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紫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紫荆的科属

紫荆,落叶乔木或灌木,豆科紫荆属植物。

紫荆的别名

紫荆又叫做裸枝树、紫珠。

紫荆的产地

产我国东南部,北至河北,南至广东、广西,西至云南、四川,西北至陕西,东至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区。

为一常见的栽培植物,多植于庭园、屋旁、寺街边,少数生于密林或石灰岩地区。

紫荆的形态特征

紫荆是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是灰白色的,叶纸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10厘米左右。

紫荆的花紫红色或者粉红色,2—10余朵成束,簇生在老枝和主干上,通常先于叶开放,但是嫩枝或者幼株上的花则和叶子同时开放。

紫荆花期在3—4月,果期在8—10月。

xzH52.Com阅读延伸

湖北紫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湖北紫荆,拼音:húběizǐjīng

拉丁学名:CercisglabraPampan.

别称:箩筐树、乌桑树、云南紫荆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亚科:云实亚科

族:紫荆族,属:紫荆属

主要产地

湖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广东、湖南、浙江、安徽

形态特征

湖北紫荆乔木,高6-16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和小枝灰黑色。叶较大,厚纸质或近革质,心脏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12厘米,宽4.5-1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浅心形至深心形,幼叶常呈紫红色,成长后绿色,上面光亮,下面无毛或基部脉腋间常有簇生柔毛。总状花序短,总轴长0.5-1厘米,有花数至十余朵;花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稍大,花梗细长,长1-2.3厘米。荚果狭长圆形,紫红色,先端渐尖,基部圆钝,二缝线不等长,背缝稍长,向外弯拱,少数基部渐尖而缝线等长;果颈长2-3毫米;种子1-8颗,近圆形,扁。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长习性

湖北紫荆生于海拔600-19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山谷、路边或岩石上。

湖北紫荆图片

白花紫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花紫荆,拼音:báihuāzǐjīng

拉丁学名:CercischinensisBungef.albaHsu

别称:裸枝树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亚科:云实亚科

族:紫荆族,属:紫荆属

主要产地

江苏、上海

形态特征

白花紫荆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灰白色。叶纸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10厘米,宽与长相若或略短于长,先端急尖,基部浅至深心形,两面通常无毛,嫩叶绿色,仅叶柄略带紫色,叶缘膜质透明,新鲜时明显可见。花白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较多,越到上部幼嫩枝条则花越少,通常先于叶开放,但嫩枝或幼株上的花则与叶同时开放,花长1-1.3厘米;花梗长3-9毫米;子房嫩绿色,花蕾时光亮无毛,后期则密被短柔毛,有胚珠6-7颗。荚果扁狭长形,绿色,长4-8厘米,宽1-1.2厘米,翅宽约1.5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喙细而弯曲,基部长渐尖,两侧缝线对称或近对称;果颈长2-4毫米;种子2-6颗,阔长圆形,长5-6毫米,宽约4毫米,黑褐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白花紫荆喜光,稍耐阴。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湿。

白花紫荆图片

紫荆花


品种名称紫荆花

学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

异名满条红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苏木科紫荆属

产地中国南北多省分布。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偶有小乔木,树冠高达10m,通常分枝较低,呈丛生状;单叶互生,坚纸质,卵状圆形,长6-13cm,宽5-11cm,基浅心形或心形,5基出脉,端急尖,两面无毛;花两性,假蝶形,紫红色,5-10朵一簇,簇生于老枝上,花梗长6-15mm;荚果长5-11cm,宽1.1-1.5cm,顶端短渐尖。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期8-9月。

生活习性:喜光,有一定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法繁殖,以播种为主,实生苗3年后即可开花。

应用价值:早春叶前开花,枝、干满条红,繁花似锦,艳丽可爱,为著名的早春观花树种,是中国常见传统名花之一,中国园林中应用频率极高的观赏树种,叶心形,秀丽,有光泽,甚美,宜丛植观赏;

变型:白花紫荆 f.alba P.S.Hsu,花白色。

紫荆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紫荆的繁殖主要采用播种、分株法,也可采用压条、扦插法,但生根较难且需时间较长,故很少采用。

1.播种繁殖 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并去壳。播前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80天左右。播种用条播或撒播。播后约1个月即可发芽,3年后开花。

2.分株繁殖 一般在春季植株发芽前进行。分株时,从母株周围分取基部有根的萌蘖枝,另行栽植,培养2~3年即可供人观赏。也可将全株掘出,分成每墩带有3~4个枝干的新植株。这种分株,栽植后当年即能开花。

栽培管理 紫荆栽植一般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栽植需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穴内施腐熟堆肥作基肥。紫荆根较韧,且根系不很发达,多长根,因此在起苗时要注意保护好根系,用锋利铁铲断根,以免根基分裂,土球散失。新栽植株在春季要注意多浇水;成活后的管理可粗放些,一般在5~7月浇2~3次水即可,但忌水涝,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紫荆不需精细修剪,可任其自然生长。当株丛过密时,可从株丛中疏去部分老枝,疏剪要从基部下剪,以免再抽出一些细弱的新枝。春季萌动前可适当进行修剪,剪除枯枝、部分老枝,但对2年生枝条尽量保留。花后可剪去部分老枝,以促进花芽分化。

药用价值有哪些紫荆和洋紫荆的区别


紫荆和洋紫荆,是不是觉得这个是超级的熟悉,这个紫荆和洋紫荆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是长得还是有点区别的,紫荆和洋紫荆的区别有哪些:

1、科属区别

紫荆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隶属于豆科紫荆属,是一种灌木,多种植于传统庭院。洋紫荆原产于中国南部,在印度等地区也有分布,隶属于豆科云实亚科羊蹄甲属,是一种落叶乔木,多作为华南地区的行道树。

2、叶片区别

紫荆叶纸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洋紫荆叶革质,呈肾形,羊蹄状。下图左边为紫荆叶片,右图为洋紫荆叶片,差别非常明显。

3、花朵区别

紫荆花为紫红色或粉红色,花朵很小,通常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越是幼嫩的枝条上花越少,所以又被称为满条红。洋紫荆伞状花序或锥形花序,花朵貌似兰花且有手掌那么大,花瓣五分,花色于紫荆相比稍淡。左图为紫荆花,右图为洋紫荆花。

4、药用价值区别

紫荆树皮有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消肿的功效;紫荆花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的作用;紫荆果实可以治疗咳嗽,但其种子有毒;洋紫荆的花有消炎解毒的作用,根皮对消化不良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这下对紫荆和洋紫荆的区别了解了吧!以后就不会搞混淆了。

“紫荆”常见病虫害


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

栽培管理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病害有:

1、紫荆角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发病规律: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防治:⑴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⑵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 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秋季清除病落叶,展叶后开始喷药,50%多菌灵500倍液,70%代锌锰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1000倍液。

2、紫荆枯萎病

症状: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枝条发病,后逐渐发展至整丛枯死。剥开树皮,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发病规律:该病由地下伤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存活时间较长。主要通过土壤、地下害虫、灌溉水传播。一般6至7月发病较重。

防治:⑴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⑵苗圃地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或在播种前条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3至5斤/亩。及时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烧毁,并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⑶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3、紫荆叶枯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病斑红褐色圆形,多在叶片边缘,连片并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至大半或整个叶片呈红褐色枯死。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植株过密,易发此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

防治:⑴秋季清除落地病叶,集中烧毁。⑵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 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虫害主要有:

1、大蓑蛾

防治:⑴秋冬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⑵6月下旬至7月,在幼虫孵化危害初期喷敌百虫800至1200倍。

⑶保护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

2、褐边绿刺蛾

防治:⑴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⑵少量发生时及时剪除虫叶。⑶幼虫发生早期,以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甲胺磷等杀虫剂1000倍喷杀。

3、蚜虫

可喷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杀。

紫荆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荆的病害:角斑病

症状

角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

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角斑病主要发生在紫荆的叶片上,病斑是多角形的,呈黄褐色至深红褐色,患病后期会着生黑褐色的小霉点。严重的时候叶片上布满了病斑,经常连接成为一片,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防治方法

秋季及时清除病叶、枯叶,集中烧毁。

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荆的病害:枯萎病

症状

枯萎病会从植株的地下伤口侵入植株的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一般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的枝条发病,然后逐渐发展至整个植株。

剥开树皮,可以看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患病的枝叶,严重时销毁整棵植株,在销毁后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

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紫荆的病害:叶枯病

症状

植株种植比较密集,容易产生叶枯病,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

主要危害紫荆的叶片,患病初期叶片产生红褐色圆形的病斑,多生长在叶片的边缘,逐渐连片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叶片枯死、掉落。

防治方法

紫荆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花卉大全《紫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