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有人类就有花,种植花木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总 则

1.0.1 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1.0.3 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城市绿地分类

2.0.1 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

2.0.2 绿地分类应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2.0.3 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

2.0.4 绿地具体分类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 绿地分类表
类 别 代 码
类 别

名 称
内 容 与 范 围
备 注
大 类
中 类
小 类

G1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11 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12 区域性公园:
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2社区公园: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G121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5~1.0km

G122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3~0.5km

G13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G131儿童公园: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G132 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G133植物园: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G134 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G135风景名胜
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G136游乐公园: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137其他专类公园: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14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G15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2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G3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41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G42公共设施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G43工业绿地:
工业用地内的绿地

G44仓储绿地: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G45对外交通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G46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G47市政设施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G48特殊绿地:
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G5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三、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

3.0.1 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3.0.2 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3.0.3 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3.0.4 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glm=Agl/Np(3.0.4-1)

式中 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Agl——公园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Agm=(Ag1+Ag2+Ag3+Ag4)/Np (3.0.4-2)

式中 Agm——人均绿地面积(㎡/人);
  Ag1——公园绿地面积(㎡);
  Ag2——生产绿地面积(㎡);
  Ag3——防护绿地面积(㎡);
  Ag4——附属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λg=[(Ag1+Ag2+Ag3+Ag4)/Ac]×100%  (3.0.4-3)

式中 λg——绿地率(%);
 Ag1——公园绿地面积(㎡);
 Ag2——生产绿地面积(㎡);
 Ag3——防护绿地面积(㎡);
 Ag4——附属绿地面积(㎡);
 Ac——城市的用地面积(㎡);

3.0.5 绿地的数据统计应按表3.0.5的格式汇总。

表3.0.5城市绿地统计表
序号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绿地面积(h㎡)
绿地率(%)

(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人)
绿地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G1公园绿地

2
G2生产绿地

3
G3防护绿地
小 计

4
G4附属绿地
中 计

5
G5其他绿地
合 计
备注:________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________h㎡,现状人口________万人;
  ________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________h㎡,规划人口________万人;
  ________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________h㎡。

3.0.6 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xZh52.Com小编推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潮流——规划理性化


当SARS病毒让我们感到万分无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到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身处的绿色环境?其实我们应该向他们求助,她们能把空气中的病毒带走,会令我们感到安全。只有把保护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才是安全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着先前的,跟着感觉走的感性认识阶段,然后才逐渐地从感性认识中得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我们现在、将来都应理性地进行着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一般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5个规划层次。本文所讲的主要为系统规划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主要为现在流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越来越科学、全面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学科不再孤立,而是变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绿地规划也一改过去的特定学科、特定理论指导,而步入由多学科、综合理论指导的科学了,今日的绿地规划理论指导基础主要为生态学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园林理论,其次还有诸如系统论、行为论等作辅助。

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对绿地规划进行着指导。如今几乎每一个绿地规划者都自觉地把生态学摆在第一位,把生态学作为绿化设计的主导学科,例子是举不胜举,最典型的是株洲市的绿地规划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常绿阔叶林为株洲市顶级群落,然后在城市绿地中模拟和设计人工顶级植物群落。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江门城市气候,土壤和植物区系统特征,城市建设现状等因素,以生态学,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把江门规划成由南北两大片氧源基地,数条微风通道,以及抱拥着江门和诸山的景观绿地与防护绿地构成总体框架,其间各处散布着公园和各类附属绿地,构成水阔山长,绿拥江域,景观丰富,环境宜人,便于休闲的空间格局。

江西:为确保城市绿地 园林局全面部署抗旱保苗


进入六月份以来,由于我市天气高温少雨,为确保城市绿化不受旱害,市园林局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全局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抓好城市绿地抗旱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城市绿地安然度夏,市园林局特别成立了抗旱保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抗旱保苗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分路段、分时间循环安排抗旱人员的班次,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目标考评挂钩,切实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从6月持续的高温天气起,园林局每天都安排近30名专业抗旱人员给绿地浇水,每次浇水时间做到科学安排,由于白天高温时段不能给绿化苗木浇水,因此,大部分绿化养护工作只能安排在晚间进行,绿化养护工人按照“停人不停机”的原则,分两班进行作业,头班为凌晨5时至上午10时,次班从下午4时至深夜11时,2辆洒水车尽量满足苗木供水需要,另外对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游园进行精心养护、浇水除草;特别加强了今年新栽大树和新建绿地的抗旱,实行专人负责制,增加浇水次数,给新栽大树搭好阴棚,采取每天不少于4次喷水等保湿降温措施,确保各类绿化苗木安全度夏。

同时,针对目前害虫多发这一特点,园林工人在浇水作业中还喷洒农药,有效预防苗木虫害。为确保抗旱保苗工作成效,园林局对一线职工切实开展了专业培训和防暑教育,加强职工对绿地抗旱知识的了解,提高职工熟练操作机器的技能,同时要求下属各部门每周将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情况上报。对抗旱设备、专用车辆的使用管理、焊接电等还有专人负责,并经常检修,保证车辆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到目前为止,我市城区绿地还未有旱死或被虫害死树木的现象,茁壮成长中的城市花木,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现代化城市标准


人们所熟悉的城市面貌一天天向着同样的现代化标准靠拢,构成了一幅现代化城市标准像。

高楼大厦:成就混凝土森林

玻璃幕墙,银楼商厦,钢筋丛林,欲与天公试比高。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楼大厦几乎成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乃至代名词。大楼越多越好、越高越好,当崇高在新时代被赋予了崇拜高度的新涵义,一幢幢长相酷似的高楼构成的混凝土森林就铸成了绝大多数人工作、学习、栖息的家园。

据报道,仅2005年3月至9月,南京市在七个月内就长出高楼440多幢,高层建筑总数达到2200幢。这个数量在全国却仅忝列第九位,其中过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共124幢,居全国第六。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摩天大楼中,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已占了4个,还有多个超过300米的摩天楼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城市广场:等于四菜一汤?

天安门广场没咱县广场大,河南一个县城的广场占地达400余亩,由不得当地人不自豪地夸耀。

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由于当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人们喜爱户外活动,促进了室外交往空间的产生。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外部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使得广场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热点。于是,面积庞大、气度不凡的广场纷纷出现在城市中央。然而,竞相比大、分布不均、级配不合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中小城市的广场几近天安门广场的规模,甚至有地方政府因为修建广场欠债而被告上法庭。设计雷同、功能单一、缺乏个性甚至名称都极为相似,也多被诟病。四菜一汤即草坪、花坛、花岗岩铺地、不锈钢雕塑加喷泉水池,成为普遍照搬的模式。
立交桥:上去下不来的彩虹

建国门立交桥宛如一片巨大的苜蓿叶,碧绿的草坪,连片的鲜花簇拥着它,犹如一个巨大的花篮……西直门立交桥与建国门桥风格迥异,整个空腹转盘桥外径东西长140米,南北长95米,比工人体育场的足球场面积还要大。凌空鸟瞰,有人说它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盘龙……一座一座说不尽,每座都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字的诗。中学课本里的一篇《北京立交桥》让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到北京看一看立交桥,甚至成为不少人曾经心中的向往。

仅仅十多年后的今天,没有立交桥的城市在全国已屈指可数。巨大的苜蓿叶、百合花开遍大江南北,灰白的大蜻蜓、大蝴蝶飞入寻常乡镇。立交桥和林立的高楼一起,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签。尽管有时人们也会惊讶地发现,建成了以疏导交通为主要职能的陆上桥,交通竟然比从前更拥堵了;如何从复杂的立交桥上顺利地下来,也成为令不少司机头疼的考验。

大草坪:可望不可及的圣地

青青的草,怕你的脚,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一片绿油油的芳草地常常带给人们片刻的安详与宁静,给人以清新、凉爽、愉悦的感受。不过,请勿踩踏的告示让渴望回归自然的现代人多少有些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遗憾。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家园,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掀起了一股草坪热,纷纷引进名贵草种,种植大面积草坪成为时尚。据建设部的数据,至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地率为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39平方米。在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贪大求洋、高价造绿、浪费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草坪较树木种植更易、观赏性更高,因此,绿多荫少、砍掉大树种小草的重草轻木现象也十分普遍。据估测,树木和草坪的投入比约为1:10,而产出的生态效益比却为30:1,相同面积的树木制氧能力是草坪的上百倍,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减少热量、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比草坪强20倍以上。为此,专家呼吁城市绿化应注重生态效应,芳草萋萋不如绿树成荫。

宽马路:早就亮起红灯的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中国的道路建设成绩显著,四通八达的路网连接城乡,为人们的出行和生产运输带来便利。但是与此同时,盲目追求宽马路、景观大道却让不少城市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是越修越宽的马路、越摊越大的环路,一方面却是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而在另外一些城市,透支了地方并不富裕的资金,圈占了许多不该征用的土地,也改变了旧城的空间形态及街巷肌理,宽阔的道路上却车马稀疏、人迹罕至。

在宽阔的马路路口,长长的单行道,逛街散步的闲情逸致日渐离人们远去。每天等待红绿灯,匆忙地过马路,成为一件令许多人、尤其是老人颇费神的事情。

标志性建筑:圆了某些长官的梦

业主和政府官员总是要求建筑师做标志性建筑,而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各大城市对建造标志性建筑的热衷,建筑设计师们有些无奈。标志性建筑物是城市建设的亮点,但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不是单靠几个标志性建筑就可以满足的。如果到处都是标志性建筑,城市景观势必杂乱无章,都是标志反倒没有标志了。

北京天安门、西安大雁塔、拉萨布达拉宫、南京中山陵……标志性建筑不是肤浅的标新立异、求高求大求贵,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已经融入城市的血脉,充分展示着其人文历史、地域特色与个性魅力,故而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改。它不会被时尚的潮流淹没,反而会因为其代表着城市的文脉,历久弥新,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真正的标志性建筑就像古典音乐,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


如果说中国的城市都在追求现代化的话,那么,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呢?是高楼大厦、物质昌盛,还是现代精神、现代文明?

离开功能、离开经济、离开多数人的需求,异化成为城市形象工程的现代化,必然堕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如果非要强求每一个地区都达到某个共同的现代化指标,那将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

国家园林城市新标准


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
秦岭淮河以南
6.5
7
8

秦岭淮河以北
6
6.5
7.5

绿地率(%)
秦岭淮河以南
30
32
34

秦岭淮河以北
28
30
32

绿化覆盖率(%)
秦岭淮河以南
35
37
39

秦岭淮河以北
33
35
37


一、组织管理(10分)

1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2市政府领导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创建活动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

3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

4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际,创造出丰富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5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6管理法规和制度健全、配套;

7执法管理落实、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8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显著。

二、规划设计(10分)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获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善系统;

3、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

4、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园林的设计、建设、养护管理达到先进水平,景观效果好。

三、景观保护(8分)

1、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

2、城市布局合理,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建档立卡,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4、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四、绿化建设(30分)

(一)指标管理

1、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五年逐年增长;

2、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达到基本指标;

3、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平方米内。

(二)道路绿化

1、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

2、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3、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三)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2、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护完整。

(四)单位绿化

1、市内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开展“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成效显著;

2、达标单位占7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

3、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及认养绿地等绿化美化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苗圃建设

1、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且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栽植工程需要;

3、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出一批适应当地条件的具有特性、抗性优良品种。

(六)城市全民义务植树

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每年完成,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

(七)立体绿化

垂直绿化普遍开展,积极推广屋顶绿化,景观效果好。

五、园林建设(12分)

1、城市建设精品多,标志性设施有特色,水平高;

2、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

3、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为的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维护管理良好;

4、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地维护管理良好;

5、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相结合,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六、生态建设(15分)

1、城市大环境绿化扎实开展,效果明显,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形成城市独有的独特自然、文化风貌;

2、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

3、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

5、污水处理率35%以上;

6、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7、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全面整治改造,形成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显著;

七、市政建设(15分)

1、燃气普及率80%以上;

2、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

3、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效果明显,城市主次干道灯光亮灯率97%以上;

4、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

5、用水普及率98%以上;

6、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八、特别条款

1、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达不到基本指标,不予验收;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未编制,或未按规定获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暂缓验收;

3、连续发生重大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暂缓验收;

4、城市园林绿化单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加1分;

5、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每高出2个百分点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高于1平方米,加1分;最高加5分;

浦东楔形绿地引海上清风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优势,浦东将在东沟、高桥、三林、高行、金张和北蔡一共开建五大楔形绿地,这有利于阶梯式“导入”海上的新鲜空气,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记者日前从已出台《外高桥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获悉,计划将在2008年建成的“东沟楔形绿地”占地面积约近6平方公里,该面积相当于两个世纪公园。
浦东楔形绿地占了全市一半以上
“该楔形绿地一共将分为三大块:南、中、北,分别打造国际社区、城市公园和近现代建筑区域,当然这些绿地都是对市民免费开放的,是一块公共大型绿地。”昨天,浦东外高桥新市镇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外高桥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出台,近日将获得正式批准。根据规划,未来的新市镇将构建七条开敞式绿色长廊,五个小区级开敞式公园,将形成“五组绿点”的特色。在整个规划中,楔形绿地是一个最大的亮点,浦东将建5大楔形绿地,这个数字占全市总数的一半以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城市都会考虑在“进风口”建设楔形绿地,而上海就选择在东南部,即浦东是上海的入风口,享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对此,本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吕志华解释,上海一般都是吹东南风、西北风,楔形绿地有利于引风入城市,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形成一条“空中走廊”。比如在浦东科技馆旁边,就有一块废旧的工厂留下的绿地,逐渐形成了生态绿地。当然,楔形绿地与生态绿地不同的是,前者可以建设大型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种类,利用率较高。另外,楔形绿地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原生态。
另据相关资料,巴黎的凯旋门地区经过精心规划的绿地系统,莫斯科的城郊绿地系统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上海地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因此上海市的楔形绿地可选择与东南平行。此外市区有黄浦江、苏州等河流,楔形绿地也可选择沿浦江或苏州河流两岸布局。
楔形绿地与城市规划密不可分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中心城内8块楔形绿地,控制范围69.2平方公里。扣除道路、市政等相关配套设施用地后可实施绿地35-45平方公里。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打造楔形绿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密不可分,需要合理运用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整体规模效应。
据记者了解,14.05平方公里的外高桥新市镇,位于黄浦江沿江产业带、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的包围中。《规划》透露,整个新市镇区域将构建“一心、两轴、八片”的格局。“一心”是指新市镇的中心,即洲海路、张杨北路交叉口附近及张杨北路东侧楔形绿地内的公共中心,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商业活动、文化娱乐、社会教育等多种功能;“两轴”中的洲海路轴线定位为商务发展轴线,是新市镇未来的产业脊梁,而定位为生活轴线的张杨北路,穿越和连接了自南向北几个居住区以及新市镇公共中心;“八片”则包括高桥集镇C区、原高行经济园区、新市镇中心居住片区以及东沟楔形绿地等。

绿地雕塑


去年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结合实际情况下发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严格控制绿地内设置园林小品、雕塑等硬质景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这份征求意见稿指出,城市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除设置为游人服务所必需的休憩设施外,应严格控制绿地内园林小品、雕塑等硬质景观设置。一般不在城市历史文化名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带绿地内设置园林小品、雕塑等硬质景观。

这表明了北京园林部门的立场:对于绿地里的雕塑等硬质景观是宁缺毋滥。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因此在绿地里放一尊雕塑作品,并不是摆个样子,更不是作秀,而是要体现与这块绿地血脉相连的文化精髓和内涵。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绿地里的雕塑当然还是不放为好。

沪上某大绿地里,一尊数米高的雕塑以花树的形态出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定位于上海之树,即上海最大的一棵雕塑花树,寓意上海的园林绿化建设根深叶茂,上海的城市绿地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可是这么一尊耗巨资建成的雕塑却让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非常尴尬:这棵巨大的花树不仅与绿地的环境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制作也比较粗糙,与绿地精致的园艺布局格格不入。那种疏林草地加石韵花境的园艺氛围就这样被这位“雕塑巨人”给搅和了。当地的绿化部门在宣传该块绿地的时候,往往避开了那一组镜头,这在外行看来色彩斑斓在绿地中平地而起的好风光却让专业部门的人士非常难以接受。据说,这尊雕塑的造价足以建设一块小型绿地。

难怪北京的园林部门提出,要拆除绿地里的劣质雕塑,却不提倡非要在绿地里再增加雕塑作品,当然优秀的雕塑作品除外。园林专家多次呼吁,园林景观要重视植物造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许多绿地里构思肤浅粗俗,乱摆雕塑题词,文化符号泛滥,那些可有可无的雕塑作品依然不少。许多硬质景观始终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大遗憾。如今在许多的绿地里,总能看到一些雕塑作品,但这些雕塑作品到底与绿地环境有什么关系?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也不得而知。这些劣质的雕塑作品不仅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浪费大量能源、资金和自然资源,浪费纳税人的钱,同时有悖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宗旨。

沪上年轻的雕塑师曹景宇指出:国外的雕塑一是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底蕴;二是并非什么雕塑能随随便便放在外面;三是作者的名气再大也不行,关键看作品的品位;四是要符合周围环境。绿地里的雕塑更应该具备特别的神韵,如上海的凯桥绿地,在延安西路口的那块大草坪上,雕塑是一片枫叶,似乎是一片树叶在风中不经意地飘落在一片芳草地上,而在色彩上并不是采用落叶的枯黄色,而是鲜艳的红色,大胆的色彩上的反差让人们感觉到落叶也是一种生命的美丽。在自然界,一岁一枯荣,枯与荣都是一样的灿烂而有活力。这尊落叶掉地的雕塑与后面的一排大树遥相呼应,产生的意境美颇具震撼力。上海黄浦区九子公园里的雕塑作品,全部是早年上海弄堂游戏的物化,把那些曾经的弄堂文化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予这座公园以特别的生命。

绿地雕塑应宁缺毋滥,让这种物化的形态真正成为城市绿地里的点睛之笔。

绿地苗木冬季管理要点


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以后,树叶逐渐脱落,大多数绿化苗木进入休眠期,绿地苗木管理也相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冬季管理是生长期管理的继续,冬季科学的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顺利越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结合东营地区的绿化管理经验,谈一下绿地苗木冬季管理的几项要点。

一、清理绿地卫生

清理残枝落叶,剪除病虫枝,保证绿地卫生清洁,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许多危害绿化苗木的病菌、害虫大多都在枯枝败叶以及荒草中越冬,次年再上树进行繁殖。比如褐斑病、灰斑病等病菌的越冬场所都在残枝落叶和杂草中;炭疽病的病菌大部在残果上越冬;美国白蛾在树下落叶和土壤中化蛹越冬;白蜡哈氏茎蜂和石榴豹纹木蠹蛾的幼虫多在枝梢上越冬。因此,必须将苗木及其附近的枯枝、落叶等垃圾杂物清除干净,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集中起来沤制或烧毁,彻底消灭越冬病虫,把病虫害从源头切断。

二、冬季修剪

冬季苗木修剪是很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对于促进苗木顺利越冬和翌年苗木健康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应当高度重视。冬季修剪可以提高冬季新栽苗木的成活率;使树木保持良好的树形,观赏性更强;更新老弱枝条,使之复壮,延长苗木生长寿命;及时疏除病虫害枝条,起到减轻病虫害的作用。不同类型苗木修剪方法不同,例如:对于9年树龄的观果树木石榴来说,应轮换更新复壮枝组,适当回缩枝轴过长、结果能力下降的枝组和长势衰弱的侧枝到较强的分枝处,疏除干枯、病虫枝、无结果能力的细弱枝及剪、锯口附近的萌蘖枝,对有空间利用的新生枝要保护,培养成新的枝组,对过密枝条进行疏除。这些措施有利于集中养分促进结果枝组织的充实,促进花芽发育成熟。

三、树干刮老皮、涂白

对于小树可直接进行涂白,而对于多年生大树在进行树干涂白之前要刮除老树皮,因为落叶后,苗木的越冬病菌、虫卵大都在树干的粗皮和裂缝中越冬。刮皮时间最好在秋末冬初,刮皮深度以粗皮、病皮刮净,露出皮层为宜。刮皮后,将树干涂白,一方面能杀死在树皮缝内越冬的病虫,另一方面能防止植株受冻害,还有一定的美观作用。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5份、食盐2份,黏土2份、水30份,另加少量杀虫剂。把主干及主枝下部全部涂上,力求均匀。涂白两次效果更好,一次在深秋至初冬,另一次在冬末至早春。涂树干时以不流淌、干后不翘起、不脱落为宜。这样,有利于防治日灼病,并兼治树干病虫害。涂白要在晴天进行,雨、雪天气涂白会降低效果。

四、潜所诱杀越冬害虫

树干涂白后要及时对越冬能力差的花灌木绑草把,即潜所诱杀,这是一项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绑草把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诱引越冬幼虫,集中销毁;一个是对越冬苗木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如在冬季对石榴、无花果、大叶女贞等苗木进行绑草把,对防寒和防虫都有很好的效果。在当年越冬虫口密度大时绑草把诱杀害虫效果尤为明显,美国白蛾高发的疫区绿化树种建议在秋季进行绑草把,待来年早春气温回升后,卸下草把一块焚烧,将越冬虫蛹消灭。

五、均匀喷洒药剂

种植者对冬季喷洒药剂还缺乏认识,其实这个时间是病虫害活动最薄弱的时期,也正是防治最佳效果的时期。对于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绿地,在冬季进行一次细致均匀的喷药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冬季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的效果最好。对绿地清园、给老树刮皮后,普遍喷洒一次含油量为4%至5%的柴油乳剂和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能有效防治蚜虫、红蜘蛛、吹棉蚧、梨黑星病月季白粉病等。

六、冬耕、浇封冻水

以树干为中心,通过对树冠外围下的土壤进行秋冬深耕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温热条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切断毛细管,防止土壤返盐造成次生盐渍化,还可以把躲藏在土壤内准备越冬的病菌和害虫翻出地面,让鸟类啄食和冻死。耕翻深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

冬灌时间以地面封冻前为宜,北方一般在11月中下旬后,对绿地进行冬季灌水,保证苗木根系对水分的需求,能使土壤温度和氧的含量骤降,对杀死根部虫卵和降低蛹的羽化程度非常有利。

花卉分类


按形态特征分类
一、草本花卉 花卉的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较弱,称草质茎。具有草质茎的花卉,叫做草本花卉。草本花卉中,按其生育期长短不同,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几种。
(一)一年生草本花卉 生活期在一的以内,发年播种,当年开发、结实,当年死亡。如一串红、刺茄、半支莲(细叶马齿苋)等。
(二)二年生草本花卉 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在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如金鱼草、金盏花、三色等。
(三)多年生草本花卉 生尖期在二年以上,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永久性的地下部分(地下根、地下茎),常年不死。但它们的地上部分(茎、叶)却存在着两种类型:有的地上部分能保持终年常绿,如文竹、四季海棠、虎皮掌等;有的地上部分,是每年春季从地下根际萌生新芽,长成植株,到冬季枯死。如美人蕉、大丽花、鸢尾、玉簪、晚香玉等。
多年生草本花卉,由于它们的地下部分始终保持着生活能力,所以又概称为宿根类花卉。
二、木本花卉 花卉的茎,木质部发达,称木质茎。具有木质的花卉,叫做木本花卉。木本花卉主要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三种类型。
(一)乔木花卉 主干和侧枝有明显的区别,植株高大,多数不适于盆栽。其中少数花卉如桂花、白兰、柑桔等亦可作盆栽。
(二)灌木花卉 主干和侧枝没有明显的区别,呈从生状态,植株低矮、树冠较小,其中多数在适于盆栽。如月季花、贴梗海棠、栀子花、茉莉花等。
(三)藤本花卉 枝条一般生长细弱,不能直立,通常为蔓生,叫做藤本花卉。如迎春花、金银花等。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通常设置一定形式的支架,让藤条附着生长。
三、肉质类花卉 肉质类花卉的茎或叶生长肥大,含水分较多,呈肉质,叫做肉质类花卉。
(一)仙人掌类 这类花卉,由于原产沙漠地带,长期适应干燥环境,茎和叶多有变态,茎变得肉质粗大,能贮存大量水分和养料,叶变成刺状,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如仙人掌、三棱箭、令箭荷花等。
(二)景天类 景天科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花卉,它们的茎或叶脆嫩肥大,含水分较多。如景天、石莲、燕子掌、落地生根等。
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不同的花卉,其生物特性各不相同。它们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习惯上常根据这些不同,把花卉人以下四种类型。
一、喜阳性和耐阴性花卉
(一)喜阳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数花卉,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花卉叫做喜阳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开发晚或不能开发,且花色不鲜,香气不浓。
(二)耐阴性花卉 象玉簪花、绣球花、杜鹃花等,只需要软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长,叫做耐阴性花卉。如果把它们放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反而不能政党地生长发育。
二、耐寒性和喜温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金盏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时间低温影响,冬季它们能在室外越冬。
(二)喜温性花卉 象大丽化、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它们不耐低温,冬季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
三、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一)长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瓜叶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叫做长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定条件的要求,就不会现蕾开发。
(二)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红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现蕾开发。如果日照时间过长,就不会现蕾开发。
(三)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发,叫做中性花卉。
四、水生、旱生和润土类花卉
(一)水生花卉 象睡莲,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二)旱生花卉 象仙人掌类、景天类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三)润土花卉 象月季花、栀子花、桂花、大丽花、石竹花等大多数花卉,要求生长在湿度较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润土花卉。润土花卉在生长季节里,每天消耗水分较多,必须注意及时向土壤里补充水分,保持温润状态。
对于花卉的分类,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例如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花卉对土壤酸碱度、肥料等的不同要,把花卉人其他的一些类型。
现今我们看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花卉世界,则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以生物所特有的遗传和变异为基础,通过复杂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逐步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代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能够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来促使花卉产生更多的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加速花卉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可望今后将有更多更好的适合人们不同需要的花卉新品种培育出来。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了解到花卉的一般形态牲和生活习性,不但有利于对花卉进行栽培管理,还有利于对它们进行改造和利用。例如,我们掌握了花卉的阳性和阴性,就会自觉地做到把花盆旋转在适合它们生长的位置上。如果不论什么花卉,一概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或者一概放在室内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使花卉因得不到必须的环境条件而造成生发育不良,不仅不会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来,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花卉的其他特性,如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人为地控制花期,使花卉按照人们的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如节日前后)开放。例如,延长八仙花每天的日照时间,使之不少于12个小时(可以利用白炽灯泡的光照射),能促使其提前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开发。如果人为采用遮光处理,缩短每天的日照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能促使菊花、一串红提前开发。反之,增加每天的日照时间,还可使菊花延迟开发。
再如,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对湿度不同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让喜温性花卉安全越冬,达到一年育成,多年有花。否则,一到冬季,喜温性花卉全被冻死,来年还得重育新苗。

浅谈滨水绿地植物配置


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富有魅力的景观要素,具有增加湿度、调节温度等生态作用,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都非常重视,尤其中国古典园林几乎“无园不水”。园林中有了水就增添了生机和动感,也赋予园林波光粼粼、水影摇曳之美。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
植物对水的适应性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植物生态类型,它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和抗涝能力以及景观表现上都是不同的。在园林应用方面,水景植物根据其生理特性和观赏习性可以分为水边植物、驳岸植物、水面植物三类,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又各不相同。
1.水边植物 水边植物的作用在于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边,或配以碧桃、樱花,或栽几丛月季、蔷薇、迎春、连翘,春花秋叶,韵味无穷。可用于北方水边栽植的还有旱柳、栾树、枫杨、棣棠,以及一些枝干变化多端的松柏类树木。南方水边植物的种类更丰富,如水杉、蒲桃、榕树类、羊蹄甲类、木麻黄、椰子、落羽杉、乌桕等,都是很好的水边造景植物。
2.驳岸植物 园林水体驳岸的处理形式多样,植物的种植模式也有很多种。在驳岸植物选择上,除了通过迎春、垂柳、连翘等柔长纤细的枝条来柔化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之外,还能在岸边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以及水生花卉如鸢尾、菖蒲等,也可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组成图案式的植物景观或剪成不同造型来进行绿化美化。另外,许多藤本植物都是很好的驳岸绿化材料,如地锦、凌霄等。
3.水面植物 水面植物是水体绿化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可细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南北水面植物的差别不是很大,有荷花、睡莲、萍蓬、菖蒲、鸢尾、芦苇、千屈菜等。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狸藻、狐尾藻、欧菱、水马齿、水藓等。
水生植物配置艺术
水体的植物配置,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淡绿透明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观天然的底色,而水中倒影呈现出另一番意境,情景交融,相映成趣,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平面的水通过配置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形成线条丰富的构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利用水边植物可以增加水的层次,例如,蔓生植物可以掩盖生硬的石岸线,增添野趣;植物的树干可作为框架,以近处的水面为底色,以远处的景色为画,组成自然优美的风景画。
1.水体植物配置 园林中有不同类型的水面如湖、池、溪涧与峡等。不同水面的水深、面积及形状不一样,植物配置时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绿化方式来美化。
湖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沿湖景点要突出季节景观,注意色叶树种的应用,以丰富水景。湖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图一为开阔湖岸的植物配置效果,要注意远景、近景和孤植的种植方式。
池以池为主的园林中,为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讲究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空间,以增加层次,同时创造活泼和宁静的景观。如图二所示:这是热带水边植物配置的方式,以枝态潇洒的散尾葵、假槟榔、小乔木及攀爬植物来绿化池岸。
攀爬植物、散尾葵的枝条软化了生硬的工程型池岸,同时层次丰富的植物配置也增加了群落的观赏效果。
溪涧与峡溪涧与峡谷最能体现山林野趣,山石高低形成不同落差,并冲出深浅、大小各异的水池,造成各种动听的水声效果。植物配置应因形就势,以增强溪流的曲折多变及山涧的幽深感觉。如图四所示:结合小溪的自由线形,疏密有致地种植高大乔木、树林与溪水结合在一起,塑造丰富多变的林下水边休闲空间。
2.滨水植物配置 水边植物配置应该讲究艺术构图,例如,在水边栽植垂柳,可形成柔条拂水的意境;落羽杉、池杉、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能起到以线条构图的作用。还要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增加水面层次和赋予野趣。如图三所示:以姿态潇洒的垂柳与现代化的桥栏来营造水岸景观,极富浪漫气息,将水边植物景观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岛屿绿化也可大量应用垂柳,从而使两侧的景观形成视觉上的联系与统一。
3.驳岸植物配置 驳岸分为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驳岸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要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要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主导作用。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有遮有露,一般使用垂柳和迎春等植物,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地锦等做局部遮挡,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有曲有弯。
4.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再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常用荷花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例如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或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水中植物切忌拥塞,要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美丽的倒影。如图五所示:湖边植物群落的搭配方式。以适合水边生长、树形多变的针叶树、阔叶树、花灌木以及水生植物共同组成一处梦幻景观,优美的水中倒影使此处宛如仙境一样。水生植物在湖中的面积适当,不会影响倒影的效果。
5.湿地景观植物配置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但却因人类的活动而日益减少,因此它又是全世界范围内亟待保护的自然资源。
在湿地植物配置中,要注意传承古老的水乡文化,保持低洼地形、保护原有植被、保留生态池塘。有效利用点植、片植、对植、丛植、群植、孤植和混交等手法,实现乔、灌、草、藤的植物多样性,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如图六所示:对湿地应该尽量少干涉,此设计用简单的木栈道来连接两岸,而植物配置则保持与原湿地区周围植物种类相一致,从而最适应当地的环境且保持了景观的延续性。

绿地养护管理知识大全


一、2月份2月中旬开始修剪草坪,同时搂去枯草,疏根松土,并撒草坪复合肥,随后草坪和连续浇灌返青水。二、3月份1、草坪及模纹喷洒35度的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杀菌、杀虫卵。2、早春对花灌木进行梳理,大树疏枝修剪。3、树木灌水的同时施有机肥,促进树木发芽。三、4月份1、4月初清除绿地杂草,清除大叶黄杨模纹里的枯枝、黄叶,结合草坪生长情况做一次修剪。2、4月中旬,陆续在原栽花地段栽草花,迎接五一节。3、4月下旬,拆除防寒设施,草坪追肥,平均5天浇一次透水。四、五月份1、5月上旬中旬,连续3 次喷洒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600800倍防治褐斑病、枯萎病。随后喷洒杀菌剂敌敌畏或1605,12001500倍,防治黄杨卷叶螟。修剪及浇水等工作同步进行。2、5月下旬,主要清除大树的萌蘖枝、枯死枝,同时防治大树的蛀干害虫。五、6月份1、由于高温少雨,是草坪粘虫以及大树美国白蛾多发期,用药物及人工方法集中消灭害虫。2、对区域内的模纹进行整形修剪。3、加大施肥频率,同时加强浇水及修剪工作。六、7---8月份1、进入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频繁发生,要加强药物喷洒次数。2、在管理方面,首先必须修剪及时,草坪高度不得超过8公分。其次,浇水要避开中午,在早晚进行。3、尽量不施肥,加强草坪疏根松土工作。4、8月中下旬,连续35次喷洒600倍粉锈宁,防止锈病的大面积发生。七、9月份1、草坪进入旺盛生长期,应多施磷肥、钾肥,少施氮肥。同时加大浇水量及浇水频率,促进草坪生长健壮,以利越冬。2、逐步更换枯败草花,迎接十一国庆节。
八、10月份1、加强对草坪浇水、施肥,延长绿期。2、对模纹、大树普遍施一次有机肥。3、根据气温情况,大树灌防冻水,随后封坑。九、11月明年2月上旬1、11月上旬准备材料,对应防寒苗木,打防风障,同时原有大树加固支架。2、注意防火工作。3、备土,备肥。十、全年对绿地进行保洁,及时清除绿地、模纹内的石块、枯枝落叶等杂物。

绿篱养护标准作业规程


绿篱养护标准作业规程

(一)淋水与施肥


1.小区内的绿篱养护应视天气情况2~3天淋一次水,每半个月用水冲洗一次叶面;

2.小区内绿篱每年2月底施一次花生麸或其他有机肥,用量平均每棵30克,施后用土将肥覆盖;

3.小区内绿篱要求每3个月施一次缓溶肥,施肥时应严防肥料粘在枝叶上或撒落路边,肥料不许成堆贴近植物根部。


(二)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白粉病发作时用粉锈灵防治;

(2)黑斑病:黑斑病发作时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防治;

(3)煤污病:防治煤污病要清疏植株增强光照,喷杀蚧药和百菌清的混合液,结合防杀蚧壳虫同时进行。

2.常见虫害及防治:

(1)蚜虫:蚜虫发作时用氯氰菊酯类、万能粉防治;

(2)螨虫:螨虫发作时用克螨特、速螨酮、三氯杀螨醇等防治;

(3)蚧壳虫:蚧壳虫发作时用速扑杀、乐斯本等防治。

3.小区内绿篱每月喷广谱性杀虫药及杀菌药一次。

4.绿篱喷药应用高压喷雾机进行,喷药时将喷药枪伸入绿篱内从叶背面喷。

(三)修剪

1.小区内绿篱每年冬季应彻底清剪一次枯枝弱枝,并在开春前将高度压到定高点重剪一次。

2.舂夏生长季应平均每25天修剪一次,平时对个别长枝进行局部修整。

3.用绿篱机修剪的方法与步骤:

(1)按比例(一般机油与汽油比例为1:20~1:25)配好混合油,加油,修剪前检查机器运转正常;

 (2)确定修剪高度,一般不低于上一次剪口;

 (3)先剪正侧面,再剪水平面,然后是次侧面;

(4)反复找平剪过的地方,修脚部;

(5)清理剪下的枝叶,不能有枝叶挂于绿篱上;

(6)操作完后离场,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4.绿篱修剪注意事项:

(1)机油与汽油的配油比例准确;

(2)冷机启动时先泵3次油,启动时绿篱剪口不能向着人,刚启动时不能加太多油,启动后拿好机器后逐渐加大油门;

(3)手握开动着的绿篱机应遵守横平竖直的原则,严禁剪口朝向自己身体任何部位;

(4)绿篱定高原则上不能低于上次修剪的高度,剪后应彻底清理剪下的枝条;

(5)修剪时身体不能压着绿篱,若绿篱太宽可分别在绿篱的两边修剪;

(6)绿篱修剪、喷药、施肥或更换后应及时进行登记。

(四)绿篱养护质量要求


1.造型绿篱轮廓清晰,棱角分明;

2.墙状修剪绿篱侧面垂直,平面水平,无明显缺剪漏剪,无崩口,脚部整齐;

3.每次修剪原则上不超过上一次剪口,已定型的绿篱新枝留高不超过5cm;

4.片植绿篱修剪应有坡度变化,但坡度应平滑,不能有较明显接口;

5.绿篱内生出的杂生植物、爬藤等应及时予以连根清除;

6.生长不良或遭受病虫害而严重变形的植株应及时用大小相当的同类植株予以更换;

7.园林绿化主管每半个月对小区内绿篱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记入《绿化工作质量检查表》存档于园林绿化部一年,作为对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分类标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