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夏植香樟如何提高成活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在7至8月高温干旱季节种植树木已十分常见。本文就几年来在高温干旱季节种植的香樟,其成活存在“反常”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究如何提高种植成活率。 笔者于2001年参加了苏州师惠坊景观工程的施工,2002年和2003 年负责了石湖西路绿化、香樟公寓绿化工程的施工。所植香樟胸径8至 10厘米(下称小香樟)的较胸径18至25厘米(下称大香樟)的成活率偏低。而根据树木生长特性,一般树种都具有轻龄苗较老龄苗易成活的特征。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抗逆性差 7至8月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就苏州而言,平均气温在2 9℃至30℃,日最低气温25℃至27℃,日最高气温36℃至37℃。同时, 7至8月也是少雨季节,连续10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不下雨。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当遇到不利环境时,它会自然地表现出抗逆特征以度过逆境。一般表现为,植物代谢活动强时,抗逆性弱,相反,抗逆性则强。而植物代谢活动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体内所含水分的多少,即水分含量高,代谢活动强。 夏季种植的香樟,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等程度的修剪。在留取的枝干中,大香樟的枝干斑驳纵裂,木质化程度高,含水量低,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热抗旱能力。小香樟则不同,青枝绿皮,含水量高,代谢活动强,抗旱抗热能力差。 供需失衡 新植苗木因叶片几乎完全修剪,所以体内水分主要通过植株枝杆表面散发。大香樟枝条高度木质化,在高温干旱季节,能有效防止日灼,保持水分。小香樟枝嫩皮薄,为避免日灼,降低表面温度,植株要不断地进行水分蒸发,以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 新植的香樟,泥球大小几乎都是胸径的8至10倍。即所植苗木只有离树干很小范围内的根系被保留在泥球中,而更多的根须则被切断,有效的吸收根很少。但种植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苗木只能依靠泥球中的根系吸收水分,维持代谢活动。由于新植香樟根系严重受损,吸水量只能勉强维持树体正常代谢活动的需要。小香樟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因无良好的保护组织,快速蒸发,过度失水,以致失去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平衡。 补救措施不易见效高温干旱季节,新植香樟叶片极易发黑枯萎,及时松土、挖辐射状沟,或浇灌活力素、生根剂等可挽救苗木。但通过反复实践,当出现枯萎现象时,对大香樟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可使其恢复过来。而小香樟则不同,出现枯叶现象后,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其叶片、细小枝条以及整株苗木会在5至7天的时间内发黑、发干,最终死亡。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避免在高温干旱季节种植苗木,特别是像小香樟等性质的苗木。第二,加强遮阴、降温措施,如对主干及其粗枝用草绳包扎、用塑料膜封裹并喷水等。第三,对苗木地上部分进行重剪,以减少蒸发面积,降低水分散失。第四,起挖时,保证泥球圆整,并尽量多截取有效根系。第五,加强植后养护管理措施,适时松土浇水,促进水分吸收。第六,必要时施用生物制剂,如活力素、生根剂等,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XzH52.cOm精选阅读

夏季如何提高香樟移植成活率


夏季如何提高香樟移植成活率---夏季种植的香樟,几乎都中止了不同等程度的修剪。在留取的枝干中,大香樟树的枝干斑驳纵裂,木质化程度高,含水量低,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热抗旱才干。小香樟树则不同,青枝绿皮,含水量高,代谢活动强,抗旱抗热才干差。供需失衡 
新植苗木因叶片几乎完好修剪,所以体内水分主要经过植株枝杆表面分发。大香樟树枝条高度木质化,在高温干旱时节,能有效防止日灼,坚持水分。小香樟树枝嫩皮薄,为避免日灼,降低表面温度,植株要不时地中止水分蒸发,以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新植的香樟树,泥球大小几乎都是胸径的8至10倍。即所植苗木只需离树干很小范围内的根系被保管在泥球中,而更多的根须则被切断,有效的吸收根很少。但种植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苗木只能依托泥球中的根系吸收水分,维持代谢活动。由于新植香樟树根系严重受损,吸水量只能勉强维持树体正常代谢活动的需求。小香樟树在剧烈日光映照下,因无良好的维护组织,快速蒸发,过度失水,致使失去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平衡。补偿措施不易奏效高温干旱时节,新植香樟树叶片极易发黑枯萎,及时松土、挖辐射状沟,或浇灌活力素、生根剂等可挽救苗木。但经过反复理论,当呈现枯萎现象时,对大香樟树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可使其恢复过来。而小香樟树则不同,呈现枯叶现象后,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其叶片、细小枝条以及整株苗木会在5至7天的时间内发黑、发干,最终死亡。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避免在高温干旱时节种植苗木,特别是像小香樟树等性质的苗木。
第二,加强遮阴、降温措施,如对主干及其粗枝用草绳包扎、用塑料膜封裹并喷水等。
第三,对苗木地上部分中止重剪,以减少蒸发面积,降低水分流失。
第四,起挖时,保证泥球圆整,并尽量多截取有效根系。
第五,加强植后养护管理措施,适时松土浇水,促进水分吸收。第六,必要时施用生物制剂,如活力素、生根剂等,促进根系疾速生长。

提高香樟(樟树)成活率的方法


提高香樟(樟树)成活率的方法;

香樟胸径8至10厘米(下称小香樟)的较胸径18至25厘米(下称大香樟)的成活率偏低。而按照树木生长特性,一般树种都具有轻龄苗较老龄苗易成活的特征。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抗逆性差7至8月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就苏州而言,平均气温在2 9℃至30℃,日最低气温25℃至27℃,日最高气温36℃至37℃。同时, 7至8月也是少雨季节,连续10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不下雨。按照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当遇到不利环境时,它会自然地表示出抗逆特征以度过逆境。一般表示为,植物代谢活动强时,抗逆性弱,相反,抗逆性则强。而植物代谢活动的强弱,在必然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体内所含水分的多少,即水分含量高,代谢活动强。夏季种植的香樟,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等程度的修剪。在留取的枝干中,大香樟的枝干斑驳纵裂,木质化程度高,含水量低,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热抗旱能力。小香樟则不同,青枝绿皮,含水量高,代谢活动强,抗旱抗热能力差。

供需失衡新植苗木因叶片几乎完全修剪,所以体内水分主要通过植株枝杆表面散发。大香樟枝条高度木质化,在高温干旱季节,能有效防止日灼,保持水分。小香樟枝嫩皮薄,为避免日灼,降低表面温度,植株要不竭地进行水分蒸发,以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

新植的香樟,泥球大小几乎都是胸径的8至10倍。即所植苗木只有离树干很小范围内的根系被保留在泥球中,而更多的根须则被切断,有效的吸收根很少。但种植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苗木只能依靠泥球中的根系吸收水分,维持代谢活动。由于新植香樟根系严重受损,吸水量只能勉强维持树体正常代谢活动的需要。小香樟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因无良好的庇护组织,快速蒸发,过度失水,以致失去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平衡。

补救办法不易见效高温干旱季节,新植香樟叶片极易发黑枯萎,及时松土、挖辐射状沟,或浇灌活力素、生根剂等可挽救苗木。但通过反复实践,当出现枯萎现象时,对大香樟及时采取上述办法,可使其恢复过来。而小香樟则不同,出现枯叶现象后,不管采取何种办法,其叶片、细小枝条以及整株苗木会在5至7天的时间内发黑、发干,最终死亡。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避免在高温干旱季节种植苗木,特别是像小香樟等性质的苗木。

第二,加强遮阴、降温办法,如对主干及其粗枝用草绳包扎、用塑料膜封裹并喷水等。

第三,对苗木地上部分进行重剪,以减少蒸发面积,降低水分散失。

第四,起挖时,保证泥球圆整,并尽量多截取有效根系。

第五,加强植后养护办理办法,适时松土浇水,促进水分吸收。

第六,必要时施用生物制剂,如活力素、生根剂等,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植物园特写

如何提高嫩枝扦插成活率


在生产过程中,对采用硬枝扦插很难生根的树种如五针松、雪松、龙柏等,常改用嫩枝扦插。其原因是嫩枝的代谢作用强、内源生长素含量高、细胞分生能力旺盛,有利于插穗生根。但嫩枝抗逆性差,扦插时正值夏季,气温高、水分和养分消耗大,易引起枝条枯萎死亡。因此,嫩枝扦插对技术和环境条件要求特别严格。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选择插壤,严格消毒 为防止嫩枝因通气不畅而腐烂,要求插壤的透气性、保水力要好,可用70%的黄心土(或菌根土)、20%的细河沙、10%的谷糠灰,过筛拌匀后使用。插壤要严格消毒,少量的插壤可采用高温消毒法,如锅炒法(将插壤倒入温度在120℃至150℃的铁锅中炒30至50分钟)、水煮消毒法(将插壤倒入装有水的锅内加热到100℃煮1小时,滤水,晾干)。大量的插壤一般采用药物杀菌法,如多菌灵消毒法(用50%多菌灵粉剂50克均匀拌入1立方米插壤内,用薄膜覆盖3至4天,揭膜1周后可用)、福尔马林消毒法、代森锌消毒法等。
扦插时间和插穗选择 嫩枝适宜在5至8月扦插,各树种的具体扦插时间要按嫩枝的木质化程度来定,达到半木质化即可。应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母树上选择粗壮、饱满、生长旺盛的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为防止枝条失水,最好在清晨剪穗,做到即剪即激素处理。插条长度以4至10厘米为宜,要剪去基部叶片,保留其上部叶片,下切口要靠近腋芽。扦插深度以l至3厘米为好,便于通气。
激素处理 扦插前用ABT生根粉、吲哚乙酸、萘乙酸等植物激素对嫩枝进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生产上最常用的、效果最好的激素是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使用的方法是:将GGR配制成50ppm的溶液,再将插条基部放入溶液中浸3至24小时。
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 提供适宜的环境湿度和生根温度,是搞好嫩枝扦插成败的关键。嫩枝扦插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至95%之间、温度控制在18℃至28℃之间,同时还要适宜的光照条件。
1.控制湿度 扦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既可使插壤与切口密接,又可提高土壤湿度。在大棚或拱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在棚内喷雾或喷水可提高空气湿度。喷水量不宜太大,尤其是插壤内不能积水,否则易导致插条下端死亡和腐烂。喷水量一般以每天2至3次为宜,高温时可喷3至4次。
2.降低温度 用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的四周,防止阳光直射,可降低温度。还可用喷水、通风等措施处理。
3.调节光照强度 插条生根、生长,需要阳光照射。但光照过强,易导致温度过高和灼伤插条;光照过少,插条光合作用弱,生根能力不强,生长速度慢。生产上,常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即在清晨和傍晚掀开遮阳网,让阳光照射,7:30至19:00阳光强的时段盖上遮阳网,防止日光灼伤幼苗。
生根后的管理 1.炼苗 插条生根后,要逐渐增加透光强度和通风时间,使其逐步适应外部环境。
2.及时移植 插条成活后,要及时移植,可移到苗圃地或营养袋内。移植后,同样要加强管护:在移栽初期要采取遮阴、浇水等措施,成苗后要搞好除萌、抹芽、松土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如何提高花木扦插成活率


1、环状剥皮。木本花木如茶梅、米兰、茶花、含笑、桂花、杜鹃等,将母株上准备用作扦插的枝条基部,在剪取插穗前15-20天,剥去宽0.5-1厘米的一圈树皮,待伤口周边有瘤状物形成后,将枝条从环剥处下部剪下,插入准备好的插床内,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2、黄化处理。对于生根困难的特殊树种如桧柏类,在扦插前将母株置于暗室中处理半个月,使叶片的叶绿素减少,组织黄化,皮层增厚,薄壁细胞增多。然后剪取插条浸泡1-2天,也能提高成活率.

3、加温处理。春插生根最适温度条件是插壤温度高于气温,为制造先生根后发芽的小环境,利用铺地膜、塑料棚、电温床等热源增温,人为地提高插条下端生根部位温度,同时降低上端芽体所处环境的温度,有促发生根作用。

4、火烤处理。对无花果、一品红、橡皮树等插条含有乳汁的植物,剪下的枝条基部用旺火烤一下,经高温短暂处理后,把乳汁封住,再扦插,有利于生根。

大树移栽如何提高成活率


一、种植前后管理

1.大树栽植前的基础工作要做好。挖掘的土球一定要用绳子扎牢,运输途中加盖帆布防风,树的根系也要修剪。按标准挖好树穴,坑底施20公斤基肥,并使用生根粉。于坑底靠边向下挖3个直径50厘米的沙坑,在浇水过量时起排水作用。植树不能栽得太深,容易积水,且透光透气性差,对其生长不利。回填土要保证质量,以确保新根的生长。

2.种植后用三根木杆撑住大树,以免风大树倒。用草绳缠住树干,避免强光晒伤树皮,并减少水分蒸发。新栽大树每天上午10点前叶面喷水一次,将草绳也喷湿,对树干可起到降温和保湿作用。

3.栽后将回填土踏实,浇一次透水,7至10日内浇透水三次,以后进入正常管护。通过土壤湿度确定浇水量,取树坑30厘米以下土样,用手握成团,向地上扔去,如果散开就该浇水了。土球扔下仅有裂纹,就等3至5日后再验土壤湿度,确定浇水。要做到勤验土,多记录,才能适时适量浇水。

4.要注意,树和草对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尤其是大树。草坪浇水像小孩子吃饭,量少次多,水浸到20至30厘米深的土层中就可以了;大树则完全相反,因其根系很深,所以一定要浇足水,浇透水。笔者所在的公司也存在浇草坪时顺便给新植树木浇水的现象,次数虽多,但没有浇透,因此树木生长不旺。所以,草坪和树木还是分开管护效果好。

二、修剪整型1.对新植大树,尤其是常绿树种,其修剪整型非常重要。以大广玉兰和雪松为例,应从疏叶疏枝着手,疏去原有叶片的四分之三,剪去树冠中心和上部的小杂枝,来保证树木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同时,还要注重修剪后的树型美观,及时用网遮阴(遮西南两面),以减少水分蒸发,保障大树顺利度夏,9月之后可取掉遮阴网。

2.新栽大树不能为了保活而修剪过度。笔者曾移栽18棵大广玉兰,其中2棵主干下面同一高度有3个侧枝。为保证成活,笔者将这3个侧枝全部剪去,造成主干伤口过大,影响了树木的生长,新叶发出极少。修剪后的伤口可用防锈剂涂封。

三、几点体会1.对新植大树,为提高成活率,最好成立专门的管护小组,责任落实到人,使浇水、施肥、验土、打药都有记录,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如:大树浇水才三五天,天气预报有中到大雨,于是笔者采用旧塑料布遮盖,雨后取掉,防止雨水过量不利于树木生长。

2.新栽大树的施肥,不管叶面施肥还是根部施肥,最好先在小树上试用,观察7至10日无危害后,再给大树施用。

我们在进行大规格苗木(特别是胸径30厘米以上的苗木)移栽时,成活率比较低,尤其是生根困难。请问,如何降低风险,提高成活率?

如何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1)选择好的插条。采条母株要具备品质优良,生长健壮和无病虫害等条件。在同一植株上,要选择当年生中上部向阳的枝条,要求节间较短、枝叶粗壮、芽尖饱满。不宜选用即将开花的枝条和徒长枝。在同一枝条上,硬枝插宜选用中下部枝条,而菊花等宜用嫩头部分。

(2)选用适宜生根的扦插基质。这种基质应具备易提高土温、保水、通气等特点。

(3)正确处理扦穗。扦插前用药剂处理,有促进生根的效果。软枝插一般截成8厘米~12厘米长一段,上面带有2~3个芽,插穗下部的切口宜在节下0.5厘米处。切口要平滑,剪去下部叶片,仅留顶部2~3个叶片。插深一般以3厘米为宜。

(4)创造适合生根的环境条件。多数花卉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0℃~25℃,原产热带的花卉要求25℃~30℃以上,一般土温比气温高3℃~5℃对生根有利。插床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有利于生根。软枝扦插要求光照30%左右。水分适中,扦插初期稍大,后期稍干。因此,华北等地露地软枝扦插适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这个时期正值华北雨季,能较好地满足插条生根所需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扦插的成活率。

(5)加强扦插后的管理。插后浇水,用塑料薄膜覆盖,放在较荫蔽处,防止阳光直晒;但夜间增加光照有利于扦插成活。每天打开1~2次塑料薄膜(若薄膜上已开小孔,亦可不必打开),以补充所需氧气,并防止病菌发生。要经常喷水,保持插床适度湿润,但喷水不可过量,否则插床过湿,影响插条愈合、生根;待插条新根长到2厘米~3厘米时,即可适时移植上盆。

如何提高冬季植树成活率?


如何提高冬季植树成活率?--冬季气温较低,水分蒸发慢,苗木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北京东方森茂森林专家说若想在此时栽植苗木,可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成活率。保护好苗木起苗、运苗时要保证树根完整,最好随起随栽,不宜久放。深埋踏实埋土深度超过原土层5至10厘米,先填阴土,后填干土。填完土后每层都要踏实,以防透风跑墒而引起冻害。浇水封土树苗栽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待表土出现干皮时,培成土堆。截干栽植在干旱少水的地区,可实行截干栽植,尤其是泡桐、刺槐等树种,保留干高20厘米即可。起苗三忌一忌干起
应在起苗的前两天灌水,待土壤仍然湿润但不粘脚的时候起苗。二忌手拔。直接用手将苗木拔出极易损伤其根系,最好用锄、锹等工具起苗。三忌洗泥。所起苗木的根系应带原土,这样可提高其适应性。

如何提高金叶女贞扦插成活率


金叶女贞金黄的叶色与其耐修剪的特性使其在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要大量快速繁殖金叶女贞,提高其扦插成活率至关重要,现将多年的扦插经验介绍给大家参考。 采用两年生金叶女贞新梢,最好用木质化部分剪成15厘米左右的插条,将下部叶片全部去掉,上部留2至3片叶即可,上剪口距上芽1厘米平剪,下剪口在芽背面斜剪成马蹄形。扦插基质用粗沙土,0.5%高锰酸钾液消毒1天后用来扦插,扦插前先用比插穗稍粗的木棍打孔,插后稍按实,扦插密度以叶片互不接触,分布均匀为宜。用清水喷透后覆塑料膜,用土将半面压严,其余用砖块压紧,以便喷水,再用苇帘遮荫。在生根前每天喷水2次,上午10:00至11:00,下午13:00至14:00,以降温保湿,保持棚内温度20℃至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每天中午适当通风,夏季为防其腐烂,插后3天喷800倍多菌灵,10天后再喷一次。插后21天左右两头小通风2天后,早晚可揭去塑料膜,中午用苇帘遮荫,注意多喷水,3天后全部揭去。炼苗4至5天后即可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移栽,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3天后再浇一次,成活率可达100 %,冬季需扣小拱棚越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扦插的成活率与扦插的基质,生根粉的浓度,插穗木质化程度及扦插的时间有很大关系:扦插基质用粗沙土比用细沙土生根率高,醮生根粉千分之一液比浓度较低的生根率高,插穗木质化的比半木质化的生根率高,夏季扦插比秋季生根率高。

喜欢《夏植香樟如何提高成活率》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扦插提高成活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