防治


为害症状:鸡冠花发病后,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边缘较明显,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茎部以上干枯死亡,一般不折倒,故称为立枯病。早期不易与猝倒病区别。发病初期个别植株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情扩展较缓慢,病程也较长,不像猝倒病染病后马上猝倒。此外立枯病病部常有不大明显的灰白色至灰褐色蛛丝状霉,湿度大时常长出灰褐色或灰白色菌膜。

发病特点: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年至3 年,越冬后的菌丝恢复活动和菌核萌发产生菌丝接触寄主,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长出气生菌丝主动接触寄主,或通过水流、农具传播引致再侵染。

发病环境: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适宜pH值3至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等,每平方米2升至3升。立枯病、猝倒病混合发生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2升至3升。

养花技巧《鸡冠花褐斑病的综合防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综合分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