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
1.黄杨绢叶螟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2.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3.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
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4.桃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5.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6.大叶黄杨叶斑病
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2)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3)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7.大叶黄杨茎腐病
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2)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3)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4)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5)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至1000倍25%的敌力脱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剂。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行3至4次,就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xzH52.COm推荐阅读

大叶黄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大叶黄杨属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其枝叶浓密,嫩叶绿色有光泽,四季常青,且有各种花叶变种。因此,大叶黄杨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作为城市绿化植物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作为绿篱栽植具有成型快、耐修剪、易管理,对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有较强抗性。近几年来,大叶黄杨已成为华北地区园林绿化中最为常用的绿篱、修剪造型和背景植物,应用越来越来广泛,在绿化美化、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年其病虫害发生较重,使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笔者对其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现就常见的大叶黄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主要虫害

1.大叶黄杨尺蠖 大叶黄杨尺蠖,学名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又名丝棉木金星尺蛾、卫矛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

(1)危害方式 大叶黄杨尺蠖以幼虫食叶为害,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季节为害最为严重。1~3龄幼虫食叶肉使其呈网状,4~6龄幼虫食量大增,初从叶缘开始取食,叶片成大小不等的缺刻状,严重时整个叶片被吃光,幼虫吐丝下垂,迁移其他枝条继续为害。被尺蠖为害过的大叶黄杨树势极差,严重时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2)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4毫米左右,翅展37~43毫米。体、翅底银白色,淡灰色斑纹。雌成虫触角丝状;雄成虫触角羽毛状。前翅近三角形,外缘有一行连续的淡灰纹。外横线成一行淡灰斑,上端有一大斑,中有一圈形斑,翅基有一深黄褐色大花斑;后翅斑纹较少,中横线为一淡灰色的宽斑,外横线由有一行淡灰色圆点构成斑纹。前翅反面斑纹同正面,但无黄褐色斑,翅斑在个体间略有差异。头部及颜面黑褐色,下唇须极短,基部黄褐色,尖端黑褐色,胸背淡黄色,杂有褐色毛;前足基节前侧有两个褐色斑,后足胫节最长大,有内距和端距各一对;腹部金黄色,有黑斑点9列。雄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33~43毫米;腹部金黄色,有黑斑点7列;其他特征与雌成虫相同。

卵:长圆形,上端较大,有点刻组成的格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毫米左右,体黑色,刚毛黄褐色。头部冠缝及傍额缝淡黄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的黑斑。背线、亚背线、气门线上线、亚腹线为蓝白色,气门线及主腹线黄色,较宽,臀板黑色。胸部及腹部第6节以后各节上有淡黄色环;腹足黑色,外侧面黄色斑,端部淡黄色。 蛹:棕褐色,体长13~15毫米。

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大叶黄杨作为一种常绿灌木,是城镇街道、广场、公园、单位庭院、小区绿地的最常用绿化植物之一。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管理措施较为粗放,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较重,严重影响着城市绿化景观。调查研究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可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防治措施,达到控制危害、美化环境的目的。
1.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1)大叶黄杨白粉病。白粉病是大叶黄杨育苗和绿化带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叶背也时有发生。病斑圆形白色,周边为放射状,严重时,小病斑合成边缘不清晰的大片白色粉斑,擦去白色粉层,可见到黄色斑。造成叶片皱缩,病稍扭曲,提早落叶。
白粉病病原为真菌,还可为害其它黄杨类植物。病原以菌丝和子实体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黄杨生长期病菌可多次侵染,6—7月高温高湿、种植过密有利于病害发展。8月30摄氏度以上高温情况下病情下降,到秋季又出现发病小高峰。
(2)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小点,病键交界不明显,以后病斑扩大,后期发病部位发黄,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排列成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状,常常造成叶枯,提早落叶。炭疽病病原为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植株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春末分生孢子借昆虫和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黄杨生长期可受到多次重复侵染,每年以夏秋季节发病最重。一般在植株伤口较多、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氮肥施过量、植株生长细弱的情况下病情加重。
(3)日本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除危害大叶黄杨外,还可危害其它150多种木本花卉、果树;食性很杂,繁殖力强。危害严重时,寄主新稍及叶背布满虫体,常引发霉污病,致使植株衰弱甚至死亡。
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开始产卵,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蚧壳内,每头雌成虫平均可产卵1 000粒左右,卵期2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初孵若虫爬到叶片上危害,固定刺吸汁液,其后分泌蜡质物,逐渐形成星芒状蚧壳。危害1个多月后,雌雄若虫的蜡质蚧壳发生明显变化。雄若虫2龄,于9月上旬羽化为雄成虫,交配后死亡;雌若虫3龄,随着虫体各次蜕皮陆续从叶片上迁移到枝条上危害,受精后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
(4)二点叶螨。属真螨目叶螨科。可危害100多种花卉、树木、果树和农作物。刺吸危害叶片,叶片出现退绿黄点,造成叶片无光泽,早脱落。
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0代左右,以受精雌成螨在土缝、树皮缝等处越冬,翌年春季开始繁殖。主要进行两性生殖,如缺雄成螨时也可以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雄性。每头雌螨平均可产100多粒卵。7—8月份高温、干旱少雨时繁殖迅速,危害猖獗,易发成灾。该螨有吐丝拉网习性,常在叶背主脉附近丝网下栖息。10月份进入越冬。
2.综合防治方法。只要根据以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预防,其危害能够显著减轻,甚至可以有效避免。
(1)消灭虫源菌源。结合整形修剪,清除枯枝、病残枝、带虫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和虫源。
(2)加强管理。育苗和绿化栽植不宜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管理操作中尽量避免造成植株伤口;不要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营造不利病害侵染的条件,提高植株抗病抗虫能力。
(3)化学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病初期和害虫低龄初发期进行。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喷雾,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龟蜡蚧用 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喷雾,二点叶螨可用1.8%阿维菌素或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喷雾。如果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可用以上药剂混合喷雾,进行兼治。
(山东省平邑县农业局)

大叶黄杨虫害防治


大叶黄杨的主要虫害是大叶黄杨尺蠖和天牛。 1.大叶黄杨尺蠖的防治。 大叶黄杨尺蠖以幼虫食叶为害,在沭阳地区发生三代,越冬代成虫正常年份4月上旬羽化产卵,4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下旬陆续入土化蛹,5月上旬羽化,5月中旬第二代为害,7月下旬入土化蛹,8月上旬羽化,第三代8月中旬为害。为害最严重的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春季为害最为严重,为害盛期2至3天可啃光全株的叶片,使植株成为秃头。在雨量充足的季节植株尚能长出叶片,如被害后遇上高温干旱则整株死亡,因此要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A.冬季翻土,灭杀越冬虫蛹。 B.越冬成虫飞翔力弱,羽化期及时捕杀。 C.幼虫为害初期,及时化学防治,效果极佳。防治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速灭杀丁5000倍液,还有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性杀虫剂氯氰菊酯800-1000倍和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0.2至0.5亿孢子/ml。 2.天牛的防治。 为害大叶黄杨的天牛主要是褐天牛,主要是以幼虫蛀食主干或主枝,造成整株或部分死亡。危害时期主要是高温干旱季节。 防治方法: A.增强树势,天牛是次生害虫,主要危害弱势树体,在高温干旱季节注意抗旱,保持树势旺盛。    B.及时砍伐衰老树。 C.闷热夜晚或中午人工捕杀成虫。 D.夏至前后,检查天牛易产卵部位和初孵幼虫危害症状,发现后立即削除。 E.毒杀幼虫,用注射器将40%乐果乳剂5至10倍液注入虫道。 F.将植株基部培土,使为害上移,从而减轻为害。

大叶黄杨管理


修剪
大叶黄杨修剪必须及时到位,修剪频次依据大叶黄杨长势确定,一般新枝伸长到10厘米至12厘米时即可修剪一次,修剪时留新茬1厘米至2厘米即可。修剪过程中刀片应多次消毒,修剪过后的大叶黄杨最好喷施杀菌剂一次,防止病菌传播。如果修剪不勤,由于其生长极为迅速,尤其是春季,会导致株型过高或冠幅猛增、侧芽不萌发、结构松散、下部脱脚等问题。因为顶端优势原理,营养物质送往枝条顶端,严重抑制了枝条上部侧芽和下部潜伏芽的萌发,常造成植株枝条稀疏或徒长,严重影响其观赏效果。而修剪及时,修剪幅度掌握得合理的大叶黄杨,则表现为枝条密集,生长健壮,叶片硕壮肥厚且株型优美丰满。
施肥
大叶黄杨耐贫瘠,土地肥沃的话几年不施肥也可正常生长。但在移植期,或土地板结区与贫瘠区,或是春季大回缩修剪时应适当补肥。移植期要在根底部施些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上应盖10厘米素土,不要与新根接触。板结区或贫瘠区的大叶黄杨以开沟施有机肥和叶面喷微肥相结合。生长不良或回缩修剪的大叶黄杨可适当多施几次,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少量氮肥。也可在喷施杀菌剂时混喷叶肥,用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浓度控制在0.2%。根部施肥每年一两次,叶面喷肥一般每年两三次,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节。
防寒
2009年冬河北地区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寒冷天气,低温达-15℃至-20℃,一般大叶黄杨在温度低于-18℃会受冻害。具体表现为:小环境好的区域受冻害轻,只有少量生长较差或株龄较小植株受害;其余区域普遍受冻害较重,大量移植2年以上生长正常的色块受到冻害,地上部分大片死亡,但根系存活,春季从根系发芽。一些多年生的独干黄杨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表现为局部枝条或整株枯死。所以大叶黄杨冬季防寒务必要做好。可用条纹布,或塑料布进行覆盖,被风面适当留气孔。大叶黄杨怕冷风,在南北走向道路两侧栽植的大叶黄杨除防寒外还应该设风障。遇到冷冬气候,还应进一步加大防寒措施。
更新复壮
对于株型不良的大叶黄杨,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复壮,严重脱脚或枝条部分死亡的可在春季回缩修剪,同时清理根部萌蘖,如萌蘖过密,不仅株型杂乱还会抑制侧芽生长。回剪的同时应加大肥水管理,使其潜伏芽萌发生长,并对新生枝条适时修剪促发侧枝,保证枝条密集均匀。对于部分枝条死亡的球形苗,可在早春根据隐芽萌发状况确定茎的高度,要修剪成中部略高,四周略低的球形。大的剪口要用油漆或防腐剂处理,防止感染和树液蒸腾。此外复壮黄杨冬季最好做防寒工作。
病虫害防治
大叶黄杨抗性很强,即使在粗放管理区域,也很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其中日本龟蜡介较难防治,笔者跟踪观察未发现宿生现象,发现虫情后可人工刮除,在若虫孵化后至介壳形成前进行叶面和树干喷药非常有效,常用药剂有速扑介杀或介扑杀等。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叶斑病、茎腐病、炭疽病等。一年生新枝营养不良和气候潮湿时容易感染白粉病。粗放管理区,很少进行病害预防与修剪消毒区域容易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茎腐病。当有刺吸式害虫危害时常引起煤污病发生。以上病害可采用广谱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施两三遍即可控制病情,用药间隔期为7天至10天,如病害严重,可适当缩短间隔期,四五天喷施一次。

樱花常见病虫害


樱花病虫害种类较多,现将其常见的病虫害分述如下:
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壳虫的最有利时期,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效果较好。
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色,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杂草,枯枝败叶,集中销毁。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明第一代若虫已基本孵化出,应及时喷药防治。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黑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方法: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春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正常生长与观赏,且能导致其他病虫侵害。
防治方法:
(1)发现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发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卷曲,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脱落。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诱发严重的煤污病,大大降低被害樱花的观赏性。
防治方法:
(1)虫量不多时,可喷清水冲洗或结合修剪,剪掉虫枝处理。
(2)于4月中下旬在樱树周围须根最多处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棵树用药1至2克埋入土深为2厘米,效果良好。
(3)可喷1000至1500倍的50%灭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 %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

梅花常见病虫害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色晕环。最后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而形成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

病原:Xanthomonacampestris(Smith)Dovosen,称黄色单胞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0.3-0.80.8-1.1微米,两端圆,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51℃。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条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梅花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以10-13天即死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梅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

大叶黄杨疮痂病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真菌

危害症状 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毫米至2毫米的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个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最终导致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通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蝼蛄、叩头虫、线虫等均可传带病菌扩大为害。此外,流水、养护操作也可传播病害。植株过密、生长不良、管理粗放以及风、雨等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染。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条件易造成感病加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苗木生长势,减少发病条件。

2、结合修剪,剪除部分病叶并烧毁。

3、改善栽植环境,控制植株密度,促进通风透光,特别是扦插苗床.

4、预防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5、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锌500至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退菌特700倍至1000倍液、百菌清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200 倍液,7 天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至4次,防效良好。

紫荆常见病虫害


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栽培管理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病虫害有:
1,紫荆角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发病规律: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防治:(1)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2)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紫荆枯萎病
症状: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枝条发病,后逐渐发展至整丛枯死。剥开树皮,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发病规律:该病由地下伤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存活时间较长。主要通过土壤、地下害虫、灌溉水传播。一般6至7月发病较重。
防治:(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苗圃地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或在播种前条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3至5斤/亩。及时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烧毁,并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3)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3.紫荆叶枯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病斑红褐色圆形,多在叶片边缘,连片并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至大半或整个叶片呈红褐色枯死。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植株过密,易发此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
防治:(1)秋季清除落地病叶,集中烧毁。(2)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虫害主要有:
1.大蓑蛾
防治:(1)秋冬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2)6月下旬至7月,在幼虫孵化危害初期喷敌百虫800至1200倍。(3)保护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
2.褐边绿刺蛾
防治:(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2)少量发生时及时剪除虫叶。(3)幼虫发生早期,以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甲胺磷等杀虫剂1000倍喷杀。
3. 蚜虫
可喷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杀。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除病虫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