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木。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花坛草花移植养护关键技术,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本文总结出了一套种植养护技术,包括成品草花的移植和草花移植后的养护技术。

成品草花的种植和养护是花坛草花种植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工程的质量及工程费用均有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广东省东莞市部分市政及小区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工作,对园林绿化工程中花坛草花的种植养护有了较多的了解,总结出了一套种植养护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花坛草花移植养护关键技术

一、成品草花的移植

1、移植前土壤准备

栽植土壤一般要求是富含大量有机质的腐殖土,且花坛内泥土土层面低于花坛(花池)口4厘米左右。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除草、翻晒,清除土壤中的碎石及其他杂物,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连续多次种植草花的,要更换花坛(花池)土壤的土层。整地时要求地势呈龟背形或坡形。花池的效果坡度一般为7%~9%,花钵坡度为40%~45%。

2、移植时间

一般选择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后,若条件允许最好选择在阴天进行。草花移植后,应及时淋水,并保持植株清洁。

3、移植方法

移植深度应将新土覆盖原土球2~3厘米为宜,要求种后无裸露的根部,覆土平整。移植时尽量勿将草花原土球弄散,以防伤根。严格按设计图案(图纸)种植草花,以防品种及色彩混淆。

草花移植的顺序:一般花坛应从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图案花坛应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宜分区、分块向一个方向种植。草花种植数量应以无裸露土地为宜。图案的勾勒线条和花池(花坛)的边缘应选择强壮的苗株稍密于中间种植,保证图案和边线的完整。

二、草花移植后的养护

1、淋水

(1)淋水时间。一般在每日上午10:30前或下午15:00后淋水,避开暴晒的中午时段,提倡夜间淋水。

(2)淋水量。在雨水缺少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的蒸腾量,淋水时要用花洒浇灌,禁用水枪直射。每日淋水必须浇透,遇到高温天气,每日可增加1~2次叶面喷水保湿降温。

2、施肥

(1)施肥时间。每月可施肥1~2次。成品草花第1次施肥在移植后7~10天薄施,第2次施肥在移植后25~30天,第3次施肥在移植后40天左右进行。

(2)肥料选择。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使花多色艳,花期更长。

(3)施肥量。施肥量多少因植物的种类和品种而异,复合肥和叶面肥可根据需要混施,但肥料浓度一般不能超过150mg/kg。

(4)施肥方法。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淋足水,除杂松土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

3、修剪

及时清理或摘除已凋谢的残花及枯叶,以利于抽新芽、长新蕾,保持花坛的美观,徒长的花枝叶不得超过整体高度的20厘米。如发现部分草花出现局部徒长,可通过摘心、摘花及换苗等方法保证花带的平整。

4、补植、换植

及时清理死苗,补植同种类的草花,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花卉应及时进行换植。

5、病虫害的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治病虫害。通过精心管护,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同时经常性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采取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如下。

(1)灰霉病。是草花常见的真菌病害,可危害叶、茎、花及果实。在养护管理上要少施氮肥。选用施佳乐、雷多米尔

等药剂防治。

(2)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从花的根部、茎基部侵入,早期患病部位呈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可发展成黑褐色斑块,严重时整株茎部变黑、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长春花、金鱼草、鸡冠花等易发生疫病。可选择安泰生、代森锰锌等进行喷洒防治。

(3)白粉病。危害花的嫩叶、花蕾和花梗。常在瓜叶菊、凤仙花、金盏菊等植物上发现此病。选用甲托等药剂防治。

(4)锈病。此病发生于叶片、果实和枝干,患病部位有橘黄色至深褐色粉堆、疱状物或毛状物,在菊花、石竹等草花上常见。可用粉锈宁、甲托、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5)黑斑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在鸡冠花、百日草、石竹上常见。可用百菌清、甲托等药剂防治。

(6)红蜘蛛。发生于高温、低湿的环境,受害部位失绿有灰黄色斑点,最后叶片枯落。可选用乐果、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7)蚜虫。多在叶片背面吸取花卉养分,使叶片变色、卷曲。可选用敌敌畏、乐果等药剂防治。

(8)介壳虫。种类较多,虫体小,其体表常覆盖有蜡质介壳。可选用速杀介、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9)粉虱。受害叶片枯黄脱落。可选用乐果、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10)斑潜蝇。常在瓜叶菊、百日草、菊花、千日红和一串红等植物上滋生。栽培措施上提倡合理施肥、浇水、科学调节温湿度,以栽培技术防治为主,结合生物防治,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

xZH52.cOm编辑分享

种好棉花要掌握关键技术


要想种好棉花,应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一、严把播种质量关

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选择当地农技部门推广的优良品种。

2.播前晒种。选晴天,将种子摊在非水泥地上,晒种4-5天,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

3.适时播种。一般掌握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开始播种。地膜棉适宜播期在4月20-30日,露地棉在4月25日以后。

4.选择适宜播种方法。一般沙性土壤要先播种后盖膜,以防土表板结压苗;粘土地和盐碱地先盖膜后播种,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返盐。出苗后应及时放苗,以防灼烤伤苗。

5.增加播种量。人工穴播亩用种量1.5公斤,每穴点播3-4粒,集中摆放;机播亩用种量2-2.5公斤。

二、加强科学管理

1.确定适宜密度。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不同栽培方式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如国审冀668品种,一般地力每亩2500-2800株;瘠薄地、旱地,每亩3500株以上;简化栽培的地块每亩2000株左右。冀杂3268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2000-2200株;简化栽培的每亩1800株左右。冀杂566品种,常规栽培的每亩1800株;简化栽培的每亩1500株左右。DP99B每亩3500株以上。

2.适时打顶。采用常规栽培的地块,7月15-20日打顶;简化栽培的地块,7月10-15日打顶。DP99B还应注意在8月上中旬打去群尖。

3.及时揭膜。为防止后期早衰,要及时揭膜,时间掌握在6月下旬进行。

三、推广适用技术

(一)平衡施肥技术

为提高棉花综合抗逆能力,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按照适氮、增磷、重钾、补微的原则,将氮、磷、钾比例调整到1:0.5-0.6:1。同时补施硼、锌等微量肥料,以提高座桃率。

1.重施底肥。全部磷、钾肥和50%-60%的氮肥底施,亩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硼肥1公斤,腐熟有机肥2方。

2.追施花铃肥。7月上中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底肥少、长势差的地块,可增施磷酸二铵15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无水源条件的应趁雨追肥。

3.叶面喷肥。中后期每亩用尿素0.5-1.0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或富万钾15毫升,加少量硼酸,兑水50公斤喷雾。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二)系统化调技术

系统化调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抗逆能力;有利于控制植株旺长,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关系,减少蕾铃脱落。因此,要推广棉花系统化调技术,特别要重视蕾期化控。一般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逐次增量的原则,全生育期喷施缩节安3-4次:第1次在6月中旬,使用量1.5克/亩;第2次在7月上旬,使用量2.0克/亩;第3次在7月底,使一、严把播种质量关

四、搞好病虫草害防治

1.虫害。重点做好苗期蚜虫、蓟马和中后期棉铃虫、盲蝽蟓的除治。蚜虫、蓟马可选择吡虫啉除治;棉铃虫、盲蝽蟓可选择乐斯本加塞波凯1:1复配,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

2.病害。对苗期立枯病、炭疽病,选择调整播期、躲避低温、种子或土壤处理、喷施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对枯黄萎病采用倒茬播种、增施钾肥,拔掉病株进行除治;对红叶黄枯病采用增施钾肥解决。

豇豆施肥应抓好三个关键技术


豇豆喜肥但不耐肥,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2、增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

3、先控后促,防止徒长和早衰。植株营养是增加花序和成荚的关键。基肥充足,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的活动,多形成根瘤,使前期茎蔓健壮生长,分化更多的花芽,为丰产打下基础。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草木灰50公斤。豇豆在开花结荚以前,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管理上以控为主。基肥充足,一般不再追肥,天气干旱时,可适当浇水。若水肥过多,茎叶徒长,造成花序节位上升,数目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当植株第一花序豆荚坐住,其后几节花序显现时结合追肥浇1次水,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灌水20~30立方米。结荚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隔1~2周再灌水追肥1次,以保持植株健壮生长和开花结荚。进入豆荚盛收期,需要的水肥较多,可再进行1次灌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5公斤或草木灰40公斤,亩灌水20~30立方米。

竹柏的繁殖方法及丰产关键技术


竹柏怎么种植?竹柏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可以做优良木材,也可以净化空气和驱蚊等。我国有很多园林地区都拿竹柏做了景观植物之一。下文就为大家讲讲竹柏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竹柏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

每一种物种都有其特点的生长环境,其中包括了土壤、气候、水分等。适宜的气候条件才能使竹柏丰产。竹柏多半分布在自海岸以上丘陵地区,上达海拔1600m之高山地带。同时还多与常绿阔叶树组成森林。

1.1竹柏的形态特征

竹柏属于常绿乔木,树冠塔形,树高可达20m,胸径则有50cm。竹柏的树皮是近乎平滑的,呈红褐色或者是暗紫红色,如小块薄片般脱落。它的枝条或开展或伸展,叶对生如卵形、卵状披针或披针状椭圆形。竹柏的细脉有很多,并且多是并列的,没有中脉。竹柏的种子是圆球形的,径长1.2~1.5cm,种子成熟时有假种皮暗紫色,也有白粉,梗长7-13mm。它的花期是在3-4月之间,种子则是10月份成熟。竹柏的现存资源甚少,据《中国植物红皮书记载》属濒危树种。因其终年苍翠,叶形奇异,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为优美的常绿景观树与行道树种。

表1

1.2竹柏的生长习性

适应的气候能够使竹柏丰产,同时还能减少前期培育种植的成本。以下列出竹柏的生产习性,如表1所示。

2竹柏的繁殖方法

竹柏的种植繁殖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取哪一种繁殖方法则要根据种植地的环境和竹柏自身特点来决定。如在清流县种植竹柏,就要根据清流县自身的种植环境来选择繁殖方法。常见的竹柏繁殖方法有以下两种:

2.1种子育苗法

种子育苗法的关键是母树选择、种子采集、苗圃地选择、播后管理。母树适合选择20~50年生没有病虫害的健壮植株。种子的采集时间一般是在l0月。果实外皮由青转黄时就可以采收了。采集后的种子需要经过10~20目的后熟,并且阴干。注意不可以曝晒,种子一旦在强光下曝晒就会失去发芽能力。同时种子还不可以久藏,最后采后即播种,这样发芽率会达到90%以上。苗圃要选择日照时间短、水源充足方便、肥沃湿润、沙壤土、通透性好的。同时还要做好深沟和高床,每亩地用种15g。播种后还需要管理,可以搭盖遮阳棚,透光度选择30~50%。对于苗圃中的育种要及时除草和追肥、排灌。苗子长到20~30cm即可出圃。

2.2扦插育苗法

扦插育苗法的主要工作是插穗选择、插穗修剪、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插穗要在春末秋初时选择当年生的嫩枝进行扦插。或者是初春时选择头年生长的老枝进行扦插。最佳的扦插时间则是3月上、中旬。选中的插穗需要进行修剪,把枝条剪下来以后选择壮实的部位,剪成5~15cm,保留三个以上叶节。刀要锋利,剪出的刀口要平整。剪好的插穗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分钟,然后用LBA溶液浸泡基本4~5h。扦插前要在基质上打一个3~5cm的孔,然后把插穗插入小孔,用土覆盖插穗的根部,然后浇水,使得基质和插穗能够紧密接触。插穗插好后要进行管理,扦插后要把大部分的阳光速掉,根系生长好后就可以逐步移去遮光网。

3竹柏丰产的关键技术

尽管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竹柏,但是限于技术水平有限,竹柏的生产缓慢。福建省清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8~21℃。十分适宜竹柏绿化大苗培育。只要通过提高竹柏丰产的关键技术,那么清流县的竹柏种植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1用营养袋育苗

在秋冬时,先从山上铲下带草皮的杂草,堆积在一起后进行堆烧,形成火烧土,选择812cm规格的容器袋,然后把配好营养土(1/3的火烧土和2/3黄心土混合)装好袋(要求充分拌匀,袋要装实)整齐排列在做好大棚里的苗床上,用1‰新洁而灭进行袋面喷雾消毒处理后待用。于当年10月份把处理好的竹柏种子点播于袋内,每袋2~3粒种子,筛盖一层火烧灰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用营养袋培育的幼苗比苗圃的培养幼苗出苗率要高15%,要粗壮O.5~1.5cm,出苗整齐,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强。出苗要快15~20d。苗高达15~20cm。

3.2搭建塑料大棚.

幼苗出土后1~2个月,先搭建塑料大棚,宽为6m,东西走尚,大棚高2.5m,两侧肩高1.5m,长度30~40m。棚模用无滴长寿膜,以减少棚模上形成水滴,大棚两头做门,两侧设膜裙,便于棚内通风换气,夏季在大棚膜上覆盖遮阳网,因竹柏幼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差,暴雨、高温、曝晒、霜冻等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应幼苗在大棚内培育比没盖大棚成活率要高,大棚内培育成活率可达97%以上。而且苗木生长快,春季也不怕“倒春寒”冻坏嫩叶。培育苗木生长健壮,整齐,优良良种壮苗可达95%以上。

3.3整理苗床

选择土壤肥沃的良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的耕地。栽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细作,清除杂草、杂物和石块,苗床规模:床高20~25cm,宽1~12cm,步道宽30~40cm,长30~40cm,苗床平整,苗床整理要求,下粗上松,畦面细、平、光滑,苗床平整,床土细碎。然后对苗床消毒,一般用150~225kg/hmz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

3.4幼苗移栽

幼苗移栽的工作相当重要,首先是栽种的穴规格要以长0.5~0.8m宽0.5~0.8m,深0.4~0.6m为宣,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把带营养袋的幼苗放八穴内,在用火烧灰土覆盖,裁植前应合理修理,并浇透水一次。成活率可达98%以上。提高单株抗逆性,根系发达,细根增多。竹柏在大棚培育1~2年后,苗高70~90cm时可出棚移植到大苗区继续培育,大苗区挖穴规格可根据带60cm×60cm×80cm,移植前,穴底施足基肥,竹柏大苗必须带土团切断主根,栽植前修剪枝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栽好时,浇透水一次。这样成活率可达97%以上。保证了成活率,后续只要护理和管理得当,那么竹柏的产量就会有所提高。

4竹柏的主要价值

竹柏是我国大力发展的物种,它有着独特的价值。所以提高竹柏生产关键技术,同时也能提高竹柏的利用价值以及经济效益。

4.1观赏价值

由于竹柏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其观赏价值增加。现代庭院、住宅小区、街道等的绿化地段都可以看到竹柏的身影。竹柏在其中的绿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竹柏的枝叶常年青翠有光泽,而且树冠非常浓郁,树形经过修剪则很美观。所以竹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2药用价值

竹柏的叶片和根、茎都可以用作药材,他们含有很多种化学成分,不仅可以舒筋活血,还可以治疗腰肌劳损。同时也有止血接骨、治外伤骨折、刀伤、枪伤等功效。竹柏中含有大量的黄铜和榄香烯。黄铜可以清洗血管,抗癌,同时还是天然免疫增强剂,榄香烯则可以抗肿瘤。竹柏的要用价值很高,而且经济效益好,主要把握好竹柏种植和丰产的关键技术,那么就能增加经济效益。

5结语

实际表明,采用大棚及营养袋培育竹柏和没用大棚相比,出苗率提高13.4%,成活率提高12.3%,胸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提早23年用以绿化,使农民提早实现经济效益。所以根据以上探讨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福建清流县竹柏的种植可以参考以上的技术来提高生产,以此节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一般来说间伐的过程就是去劣留优的选种过程,经营这样的萌芽更新林其经济效益不会比一般种源的实生林差。第一代萌芽林15年左右就可成材采伐利用,所以说,经营萌芽更新林在经济上是很合算的。下面有专家就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谈几点具体看法。

我国杉木无性繁殖大规模造林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杉木人工林,杉植密度一般为240~300株/667m2,在主伐或低改前,经过1~2次“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害留益、照顾均匀”的抚育间伐后,留下来的林木相对来说,是群体选择后的优良个体。

1杉木伐根萌芽力与年龄的关系

在针叶树种中,杉木是萌芽力强的树种。杉木1年生苗木在茎基部就有许多待萌发的不定芽,在30年左右,伐桩萌芽力还蛮可以,萌芽力消退年龄在60~80年以后。

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伐桩发出萌芽条一般在20条以上,甚至多达200多条,但粗壮萌条(直径0.8cm以上)约有3~20根,平均每个伐桩萌发5根左右。集约经营的杉木林,一般经营3伐,也就是说造林以后只经营2代萌芽林。杉木萌芽更新都是选留部位低的萌芽条,这些萌芽条的新根发育过程是和前一代伐根死亡腐烂过程同时进行,一般是到第5年新根发育才定型,而原伐根则全部死亡。所以,杉木多代萌芽林伐桩的年龄不应当从第一代林起,而应该从各代萌芽条形成新根时分别计算。因此《齐民要术》中说杉木“地肥者,10年中为柱及棺,以7月伐之,其桩入春丛生,一桩2株,传生无穷”。现在我们要求一般只留1株,尤其是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山场只能留1根。

2主伐(或低改)技术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2.1砍伐季节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任何月份砍伐都能萌发,但就其萌芽条的生长势来说,不仅与采伐月份有关,而且与经营措施有关。凡是搞森工的同志都清楚,“秋砍冬运,春夏流送”这句话,我们要求秋冬季砍伐,翌年萌芽更新。最迟的砍伐季节也应在早春进行,有利于萌芽的生长。

2.2伐桩高度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杉木林进行主伐(或低改)时,最好先用锄头把根株周围表土扒开一些,然后进行伐木,尽可能使伐根与地面平或只能高出3~5cm,降低伐蔸不仅能控制萌芽条的数量,以后杉木不遇风折风倒,而且便于炼山,伐桩低便于在伐桩上覆盖薄土。而我们县各国营林场,在进行杉木林主伐或者是抚育间伐,一般伐桩在15~25cm,甚至35cm。不仅浪费木材,而且对萌芽条生长十分不利。

2.3伐桩断面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伐桩断面要求平整,并稍有倾斜,以免积水,用斧头伐木时,伐桩断面常呈凹形,为了保持伐桩的萌芽力在杉木伐倒之后,应及时对伐桩进行修整,使断面符合平整和不会积水的要求,否则不仅影响萌芽力,而且还会促进伐桩腐烂。

3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3.1及时清理采伐迹地进行炼山

杉木采伐后,及时集材下山,争取在伐根萌蘖尚未萌动前进行炼山,如果萌条已经长起来了,宁可不炼山。假若萌条因炼山晚而烧死了,须重新萌发,不但萌条弱又少,而且萌芽率降低到60%以上。

3.2深翻整地覆土,促进萌芽条新根生长

杉木林分主伐以后,由于林地裸露,水分蒸发快,土壤干旱,表土层杉木根系大量死亡,伐根伤口裸露面积大,在形成愈合组织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分就越多,造成伐根死亡,萌芽率就低,萌芽条生长也差。如果在干旱、高温季节砍伐,上述情形就更严重,所以,要采取措施,及时深翻整地,覆土埋伐根,防止水分蒸发,促使萌芽条既健壮又多,同时生长快。

事实上,杉木萌芽条不能永久依附在伐根上生长,而是要尽快萌发新根成为一株新生的独立植株,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萌条依附伐根生长后,由于伐根伤口面宽,除有萌芽条而形成愈合组织部分伐根保持生机外,大部分伐根及其根系都死亡,形成边腐(没有萌条的一边)或空心腐(伐根周围有萌条),所以,炼山后尽快深翻垦土覆盖伐根,做好保土、保水措施,加速萌条新根的生长。

3.3及时选好萌芽条并保持合理株数

杉木主伐1年左右,在每个伐桩上选留1~2根健壮的萌芽条,要注意萌芽条着生的位置,选留伐根靠上坡部位的萌芽条最好,两侧的次之,靠下坡部位的萌芽条不宜选用,因为下坡部位着生的萌芽条容易被风雪和泥土压折,同时,因为萌条树自身的重力影响,加大树干基部的弯曲,影响材质。

保持合理的萌条数,对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关系。为了培育优质、速生、丰产萌芽林,如果交通条件好,林地肥沃,劳力充足,能进行间伐利用的每伐根保留2根萌芽条,若交通条件不便,林地肥力中等,劳力不足,不能进行间伐的,每伐根上保留一根为宜。

3.4重视萌芽林地的大苗补植工作

因为主伐株数本来就比造林株数少得多,再加上一些丧失萌芽力的伐桩,密度就显得更不足,因此补植工作对于提高萌芽林的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补植一般是在伐后的第2年春天进行,要求大苗大穴进行补植,最好用速生阔叶树种补植,形成局部混交林,有利用改良地力。

夏大白菜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夏天气温高,病虫害多,对大白菜生长有较大影响。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夏大白菜栽培成功的关键措施有五点。

选择品种选择抗高温耐高湿、抗病虫的早熟品种,如夏丰40、夏宝、抗热白等。播种的时间参考市场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5-8月均可播种。

阴(凹)畦栽培夏大白菜最好是直播在阴畦上。阴畦土壤保湿力强,地表温度较低,有利于大白菜生长。

覆盖遮阳网和塑料薄膜夏季阳光强,雨水多,极不利于大白菜生长。在菜畦上方搭平架,架高1.5米,先盖一层农用塑料薄膜,再盖上50%面积遮阳网,避免菜苗遭强光直射和暴雨冲刷。早晚和阴雨天揭开遮阳网。

勤浇水施肥干旱天气,早晚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种植规模大的可采用微电泵喷洒清水、肥水,省工高效。浇肥水一般选用速溶速效的复合肥或叶面肥,如撒可富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10-15天浇施一次。

防治病虫夏季大白菜上的病虫害较多,如软腐病、根腐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等。应以预防为主:播种后,用50%多菌灵800倍液加90%敌百虫800倍液混合喷洒苗床,杀虫灭菌;真叶长出后及时喷药预防,可选用农用链霉素5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根腐灵1500倍液、甲霜灵800倍液喷雾或泼浇防治病害;蚜虫、菜青虫可用吡虫啉3000倍液、毒死蜱1500倍液、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周期以7-10天为宜,采收前一周停止用药。

多花黄精种子人工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多花黄精是一种中草药植物,我国南方多用这种植物入药,多花黄精可治疗精血不足、口干食少等症状。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技术就是今天要讨论的全部内容!

播种

进行不同播种期、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播种量和苗床覆盖物L9(34)正交的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评价育苗质量。结果:不同播种期的苗高、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出苗数有显著性差异;次年4月底育苗质量最差,次年2月底育苗质量较好。不同播种方式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总体上撒播育苗质量较好。L9(34)正交处理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有极显著性差异;苗床覆盖物对育苗质量影响最大。结论:多花黄精种子最佳播种期和方式是次年2月底和撒播,最佳播种深度、播种量、苗床覆盖物分别是1.5cm、29.4g/m2和遮阳网。

结果

多花黄精种子成熟后还需要适宜的低温和水分完成生理后熟,而贵州六枝地区冬季干旱少雨,提前播种不利于种子在育苗地完成后熟;本试验是播种前育苗地先浇透水,播种后再盖稻草和遮阳网,育苗地才能保持较充足的土壤水分,11月底和12月底播种的育苗质量才能较好;从育苗质量和管理成本考虑,建议多花黄精果实采摘搓洗后的种子和湿沙混匀放在室外贮藏,待到次年2月底播种育苗。

条播、穴播、撒播的育苗质量指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总体上撒播育苗质量相对较好;撒播快速方便能节省劳动成本,且撒播能使种子分散均匀,合理占用育苗地空间,有利于苗的生长,综合考虑建议多花黄精种子选用撒播育苗。

苗床覆盖物对育苗的质量影响最大,白色地膜覆盖苗床不能出苗,遮阳网覆盖苗床育苗的出苗数、苗高和叶长宽乘积最大,且遮阳网使用方便快捷,能节省劳动成本,综合考虑选用遮阳网覆盖苗床。播种深度1.5cm时出苗数最多,且其他育苗质量指标较好,是最适合的播种深度,因为播种浅了苗床上层土壤容易失去水分不利种子发芽和生长,播种深了虽能较好保持种子周围土壤水分,但播种深度越大种子在出苗之前消耗的营养和所受的阻力和机械磨损越多越不利于出苗生长。播种23.5g、47g和70.5g时虽然出苗数、苗高、苗长宽乘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播种70.5g时平均出苗数是播种47g的近两倍,2.4m2小区里出苗数已算少,所以播种70.5g,即播种29.4g/m2是较合适的播种量。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关键技术


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园林花卉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品种在园林绿化、景观美化和城市香化的众多花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园林栽植花卉的一道亮丽风景。

1.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品种的特征特性

(1)植株特征特性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品种的生长力强,枝密叶阔;株型紧凑,生长健壮;主干挺拔,侧生分枝数量多;株型较矮,平均株高38~40cm。

(2)花期特征特性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开花较早,花期拉长,同母本相比开花期提前15~30天。主体花在8月下旬初开,9月中、下旬盛开,花期长达45天。花朵多,花色多,每株花朵数都在250个以上,最多可达800个。花冠呈半圆形或伞形,植株横向冠幅50em左右,形态美观。花色以红、黄、粉、白、橙、棕和胭脂红色为主,共有15种颜色,花色配置适宜,花香极其浓郁,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3)抗逆性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品种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其抗寒性及抗病虫危害性也较强。在绝对低温-28.5℃的寒冷地区可安全越冬而不受冻害。不仅如此,其耐瘠薄、耐盐碱、抗倒伏力也较强。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更为适宜。

2. 栽培要点

(1)扦插与幼苗栽植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对土质和气候的要求不高,好管理、易养护、不用绑扎、不用修剪就可自然成形。通常在冬、春两季扦插。菊花扦插时耐潮湿,每天都要喷水1~2次,也可带蕾全光扦插,注意不要积水。如有积水则非常容易导致其枯萎死亡,遇有天然降雨时及时排出积水。在5~6月进行地栽,选用高度10cm左右、生长整齐的健苗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以3~4cm为宜。栽植时要注意保持根际土壤的完整性,并适当浇水。幼苗在生长期间无需施肥和喷药。

(2)肥水管理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在水肥管理水平高、栽植密度大时易贪青徒长,栽植时可通过调节密度、节制灌溉、适度修剪、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来控制。定植时间的早晚对开花时间的控制有一定影响,对植株的冠幅大小影响较大,定植早的植株冠幅大,花的数量多。栽植后通过修剪即可控制植株高度和开花时间的早晚。

病虫害防治
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在积雨较多、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发生严重。发病后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表面颜色发褐,背面较浅,轮廓不明显。病害严重时病斑连成片,使整个叶片焦黑而脱落。露地栽植的菊花以花期即9月受害最为严重。遇此情况,要及时清除病叶,喷洒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为害抗寒绿化型菊花系列新品种的主要害虫是蚜虫、红蜘蛛、粉虱等,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l5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在菊苗根际周围表土下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穴内施1.5g。施药后覆土掩埋,并浇足水。药效期一般为40~50天,注意施用呋喃丹时严禁喷雾,以免发生药害。

应用范围
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被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市花。菊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是一种实用植物。实用菊包括食用菊、茶用菊和药用菊等。

《花坛草花移植养护关键技术》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