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杜鹃叶肿病”,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症状:

杜鹃叶肿病又叫饼病。杜鹃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主要为害花芽、嫩叶和新梢。叶片正面初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为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厚灰白色的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嫩梢发病时,顶端产生肉质莲状叶,或为瘤状叶,后干缩为囊状。花瓣感病后,异常肥厚,呈不规则的瘿瘤。花芽受害成为肉质变厚变硬。这些嫩叶和花芽感病后异常的呈肉质增厚,产生大小不一的菌苞,花农称之为“杜鹃苹果”,直径为3-12毫米,有的可达8-18毫米,表面披覆有灰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原菌的担子的和担孢子。最后病部变黑褐色干枯脱落。

病原及发病规律:

真菌。为担子菌的日本外担子菌(Exobasidium japonicum Shirai.)或杜鹃外担子菌(E. Rhododendri Cram .)。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科、外担子菌属。

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发病盛期。病菌的担子在杜鹃寄主的表皮组织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上生圆筒形的担子孢子,以此侵染传播。低温高湿病害容易发生。月均温为15-20摄时度,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病害发生。 杜鹃叶肿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组织内潜伏越冬。次年春天产生担子孢子,经风吹雨水飞溅传播,侵染幼嫩组织。潜育期7-17天。病害一年发生两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最常见,3-5月较严重。温度较低,月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相对湿度为8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植株生长柔嫩,病害容易流行。高山杜鹃发病最重。

防治办法:

(1)初现病状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状物时,立即摘除感病组织,集中烧毁。不要将带病苗木引入无病区。

(2)发芽前喷2-5波美度石硫合剂。

(3)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发病时喷洒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次。

XzH52.com精选推荐

观叶花木常见病


1.浇水过多:植株下部叶变黄,茎软、色暗。盆土黏湿,盆壁长有绿色浮垢。

2.浇水过少:受害植株叶缘干而下卷,基部叶变黄,有棕色斑点,甚至脱落。

3.日照过强:病株叶面有黄褐色斑块,植株的一侧呈褐色。

4.光照过少:植株向照光的一面倾斜,长得瘦而长,新叶灰白变小。

5.湿度太小:植株叶边缘变黄褐色,甚至叶枯死凋落。

6.施肥过多:植物徒长,长势瘦弱、萎蔫。盆土表层和盆壁外泛出盐斑壳。

7.施肥太少:植株体呈现灰白暗绿状、萎蔫,下部叶变黄脱落,新叶小,整个生长有停止趋势。

8.室内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叶突然变黄掉落,植物组织呈玻璃状,透明。

9.植株体过大而原盆太小:植株在盆内显得拥挤,根从盆底孔钻出或露在盆土表面。两次浇水间期,植株会萎蔫,只生长小叶。

10.机械损伤:叶尖呈褐色,蕨类植物焦褐更严重,叶或茎部分破裂。

如何防治苏铁叶枯病


苏铁为观叶花木,以其优美身姿,长叶四散,小叶婆娑,深受人们的喜爱,通常以盆栽形式摆放于居室内外。栽培苏铁常常由于养护不善,导致苏铁叶枯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观赏效果。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尖或叶上初发病时,出现褪绿黄斑。病斑近圆形,略凹陷,后渐变黄褐色,后期变成灰白色,上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原:橄榄色盾壳霉,属半知菌类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落叶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多从生理性枯斑或伤口处侵入。高温利其发生,春末、秋后发病重,每年冬天过后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剪除。

(2)加强肥水管理。

(3)发病初期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苏铁叶片上角质光滑,喷杀菌剂时加入0.l%聚乙烯醋酸脂有利于提高防效。

怎么防治油松苗叶枯病


油松病害常从幼苗的下部针叶逐渐向上发展,病叶开始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后扩大呈段斑,并逐段枯死,颜色暗黑,在病斑上产生许多纵行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虽枯,但不脱落,如全部针叶发病,苗即枯死。在华东地区,松苗叶枯病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9~10月为盛期,11月以后为害渐弱。在发病期间雨水较多的年份,病害最易流行。

应从改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育苗技术措施,增强苗木抗病能力为主,辅以药剂灭菌,减少或制止病害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在连年发病的苗圃,应实行轮作,针阔叶树种轮作可减轻病害。只能连作的苗圃,冬季应彻底清除病苗,减少菌原。

2、冬季深耕将病株残部埋入深层土中,施足基肥,夏季注意防旱适时灌溉,最好引水至步道渗入苗床。

3、生长过密的苗木,应及时减去弱苗,以免形成发病中心,并使苗木生长健壮。

4、从8月中旬开始用1:1:100~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每二周喷药一次,每亩用量75~100公斤;或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用量同上。发病盛期用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著。

长得像算盘珠子的——肿节石斛


肿节石斛是一种生长在我们国家云南地区的植物,因为在一般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所以很多花友可能对它比较陌生。不过这个植物的观赏价值却非常高,它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还被称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既能作切花,又能作盆栽观赏。并且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就算花朵被剪下2-3天也不会凋萎,实在是令人赞叹啊!

肿节石斛还被认为“秉性刚强,忠厚可亲”,在西文文化里人们会常把它敬献给自己爱戴的尊长,并在每年6月19日时,将石斛送给父亲,所以还被称为“亲节之花”。大家应该都知道欧美国家的人们有着佩戴胸花的习俗吧,像石斛这种生命力顽强的花就可以和非洲菊、圆叶桉树一起制作成胸花,佩在胸前。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大型宴会、开幕式剪彩典礼等重要场所。下面跟着爱花卉网的小植一起学下它的养殖技巧吧~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肿节石斛的外貌特征,很多人第一眼都是被它茎部所吸引,因为大多植物的茎部都是笔直笔直的,除了它稍微有点特别,因为它的茎部斜立或下垂的形状,肉质肥厚的圆柱形,没有分枝,茎部的节肿大呈算盘珠子样,所以小植才说它长的像算盘珠子呢。

一、种植选盆

在种植肿节石斛的时候,一般会用到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再根据石斛苗的大小,来选择不同规格的花盆,最好是小苗用小盆,在种植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盆底要多垫些瓦片或碎砖,放入碳根、泥炭藓、树皮块、木炭块等作盆栽材料。深度至盆底约1/3处,然后将植株放在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细竹竿来固定它,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与根之间用材料隔开。

二、植物浇水

刚种植上的石斛,先放在阴凉并有散光的地方,平时稍微向叶面喷点水就行,不需要在盆内浇水。大概10-15天后,石斛会萌发出新根。等它生长季节时,我们浇水再保持干湿相间原则,适度的干薄饼肥水。到了生长旺盛则可以每天浇水一次,如果碰到干旱炎热的夏季就要经常在花盆四周喷水了,才能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注意良好的通风环境。而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在休眠,所以应该减少浇水。

三、日照温度

一班刚种植或移栽缺的植物都会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导致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浇水过多则导致渍水烂根,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还会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所以刚种植的石斛,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发根后的石斛,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注意不要强光直射,除了春秋冬季早上放在光照充足处,其他时间最好是放在具有散光照射而又通风的地方。越冬时尽量把温度保持在8-10℃左右。

四、施肥方法

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所以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给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发芽生根。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一般刚移栽的一周内,可以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

五、定期修枝

因为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所以要经常对它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在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可以将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根,才能便于它的健康生长!

杜鹃花黑斑病怎么治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凭经验种养花草,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杜鹃花黑斑病怎么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鹃花黑斑病是由真菌枯叶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会引起杜鹃花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为了有效治疗杜鹃花黑斑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一、病害的诱发和传播

杜鹃花黑斑病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易于发病。病菌通过秋季叶片上的病斑和侵染的腐朽叶片上的孢子进行传播。病菌还可以通过工具、人员、水源、土壤等介质传播。因此,要避免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良好:杜鹃花喜欢通风良好的环境,保持花坛的通风和透气性可以减少病菌的生存和传播。

2.适度施肥:过量施肥会导致植物的生长过旺,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因此,要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3.合理浇水:杜鹃花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积水,增加病菌生活环境的湿度,从而加重病情。

二、病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杜鹃花黑斑病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修剪和清理:发现植株上有黑斑病叶片时,要及时修剪并清理掉,然后将其焚烧或深埋,以防止病菌进一步传播。

2.药物处理:在病害初期或预防期,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螯合锌等。按照使用说明适量稀释后喷洒到杜鹃花植株上。

3.灭菌剂处理:杜鹃花黑斑病一般在秋季最易发生,秋季花盆换盆前,可将花盆用带有“灭菌”作用的水浸泡30分钟,杀灭病菌,然后晾干。注意不要将感染病害的土壤倒入新花盆。

4.增强植物免疫力:给植株适量施肥,并注意养护植物的健康,调节杜鹃花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自身抵抗力。

5.隔离:一旦发现病害,及时将感染的植株隔离,避免病菌传播给其他植株。

6.病害监测:定期巡检杜鹃花叶片,发现病害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扩散。

以上是针对杜鹃花黑斑病的常见防治措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防治药物,避免药物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合理植株的管理和增强植物的自身免疫力也是长期控制病害的关键。

针对杜鹃花黑斑病的防治,我们需要从病菌的诱发和传播机制出发,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修剪和清理、药物处理、灭菌剂处理、增强植物免疫力、隔离和病害监测等。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杜鹃花黑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好我们心爱的花朵。

冬季杜鹃花干叶掉叶怎么补救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有人类就有花,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冬季杜鹃花干叶掉叶怎么补救》,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冬季杜鹃花通常会出现干叶掉叶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但如何进行补救呢?下面将从水分供应、光照要求、温度控制、肥料补充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

对于杜鹃花来说,水分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季干燥的气候下,杜鹃花容易缺水,导致叶片干燥、卷曲和掉落。因此,及时浇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的是,浇水应遵循少而勤的原则,避免水涝和湿度过高的情况发生。

光照是影响杜鹃花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冬季,由于光照较弱,杜鹃花的光合作用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叶片出现干燥和掉叶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将杜鹃花移动至光线较好的地方,以增加光照的强度。

温度也是影响杜鹃花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冬季寒冷的气候会使得杜鹃花的叶片受到冷害,进而导致叶片干燥和掉叶。因此,在低温天气到来之前,可以考虑将杜鹃花移到室内,避免受到极端寒冷天气的侵害。

肥料的补充也是保持杜鹃花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通常,在杜鹃花的生长期,每月补充适量的磷、钾肥料是有益的。但在冬季,由于杜鹃花处于休眠状态,不需要过多的肥料供应。因此,一般来说,冬季只需停止施肥即可。

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关键。冬季湿冷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和病虫害,从而影响杜鹃花的生长。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如及时修剪病叶、保持杜鹃花周围的环境清洁、使用杀菌剂等。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冬季杜鹃花干叶掉叶是正常现象,但可以通过供水、光照、温度控制、肥料补充和病虫害防治等方式进行补救。只要注意合理管理,杜鹃花仍能在冬季保持健康生长。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葱兰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葱兰作为城市园林地被绿化种植品种,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近年来葱兰叶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公园及绿化地带的整体景观和观赏效果。为了弄清葱兰叶枯病病原菌等情况,1996年5月至1997年3月,对该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在南京市主要公园葱兰栽培地采集病叶,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病原菌,并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单孢菌株为了研究组织分离获得的Co/- letotrichum sp.菌株的致病性,分别在野外、室内进行了接种试验 将分离的菌株用喷雾法进行接种,孢子悬浮液浓度在100视野下,平均有40~50个孢子,对照用无菌水代替,结束后,保湿48h(室内接种试验在25~ 28Ic下保湿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形态硬培养性状

经形态鉴定,确认致病菌为黑线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 (Pers.ex Fr.) Grove。在PDA 培养基上菌落初为浅灰白色,后转探烟灰色至黑褐色,培养皿反面黑色,可见黑褐色箭形或轮纹状纹 菌丝体白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分生孢子盘黑褐色,褥座状,刚毛丰富,直,顶端尖削、黑褐色,有分隔 分生孢子梗有分枝,产孢细胞无色,筒形,顶端钝圆。分生孢子镰刀形,基部钝,顶端尖,无色,单胞,中央具一油球,大小为19.4~ 26.6(23.0)v.m2.9~3.6(3.3) m 附着胞椭圆形。

2_2 病原菌的致病性

1996年9,1O月分别进行了2次室内接种试验,每组选健康叶片1o枚,共设15组,其中对照组3组,用无菌水喷洒叶面。3~ 6d后表现出症状,并与自然发病的症状一样。经检查发病叶片l12枚,对照均未发病 10~15d后,黑褐色褥座状分生孢子盘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后期在病斑处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堆。将病叶进行组织分离5次,共分离1 040 块病叶组织,获得Colletotrichum sp.A ternaria sp.等菌株;其中出现Co.sp.菌落的有848块,占82 ;A1.sp.菌落87块,占8 ;其他杂菌65块,占6 ;未产生菌落40块,占 4 。由此可见Co.sp.菌占优势(如附表)。同时,获得了原接种体,按柯赫氏(Koch)法则证实:该分离菌株是引起葱兰叶枯病的病原菌。

3 讨论
研究表明,从南京葱兰病株上分离到的炭疽病菌,经致病性、病原形态、培养性状等方面测定,人工接种的症状与野叶自然症状相符,可以确认黑线炭疽菌是葱兰叶枯病主要病原菌。此菌在生长季节以菌丝体和无性孢子的形态不断出现,生长后期未发现有性孢子产生。查阅国内文献资料,黑线炭疽菌有寄主专化型若干个。因此.对于该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潜伏侵染等有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杜鹃叶肿病》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养花知识大全杜鹃”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