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行业:广西2024年林下经济产值计划突破450亿元",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林下养鸡、林下养猪、林下种药材……近年来广西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24年产值达到了350亿元,预计2024年林下经济产值将突破450亿元。

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将坚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以林下经济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到2024年将通过林下经济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林农突破1000万人。

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使林业由传统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成为能够容纳“种养加游”的立体经营模式,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

广西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对农民增收的作用,2024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2024年,自治区还专门编制了《广西林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一个制定林下经济“十二五”规划的省区。广西还启动实施了“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将带动林农增收致富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XZH52.coM文章精选

花卉相关知识:四川高县2024年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


记者20日从省林业厅获悉,高县2024年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3亿元,比上年增加15.7%。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年收入为1120元/人,比上年增加16.7%。

加快竹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高县新造竹林1.1万亩,竹基地面积达到22.92万亩;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11.3万亩,形成了1个产业带和1个核心区;工业原料林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1万亩,低产低效林分改造1.1万亩。突出种苗花卉业特色,建成1000亩珍稀树种示范基地,全县种苗花卉达到1.5万亩。销售苗木花卉245万株,实现销售收入2761万元。

该县还打造南北红岩山、七仙湖、林湖茶花景区,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李花节、早茶节、七夕节等节日,发展生态旅游品牌,繁荣生态文化,全年实现生态旅游1.52亿元。

今年高县新增加林下种植3000亩、林下养畜1.2万只;全县林下养殖352户,养殖规模达到156.3万只(头),林业种植达到3.4万亩,林下经济收入达6406万元。这个县还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个,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约4.25万户,带动农户面积达到36.17%。

花卉行业:2024年“森林云南”建设将投资近48亿元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云南省将投入“森林云南”建设资金近48亿元。

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殷维坚在会议中介绍,2024年全省投入“森林云南”建设资金已达44.8亿元,今年将达到近4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5亿元、云南省省级财政投资14.07亿元。云南省林业厅计划财务处统计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已经落实资金43.7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9.66亿元、省级资金14.07亿元。

云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南亚、东南亚的“水塔”,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生态区位和地位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低效林改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林业重大建设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云南”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进一步引起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24年5月,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赋予云南省建设“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接连采取了专题召开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推进普洱绿色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与国家林业局签署加快推进建设云南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战略合作协议,组织林业考察团到发达国家考察,引进国内外大型林业企业到滇投资,加大专项林业资金投入力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把“森林云南”建设推到新的高度,林业建设资金水涨船高,为建设“森林云南”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另据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冷华介绍,2024年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到12.32亿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77549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45686.6万元,成为全省林业建设项目中的第一大资金。

了解花卉行业:四川2024年农民林下经济收入人均将增加200元


今日,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到2024年,我省农民林下经济收入人均将增加200元,全省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0%,产值突破300亿元。

《意见》中指出,在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川北等地区,以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在川西高原地区,以适度发展林下产品采集、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驯化利用、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在川南地区,以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为主。到2024年,全省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10%,产值突破300亿元。

同时,我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相关扶持资金。生态脆弱区域、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予以重点扶持。运输鲜活林下经济产品,符合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的,按规定减免车辆道路通行费,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林农积极参与林下经济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在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投资建立基地,带动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林农增收。到2024年,全省建成规范化、规模化示范基地30个。

《意见》中还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乱伐、毁坏林木。

花卉行业:山东省滨州市林下经济年产值超2.5亿元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了林畜、林菌、林特、林苗、林农等林下经济复合模式,促进农民了增收致富。目前,该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7万亩,年增收2.57亿元。

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滨州市将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5年完成新增造林面积101.4万亩,林木覆盖率增长7个百分点。种树主要发挥的是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如何,确实关系到农民群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为此,滨州市因地制宜,结合老百姓种养习惯,摸索出多种适合当地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

林畜模式,是滨州市起步较早、分布较广的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养殖鸡、鸭、鹅等常见家禽为主。阳信华森农林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养鸭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最具有代表性。2024年公司,发起成立了阳信华森农林牧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建设标准鸭棚200个,年养殖毛鸭640万只。无棣县碣石山镇大码头村吴国强,自2024年在自家120亩冬枣园内散养笨鸡,每亩养鸡100只,每只鸡可以卖到100元,年产值近百万元。

林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惠民县的香菇和黑木耳等。皂户李镇马家村的马金良,承包租赁土地35亩,年每亩承包费1600斤小麦折价,种植杨树速生林。他在林下建香菇大棚41个,每个大棚投入1万元,每亩种植香菇8000-10000袋,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同时,每亩林地每年木材收入可达800-1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林特模式,滨州市特殊物种养殖主要有林下养殖蚯蚓、林下放养金蝉等。阳信天翔生态科技养殖公司的林下蚯蚓养殖,利用林间空地建舍养牛,林下用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植无公害蔬菜,蚯蚓改良土壤,增肥地力,促进了速生杨生长。现公司拥有林下种养基地4个,每亩年产鲜蚯蚓3500公斤,产值达7万元。每亩蚯蚓生产20吨蚯蚓粪,每吨350元。同时,疏松的土壤、潮湿的环境、肥沃的地力为杨树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采伐期缩短近一半,4年就可采伐一茬。该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80多万元,辐射带动120户农户致富。

林苗模式,利用造林初期林内尚未郁闭的条件,在林地内繁育苗木,既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获得以短养长的效果。沾化县思源湖生态林场在林内繁育白蜡、国槐、柳树、臭椿等北方耐盐碱苗木5000亩,通过嫁接速生白蜡、金叶榆等新品种苗木,每亩育苗年收入近万元。

花卉相关知识:河南今年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


青山绿水不但能扮靓美丽中原,还能迸发巨大生产力。12月21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林业产业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有望达到1085.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6%。

据介绍,林业生态省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河南省森林资源。5年来,全省共完成造林2546.6万亩,新增森林面积706.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82个百分点,达到22.98%。

日益茂密的森林激活了林业产业,全省林业总产值年增速超过15%。全省新增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146.8万亩,总面积达883.5万亩;新增经济林109万亩,年产水果等林产品690余万吨;新增花卉苗木98万亩,形成了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等一批产业集聚区。目前全省林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4万多家,形成了一批人造板、家具、经济林产品等林产品加工企业和产业集群,鄢陵花木、新郑大枣、西峡山茱萸、灵宝苹果、济源核桃、信阳茶叶等更是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森林旅游与林下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今年产值将达92.5亿元。发展林下经济360万亩,带动43.6万户农户走上生态富民路。据统计,目前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平均达到565.5元。

“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河南省林业产业仍存在产业化进程较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民增收的潜力还未充分发挥。”省林业厅副巡视员谢晓涛表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既可兴林富民,又能激发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美丽中原的积极性。

为此,河南省将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优质高效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到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年总产值将达到1780亿元以上,形成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林业产业化集群60个,使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平均达到1000元。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以上。

了解花卉:安徽林业去年产值近1600亿元


3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2024年安徽省国土绿化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省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5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

近年来,我省各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国土绿化综合效益。据统计,2024年全省共完成义务植树1.2亿株(含以资代劳折算数),共有2939万适龄公民履行了植树义务。

各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油茶、竹子、杨树、薄壳山核桃等优良树种,六安市被列为全国五个首批国家级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之一。另外,花卉和林木种苗也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全省苗木花卉种植总规模达到130多万亩,总产值达80多亿元。森林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新建省级森林公园4处,新增森林公园面积3.6万亩,已建和在建的“生态园”达500多家。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我省将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到2024年,实现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7.53%增加到33%,林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山区农民林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王恺)

了解花卉:安徽:今年林业贴息贷款规模突破30亿元


2024年,安徽省林业贴息贷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共落实林业贴息贷款30亿多元,获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8859万元,落实贷款和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均为历年来之最。

今年以来,安徽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积极落实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生态强省的合作协议,用足用活国家财政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努力为林业企业和林农提供融资服务,当年新增林业贴息贷款达到22.66亿元,比国家下达的年度贷款计划指标超出40%以上,新增贷款规模较上年度增加7.06亿元。

在2024年全省已落实的林业贴息贷款中,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贷款7.43亿元,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林贷款8.44亿元;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和林下种植项目贷款2.86亿元;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项目贷款6150万元,;个人林业小额贷款3.33亿元,惠及1908个林农和林业职工。目前,全省林业贴息贷款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林业企业已达70家,其中超过5000万元的有5家。

了解花卉行业:大连市投入100亿元植树2亿株


大连市投入100亿元,植树2亿株,造林成活率90%以上。截至目前,大连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了41.5%和44.48%,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四年绿化辽宁”的目标,为美丽大连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记者昨日从2024年全市造林绿化电视电话工作会议获悉,今年全社会继续投入百亿元,植树2亿株,造林90万亩,建设13项市级重点工程和700项县级重点工程。

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值

市长李万才谈到,在日前召开的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政府通报指出:全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已经达到了40.23%和45.86%。从这两项指标来看,大连市距离全省平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更是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等相邻国家及国内发达城市现有水平。

同时,在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大连市的生态环境承载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地区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现象时有发生,青山工程“两退一围”任务异常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来缓解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转移给生态带来的影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广大市民塑造一个“天蓝、山青、水秀”的宜居环境。

2024年百亿投入植树2亿株

围绕完成全年投入100亿元植树2亿株,造林90万亩的总任务,春季必须完成投入78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8%;植树1.85亿株,占全年任务的92.5%;造林补植7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0%。完成清退“小开荒”1万亩,实施超坡地还林2万亩,新增围栏封育600公里。主城区完成高标准植树1677万株,绿化面积5.6万亩。实行矿坑矿山生态治理11处,绿化面积1307亩。建设生态公墓8处。

今年要按照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工程化的标准,提高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选择优质树木品种,适地适树,科学栽植;实行整单元成体系植树,推进山水路村综合绿化;推广森林式绿化模式,以栽植高大乔木为主攻方向,形成多树种、多色彩、组团式、立体化的生态景观;要以13项市级重点工程和700多项县级重点工程为核心,真正建成一流的生态景观工程。

“两退一围”打赢青山攻坚战

“清退小开荒1万亩,退坡地还林2万亩,围网封育600公里”。这是今年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李万才表示,“小开荒”是违法行为,凡是“小开荒”必须全部清退,不留死角,拒不退出的要依法严肃处罚。退坡地还林要依法强制,引导农民通过发展林果业、种苗产业,实施林药、林菜兼种等途径加速退坡地还林。围栏封育的重点是主要道路两侧、城镇周边、重点生态区域等,要工程化管理,专业化实施。

每名市民每年至少栽植3棵树

春季是造林绿化的黄金季节,全年植树任务的90%要在春季完成。全市抓住近期气温回升快、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创造全民参与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氛围。组织广大市民完成每人每年栽植3—5棵树的任务,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大力募集绿色大连基金,动员城乡厂矿企业捐资造林,积极推广定向捐资造林新方式,调动单位绿化的积极性;要合力推进单位绿化工作,开展村屯、社区、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医院、营区绿化竞赛活动,积极创建花园式单位。

了解花卉行业:2024年主要农业补贴有哪些?


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

2.农资综合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实施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

3.良种补贴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

4.农机购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一般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12万元;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2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30万元。

5.动物防疫补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养殖场(户)无需支付疫苗费用。

6.畜牧良种补贴每头能繁母猪40元。牧区省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能繁母牛20元;肉牛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每头2000元。

7.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

花卉行业相关:泉州红树林综合开发亿元产值待撬动


在洛阳桥畔,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绵亘数里,鹭鸟们在空中翩然飞舞……这是记者近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看到的红树林美景。“他们不仅能防浪固堤、调节气候,利用这些资源养虾蟹,建生态公园,还能带动村民增收。”和外行人不同,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纪剑锋,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片林子的生态价值,还有其背后的经济效益。业内人士估算,红树林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养虾蟹等,此外还可以建湿地生态公园,带动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城市化发展和旅游资源挖掘,综合开发有望做出亿元产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泉州已然先行:市红树林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已有十余年时间,2024年9月24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包含洛阳红树林、桃花山海滨水禽和寻埔枪城河口湿地生态3个核心区,总面积7008.84公顷。而纪剑锋的构想,则是在做足红树林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发掘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经营生态养殖

从洛阳江大桥至后渚大桥的近7000亩红树林,是我省乃至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现在生态环境好了,生物物种也逐年增加,有1000多个物种,其中,鸟类有214种,水产物种也有339种。”洛阳红树林巡护员老陈介绍。

“茂盛的红树林植物每年向林地及附近海域输送大量的枯枝落叶,经微生物分解,成为鱼虾蟹贝等底栖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比普通海域更适合海产品生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带动村民增收。”纪剑锋说,漳州的云霄东厦镇就依托漳江口的红树林资源,打造出全省最大锯缘青蟹养殖基地,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通过打造品牌,它们的蟹最高每公斤可达800元,比普通蟹高出好几倍,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在纪剑锋看来,湿地保护区周边部分居民目前仍然依赖湿地生存,在泉州湾也可尝试在实验区规划申请养殖经营小区来搞生态养殖。以“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将村民们纳入进来,“不同季节,有虾,有鱼,也有蟹,收入就会越来越好”。

体验原生态观光

“现在,园林化的城市公园人们已经看得很多了,湿地公园却能带人们走进自然,欣赏到一些原生态的、自然的、野趣的东西。”专家表示,如果能沿着健康、有序、规范化的发展思路,湿地公园模式,是让红树林发挥经济效益更有意义的路径。

“在环湾河口湿地的两岸,也就是实验区或保护区外围,打造富有南方特色的湿地公园,并将它们连接成片,通过分期分区建设,可以形成集科普、环保、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原生态休闲景观。”这是纪剑锋的构想:在管理方面则可以借鉴香港米埔湿地公园的管理方式,比如,可限制每天进园的游客以保护湿地;政府向当地渔民高价收购没有经济价值的“废鱼”,提供给在米埔过冬的近一万只鸬鹚吃,进食场面十分壮观,许多游客慕名而去。

“如果能在泉州湾建湿地公园,既守住了‘城市绿肾’,又提高了城市品位,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旅游、了解湿地的好去处,还能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意识。”循着纪剑锋描绘的美丽画面,记者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在洛阳江畔,一座原生态的湿地公园拔地而起,周末时分,父母领着孩子来到这里,一边听着讲解员讲解关于湿地保护的知识,一边观察鹭鸟们栖息、觅食,笑着说着……好一幅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美景。

花卉行业《了解花卉行业:广西2024年林下经济产值计划突破450亿元》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