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非洲堇的盆栽与繁殖方法详解》,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非洲堇译自英文的AfricanViolet,它原生于东非山区。由于原生花的外型与三色菫相似,有三大两小的五个花瓣,故称之。放置室内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能点缀周边环境、调和人们的心情及舒解压力,亦为园艺植物治疗的理想材料。非洲堇是如此能够亲近人类,因此非洲堇是值得我们宠爱的「绿色宠物」,所以小编就来教教大家该如何种植与养护非洲堇。

非洲堇迷人之处

一、室内开花植物-一般开花植物需光量高,无法在室内正常生长,因此室内植物多为观叶植物,然而非洲堇的需光量小,只要放置在室内光线较明亮的窗边或日光灯光源下,便可以正常生长并且开花,是少数难得的室内开花(观花)植物。

二、四季皆可开花-有些开花植物的花期受到日照长短或温度高低的影响,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开花或每年只有一次花期,而非洲堇的花期往往长达1~2个月,只要有适当的照料及合宜的生长环境,每3~4个月即可开花一次,另如有足够数量的植株,便能在一年四季欣赏到绽开的花朵。

三、花朵千变万化-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0个品种,花色包含了蓝色、粉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白色及黄色等不同色系,并有镶边、喷点、条状色彩、双色或三色混合等变化;花瓣也依轮数,区分为单瓣(一轮,五花瓣)、重瓣(两轮以上)及半重瓣(一轮至两轮之间)三类;花瓣形状则有圆形、堇花形、喇叭形及黄蜂翅形等。

四、植株小,不占空间-植株的直径大多介于5~40cm之间。这样的植株比许多室内植物小,所以种植在室内并不会占去太大的空间;且可依据个人的喜好或配合室内的布置,选择不同大小的品种来种植。

五、繁殖容易-叶片扦插即可繁殖,使一般的爱好者在家或办公室中即可轻易做到,进而享受创造生命的乐趣。

六、容易产生新品种-由于其本身的遗传不稳定的特性,在栽种的过程中即会出现突变的新品种,也因此往往会给种植者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室内栽培要领

一、环境管理

(一)光源-非洲堇需要的光源强度约在200~800呎烛光之间,照射时间约8~12小时,如欲促进开花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至16小时。户外直射光强度往往大于8,000呎烛光,易造成植株叶片受到晒伤,而不适合非洲堇生长。然而室内光源的提供亦常不足,使植株生长缓慢、不开花或徒长。一般适合看书的光度约仅100~200呎烛光,可知室内低于适合看书的光度的位置即不适种植非洲堇,室内适当的摆设场所为明亮非直射阳光的窗边,若室内光度太低则必须补充人工光源种植。

(二)温度-非洲堇生长适温与人类相近,约在18~26℃,因此人类觉得舒服的环境,如有空调设备的办公室或居家环境最适合非洲堇生长。

(三)湿度-非洲堇原生环境是在雨林地的溪流边、潮湿的悬崖或沼泽地带,其雨季时湿度通常为90~95%,因此非洲堇喜爱高湿度的环境,大部分的品种生长的适当湿度为50~70%。台湾年平均湿度约在60%左右,即使室内也多能维持在50%以上,所以台湾居家环境的湿度适合非洲堇的生长,惟种植在有空调环境内,须避植株受冷气直吹。

(四)空气-非洲堇以有空调设备或空气流通的环境较适合生长,主要目的在于流通的空气有助于降低植物周遭的温度,以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利非洲堇生长。

二、栽培技术

(一)栽培介质理想的栽培介质必须是通气性佳、保水保肥、具有适合植物生长的pH值及良好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常用的栽培介质有三:泥炭苔(peatmoss)-沼泽地区腐化植物体的褐色沉积物,保水及保肥力佳;珍珠石(perlite)-石灰岩经高温处理后形成的白色颗粒状物,不吸水,保肥力差,但通气性极佳;蛭石(vermiculite)-云母受热膨胀裂成的碎片,通气佳,保水及肥力差。

非洲堇在不同生长期对介质的物化性质要求也不同,如:营养生长期-保湿性介质(即泥炭苔)可介于50~60%之间;扦插繁殖期-此时期无根组织,无法吸收水分,介质不宜含太多水分,因此以通气性佳的介质为主,珍珠石及蛭石可介于60~80%之间。

(二)水分管理一般浇水温度与植株尽量接近,且尽量避免盛夏中午(高于35℃)或冬季晚间(低于15℃)浇水即可。

给水的时机及水量主要是根据介质的含水量来决定,测试介质含水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指头触摸介质-表土已干燥时,应浇水。

˙秤重-介质含水量较高则植株较重,反之,植株较轻。一般植株连盆重量约为最高水量时的1/3~1/2即需浇水。

˙叶片外观-非洲堇对缺水的忍受性较许多室内的植物高,因此当叶片略有萎凋状时,即表示植株缺水,应及时补充水分。

˙目测介质表面-表土干燥时,颜色较湿润时白,可藉此来判断浇水时机。

每次浇水以能充分浇湿介质,并有多余的水分由盆底流出为原则。以一般室内环境而言,非洲堇的浇水周期约3~7天,但须依当下环境有所不同,给水的方式则有:

˙喷雾法以喷壶给水,可顺便清洗植株尘埃及沉积之盐类,但应避免使用温过大之水而造成水伤。

˙灌溉以长嘴壶灌溉,可避免水分与植株或花朵接触因此不会造成水伤斑纹,也适用于开花期。

˙底盆吸水一将水浇灌至底部蓄水盆,让介质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水吸至介质中,待数分钟介质吸水饱和后,将剩余水倒掉。

(三)施肥一般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只需追加少许的肥料便能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施肥过多反而会引起生长障碍;但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下,即使提供充裕的肥料,植物也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一般施用肥料应是在光源无虑的情况下进行才能显现其效能。只要光源充裕、环境适当及管理正确,仅在介质中混入基肥或介质中所储存的肥力,即使生长期不追加任何肥料也足够使植株正常生长且开花。但是若要求植株生长势及花朵的品质,就必须依不同生长期使用适合的肥料。

对非洲堇而言,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肥料及施肥要领如下:

1.发根期-如繁殖、移植、换盆。刚处理后因无根或根部受伤,吸收功能差,不适立即施用,应等2~4星期后再施肥。适用氮、钾含量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7-6-19,14-12-14等的肥料。

2.营养生长期-如自幼苗生长至开花前及花期过后。适用氮肥成分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30-10-10,25-5-20,5-1-1等的肥料。

3.开花期-在预期开花前约2个月开始施用。适用含磷肥成分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5-30-15,12-36-14,0-10-10等的肥料。

(四)换盆-老化的植株、幼苗换新盆、根部生病的植株、盆缘及外壁沉积盐类、外观走样、不好看的植株等应实时换盆。不同状况的植株有其适合的换盆方式及要领,以健康植株(小、中苗)由小盆换至较大盆及老化的植株为例,其顺序及要领如下:

1.植株的整理与根部健康状态的检视-首先可将最底下较小或生长不好的叶片去除,并检视根部:若呈白色表示健康;呈褐色或深褐色则显示不健康甚至腐烂。不健康的根组织必须利用刀片或剪刀去除约1/3~1/2的介质,一般褐化程度越严重去除介质的比例也越多。而健康植株则不须对根部做任何处理,且尽量避免伤到根组织。

2.装入新盆-植株由小盆换至大盆时,先放入少许新介质于欲换的大盆盆底,将带介质的植株放入大盆中,在空隙中填入新介质。

3.换盆后的处理-充分浇水再放在环境适宜的场所栽培。换盆后的植株通常较虚弱或根部受伤,根吸收能力降低,在换盆后2星期内避免施肥。

换盆最好是选择在环境气候合宜的季节,使植株能顺利复原。一般换盆时温度维持在18~26℃之间为宜。在台湾,以春、秋两季较适合,但若是种植在有空调设备,温度能维持在25℃左右的环境下,则四季皆可进行换盆。

(五)繁殖方法-区分为叶插、腋芽、花芽插、种子、组织培养五种方法,居家种植以非洲堇叶插为最简单及最普及的繁殖法,步骤如下:

1.叶片的选择-越老化的叶片,分化能力也越差,因此用来繁殖的叶片最好是选择年轻健康没有病害的。以一棵成株而言,由中心算起第3及4环的叶片是最理想的繁殖材料,只要是健康、未黄化及无病虫害感染的叶片,即使是最外围或不慎掉落的皆可使用。

2.取下叶片-可利用拇指及食指夹住叶柄,再左右摇动数次使叶柄由基部脱离植株,或利用刀片由叶柄基部切下。

3.叶片的处理-叶片朝上,利用刀片在距离叶基部1.5~2cm处,以约45o斜角切下。

4.固体介质扦插-将处理好的叶片自切口处埋入已湿润的繁殖用介质(有些介质太干燥时有拒水性,不易使湿润,故必须先润湿再使用)。

xzH52.COm推荐阅读

非洲堇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非洲堇的播种繁殖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都可以,温室栽培在9~10月秋播会有较高的发芽率。

土壤:非洲堇种子非常小,播种的盆土也要细,播种后不用覆土,压平就行了。

温度:非洲堇生长适温约在18~26℃,约在播种后的15~20天发芽。

湿度:幼苗期不宜过干也不宜过湿,以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为佳。

非洲堇的扦插繁殖:主要用叶插。

1.开花后选择健康的叶片,叶柄留2厘米长剪下,放置几分钟,充分晾干切口后插入沙床。

2.插后3周生根,2~3个月将产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

3.扦插过程中,可以用溶解了维生素B的液体浇灌,促进生根。

PS:非洲堇从扦插到开花一般需要4——6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是蘖枝扦插的话,效果也很好,耗时也不长。

非洲堇在扦插繁殖的时候,一般在6月份或者7月份扦插,会在10月份——11月份的时候开花,在9月份或者10月份扦插,会在第二年的3月份——4月份的时候开花。

非洲堇的组培繁殖

1.取健康的非洲堇叶片,用MS培养基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1毫克/升萘乙酸。

2.接种后4周长出不定芽,3个月后生根小植株就可移植。

3.移植于腐叶土和泥炭苔藓土各半的基质中成活率较高。

非洲堇的栽培要点:

1.移盆:幼苗3-4片叶时移栽6cm盆,到7-8片叶时定植于10cm盆。

2.浇水:春、秋、冬三季气温低,要少浇水,夏季炎热干燥要多浇水。

3.光照:非洲堇属半阴性植物,每天8小时的光照时间比较合适,夏天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

4.施肥: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磷、钾肥2次。

非洲堇的换盆方法


非洲堇选盆

要给非洲堇进行换盆,可以将盆土都进行更换,首先就是如何选盆。

非洲堇的根系并不是很发达,所以在选盆的时候,不要选择过大的花盆,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比较适合的花盆使小型的花盆,不要太大,能够满足非洲堇的生长即可。如果要选择大点的花盆的话,盆不要太深,并且土壤不能太深厚了。

非洲堇选土

唉进行换盆的时候,需要更换土壤,一般要选择松软一些的土壤,像是泥炭土、草炭土或者是腐叶土都可以,最好是消毒后再使用。土壤里面可以加上一点珍珠岩。

非洲堇换土一般是在春季的时候进行。

非洲堇的换盆

首先将非洲堇的植株从原盆中取出,然后将其换的新的盆里。在盆里面放上土壤,注意土壤不要放的太满,一般是距离盆沿有一些距离即可。然后将非洲堇的植株放进盆里,填上土,注意要将土壤压实。

换盆之后要浇透水,然后等其缓苗之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非洲堇叶片扦插的方法


图解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叶片,要求健康无病虫害,并且生长比较健壮。用比较锋利的小刀,将其切割下来就好。

第二步,找一个塑料瓶,在塑料瓶里面要装满水,然后将非洲堇切下来的叶子放在塑料瓶的瓶口处,叶柄可以直接插进水里面。

这样,非洲堇的扦插就完成了。等待其生根即可。

养护

非洲堇扦插之后,可以将塑料瓶放在能够接触到明亮的散射光线的地方进行养护,并且要注意换水,一般是每4天的时候就换水一次。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两个周才会生根。

等非洲堇的叶片开始生根之后,需要降低水位,一般是将水位降低到叶柄的下面即可,只让根系本分留在水里面就好。

这样养护一段时间之后,非洲堇的叶片就会长出小芽来了。

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移植即可。

非洲堇播种繁殖全过程


非洲堇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季节:以春季和秋季,20-25度较为适宜。

1.容器:可以用较小的塑料盒,比如单个月饼的包装盒、半透明的快餐盒。

2.介质:可以用没有使用过的小颗粒状的蛭石。

3.准备好密封容器的保鲜膜。

非洲堇播种时的操作步骤

浸种:

把种子放在纸包中,用室温水浸种8-12小时。浸泡不要打开纸包,直接把纸包浸泡在水中,然后挤压纸包把气体排出,以把种子浸透。

播种容器可不打漏水孔,将播种容器内的介质用自来水或者纯净水湿透。

播种方法:

用纸巾吸干浸泡好的种子纸包的水分,打开纸包用牙签将种子拨到播种容器中,要在纸包完全干燥前播完。播种后不要覆土、浇水,种子间的距离在一厘米以上为宜。

非洲堇播种后的维护

播完后用保鲜膜封住播种盒,再放到1个大点、透光、有盖或可以封口的容器内,容器内可加水保湿,并将容器放到无阳光直射的地方。种子在20-25的环境温度中,一般10-20天便开始发芽。

非洲堇出芽、分芽及移栽

1.发芽后的小苗要注意保湿,等大多数苗出了2片叶子后,逐渐打开播种盒封口保鲜膜通风,直至完全打开,但播种盒还要放在大容器内。

2.小苗很娇嫩,只能放在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3.播种盒内的小苗过多时,可及时将出芽密集地方的苗用牙签拨开。

4.小苗大点后可施稀肥促生长。

5.到小苗长出4-6片叶子后,就可以考虑用2合1或3合1的介质适时分苗假植。

非洲堇的栽培(一)


前 言

「非洲堇」译自英文的African Violet,它原生于东非山区。由于原生种花的外型与三色菫相似,有三大两小的五个花瓣,故称之。放置室内可净化室内空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能美化环境、调和心情及舒解压力,亦为园艺治疗的理想材料。非洲堇是如此能够亲近人类,带来无穷的乐趣与贡献,因此是值得我们宠爱的「绿色宠物」。

非洲堇迷人之处

一、室内开花植物-一般开花植物需光量高,无法在室内正常生长,因此室内植物多为观叶植物,然而非洲堇的需光量小,只要放置在室内光线较明亮的窗边或日光灯光源下,便可以正常生长并且开花,是少数难得的室内开花(观花)植物。

二、四季皆可开花-有些开花植物的花期受到日照长短或温度高低的影响,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开花或每年只有一次花期,而非洲堇的花期往往长达1~2个月,只要有适当的照料及合宜的生长环境,每3~4个月即可开花一次,另如有足够数量的植株,便能在一年四季欣赏到绽开的花朵。

三、花朵千变万化-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0个品种,花色包含了蓝色、粉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白色及黄色等不同色系,并有镶边、喷点、条状色彩、双色或三色混合等变化;花瓣也依轮数,区分为单瓣(一轮,五花瓣)、重瓣(两轮以上)及半重瓣(一轮至两轮之间)三类;花瓣形状则有圆形、堇花形、喇叭形及黄蜂翅形等。

四、植株小,不占空间-植株的直径大多介于5 ~ 40cm之间。这样的植株比许多室内植物小,所以种植在室内并不会占去太大的空间;且可依据个人的喜好或配合室内的布置,选择不同大小的品种来种植。

五、繁殖容易-叶片扦插即可繁殖,使一般的爱好者在家或办公室中即可轻易做到,进而享受创造生命的乐趣。

六、容易产生新品种-由于其本身的遗传不稳定的特性,在栽种的过程中即会出现突变的新品种,也因此往往会给种植者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室内栽培要领

一、环境因子管理

(一)光源-非洲堇需要的光源强度约在200~800呎烛光之间,照射时间约8~12小时,如欲促进开花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至16小时。户外直射光强度往往大于8,000呎烛光,易造成植株叶片受到晒伤,而不适合非洲堇生长。然而室内光源的提供亦常不足,使植株生长缓慢、不开花或徒长。一般适合看书的光度约仅100~200呎烛光,可知室内低于适合看书的光度的位置即不适种植非洲堇,室内适当的摆设场所为明亮非直射阳光的窗边,若室内光度太低则必须补充人工光源种植。

(二)温度-非洲堇生长适温与人类相近,约在18~26℃,因此人类觉得舒服的环境,如有空调设备的办公室或居家环境最适合非洲堇生长。

(三)湿度-非洲堇原生环境是在雨林地的溪流边、潮湿的悬崖或沼泽地带,其雨季时湿度通常为90~95%,因此非洲堇喜爱高湿度的环境,大部分的品种生长的适当湿度为50~70%。台湾年平均湿度约在60%左右,即使室内也多能维持在50%以上,所以台湾居家环境的湿度适合非洲堇的生长,惟种植在有空调环境内,须避植株受冷气直吹。

(四)空气-非洲堇以有空调设备或空气流通的环境较适合生长,主要目的在于流通的空气有助于降低植物周遭的温度,以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利非洲堇生长。

二、栽培技术

(一)栽培介质—理想的栽培介质必须是通气性佳、保水保肥、具有适合植物生长的pH值及良好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常用的栽培介质有三:泥炭苔(peat moss)-沼泽地区腐化植物体的褐色沉积物,保水及保肥力佳;珍珠石(perlite)-石灰岩经高温处理后形成的白色颗粒状物,不吸水,保肥力差,但通气性极佳;蛭石(vermiculite)-云母受热膨胀裂成的碎片,通气佳,保水及肥力差。

非洲堇在不同生长期对介质的物化性质要求也不同,如:营养生长期-保湿性介质(即泥炭苔)可介于50 ~ 60%之间;扦插繁殖期-此时期无根组织,无法吸收水分,介质不宜含太多水分,因此以通气性佳的介质为主,珍珠石及蛭石可介于60 ~ 80%之间。

(二)水分管理—一般浇水温度与植株尽量接近,且尽量避免盛夏中午(高于35℃)或冬季晚间(低于15℃)浇水即可。

给水的时机及水量主要是根据介质的含水量来决定,测试介质含水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指头触摸介质-表土已干燥时,应浇水。

˙秤重-介质含水量较高则植株较重,反之,植株较轻。一般植株连盆重量约为最高水量时的1/3~1/2即需浇水。

˙叶片外观-非洲堇对缺水的忍受性较许多室内的植物高,因此当叶片略有萎凋状时,即表示植株缺水,应及时补充水分。

˙目测介质表面-表土干燥时,颜色较湿润时白,可藉此来判断浇水时机。

每次浇水以能充分浇湿介质,并有多余的水分由盆底流出为原则。以一般室内环境而言,非洲堇的浇水周期约3~7天,但须依当下环境有所不同,给水的方式则有:

˙喷雾法—以喷壶给水,可顺便清洗植株尘埃及沉积之盐类,但应避免使用温过大之水而造成水伤。

˙灌溉—以长嘴壶灌溉,可避免水分与植株或花朵接触因此不会造成水伤斑纹,也适用于开花期。

˙底盆吸水一将水浇灌至底部蓄水盆,让介质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水吸至介质中,待数分钟介质吸水饱和后,将剩余水倒掉。

非洲堇养花技巧和方法


“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非洲堇养花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非洲堇(African Violet)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室内观赏植物,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片使其成为许多花卉爱好者的最爱。作为一名园艺师,爱花卉网小编将与您分享一些关于非洲堇养花的技巧和方法。

在种植非洲堇之前,您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介质。非洲堇喜欢漂砾土壤,因此您可以选择含有蛭石或珍珠岩等材料的混合土壤。 另外,选择有排水孔的容器,以确保过剩的水分可以流出。您还可以考虑使用紫外光透明的容器,以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

非洲堇是喜阴植物,通常需要充足但不直射的阳光。因此,将非洲堇放置在室内窗户旁边或者使用间接光照可以帮助其健康生长。另外,保持温暖的环境对于非洲堇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最适合非洲堇的温度范围是18到26摄氏度。

为了让非洲堇保持健康,您需要定期浇水并保持适当的湿度。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是非洲堇生长的关键。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并避免过度浇水或过度干燥。使用暖水浇水,并尽量避免水滴接触到叶子上,因为这可能导致叶子腐烂。

为了帮助非洲堇维持健康的生长,您还可以考虑使用肥料。选择适合非洲堇的专用肥料,并按照说明进行施肥。注意,过量的肥料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请确保按照说明进行施肥。

除了适当的光照、水分和肥料之外,您还需要对非洲堇进行定期修剪和整理。修剪过长或不健康的叶子和花朵可以促进新的生长和花芽形成。 您还可以通过定期转盆来让非洲堇保持健康,并确保其根系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要保持非洲堇的整体健康,您需要定期检查植株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问题包括叶斑、腐烂和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或移除受影响的部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健康。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成功养护非洲堇需要您的耐心和细心。通过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定期保养和及时处理问题,您将能够欣赏到非洲堇美丽的花朵和繁茂的叶片。希望这些技巧与方法对您种植和养护非洲堇有所帮助!

非洲堇的栽培(二)


(三)施肥—一般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只需追加少许的肥料便能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施肥过多反而会引起生长障碍;但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下,即使提供充裕的肥料,植物也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一般施用肥料应是在光源无虑的情况下进行才能显现其效能。只要光源充裕、环境适当及管理正确,仅在介质中混入基肥或介质中所储存的肥力,即使生长期不追加任何肥料也足够使植株正常生长且开花。但是若要求植株生长势及花朵的品质,就必须依不同生长期使用适合的肥料。

对非洲堇而言,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肥料及施肥要领如下:

1. 发根期-如繁殖、移植、换盆。刚处理后因无根或根部受伤,吸收功能差,不适立即施用,应等2~4星期后再施肥。适用氮、钾含量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7-6-19, 14-12-14等的肥料。

2. 营养生长期-如自幼苗生长至开花前及花期过后。适用氮肥成分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30-10-10, 25-5-20, 5-1-1等的肥料。

3. 开花期-在预期开花前约2个月开始施用。适用含磷肥成分较高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10-30-20, 15-30-15, 12-36-14, 0-10-10等的肥料。

(四)换盆-老化的植株、幼苗换新盆、根部生病的植株、盆缘及外壁沉积盐类、外观走样、不好看的植株等应实时换盆。不同状况的植株有其适合的换盆方式及要领,以健康植株(小、中苗)由小盆换至较大盆及老化的植株为例,其顺序及要领如下:

1. 植株的整理与根部健康状态的检视-首先可将最底下较小或生长不好的叶片去除,并检视根部:若呈白色表示健康;呈褐色或深褐色则显示不健康甚至腐烂。不健康的根组织必须利用刀片或剪刀去除约1/3~1/2的介质,一般褐化程度越严重去除介质的比例也越多。而健康植株则不须对根部做任何处理,且尽量避免伤到根组织。

2. 装入新盆-植株由小盆换至大盆时,先放入少许新介质于欲换的大盆盆底,将带介质的植株放入大盆中,在空隙中填入新介质。

3. 换盆后的处理-充分浇水再放在环境适宜的场所栽培。换盆后的植株通常较虚弱或根部受伤,根吸收能力降低,在换盆后2星期内避免施肥。

换盆最好是选择在环境气候合宜的季节,使植株能顺利复原。一般换盆时温度维持在18~26℃之间为宜。在台湾,以春、秋两季较适合,但若是种植在有空调设备,温度能维持在25℃左右的环境下,则四季皆可进行换盆。

(五)繁殖方法-区分为叶插、腋芽、花芽插、种子、组织培养五种方法,居家种植以非洲堇叶插为最简单及最普及的繁殖法,步骤如下:

1. 叶片的选择-越老化的叶片,分化能力也越差,因此用来繁殖的叶片最好是选择年轻健康没有病害的。以一棵成株而言,由中心算起第3及4环的叶片是最理想的繁殖材料,只要是健康、未黄化及无病虫害感染的叶片,即使是最外围或不慎掉落的皆可使用。

2. 取下叶片-可利用拇指及食指夹住叶柄,再左右摇动数次使叶柄由基部脱离植株,或利用刀片由叶柄基部切下。

3. 叶片的处理-叶片朝上,利用刀片在距离叶基部1.5~2cm处,以约45o斜角切下。

4. 固体介质扦插-将处理好的叶片自切口处埋入已湿润的繁殖用介质(有些介质太干燥时有拒水性,不易使湿润,故必须先润湿再使用)中约0.5~1cm左右,以可固定叶片即可为原则(若埋入太深日后新芽不易长出),之后静置于光度约200~250呎烛光,日照8~12小时及温度范围约18~25℃的环境下培养。

5. 发根与萌芽-叶片发根时间受品种、环境、季节、叶片年龄、健康状况及照料情形影响,一般介于1星期至2个月之间。根长出后即可每隔7~10天施予稀释2,500~3,000倍的高氮肥料。新芽约在发根后约1个月后长出。

6. 分株-新芽长出约2~3个月后,小苗有4~6片叶时,将母叶连带小苗自繁殖容器中取出,拨去部分介质,再利用小刀片将小苗的分离。发育不良或太小的小苗(叶片不到4片)可丢弃以确保植株的品质,再利用栽培用介质将植株种于小的盆子中并充分浇水。

7. 幼苗的照料-大致上幼苗对缺水的忍受度较差,且一旦缺水可能会影响日后的生长发育,故应避免缺水。待2~3个月后可定植于较大的盆子中。绿叶品种由叶插到开花约需8~12个月,而斑叶品种因生长较缓慢,到第一次开花时间往往需要生长12个月上。

三、病虫害管理概论

生病的非洲堇在不同部位的外观上会呈现不同的病征,如花朵部分可能导致不开花、畸型、夭折、色彩不鲜明、数量减少、腐烂等。叶片组织出现畸形、卷曲、黄化、变色、形成褐斑及腐烂等。茎部分有徒长(节间变长)、褐化、腐烂、虫、菌寄生等。根部褐化变色,腐烂或虫、菌寄生等。非洲堇的疾病若以引起之因子(病源)来分,可分为两类:

(一)生理疾病-引起生理疾病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过低或过高、光源不适及空气污染等;栽培技术如浇水控制不当,换盆不当,介质物化性质不良,农药、生长调节剂及肥料的使用不当等。

生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要领为学习正确的环境管理及栽培技术;认识各种病征并作正确的疾病诊断;依据疾病诊断改善环境因子或栽培技术。生理疾病并不会传染,而且只要在发生初期调整其环境因素,多数植株仍可复原。

(二)传染性疾病-可分为虫害-常见的有红蜘蛛、蚜虫、介壳虫、根粉介壳虫及蓟马等,这类病原体虽个体微小,但多肉眼可见;病害-病原菌包含病毒、类病毒、细菌、真菌及线虫等。由植物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因会传染,故植株中只要有一棵生病,则可能导致整个栽培区的植株都感染。

因此为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应预防外病株感染原有植株-外来植株应先隔离至少1个月以上,若未发病,再移至栽培区种植;一旦发现病株,务必立即隔离,并喷洒农药或直接将病株丢弃。同时为预防带有病原植株再度发病蔓延,最好全区农药喷洒;接触过病株的器具、介质等必须进行灭菌工作或丢弃。

结 语

非洲堇是大自然给现代人类的珍贵礼物,由于品种多且种间差异变化大,其叶片组织除有绿色品种外,也有乳白、粉红色等斑叶品种,花朵更是千变万化,多采多姿,而在室内摆放植物还可净化室内空气。非洲堇繁殖简单,并为适合室内环境生长的开花植物,在繁殖过程中期待成长、开花,并提供照料,获得成就感及自信心等的多种乐趣与优点,因此对于行为能力有障碍的年迈者、身心障碍者,或重病患者及行为偏差者等,皆能藉由种植非洲堇的活动获得适合的补偿或改善作用,这也正是非洲堇为园艺治疗最理想材料的原因。

非洲堇养花技巧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非洲堇养花技巧”,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洲堇,也被称为金鱼草或者金鱼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叶植物。它以其美丽的叶片和独特的花朵色彩成为了人们家中的点缀之物。虽然非洲堇比较容易养活,但在照料上还是需要一些注意事项。在这篇文章中,爱花卉网小编将以一名花农的视角为您介绍一些非洲堇的养花技巧,希望能帮助您在家中顾好这些美丽的植物。

非洲堇对光照的需求是非常高的。由于非洲堇是热带植物,它们喜欢明亮的环境。因此,应该将非洲堇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位置,但避免暴露在直接的强烈阳光下。如果环境过于阴暗,非洲堇的叶片可能会变得苍白,且植株长势不佳。如果您的家中光线不足,可以考虑给非洲堇增加如LED灯等人工光源来辅助光照需求。

除了光照,温度也是非洲堇养护中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这些植物喜欢温暖的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C至25°C。在夏季,为了避免非洲堇叶片灼伤,应尽量避免将它们暴露在高温直射阳光下。在冬季,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要过低,并避免让它们接触寒冷空气。如果您家中温度较低,可以考虑为非洲堇提供加热设备,如加热垫或加热灯,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非洲堇是喜欢湿润的植物,但也不能让其长时间泡在水中。浇水应当保持适度,以防止根部腐烂。在浇水之前,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土壤表面,如果感觉干燥,就可以进行浇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由于过多的湿度会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同时,在冬季,注意减少浇水频率,以避免土壤过于湿润。

土壤选择也是非洲堇养护中的关键。由于非洲堇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需要选择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泥炭土作为基质,然后添加适量的珍珠岩或蛭石来提高通气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有机肥料,以增加养分供应。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酸度较高的土壤,以免对非洲堇造成伤害。

除了以上的基本养护要点,还有一些额外的关怀可以帮助非洲堇更好地生长。定期给植株施肥,可以使用适量的液体肥料或缓释肥料,以保证其养分供应。另外,非洲堇的叶片通常会长得较大而且密集,可以定期修剪一些老旧的叶片,以保持整齐的外观和促进新叶生长。定期检查非洲堇的叶片和茎部,以防止发现病虫害,如蚜虫或螨虫。如果发现有害虫存在,可以选择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非洲堇虽然是相对容易养活的植物,但它们也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去照料。通过合理的光照、温度和水分管理,选择适合的土壤和定期的养护措施,可以帮助非洲堇保持健康生长。希望以上的养护技巧能对您养护您的非洲堇有所帮助,使它们在您家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非洲堇的盆栽与繁殖方法详解》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技巧与方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