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花木之乡—萧山区宁围镇",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宁围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宁围镇濒临钱塘江,与杭州老城区隔江相望,拥钱江二桥与三桥之便,扼守萧山北大门。

宁围镇是全国著名企业家鲁冠球及其所在国家级企业集团--万向集团和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徐冠巨及其所在的浙江省级企业集团--传化集团的所在地。是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座落地,境内浙赣铁路复线、104国道复线、杭甬高速公路、萧山区主干道路市心路和杭州国际机场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曾被评为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有着"江南明珠"的美誉。

宁围镇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是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杭州市十强乡镇。农业上,以"苗木、蔬菜、牧业"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布局进一步确立,建成了质量和档次较高的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以生猪为主,节粮型、食草型动物为辅的牧业生产基地,并建有浙江省首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具有现代农业气息的"效益型、观光型、都市型、精品型"农业生产格局初露端倪。

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稳步推进。宁围镇是浙江省首批教育强镇、杭州市级文明镇、浙江省级卫生镇、浙江省级文明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集体,全镇共有17个村和单位分别列萧山区级、杭州市级、浙江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文化事业还被列为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

在2005年宁围镇政府提出工业产值超500亿,争创全国卫生镇的目标,在杭州由"西湖时代"进入"钱塘江时代"的大背景下,“接轨大都市,建设新宁围"的是宁围人民新的奋斗目标,勤劳、智慧的宁围人民正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建设新宁围而奋勇拼搏!

宁围苗木是宁围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有着几十年的苗木生产经营历史,主要苗木品种有:大小龙柏球、造型龙柏、蜀桧柏、大小叶黄杨、黄杨球、金边黄杨、瓜子黄杨、海桐球、雀舌黄杨、金叶女贞、金丝桃、罗汉松、造型罗汉松、小叶女贞、红叶李、紫叶李、花桃、四季桂花、紫薇、夹竹桃、木槿、铺地龙柏、造型高杆地龙柏、红叶小檗、晒金柏球、广玉兰、大叶冬青、水杉、垂柳、盘槐、法国冬青、千头柏、红花石榴、香樟、无患子、月月红、桃叶珊瑚、八角金盘、樱花、火棘球、构骨球、迎春、黄馨、麦冬草等工程苗木。近些年来,在当地花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陆续引进一些新品种苗木,如矮麦冬草、红叶石楠等。宁围苗木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失败,但更多的是成功,现在宁围的部分苗木已经走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

xZH52.COm阅读分享

中国花木之乡—浏阳柏加镇


素有“花木之乡”美称的柏加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花木生产历史,成为中南六省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

全镇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1个居委会,花木栽种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并形成了以柏加为核心,辐射镇头、黄兴、跳马的种植规模达3万亩。人口2.1万,从事花木种植经营达1.5万余人。花木品种1200多个,产品远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额达1.3亿元。花木之乡美名远扬,考察参观的领导及客商更是络绎不绝,先后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原省长储波、原省长张云川等领导莅临柏加考察花木产业,年平均接待参观达4万人次。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使得我镇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去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年底储蓄总额突破7200万元,电话入户率达90%,手机入户率达60%,私人拥有小车100多台,拥有电脑农户70余户,上网40余户,据初步统计,去年花农网上成交额达300万元。99年以来,我镇相继被授予“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等称号。

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淳化民风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状况保持良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安居乐业。2002年7月10日,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在柏加视察工作时提出要建设以柏加为中心,包括镇头、普迹、跳马、黄兴、洞井等乡镇在内的“百里花木走廊,万顷苗木基地”,形成公园式基地,园林式庭院,生态式村庄,带动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

目前,我镇正在紧锣密鼓修建投资2600多万元的黄兴——柏加大桥,拉通百里花木走廊主干道,逐步建设成以柏加为核心的万顷花木基地。

中国花木之乡—武进区夏溪镇


夏溪镇,一个美丽富饶的渔米之乡,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一个正在崛起的生态农林镇。

它,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省常州市西南部,与金坛、丹阳两市交界,东邻烟波浩渺的鬲湖,南濒溧阳天目湖风景旅游渡假区。全镇拥有区域面积49.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00亩,辖15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近4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花卉先进企业"等国家级称号。

夏溪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常州20公里,省239线(常溧一级公路),常州市南环路、金武路贯穿全境,北距民航常州机场、沪宁高速公路20公里、京沪铁路和京航大运河毗邻而过,国家一类口岸--长江常州港仅距20多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邮电通讯发达,文教卫生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勤劳智慧的夏溪人民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奋发图强,团结战斗,夺取了"三个文明"建设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来,当改革的春潮还处在初潮涌动、解放生产力的号角刚刚吹响时,夏溪人洞察一切,捕捉商机,以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自己的发展目标,谱写勤劳致富的新华章。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花木生产应运而生,经过三十年的辛勤耕耘,花木生产已成为夏溪经济的特色产业。进入新世纪后,夏溪花木进一步快速发展,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3.5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9%,10个行政村成为花木专业村,拥有乔灌木、球类、草坪、大树等八大花木生产基地,80%的农户从事花木生产,花木种植专业户、重点户7000多户,花木品种1000多种,年产苗木2亿多株,苗木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花木销售额达15亿元。

全镇拥有花木园林公司16家,其中国家三级资质以上的企业6家,实力雄厚,承接国内外多项绿化、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获奖。

镇区建有占地27万平方米的花木市场--华夏花木城。花木市场设施齐全,服务配套,调节功能强,已成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辽宁、湖南、山东、上海等20多个省市区及常州地区近30个乡镇花木集散交易中心,交易面积18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达1500余种,年市场交易额超过8.5亿元。

2003年6月,夏溪镇作为江苏省第三届园艺博览会分会场,成功地举行了开幕仪式,省、市领导和专家兴致勃勃参观了夏溪花木市场,艺林园、三万亩华夏农林观光园、花木生产基地,对夏溪的花木产业建设集种植、交易、工程承接、科研、农林观光等一体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花木业的持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夏溪第三产业的发展,汽车配载、司林绿化工程设计、花木种植技术服务等行业应运而生,餐饮、旅馆、娱乐休闲等行业不断兴起,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夏溪镇工业以机械、化工、建材、服装、兽药、电子等行业为主,有工业企业130余家,其中有常州市丰厚服装有限公司、江苏华夏动物药品厂、武进晨阳工业集团公司、常州市华晨铸造有限公司、常州东申实业公司、庄信万丰(江苏)陶瓷有限公司、华尔泰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常州万富电子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15家。多种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崛起中的夏溪镇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围绕常州特大型城市建设和沿江开发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走"科教兴镇、工业强镇、花木富民"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将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和发挥花木业这一特色经济优势,力争在差别化发展中取胜。

中国花木之乡—广州花都区


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被外界誉为“花之都”。2000年5月,国家林业局进行“中国花木之乡”评选,广州市素有“岭南第一花乡”美称的芳村区和花木生产后起之秀的花都区双双入选。花都区种植花木的面积达3500公顷,占该区耕地面积的35%。

花都是一个生机勃勃,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融山、水、田园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娱乐休闲及生活配套设施。花都生态环境优美,风光宜人,有山青水秀的王子山森林公园和省级旅游度假胜地——芙蓉度假区,又有文化内涵丰富的园玄道观,还有颇具历史价值的洪秀全故居和资政大夫祠等众多旅游景点。区内还有南航碧花园、金碧御水山庄、雅居乐、雅宝新城等许多高尚的园林建筑楼盘,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地理位置: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连从化,南靠广州,西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汇之地,也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105、106、107三条国道和机场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广州北二环、北三环高速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之处。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广州火车北站就位于花都。未来广州还将兴建2条城市地铁线和1条市郊列车线连接市区与花都。中国最现代化的航空枢纽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也座落在花都,花都港可直航澳港。总之,花都区高等级公路之密集,水、陆、空交通之齐备,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

地形气候:花都区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花平原,形成东北向西南斜置的长方形。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行政区域:花都区下辖新华、花山、花东、赤坭、炭步、狮岭、梯面、雅瑶八镇(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华,是广州卫星城,距广州中心城区仅22公里。

人口状况:总人口72万。花都是侨乡,有华侨、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

城区规划:花都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区和重要交通枢纽。到2010年,花都城区规划范围为12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并形成交通走廊区、城市中心区、城东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片。城区规划将着重做好火车北站和新国际机场两个最大交通源的疏解和联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按照相对独立、各具功能的组团式结构形式,强化各分区的功能作用。

自然资源:花都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石灰石、高岭土、粘土、花岗岩等,开采前景好。水量充沛,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为11.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17座,区内有流溪河、巴江河淌过。

历史渊源:花都区(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年4月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

旅游资源:花都区山青水碧,风景秀丽,旅游开发价值大。 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有梯面综合旅游区、芙蓉度假村、九龙潭水上世界等,已建成洪秀全纪念馆、洪秀全故居、盘古圣庙、资政大夫祠、广州宝巾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圆玄道观等多个旅游景点。

中国花木之乡—如皋顾庄村


中国花木之乡--顾庄村,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南郊。这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大明河、龙游河环绕花木之乡、二0四国道、如港公路贯穿顾庄村全境;这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花木经销、绿化造园最理想的选择!

早在明末清初,就开始探索花木生产、盆景创作技艺,形成以顾庄人为典型代表的“因树造型、素材于自然浑然一体”的如派盆景风格,顾庄花木闻名大江南北。顾庄村,现有耕地1182亩,花农486户,花木生产的专业人员1800多人,花木种植面积1008亩,占总面积的85%。家家产花木、户户造盆景,是顾庄的特色农业。目前,全村拥有各类花卉苗木2380多万株,各式盆景120多万盆。9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00多万元,其中花木盆景收入2000多万元,占总收入的80%,人均创收11000多元。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奔小康明星村”、“江苏省文明单位”、并被定为“江苏省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示范点”。

顾庄村,现有高级农艺师8人,高级经济师4人,助理农艺师2O人,创作了一批进入国际市场高品味的优秀盆景,在意大利、日本、荷兰等国际花卉盆景博览会上多次获奖。各类盆景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绿化市场遍及国内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所属如皋市园林工程公司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绿化专业队伍,转战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完成了南浦大桥绿化、远东大道绿化、碧云别墅绿化等多项工程。投资创办的华东花木销售广场,占地面积60多亩,为经销花木盆景提供了功能齐全的场所。

顾庄村具有发展花木生产的良好条件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顾庄投资,共同发展花木、鲜花、苗木生产、销售和培育,我们将提供最好的服务。

欢迎来顾庄投资。

福建省清流县—中国花木之乡


清流县田源乡被省花卉协会命名为“福建省花木之乡”,这是三明市首个乡镇获此冠名。
田源乡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花木的生长。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鼓励乡民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既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技术指导,又组织一些种植示范户到外地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引进浙江宁波客商钟永明先生投资建立的绿化苗木示范基地,总面积1060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00多万元,主要种植罗汉松、桂花、竹柏、美国黑松、银杏、中华杜英、乐昌含笑等40多个品种,苗木总数达230多万株。永明园艺场创作培育的“米珍罗汉松”盆景、“雀舌罗汉松”盆景分获第七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银奖和铜奖;“罗汉松”盆景、“五针松”盆景在2006年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银奖;“五针松”盆景、“罗汉松”盆景、“雀舌罗汉松”盆景在第二届福建“花王”暨花卉精品展中分获福建“花王”称号和银奖、铜奖。去年投资120万元建设精品罗汉松盆景展示园和罗汉松、竹柏、桂花种籽采穗场,形成集种苗繁育、种植基地、展示推介、苗木销售一体化的苗木基地,为该乡荣获“福建省花木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带动全乡农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
如今,新发展万乔谱苗木公司和福升园艺苗木基地,新增种植面积共计1400亩,全乡总种植面积达2460亩。所种植苗木花卉大部分销往北京、上海、福州、广州、厦门、浙江等大中城市,用于城市、公园、小区及道路绿化建设。

安徽省肥西县-中国花木之乡


肥西县三岗村紧邻上派城关,与正在建设的中国・中部花木城毗邻,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苗木花卉已成为该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省部共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的规划和建设紧紧围绕苗木花卉和乡村农家乐旅游两大产业特色,努力打造中国花木之乡、江淮休闲胜地、安徽农村典范。目前全村苗木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万多亩,形成用材林、园林绿化、经果林及都市盆花四大系列,乔、灌、藤、花、草、果六大类400多个品种,年销售量达2.5亿株,年销售额近5000多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左右。产品远销除西藏和台湾外的全国所有省份。村内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已完成渠道硬化17公里,涵闸、桥梁基本配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证。修建了5.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村组之间连通道路大多为砂石路,交通方便。农网改造基本完成。村内建有一座投资160万元的移动通信接收塔,信息通畅。村级广播网覆盖全村,村广播站达甲级标准。建有村级卫生站一所,群众看病方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高于安徽省(2641元)和肥西县(3209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90%左右的农户家庭购置了彩电、冰箱、摩托车、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部分农户家庭还添置了电脑和小轿车。

点评:特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定位准确,大而全就是没特色;政府不能越位、缺位和错位,要树立服务意识,避免过分干预市场;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分步实施;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以特色促品牌。

花卉科普:萧山召开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经验交流会


 更加繁荣的产业愈益美丽的中国

——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经验交流会召开

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经验交流会现场中国花协副秘书长陈建武主持交流会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柏章良讲话由中国花卉协会与中国绿色时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评选已进入第三届。在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性决策之后,评选那些为中国花木产业建设而一直倾情奉献的佼佼者——2024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其意义愈益非凡。相同的行业,不同的精彩,此次成功当选为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的10位业界精英,或擅长管理、或精于生产、或专心研发,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令人过目不忘的显著成就。他们从品种创新、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市场流通、社会化服务等花木产业的各个环节,展现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给人以无穷启迪与遐想。3月23日,这些2024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与往届的年度人物代表聚集萧山,共商行业发展大计,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黄建民——把紫薇造型园艺产品做到极致湖南紫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昆明世博园,一个紫薇编织的‘炎黄瓶’,被评为金奖,以680万元的天价花落一名新加坡华侨世家。这一次与紫薇的邂逅,让我内心被深深震撼!这一天,注定了我一生的紫薇情缘!”经验交流会上,黄建民第一个发言。湖南紫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民和他的团队,10余年来一直醉心于紫薇造型园艺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拓展,研发了紫薇龙、紫薇生态墙、紫薇凉亭、紫薇屋、紫薇瓶等紫薇花木扎景系列产品121个,并实现标准化、基地化、工厂化批量生产。其品类之丰富,创意之独特,让世人叹为观止,创造了国内外花木行业的多项“第一”。如紫薇花木数量中国最多,紫薇园艺工艺品种中国最多,紫薇花木长龙(“双龙戏珠”)世界独一无二等等。其生产的紫薇生态围墙、高速公路隔离栏等绿色产品,既能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扬尘,深受市场欢迎。公司的紫薇生态系列产品畅销贵州、江西等10余个省市,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10多年来,集团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7亿多元,安置社会就业1.1万多人次,集团以湖南林科院等为科技支撑单位,成立了专门的紫薇研究所,在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建设了3000多亩全国最大的紫薇苗木生产基地,收集选育了国内外数百个紫薇花木品种,其中有68个新品种为紫薇集团所独有。黄建民,把紫薇造型园艺产品做到了极致。计小良——把最现代化的植物工厂引入中国江苏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经连凤梨和红掌都分不清,但经过12年的努力,他成了当地花木业的领头人。12年来,计小良的事业之树不断伸长,到今天已经长成了5个粗壮的枝丫: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良绿花卉产业园、良禾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丰土农业有限公司、常丰园艺有限公司。5个生产园区的总面积达1500亩,建有12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年产值1.5亿元。“有鉴于中国花卉企业与发达国家花卉企业在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差距,我们公司决定将世界上最前沿的植物工厂生产方式引入中国。”计小良介绍道。2024年,“植物工厂”项目在常州武进江南花都产业园正式动工。这种用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生物技术、机器人和新材料装备起来的密闭生产系统,能对植物繁育的温度、湿度、营养、光照等进行自动控制,使植物繁育不受自然气候制约,能进行自动灌溉、移盆、分级包装,可进行植物周年连续生产。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将于2024年6月竣工投产。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高档花卉生产方式的全新革命,将开创中国花卉现代生产方式新纪元。张海平——勇立于国有场圃改革的潮头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主任他,短短数年,使一个濒临荒废的国有林场,变身为资产超10亿元、年产值过亿元的西部一流种苗基地和林业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这个人就是张海平。张海平带领的这支团队,2024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使中心的主导产业稳中有增,花木产值过1亿元,苗木花卉销售收入5480万元,实现利润1250万元。近年来,张海平千方百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及人才、项目等,提高花木产业效益。2024年,引进新品种24个,使中心各类花木品种超过600个。目前中心引进的苗木新品种有美国红枫、北美海棠等300余种;花卉新品种有红掌、蝴蝶兰等数百个;开发乡土树种有元宝枫、楸树等优良品种100多个;引进林业实用新技术180多项。2024年全年共申报引智、休闲农业等项目12个,争取资金543.6万元。特别是在红掌产业发展方面,利用国家引智计划,组织实施红掌新品种引进与工厂化生产项目,成效卓宇。目前公司红掌品种达50多个,年产规模50万株,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赵孝庆——不断把牡丹事业推向高潮山东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牡丹是赵孝庆一生的挚爱。作为牡丹世家的传人,现年65岁的他,几十年来专注地致力于牡丹新品种的研发和应用产品的市场开拓,成绩斐然。他带领团队培育出了300多个牡丹新品种和200多个芍药新品种,被推广种植到全国各地。因为成果丰硕,他被北京林业大学聘为研究生导师,并荣获国家林业科技最高奖——梁希科学进步奖。“自1997年开始,公司把工作重心转向了牡丹籽油的研究与开发,培育出了一大批高出油率的牡丹新品种,开发出了对人类健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牡丹油系列药用与保健产品”,赵孝庆说道,“未来我们仍会致力于牡丹品种的研究,不断把牡丹事业推向新高峰。”孙妙夫——植物造型产业化发展的典范四川成都苗夫现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人们的印象中,植物造型历来是少数人玩弄的“闲来之笔”,小打小闹,零散生产。然而,孙妙夫却敢于颠覆这种传统,他以批量生产的方式,用企业化的发展模式,把造型植物作为主打产品来生产和经营,开创了国内植物造型产业化的先河。近几年,孙妙夫深耕于天府之国成都,将科学技术、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生产方式有机结合,规模化、标准化地进行大树造型、快速成型、品种多样化组合造型,生产出大量可应用于市政景观的造型植物系列产品,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应用及人才培养一条完整的植物造型产业链。“在传统盆景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岭南派等手法,我们已经开发了30多个植物品种、50余种形态造型。公司已经申请了6项造型的专利技术,另有近20项特有专业技术,创新是未来植物造型产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孙妙夫说道。

花卉行业《中国花木之乡—萧山区宁围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山区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