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爱花卉网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科普:芍药花卉的药用价值",请您翻阅!

对于白芍和赤芍功能上的差异,古人有过很多论述。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曰:“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此说言简意赅,是比较中肯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芍药入药首载于汉《神农本草经》,以根供药用。晋陶弘景始称芍药之根有赤、白两种。至宋,已明确地将芍药分为“色白多脂肉”的金芍药和“色紫瘦多脉”的木芍药,这和现代中医使用的白芍和赤芍已基本一致。白芍和赤芍都是芍药的根。《本草纲目》认为,“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此说似未得当。白芍和赤芍的主要区别在于:白芍为芍药栽培品的根,采集后经水煮、去皮后晒干而得;赤芍则为野生芍药的根,采集后直接晒干供药用。

白芍功能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中医用于妇科诸证的经典方四物汤,用于腿脚挛急、腓肠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芍药甘草汤,现代临床用于慢性肝炎属肝郁脾虚证的逍遥散等,都是在组方中重用白芍的著名方剂。赤芍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药。中医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的桃红四物汤,现代临床用于中风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用于急性白血病、肝昏迷、败血症等危重病症的犀角地黄汤等方剂,赤芍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科普:芍药、牡丹叶斑病 又称轮斑病的防治


芍药叶斑病是一种彤见的叶部病害,各地芍药种植区都有发生。发病植株往往造成叶片枯黄,提早脱落*影

响根部药材产量和品质。叶上病斑圆形或半圆形,构色至黄褐色,直径2—20毫米,病斑上有明显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产

生稀疏霉点层,即病原菌真菌中芍药尾泡菌。

一般秋季发生铰多。

(1)秋季彻底清除地面病残落叶

分,减少发病来源。

(2)适当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使不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

(3)药剂防治。在植株生长初期或发病初期,可用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ooo倍掖,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ooo倍掖,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l143—1600ppm药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害。发病严重时,叶片大量枯死,影响药材产员和质量。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近图形,紫褐色,直径3一18毫米,病斑表面常生墨绿色毒层。后期,病斑愈合,

引起时片枯死。寓苗中芍药校宛菌。植株种植过密,株间生长部闭,发病。

转载请注明出处:花木网:h325.com,欢迎投稿。

花卉科普:银川市薰衣草的栽培管理及应用价值


薰衣草的叶形与花色都非常优美、典雅,具备的蓝紫色花序秀丽颖长,大面积实施栽培可以形成美丽的花海,为此,能够充当景观植物进行大面积栽培。薰衣草有着浓郁的芳香,精油由花与植株中提取,所具备的经济价值非常显著。并且薰衣草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繁多的类别。

1薰衣草的形态特点

薰衣草是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丛生、分枝多、直立生长,根据品种30~40cm、45~90cm是它的株高,单株可以生长到1m。叶子的形状:椭圆形,披尖形或面积较大的针形,叶缘反卷和叶互生。花冠的下部是筒状、上部为唇形,上唇两裂、下唇三裂,花长大概1.2cm,经常看到的是蓝紫色,以及蓝色、深紫、粉红,白色等。花期长是6~8月。清淡的香气充斥在整个植株上,油腺在花、叶、茎上都有,被轻触碰的油腺会破裂,从而释放出香气来。

2薰衣草的繁殖方式

2.1无性繁殖

薰衣草的主要繁殖方式是扦插,它能够确保母本品质的优良。扦插有着比较强的适应性,在秋季与春季都能够实施。在对插条进行选择时,需要选择节距粗壮而短、没有抽穗、没有病虫害、发育健壮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以及8~10cm的种条长度,在扦插之前先浸蘸生根粉12h。

2.2有性繁殖

播种育苗,优良的选种材料是幼苗健壮、根系发达,选择光泽为棕褐色、具有饱满籽粒、大小均匀的种子。种子因有较长的休眠期,播种前应在30℃水中浸种12小时,然后用20~50mg/kg赤霉素浸种2小时再播种。

3薰衣草的栽培管理

3.1扦插育苗

扦插的最理想季节是春秋季,也能够在夏季扦插嫩枝。扦插的方法是:

3.1.1制作扦插床。667m2施有机肥800kg、20~30kg的磷酸二胺作基肥,为了更好地生根,深翻25cm,制作床的宽度是1.5m,清除掉床上的杂草、石块、土块。

3.1.2插条的选用以及处理。选取未抽穗的节距短而粗壮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顶端8~10cm处截取作为插穗。插穗的切口应靠近茎节处,力求平滑,勿使韧皮部破裂。

3.1.3假植。在背阴位置挖假植槽,槽的宽度是1m,深度是50cm。将假植穴挖在假植槽里面,确保15cm的间距,埋土深度是插穗长度的4/5。

3.1.4扦插。通常在4月下旬扦插,借助地膜进行扦插,整地做畦,在浇水覆膜之后进行扦插。扦插的深度是5~8cm,12cm的行距和8cm的株距。

3.2播种育苗

3.2.1对过筛土壤进行深翻,整地做床。床土与腐熟有机肥体积之比是7:3,且进行均匀地混合。做宽1.2m和高10cm的床,留下40cm的床间作业道,然后土壤消毒苗床。针对较干土壤的苗床,用清水浇湿表土,把稀释为400~600倍的高锰酸钾均匀地喷洒在土表。覆盖塑料薄膜,密封曝晒大概一周的时间,最后再揭膜播种或扦插育苗。

3.2.2播种。播种前应在30℃水中浸种12小时,然后用20~50mg/ml赤霉素浸种2小时再播种。以撒播的形式进行播种,混合种子与细沙,尽量使播种均匀,然后覆上1~2mm厚的土。将一层薄膜盖在床面上保湿。

3.2.3管理育苗期。外地温度是15~25℃且土壤干燥的时候浇水,以及适宜晴天的早上浇水。在幼苗生长至4~5cm的时候倒苗,这时,土床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比是1:1,做1.2m宽和10cm高的床,留下40cm的床间作业道。确保10cm株距,以方便倒苗。在缓苗后期,增加通风,降低环境气温,在干燥土壤的情况下应浇水,追加肥料,在太强光照的中午应遮荫。

3.2.4定植。深翻大概25cm,在畦两侧留下排水沟。在银川市,通常在4月份的中下旬定植,株距30cm、行距40cm,栽种后迅速浇水,对小苗进行保墒提温,以及在浇水一周后及时松土。

3.2.5管理生长期以及盛花期。在一年的生长期当中,应及时地锄草中耕,清除杂草,且浇水4~5次,在6月时浇花期水,并施入10~l5kg的磷酸二胺。

3.2.6修剪整形。修剪的形状应当是中间高、四周低,将6月20号前生长的花蕾打掉,使得植株可以多发芽。在秋季,及时剪除掉干枯枝和干病虫枝,修剪成为半球形的植株,在剪口下面应将小枝保留,处于衰老期植株,应及时剪掉下垂枝、密生枝,为了使新生枝长出来,需要将衰老枝疏除和将营养枝短截。在修剪过程中,避免剪到木质化部分,防止植株衰弱死亡,以有利于将来的高产。

3.2.7病虫害的防治。在高温与积水的环境当中,薰衣草容易患根腐病,可在每个月结合灌根、用多菌灵施肥或百菌清800倍液。在发生其它病情的时候,特别是在6~10月,应当喷上杀虫剂,通常是7~10d喷1次,连喷2~3次。另外,确保空气的干燥、避免积水,减少病虫害。薰衣草虫害比较少,会发生白粉虱、蚜虫等虫害,可以喷毗虫琳喷洒防治。

3.2.8收获。通常在30%花谢和70%花开的时候收割,比较适宜的收割时间是晴天,上午大概10:00钟的时间。

4薰衣草的应用价值

4.1有着治疗的功能

在人们逐步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的影响下,出现了植物保健绿地,也变成了小范围的天然氧吧,有着治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薰衣草这种植物的治疗功能非常显著,其香气能醒脑明目,使人舒适,还能驱除蚊蝇,在药理上薰衣草具有安定神经、治疗失眠、促进食欲等功效,有助于对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从而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此外,还能够由薰衣草中提炼精油,能够使得高血压降低,以及有效地治疗失眠。

4.2观赏效果非常好

薰衣草比较低矮,它的生长能力非常强,耐于修剪,能够在路边、草坪过渡位置、灌木向地被、模纹花坛、花园广场、私家花园等使用,并且布置的花丛、花带、花境等的观赏效果也非常好。

4.3生态薰衣草香味植物园的打造以及创建服务与观赏一体化的生态观光园

薰衣草不但具备闻香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观叶观花,以及可以实现嗅觉的满足,它属于一种天然的景观植物,有着非常强的生态效益。银川市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效地统一人工生态薰衣草香味植物园与天然的自然资源具备独特的优势。跟其它的园林要素进行配合,创建休闲服务、游览观赏一体化的芳香生态观光园,其中,观光园应具备丰富的芳香植物类别,应当有着观赏、治疗疾病、保健、食用的一系列作用。能够将浴室、美容室、茶室等配套设施设计在观光园中,进而让游览者获得适宜的休闲感觉。

5薰衣草的发展前景

薰衣草属于芳香植物,能够由其提取清凉油、花露水、制造香皂等,还能够对压力进行缓解、祛风、镇静、治疗气胀和神经性心跳等,薰衣草还有着其它园林植物所没有的特性,有着非常优越的观赏性和较大的观赏价值,以及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与生态作用,它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利于生态型园林的建设。在我国,薰衣草已经日益普及,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薰衣草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会逐步形成一个绿色化的产业。

6结语

薰衣草在园林植物中的优势非常得特殊,具备优越的浪漫气质和观赏性,以及具备较好的生态性与实用价值。薰衣草的叶形和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的花序秀丽颖长,在大面积的栽培中可以形成美丽的花海。因此,在未来的时期内,薰衣草这种绿色植物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花卉科普:大棚花卉防冻的措施


随着温度的渐渐降低,大棚花卉也要注意防冻,下面苗木网为您总结了一些防冻的措施,希望对您有帮助。

1.清扫棚膜。把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及积雪及时清除干净,可以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2.周围熏烟。寒流到来之前,在大棚周围点火熏烟,可防止大棚周围的热量向高空辐射,减少热量散失。

3.加覆盖物。晚上应在大棚内套小棚并加盖草帘。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增温1℃至2℃。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加一层薄苫,可使棚温提高2℃至3℃。在原来的草苫上覆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散失。对于地栽的花卉还可以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后可提高土温1℃以上。

4.撒草木灰。草木灰呈灰黑色,具有较强的吸热能力,均匀撒于大棚地面后,一般可提高地温1℃至2℃。

5.挖防寒沟。在大棚外侧南面挖沟,填入马粪、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南部的地温。

6.双膜覆盖。在无滴膜下方再搭一层薄膜,由于两层膜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温度。

7.水池保温。在大棚中央每隔几米挖一贮水池,池底铺塑料薄膜,然后灌满清水,再在池子上部盖上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池内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由于水的比热大,中午可以吸收热量(高温时),晚上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出来。

8.喷抗冻素。在降温之前,用抗冷冻素400至700倍液喷洒植株的茎部和叶片,能起到防寒抗冻的作用。

9.覆地膜或小拱棚。大棚内属高垄栽培的,可在高垄上覆盖一层地膜,一般可提高地温2℃至3℃;平畦栽培的,可架设小拱棚提高地温。

10.挂反光幕。在大棚北侧悬挂聚酯镀铝膜,可以增加棚内光照,提高棚温2℃至3℃。

11.暖气增温。遇到极冷天气,可在棚内增设火炉或开通暖气,但使用炉火加温时要注意防止花卉煤气中毒,应安装烟囱将煤气输出棚外,注意不要在棚内点燃柴草增温,因为柴草燃烧时放出的烟雾对花卉危害极大。

12.增施肥料。在棚内施入马粪、碎草等酿热物,以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温,为花卉提供养分,而且还能增强花卉抗冻能力。

13.适时揭苫。在温度条件许可时,尽量早揭晚盖,促进花卉进行光合作用。深冬季节,晴天一般在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时揭草苫,这时棚内气温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阴天时光照较弱,也应适时揭开草苫,使散射光射入,一方面可提高温度,另一方面由于散射光中具有较多的蓝紫光,有利于光合作用。切忌长时间不揭草苫,造成棚内阴冷、气温大幅下降。

花卉科普:石竹的简介


别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洛阳花。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形态特征:宿根性不强的多年生草本,通常多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45厘米,茎簇生,直立。叶对生,互抱茎节部。条形或宽披针形。花顶生枝端,单生或成对,有时呈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径2~3厘米,散发出香气,花瓣共5枚,46有紫红、红、粉白等色,花瓣尖端有不整齐浅齿。花期4=~5月,果熟期6月,果实为蒴果。

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但忌酷暑,耐干旱,怕潮湿,怕水涝,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尤以石灰质土壤最好。耐寒力较强。

栽培管理: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繁殖,现分别介绍两种

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播种时间9月初。播前1个月整地作床,因为石竹怕涝,故应作高床。播时种子混沙,以使撒播均匀,播后再用细砂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如温度控制在20℃左右,5天即可发芽,10天后出苗整齐,即可移植,株距为30~40厘米。

2.扦插繁殖 扦插时间为10月至翌年3月。扦插是利用茎基部萌生的丛生芽条进行繁殖。在花期刚过时,将丛生芽条中粗壮者剪下,去掉部分叶片,剪成5~6厘米长小段,插于沙床或露地苗床,插后注意遮荫并保持空气湿度,一般2~3周便能生根,生根后再行移植。一般多用于繁殖某一特殊变种。

幼苗经间苗后,移植一次,然后于11月初定植,使其冬前发棵。定植时株行距20厘米×40厘米。定植后每隔10天施用加5倍水的人畜粪尿液一次,次年3月施用加3倍水的液肥一次,以后停止施肥。也可在旺盛生长期每隔半月施1次稀薄液肥。但石竹栽培不宜过肥,尤其对氮肥敏感,应控制其施用量。进行2~3次摘心,以使其多分枝,因蒴果成熟期不一致,先开裂者往往因雨水渗入而导致霉烂,所以应分批采收。采种用母株应隔离栽培以免种间或品种间杂交。

石竹在幼苗期常因排水不良而患立枯病,所以,要注意雨后排涝,并可施用少量草木灰预防立枯病,病株应立即拔除。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红蜘蛛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

石竹花朵繁密,花色艳丽,常用来布置花坛或花境,或作节日用花。也可栽植花径、岩石园作点缀,或盆栽,作切花栽培。

爱花卉网编辑整理

喜欢《花卉科普:芍药花卉的药用价值》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药用价值的花卉种植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