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变叶木生长习性及栽培养护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变叶木也叫变色月桂,属于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色彩鲜豔、光亮。常盆栽养殖,是居家、办公摆放的优良物种。变叶木叶片含花青素,颜色有单色或绿、黄、白、橙、粉红、红、大红及紫等,叶形有披针形、卵形、椭圆形,还有波浪起伏状、扭曲状等,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变叶木的生长习性及栽培养护知识。

变叶木图片欣赏

变叶木生长习性:变叶木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至澳大利亚。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变叶木的生长适温为20~30℃,3~10月为21~30℃,10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3℃。短期在10℃,叶色不鲜艳,出现暗淡,缺乏光泽。温度在4~5℃时,叶片受冻害,造成大量落叶,甚至全株冻死。另外,变叶木还喜湿怕干。

变叶木栽培养护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浇水:喜水湿,4-8月生长期要多浇水,经常给叶片喷水,保持叶面清洁及潮湿环境。

2、施肥:生长期一般每月施1次液肥或缓释性肥料。

3、土壤选择:喜肥沃、粘重而保水性好的土壤,培养土可用粘质土、腐叶土、腐熟厩肥等调配。

4、温度控制:变叶木属热带植物,生长适温20-35℃,冬季不得低于15℃。若温度降至10℃以下,叶片会脱落,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剪去受冻枝条,加强管理,仍可恢复生长。

5、光照管理: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室内应置于阳光充足的南窗及通风处,以免下部叶片脱落。

xZh52.cOM阅读欣赏

瓜叶菊的生长习性


瓜叶菊原产大西洋加那利群岛。喜生于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室内,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18°C。喜光,但忌强光直射。要求含腐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积水湿涝,水分过多,易引起烂根。

瓜叶菊又名千日莲、黄瓜话、千叶莲等,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温室花卉栽培。株高30~50厘米。茎直花序,多分枝,具糙毛。叶心形状三角形,硕大似瓜叶。头状花序,密集多簇生成半球形,花色绚丽多彩,花型多变,通常有红、浅红、粉红、白、蓝、紫等色。自然花期2~5月。

1、怎样栽培瓜叶菊?

瓜叶菊播种到开花的过程中,需移植3~4次。以背景地区8月上旬播种为例:播种出苗后约经20天,真叶2~3片时,进行第一次移苗,株行距5厘米移入浅盆中。用土为腐叶土2份、壤土2份,沙河1份。减少了腐叶土含量二增加土壤土含量,使幼苗生长健壮。

2、怎样繁殖瓜叶菊?

多采用播种法,种子成熟后立即采收,并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曝晒,使它充分成熟,装入纸袋,贮存于干燥处。播种期4~5月为好,也至9月。将种子播于填满素砂土盆内,上覆细砂土,采用浸盆法浸水,使水从盆底孔的盆壁浸入,盆苗覆盖玻璃板,保持盆内温度和湿度,一般播种吼七天出苗,掀开玻璃让其通风,保持温室再12°C~15°C之间,当真叶长出2~3片时开始分苗,进行三次移植。

3、怎样避免瓜叶菊花少叶茂?

适宜的温度:瓜叶菊冬季需入温室培养,夜间温度需保持在10°C,白天在15°C为好,超过15°C易使植株徒长、叶茂、花少。

充足光照,良好通风:瓜叶菊性喜光照,应放置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才有利它生长于孕蕾。

施肥与浇水:在花芽分化与孕蕾期时,应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花蕾出现后停止施肥。瓜叶菊浇水不宜过多,否则温度较高会导致枝叶徒长。

4、怎样使瓜叶菊在喜庆佳节开花?

为了让瓜叶菊在喜庆佳节开花,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品种选择:由于品种不同,开花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品种来达到人们所求的开花期。通常早花品种,播种后需经过5~6个月才能开花;中花品种,需经过7~8个月才能开花;晚花品种需经过10个月月左右才能开花。

播种期的调节:在上海地区,如需在元旦开花,应在7月份播种;如需在春节开花应在8月份播种;9月份播种的,可在来年4月左右开花,花期至5月份。

5、如何养护无土盆栽瓜叶菊?

营养液施浇。定植后,施浇第1次营养液,并要浇透,即要有过多的营养液流出盆底孔。在瓜叶菊生长期,需施以氮肥为主的营养液,每周浇1次为好;现蕾期,每周浇2次以磷钾肥为主的营养液,直到开花。叶面需喷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周1次,连续喷4次。

6、瓜叶菊根茎腐烂怎么办?

栽培环境的卫生。为了防止幼苗期猝倒病发生,育苗盆与培养土都要经过消毒。栽培介质应选用疏松而透气性好的。日常栽培环境要注意通风、透光。

7、瓜叶菊应怎样移栽上盆?

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先浇施1次稀薄肥水,随后带土移栽至口径20厘米较大泥盆中。盆底部先加入适量迟效底肥,如饼粉肥、磷肥,与盆土混合,再将盆土加满,随后从小盆中带土球的苗移栽在盆中,立即通过渗透浇足上盆水,以后进行正常养护管理便可。

康乃馨的生长习性


康乃馨原名香石竹,别称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等,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温带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等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康乃馨的生长习性吧!

光照条件

康乃馨属中日照植物,喜阳光充足。除育苗期和盛花期外,无须担心强光为害,且借助辅助光可增加花冠直径和花色鲜艳度。光强与单位面积切花产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温度条件

康乃馨喜凉爽,不耐炎热,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若夏季气温高于35℃,冬季低于9℃,生长均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温时期,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冬季则需盖塑料薄膜或进入温室,以保持适当的温度。

水分条件

康乃馨根系为须根系,土壤或介质长期积水或湿度过高、叶片表面长期高温,均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提倡滴灌,另外还应注意水质及水分含盐量的问题。

土壤条件

康乃馨喜保肥、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其中以重壤土为好。适宜其生长的土壤pH值是5.6~6.4。从一些土壤分析实验表明,pH值在5.95~7.9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开花无明显影响,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

菊花的生长习性


菊花在冬天枝秆枯萎,以宿根越冬,根状茎仍在地下不断发育。开春后,在根际的茎节萌发,随着茎节伸长,基部密生很多须根。苗期生长缓慢,苗期10厘米高以后,生长加快,高50厘米后开始分枝,植株发育到9月中旬,不再增高和分枝,9月下旬现蕾,10月中下旬开花,11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花期30-40天,入冬后,地上茎叶枯死,在土中的根抽生地下茎。次年春又萌发新芽,长成新株。一般母株能活3一4年。

菊花爱凉爽,喜腐殖质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酸碱度以中性或稍偏酸性为佳。在低洼盐碱地则不宜栽培。忌连作,种植过的土壤不能连用。菊花性忌涝,俗称干兰湿菊,只是说明菊花喜润湿土壤,而不是说它不怕涝。菊花耐旱,但过于干旱也不利于生长。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0度。耐寒,能在5一10低温越冬。在我国南方,可以露地越冬,在淮河以北地区,多以盆栽形式或放在室内越冬。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以下,夜间温度下降至10℃左右时,才能促进花芽分化。北京地区春夏两季只能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形成花芽。进人8月中下旬,当日照时数减少至1.小时,最低气温降至15℃左右时,即开始花芽分化,当日照继续缩短至12.5小时,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时,花蕾逐渐伸长。此时是秋菊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至10月中旬则陆续绽蕾透色。利用这一特性,对秋菊进行遮光或延长光照,就可以控制花期,使提早或推迟开花。

菊花喜阳光,但夏季在强烈阳光下应适当遮荫。菊花对光照的要求,往往随着品种和单株生长发育状况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则生长健壮,否则,如光照不足,特别对于细管、长管等品种,易使枝条徒长。光照的强弱又与花期和花色有密切关系,一般品种在开花期内,稍为荫蔽,可适当延长花期,有些品种,如绿牡丹等在绽开时,给以适当荫蔽,可以保持娇嫩鲜绿,增强观赏效果。

火炬树生长习性及水肥管理


火炬树原产于北美洲,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现华北、西北等地已广泛栽培。火炬叶片秋末变为红色或橙黄色,果实鲜红,状如火炬,即可观叶,也可观果,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观叶和观果树种。

火炬树生长习性:

火炬喜光,栽种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处,光照不足则生长不良,甚至不能成活;耐干旱,忌水湿,积水超过5天,则易因根系窒息而枯死;耐盐碱,在pH值9、含盐量0.7%的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耐寒,在沈阳、呼和浩特等地均可安全越冬;生长速度快,年生长量在1米以上,约15年后开始衰老。花期6月至7月,果实8月至9月成熟。

火炬树水肥管理:

火炬在栽植头两年应加强浇水。移栽时要浇好头三水,之后视土壤墒情浇水,使土壤保持在大半墒状态。一般一个月浇一次透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秋末浇足浇透防冻水,翌年早春应及时浇解冻水,其余时间可参照头年方法浇水。第三年起可靠自然降水生长。夏季大雨后及时将积水排除,防止因积水而导致根系腐烂。

火炬耐瘠薄,但栽植的头两年适当施肥利于植株恢复树势,加速生长。栽植时可施入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做基肥,秋末再施入一些芝麻酱渣,第二年5月中旬追施一次尿素,秋末再施入一些农家肥即可。第三年后可不再施肥。

黄檗的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


黄檗这种东西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会见到或者是使用到黄檗。但是黄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黄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黄檗以及它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方面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黄檗简介:

在了解黄檗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黄檗的基本情况,对它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黄檗,也有人把它叫做黄檗木、关黄柏等等,它是一种落叶乔木。黄檗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一小部分枝干可以长到30米左右。黄檗树皮是灰褐色的,木栓层发达,柔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一般来说野生的黄檗更具有营养价值,更受人们的欢迎。

黄檗的生长习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黄檗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样的。黄檗是一种对于环境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只要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都可以生长。一般来说黄檗喜欢生长在湿润,通气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黄檗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就是寒温带针叶林区,以及温带阔叶混交林。比如说我国的云南贵州等等地区。

黄檗的主要价值:

1、药用价值:无论是黄檗的枝叶还是它的果实,都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更是含有很多的药用成分,它具有名目泻火以及清心润肺等很多的作用。

2、医疗价值:黄檗具有很好的降血压的作用。因为黄檗含有我们现代降压药类似的成分,它的降压效果甚至比一些降压药还要好。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古人就是使用黄檗熬制药汤来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的。

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变叶木生长习性及栽培养护知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