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花卉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枇杷采收后的管理技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早施重施基肥。枇杷采后应重施基肥,培养健壮的夏梢,促进花芽分化。一般采果结束前10~15天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化肥。产果20公斤左右的植株,可施鸡鸭粪10公斤或饼肥2~3公斤,加沼肥20公斤,并增施钙镁磷肥1公斤。

整园排水。及覆盖树盘枇杷采摘后恰逢梅雨季节。要结合生态果园建设进行整园,减少水土流失。梯田种植园要清挖梯土内侧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7月上旬出梅后,常出现季节性干旱,此时正是枇杷花芽分化期,要注意抗旱供水,并用稻草、油菜秆覆盖树盘,以提高抗旱能力,降低表土温差。

加强夏季修剪。采收后的夏季修剪是枇杷最重要的一次修剪,宜早不宜迟。对细弱的采后枝、病虫枝、枯枝要删剪。对粗壮的采后枝进行短剪,促发壮实的夏梢。同时进行疏梢,对夏季抽发的新梢应保留2~3个壮实的新梢,其余抽生过多的新梢可从基部流除。

及时防治病虫。枇杷在高温、积水、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枝叶病害,特别是枝干腐烂病。应在排水防渍的基础上于主干和主枝上刷石灰或涂1:2:10波尔多液,同时可在树冠喷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若发现枝干有裂皮、腐烂病状,可先修刮病部后涂药液,再喷树干和树冠。主要的药液有:粉锈宁800倍液、绿风95、多菌灵1000倍液。枇杷黄毛虫虫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孵出的初龄幼虫群集,可人工摘叶片捕杀。二龄后的幼虫分散为害,应喷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50%滴滴畏1500倍液防治。

xZH52.cOm编辑分享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


枇杷栽培在园地规划好后,根据确定的密度挖1米x1米xl米的定植穴.每穴可施农家肥50公斤,包括腐熟土杂肥、厩肥或秆类植物秸,并配一定比例的磷、锌、镁以及钙等微肥。土壤过分动重也可掺人一些沙土,或将沙土填人定植穴底,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在土壤酸性较重的地方,可适当增施石灰改良。定植回填时先填表层熟土,后填人下层生土。

枇杷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1.栽植对期

枇杷果苗定植时间,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宜。秋季定植为最佳期,气候较暖和,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时候定植,且定植后到翌年春季即可发出新根*秋植在炎热天气结束,气温尚未转冷前,多数地区在910月,暖地1011月c如冬季较冷或大干旱地区,可以选挥春梢萌动前定植,过迟定植会影响春梢抽牛。华东、华中及西南大部分地区23月,华南地区气温较高,可提前在12月至翌年2月。

2.栽植密度

枇杷园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水平,土地的肥沃程度,雨水分布状况,品种,选探合理的栽植密度。土壤浅薄的比肥沃深厚的密,山地比平地密.树冠直穴的比开张的密.树势弱的比旺的密。一般选择2米x3米或3米x4米的株行距,每亩栽植株数分别为111株和56株。

3.配置授粉树

枇杷多数品种能白花授粉,但为提高结实率,改善品质,还足以几个品种混栽为好。部分品种如华宝2号、大红袍等白花授粉坐果率不高,应合理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应具备的条件: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且能产生大量发芽率高的花粉;与主栽品种向时进入结果期,且年年开花,经济寿命相当;授粉亲和力强,能互相授粉;能生产经济价值高的果实,与主栽品种的果实成熟期相近。通常技每两行主栽品种旁种一行授粉品种为宜。

4.栽植方法

枇杷苗木在定植时,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心,根系舒展摆在定植穴的土壤中,用手扶正果苗,边填纫土、边用脚踏紧踏实。在最后填土时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并舒展,填夫土后再用脚踏实。枇杷苗不宜栽植过深,否则不利于根部呼吸,用嫁接苗建园时根颈部应勺地面平齐。浇透定植水,使根系勺土壤密接。待定植水落十后,再复填细土盖平水窝,最后可在树盘下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保湿保温,提高成活率。

5.栽植后管理

苗木定植后应一次浇足定植水,叶片过多的苗要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或把叶片剪去一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以提高成活率。从定植后的第二天开始,连续几天内.每天上午检查叶片。儿叶片下垂不能恢复的,必须立即剪去部分叶片、以防止失水过多影响成活。修剪量视下垂的程度而定,下垂严重的剪去2/3,轻的剪去1/2。同时检查根部,如细根没有接触土壤.应填实;如细根靠近底肥造成肥害,应刨开肥料。定植后一直到萌芽前,不能急于施肥,防止伤根。这段时间主要是水分管理,不要过湿过于。定植后第1年需施浓度为10%30%的人粪尿34次,第2年株施农家肥或腐熟塘泥15公斤和复合肥o.8公斤,注意防治病虫害。

葡萄采收后如何护理?


葡萄在采收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营养物质开始从叶片向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葡萄采收后到落叶休眠之前,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关键管理期,如果忽视后期树体的管理,将会导致当年生枝条成熟不良、秋季发根受到抑制、叶片过早损伤、光合作用降低、树体贮藏营养亏缺,从而使来年早春养分缺乏,发芽晚而不整齐,甚至导致花序退化,开花结果减少,影响来年葡萄的产量及质量。此期虽没有较复杂的技术措施,但必须认真对待。

一、保护秋叶

葡萄采收后应保护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对增加树体贮藏养分有重要作用。大连地区经常在9~10月出现干旱天气,干旱常引起叶片过早地黄化和脱落,尤以巨峰群品种表现敏感,因此,应在采收后结合施肥对葡萄较一次透水。

另外,个别极其干旱的年份,容易爆发白粉病和螨虫、红蜘蛛、叶蝉等,还应适当进行化学防控。

二、及时清园

清除园内杂草,将果园的枯枝落叶及修剪下来的枝叶,以及采果后丢弃在园内的病果、病穗、病叶和病枝,集中到园外深埋或烧毁,以消灭病虫源。

三、及时修剪

在做好夏剪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摘心、打叉、除卷须、抹除副梢、和细弱枝蔓,摘除病害严重的叶片,以减少养分消耗,调节树体养分流向,促进芽眼饱满老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来年结果。

四、撤除覆盖物、中耕松土

有地膜或地布覆盖的葡萄园土壤透气性差,采果前没有撤除覆盖的应在采果后及时撤除,并进行适度深翻、增加园内土壤透气性及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新根生长。本次土壤耕作往往结合施基肥进行,一般耕深20cm左右,靠近树干处浅些,向外深一些。也可通过开施肥沟达到松土的目的。

五、增补施肥

葡萄树体结果后消耗了大量养分,采果后要注意及时增施补肥,恢复树势和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俗称“月子肥”,本次施肥宜早不宜晚,应在采收后立即进行。每亩穴施N、P、K均衡型复合肥10kg,并及时浇水。

六、秋施基肥

果实采收后恰是葡萄根系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应尽早施入基肥,秋季较高的气温和土温,有利于基肥的分解利用,延长叶片功能期。施入基肥时间以9月中下旬为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羊粪、猪粪、牛粪最佳,蛋鸡粪也可,配施缓释钙镁磷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钙镁磷肥50kg,在葡萄栽植行一侧,距植株40~60厘米处挖深和宽各30~40厘米的条状沟,所有肥料充分拌匀后施入沟内,用土覆盖,然后浇大水。

总之,以保护叶片、补充肥料为中心的果实采后管理对确保葡萄连年优质丰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生产上的足够重视。

豇豆田间管理和采收


田间管理

(1)间苗或补苗:直播的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每穴选留2株壮苗,将多余的拔除。育苗移栽成活后,如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苗。

(2)追肥浇水:育苗移栽的豇豆,定植成活后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直播的,幼苗出土后,开始第一次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20%的腐熟人粪尿750千克,以促使幼苗生长。在抽蔓后搭回前,应追一次重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30%~40%的腐熟人畜粪尿150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和草木灰100千克。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应在株间或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人畜粪尿可淋蔸施入。此次施肥对促进开花结荚有重要作用。当现蕾开花和始收后需肥量很大,应每隔5~7天追肥1次,连续3~4次,每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人畜粪尿750~1000千克,若因多雨不能浇施人畜粪尿时,可在行株距中间穴施硫铵10~15千克或尿素5~10千克。

开花坐果前以蹲苗中耕为主,促使根系向深层生长,控制茎叶生长,结荚以后,经常保持畦面湿润。春豇豆栽培正值雨季,除结合追肥浇水外,一般不单独浇水;雨水过多时,应注意清沟排水;夏豇豆生长后期和秋豇豆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或者勤施稀薄的腐熟人畜粪尿。

(3)中耕培土:定植成活后或直播发芽齐苗后至搭架前,根据土壤的板结情况,进行2~3次中耕,形成疏松的土壤,以利于根瘤菌的发生和根系生长。最后一次中耕时适当培土,以利于侧根的发生。

(4)搭架与整枝:当豇豆蔓长到20~35厘米时,要及时搭架,架高最好在2.5以上。架搭好后还要及时引蔓,引蔓应在晴天中午中下午进行,而不宜在露水未干或雨天进行,以防折断。整枝的方法是: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的侧芽全部摘除,第一花序以上所生弱小叶芽也要全部摘除,促进同节位的花芽生长,所有侧枝都应及早摘心,仅留1~3个节形成花序。当主蔓长到架顶时,要打顶摘心,促使各叶腋间形成花芽,养分集中多结荚,也便于将来采摘荚果。

对半蔓性和矮生豇豆品种,一般不搭架引蔓,也不进行整枝,任春自然爬地生长。

采收

豇豆一般开花后10~13天就可采收嫩荚食用。采收标准是当嫩荚已饱满,而种子痕迹尚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初产期4~5天采收一次。盛产期隔1~2天采收一次。如不及时采收,不但豆荚容易老化,降低品质,而且影响以后的继续开花结荚。采收时不要伤及花序上的其他花蕾。

早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40~50天,中晚熟品种播种后60~80天开始采收。每667平方米(1亩)的产量,蔓生种一般为1500~2000千克,半蔓生或矮生品种为800~1250千克。

枇杷育苗技术相关介绍


枇杷育苗可采用实生、嫁接、乐条和试管育苗。实生繁殖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苗木、植株牛长健壮、寿命长,但植株变异多、不易保持母本性状、结果晚。压条育苗,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方法简单、成活率高,但繁殖数量少、对母树损伤较大。试管育苗繁殖系数最高,但需要技术含量亦高。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嫁接繁殖。

[一)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应建在地势平坦或缓坡处土层深厚的地方,以肥沃琉松、pH值6.o左右的沙质壤土或轻壤土最好,同时要求满足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G枇杷苗圃地忌连作,冈连作果苗生长弱、病害多。

(二)砧木选择

枇杷的砧木,以本砧最多,即用食用枇杷种子实生繁殖苗作砧。一般种子繁殖于3月进行,第二年春可移植圃地,经12年培育后,即可嫁接。

(三)嫁接方法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两种c不论选用哪种方式嫁接,均应在嫁接前半个月内给砧木苗除草、松土、施肥,35天灌1次水,这样便于嫁接操作和提高嫁接成活率。

1.芽接

在秋季进行,具体时间为89月。拟选生长充实、节间长、叶柄小,丽芽点处覆盖有白色茸毛的粗约1厘米的12年生的长枝条作接穗。这种接穗芽接后成活率高,发枝健壮;通常在]2年生的小砧上即可进行芽片贴接。嫁接时选砧木表皮光滑的一边,白下而上划两条平行的切口。切口宽o.6o.8厦米,长约3厘米,切深达木质部,上部交叉,连接成舌状。随后从上向下,将皮层挑起,切下上半段的大部分皮,留下基部的小半段,以便夹放芽片。削取接穗中部的芽片,芽尖向上,从芽的下方向上削取长22.5厘米、宽0.6厘米不带木质部的屑形芽片,以正好嵌入砧木的切口处或稍小为度。将砧木上留下一小半的皮盖在芽片上,用宽12厘米的塑料薄膜条绕缚。接后约25天愈合,检查成活与否,对未成活的及时补接。芽接成活后要及的解膜,解膜后7。10天进行剪砧。在接芽上方23厘米处剪断砧木直径的2/3,将砧木折倒,使砧木的上下水分及养分仍可继续流动,而一部分养分供应给接芽,待接芽萌发并抽出第一次新梢,且至少有成熟大叶45片或待新梢停止生长后,再将接芽以上的砧木枝叶全部剪除。剪砧的时间要合适,过早接芽抽出的枝叶所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需要,过迟砧木剪口愈合困难,影响以后出圃时间。

枇杷育苗技术相关介绍

2.枝接

枝接在春季进行.一般在立春后至清明前树液开始流动而接芽末萌发时进行技接比较适贷。枝接方法较多,有小苗折砧腹接、小苗切接、大砧劈接和小荷剪顶留叶劈接等。以小苗留叶切接和剪顶劈接法最常用。

3.小苗切接

在3月下旬树液流动前进行。宜选优良健壮母树的夏梢顶芽枝或侧芽枝作接稳。接穗长57厘米,其上留1。2个芽,将其削成一面伤口长2.5。35厘米,另一面约1.5厘米的楔形。砧木宜选1。2年生,粗度在0.6厘米以上的。将砧木在离地5。6厘米处剪断,选平滑的一面,先用刀将剪口斜削去一小块,再以刀稍深入木质部向下切成3。4厘米的切口,切面要十分平滑,然后将接穗的长削面靠在砧木内侧,使接穗形成层和砧木形成层密结。如果接穗较之砧木细,则要使接穗的一边形成层和砧木的一边形成层相密接。同样,如果砧木细而接穗粗,也要使接穗的一边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密接,而接穗另一边伤口外露,这种穗大砧小的接法,称为戴帽接。接穗插入砧木时,上部伤口外露23毫米,称为露白。接完后,用12厘米宽的塑料薄膜条包扎。嫁接后3540天,接稳开始萌动时,应用刀割断薄膜带,切勿强拉硬扯。

4.小苗剪顶劈接

这种方法育苗速度快,从砧木播种到小苗只需15。16个月。砧木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加强砧木苗的管理,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下旬即可嫁接。选顶端粗度在o.8厘米以上的苗,将顶端嫩叶及部分嫩梢剪去,保留剪口以下的叶片,留高约1530厘米,然后在苗木剪口中央向下纵切一刀,深约1.52.5厘米,其他措施同小苗切接法。接后1520天检查成活率及补接。一般离顶端生长点越近,越容易成活,且生长快。

(四)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成活后,及时除去砧木上萌发的新芽,并适当谊阴,防止阳光曝晒,保持苗圃土壤湿润。随着木质化程度的增加,逐步移去遮阴物,使幼苗充分见到阳光,以便当年冬或次年春出圃。第一次新梢成熟后施肥,注意防治苗期病虫害

[五)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分春秋两季,春季在根系萌动以前,秋季在秋稍充分成熟后,起苗前要视土壤干湿情况灌水,以免起苗时伤根。如土壤干旱,府在起苗前23天灌透水,待土不粘锄时起苗。苗木起出后要及时定植,不能马上定桓的要进行假植,防止根系干枯。远途运输要用编织袋、草包等包扎,以保持根部湿润。出圃苗木要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主干直立,根系发达,接口愈合良好,无检疫对象及严重病虫害。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


核心提示: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

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状况,推广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经高接换种后的枇杷树,一般经二、三年就能恢复树势,3年后就能恢复产量。

1.高接换种方法

如果在采果后(5月底至6月上中旬)进行,气温较高,树体较弱,对成活率与萌发新梢都有影响,因此,高接的时间最好在春季(3~4月份)进行,不仅成活率高,且有利夏梢抽生健壮。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为了使枇杷高接成功,应该做到多头高接,高低进行,二年接完,就是在行高接时,应注意树形高低枝条合理搭配,外围与内膛结合,形成一个内外通风透光、合理分布结果部位、高产的树形结构。每株树冠的接穗数量,要根据树冠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是10~30支。要尽量争取多头高接,这样能较快形成新树冠,恢复树势。每株树要分2年进行高接。使第一年保留的枝叶,可在夏秋季高温烈日下起遮荫枝干的作用,有利高接成活。若是全树一次高接,则因枝叶去掉过多,树体上下部失调,枝条裸露,会影响高接成活。

2.高接树管理

注意高接后的管理,能提高高接的成活率,促使新穗愈合和萌发新梢,使树冠能尽快恢复。管理内容有破扎、去萌、捆扶、护干、防治病虫等。枇杷高接,用塑料薄膜条捆扎。也有为了使接穗不受日晒雨淋,在接穗外面用竹笋壳包住的。因此,要在嫁接后1个月左右进行检查,发现接穗已经成活,应及时用小刀割断薄膜条,挑破竹笋壳,使接穗萌发后不会弯曲。高接后,枝干会因断枝而萌发较多的萌蘖,除一些遮护枝干而需要保留的萌蘖外,应将其余萌蘖及时除去,避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接穗萌芽健壮。接穗萌发后,受风吹易折断,应用竹棒或树枝加以捆扶保护。高接后,枇杷枝干因缺乏叶片遮护易受日光曝晒,树皮爆裂。为了保护枝干,可用稻草或麦秆捆缚;也可涂白涂剂。白涂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盐0.2份,动物油0.2份,水约40份,调成糊状。高接萌发的新梢,要注意灰斑病、黄毛虫等的危害。

浅析苗木移植后的培育管理技术


随着当前人们对“绿色”需求的日益增长,苗圃发展前景也被持续看好,但在苗木生产中因广大苗农缺乏科学指导或受短期行为影响,致使苗圃中的苗木质量、产量受到影响。大苗移植的成败通常关系到苗圃经营的成功与否,因此需精心策划、科学移植并加强后期管理。下面将苗木移植后培育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移栽前准备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一般选用乡土树种而不能盲目选用外地树种和野生树种。在苗木选择上,一是培育一些适应性广、抗性强的苗木。由于城市及公路的空气相对干燥,环境污染相对较重,且土壤多板结,立地条件较差,因此这些抗寒耐热、抗旱耐湿、抗病虫耐污染的树种就必定会占有一定优势。二是苗木的规格要适宜。在城市绿化中,小乔木胸径以2.5~3.0厘米和4厘米左右为宜,中乔木胸径以5~6厘米和8厘米左右为宜,大乔木胸径以7~9厘米和10~16厘米为宜。三是对外来品种的培育要慎重。同时,还要做好大苗移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定植穴、人员安排、工具设备、苗木修剪、包装材料、运输等,做到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科学移植

大苗移植一般定在早春,最好避开盛夏与寒冬季节,不过在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的深秋,由于树体枝干处于休眠状态,也可以进行移植。大苗挖掘通常采用人工挖掘软材包装法进行。对于常绿树种要尽量带土球,其大小一般是树木胸径的6~8倍,并注意多保留根系;而落叶树种多在休眠期进行树冠重剪,可裸根移植,也应多保留根系。大苗修剪处理与运输是大苗移植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苗成活与生长美观等。落叶树种可根据树形要求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剪去枝叶的30%~50%,若是裸根移植,则要对根系中的枯根、烂根和无须根的主根进行修剪;对常绿树种要保持好树冠完整形状,将过密枝、重叠枝、枯死枝进行适当修剪,根部由于带土球就不需修剪。大苗运输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注意整个过程不能损伤大苗的枝干和根部。大苗保持干皮湿度,一般用稻草绳将主干全部缠绕,并经常喷水,若条件许可,在炎热夏天可盖棚遮荫;大苗定植后进行支架固定,以防风吹歪斜,待翌年长势定后方可拆去。

苗圃地土壤管理

土壤是苗木生产的物质基础,保持苗圃的土壤肥力对于苗圃建设尤为重要。一是轮作与休闲。苗圃地经过一定年限培育苗木后,轮作或休闲1年。轮作是在苗木出圃后,种植1年农作物或培育与前茬苗木不同种类苗木,一般以种植绿豆、黄豆等豆料作物为宜,秋季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基肥进行耕耙,整平耙细,翌年春季再进行育苗生产。苗木换茬一般有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交替、浅根树种与深根树种交替、培育大苗与培育小苗交替等形式。休闲时将土地闲置,待雨季将地上的杂草翻压在水中,任其腐烂以作肥料。二是合理耕作。耕作包括整地与中耕两个方面,苗圃整地最好进行秋耕秋耙,也可秋季起苗后随即耕耙。如必须春季整地,宜在土壤化冻达一定深度时方可耕地,整地深度一般以30~40厘米为宜。苗圃地耕后要耙透耧细,消除草根、石块及树根,且无大土块;中耕要选择最佳耕作时间,一般在土壤含水量中等偏上时进行。当土壤含水量超过凋萎含水量并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最适合耕作,砂壤土不超过22%,轻壤土不超过30%,重壤土不超过37%,土壤过湿严禁耕作。

水肥管理

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而定,总体掌握“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在盛夏时要多对地面与树冠喷水,同时搞好清沟沥水;施肥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也可以增加树体营养,促其健壮生长。土壤施肥可结合耕作进行,通常有基肥、追肥和种植绿肥3种。基肥包括堆肥、厩肥、草木灰等,基肥要腐熟、撒匀,一般为75~150千克/公顷。追肥以粪尿为主,通常是辐射状、圆形、条状挖沟施肥,移植大苗的当年秋天应追施1次速效肥,用林业育苗容器技术在翌年的春秋两季各施1次并及时浇水。绿肥种植一般以大豆等豆科植物为主,播种密度要大,任其腐烂以作肥料,通常在其植株幼嫩时翻到土内腐烂成肥。

病虫害防治

侵染性病害应在移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喷施敌克松、代森锌等杀菌剂进行治疗。食叶害虫可喷敌百虫、施乐果等杀虫剂;食根害虫可用毒饵诱杀,或用呋喃丹颗粒剂施入土层中进行防治。

起苗出圃

大苗出圃要掌握好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一般大苗出圃时需带土球,且土球要用草绳包扎。如挖运裸根苗,必须将根系沾上泥浆,并包上湿草再装运。

芦笋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中耕除草。在芦笋定植初年,只管理不采收,第2年有的开始初采,第3年起进入成年期。在定植当年或每年春季嫩茎生长初期,因植株矮小,田间容易滋生杂草,一般15-20天应中耕1次,及时消灭杂草,并可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地下茎和嫩茎生长。但中耕深度宜浅,避免伤害地下茎、鳞芽和嫩茎。由于芦笋行距宽,成线状栽植,为充分利用耕地,可在定植当年于行间栽培速生或矮生作物,如生菜、小白菜、地芸豆等。但不能间种大葱、大蒜、马铃薯及与芦笋有相同病害的作物,以免影响芦笋生长。在肥力较低、土壤结构较差的田,可间种豆科绿肥作物,既能肥田,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当杂草多,劳力不足时,可根据土壤条件和杂草种类,用除草剂除草。但使用除草剂必须谨慎,应先作试验,然后才能大面积施用,以免发生药害。

二、施肥。芦笋一生的各生长时期,吸肥量有很大差异,施肥应以地上茎大量形成时为重点。一般亩产400千克嫩茎标准施肥量为:氮11千克、五氧化二磷7.2千克、氧化钾10千克。一般在定植当年和第2年因植株生长量小,多不采收(有的在第2年少量采收),只需用标准肥量的30-50%;定植第3年施标准肥量的70%;第4年后按标准量施肥。具体施肥技术为:春季定植后,当植株长到10-13厘米时,结合浇水亩施复合肥10千克,或腐熟厩肥1000千克;20天后视苗情追第2次肥;入秋气温下降,追第3次肥,亩施尿素7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腐熟厩肥1500千克,距植株20-30厘米处开沟施入,促进秋季生长。要在降霜前50天停止追肥。定植第2年,嫩茎长出20-23厘米进行春施肥,立秋开始进行秋施肥,亩用量比上年增加20-30%.如进行初采,施肥时间可参照成年期进行。第3年开始采收,第4年后进入盛产期,一般在春季培土或幼芽萌发前施速效催芽肥,每亩用复合肥10-15千克,或人粪尿500-700千克;采收结束施复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积累营养,为下季采收奠定基础。可亩施尿素6-8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5千克、腐熟堆厩肥1800-2500千克。

三、灌水。芦笋定植后,应连浇2次水,提高成活率,表土见干及时中耕,土壤保持湿润。茎高10-15厘米,结合追肥浇第3次水。一般在雨季之前,根据土壤墒情,可10天左右浇1次水。在采收期间,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可使嫩茎抽生快而粗壮,组织柔嫩,品质好。雨季一般不浇水,并注意排涝。秋发前可结合施肥灌水,秋发后气温下降,可根据天气情况,15天左右浇1次水。

四、摘花、摘果和清园。芦笋雌雄异株,应尽早摘花、摘果,可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还能防止雌株遇风倒伏。在采收年份,于采后割除老茎,特别是病茎要集中烧毁,既有利于通风透光,也有利于防止病虫害蔓延。

五、培土。进入采收期的芦笋,每年春季都必须培土,进行软化栽培。采收白芦笋,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距地面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田间有少量植株开始萌芽,即应选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随加工工艺不同而异。高度可为22-24厘米,或高度为28-30厘米。培成的土垄为底宽上窄呈梯形。采收第1年垄的上面宽为20厘米,以后逐年增加,第5年不少于4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紧密,防止漏光和崩塌;垄内无土块、石砾、土壤疏松,不应混有未腐熟的堆厩肥或上年残株,以免使嫩茎产生锈斑。培土是注意不要损伤肉质根。采收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的厚度。如因土壤沉实或受暴雨冲刷,土垄高度降低,应立即加土。采收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使地下茎处于15-18厘米深的土层内。嫩茎采收结束,要立即扒开土垄,让根茎晒2-3天后整平,回复到培土前的畦面高度,防止地下茎向上发展,造成以后培土困难。

近年来,一些地区采用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代替培土进行软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或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减少在培土过程中的根群损伤,嫩茎产量也较高。

喜欢《枇杷采收后的管理技术》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播种后管理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