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爪红茶碗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种名称爪红茶碗莲

学名Nelumbo nuciferaZhaohongcha Bowl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睡莲科莲属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地下茎(主藕)长40-60cm,有3-4节,横径2-3cm;顶芽黄白色。叶绿色,表面光滑;最大立叶长43cm、宽55cm;叶柄长达140cm,刺浅棕色,顶端箍浅褐色。蕾卵形(上部偏关),绿色,上部粉红色,长7.5cm、宽4cm左右。花单瓣,白爪红色。花瓣白色,瓣上部及顶端呈淡晶粉红色(Spinel Pink 0625/3);花径17cm左右,花瓣18-20枚,瓣脉明显;雄蕊200枚左右,花药印度黄色(Indian Yellow6),花丝浅硫磺黄色(Sulphur Yellow 1/2),附属物谈硫磺黄色(Sulphur Yellow 1/3);雌蕊香橼绿色(Citron Green 736/1),花托喇叭形,汁绿色(Sap Green62/1),心皮18-33枚。莲蓬碗形,黄褐色,表面凸,直径8.5-11.8cm,高4.6-5.4cm,结实5-18粒。莲子卵形。棕色,平均长1.45cm、宽1.07cm,百粒重89g。

生活习性:园艺品种,适于缸栽。花多。花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

应用价值:观花。

xzH52.Com阅读延伸

红茶月季叶子发黄是缺肥吗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红茶月季叶子发黄是缺肥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茶月季是一种经济林木,也是世界上两大主要饮茶树种之一。不少红茶月季的树叶会发黄,这常常使得茶农们感到困扰。这种黄叶现象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之一便是缺肥。本文将详细探讨红茶月季叶子发黄与缺肥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红茶月季树叶为什么会发黄。红茶月季叶片的颜色正常情况下应为嫩绿色,这是与其光合作用所需的叶绿素密切相关的色素。当叶片开始变黄时,一般代表其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在月季生长的过程中,一些氮、磷、钾等重要养分的积累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维持叶片的正常色泽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如果红茶月季缺乏这些重要养分,就容易导致叶片出现发黄的现象。

缺肥是红茶月季叶子发黄的其中一个原因。氮是植物体内构建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重要有机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红茶月季通过叶片表面进行氮的吸收,但缺乏氮肥会导致叶片的氮含量不足以维持正常叶片的绿色。因此,当红茶月季的叶子开始出现发黄现象时,可视为氮素缺乏的一个重要指标。

磷和钾也是红茶月季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是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的关键,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果实成熟。在红茶月季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磷肥会导致养分转化不足,影响叶绿素的正常合成。钾是维持植物正常水分平衡和活力的重要元素,在红茶月季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红茶月季缺乏这些重要的磷、钾等养分,叶片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叶片发黄的现象。

另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红茶月季的叶子发黄。例如,过强的阳光照射或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红茶月季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导致叶子的发黄。土壤条件的恶劣也会限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叶片发黄。因此,除了保证提供适量的肥料外,合理遮荫和调整温度也是维持红茶月季叶片绿色的重要因素。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红茶月季叶子发黄是缺肥的一个可能的表现。缺乏氮、磷、钾等重要养分会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导致叶片发黄。为了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合理施肥是必不可少的。茶农应根据土壤养分状态和植株需求合理调节肥料的配比和施用时间,以确保红茶月季能够获得所需的养分,维持健康的叶片和良好的茶叶质量。适当的遮荫和调整温度也可以有助于减缓叶片的发黄速度,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只有综合考虑环境和肥料供应的因素,才能更好地管理红茶月季的黄叶问题,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蟹爪


品种名称蟹爪

学名Schlumbergera truncat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仙人掌科仙人指属

产地产巴西里约热内卢州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产自森林地区的附生类型种类,淡绿色茎节一节接一节悬挂在大树上,每节4~5cm长,1.5~2.5cm宽,扁平,每条棱上有2或4个刺座,刺座位于尖的肉质齿下部,带少许细刚毛。花深粉红或红,两侧对称,长8cm,冬日开花。

生活习性: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多,又较均匀,没有很长的干旱季节。但由于植物茂盛,生存斗争激烈,像落花之舞这样附生在树干、树桠处的植物,有时也会有缺水的危险,因而它的茎也很肉质化。

繁殖方法:可在春天选壮实茎节扦插,插穗必须有3节。也可在20℃以上天气嫁接,插接平接都可。

栽培要点:喜半阴、潮湿的环境,但不能长时间淋雨,通风良好的窗台、屋檐廊下是理想的栽培场所。在温室栽培要谨防红蜘蛛,红蜘蛛蔓延后往往很难处理,因为叶状茎背面不容易彻底喷药杀死虫。受害后茎节萎缩或从基部脱落,因而要遮荫通风,并定期喷药以作预防。花后有一段短期休眠,因此有经验的栽培者往往在花后把残花和末节茎节一齐摘去,并节制浇水,待新茎节萌生再恢复正常浇水。和有些附生类种类不同的是它夏季并不休眠,只是温室温度过高或水分供应不上才会出现生长停滞,所以养护管理要注意不能脱节。秋凉后要经常施以薄肥以供花芽分化,花芽出现后不要缺水,也不要给以过多的光照。自根栽培可用腐叶土或质量好的泥炭混一些椰糠作培养土。

主要用途:蟹爪是栽培最早的仙人掌类植物之一,花形独特,花色艳丽,大型植株1株开花数百朵,是室内花园不可缺少的种类。也可供家庭栽培欣赏,其花期特长,又适逢圣诞新年,因而受群众欢迎。

相似种:仙人指(Sbuckleyi),以前学名常写成S.bridgesii。是常见种,现证实是一个杂交品种,花较长,稍呈两侧对称。茎节较狭,边缘只是波状,无肉质齿。白花蟹爪(S.truncata var.delicatus),茎节7.5cm长,暗绿色,每条棱缘有3~4突出的尖锯齿状缺刻。花晚秋开放,两侧对称,纯白色中有红色雌蕊,非常美。淡紫花蟹爪(S.truncatavar.crenatus),茎节灰绿色,6.3cm长,1.5cm宽,每边2~4圆形齿,刺座有1~2细小的刚毛。花冬天开,带粉红的淡紫色。S.orssichiana,茎节宽达4cm,长6.2cm,每棱缘上有2~3个齿。花长约8.5cm长,直径8~8.5cm,稍两侧对称,花瓣白,两缘和瓣尖洋红色。在所有仙人指属的种和杂交成的品种中,它的花最华丽。

五爪金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五爪金龙,拼音:wǔzhǎojīnlóng

拉丁学名:Ipomoeacairica(L.)Sweet

别称:槭叶牵牛、番仔藤、台湾牵牛花、掌叶牵牛、五爪龙、上竹龙、牵牛藤、黑牵牛、假土瓜藤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旋花科,亚科:旋花亚科

族:番薯族,属:番薯属

主要产地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五爪金龙多年生缠绕草本,全体无毛,老时根上具块根。茎细长,有细棱,有时有小疣状突起。叶掌状5深裂或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长4-5厘米,宽2-2.5厘米,两侧裂片稍小,顶端渐尖或稍钝,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渐狭,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基部1对裂片通常再2裂;叶柄长2-8厘米,基部具小的掌状5裂的假托叶(腋生短枝的叶片)。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8厘米,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花梗长0.5-2厘米,有时具小疣状突起;萼片稍不等长,外方2片较短,卵形,长5-6毫米,外面有时有小疣状突起,内萼片稍宽,长7-9毫米,萼片边缘干膜质,顶端钝圆或具不明显的小短尖头;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长5-7厘米;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稍扩大下延贴生于花冠管基部以上,被毛;子房无毛,花柱纤细,长于雄蕊,柱头2球形。蒴果近球形,高约1厘米,2室,4瓣裂。种子黑色,长约5毫米,边缘被褐色柔毛。

生长习性

五爪金龙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疏松肥沃土壤。多生于低海拔地区向阳处,在围墙、屋檐、平地或山地路旁灌丛等地生长。

五爪金龙图片

橙色蟹爪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橙色蟹爪,拼音:chéngsèxièzhǎo

拉丁学名:Nymphaea'Nangkwaug'

别称:蟹爪睡莲、蟹爪莲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睡莲目,亚目:

科:睡莲科,亚科:

族:,属:睡莲属

形态特征

橙色蟹爪多年水生草本;根状茎短粗。叶纸质,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具深弯缺,花重瓣,橙色,浆果球形。

生长习性

橙色蟹爪喜阳光,通风良好,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橙色蟹爪图片

蟹爪兰


培养土以沙质壤土为佳。最好是山泥、腐殖土、菜园土等量掺用(或者添加河沙10%),并拌入适量发酵过的有机肥、骨粉或过磷酸钙等作基肥,还可掺入少量草木灰,使pH值呈中性。上盆时,要先在盆底垫上高1/5-1/4的碎瓦片或切割成1-2立方厘米的硬塑料泡沫,再填人培养土。

施肥主要在开花前9-10月和开花后的4-6月进行。每隔10天施1次腐熟人粪尿及饼肥水。春季施肥为促使多发枝叶,以氮肥为主;夏季不宜施肥,否则容易引起腐烂;秋季施肥主要以磷肥为主,可以使花芽分化。施肥前停止浇水,使盆土带干,效果较好。切忌用强烈的化肥。

浇水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冬季虽然是生长季节,但是由于气温低,浇水不宜多,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一般4-5天浇水1次。夏季气温高,虽然遮阴,盆土仍易干,一般1-2天浇水1次。夏季可经常向叶面喷水,既能防暑降温,又能使植株生长良好。春、秋季每2-3天浇水1次。

花后有段休眠期,此时应保持盆土稍干燥,休眠过后,茎节顶端长出新芽时,就可正常浇水管理。

蟹爪兰生长适温为15-25℃。夏季需遮阴避雨,最好置于通风良好的窗台或屋檐廊下。秋后可转移至室内阳光充足处培养。冬季维持温度在15℃较好,低于5℃时生长不良,甚至会遭受冻害。在晴朗的白天,应让其接受阳光的照射。严寒之夜可用大塑料袋套住植株,以防冻害。

蟹爪兰是短日照植物,在每天8-10小时光照条件下,2-3月即可开花。忌烈日曝晒,如果烈日直晒会灼伤植株,引起茎叶萎黄脱落以致死亡。因此夏季必须遮阴。

蟹爪兰病害主要症状是掉节,一般发生在湿度大、温度高的雨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平时要注意通风透光,创造相对干燥的小环境,必要时可以使用药剂防治,如使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蟹爪兰虫害主要是介壳虫,轻的使蟹爪兰的砧木接穗生成锈斑,影响美观,严重者植株死亡。此虫害以预防为主,发现介壳虫时每7天左右喷施1次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即可。

蟹爪兰的繁殖通常可采用扦插法或嫁接法。但要想把蟹爪兰培育得株形健壮、繁花似锦,则多采用嫁接法。嫁接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但以4月份最好。砧木可选用三棱箭,但为使养分充足,最好选用高约18厘米的片状仙人掌。接穗要选择老嫩适中的蟹爪兰茎节3-4节,用刮脸刀片将接穗末端茎节两面各斜削一刀,呈鸭嘴状,削面长约3厘米,要求刀口平整、一刀削成,然后插入事先已切好的砧木切口中(深度要比接穗切口稍长一些)。由于接穗与砧木都有黏滑的液体,插入后接穗很容易滑动,故要用一只手捏住两者的接合部,另一只手用松紧适度的木夹夹住使之固定,最后用塑料带或线将其绑扎,务使两者紧密吻合。接好后放阴蔽处,保持盆土略湿润,浇水时要小心,勿让水珠溅到切口上,待成活后去掉木夹,逐渐移至半光处养护。

蟹爪兰落蕾、落花的原因,多半为养料不足、寒流侵袭及盆土过干过湿引起的。所以蟹爪兰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浇水和施肥,冬季来临时,要避免寒流侵袭。一般每年10月要移入室内养护。

琴爪菊


品种名称琴爪菊

学名Oscularia deltoides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番杏科琴爪菊属

产地产南非开普省比较湿润的地区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这是这个属的代表种,也是这属中最吸引人的种类。多分枝的茎呈红色,三角状的叶2cm长,内弯,基部狭窄,叶缘和叶背龙骨突上有3~4个齿,被灰白色的粉,很美丽。花很多,从春天一直开到夏天,粉红色有香味。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春秋都可进行。也可以播种,这是个自花受精的种类。

栽培要点:夏天要注意通风,晚夏到初秋这段时间一定要避免盆土过湿和温度过高。宜经常扦插更新植株,新株比老株抵抗力好。

主要用途:琴爪菊是灌木型番杏科种类中的著名种类,生长理想时,开花络绎不绝。适合室内盆栽,在气候合适的地方也可作露地绿化材料。

袋鼠爪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袋鼠爪花,拼音:dàishǔzhǎohuā

拉丁学名:Anigozantho

别称:袋鼠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血皮草科,亚科:

族:,属:袋鼠花属

形态特征

袋鼠爪花多年生草本株高10到120厘米,枝叶丛生状,条状披针形,叶绿,表面光滑。总状花絮顶生,花色有:红、黄、橙、绿、粉、白等色,有绒毛。特殊的花型与袋鼠的爪子极为相似,所以称为袋鼠爪花。

生长习性

袋鼠爪花原产澳大利亚,耐热性较强却不耐寒。

袋鼠爪花图片

《爪红茶碗莲》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蝎爪莲”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