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番茄退绿病毒病怎么防治?(精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适当调整播种和定植期

苗期和开花初期受到病毒侵染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重,后期感染发病较轻,危害较小,因此前期防止番茄感染是防治病害的关键。定植时间应尽量避开粉虱的活动高峰期。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对烟粉虱和白粉虱的发生、繁殖及传播有利,因此,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适当提前春茬番茄和延后秋延迟番茄茬口的定植时间,避开烟粉虱和白粉虱大发生期,对该病毒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促使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棚内高温。结合整枝打杈及时发现病株并立即拔除,另外,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减少粉虱的寄主植物。

3.防控传播介体

物理防控,育苗棚必须提前做好预防番茄退绿病毒侵入的准备,苗期感染番茄退绿病毒是造成番茄绝产的直接原因,因此,育苗棚应与种植棚室分开,选择远离粉虱的地点集中育苗,可将50-60目防虫网覆盖整个育苗棚,也可将育苗棚隔成大小不同的网室,注意及时闭严出入口,苗床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简称黄板)诱杀和监控粉虱成虫。种植棚前的放风口和棚顶的放风口覆盖50-60目防虫网,以防止烟粉虱的侵入,减少外部病毒的传入。可在种植棚室内悬挂一定数量的黄板,既可预警传播介体的发生,又可诱杀病毒传播介体。

4.化学防控

种苗移栽前3天喷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止带虫种苗移入棚室。定植后如发现粉虱零星发生,需及时喷施农药防治传播介体,可以选用的药剂有: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5-7天喷1次,交替用药,施药时必须做到喷施均匀,面面俱到。棚室中也可以使用异丙威烟剂等烟雾剂。

5.使用植物生产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

在番茄的生长前期,可以叶面喷施含锌、硼、钙的叶面肥,促使番茄生长旺盛,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番茄退绿病毒的危害。番茄感染该病毒后,可以使用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和植病灵等病毒钝化药剂,减缓危害。

xZh52.Com小编推荐

番茄灰斑病的防治(精选)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番茄灰斑病的防治(精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番茄灰斑病的防治

一、番茄灰斑病的症状

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初呈褐色小点,后扩展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大斑,后期迅速扩大至叶片的1/3—3/4,轮纹不明显,其上着生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边缘暗色,易破裂或脱落。

茎部染病多始于中上部的枝杈处,初为暗褐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斑,病部粗糙,边缘褐色,有小黑点,轮纹不明显,易折断或半边枯死。严重的茎髓部腐烂,中空或仅存维管束组织。

果实染病蒂部附近呈水浸状黄褐色凹陷斑,并产出深褐色轮状排列小点,后果实腐烂。病部不软化腐败,一般较坚硬。

二、番茄灰斑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内及地表渡过不良环境,当遇到阴雨天气及浇水后,大棚温度上升到20℃以上,放射出分生孢子,侵害番茄,经在大棚内不断繁殖,积累病原,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病菌主要靠气流、喷雾、人工操作传播。

三、番茄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果:采收时及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果,病残体集中烧毁、深埋、减少初侵染。

2、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3、化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傍晚封闭大棚,用22%百菌清烟剂熏,亩用量300—400克,7—10天熏一次,连熏3次。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性。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精选养花技巧)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辣椒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分布比较广泛,辣椒感染了辣椒病毒病就会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严重降低了辣椒的产量。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辣椒比甜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

2、适时播种,尽早定植

适时播种,培育株型壮矮的秧苗,或利用保护地设施早栽植、早结果,待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壮健、抗病力强。

3.浸种催芽

种子用10%磷酸三钠浸泡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4、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和间套作。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在采收期注意保水保肥。

5、防治蚜虫

苗床选择周围种植高秆植物的地块,可预防蚜虫迁飞传病。用银灰色的薄膜或纱窗,或用普通农用薄膜涂上银灰色油漆,平铺畦面四周以避蚜,防效可达70%以上。利用蚜虫对黄色趋 向性强的特点,每亩地插6~8块黄色诱蚜版诱杀。药剂治蚜可选用20%辛氯乳油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50%马拉硫 磷1000~2000倍液等喷杀。

6、药剂防治

发病后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病毒K300~4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铜氨合剂400倍与0.1%硫酸锌混匀喷雾防治,隔7~10 天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各地栽培习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叶细长、果实为牛角形或羊角形的辣椒比叶大而阔、果实为灯笼形的甜椒抗病毒病,耐热品种比耐寒品种抗病毒病。较抗病的甜椒品种有农大22号、农发甜椒、农乐甜椒、中椒5号、甜杂6号等。

②种子消毒。

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分钟,捞起种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或播种,消灭种子上传播的病毒。或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70℃的恒温箱内干热处理3天。进行种子消毒。

③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实行2年以上轮作,田间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当提早定植,提高温度、湿度,促进辣椒早发、快发,增强抗病能力。采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遮阳网,防止高温和烈日曝晒。或采用与玉米、豇豆、菜豆、瓜类等高秆作物间作,避免强光高温危害。

④及时防治蚜虫。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如何防治红叶李病毒病


红叶李又称紫叶李,是落叶小乔木。其叶色紫红艳丽,作为观赏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红叶李苗木使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及嫁接苗的大量繁殖,危害红叶李的病虫害也随之加剧,特别是红叶李病毒病尤为严重。其外部典型症状是:叶片褪色变淡绿或淡黄,变小,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每一株顶部叶片褪色尤为明显。外部症状初见于4月中旬,在苗圃地,该病出现外部症状的发生概率很高,并伴有大量的蚜虫危害。

红叶李病毒病一旦发生蔓延,不但观赏价值大大下降,而且防治也相当困难,目前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强红叶李病毒病的检疫。在苗木原产地检疫时,发现带病毒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在苗木调运检疫时,严禁将带病毒株调进。

2.选留无毒种苗圃地及无性繁殖材料。红叶李苗木绝大多数是经过嫁接繁殖的,因此一定要采用无毒枝条防止嫁接感染。

3.除治传毒介体。红叶李病毒并的传播介体主要是蚜虫,除治蚜虫最重要的是掌握关键时刻。在四月上旬用苏灭杀丁2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精选)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精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苍兰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及时喷洒46%的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至2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的马拉硫磷1500倍液等农药或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3000倍液及时喷洒,杀灭蚜虫等传毒昆虫,防止病毒传染到健康的植株上。

2.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

3.重新选购健康无病毒种球栽种,或注意挑选未感染病斑点植株产生的子球留种,并重新更换新鲜不带病毒的培养土栽种。

4.种子一般不带病毒,其结出的种子经过消毒,可用于播种繁殖、培育开花的种球。

5.对操作工具,包括剪子、铲子还有操作者的手,用3%-5%的磷酸三钠或热肥皂水消毒。

6.发病初期用0.5%的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5%的菌毒清水剂400-500倍液、1.5%的植物灵乳剂700倍液、0.2%的高锰酸液等喷雾,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亦有一定的效果。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病毒病是危害花卉植物的一类特殊病害,近几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其在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与一般病害差异较大,为了便于正确识别、防治,现将诊断识别及防治要点分别细叙如下:

一、诊断识别 1.症状诊断 花卉病毒病症状特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变色:包括“花叶”、“斑驳”、“碎色”3个类型。“花叶”指病叶上出现深浅绿相间的斑块。“斑驳”指病叶上有褪绿斑点,点较大,边缘不明显,分布不均匀。“变色”现象表现在花瓣上称为“碎色”。

(2)褪绿、黄化:全株或部分器官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

(3)斑点、条纹:常发生于叶、茎、果实等部位,表现为坏死斑、坏死条纹、褪绿斑或褪绿条纹。

(4)环斑、栎叶:二者多出现在叶片上,同心纹形的斑称为“环斑”。沿叶脉有栎树叶状变色纹的称为“栎叶”。

(5)明脉、黄脉、脉带:明脉和黄脉为花叶症状的前期,先为叶脉透明称“明脉”,继而叶脉变黄称“黄脉”,“脉带”是沿叶脉变深绿色。

(6)皱叶、卷叶: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变形。叶脉生长受抑制,叶肉仍然生长,叶片变皱,叶缘向上或下卷。

(7)丛生、矮化:病株顶芽受抑制,侧芽大量萌发,枝条丛生者称“丛生”或“丛枝”。节间缩短,植株均匀变矮称“矮化”。

(8)耳突:病叶背面叶脉上产生突起,形似耳朵状,称为“耳突”。

2.田间观察与分析 田间现场观察分析对于病害诊断意义较大。病毒病害在症状特点上易与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空气污染等所引起的病害相混淆。受病毒侵染植株在田间分布多为零星分散,病株附近有健株。植株发病后往往不能恢复。非侵染性病害多数为成片发病,这种病害通过增加营养和改善环境条件可恢复健康。花卉病毒病只有明显病状而无病征,病毒病症状中多为花叶、黄化,且常常表现为系统侵染,较少有腐烂、萎蔫症状。当然,病毒病状有时也易发生变化,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寄主种类及品种上,会有差异,有些病毒病会因温度等变化而出现隐症。 3.利用内含体诊断 植物细胞经病毒感染后会产生与其他细胞结构不同的微小个体,这些个体的形状与组成都各不相同,称为“内含体”。通过显微镜观察具有特殊形状的内含体,可以诊断病毒病,但单纯用内含体诊断也并不可靠。

二、传染方式

1.汁液传染 汁液传染通常只发生于花叶型病毒病。在自然界中,有些病毒病可以通过病株、健株的枝叶间相互摩擦或人为接触摩擦发生传染。其他管理操作如移苗、整枝、抹头、插花、切取无性养殖材料等,使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而传播病毒。

2.媒介传染 以昆虫为主,尤其以蚜虫、叶蝉最常见,其次为土壤线虫及真菌。

3.无性养殖材料传染 由于病毒病为全株性侵染,一旦感染病毒,寄主植物和各个部位一般都带有病毒。如块茎、球茎、鳞茎、块根、走茎、插条、接穗、接芽、苗木等都可以传播病毒病。

4.土壤传染 土壤传染实际是土壤生物与寄主植物间的接触传染,分为两种,一是土壤中的线虫、真菌传播,二是土壤中带病毒的有机物传播。

5.种子及花粉传染 种子中的胚及花粉常常会带有病毒,因而通过播种及花粉能传播病毒。

6.菟丝子传播 由于菟丝子与多株寄主植物的维管束连在一起,因而传播病毒非常容易。

三、防治方法

1.消灭及减少侵染源 随着国际间花卉业交往日益频繁,许多病毒会带到一些新的地区或传播到一些新的植物上。所以,首先应加强花卉病毒病检疫。其次,选留无病毒种子及无性养殖材料,或进行茎尖脱毒,第三,铲除杂草寄主。

2.防治传毒媒介 用各种方法消灭蚜虫、叶蝉、线虫,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3.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 栽培措施包括适期播种、保护地栽培、人工基质的配制、科学肥水管理等系列措施。花卉生产力求精耕细作,田间卫生。在进行栽培操作如摘心、剥芽、扦插时,工具应经常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毒。

4.热处理钝化病毒 利用某些病毒受热以后的不稳定性,使病毒失去活性而获得无毒苗。可采用温汤浸渍处理及热空气处理。热处理法去除病毒,只需简单的恒温设备即可,时间也短。但是高温处理不当会影响植物生长,严重者使植物死亡,且病毒去除率也并非百分之百。

5.药剂防治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研制出很多对蔬菜病毒有效的药剂,如植病灵、菌毒清、病毒灵、病毒特以及912钝化剂、抗毒剂1号等,但用于花卉的报道还不多。  

榕树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又名榕树斑叶病、斑叶榕。我国南、北方都有零星分布,危害榕树以及厚叶榕、人参榕等。

症状 受害榕树叶片不规则块状失绿而变为乳白色,白色斑相互连合而成为更大白斑,通常叶缘白色,叶片主脉两侧仍保持绿色。病株较健株矮小,枝条细弱,叶片较薄,绿色亦较淡。病株叶片均表现症状。

发病规律 病毒引起。该病在花圃零星分布,为系统侵染的病害,可通过病株枝条扦插、压条繁殖而扩散。其他传毒介体不明。

防治和利用

(1)加强栽培管理,减轻病情。榕树性喜高温多湿,日光充足,生长适温20~30℃,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佳,排水良好,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宜。每1~2个月追肥1次,注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尤其是人参榕。采用扦插、高位压条法繁殖,人参榕需用播种法繁殖。一般榕树繁殖不要利用病株的枝条扦插或高压。

(2)可作为园艺品种----斑叶榕,适当繁殖观赏。

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花卉,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矮牵牛病毒病发生在矮牵牛全株,因病毒种类不同而症状不一。矮牵牛病毒病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条斑、黄斑、褪绿斑或白色坏死斑;叶脉坏死,叶子扭曲;节间增生、细弱,多分枝,黄化,丛生;花畸形、碎色、暗环斑等。养植过程中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矮牵牛病毒病的发生规律

矮牵牛病毒病由媒介昆虫(蚜虫)、汁液接触、种子或土壤传毒。干燥低湿有利于发病。

矮牵牛病毒病的病原

矮牵牛病毒病的病原有甜菜曲顶病毒Beet curly top virus (BCTY)、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c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en wilt virus (BBWV)、矮牵牛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body (MLO)、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矮牵牛星状花叶病毒Petunia astoroid mosaic virus (PAMV)、矮牵牛黄斑驳病毒Petunia yellow mottle virus (PYMV)、烟草坏死病毒Tobacco necrosis virus(TNY)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Y virus。

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采用矮牵牛茎尖培养脱毒和组织培养繁殖无毒苗。

2、消灭媒介昆虫(蚜虫),可在矮牵牛蚜虫发生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预防人为接触矮牵牛传播,对接触过病毒材料的工具要用肥皂或洗涤剂洗后才能接触健株。

4、加强矮牵牛的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发病和降低传病率,减轻为害。

这些就是整理的一些矮牵牛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矮牵牛资讯,尽在火爆农资招商网。

1、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组织培养繁殖无毒苗。

2、消灭媒介昆虫(蚜虫),可在蚜虫发生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预防人为接触传播,对接触过病毒材料的工具要用肥皂或洗涤剂洗后才能接触健株。

4、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发病和降低传病率,减轻为害。

病毒病、线虫病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病毒病

为害对象:大丽花、百台、牡丹、兰花、菊花、蔷薇、水仙

为害状况:被害植株呈现花叶畸型、丛生、矮化、斑点、萎缩等症状。

防治方法:

l、加强检疫工作。

2、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3、及时做好带病昆虫(如蚜虫、叶蝉、白粉虱等)的防治工作。



线虫病

为害对象:仙客来、菊花、蔷薇、大丽花、凤仙花、银杏。

为害状况:一类为害叶,叶淡绿色。上有淡黄至褐色斑点,叶渐枯,严重时,花小或畸形,甚至未开花就枯萎;另一类为害根部,形成虫瘦,致使根部腐烂,受害植株生长衰弱,叶黄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

l、土壤消毒:苗床用滴滴涕剂23—30毫升/㎡或80%二溴氯丙烷5—8毫米/㎡。

2、发现病标,彻底拨除、烧毁,并进行土壤消毒。

西瓜病毒病


西瓜由于蚜虫引起病毒病,请问如何治疗,能否治愈?急盼

姓名:无奈 单位:黑龙江宝清 联系电话:13206787465 2010-06-02

专家解答
您好!
西瓜病毒病是近年来危害西瓜的三大病害之一。受害轻者影响品质、产量,重则大面积绝收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淮北地区瓜类尤其是无籽西瓜生产。现将该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发病症状:
西瓜病毒病是由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株呈系统花叶症状,初期根部叶片出现黄绿花斑,顶部叶片出现淡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变小,即小叶或皱缩畸形,轻病株尚能结瓜但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以坐瓜。
二、发生规律:
西瓜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在高温、干旱、强光照下通过媒体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播,土地瘠薄、植株缺肥、管理粗放、生长势弱、缺水的地块容易发生此病。病毒病主要在夏季发生,即春西瓜的生长中后期,露地西瓜发病重于地膜覆盖西瓜,地膜覆盖西瓜发病重于大棚西瓜。
三、防治方法
1、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品种,如特大新红宝、庆发系列。
2、农业防治。
从无病瓜选留种,并用10%磷酸钠浸种10分钟。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膜避蚜。西瓜田四周围400米最好不种瓜类作物。在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同时在西瓜膨大期喷洒1000毫克/千克抗旱剂1号,每亩50千克药液左右,可促进西瓜膨大,增加糖分,控制水分消耗,提高植株抗旱抗病毒能力,提高品质和适口性 3、药剂防治。
田间及时防治蚜虫,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隔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即可。若在喷施时每亩加入20克多得或绿源999,防效更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番茄芽枯病怎么防治?养花小技巧


“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番茄芽枯病怎么防治?养花小技巧”,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番茄芽枯病怎么防治?

番茄芽枯病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选用无病土育苗。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

在播种或定植时,穴施10%粒满库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粒满库颗粒剂,每亩10公斤;番茄生长期间发生线虫,应加强田间管理,彻底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与此同时,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

番茄芽枯病是高温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多发生在夏秋连续阴天后突然放晴,引起生长点的枯死。由于生长点枯死,刺激侧枝多发,影响到主穗番茄的正常生长。

在防治上应当以预防为主。遇到这种天气要设法在放晴后使棚温低一些,避免出现灼伤。有遮阳网的,可以用遮阳网。如果番茄棚室的土壤干旱,可以溜一小水。再就是要给番茄整一次枝,在顶部重新培养起一个强壮的侧枝,逐渐地就可以恢复正常。

番茄白粉病如何防治比较好?(精选养花技巧)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番茄白粉病如何防治比较好?(精选养花技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番茄白粉病如何防治比较好?

了解到番茄犯白粉病时的一些危害为害症状、发病特点,才能对症的防治。

为害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叶柄、茎及果实上。叶片染病,初在叶面出现褪绿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粉斑,表面生白色絮状物,是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起初霉层稀疏,渐增多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盖全叶面。有时粉斑也可发生于叶背面,其正面为边缘不明显的黄绿色斑,后期病叶变褐枯死。叶柄、茎、果实染病时,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番茄白粉病发病特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北方主要在冬作番茄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闭囊壳散出的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蔓延,寄主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后通过气流进行重复侵染。常年种植番茄的地方,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0。

番茄白粉病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毁,减少菌源。集中深埋或烧掉。

(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药剂可轮流选用,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唐菖蒲病毒病


唐富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种植唐富蒲地区均有该病发生。主要引起球茎退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严重影响切花质量。

【症状】该病主要浸染叶片、花器等部位,感病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褪绿圆斑,因病斑扩展受到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最后变为褐色。病叶颜色呈深绿与浅绿相凤严重时黄化、扭曲。有病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有些品种的花瓣变色,呈碎锦状。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nus)。这两种病毒均在病球茎和病残体内越冬。由汁液和多种蚜虫传播。两种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很多蔬菜和杂草是它的毒源植物。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对带毒的球茎及时销毁。

②有条件的可建立无病植株留种球基地。

③清除田间病株和种植地附近的杂草,减少浸染源。

④喷施杀虫剂防治蚜虫,消灭传毒介体。

相信《番茄退绿病毒病怎么防治?(精选)》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么种植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