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芳香大雅赏川兰”,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川兰是中国兰花的大手笔之一。一如川人苏东坡是宋代诗词的大手笔(词坛苏东坡和辛弃疾均为宋代豪放派词人的大手笔),川人郭沫若是近代文坛的大手笔一样。川兰自有其豪雄的气派,川兰自有其繁茂的丰姿,川兰自有其魔变的诡秘,川兰自有其逼人的清气,川兰自有其芳香的神韵,川兰是大家闺秀,川兰是大雅之物,川兰自有其千千万万的追求者。我也爱川兰。
川兰,主要是川春剑、川春兰、川建兰(四季兰)、川莲瓣、川寒兰、川送春等,而以川春剑为川兰之领军。川兰在中国兰花中是栽培较早,而大规模广泛传播却较晚的兰花品类。巴蜀大地的地面和出土文物就常见有与兰花相关的发现据说已发现多处石刻砖刻砖印上有兰草的画面图案,多为汉代文物。徐公明先生就曾给笔者寄来一幅据说是汉代砖印的照片,照片可见一些嚼着草的麋鹿在奔跑,地面上也长着一些草,这些长着的和被鹿嚼着的草,看去都很像是兰草。笔者20多年前游郭沫若故居时,在眉山县也听说过当地发现有汉代与兰有关的石刻。不管这些文物是否能确证汉代四川已广泛栽培观赏兰,但就常情推理,以川中大地的肥沃,兰草的遍布与茂盛,兰香的宜人,汉代后期特别是三国时期蜀地的广泛被开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盛况,当时人们就地采来芳香的兰草,栽培观赏,这是可能性很大的事。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宋代、明清时代、民国时代各地所撰写的兰书,却极少有关于川兰的记载。也就是说蜀中盛产的这么多的兰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很少被广泛地大规模地向全国各地传播。这是否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关。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两岸来往解冻,当时远在兰花“飓风的中心”的我国台湾省的众多兰家,兰花的“淘金者”,峰拥而进入兰花资源极其丰富的大陆,他们以其识别兰花品种的慧眼和丰富的栽培、经营兰花的经验,用不到几年的时间,即将大陆的川兰、滇兰推向兰花的前台。一时间,春剑、莲瓣兰声名雀起,飞向海内外。
我虽早已知道川人苏东坡、郭沫若均写有咏兰诗,早已知道川人朱德是爱兰之帅,但真正目睹川兰的芳容却还是在1982年的4月。这年4月我参加一次全国的教育会议,有生以来首次入川。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沃地三尺,膏泥流油.油菜花一人多高,牡丹花大如海碗,这与岭南的娇花细草形成强烈的对比,印象殊深。我对杜甫的“花重锦官城”诗句中的“重”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那时住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招待所,出门不远即可见到沿街摆卖兰花的。我花了5元钱买了苗茁壮壮的几株,”往是高兴。待到l992年在深圳参观全国第二届兰博会时,我才见到四川名兰西蜀道光、隆昌素、银秆素的光彩夺目的雅姿。不知是先入为主,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个人的偏爱,直至今天,尽管我见过的川兰的蝶花、奇花、瓣型数不胜数,其中有些已享誉海内外,价值连城,但我还是觉得盛开的西蜀道光、银秆素、隆昌素最令我陶醉,其清气、雅气、英姿、洁姿、香韵、神韵真是每次看到都感到新鲜,真是百看百闻不厌。啊!这就是川兰,大家闺秀般的川兰,雍容少妇般的川兰,华阳夫人般的川兰。
近几年我有机会多次进川,同四川各地兰花组织、兰友多有接触请教。我惊异于整个四川,在巴东西蜀川北川南均有名贵兰花出产,四川的确是个兰花资源大省,兰户的大省,兰花经济的大省。全国如果再有几个像四川、云南这样的兰花资源大省,海内外兰友将会有更多的奇兰异蕙可玩,将会玩得更欢乐。
我妒忌四川的兰花资源,我妒忌四川的兰友有这么多好兰可玩,我更爱四川的兰花。

XzH52.coM文章精选

芳香疗法


--代码开始-- 芳香疗法 发表日期:2002年12月16日文章类型:花卉与养生
芳香疗法,就是利用芳香植物的纯净精油来辅助医疗工作的另类疗法,说详细点就是人们从大自然中的各种芳香植物的不同部位中提练出具有不同气味和颜色的精油,如桉树的叶、玫瑰的花、佛手柑的果皮等。这些精油是由一些很小的分子组成,具有易渗透、高流动性和高挥发性的特点,当它们渗透于人的肌肤或挥发入空气中被人体所吸入时,就会对我们的情绪和身体的其它主要功能产生作用,安抚我们的神经和愉悦我们的心境。每一种植物精油都有一个化学结构来决定它的香味、色彩和它与人体系统运作的方式,这也使得每一种植物精油各有一套特殊的功能物质,也就是说,精油能强化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
芳香精油历史知多少?芳香精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文明中,早在中国公元前4500年就已发现植物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而埃及人则发掘了芳香植物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特质,希腊人更是除了将精油用在医疗方面,还用它来做镇静剂和兴奋剂,并把它用在沐浴和按摩中,以后的一段时间,人们又将它用在人体除臭方面和防止传染病方面,而事实上,它们也发挥了降低死亡率的功效。
到十七世纪,香精油的效果被大众所认可并延用至今。这项远古流传下来的芳香疗法,历经各个时代的改良,演变成今日结合嗅觉(五感)和具有疗效的精油,运用于帮助松驰和恢复生气的疗程按摩中。利用精油对人体有利的优点来治疗常患的疾病,以促进健康及愉悦心情,并将它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植物天然精油能帮助新细胞成长,加快去除老细胞的方式来延迟老化的过程,有助于痊愈的抗菌作用,消肿以及加速排除毒素,它们可以影响周边神经末梢,进而舒解压力和紧张,并且从而增进皮肤的弹性帮助消除疤痕组织和伸展痕。总而言之的整体效果,它们可以创造一种舒畅感,协助生理和协和身心两方面。
天然植物精油物质对组织内流体的交互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可以增进肌肉和神经的健康,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使心理和生理发挥更大的能力。最奇特的方法是它们有利于细胞质的分化,协助制造新而强健的细胞,进而促进死细胞和衰老细胞的代谢作用,因此有毒的排泄物和组织残余可以避免渗入结缔组织,进而改善组织,这种效果是其他美容法难以办到的地方。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效能是:自皮肤损伤的时候,利用天然芳香植物温和的药效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渐渐的使损伤恢复正常,不会有副作用对人体有效的成分会融合在人体内,多余的残存成分会自动排出体外。
用天然芳香精油的芳香疗法,治疗护理的目的不仅可纠正生理过程的缺点,也是一种对应健康与疾病的哲学观念,“不是我有美容毛病,医好我”,而是一种“我希望健康,教我怎么做,运用我们的感觉,心智,器官去享受生命”,不仅帮助人民维持和改善健康,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新热忱的积极健康观念。天然芳香精油疗法提供了一种单纯直接的治疗法,与传统的美容疗法在步骤上有许多不同点,在治疗品的成分效果上,都超越一般护肤品好几倍的功能。
 文君

芳香波


我们经常会买一些漂亮的苗木去放在自家的园林当中去,但是有时我们却困扰于无法让美丽永驻,今天西南苗木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芳香波花卉。

芳香波(Stomatiumniveum),番杏科楠舟属多肉植物,原产地位于非洲南部地区。多肉植物中少有的开花带香味的品种。花香不腻人非常清香。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水湿和酷暑,夏季有短暂休眠,春季开出有香味儿的花朵。

栽培要点

生长适温15-25度,冬季不低于10度;配土一般可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混合土;生长期浇水不宜多,勤喷水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潮润即可;生长期施肥一般每月一次;特别要掌握好夏季休眠期的控水、通风、遮荫、停肥等环节。

繁殖方式

主要是扦插,剪下一段插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就会生根,但这个过程比较慢。也可以用播种繁殖,不过比其他繁殖方式要难许多,不建议新手播种。

川赤芍


川赤芍 Paeonia veitchii Lynch

芍药科,芍药属,又名赤芍、山芍药、红芍、花叶红芍,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直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少有1米以上,无毛。

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宽卵形,纸质,长7.5—20厘米,叶柄长3—13厘米;小叶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至披针形,宽4—16毫米,顶端渐尖,全缘,表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小叶柄长1—4厘米。

花2—4朵,生茎顶及上部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花开放,而叶腋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分裂,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长1—1.7厘米,宽1—1.4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2.3—4厘米,宽1.5—3厘米,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长5—10毫米,花药长1.5—3毫米;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3(—5),密生黄色绒毛。蓇葖果长1—2厘米,密生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云南西北部(永胜、宁蒗);生海拔2500—37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中及路旁。分布于西藏东南、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南部、山西。

根供药用,含芍药甙,能活血通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血滞经闭、热疮肿毒、产后瘀血、血热鼻衄、温毒斑疹等症。本药反藜芦。根含淀粉56.38%,可供酿酒。花供观赏。

中国蕙兰品赏




一、中国蕙兰的历史文化
蕙兰的“蕙”字,在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已出现。其辞曰:“既滋兰兮九畹(一畹十二亩——引者,又树蕙兮百亩。”这里所说的“蕙”我们“只能理解为一种香味甚佳的香草,是否即指今天我们所说的蕙兰尚有争议。能确认为今天我们所说之蕙兰的“蕙”的,是后来宋代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写的《书幽芳亭》中的“一干一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的蕙。宋代人栽培春兰、蕙兰作为观赏植物已很风行,有必要对这类香草作些区分,黄庭坚这两句话一锤定音,成为后人区分春兰与蕙兰的根据,现代植物分类学也据此把这类春末开花的一干多华的兰定名为蕙兰。如果说黄庭坚对兰与蕙只是从其性状上加以区别的话,清代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已注意到兰与蕙的不同的栽培方法了。他说:“蕙性喜阳,须得上半日三时之陋……至兰,则朝暾一二足矣。”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蕙兰已有不少名品,如大一品、程梅、关顶、上海梅、潘绿海、荡字等。这些蕙兰名品,有的在清代同治年间许鼐和的《兰蕙同心录》中已有记载。如著名蕙兰老人种之首大一品,《兰蕙同心录》中称之为上品,且有诗赞曰:“士夫气概谪仙才,座上争夸领袖来;自入江南重声价,千余不易此花魁。”而清初鲍薇省在《艺兰杂记》中对兰蕙瓣形的区分与阐释,则为蕙兰花朵形式美审美开启了门径。直至改革开放年代大量蕙兰蝶花、奇花出现之前,近一二百年,蕙兰花朵的审美均特别重视瓣型,且影响甚广,成为蕙兰审美的一个传统观念。民国团驱年(1923年)余杭人吴恩元编撰的《兰蕙小史》,对蕙兰的传统品种和当时的新种作进一步的汇集总结,并将之分为赤壳蕙、绿壳蕙和赤绿蕙三大类。1959年杭州艺兰家姚氏所写的《兰花》一书,又在这些基础上增补了蝶花类、素心花类。上个世纪80年代后,蕙兰新种大量开发,各地兰家又据新发现,增补了蕙兰的奇花类和色花类。至此,蕙兰已林林总总地成为中国兰花中一个庞大而有特色的支系。
蕙兰在清代、民国时已传至日本、韩国,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大量收集中国的蕙兰,销往日本栽培。而中国由于连年战乱,建国后几十年又有两三次人为的大破坏,到上世纪末,国兴兰旺,国内涌现爱兰热潮时,有的蕙兰传统品种在本国已找不到,要靠从日本返销回国,一部蕙兰的发展史也从侧面反映出民族的兴衰史。
二、中国蕙兰品赏
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其《书幽芳亭》中说,“兰似君子”、“蕙有士大夫慨”,这两句话开蕙兰品赏之门径。清初文学家、花卉家李渔有《蕙兰》专文,曰:蕙“其所以逊兰者,不在花与香而在叶……蕙之叶偏苦其长……病其大肥”。其从总体来说,如栽培得好,蕙兰植株较春兰高大,且花枝也大也高,花朵又多,十分豪壮亮丽,香气四溢,故赏门道者常兰、蕙并赏,而看热闹者多重蕙轻兰。近年来蕙兰价格的涨幅常高于春兰,其原因多于此。这是对蕙兰的总的品赏。
蕙兰的品赏自瓣型说出现之后特别注重花朵的辩型,以梅瓣、水仙瓣为贵,捧天以圆紧质厚为好,外三瓣(萼片)以宽国糯质为佳,其名品多为此类瓣型。蕙兰的荷瓣甚少,近年发现有类荷瓣的,也甚受欢迎。蕙兰之一般竹叶瓣者多如蒿草,除少数亮丽的色花外,少受赞赏。近年出现的蕙兰蝶瓣、奇花类,色彩斑澜,光辉夺目,尤以瓣舌多而色彩艳者更受追崇,叫价甚高。素心类也多受喜爱。物以稀为贵,因蕙兰多为黄绿色花,如一旦出现红花、紫花、黑花、乳白花的蕙兰,也甚受器重,色艳者更佳。花瓣萼瓣质厚、糯、玉质化者也常为佳品。蕙兰花枝粗大,花朵多,因之品赏时也应该注意整枝花中各花朵间的布局是否错落有致,香气是否醇美。其叶艺秀丽者也为佳品,偶见叶艺、花艺、瓣型皆具者,则备受青睐。
蕙兰的传统名品有老八种:大一品、程梅、上海梅、关顶、元字、染字、潘绿、荡字;传统新八种有: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新品种的名品有:天娇牡丹、四喜牡丹、绿云牡丹、远东奇蝶、陆壹奇蝶、楼台蝶、英蝶、步步高、群英荟萃、仙荷极品、鉴湖之美、泉州梅、翠桃献寿、狮蝶、岭南白鹤、金铃、蕙兰水晶花、紫鹃、越王梅、聚花素。朵云、浙顶、端蕙梅、端秀梅、叠翠、春蕙千手观音等等。

芳香醉人的兰花



兰花是高等植物,具肉质根、假鳞茎,叶簇生在假鳞茎上。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能结果实和种子。我国艺兰家对兰花的叶、花有特定的要求,特别是对名贵兰花(原种兰花称粗花、行花。原变种兰花称细花、上瓣花、上品花,统称名贵兰花的叶、花形态要求比之其他产区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的叶、花形态要求比之其他产区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1.根

兰花的根系肉质,形圆,呈柱状,无根毛,质脆易折。根的功能是呼吸、吸收水分和营养。根内含有丰富的水分、营养等物质。根的数量和长度,与栽培和管理及条件等有关。旺盛壮健的每桩(筒)有4~7条,弱的只有2~3条。兰根的长度,一般新根一年生长22厘米左右。兰根一般是水平伸展,盆栽是沿盆壁环绕。盆土过湿或根系过旺盛,亦会裸露在表土上面。根以细为贵,色泽以白亮为上。

兰根的结构可分为外层、中层、内层。外层是根被组织。根被细胞的功能是吸收水分、保扩皮层并减少皮层内部水分的散失。中层为根被组织之内的皮层组织,肉质层较厚,有兰菌共生,俗称营养层。内层是兰根中心线状的筋,以支撑叶外层伸长。

2.茎

茎为假鳞茎,又名球茎、芦头、蒲头,为兰叶、花葶及根的中心,圆形或椭圆形,深绿色,有节。在深春至盛夏,叶芽发自茎基根颈处,初秋也有发叶的,但较弱小,伏天或初秋花芽由茎节处生出。一个茎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进入衰老期时,还能从假鳞茎基部生出叶芽和共芽。茎的一般高度为1~1.5厘米,表皮披有厚韧角质层,能贮藏养分和水分,也能阻止水分散发,使兰花具有耐干旱之功能。栽植宜浅,切忌将假鳞茎深埋土中,盆土也不要过湿,否则,不但沤坏兰根,也会沤坏假鳞茎及花芽、叶芽。

3.叶

兰叶可分为寻常叶和花叶。每一假鳞茎上的全部叶片一次长出,新叶只能从新的假鳞茎上长出。叶呈线形或带形,无明显叶柄,全缘或边缘有细锯齿,平行脉,常绿硬草质。叶面大多为暗绿色,叶背较淡,叶梢尖锐或圆钝。一般春兰和蕙兰每桩(筒)有3~6片叶,叶片中央的中脉向叶背凸出或微凸,借以支撑兰叶向上着生。兰叶迎微风飘拂,婀娜多姿,满盆葳蕤兰草,优雅无比。兰之幽雅,既流露于花,也托附于叶,古人张雨咏兰诗云:“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兰叶有宽阔的,也有狭窄的;有长的,也有短的;有质厚的,也有质薄的;有硬挺的,也有柔软的。叶的形态特征各异与兰花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从不同的叶形可分成5个类型:

(1)宽阔型。叶片特别宽阔肥厚、壮实,叶尖钝形,叶色深而浓。这类叶一般都呈半环形。此叶型在春兰中出荷瓣花居多,如上虞大舌埠山中发现的“环球荷鼎”,“郑同荷”等都是此类叶形。

(2)弯弓型,也叫垂叶或斜垂。叶片似镰刀,弯弓形,叶片自茎部斜生至中部,渐向外斜垂。此类叶型在春兰中出梅瓣和水仙瓣居多,如清乾隆年间绍兴宋锦旋家选出的“宋梅”等。

(3)矮阔型。叶片特别矮阔壮,有直立或斜立形,一般高5~8厘米,典型代表品种是清朝光绪年间绍兴冯长生选出的“翠盖荷”,它的叶、花,葶都特别矮小。

(4)直立型。叶片直立或斜立,叶束大多向上直立生长,有些老片或斜立形,典型代表品种是浙江奉化汪克明所发现的“汪字”。

(5)扭卷型。叶片扭曲卷,这是一种奇叶品种。有扭转成圈,也有直立扭曲又阔肥厚的,其典型的代表品种是浙江杭州五云山发现的“绿云”。

此外,还有色叶的变异,有自叶尖、基部两侧叶缘镶嵌黄色或白色的叫金边或银边,又称覆轮。叶尖有黄、白边的称爪;叶中间有黄、白线条的称“中缟”;叶中间有黄、白斑块和点的称“虎斑”、“绯斑”等。

上述叶型是传统艺兰家的大致分类。这五类叶型和色叶中可选出细花。细花出自这些叶型,但这类叶型不等于都出细花,细花还得有其他条件加以配合,所以绝大部分都是出粗花。

从先辈艺兰家流传下来的经验,认为凡叶满面春风起沟,兜到基部为佳品;梅瓣花的叶性较硬,水仙瓣花、蝴蝶瓣花之叶性较柔糯,凡肥阔厚实,出荷瓣花和阔瓣花。

荷叶就是包在花葶上的变态叶。它已变成膜质鳞片状,基部为鞘形,俗称为壳,主要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苞叶基部最外面两张叶有硬角质,内部几张呈软膜状,贴蕊苞膜叫箨。艺兰家非常重视它的颜色和筋纹、沙晕,以此作为辨认细花和精花的依据。春兰苞叶有5层,蕙兰苞叶有7~9层。春兰和蕙兰的苞叶大小、宽窄、色彩都与瓣型有关。

4.花

兰花从假鳞茎上抽生出花葶,在葶上着生花。一朵兰花由中萼片、侧萼片、花瓣、唇瓣、蕊柱、鞘、苞片组成。

最外面为外轮,由中萼片一片、侧萼片二片组成,俗称外三瓣。中萼片、侧萼片以匀紧圆结、肉厚质糯为贵,这是细花的特征。若平边宽边,或中萼片阔,侧萼片狭且薄,这是粗花的形象。

中间为内轮,由二花瓣一唇瓣组成,俗称内三瓣。其上侧两瓣横生,比中萼片略短,俗称捧瓣。艺兰家对捧瓣的鉴别是非常注重的,捧瓣有兜,且前端或边缘有白头或白边为细花或称上瓣(指含苞待放时的形象)。

如梅瓣型和水仙瓣型都需具有这个特征。荷瓣花捧瓣短圆但无兜,似剖开的蚌壳合抱于蕊两侧,宽大宏丽,品相端庄。下侧一片叫唇瓣,上面散布红色或紫红色点块。有这种颜色者称荤瓣花。如唇上呈纯绿、纯白、微黄色称素瓣花,俗叫素心。唇瓣圆短为上品,小、长、尖的之。中心是蕊柱,俗称鼻它是蕴藏着香气的部分。蕊柱顶端为雄蕊,外有花粉盖,内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块。花粉块的下部有伸长的粉柄块,即胚茎,其基部有胶粘盘。雌蕊由三枚结合的心皮组成,子房下位,一室有三侧膜胎座,胎座内含有许多倒生胚珠。

5.果实

兰花与其他植物一样,花后能结兰果,俗称兰荪。兰花的雌蕊受精后,花瓣逐渐凋萎,而子房逐渐膨大成绿色棍棒状,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兰果成熟。果皮成五或六角柱形,自顶至基部有5或6条棱。兰花果实蒴果。春兰果实较短矮,蕙兰果实稍长大。果实成熟时,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顶端弹开,果瓣产生倒锥形裂缝,种子从裂口溅出,随风飘飞落地。

6.种子

兰花种子极其微小,细如灰尘,肉眼几乎辨认不清。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没有胚乳,只有一个简单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种皮。种皮上有许多增厚的木质化条纹,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的含物。兰花的种子太微小,随风飞扬或随水漂流,落在适应的土地上才发芽长成新株。发芽率极低,但其数量极多,每一蒴果内含有种子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苦味的芳香—神香草


神香草(Hyssopus offcinalis)唇形科多年生半灌木,英文名Hyssop。神香草在欧洲从古时起就有栽培,作为香味蔬菜受人欢迎,在印度作为药用植物被人熟知。在热带各地海拔高的地方作为香味料种植。日文之所以取名为柳薄荷,是因为叶的形状像柳一样。神香草的原植物分布很广,从欧洲的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到小亚细亚以至中亚,经过阿尔泰山脉再到西伯利亚都有分布。印度通过伊朗传入,甚至在克什米尔到海拔2400米—3300米的地带都可见到。欧洲于1548年开始栽培,用于汤或色拉中。

神香草于明治中期传入日本。神香草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半灌木)。通常无毛,高度30厘米—100厘米。枝从茎的下方开始分开直立或扩大,叶无柄,线型或披针型全缘,两端细钝头,长度5厘米以内,幅度不到1厘米。略肉质,两面多数油腺,轮散花序分别片侧腋生,开6朵—15朵花,花冠通常青紫色,也有玫瑰色或白色,唇形、基部桶状,和长1.3厘米,萼片三角形带绵毛,花期6月—9月,小坚果呈长卵状,三棱形,平滑、全草具有一种芳香。

神香草在日照好、温暖、土壤松软肥沃、保持湿润的地方生育良好,适于在热带海拔高的地方。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扦插等方式。播种在4月份进行,发芽天数约需2周左右,发芽后,保持株距25厘米—30厘米间苗。扦插在第2年的春季进行,需遮荫条件;分株在第2年秋季进行。收获的时期一般是开花的季节,若以摘花为目的,头年只能收获1回,从第二年开始,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可收获两回;若以采叶为目的,则可随时收获。(但一次采叶量不得超过整体量的1/4)一度栽植成功,或连续收获4年—5年。

神香草的味道和薄荷非常相似,一般采取茎叶柔软的部分,在汤和色拉凉菜中使用,叶子可作成酱或料理的调味料,茎叶和花作成泡酒的配香,植物体本身也可酿酒。全草经水蒸气蒸馏后得到的精油叫神香草油,因为有非常好的香味,香水制造者给予很高的评价,价格比薰衣草贵。作为药用植物又能制成祛痰剂、发汗剂、刺激剂、健胃剂、驱风剂,驱虫剂、利尿剂、缓下剂、强壮剂等多种内服药剂。其用法可以用新鲜叶的煎汁或干燥叶的煎茶剂。神香茶的处方是3.888克的叶子加水0.57升,还有叶子的汁或加入砂糖、蜂蜜、果汁。尤其对有蛔虫的人食用后有下蛔虫的作用。如果要外用的话,全草作成热汤(即浸出液),将此浸出作为涂抹的外用药来使用。可治疗跌打损伤,并可有效去除眼圈旁的黑痣。作为药用的部分是开花的植物体的顶部,大致于8月份采收。另外,还可利用其香气,放在包内,也可观赏。

常见芳香植物介绍


近一段时间,在公园、花店、宾馆等场所?一些芳香植物竞相亮相。

芳香植物是最近刚刚兴起的植物产品,它释放出来的香味,具有抗氧化性及抗菌性,是清新气味和净化空气的最佳绿色产品。

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利用率比较高的品种大体如下:

薰衣草,开一种浅蓝色的小花,全株香气浓郁,令人感到安宁,具有洁净身心、杀虫、抗菌、松弛神经,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罗勒,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可达50~100cm ,叶呈椭圆形,花为白色或粉红色。罗勒在台湾地区栽培主要作香料蔬菜,在南欧以及美国加州地区则有大量栽培专供香料使用。

百里香,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基部分枝性佳,叶片椭圆形,茎叶花均有香味。花紫红或粉色,叶可做调味品。

迷迭香,常绿小灌木,株直立,叶灰绿、狭细尖状,叶片发散松树香味,花淡蓝色,有浓郁香气,特别耐旱,南方可用做绿篱。

香草,为豆科胡卢巴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cm ,茎直立,花白色,成熟时植株放出袭人的香气,晒干置于房间,香味弥漫于空气中经久不退。

薄荷,又名鱼香草,宿根草本,株高约25-50cm ,分枝很多,叶有锯齿,有黄色腺点,具清凉香气,花朵甚小,淡蓝色,散发宜人香味。叶片可做香料或做清凉饮料用,因香味特殊,花有收敛和杀菌作用,备受种植者欢迎。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品种,芳香植物类型之多,用途之广,种植爱好者在种植的过程中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香味植物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种植,可以用于盆栽观赏、绿化、香化环境、制造香囊、提炼天然香精等,如今它已被更多的园艺工作者认识和接受。其市场的利润也非常可观,目前的很多芳香植物产品,已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因其适用范围非常广阔,故市场潜力与效益十分可观,作为新兴植物产品,其面对市场的机遇和前景都是不可估量的。


芳香辟秽说花椒



花椒又称香椒、大花椒、川椒、蜀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实,是临床常用中药和制作菜肴的芳香名料,例如“五香粉”中便少不了花椒。
西周时代,花椒已用作敬神的香物。战国时屈原《离骚》载,白芷、佩兰、花椒、肉桂等,已是当时制作香袋的主要原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中,四个香囊和六个绢袋内,就盛放着辛荑、肉桂、花椒、佩兰等芳香性药物。表明先民早已懂得通过佩带香囊辟秽消毒,以避免疾病的传播,且成为习俗并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据现代研究,佩戴香药确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血清免疫蛋白的浓度,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花椒还与皇帝后妃有过不平常的关系。据说汉成帝将绝色佳人赵飞燕纳入后宫后,飞燕一心想生个太子,但久不受孕。御医诊断为风寒入里,宫冷不孕,奏请将后官用花椒涂四壁,取其室温气正。从此,“椒房”还具有温暖、芬芳、多子之义,成了后妃居处的代名词。
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入脾、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驱虫健胃、利尿消肿、坚齿发、解鱼腥毒等功用,广泛用于各种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咳逆、风寒湿痹、泄痢寒疝、虫积腹痛、口臭齿痛、阴痒疮疥、皮肤皲裂、冻疮等病症的治疗。据现代分析,花椒含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于局部有麻醉止痛作用。日本资生堂最近宣布,花椒中的一种成分具有抑制白发增加的作用,已准备用于开发防止白发生成的护发剂。
花椒在临床上用之得当,确能大显奇功。下面是几个较简单的验方:①腹痛: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②龋齿痛:花椒1粒,塞入龋齿洞内,咬紧牙,少许即止痛。或用花椒10克,白酒30毫升,浸泡10天,用棉球蘸酒塞龋齿蛀洞内,止疼效果显著。③肠道与胆道蛔虫:花椒6克(微炒),乌梅9克,水煎服,每日2~3次。④皮肤湿疹瘙痒:花椒9克、苦参15克、地肤子12克、白矾9克,煎水熏洗。⑤脱发:花椒适量,浸泡在度数较高的白酒中约一周,用干净软布沾浸泡液搽抹头发,光鬓、秃顶可搽局部,不拘时间,每天数次,若配生姜汁洗头效更佳。
花椒入药内服,煎汤一般每次2~5克,或在丸、散中配伍使用;外用可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值得注意的是,花椒辛温,阴虚火旺者一般忌服,孕妇也需慎用。用前还应咨询,求得专业医生的指导。.

花叶兼赏的金山绣线菊


金山绣线菊(spiraea bumalda),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小灌木。株高30~50厘米,株型丰满近半圆形,丛生。叶长卵圆形或倒卵形,互生。新生叶金黄色,老叶变为黄绿色,有光泽。伞形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花期5~10月,盛花期5~6月。

原产北美,于1995年引种到济南,表现良好。适应性强,栽植范围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佳。喜光,不耐阴,在遮荫条件下,叶子变薄、变绿而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较耐旱,不耐水湿,抗高温,在夏季35℃以上的酷暑环境下,虽然生长缓慢,但仍不失其观赏价值。金山绣线菊非常耐寒,在济南栽培,冬季不需任何保护措施即可安全越冬,实为北方地区优良的地被植物。

金山绣线菊可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宜在春季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分株时因植株须根较发达,根部盘根交错,不易掰开,可用利刀劈开后另行栽植。此种繁殖方法较麻烦,易伤根,只在苗木较大、生长空间太拥挤时采用。

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均可进行,但以生长时期(5~9月)带叶扦插为佳。扦插基质用保水性能较好的珍珠岩、蛭石或河沙。如需获得大量苗木,可用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床进行扦插。选生长健壮、充实的当年生枝条作插穗,插穗长8~10厘米,上部留2~3叶,下部叶全摘掉,剪至节根处,埋入基质1/3~1/2,浇透水并定时叶面喷雾。5~9月扦插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在85%以上。扦插时,对于较粗壮的插穗可单根扦插,细弱的插穗可采用丛插,即5~8根一丛扦插于基质中,这样插穗间可相互遮荫,生根快,移栽方便。小苗生根后应控制水分并及时移栽,否则易落叶。

金山绣线菊的养护管理比较粗放。为了使其生长健壮,保证其良好的观赏效果,在养护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苗木栽植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花前、花后施追肥(复合肥),每丛15~20克,穴施,可促使枝叶繁茂,花色艳丽;二是防止土壤积水,苗木根部积水3天以上会导致根部腐烂,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死亡;三是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动前,苗基部5厘米左右重剪。金山绣线菊的花芽主要着生在当年生枝上,重剪可促使其多分枝,且长出的枝条整齐、粗壮,花期一致,花繁色艳。

另外,由于金山绣线菊生长速度快,随着植株株丛的增大,单株生长空间变小,光照与通风状况欠佳,使植株生长不良,导致下部叶片脱落,影响观赏效果。最好每隔3~4年再重新分栽一次。

金山绣线菊春季萌动后,新叶金黄、明亮,株型丰满呈半圆形,好似一座座小小的金山。随着植株的生长,可形成优良的彩色地被,覆盖地表,非常壮观。如片植,由于金山绣线菊株型整齐、花期一致,与其他花灌木如丁香、木槿、冬青、草坪等配置,植于路边及林缘,将起到强化植物群落、丰富群体色彩、增加层次感的作用。

若丛植于公园、庭园及湖畔或假山石旁作点缀,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金山绣线菊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但在根部积水时间较长(3天以上)时,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栽植时要注意地势,雨后要及时排水。对于病株可用1000倍代森锰锌或800倍百菌清灌根及喷叶,每周一次,连用三周即可。

《芳香大雅赏川兰》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室内赏叶赏花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