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花卉栽培纲要(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3、彩叶树种:

①终年彩色的:

A:复色叶

异色:木半夏、红背桂、变叶木

嵌色:金叶大叶黄杨、金心胡颊子、常春藤

洒金:洒金桃叶珊瑚(耐阴)、洒金柏、耐阳

镶边:金边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金边瑞香

B:单色

红色:红花檵木、红羽毛枫、红鸡爪械

紫色:紫叶桃、紫叶李、红叶小檗

黄色:金叶女贞(金叶水蜡)

②季节性变色

秋天变红:

A:枫香(金缕梅科)大乔木,对SO2、Cl2有较高抗性,目前市场前景看好)。

黄栌(北京香山红叶,就是黄栌)漆树科

榉树(木材好)金坛、喜钙、石楠

B:秋天变黄:银杏(北方栽种很多,但经常死亡,北方不是冻死、旱死)

nbsp;金钱松(要求酸性土)

金叶鸡爪械(市场很少)

注意:在园林设计中,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三、篱木类:(是草坪的替代品,优点,管理省工)

①阳生性:灌木包色块: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红桂木、葱兰等。

②耐阴性: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法国冬青(在高架桥下作地被绿化苗用较多)。

四、蔓木类:

1、缠绕藤本:紫藤、油麻藤、崖豆藤

2、攀缓藤本:

①有茎卷须:葡萄

②茎卷须上有特化吸盘:地锦、五叶地绵

③气生根特化成吸盘:常春藤、凌霄、络石、扶芳藤等

3、蔓生藤本: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

4、蔓生灌木:蔷薇、迎春

五、果木类:

火棘:蔷薇科,常绿灌木,也可培育成小乔木,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作绿蓠,也可作盆景。

冬青(冬青科,常绿乔木,花5月,果期10-11月,暖温带树种,耐寒力强,市场需要量不大)。

石楠:(蔷薇科,石楠属,花期4-5月,果期10月,梨果球形,红色。)

六、林木类

针叶、柳木、杨木等

城市规划的要求:

绿化→园林化→生态园林化→生物多样化

城市的苗木使用要求

绿化→彩化→香化→生物化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栽培纲要(二)


2、副热带花卉

⑴地中海气候花卉

如地中海北岸、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沿海地区和南非好望角地区、北美加州海岸等产的非洲菊、唐菖蒲、香豌豆等。这些地区的植物都要求有温和的冬天(部分植物能耐轻微霜冻)和凉爽的夏天。如在暑热地区,入夏减少或停止开花,休眠或枯萎。

⑵副热带季风气候花卉

如我国东南沿海产的翠菊、山茶、杜鹃等,较适应暑热。

⑶副热带高山、高原花卉

如我国云贵高原的报春花、龙胆、高山杜鹃等,喜爱凉爽的夏天。

⑷副热带沙漠花卉

如南非的生石花属、芦荟科以及其他多肉植物。

3、暖温带花卉

⑴大洋东岸夏绿林气候花卉

如英格兰、丹麦、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德国西部和法国北部,以及北美自加拿大温哥华至美国俄勒冈州等地区所产的欧石楠、三色堇、雏菊等。这些地区夏季凉爽,冬季不太冷。我国云贵高原植物在此生长特佳。

⑵暖温带季风气候花卉

如我国长江以北至辽宁南部,以及北美东海岸气候(植物耐寒性)带地区产的牡丹、菊花等。这些地区春夏雨水充沛,夏季在短期高温。

4、冷温带花卉

包括我国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和北美气候(植物耐寒性)第1、2、3等带地区,以及中欧、北欧、苏联欧洲部分(不包括寒带地区)等地所产的花卉,草本如一些百合、鸢尾、侧金盏等,木本如黄刺玫、玫瑰、锦带花、丁香等。

附:温带高山植物:如阿尔卑斯山和我国天山等高山上的草本植物—龙胆、高山报春花、高山剪夏罗、高山石竹、高山紫菀、筷子芥、高山风铃草以及雪莲等。但岩石园栽培所称的高山植物很多并不是产自高山。

三、依据用途和栽培方式分类

1、露地花卉

⑴开花乔木

以观花为主的乔木,某些种类如山楂、海棠类,秋冬兼可赏果或赏叶。

⑵开花灌木

以观花为主的灌木,如榆叶梅、丁香、绣线菊等,有些种类可赏果,如平枝栒子、火棘等。

⑶花境草花

多年生草本花卉,如芍药、萱草、鸢尾等。

⑷花坛草花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少数鳞茎植物,如郁金香等。

⑸地被植物

用以被覆不规则地形或坡度太陡的地面,如细叶美女樱、蔓长春花、络石等。

2、温室观叶盆栽

⑴热带植物

越冬夜间最低温度为12℃,如喜林芋、凤梨类、橡皮树、变叶木等。

(2)副热带植物

越冬夜间最低温度为5℃,如文竹、吊竹梅、鹅掌柴等。

3、温室盆花

⑴低温温室

保证室内不受冻害,夜间最低温度维持5℃即可,栽培报春花、藏报春、仙客来、香雪兰、金鱼草等亚热带花卉。

⑵暖温室

室内夜间最低温度为10—15℃,日温为20℃以上,栽培大岩桐、玻璃翠、红鹤芋、扶桑、五星花及一般热带花卉。

附:热带兰花温室:暖温室或高温温室。

①卡特兰类、文心兰类——日温220—30℃,夜温120—18℃(暖温室)。

②大花蕙兰类、兜兰类——日温低于30℃,夜温100—12℃(暖温室)。

③蝴蝶兰类——夜间温度180—20℃(高温温室)

④石斛类—夜间10℃(暖温室)。

4、切花栽培

(1)露地切花栽培

唐菖蒲、桔梗、各种地栽草花以及南方的桂花、蜡梅等。

(2)低温温室切花栽培

香石竹、香雪兰、月季、香豌豆、非洲菊等(包括温室催花枝条如丁香、桃花等)。

(3)暖温室切花栽培

六出花、嘉兰、红鹤芋等。

5、切叶栽培

(1)露地切叶栽培

木本植物如胡颓子、桃叶珊瑚等。

(2)温室切叶栽培

如文竹、蕨类等。

6、干花栽培

一些花瓣为干膜质的草花如麦秆菊、海香花、千日红以及一些观赏草类等,干燥后作花束用。

7、其他

如观芽的银柳 ,观果的南天竹、金柑、佛手等。

以上三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可互相补充,则一种植物的全貌(包括生态、习性、栽培特点和应用)都可以看到,例如:

红鹤芋:热带雨林,常绿多年生,暖温室切花或盆花。

金鱼草:副热带地中海气候,宿根,低温温室盆花,或花坛草花、露地切花。

此外,也可以观赏部位分类,如观花、观叶、观果、观芽等;以生长环境分,如土生、砂生、水生、附生等,都可以表示出某些特点。但各类之间,品种数量多寡太不均衡,不能突出分类作用。

花卉栽培纲要(三)


四、观赏苗木的分类

一、花木类

1、春花植物:(3—5月,应重视早春花卉)

①红色:梅花、樱花、牡丹、山茶、垂丝海棠、日本晚樱

(蔷薇科)

②白色:白玉兰、广玉兰、琼花、木绣球、杏、桃、丁香

③黄色:金钟花(连翘)、迎春、云南黄馨、棣棠

(木犀科)

④紫色:紫玉兰、紫荆

☆注意:在市场上,应重视早春花的研究,杏×梅→杏梅;红叶李×梅→美人梅(×表示嫁接)

2、夏花植物:

①石榴:(黄河流域,地中海、伊朗、1千多年)

②百日红:(耐旱),品种种好。提倡分品种种植,实践中可以采用扦插繁殖

③金丝桃(梅):抗旱,播种

④栀子花:(盆花)喜肥

⑤六月雪:茜草科,半常绿矮生小灌木。白色小花,又叫满天星,在我们这常被用作盆景材料。

⑥云实(豆科、黄花为北方服务好)

⑦木槿:滨海木槿,耐盐碱

⑧银荆(金合欢):原产澳大利亚,分布于热带地区。又叫相思树,不过耐寒性差。喜酸,苏北不行

⑨夹竹桃:地中海,到黄河流域(红花、黄花),花期6—9月。是夏花植物中较好的品种,对SO2、Cl2等有毒低抵抗力和吸收力强。

3、秋天花木

①桂花(木犀科)

②木芙蓉花色多种,花期10—11月,绵葵科,木槿属。

③双荚槐(Cassia bicapularis)澳大利亚,黄色,国庆开花

④伞房决明、豆科、决明属。花黄色

4、冬天花木

①蜡梅(暗黄色,有香气)

②油茶(蓝色花)

③茶叶(白花)

④茶梅(宁海),山茶花中变种,耐底温性好,可耐-10℃左右低温,可以在本地生长。但在栽培中要注意土壤的酸碱度,以弱酸性较好(PH4.5-6.5,5.5-6.5之间为佳)。

说明:

①春天应开发新品种

②秋冬应加强引种工作

③专业化生产,形成区域特色

比如浙江金华:山茶、桂花、佛手

宁波(北仑镇)杜鹃花

福建:苏铁

④问题:区域试验较落后,品种比较乱

二、叶木类:

1、亮叶类:(常绿阔叶植物),①樟树(叶厚、基质、发亮、叶色浓绿)②大叶女贞(沭阳地区近年来栽种较多)

新品种:红楠青岛樟科

青冈壳斗科
另外,抗冻性好的品种

浙江樟(Cinna momum chekiang ensis),阴樟,天竹桂

2、异形叶类:

①羽状深列:苏铁,还有鲜切花中常用的针叶,散尾葵等。

②羽状复叶:栾树、合欢

③掌状复叶:鹅掌紫、七叶树(原产地湖北,种子大、耐寒、种子不能干(湿砂藏,河南鸡公山有成片林)

④掌状叶:八角金盘、鸡爪械

⑤剑形叶:丝兰、凤尾丝兰

⑥变形:琴叶榕

马褂木(空气湿度要求大,常植于绿地中间—分景很好,怕积水)。

花卉栽培纲要(五)


第二章绿化苗木的栽培管理

属于暖温带气候条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中性,适于各种花卉的生产,也是我国南花北移的良好“驯化”地带。

绿化苗木的栽培管理,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在生产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安排:

(一)选地

1、水源方便,交通便利。绿化苗木的生产,如果交通不便,势必增大运输成本,影响效益。

2、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对于土壤粘重的“二节土”,可以采用施有机肥等办法改良。

3、地形要开阔、平坦、避风、向阳。

(二)整地

1、深耕细作翻耕土地一般与施基肥结合进行。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家杂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钙50kg或骨粉37kg拌匀后均匀的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25—30厘米,将肥料翻入土壤下层,同时要捡除砖石、瓦块和杂草树根。最后耙平,待用。

2、整地作畦苗木栽植之前,一定将深耕、耙平的圃地整理成坡地,以利灌溉和排水,并开好田间的排灌沟渠。然后,做成与排灌沟渠垂直,宽为1.5米左右的低畦。在两畦间做高出地平20厘米,宽20厘米的畦埂,长度不限。较低洼的地段,应做高畦,畦面高出地面25厘米,两畦间留下50厘米距离,以备雨季排放积水。

(三)移植和定植

露地花卉,除去不宜移植而进行直播的花卉外,大都是先在苗床育苗,经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圃中。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二个步骤:

1、起苗: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裸根移植的苗,用铁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块轻轻抖落,随即进行栽植;带土球移植的苗,先用铲子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修圆土球。

2、栽植:栽植方法有沟植法和穴植法两种。沟植法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栽植;穴栽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栽植。

移植的方法很多,可分为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裸根移植通常用于小苗及一些容易成活的大苗;带土球移植多用于大苗和少数根系少较难移植的苗木。

栽植完毕后,用铲子将树根周围的土铲平,以便栽植畦内灌溉通畅。

(四)灌溉

1、灌溉用水:最好用无污染河水,其次是池塘水,不含碱质的井水(一般在10—15米深的地下水)在生产中经常使用。

2、大水漫灌:在我县花木产区主要使用畦灌的方式,这样方便及时、灌水充足,缺点是用水量大,且灌水后,易使土面板结,整地不平或镇压不匀时,常使水量分布不均。但可以通过中耕除草解决。

3、喷灌:将水压向水管上的喷头,水自喷头喷成细小的水滴进行灌溉。本法与地面灌溉相比,省水、省工、不占地面,还能保水、保肥,地面不板结,提高水的利用率,但自动喷灌成本较大。

4、喷淋:播种的幼苗,因植株较小,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床土湿润为度。

5、灌溉的次数: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常依季节、土质及花卉种类不同而异。

幼苗移植后的灌溉尤为重要。我县颜集镇堰下花农通常在移植后连续灌水三次,称为“灌三水”:第一次移植后随即灌水,称为“定根水”,第二天早上灌一次足水,称为“回水”;隔4—5天浇水,称为“松根水”,这次水浇后即可松土,转入正常管理。

夏季及春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次的灌水,沙性土壤更应增加浇水次数。

(五)施肥

1、肥料的种类及施用量:花卉栽培常用的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依土质、土壤肥力、前茬作物、气候、降雨量以及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异。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年研究表明(附表1),草花类和绿化苗木类的需肥是不同的。

花卉的施用肥量(kg/亩)

花卉类别 N P2O5 K2O

草花类 6.2—15 5—15 5—11.3

绿化苗木 10—15 6.8—15 13—20

花卉的施肥不能单独施用只含某一种肥分的单纯肥料,一般施用N、P、K三种营养成分皆有的复混肥料,只是在确知特别缺少某一肥分时,始可施用单纯肥料。

2、施肥的方法:

⑴基肥:人粪尿、家杂肥、饼肥等有机肥,在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进行施肥。一般每亩可施750kg—1000kg的有机肥。

花卉的基肥施用量(kg/亩)

肥料花卉种类 硝酸铵 过磷酸钙 氯化钾 硝酸铵 过磷酸钙 氯化钾

草花类 6 10 3.3 8 16.7 6

绿化苗木 3.3 5.3 2 14.7 33 12

⑵追肥:在花卉栽培中,为补充基肥的不足,满足花卉苗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常进行追肥。

一般追肥次数在3—4次/年,第一次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花后;秋季叶枯后,应在株旁补以有机肥,进行第4次追肥。(常绿植物以每次新梢生长为其界限)。

追肥的施用方法依肥料种类及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植株较大施肥应距根系远些,施用粪干或豆饼时,可采用沟施或穴施。

施用人粪尿或化学肥料时,常随水冲施,化学肥料亦可按株点施,或按行条施,施后灌水。

(六)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空气流通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创造良好条件。结合中耕拨除杂草,以免与花卉争夺养分,影响花卉正常生长。

中耕时间:幼苗期及移植后不久,大部分土面暴露于阳光下,除了土面极易干燥外,还容易滋生杂草,这时要及时中耕。

中耕深度:依花卉根系的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根系分布较浅的花苗应浅耕;反之,可深根。幼苗期中耕宜浅,以后随苗株生长逐渐加深。中耕时株行中间处应深,近植株处应浅,中耕深度一般为5—8厘米。

除草的要点:“除早、除小、除了”,“除早”是杂草发生之初,工作量小,“除小”是杂草根系较浅,入土不深,易于去除;“除了”是杂草开花结实前必须除清。

除草剂的运用:目前常用的是莠去津、乙草胺、盖草能等。但要经过小面积试验后使用。我县花农在生产中常用4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400克/亩拌砂,均匀撒在刺柏、圆柏等移栽苗畦内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很好。

(七)轮作

轮作是在同一地块,轮流栽植不同种类的花卉,其循环期限一般二、三年以上,其目的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防除病虫害。

不同种类的花卉、浅根性与深根性花卉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病虫的为害都不相同。

高温期间花卉栽培“四字诀”






温度是花卉栽培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它直接控制着花卉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每种花卉都有一个最高生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就可能引起花卉灼伤或死亡。目前正是高温酷暑时节。现将高温对花卉危害及其预防此类危害的“四字诀”简述如下。

1、高温的危害。过高的温度对花卉生长很不利,当外界气温接近花卉生存的上限温度时,植株就会生长不良、发育迟缓,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究其原因。①高温使花卉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使养分积累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失调,植株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长;②45℃以上的超高温,可使花卉细胞内的蛋白质因受热而凝固,导致植株死亡;③高温会使观叶类花卉的叶片退绿,使观花类花卉的花期缩短或花瓣焦灼;④高温下病虫活动频繁,对花卉的危害也严重。

2、高温的预防。对花卉高温危害的预防首先应依据不同的气候环境,选择不同的花卉种类和品种,做到因地制宜、适地种花;栽种花卉前,应先考虑所种的花卉在当地能否安全度夏,再选择适应性强、耐高温的品种。根据多年实践,现将花木预防高温的“四字诀”简述如下。

一是“遮”。即遮荫防强光,高温与强光几乎总是同时出现;因而遮蔽强光就能有效地降低温度;对既怕高温,又怕强光的花卉如吊钟海棠、仙客来、兰花等在夏季高温时节适当遮荫或放在荫棚下养护,即可为它们越夏避暑防高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凉爽环境。不具备搭凉棚或无荫棚的,也可采用白天移入室内遮荫降温,夜晚移到室外接露水通风的办法。

二是“洒”。即洒水增湿降温,在盛夏高温时节,向放置盆花的场地四周洒水和叶面喷水,既可增加湿度,又可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减少叶面蒸发,增强花卉抗干旱能力,为花卉创造凉爽湿润的优良小环境;据实践观测,洒水后地面温度能立即降低1至5℃,喷水后几分钟,叶面温度可下降1至2℃;洒水时,切不可在炎热的中午或向已经开始萎蔫的盆花浇冷水,否则会容易引起“伤风”,并加速其萎蔫或死亡。

三是“避”。即避雨防烂根,夏季雨多且大,持续时间又长;降雨引起的急骤降温易损伤根毛,雨后盆内积水,使根的呼吸作用受阻,易引起烂根,肉质根类花卉烂根更为严重;因此凡盛夏处于虚弱或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均应放在避雨处,即使是露地花卉也应适当遮盖;雨后的积水应及时排除,防止烂根。

四是“通”。即通风换气降温,花卉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都必须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存在;通风不良会使呼吸作用受阻,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花卉逐渐死亡;夏季雨水多、温度高,通风不良时温度易上升,病虫害活动加强,常严重影响安全度夏;解决的办法是加强莳养场地通风,不断更换和供给新鲜空气,使温度和湿度降低,通风还能降低有害、有毒气体浓度;此外,还应适当降低露地大田或花圃地花木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控制某些花木的徒长。

菊花栽培四忌


  忌连作

菊花的生态特性决定菊花不宜连作。菊花连作,使地力减退,土壤结构和养分不能适应或满足菊花的生长发育。连作的菊花往往表现为植株瘦长老化,叶片小而黄,花小色不鲜,病虫害严重。因此,种过菊花的土地最好二三年之内不再种菊花,盆栽菊花的土壤来年务必不再用来种菊花,一句话,养菊切忌连作。

忌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有机肥即人粪尿,饼肥,厩肥等。有机肥是养菊的常用肥也是主要肥料。有机肥料所含养分状况属于迟效态,必须经过腐熟分解,才能转化为有效态为植物吸收利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还含有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还会产生发酵热和有机酸。使用后,菊花会严重受到病虫害的为害;出现灼伤菊叶,损伤菊根的现象。因此,使用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肥效,避免负面作用。

忌溅污菊叶

菊花叶片的好坏,是评价菊花观赏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对叶片要备加爱护,尽量避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1.防止雨水将污泥溅在叶片上,若叶片已被污染,雨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2.施肥时,不应让肥水污染叶片,以免脚叶脱落。3.浇水要细心,严防泥浆溅污叶片,以免引起病害脱叶。 

  忌积水和浇“半截水”

俗话说:“干兰湿菊”,“湿菊”是与兰花比较而言,并不是水越多越好,菊花性喜湿润,但忌积水。如土壤长时间保持过湿,会严重影响菊根呼吸,导致根系缺氧而窒息腐烂。因此,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侧盆防渍。菊花浇水切不可过干过湿,又不可半干半湿。菊花需要足够的水分,切忌浇“半截水”,即浇水仅湿表土,位于深土层的根系仍处于干燥状态,长此以往,轻者,菊株老化脱叶,重者,整株菊花蔫萎枯死。因此,菊花浇水应掌握“干透浇足”的原则。

花卉繁殖综述(四)


培养基的种类很多,采用哪一种培养基,对于培养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在1950~19舰年初常采用White培养基,但后来有很多新的培养基,其中Ms是Murashige和skoog1962; ER是Erikssonl965; B5是Gambor等1968; SH是shenk和Hildebrandt l972; HE是Heller1953提出来的,见表1表2。

这些培养基中MS培养基应用最广泛。ER培养基与MS培养基相似。B5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方面做了不少试验,对有些植物很适合,SH培养基与B5相似。HE培养基为欧洲许多实验室所用,但矿物盐浓度稍低,应用范围不太广。在花卉组织培养中用MS培养基最多。

(3)引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按培养对象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温度条件一般在23~26℃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光照条件对器官形成有作用,一般范围是1000~3000勒克司,每日12~16小时,高于3000勒克司有强烈抑制作用。培养室要求清洁卫生,减少污染。

2.花卉组织培养的途径

在花卉组织培养实践中,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植株,也就是试管培养,可以通过三条途径。

(1)通过器官发生

通过由培养的组织,产生芽及根,器官发生由于培养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培养花卉植物的茎尖产生大量芽,再将芽分离转移培养成植株;二是培养花卉植物器官外植体产生不定芽,发育成植株。

(2)通过煎伤组织分化成株

将花卉植物体的一小片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芽和根,成为完整植株。

(3)通过胚状体发主

由培养的植株产生愈伤组织,再通过悬浮培养,或直接产生大量的胚状体,再发育成完整植株。

3.花卉组织培养的操作方法

花卉组织培养的操作可分为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接种、培养等几方面。

(1)培养墓配制

选定培养基以后,需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都配成母液,扩大倍数为稀释液,贮存备用。使用时,根据所需配制的量,在稀释液中加一些肌醇、水解酪蛋白、蔗糖等,再加铁盐(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一EDTA)加硫酸亚铁配制成螫合铁)成营养液,然后吸取需用量,加入培养基中,再测其酸碱度(一般pH值在5.5~6.5之间即可),最后加琼脂煮沸后分装入三角瓶或试管中,封口待用。

(2)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非常重要,关系到组织培养的成败。污染的途径是器皿、用具、材料的带菌,以及接种室的空气、墙壁、地板等的不清洁,故必须针对所提及的几方面,进行严密的消毒灭菌。

①培养基消毒:将配制分装好培养基的三角瓶或其他容器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5磅/英寸2的压力下,经20分钟高压灭菌即可。

②器皿与用具的消毒:接种用具及玻璃器皿、洗涤材料用的无菌水,用牛皮纸包好后和培养基一起放在高压灭菌锅中消毒灭菌。

③接种室消毒:接种室的地面及墙壁,在接种前后均要用1 :50的新洁尔敏湿性消毒,每次接种前还要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60分钟,并用70%的酒精,在室内喷雾,以净化空气,最后是超净台台面消毒,可用新洁尔敏擦袜及70%酒精消毒。

④材料处理及消毒:花卉组织培养取嫩茎、花托、叶柄、叶片均可,取得材料后,需先清理,去掉多余部分,然后冲洗、洗涤剂洗涤、漂清后放入接种室或超净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半分钟,进行表面消毒,再在10%的漂粉溶液中消毒10分钟左右,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即可接种。一般材料的选择以幼嫩部分为好。草花用嫩茎、花托为好;球根花卉用茎顶、鳞茎盘、鳞叶等为好

(3)接种

接种用的钳子、解剖刀、接种针等均需在火焰上消毒后用,用后再消毒。将消毒好的材料置于培养皿中,用解剖刀切去其边缘,再切成小块接种在培养基上,使组织块与培养基密合,不得将材料陷于培养基中,接好后随即将瓶口封好待培养。

(4)培养

接种完毕后即可置于培养室,在恒温、加光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将材料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转到分化培养基(也有只用一种培养基就可直接诱导分化成绿苗的),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5)试管苗移栽

试管苗发根后,必须随即转移到栽培基质中去,这种基质可以用培养土、蛭石、珍珠岩等配成。将试管苗从瓶中耿出,洗去残存的培养基,移植到准备好的基质中去,随即用细喷壶喷水后加玻璃或塑料罩,3~4日内不必浇水,以后浇些清水,1周后见苗已挺直,可去罩浇培养液(过去所用培养基的大量及微量元素减半配成),以利生长,2~4周后可进行常规栽培。

什么叫花卉?(四)


依据花卉原产地分类

㈠中国气候型

又称大陆东岸气候型。这一气候型又因冬季的气温高低不同,又分为温暖型与冷凉型:

1.温暖型(低纬度地区) 例如:中国水仙、中国石竹、山茶、杜鹃、百合等。

2.冷凉型(高纬度地区) 例如:菊花、芍药、荷包牡丹、贴梗海棠。

㈡欧洲气候型

又称大陆西岸气候型,如:三色堇、雏菊、羽衣甘蓝、紫罗兰等。这类花卉在我们地区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即夏秋播种,翌春开花。

㈢地中海气候型

因为这些地区夏季气候干燥、多年生花卉常成球根形态。如:风信子、小苍兰、郁金香、仙客来、酢浆草等。

㈣墨西哥气候型 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见于热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我国云南省也属于这种类型。其原产花卉有:大丽花、一品红、万寿菊、云南山茶、月季等。

㈤热带气候型 原产热带的花卉,在温带需要温室内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无霜期时栽培:

1.原产亚州、非州及大洋州热带著名花卉有:鸡冠花、虎尾兰、彩叶草、变叶木等。

2.原产中美州和南美州热带著名花卉有:花烛、长春花、美人蕉、牵牛等。

㈥ 沙漠气候型

这类地区多为不毛之地的沙漠,主要是多浆类植物。

1.芦荟 。 沭阳农林局科技园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库拉索、斑纹、木立、元江、皂质等。

2.仙人掌。有普通观赏仙人掌、食用仙人掌两类。

3.光棍树。又称绿玉树。原产南非热带,我国西南、华南可露地栽培。

4.龙舌兰。常见绿化树种的剑麻就是同属植物。

㈦寒带气候型

主要分布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一带。这些地区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植物生长期只有2-3个月。由于这类气候夏季白天天长、风大,因此,植物低矮,生长缓慢,常成垫状。主要花卉有:细叶百合、龙胆、雪莲。

四照花的栽培管理


(2)栽培方法

四照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生于半阴环境和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及直射阳光,但在阳光下生长矮小,叶子下垂,夏季叶尖易枯焦。栽植应选择半阴或南侧有遮阴条件的地方,以防日灼。

(3)管理要点

早春可裸根移栽,栽时穴内施基肥,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需水情况及时浇水。生长季节移栽需带土球并适当遮阴,防止叶面失水过多,同时,经常向叶面喷水,约1周新根长出,可减少喷水。对于进人盛花期的植株,每年春秋要适当追施有机肥,以利树势强健。雨季要注意排除积水。由于枝条疏散、萌枝力差,每年休眠期应根据冠形适当修剪,不宜重剪。

(4)移栽定植

当苗长到15厘米时及时分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及时浇足水并半遮阴。当年苗可长到50〜70厘米,第2年春季2次分床移栽,株行距1.5〜2米,4年后可出圃定植,6〜7年后可开花结实。种子采收后也可以秋季播种,第2年春出苗。

养花技巧《花卉栽培纲要(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室外四季花卉栽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