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种花养花则是很多人与花相伴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十种玉米节水灌溉的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还必须推行科学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平沟灌

灌水垄沟深18~22厘米,灌溉水在玉米行间的水平沟内流动,靠重力和毛管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沟灌采用漫灌,减少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灌后土壤疏松,避免板结和减少棵间蒸发量。

2、长畦分段灌和小畦田灌溉

灌溉水进入畦田上,靠重力作用渗入土壤的灌溉技术。在土地平整程度不太高的情况下,采取长畦分段灌溉和把大畦块该病成较小的畦田块的小畦田灌溉方法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一般所提倡的畦田长50米左右,最长不超过80米,最短30米。畦田宽2~3米左右。灌溉时,畦田的放水时间,可采用八九成,即水流到达畦长的80%~90%时改水。

3波涌灌

将灌溉水流间歇性地,而不是象传统灌溉那样一次使灌溉水流推进到沟的尾部。即每一沟(畦田)的灌水过程不是由1次,而是分成2次或者多次完成。波涌灌溉在水流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几次起涨和落干,水流的平整作用使土壤表面形成致密层,入渗速率和面糙率都大大减小。当水流经过上次灌溉过的田面时,推进速度显著加快,推进长度显著增加。地面灌溉灌水均匀度差、田间深层渗漏等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尤其适用于玉米沟、沟畦较长的情况。一般可节水10%一40%。

4喷灌

喷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灌溉水,通过喷灌系统,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再洒落到耕地地面上的一种灌溉技术。它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形适应性强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对水资源不足、透水性强的地区尤为适用。一般情况下,喷灌可节水20%~30%。

5滴灌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灌溉水,通过滴灌系统,利用滴头或者其他微水器将水源直接输送到玉米根系,灌水均匀度高,不会破坏表土的结构,可大大减少棵间蒸发量,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技术。

6膜上灌

膜上灌是由地膜输水,并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入渗到玉米的根系。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灌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节水效果显著。目前膜上灌技术多采用打埂膜上灌,即做成95厘米左右的小畦,把70厘米地膜铺于其中,一膜种植两行玉米,膜两侧为土埂,畦长80~120厘米。和常规灌溉相比,膜上灌节水幅度可达30%~50%。

7皿灌

皿灌是利用陶土罐贮水,罐埋在土中,罐口低于田面,用带孔的盖子或塑料膜扎住,防止罐中水分蒸发。可以向罐中加水,也可以收集降雨:罐中的水通过罐壁慢慢向周围土壤供水,每个罐周围种34棵玉米。这种灌水方法只湿润局部土壤,减少了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8微喷灌

小型行走式喷淋机是一种节灌机具,通过其背负的水箱可进行微喷灌,喷水的同时还可一次性喷药、喷肥,节水效果明显。地膜玉米从出苗至大喇叭口期正值山区夏旱阶段,这一时期五米对水分反应敏感,其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养的蓄积与幼穗分化发育。该机具的利用将大大缓解夏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玉米幼穗分化,投入低而产出高。

9调亏灌溉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耐旱性较强,适度干旱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却能促进根系发展,增大根冠比,收到玉米蹲苗的效果。对玉米苗期调亏(灌溉水量有限)可以显著减少作物总需水量,而光合速率下降并不明显。复水后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加快,根系活力和光合速率提高。经过适宜的调亏处理,作物需水量大幅度降低,干物质累积总量虽然有所下降,而经济产量并未明显减少。水分利用率高于常规灌溉。

10控制性分根交替隔沟灌溉

玉米灌溉时,不是逐沟灌溉,而是通过人为控制隔一沟灌一沟,另外一沟不灌溉。下一次灌时,只灌溉上次没有灌水的沟,即玉米根系水平方向上的干湿交替。每沟的灌水量比传统方法增加30%~50%,这样分根交替灌溉一般可比传统灌溉节水25%~35%。大田试验表明,干物质累积有所减少,而经济产量和对照接近或稍高。水分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XzH52.coM品读分享

玉米石的养殖方法


玉米石别称白花景天,为景天科天属多年生草本肉质植物,叶片膨大为卵形或圆筒形,株丛小巧清秀,叶呈晶莹犹如翡翠珍珠,盆栽点缀书桌、几案极为雅致,非常极具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玉米石的养殖方法吧!

玉米石的生活习性

玉米石原产欧洲,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需施用太多的肥料,要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不要单纯施用氮肥料。不耐水湿,要防止盆土过湿,冬季更应该注意控制浇水。

玉米石的繁殖方法

玉米石用分株和扦插法繁殖,扦插可用小枝或叶片为插穗,极易生根。极耐干旱,忌湿涝。越冬温度-15℃以上。

玉米石的养殖方法

1、土壤:玉米石盆栽培养土可用沙壤土2份,腐叶土、河沙、碎砖石砾各1份混合配制。4~9月每月施肥一次。秋季增施磷、钾肥,冬季停肥。

2、浇水:玉米石为旱生花卉,浇水应严格控制。春季至秋初做到干透浇透,冬季少浇或不浇。浇水过多,株型散乱,叶片易脱落。

3、光照:玉米石除盛夏需遮阴外,其它时候均要多见光,长期摆放在光照条件下,叶色变成紫红色,较阴的情况下,叶色变为翠绿色。

4、温度:玉米石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越冬应放入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保持温度在10℃以上,温度低叶色也易变为紫红色。

5、换盆:玉米石1~2年于春季换盆一次,其茎叶易断易脱,换盆时应加以注意。换盆时还应进行适当修剪,使植株丰满。

6、施肥:玉米石不需施用太多的肥料,要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不要单纯施用氮肥。

7、病虫:水分过多,土壤通气不良,易患茎腐病和根腐病,应注意控制浇水量,加强通风,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玉米的高效施肥方法要点


玉米产量高低与施肥有直接关系,所以想要增产增收,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化肥的科学施用方法。

1.施肥原则

施用化肥时,要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粒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根外追肥。

2.合理施肥

要掌握玉米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用量。一般100kg玉米籽粒需要氮3.6kg、磷1.5kg、钾3.1kg。氮∶磷∶钾为2.4∶1∶2.1,玉米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的速度不同。玉米需肥量最多的时期是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氮底肥追肥一定要深施;磷在生产中以条施为好;钾在土壤中均匀分布有利于根系吸收。

3.提高化肥利用率

(1)底肥:要求深度为20cm左右,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且有机肥的肥效长,可以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要。氮肥底肥最好是尿素,施用量应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15%左右。据试验,施用适量氮肥做底肥,比氮肥全部做追肥增产10%左右。磷、钾化肥应占用施用总量的75%~80%。

当前可以选用氮、磷、钾有效成分各为15%的三元复合肥。施用底肥要尽量达到要求深度,否则容易底肥、口肥不分,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烧种、烧苗现象。在施用基肥时,必须考虑土壤、品种及其他栽培条件,确定施肥种类与数量。如黄砂土最好施用肥力高的农家肥;低温的黑粘土应施含有机质高的肥料,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地温;耐瘠品种可施质量差的杂粪、土粪;喜肥品种宜多施质量好的基肥。

(2)口肥: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的肥料称为口肥,口肥可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在基肥量不足或土质瘠薄的情况下施用种肥效果更为显著。口肥应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肥为主,即优质氮、磷、钾化肥及微肥。施口肥一定要做到种子与化肥隔离,口肥最好要施到种子侧下方3~5cm处。

(3)追肥:在玉米生育期间施入的肥料称为追肥,主要提供玉米吸肥高峰所需肥料。玉米一生中有3个吸肥高峰,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玉米进入拔节期以后,营养体生长加快,雄穗分化正在进行,雌穗分化将要开始,对营养物质要求日渐增加,故及时追拔节肥,一般能获得增产效果。

如果底肥足,可以适当控制追肥,时间可晚些;在土地瘠薄、基肥量少、植株瘦弱情况下应多施、早施,占追肥量的20%~30%。在土壤肥力低或底肥、口肥不足时,应在6片叶展开时追拔节肥,吉林省约在6月25日前后。

(4)穗肥: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的肥料称为穗肥。此期正处于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最多,是决定果穗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追肥的效果非常显著,占追肥30%~60%。只要在苗期生长正常的情况下,重施穗肥都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特别在化肥不足的情况下,一次集中追施穗肥,增产效果显著。

土壤肥沃、基肥和种肥充足,集中施穗肥;反之,分施追肥,并重施穗肥。土壤肥力高、底肥、口肥充足时,可在抽雄前7~10天追穗肥。这样可以避免早追肥前期植株营养生长过于繁茂,又有利于延长生育后期叶片功能期,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5)分次追肥:砂质土壤,特别是砂石土,不宜一次追肥过多,应分次追肥,可减少渗漏和挥发损失。追肥一定要深追。实践表明,追肥深度达到8~10cm比2cm深度增产10%~15%,肥料利用率提高15%左右。粒肥可根据情况而定,主要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百粒重。高产田占追肥的10%~20%。总而言之,按叶龄指数进行追肥,按照低产田前重后轻;中产田前轻后重;高产田前轻、中重、后补的要求分次进行深追肥。

水浇麦田灌溉技术


小麦灌溉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情况、苗情而定。土壤墒情够不够,要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小麦出苗来说,要求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16%,两合土为16%~18%,淤土为18%20%。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适宜的土壤墒情指标,作为灌溉的依据。气候情况主要是看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和气象变化,不同水文年份,应该有不同的灌溉制度。根据各地生产经验,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的地区,一般年份都要浇3~4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150~200立方米,湿润年份只浇1~2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50100立方米,干旱年份要浇5~6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250~300立方米。另外,浇水时必须注意气象变化,如冬灌时气温下降到0℃时就不能再灌,否则引起冻害死苗。后期浇水则要注意风速,浇水时如遇大风就会倒伏减产。苗情如何主要是看群体大小和单株生长健壮与否。对于群体过大的旺苗,一般应采取晚浇或不浇的办法,以控制继续旺长;对于弱苗,各时期浇水都应该采取适当早浇的办法,以促进弱苗变化。

1.播前灌水足墒下种是培育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小麦播种时,要求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以下时,出苗慢而不全,就应该考虑浇好底墒水。冬小麦灌底墒水有2种方式,一是在翻地前浇,二是在翻地后浇。前者灌水量小些,但灌水期提前,有利于冬性品种早播;后者灌水量大,使底墒更充足,对出苗有利,在不误播期的情况下,壮苗增产效果更显著。

2.冬灌是我国北方冬小麦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冬灌的目的是使小麦在越冬期有适宜的水分状况,使其正常生长,平抑地温,防止冻害,并可做到冬水春用,减轻翌春浇水的负担。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气温3℃左右。冬灌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时还会使麦苗徒长,不抗冻;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不能下渗,常发生凌抬,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从土壤水分来考虑,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也不宜冬灌,对这类弱苗,可把冬水改为分蘖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稻茬麦田,土壤透气性差,冬灌后麦苗易发红、发黄,在灌过播前水,足墒下种的情况下,分蘖后采取加强中耕保墒措施,不必冬灌。冬灌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地面积水,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根系窒息,分蘖死亡而减产。

3.春季灌水指冬小麦的返青水、拔节水和孕穗水。冬小麦3叶期进入分蘖和幼穗分化时期,冬小麦返青后是中上部叶片形成,年前分蘖生长,年后分蘖出现,幼穗加速分化发育的阶段,是冬小麦争取穗多、穗大、粒多的重要时刻。冬小麦返青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时,单株的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发育受影响。拔节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最低不能低于60%,否则成穗率低,单株分蘖成穗少,穗也小;孕穗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否则影响每穗粒数。一般认为小麦

四分体时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员最迫切、反应最敏感的时期,生理上称为临界期。对于冬小麦地区的低产麦田,一般都应该浇好返青水、拔节水。但是浇返青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开春后,主要应以划锄提高地温为主,可促进麦苗早返青,当地下5厘米处地温回升到5℃左右时,再浇返青水,对促进有效穗数有很大作用。高产田为了控制年后群体不过大,防止倒伏,一般在已经冬灌的基础上,返青时不施肥,不浇水,只进行松土保墒和深中耕伤根等措施,到起身、拔节期麦田开始两极分化时再结合施肥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不能缺水,应结合孕穗肥或单独进行浇水。

4.后期灌水指灌浆水和麦黄水。小麦抽穗期以后到蜡熟期,麦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80%,这个时期每亩日耗水量均在3立方米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浇好这两水。灌浆水是促进小麦籽粒形成,但灌浆期海水必须注意风雨,防止倒伏。麦黄水对于促进小麦灌浆,防御干热风,提高粒重也有很大作用。但如果前期灌水很少,这时突然灌水,重者会引起烂根,逼熟青干,降低粒重,轻者也会引起大面积倒伏。另外,对于施肥过量的麦田,一般也不宜浇麦黄水,免得调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而减产。

春玉米和夏玉米的不同管理要点


玉米按种植季节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各处与不同的农业生态和生产条件下,在施肥和管理上要做到因地制宜。

1、对播种的不同要求

春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东部,以吉林省为主,多为一年一熟的雨养农业。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其中产区西部春季干旱,往往要抢墒播种;产区北部生育期较短,早春寒冷,要做到播种不误农时。

而夏玉米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鲁中南丘陵、山东半岛及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多与冬小麦等越冬作物轮作。一般在6月中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宜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但又不能太短,否则玉米的增产潜力难以发挥;夏玉米拔节后容易遭受夏涝,要注意及时排水和防治病虫害。

2、对施肥的不同要求

春玉米产量一般高于夏玉米,肥料需求量也较大,但东北地区土壤肥力普遍高于黄淮海地区,所以具体施肥量要因土以产而定。就施肥总量的氮、磷、钾配比而言,夏玉米的磷低于春玉米,而钾则高于春玉米。

春玉米一般都有机械化播种、施肥条件,如果想在机械化施肥条件下进行一次性施肥,要选用高氮型复合肥并适当增加施肥量(如每亩50~60公斤),而且其中氮肥最好具有缓释性;应将全部肥料的1/4和其余肥料分别施到5~10厘米和10厘米以下的土层;而夏玉米因抢时播种,难以深耕施基肥,如果因抢播来不及施肥,应将氮磷钾肥结合定苗改在4~5叶期施入。施肥还要考虑到轮作特点,夏玉米与冬小麦相比,施氮量相当,但施磷量较少,施钾量较大,所以对两茬作物要统筹安排。

苗木栽培中不同灌溉技术的应用


苗木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以及人工灌溉水。对于北方地区的苗木,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的特殊性,前两者供水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苗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因此主要以人工灌溉方式为主。本文为您介绍苗木栽培养护中不同灌溉技术的应用。

苗木栽培方式的不同,其灌溉方式也有所不同: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

3、分株苗、移植苗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苗木生长气候条件不同,其灌溉方式也相应不同:

灌溉必须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灵活掌握。一般来说,春季到初夏,苗木处于旺盛生长期,南方雨水多,只要灌溉三四次即可?北方是干旱期,要灌七八次。播种苗、扦插苗则需要灌溉次数更多。

初夏,南方是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夏季北方常逢雨季,可不灌水。南方则不同,如果高温又干旱,必须增加灌水次数。秋季,虽然南北方雨量不同,但为了让苗木组织充实和木质化,准备越冬,一般不灌水。冬季,南方不灌水,北方则要在土地冰冻前灌一次冻水,以利于苗木越冬。

不同树种的灌溉方式:不同树种对水的要求各不相同,幼苗期差别并不太大,一般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随着苗龄的增长,差别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些耐旱树种,如臭椿、刺槐、丁香等更应注意,水多时要立即排水。对于一般树种则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结合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确定适宜的灌水量。

花卉知识:花卉合理灌溉技术


(一)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对于一切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花卉也不例外。常见草、木本花卉鲜重的40%~95%是由水分组成的。水同温度、光照一样,是花卉生存繁衍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因子。水分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甚至立地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都有很大影响,花卉生长中水的主要作用有:

(1)水是花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每合成1克有机物约需要0.6千克的水。

(2)水是溶剂花卉生长繁衍所需的营养物质都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被花卉根系吸收。

(3)水是介质花卉体内的呼吸氧化和各种复杂酶的促生化反应都必须在有水的环境和有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4)水是运输的媒介和动力花卉依靠水分的蒸腾维持正常的温度,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被植物吸收的水分约有98%用于蒸腾,只有2%留在体内,被用来建造植物体自身,难怪1株中等大小的一年生花卉,在其4~5个月的短促生命周期中,需要消耗50千克左右的水。

水是细胞原生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水分的不断更新交换能维持植物体内正常的渗透压,使花卉处于膨压状态,如花梗的挺立、叶片的伸展、花苞的开放等,都是离不开水的。

水分的含量还直接影响到花卉的生育状况,如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徒长,还会抑制花芽的分化,又会导致烂根和发生病害;水分过少则会破坏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使花卉处于凋萎状态。花卉的种子只有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含水量低于13%是大多数种子安全贮藏、稳定休眠的必要条件,花卉的越冬、越复、休眠也都需要有适宜水分条件的良好配合。土壤含水量对于任何栽培花卉都有三种不同的适宜状态,处于生存最适状态时,此时的含水量能有效地保持植物体内水分收支的动态平衡,促使生育健壮;高于花卉所能忍受的最高含水量时,将因土壤水分过多缺氧引起根系腐烂或窒息死亡;若低于花卉所能忍受的最低含水量时,将因根系吸不到足够的水分使生长停滞、花蕾脱落,最终逐渐失水干枯而死亡。

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也间接地影响花卉的生长。空气中湿度过大,对花卉有不良影响,往往使枝叶徒长,成为落花的原因。并且由于植物体生长柔弱,降低了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在成熟期,由于湿度过大,妨碍植物的开花并影响结实。但是在温室植物中,有不少种类是喜欢有较大的空气湿度的。例如,许多热带现叶植物,若湿度过低,反而影响其生育,这类植物在喜湿的同时也要求有适当的温度,如温度不能配合时,湿度也不宜过大。

水分含量除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外,还影响花卉的花芽分化和花色。在花卉栽培上常采用减水、断水等措施以促进花芽分化。例如,温室栽培的石斛(兰科植物)应于10月中旬起施行短期断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否则往往不能开化。对球根类花卉,水分常常是决定花芽分化迟早的主要因素。例如,郁金香的花芽分化,据实验,含水量愈少分化愈早。沙地生产的球根因含水量少发芽分化就较早。早掘的球根由于水分含量高,因而分化期延迟。

花色与水分关系较密切,适宜的湿度条件才能显现出各品种固有的色彩。一般水分缺乏时花色变浓。例如,蔷蔽的白色及淡桃色品种,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变成乳黄色或浓桃色;菊花也有同样的情形。据实验证明,当水分缺少时,由于色素的形成较多,所以色彩变浓。

(二)花卉的需水规律

各种花卉由于原产地水分环境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需水要求,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并在形态和生理结构上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如原产美洲荒漠地带的仙人掌类植物,为了适应当地降水极其稀少的干燥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强烈退化变小,变成针刺状,并有很厚的角质和蜡层覆盖,因而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不被蒸发,即使接连几年不予供水,照样还能顽强地生存下去。而大多数来自暖湿地带的常绿花卉,由于叶大而薄,组织柔嫩,且无致密厚实的蜡层和角质层保护,气孔又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水分的蒸腾量很大,因而对茎叶类器官水分的贮存甚为不利,为了维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就需要经常供给充足的水分。

根据花卉需水习性和对不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常见花卉分为以下几种:

1.水生花卉它们必须在水中生长。其营养器官拥有高度发达的通气组织,能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这类花卉如荷花、睡莲、石菖蒲等。

2.湿生花卉它们能生长在水分经常饱和的土壤上或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下,有较大的抗涝能力。这类花卉如水仙、花芦、蕨类、龟背竹、旱伞草、海芋、广东万年青、何氏凤仙、鸭跖草等,由于叶大而薄、柔嫩多汁、角质层薄、蜡层不显,根系表浅且分枝较少,在干旱低湿的环境中往往姿色不佳,甚或死亡,适宜在水分供应充足而又十分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在养护中应掌握宁湿勿干的浇水原则。

3.中生花卉适宜在土壤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条件下生长,过干和过湿的环境对其生长都不利,其耐旱性能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随种类和品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如桂花、白玉兰、海棠花等就较耐旱,而腊梅、夹竹桃、迎春等较为耐湿,所以在水分管理上不能完全一样,一般可保持60%的土壤含水量。而喜欢土壤湿度较低、空气湿度较高的花卉,在养护时应不断向空中喷雾或加大周围地面的湿度。

4.旱生花卉它们大多原产在干旱的荒漠地带,形成了适应干燥气候生态环境的独特的形态结构,如小叶型或叶退化,或气孔下陷,或茎肉质化,具有发达的根系等。这类花卉有仙人掌类、石莲花、虎刺梅等。在栽培管理中应掌握宁干勿湿的浇水原则,浇水过多,空气湿度过大反易引起烂根和炭疽、枯萎病等的危害。

花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在各生育阶段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播种后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便湿润种皮,使种皮膨大,有利于胚根和胚芽的萌发;种子萌发出土以后,根系较浅,幼苗又很细弱,应保持表土适度湿润;以后,为了防止苗木徒长,促使植株老熟,应降低土壤湿度,即所谓蹲苗,在苗期蹲苗,是培育壮苗有效措施之一;当生长到一定时候,相对干旱(在花卉栽培上称扣水或制水)还能使枝条停止加快生长,积累营养物质供应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时期,此时对梅花、桃花、偷叶梅、金柑、紫薇、紫荆等适当控水,少浇或停浇几次水,能抑制或延缓茎叶的生长,提早并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发育,从而达到花开繁茂、硕果累累的观赏目的。但在花卉的开花期内,土壤水分的供应就应保持在适当水平上,水分少则开花不良,使花期变短,水分过多也会引起落花、落蕾。此外,空气湿度对开花也有影响,湿度过小使花期变短,不能显现出各种固有的花色。但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花瓣霉烂,病虫害蔓延。

从总体上看花卉的需水特性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需水增多,茎叶营养生长阶段必须有足够的水分,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制供水,进入孕蕾和开花阶段需水最多,后期果实和种子成熟阶段需水又较少。因此,要根据花卉每个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进行浇水,使花卉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翠绿欲滴,一派锦绣。

(三)花卉的合理灌水

花卉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保持土壤适当的含水量是花卉正常发育和获得更高观赏品质的必要条件。由于花卉的栽培方式不同,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有一定的差别。

1.地栽花卉的合理浇水地栽花卉的浇水比较简单,多雨地区生产上要注意排水,尤其是雨后应及时排水,如久旱不雨,也需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使土面龟袭,以免扯伤根系。地栽切忌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园林,可采用喷灌和滴灌。

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和缺水季节,除采用抗旱措施外,必须根据雨量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灌溉,以满足花木在生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

地栽花木灌水量的大小及灌水次数主要根据花卉的品种、生育阶段、天气、土质不同而变化。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来掌握灌水,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花卉的生长季节进行灌水就全年来看,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多灌水,冬季地栽植物一般停止生长,且气温较低,则少灌水,不干不灌。就一天来说,灌水一般在早上进行,但在夏季,水分蒸发快,须在午后4时左右再灌1次;冬季早晨温度低,灌水反而不利,最好在上午10~11时灌水。

(2)要根据植物种类及生育期进行灌溉阔叶类、喜湿类植物多灌水,小叶、针叶类、仙人掌类少灌水。苗期应少灌水,进入生长旺期及开花期(需观果类)应多灌水,种子成熟应少灌水,休眠期更要控制灌水。此外,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的叶片、非洲菊的花芽受水灌后都易腐烂,这些特殊情况都需注意。

(3)要根据土质确定灌水量与灌水次数砂质士的孔隙度大,蓄水力强,易于不易涝,宜多灌水。黏质土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在注意防涝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旱,及时中耕松土,适当减少灌水次数,每次浇水量应酌情增加。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质地疏松,蓄容水量大,既不太易干又不太易涝,在相同情况下,灌水量及次数均可相应减少。

2.盆栽花卉的合理浇水盆栽花卉的浇水和地栽花卉有相同之处。两者都要考虑水质、水温,也要根据各种植物的喜温要求和所处生育阶段,以及当时的长势、长相、天气变化,看天灌水,看花灌水,选择适当的浇水时机和适宜的浇水数量。盆栽花卉的根系生长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因此浇水就较地栽复杂。盆栽花卉还要特别重视看盆浇水。

(1)看天浇水主要是看季节及天气的变化来决定是否需要灌水和需水量。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花木从沉睡的休眠状态中醒来,叶芽迅速萌发,部分花芽开始生长,盆花的需水量开始增加,尤其是北方春旱多风,盆花出室后的第一次水必须浇透,以后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升高,植株营养体的扩大,蒸腾和蒸发的加强,即要逐步增加浇水次数,缩短两次浇水的间隔天数,一般可由初春的每隔2~3天浇水1次,增加为1~2天浇水1次。春播的一年生花木,因此时尚处在播种出苗阶段,苗小、生长较为缓慢,消耗的水量小,平时浇水多了,反会降低盆内土温,影响幼苗生长。夏季天气晴热,日照强烈,又是多数花卉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此时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急剧增加,只有进一步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才能满足花卉的需水要求,遇晴天每天至少浇1次水。人伏天气更为炎热,且常常出现连晴高温干燥天气,使盆面强烈蒸发,盆内土壤水分急剧下降,此时正是盆花全年需水最多、耗水量最大的季节。旱害是盆花越夏的一个严重威胁,稍有不慎,即可因旱萎蔫甚至于死。故遇晴天早晚都应浇1次水,特殊情况见盆土发白变干时还需适时补水。但夏季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盆花,如仙客来等,应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尽量保持适度干燥,但又不能过干,过干了对越夏休眠的花木也是不利的。秋季正是由夏入冬的转折时期,日照减弱,气温逐渐下降,盆栽花木重新转入缓慢的生长时期,此时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相应地又较夏季明显减少,一般2~3天浇1次水就可以了。冬季是全年气温最低的季节,大多数盆栽花卉要转入室内越冬,落叶花木地上部叶落枯萎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植株蒸腾微不足道,一般盆土不太干就不需浇水,干浇湿停,适当偏于反而对多数花木越冬有利。温室内的花卉一般1~2周浇1次水,至多4~5天浇1次水就可基本满足需要,千万不可浇水太多太勤。

②看天气:应对不同的天气采取不同的浇水方法,并根据天气的变化趋势适时适量地进行。遇干旱多风天气应多浇、浇透,遇阴天预报本来有雨时则应停浇、少浇或缓浇,遇阴雨连绵天气非但不需浇水还需随时排除盆中的积水,雨停后还应注意扣水。相对湿度大的天气应少浇,让盆土偏干些,而前期少雨,相对湿度小,未来又预报无雨时应多浇。

(2)看花浇水看花浇水就是根据各种花卉的喜湿要求,所处生育阶段以及当时的长势、长相,选择恰当的浇水时机和适宜的浇水数量。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品种确定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喜湿而需水多的花卉多浇;喜旱而需水少的花卉少浇。一般草本花卉茎叶柔嫩,需水较多;木本花卉茎干坚硬需水较少。仙人掌类及其他多浆植物宁干不湿;球根、球茎类花卉不宜久湿过湿;牡丹等肉质根喜燥恶湿,不宜多浇;水生类花卉喜水怕旱。冠径大的阔叶、多叶类花卉宜多浇,冠径小的窄叶、小叶类花卉宜少浇。

②要根据花卉的生育阶段浇水确定时间与浇水量:处于生长旺盛阶段的花卉需水多宜多浇,处于生长缓慢阶段的花卉需水少宜少浇。大多数花卉苗期需水量不多,蹲苗期还要适当控制浇水,生长旺盛期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部分木本花卉花前期还需适当控水,直到花芽分化结束时再恢复正常浇水。进入开花期盆土间干间湿,花后盆土不可过湿。种子和果实成熟阶段盆土宜稍偏干一些,休眠阶段应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土壤不过分干燥就行。盆花是否需要浇水,往往从外部形态上有所反映,如新叶利嫩叶以及幼蕾、幼花萎蔫表明花卉开始缺水,打蔫的轻重能够大致反映出需水的多少;反之植株徒长、茎细柔嫩、叶薄而黄、花蕾稀疏表明浇水过多。有时花卉受湿害后也会出现受旱花卉常见的叶黄、落叶和落花的症状,要区别决定是否浇水,如植株确因受旱出现叶子和嫩枝下垂等严重萎蔫症状时,最好不立即浇水,而应先将盆花移置阴凉处,稍浇一点水,待枝叶基本恢复常态后,再浇足水,即可恢复生机。如是由于盆内长期水分过多,应及时将盆花移放通风良好的避光处,停止施肥,严格控制浇水,注意疏通排水孔,及时进行深中耕松土,以促进水分的蒸发和改善根区的透气状况,对蔫萎的枝叶喷洒少量水雾,也有利于根系的愈合和恢复,保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如是由施肥过浓引起的植株萎蔫现象,则应立即遮阳,反复浇水,以降低过高的土壤溶液浓度,同时将盆底抬高,以促进过多的水分迅速地由盆底孔溢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喜旱性较强的盆养花卉,在刚开始受旱时,外部形态并未出现异常现象,而一旦直正出现明显的萎蔫现象时,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植株的观赏效果,这时再来浇水,显然为时太晚。因此,从外部形态来判断盆花是否需要浇水,有时也并不完全可靠。

(3)看盆浇水盆栽花卉要特别注意看盆浇水,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花盆的大小:小盆容士有限,贮水量较少,且表面积较大,比大盆失水多,干燥快。故小盆的浇水次数宜多,浇水量直少。但每次浇水的数量大盆应比小盆稍多一些,否则容易出现腰截水现象。如盆小不能满足需要时,就应及时更换大盆。

②看花盆的质地:常用的泥瓦盆质地比较粗糙,盆壁里有无数细微的孔隙,这些孔隙具有很强的渗水透气性能,每天经由这些孔隙散失的水分也是相当可观的。而紫砂陶盆、彩釉瓷盆等,质地十分细腻,盆壁里的孔隙很少,渗水透气性能太差。质地粗糙的花盆浇水次数需要多一些,每次的浇水量需要大一些,而使用陶瓷盆养花浇水切忌太多太勤,否则极易引起烂根死亡。陈旧的泥瓦盆由于盆壁扎隙多半已被泥位堵塞,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也应酌情减少。

③看盆内的土质:砂性较重的土,质地较粗,孔隙度大,渗漏水快,蓄容水量小,持水力弱,易于不易涝,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黏性重的盆土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在注意防涝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旱,及时中耕松土、破除盆土表面板结,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每次浇水量则应酌情增加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其盆面蒸发较低,质地疏松,蓄容水量大,供水量、次数直适当减少。

④看盆土的颜色和重量:干燥时土壤颜色变浅,重量变轻,硬度增大。潮湿的土壤则相反。因此,如果你的盆土颜色发白,重量较轻,手感坚硬,说明盆土已于,应及时多饶些水,盆上仍呈暗灰色或深褐色,重量沉实,手感松软,说明土壤潮湿,暂时还不用浇水。

⑤听盆钵的音响:当你用手指轻轻叩击花盆,如果盆壁发生脆亮的声响,表明盆土偏干,应当浇水;如果盆壁发生低而沉闷的浊音,表明盆土偏湿,暂时还不用浇水。

⑥看有无异常情况需要处理:例如,新上盆的花卉在土壤水分不足时,常会出现盆、土壤分离的现象,此时若直接大量浇水,势必造成水分沿着分离的裂缝经由盆底孔迅速流失。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先用培养土把盆壁四周的裂缝堵塞,再缓缓地注入少量水分,待盆土浸润后,再按常规方法浇水。

玉米石的施肥方法与注意事项


玉米石,又名白花景天,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第一次听到它的名字我笑了,难道玉米还能长出石头。后来了解到了它是萌萌哒多肉里的一种呢!它的小瓣瓣有的是卵形,有的则是圆筒形,整体看起来小巧清秀,成株后是低矮丛生状,它的叶瓣晶莹透亮,就像珍珠翡翠般漂亮,被它的样子萌的不行。对于新手而言可能不知所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它养的胖胖的,下面小编从施肥这方面来着重大家介绍一下吧!对于肥料的需求
玉米石的生长并不需要太多的肥料,而且,如果用来养育的土壤是比较肥沃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对于肥料的需求量就微乎其微了,只要当盆里的土壤比较贫瘠了,才需要通过肥料来补给它生长过程需要的养分。当然了,如果你希望它可以生长得更好,适当地使用肥料也是可以的。

关于肥料的选择
平时可以选择普通的肥料,不过也不能单纯的使用普通氮肥,还需要注意含有磷和钾肥料的使用,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使用N、P、K复合肥。

关于施肥的方法
在玉米石未成株的时候,使用水溶性的肥料或者液态肥料,在温暖的季节里,每个月给予一到两次的养分供给。
施肥的时间
成株的玉米石一般在每年的4-9月期间每个月都可以操作一次,10月份以后它就进入了休眠状态,一般在这个阶段并不需要施肥的,因为盆中的土的肥分就已经足够满足了此阶段玉米石的生长需求。但是,要是玉米石开始开花了,这个阶段它是比较需肥的,就增加用肥次数来给予养分的补充。

小贴士
其实,多肉植物缺肥的症状并不常见,但是肥料多了导致多肉植物伤亡的倒是很经常遇到。所以,一定不能过度施肥。还有由于液态肥里面有一定的水,所以浇水可以稍微克制一点。不然可能会出现和浇水不当相似的副作用,本身玉米石的生长是比较缓慢的,切忌希望通过增加养分来加速它的生长。记住了这些,小编相信各位新手花友们能养出漂亮又萌萌哒的多肉哦~

竹节水草怎么养护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节水草怎么养护”,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竹节水草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水生植物,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绿色给家庭或办公室的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合理的养护方法可以让竹节水草更好地生长,并保持其美丽的外观。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水培容器。竹节水草可以使用各种容器进行养护,比如玻璃瓶、花瓶或者透明的玻璃容器。无论选择哪一种容器,都要确保容器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以容纳竹节水草的根系生长。

我们需要准备好适合的营养液。竹节水草适合生长在富含营养的水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专用的水生植物养护液,或者使用一定浓度的植物肥料进行养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对竹节水草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需要注意给竹节水草适当的光照。竹节水草喜欢充足的阳光,但是过强的阳光会对其生长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可以将竹节水草放置在室内的明亮位置,但是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到竹节水草上。如果室内光线不足,可以使用适当的人工照明补充光照。

竹节水草也需要适当的温度。一般来说,竹节水草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温度在15℃至30℃之间为宜。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会影响竹节水草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所以,在冬季或者寒冷的地区,我们需要将竹节水草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室内环境中。

除了上述的养护要点,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竹节水草的生长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定期检查可以发现植株是否有虫害或病害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还需要定期更换养护液,保持营养液的新鲜度,以促进竹节水草的生长发育。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竹节水草的养护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掌握好适宜的容器、营养液、光照和温度等要点,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就能够让竹节水草健康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希望以上的养护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玉米不同地区的科学施肥方法


对于春玉米不同的科学施肥,需要注意温暖湿润春玉米区和雨养旱作春玉米区的不同施肥方法,现将春玉米不同地区的科学施肥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温暖湿润春玉米区

1.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合理的氮磷钾肥用量。

(2)氮肥分次施用,尽量不采用一次性施肥,高产田适当增加钾肥施用比例和次数。

(3)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5)肥料施用必须与深松、增密等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

(6)中高肥力土壤采用施肥方案推荐量的低限。

2.施肥建议

(1)推荐17-17-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4-29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4-16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9-34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4-39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9-22公斤/亩。

(5)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0-24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1-14公斤/亩。

二、雨养旱作春玉米区

1.施肥原则

(1)有机-无机肥相结合,以腐熟和含水量偏大的有机肥为好。

(2)贯彻肥料深施原则,施肥深度应达10-20厘米,播前表面撒施肥料要做到随撒随耕。

(3)掌握平衡施肥原则,缺锌地块要注意锌肥使用。

(4)根据春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提倡大喇叭期追施氮肥。

2.基追结合施肥建议

(1)推荐15-20-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2-16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9-22公斤/亩。

(5)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

3.一次性施肥建议

(1)推荐26-13-6(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肥,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4)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素,配方肥推荐用量55-6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5)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0-4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竹节水草怎么好养活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卉很有帮助,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竹节水草怎么好养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节水草,又被称为华南藻,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绿色,因此在水草爱好者中颇受好评。许多人对于如何养活竹节水草不甚了解。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竹节水草的知识和养护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需要了解竹节水草的特点。竹节水草生长在水中,它的茎部呈现出节状,因此得名竹节水草。竹节水草的叶子呈线状,交错分布在茎部上。竹节水草的主要特点是茎长且茂密,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还能为观赏鱼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地。

我们来了解竹节水草的养护方法。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竹节水草生长的水体。竹节水草适应范围较广,可以生长在淡水、盐水以及中性水体中。竹节水草对光照和水温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水体时,应保证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竹节水草的栽培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将竹节水草直接种植在底座上,底座可以是石头、沙子、泥土等。也可以选择将竹节水草绑在石头或木块上,然后放入水中。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确保竹节水草的根部能够充分接触到水体中的养分。

竹节水草需要适当的光照条件。光照是竹节水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促进竹节水草的光合作用,并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养竹节水草的生长。一般来说,竹节水草需要每天6至8小时的光照,可选择人工灯光或阳光照射。如果采用人工灯光照明的方式,应选择适宜的灯具,并保持适当的照明时间。

竹节水草需要适宜的水温。水温是影响竹节水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竹节水草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0°C至30°C。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竹节水草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养护竹节水草时,要定期检测水温,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整。

第五,竹节水草需要适当的养分供给。竹节水草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养分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为了满足竹节水草的养分需求,可以使用水草专用肥料进行施肥。另外,养护竹节水草时,可以通过定期更换水体或添加适量的营养液来补充养分,以保证竹节水草的正常生长。

竹节水草的养护还需要定期的修剪和清洁工作。竹节水草生长迅速,如果不进行及时修剪,会影响池塘的观赏效果。定期修剪竹节水草的顶端,可以促进其分枝生长,使其形态更加丰满。另外,竹节水草的底部可能会积累较多的泥沙和藻类,因此应定期清洗竹节水草,并移除附着在茎叶上的藻类。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竹节水草的养护并不复杂,只需注意光照、水温、养分和修剪等关键因素即可。通过合理的养护方法,我们可以欣赏到竹节水草的独特魅力,为水景增添一份生机和美丽。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帮助到对竹节水草感兴趣的朋友们。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白,满山遍野的芳香,站直了身子,在风的吹动下,舞出美丽的英姿!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花让我们忘却生活的烦恼!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花卉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十种玉米节水灌溉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