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草很有帮助,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再问川贝母种植和组培的情况”,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首先感谢高教授耐心予以解答。据悉,人工种植川贝母的研究工作已有40多年历史,也培育产出了川贝成品,但据悉因性状有别而不能入药。组培川贝母肯定毫无问题,但性状有别无可避免,入药难度显而易见。请问:人工种植或组培川贝母,是否基本上都不能入药呢?倘若如此,研究川贝组培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啊!

姓名:钟枞 单位:广东广州 联系电话:13711143246 2007-05-21

专家解答
钟枞同志: 人工种植或组培川贝母是可以入药的,并可谓是川贝母快速养殖及提高川贝母产量、质量的最佳途径。 鄂西地区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展了人工种植贝母组培繁育与田间成苗技术研究,家种贝母已有一定规模。多家中药总厂的科研技术人员在多年栽培种植区域中药材方面,已经总结出卓有成效的方法,并开拓了贝母制剂的市场。广大地区自然环境适宜伊贝母等中药材生长,符合建设GAP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要求。 以上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

xZh52.CoM展读推荐

植物组培需要的条件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性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组织即无法生存。 四、酸碱度: 一般植物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在培养过程中pH可发生变化,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可起稳定作用。 五、通气: 悬浮培养中细胞的旺盛生长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小量悬浮培养时巨常转动或振荡,可起通气和搅拌作用。大量培养中可采用专门的通气和搅拌装置。

红叶石楠组培技术


组织培养已成为当前农林种苗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繁殖手段,与常规的无性繁殖方法相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周年生产、产品一致性好等优点,尤其在繁殖一些种源稀缺的品种时,更能体现它的优势。红叶石楠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个国际新品种,组织培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外植体的取得→初代培养(无菌系的建立)→继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及过渡移栽→移植到大田。


外植体的取得

选择红叶石楠的茎尖和茎段作为组培用的外植体。在取得红叶石楠母株后,先置于温室内培养2周左右,期间注意不洒叶面水,每隔3-5天喷施一次杀菌剂,可有效降低初代培养时的污染率。在实际操作中,选取嫩枝先端未木质化和半木质化部分,剪成长10cm左右的单芽,茎段部分去叶留2mm左右叶柄,茎尖部分可保留半张小叶,以饱和洗衣粉溶液浸泡3分钟,用清水冲洗后备用。


初代培养

清洗后的外植体在接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10秒钟,再转入0.15%升汞溶液中灭菌8分钟,倒去灭菌液,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水冲洗4-5次,沥干水后,即可将带腋芽的茎段或茎尖以生态学下端朝下,垂直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以每瓶培养基接种一个外植体为宜。经过多次试验,初代培养基以1/2MS+蔗糖30g+琼脂7g+2.0BA+0.2IBA为最佳,pH值5.5-5.8,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12小时。接种后一周左右腋芽开始萌动,30-40天可伸长到2cm左右,即可切下进入下一阶段的继代(增殖)培养。


继代培养(增殖培养)

一般第一次继代时增殖率较低,经2-3次继代后增殖数可达5倍左右。继代培养基可用MS+1.0BA+0.1IBA,pH值5.5-5.8之间,每日光照12小时。无根的试管苗经30-40天培养达到3cm左右时,即可切割以扩大繁殖。当继代苗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进行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

当红叶石楠无根苗长到高2cm左右时,可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可用1/2MS+0.2-0.3NAA,一般经一周左右可见红色根生成,30-40天后根长1-3cm,即可进行炼苗反驯化,准备移栽。


炼苗及过渡移栽

红叶石楠组培苗移栽可省略瓶内炼苗过程,如能在温室中拧松瓶盖放置3-5天炼苗则更好,但要注意温度应控制在20℃-30℃之间。过渡移栽是整个组培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如失败,则前功尽弃。因此移栽前要准备充分,如能在早春和秋冬季移栽在温床上效果最佳。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而有所区别。在江浙一带,过渡苗床可建在普通单体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左右,床四周用砖砌高30cm,床底整平,有条件的可加铺地热加温线,上铺15-25cm的移栽基质,基质以蛭石∶珍珠岩∶泥炭=1∶1∶1为好。

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繁育的,在移栽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需要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对过渡苗床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处理。实践中我们使用1000倍敌克松溶液浇透整个苗床基质,再用0.1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苗床表面及四周,24小时后即可移栽小苗。也可用800倍福尔马林喷洒苗床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24小时以上,再通风12小时,即可使用。

幼苗从瓶内取出后,用清水将根部的琼脂等洗净,同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根部损伤。种入苗床后,浇灌时尽可能选择清洁的水源,移栽当天喷施1/4-1/2MS营养液,并喷施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1000倍多菌灵药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需连续喷施3-4次,移栽初期需特别注意保持苗床和空气湿度,一般需全封闭管理一周左右,再半封闭一周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在25天左右可逐步通风,除去覆盖物。在春秋季节移栽时,需遮荫三周左右,冬季遮荫二周左右即可。同时应注意控制苗床温度在15℃-30℃之间才利于成活,如环境温度超过35℃,则不宜移栽。一般过渡移栽50天后,小苗就可上盆移栽,春季就可移入大田。


大田移栽

大田移栽的时机应根据小苗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确定。一般小苗长至5cm以上移栽就可以保证95%以上成活率,如在10cm以上移栽则效果更好。大田移栽后期管理与其他方法繁殖的小苗一样操作即可。


红蕉组培技术


红蕉(Red and Green)是汕头市引进的优稀香蕉新品种,属于香蕉属中的AAA群体(红绿香蕉品种)。该品种具有生势壮旺、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植株高大,假茎高300-350cm,叶片大而厚,叶柄长,生育期长。红蕉组培苗,从移植至开花结果需14个月左右,移植后18个月左右才能成熟。每穗果5-6梳,每梳16个果左右,果指粗短,一般栽培单株产量20-40kg。该产品以其特有的暗紫红色果皮、细腻的肉质以及特殊香味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 材料的准备

在无传统病害的红蕉种植区,选用生势强健、挂果整齐、产量高的母株,挖取其刚露出地面的吸芽作为诱导材料。

2 吸芽的诱导

剥除吸芽外面的叶鞘,用水冲洗干净。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溶液消毒30秒钟,再用浓度为0.1%的HgCl2消毒21分钟,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7-8次,切取其茎尖,将茎尖分成4份,放在MS+BA3-6mg/L+3%糖+琼脂7.5g/L的诱导培养基中,置于黑暗的光照培养箱中,保持温度28-30℃,培养40-50天即可出芽。

3 丛芽的继代增殖

用MS+BA3-6mg/L+NAA0.2mg/L+3%糖+琼脂7.5g/L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在28-30℃、1500lx光照环境中培养20-25天即可继代增殖1次,并获得2.0-2.7倍的增殖率。在培养过程中应有充分的光照,每天1500lx光照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如果没有光照或光照不足,则其假茎和叶柄的颜色退淡、转绿甚至变为白色,影响增殖率。继代培养一般不超过12代。

4 生根培养

经一段时间的继代增殖,当芽长到具有3-4片叶、高约3cm时可转入MS+IBA1mg/L+AC0.1mg/L+3%糖+琼脂7.5g/L的生根培养基中,在28-30℃、3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25-30天即可出瓶假植。

5 瓶苗的假植

假植苗采用拱形薄膜大棚栽培。大棚四周覆盖40目防虫网,里层为薄膜,外层为遮阳网,门口应设有缓冲间。基质采用塘泥:火烧土:河沙为1:1:1的混合土。种植前应先将基质淋透,在营养袋中挖1个小洞,将苗根平顺地放入,然后回添干净的河沙,压实,浇足定根水。

假植苗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前期要求比较高的空气湿度,种植后7天内尽可能保持95%的相对湿度。为保证早发根,提早恢复生长,也可采用内设薄膜小拱棚的形式保持湿度,之后采用干湿交替控制基质水分。在高温、干燥的中午应开门通风,喷水降温、增湿。假值苗生长后期要适当控制水分。由于假值苗生长前期对肥料的要求不高,故采用薄施或叶面追肥如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就能满足其对肥料的需求。同时应定期喷施防病、杀虫药剂,如每隔10-15天喷施1次氧化乐果和井冈霉素1000倍混合液,假植苗一般可获得95%以上的成活率。小苗长至5-7片新叶、假茎高20cm左右即可出圃定植。出圃前掀开薄膜和遮阳网炼苗3-5天,将更有得于大田种植成活。

日照对植物组培的影响


日照对植物组培的影响--植物组培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早期的组培报道,多集中于研究各类植物的培养基组成,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 1、光照强度(lightintensity) 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2、光质(lightwave)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lightperiod) 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的黑暗。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如红花、乌饭树的愈伤组织。 除某些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需要黑暗条件外,一般培养都需一定的光照。

夜香树的组培技术



摘要:文章研究了以夜香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过程,并筛选出其最佳分化增殖培养基为Ms+6-BAO.5mg/L+NAA0.1mg/L+蔗糖3.0%+琼脂0.6%。经过28~42d的培养,其增殖系数为7.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蔗糖0.15%+琼脂0.6%,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数为5.7条。
关键词:夜香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夜香树又名洋素馨、夜来香、夜丁香,属于茄科夜香树属。常绿灌木.高l一3m。枝条细长而稍弯垂。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6~16cm,纸质,全缘,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花数多.排成疏散分枝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高脚碟状,长约2cm.绿色或黄绿色,檐部5浅裂,夜间极香,故名夜香树。浆果椭圆形,直径5~7mm。熟时白色;具种子l~6粒(多数为2~3粒),长卵形或一侧压扁,直径1~2mm,黑褐色。干粒重6.45g。夜香树原产南美洲。我国福建和云南有栽培。性喜温暖气候。畏寒,喜光.在半阴处亦能适应;较粗生,在沙土上也能生长,但以疏松湿润的沙土壤或壤土生长良好。萌芽力强。花期7一11月.入夜散发浓郁香气;果期冬春季,种子2—3月成熟。夜来香树条细长,夏秋开花.黄绿色花朵傍晚开放.飘出阵阵扑鼻浓香.在南方多用来布置庭院、窗前、塘边和亭畔。鉴于目前夜香树的扦插繁殖耗费大量的原始材料和时间.不适于大规模化生产。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植物的生长繁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培养路线:培养壮苗生根;放风锻炼幼苗;出瓶移栽。直接采用小拱棚大田一步移栽的方式.可获得性状优良的大量种苗。
l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原始材料为植物光照实验室盆栽夜香树.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母株休眠芽枝段.剪成5~6cm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研究的外植体。
1.2实验方法
基本培养基:实验采用MS培养基.其中附加不同细胞分裂素(6一BA)和生长素(NAA、IBA)。所有培养基中激素单位为mg/L,pH值5.8—6.0,琼脂0.6%。
外植体处理:将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3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剪成1.5~2.0cm的带芽茎段.采用2次灭菌法.即先用70%的酒精灭菌34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为22+20C。以日光灯为主光源。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
最佳诱导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通过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物质(6一BA、NAA和IBA).丛生芽诱导处理见表l,芽分化诱导处理见表2。生根培养:从继代培养材料中选取3.0~5.Ocm的有效芽苗.切成1.0~1.5cm的茎段。转入l/2MS+1.5%蔗糖+0.6%琼脂为基本培养基.在附加不同浓度IBA情况下进行生根实验(表3)。一定要去除基部的叶子,因为基部的叶子一经接触培养基就会逐渐变硬、拱起和蜷缩,且极易发根。从而影响正常生根和生长。比较其各阶段芽萌发、增殖系数、生根率等数据。筛选出最佳组合。

旱金莲的组培快繁


特征与习性

植物学特征旱金莲(Tropaeolummajus)又名金莲花,旱荷花等,为金莲花科金莲花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蔓生花卉,人们习惯作一年生栽培。叶圆盾形,边缘有波状钝角,互生,具长柄,叶似荷叶,叶片较小,叶直径l0cm左右,叶色深绿或浅绿,绿中带灰色,叶脉明显。叶面上有革质蜡粉,在雨后或晨露未干时,叶面上凝聚和滚动着晶莹亮丽的露水珠就如同珍珠一般。花腋生,数量多,花期特长,几乎全年开花。花瓣5枚深裂,花呈喇叭状。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花面上有绒光。幼苗茎直立,成苗一般高25~30cm,中后期茎匍匐呈藤蔓状。

生物学习性旱金莲原产于南美秘鲁、智利潮湿地带,喜生于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冷,怕长期水涝,惧怕高温酷暑,适宜在10℃~25℃的环境里生长,最佳的生长及开花温度为18℃~24℃,长期低于10℃或长期高于30℃均不易开花或不开花,长期高于35℃时叶子易得病,长期低于3℃即枯萎,一般能耐0℃以下低温。对土质要求不严,南方的酸性土壤及北方的碱性土壤均可生长,以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为好。

旱金莲的常规繁殖方法主要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一般于8月末或9月初播种,11月至翌年4~5月开花,但种子发芽率低,难以大面积发展。扦插繁殖一般在高温季节,成活率低,扦插成活后的苗生长势较弱。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对长势良好、花色、花形漂亮的单株进行快速繁殖,并且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优质种苗。

组培快繁

材料带3~4叶的幼嫩侧芽。

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BA0.5mg/L(单位下同)+IAA0.1;(2)MS+BA0.5+IAA0.2;(3)MS+BA

1.0+IAA0.1;(4)MS+BA1.0+IAA0.2;(5)MS+BA2.0+IAA0.2;(6)3/2MS+BA0.5。增殖培养基:(7)MS+BA0.5+IAA0.1;(8)MS+BA1.0+IAA0.1;(9)MS+BA0.5+IAA0.2;(10)MS+BA0.5+GA0.2;(11)MS+BA0.5+NAA0.1+GA0.5;(12)MS+BA1.0+NAA0.1+GA0.2;(13)MS+BA1.0+GA0.5;生根培养基:(14)1/2MS+NAA0.2。

以上培养基琼脂含量皆为5.5g/L,蔗糖30g/L,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0℃~24℃,光照3000lux,13小时/天。

生长与分化

(1)无菌材料的获得:生长旺季,即11月至翌年4月选室内盆栽长势良好的旱金莲母株,切取萌发7~10天的侧芽,去掉叶片和叶柄,直接于超净工作台中,置无菌瓶中用无菌水冲洗10分钟,取出后用70%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10秒,然后用0.1%升汞消毒5分钟,或2%次氯酸钠消毒7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切去伤口被杀菌剂损伤的变色部分,顶芽除去肉眼能见的较大幼叶,剪成2~5mm大小,其余切成单芽茎段,分别接种于(1)号至(6)号培养基上。5~7天顶芽萌发,2周后侧芽开始萌动。其中(1)号和(2)号培养基适宜于顶芽和侧芽的萌发伸长。培养2周顶芽伸长达4cm,展开4~5片叶(见图1)。接种于(5)号和(6)号培养基上的外植体材料,萌发的顶芽和侧芽呈黄化、粗短现象,不适于旱金莲顶芽和侧芽的诱导培养。

(2)继代培养:将上述分化出的小芽切下接种于(7)号至(13)号培养基上,过3周左右,接种于(8)号培养基上的小芽形成3~4个侧枝,植株的高度可达6~7cm以上,增殖倍数可达8~10倍(见图2)。继续切割成单芽茎段接种于(8)号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每3周为一继代周期,短期内可以得到大量的试管苗。

(3)生根培养:将3~4cm高的小芽接种于(14)号培养基上,一周后开始长根,培养10天后生根率达100%,根色白、粗壮,每株生根10条以上。根系非常发达,主要附着在培养基的表面上,其上密生大量的白色根毛(见图3)。

(4)驯化移栽:将生根苗移置于温室中炼苗3天,打开瓶口,倒入清水摇动,小心取出试管苗,洗净根上附着的琼脂,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浸泡,移栽到草炭∶珍珠岩∶蛭石=3∶1∶2的混合基质中,用600倍液多菌灵喷洒,覆膜保湿并遮荫,5天后逐渐揭膜通风,其成活率可达96%以上(见图4)。

栽培与管理

移栽成活后的试管苗尽快二次移栽到18~20cm口径的花盆中,每盆1棵。花坛或田间栽培时行距80cm,株距50cm,栽苗后浇透水。幼苗期间适当增加肥水,一般每15天喷施一次稀薄全元素复合肥水。成苗期间适当少施肥水,以防徒长。试管苗移植到花盆或花坛中养护约1.5~2个月即可开花(见图5、6)。

旱金莲的冬春季养护要提高温度,增加光照;夏秋高温季节要采用70%的遮荫网遮荫降温,遮荫网还要有遮雨的功能,严防暴雨冲击叶与花。干旱及高温时要喷雾或浇水降温,要做到干透浇透、速浇速排,注意根部不能积水。浇水与施肥时严禁泥浆及肥料溅污叶片及花蕾。根据它的生物学特性,始终保持在10℃~15℃以上,一般30℃以下的环境里才能正常开花,忌寒冷、高温和烈日暴晒。为了促进多开花,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摘心,促其多发侧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壮侧枝外,还需摘心、插杆并将茎蔓均匀地绑缚在架上,扎成各种装饰形式。生长后期也可将茎蔓齐根剪去,使之另生新芽,精心养护1个月左右又可重发新茎并开花。施肥以氮、磷、钾等多元素肥料、1/2MS营养液或腐熟的禽畜粪均可,远离苗根挖穴埋施。要少量多次追施。

盆栽旱金莲在霜降以后应该移入室内,放在窗台或阳光充足处,温度保持在10℃~15℃,最低不得低于8℃。旱金莲茎蔓生,一般都必须设立支架(见图7、8),如任其自然生长,势必茎蔓太长,影响观赏。

为了控制其茎蔓无限生长,当旱金莲进入初花期,其茎蔓生长已达30~40cm时,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促其矮化。喷后三天就能见效,主蔓增粗,顶蔓延长迟缓,侧蔓上的花朵相继开放,颇为美丽。

病虫害防治

旱金莲一般不易受病虫危害,但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叶子易染白粉病、叶斑病、萎蔫病和病毒病,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排湿等消除或减轻病害的发生。病情严重时用5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500倍液的粉锈宁喷洒叶面,每7天1次连喷2~3次。秋末冬初也会受白粉虱的危害,用1000倍的灭扫利喷洒叶面即可。(石文山 于得洋 朱庆宝)

贝母的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栽种

在生活中栽种贝母一般都用它的鳞茎进行栽培,播种时间一般在清明前或者霜降前。首先要选好鳞茎,均匀播种,然后覆盖上土层,土层厚越3厘米左右,土层应比地面略高,以避免形成积水。

温度和光照

贝母喜湿喜凉,夏季气温升高时,为了避免贝母遭到阳光暴晒,需要种植大豆和苏子等植物来为贝母遮阳。

除草

种植贝母后,建议用新高脂膜来避免幼苗被病菌感染,提高抗灾能力和光合作用。出苗后若有杂草生长,切记拔草时不能伤害到鳞茎。

病虫害防治

贝母的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建议用杀螨灭蚜类的农药,并及时清理杂草残枝。土地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根腐病,建议使用甲基托布津蔌根腐灵喷洒2、3次进行防治。

贝母的种植技术


你好,请问贝母的种植技术以及贝母的产量?

姓名:余进 单位: 联系电话: 2010-10-06

专家解答
您好!
百合科贝母属(Fritillaria L.)种类繁多,分布全球各地,欧洲非常盛行。我国各地种植较多、面积较大的有平贝母(F.ussuriensis)、暗紫贝母(F.unibractea-co)、甘肃贝母(F.przewalskii)、棱砂贝母(F.delavayi)、浙贝母(F thunbergii)、伊贝母(F.palliflora)、湖北贝母(F.hunpehensis)、新疆贝母(F.walujewii)、川贝母(F.cirrhosa)及其变种康定贝母(F.cirrhosa var.ccirrhosa)等,其中川贝母干燥鳞茎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具有清凉热润肺。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等功能,用于治疗热肺、痰多胸闷等症,具有良好的功效。而荷兰、英国、法国等欧美国际栽培也较多,且多以观赏为目的,尤以花贝母观赏价值最高,育成的品种也最多,高杆品种适用于庭院种植,布置花境或基础种植均可,矮生品种则适合盆栽,观赏性极强。
花贝母又名皇冠贝母,原产于土耳其北部至南亚北部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挺拔,株高60cm-100cm,地下具肉质肥厚鳞茎,叶片互生,浅绿色,波状披针形,长7cm~15cm,先端卷须状,花较大,花被钟状倒垂,长6cm左右,多朵聚生茎顶,有红、黄、橙、紫等多种颜色,蒴果,膜质,春季开花,花期持续2~3周,秋季果熟。
花贝母性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环境,怕炎热,忌积水。可用播种、分株或扦插养殖。播种宜在春季进行,发芽适温为23℃—25℃,播前种子需经湿沙层积处理,播后10-15天即可发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开花。分株多在秋季进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后将鳞茎挖出,沙贮于23℃~25℃的环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种植。扦插则是以生长健状的鳞茎上的中层鳞片为扦穗,只需将其插入沙床后保持湿润,当年即能长出小鳞茎,但需经过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开花种鳞茎。
种植花贝母需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质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或鱼和骨粉均可;盆栽则宜使用腐殖土、园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质。秋季9-10月为种植适期,地栽株间距30cm左右,栽后覆土8cm-12cm。气候寒冷的地区,需覆盖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1次,促进茎,叶生长。平时保持土壤湿润,晚春开花品种花期适当遮阴品质更好。生长期间易受叶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别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和1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后,进人休眠期,可留土过夏,但土壤不宜过湿,避免地下鳞茎腐烂,也可挖起贮存于阴凉通风环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烂病发生,除对鳞茎消毒外,还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再问川贝母种植和组培的情况》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组培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