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马尾松毛虫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马尾松;马尾松毛虫;BT;推广;防治;森林保护
主要内容:本项目经过2年的准备与实施,已完成BT生物制剂飞防马尾松毛虫4.05万亩,比合同下达任务4.0万亩多飞防0.05万亩,超过国家林业局合同任务。防治效果以20株固定样株统计,总虫数3014头,株平松毛虫150.7头,喷药防治1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18%,防治第7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97.3%,平均虫口密度为3.4头/株;大面积飞防效果(表2)以标准样地飞防第12天统计,总防治效果为90-97%,平均防治效果为93%。有虫株率下降87-95%,平均林分松毛虫下降为92%。
项目飞防的松林的马尾松毛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松林健康生长,达到年提高松林材积0.1m3/亩以上,9.45万亩实现增长材积9450m3,年增产值283.5万元(300元/m3)。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森林,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推广情况:BT生物制剂飞防马尾松毛虫4.05万亩,喷药防治1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18%,防治第7天,松毛虫平均减退率达97.3%,平均虫口密度为3.4头/株;大面积飞防效果(表2)以标准样地飞防第12天统计,总防治效果为90-97%,平均防治效果为93%。有虫株率下降87-95%,平均林分松毛虫下降为92%。

XzH52.COM好文推荐

油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聚存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油松等各种规格小苗,并承接各种大小绿化工程。他们油松树苗基地里从未发生过油松毛虫泛滥的情况。我们感到很好奇,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防治的呢?下面是我们从聚存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找到的答案:

(1)农业防治。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

(2)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始期,按4hm2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化学防治。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hm2用有效成份90g。

(4)生物防治。①注意引放天敌。卵期每hm2可释放赤眼蜂9-1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②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每hm2量15kg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每hm2用22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松树赤松毛虫


危害赤松、黑松、油松等。

1. 发生规律

一年1代。以3~5龄幼虫在翅皮下、落叶丛中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10oC左右时上树危害,取食2年生针叶。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8月上、中旬幼虫陆续孵化,1~2龄幼虫群集危害,啃食叶缘,危害至10月中、下旬,3~5龄时即下树越冬。

2. 防治措施

(1) 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如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松林等),创造利于天敌生存而不利于松毛虫暴发的环境条件,是治本措施。

(2) 利用松毛虫秋末下树、早春上树危害的习性,在树木胸高处用菊酯毒笔划环或绑毒绳喷聚酯类药环,可有效压底虫口。

(3) 幼虫发生时,可在暴食以前,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或25%乐果乳油超低容量制剂,每亩200~300毫升,兑水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4) 秋季用每克含苞10亿活孢子的苏云金杆菌喷布树体,防治小幼虫。

(5) 黑光灯诱杀成虫。

(6) 保护和招引灰喜鹊、大山雀等。

油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又名松虎,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华北油松分布区以及山东、四川两省区,除为害油松外,还可为害马尾松。

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针叶,为害严重时叶丛被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长20-28mm,翅展45-61mm。体色为棕褐或深褐,斑纹较马尾松毛虫清晰。雌蛾前翅没有白色斑纹是和赤松毛虫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中室斑点较小,亚外缘斑列黑色,各斑略成新月形,斑列常为9个组成,7、8、9三斑斜列,内侧衬有淡棕色斑。雄蛾中室斑点较雌蛾小,亚外缘斑列内侧呈棕色,触角鞭节淡黄色或褐色,栉齿褐色。

卵 椭圆形,长1.7mm,宽1.2mm。初产时色泽较浅,精孔端淡绿色,另一端为粉红色,孵化前呈紫红色。幼虫 初孵幼虫头部棕黄色,体背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4-72mm,灰黑色,体侧有长毛。额区中央有一块状深褐斑,各体节纵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腹面棕黄色,每节上生有黑褐斑纹,两侧密被灰白色绒毛。

蛹 栗褐色或暗红褐色,臀棘短,末端稍弯曲,或卷曲,呈近圆形,雌蛹长23-32mm,雄蛹长20-26mm。

茧 灰白色或淡褐色,附有黑色毒毛。

发生规律 河南省1年发生1代,多以4龄幼虫在树根周围的枯枝落叶层,能活动的石块下、草根盘结和上面有覆盖物的林地凹坑中越冬。多卷曲成团。越冬幼虫于4月中上旬,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结茧化蛹,蛹期28-34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10月中、下旬下树越冬。

成虫多于傍晚16-20时羽化,在当晚或次日晚交尾后即产卵。卵成堆产于树冠上部当年生的松针上。每卵块数十粒到500多粒不等。成虫有趋光性和向周围林分迁飞产卵的习性。

幼虫孵化时有取食卵壳的习性。1-2龄幼虫群居并能吐丝下垂。先取食卵堆周围的松针,将针叶边缘咬成缺刻状,造成枯萎卷缩,呈扫帚状针丛,一头幼虫一生约取食400-500根松针。在林州市每年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5月初至7月末;8月中旬-10月上旬。老熟幼虫在针丛、树干及杂草灌丛、树冠下部结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注意剪除有虫枝,秋冬季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人工摘除虫茧,在幼虫大发生期人工捕捉,捕捉时注意毒毛。

(2)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始期,按4hm2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hm2用有效成份90g。飞机超低量喷洒675-750 ml/hm2,防治效果达90%以上,并致存活蛹、成虫发育畸形,不能正常交尾产卵。

(4)生物防治。

①注意引放天敌。卵期每hm2可释放赤眼蜂9-1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

②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每hm2量15kg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每hm2用22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常用药剂 安得利、灭幼脲

马尾松盆景制作
马尾松盆景制作 如何制作马尾松盆景

山松生长快,寿命长,四季常青,苍古雄奇,气质刚直不屈,兼也挺拔秀丽,高雅不俗。上世纪五十年代陶铸《松树的风格》一书对此曾大加赞赏,并广为流传。松树的风格无疑对盆景一族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马尾松是山松的一种,广泛生长于江南地区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山东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见其踪迹。马尾松身干苍劲嶙峋,荒皮粗厚,呈黑褐色甲状块裂,树势挺拔,树高可达三十米以上,枝干轮生,针叶常绿,一束二针,偶有见一束三针的,针叶长1525厘米。马尾松适应力强,抗风耐寒,耐高温、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的红壤土或花岗岩风化土最适宜其生长。马尾松木质柔韧,树液饱满,输水线纵横交错,可塑性极强,造型容易,枝条拿弯扭曲定型快,成型后针叶苍翠赏目,观赏期长,是制作盆景的上乘素材,但因其主根粗长,侧根较少,移植操作要求较高,影响成活率,加之针叶较长,自然生长多柔软下垂,显浑松散,故以前似乎培植较少。笔者对马尾松情有独钟,培植探索多年,现将一些体会提供爱好者参政。
一、 选坯
马尾松盆景素材虽可从小培育,但没有十多二十年时间树身起不了荒皮,要做成精品盆景弗时很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桩,那些经樵夫常年砍伐,或恶劣环境摧残,树身矮壮古拙、扭曲变化、盘根错节、枝干丛生,不能成材的老桩头,正是制作盆景的好坯。要着重选择那些矮化、苍老、又可以理出过度自然、富有变化的主干,最好是带有现成的嫁妆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点较为紧凑、有取舍余地、具有培养前景的桩头。再就是选择根盘比较协调、侧根较多、伸展较平、较易成活的桩头。山野挖桩必须尽量把对环保的影响降到最低,并采取一些诸如补植苗木等措施,反对三光政策般的滥挖。
二、 挖掘
马尾松的挖掘时间虽因所属地域有所不同,但差别不会太大,一般宜在公历10至11月份开始休眠期和二月底至三月份其叶芽开始萌动期间,一定要避开梅雨季节,因马尾松喜燥怕湿,雨天挖掘,一是坭团难打,二是土壤太湿根系透气不好,不利开根成活。 马尾松的挖掘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枝叶修剪要适度。在挖掘之前,一般都要较大强度地修剪裁减枝叶,但必须与生势必须强弱,体量根 须坭团大小相适应、相平衡,枝叶留得过多,会因根系供水不足而失水枯萎,留得太少,则会因光合作用缺乏而闷根烂根,同时还要经适应造型考虑,某些造型需要保留或养粗的枝条尽量少剪或不剪,对一些枯枝不要轻易裁去,大枝托的锯口不要太平,看似铝板,应多面一些制作加工余地,以使树态更显自然苍老。二是在挖掘时,除主根过长必须裁短外,应多保留侧根,特别是筷子头大小的讨食根,这些侧根容易爆发新根促其成活。所有断根断面都必须剪平,烂根应清除干净。三是起挖时一定要带好坭团,所带坭团大小要视桩头大小,须根分布状况和运较条件而定,除非个别没有主根或土质关系坭团难打,有条件的尽量带大一些,先确保成活,上盘前再作裁减。坭团起土后要用胶带或草绳横竖缚扎结实,以保运输装卸不散,坭团结不结实是成活的一大关键。四是桩头起挖后应适当遮阴并向枝叶喷水,减少停留时间,尽快运回培植。有些很好的桩头由于挖起停放时间过长,失水显弱影响成活,实在可惜。
三、 养坯
马尾松桩头运回后,有条件的应尽量地栽一年以上,没有地栽条件的,可用木箱或陶质大盘养坯,所用土壤可用河沙、煤灰和黄壤土混合,既能松疏透水而又保湿,也可用其他松疏素土,忌粘性碱性。缚扎坭团的草绳应拆除,以防发酵烧根。培土后四周用竹签插实,然后充分灌水,务必使土壤湿透并与树根贴实,之后一周只需向枝叶喷水、不必浇水,也无需蔗遮阳,除非气温超过30℃,更不能用薄膜罩套,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偏干)即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成活率就很低。如因空气湿度太大土壤偏湿,可在表面加干土吸水,遇雨天要用薄膜覆盖坭石防水。如果整个过程把握得好,一般成活率可达70%以上。 好坯难得,成活不易,养坯一定要耐心细致,注意观察,切忌浮燥心急。判断桩头是否成活,不能光看是否萌发新针叶,因等一次抽芽放针往往是桩内原有积蓄的养分和活力生长出来的,此时不一定已长出新根或新根非常嫩小尚未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供树桩所需,仍需小心养护,直到芽头延伸至第二次萌发。一般年底挖掘的桩头要过了第二年七月份才能确认生死。如果出现芽头变软,叶色灰暗,定必死无疑。 马尾松桩头养坯起码一年,养坯期间除确因逼芽需要外,不要随意剪除枝叶、摘除芽头,更不要挖土观察根部生长情况和贸然施肥。主要枝托要任其疯长,把树势养壮,使皮层变松。待树势旺盛,便可上盘或就地造型。
四、 造型
马尾松盆景的造型原则上以呈现刚阳苍劲为主题,但因其枝条柔韧,可塑性特强,而山野所得桩头矮壮曲屈居多,根拨干净利落的甚少,且多缺枝托,故应不枸一格,因材施艺,凭着作者的艺术内涵和对自然美的领悟,遵循美学原则,捕捉出桩头最突出的特点,最美的所在,充分表现,把到手的素材制作成为活的艺术品。马尾松盆景成型时间较长,没有经过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断创作,很难完成一件较满意的精品。 树桩盆景造型的第一步是选择最佳观赏面。经山野挖回的老桩,一开始就应考虑哪一个面向、哪一种形式能创作出最佳观赏效果,但由于养坯前时间急促,只能作初步设想和裁剪,在养坯过程中就可对主干的走势变化,根盘的粗细分布和嫁妆枝托的出位走向等不断仔细观察,反复推敲,进行整体综合协调考虑。由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内涵、对自然美的领悟以至个人爱好不同,对某个桩头造型的预期效果会产生不同的构思,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有些桩头又可以经多种形式进行造型选择,所以不要急于操作,多些耐心,充分考虑、反复比较,扬长避短,因桩而异,务必找出其最为突出、最具特色、能表现出最美又避开最丑的观赏面,做到胸有成竹,等树势复壮后再动手进行造型加工制作。观赏面的选择可以绘制造型预期效果图,也可请有经验的朋友或专家给予会诊或指导,尽量选择到最佳方案。一旦确定了观赏面,对根、干、枝、叶也就是从骨架到树冠便都要一一配合这一观赏效果能达到最美进行造型。如果观赏面选择不准确,或中途随意改变,不但可能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不少时日,潜在的观赏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如果一等的树坯培育出三等的观赏效果,岂不令人婉惜。 确定观赏面后最首要的是要把主干处理好,主干是树桩盆景的主线,是造型的关键,主干的变化决定了树木的姿态,主干加工处理得好,一件作品的美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自然界中的树木主干千姿百态,其中有的巍然挺拔、顶天立地,有的飘斜横出、宛如临水,有的曲屈跌岩、势若游龙,有的清瘦高耸、飘逸清奇,有的矮壮雄峰、古拙厚朴,归结起来可分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或单干、双干、多干,在盆景的表现形式上还有回头、捞月、挂壁等,马尾松除多干丛林桩头极为小见之外,其他形态都存在,并有不少奇特怪桩,有利于造型上的创新。 对马尾松桩头按最佳观赏面选定主干后,可用截干蓄枝方法,选取经基部往上最有价值那一段进行截干,截到恰到好处。由于马尾松枝干不带针叶不萌发新芽,截口上端必须留有带针叶侧枝养粗延伸主干。老干如不是两边都有侧枝,截口要留长5公分左右,并用封口胶或草木灰封口,防止回缩或树液流失,等侧枝长旺再做加工修整。 对树桩盆景主干总的要求上自下而上过度自然、曲屈有度、富于变化、逐段缩小。应以观赏面为准,使干体以不同角度弯曲变化,且左右幅度大、前后幅度小,弯曲的角度和每段的长短都要富有变化,自然舒展、平衡协调,尽量呈现有动感、力感的曲线美,避免过于匀衡机械。缺乏变化又难以加工的直干可做成迎客松。对主干伸展姿态的造型加工,可使用简单工具,应有力学原理,取好弯曲角度,进行强力推顶拉吊。实践证明,直径四公分左右枝干一样可以强力舒弯,不必开沟或作契形切口。操作过程注意保护好荒皮、受力的部位要设法垫妥。马尾松一本多干桩头极少、但可合栽,多干型除注意单干主干变化外,更应考虑整体效果,干与干的协调,主次呼应等,如双干的兄弟树、爷孙树、一直一斜、双飘斜等,三干以上各干不要并排一个平面,要有深度,有透视感,有组合,有顾盼。 马尾松盆景枝托的造型要求能根据其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规律表现松树风格。不论哪种树型,都要曲屈有度,走势刚劲流畅,主枝平伸略显下垂,并有分级分枝,脉络清楚,形成枝片。可适当制作展示力度的硬角死曲和软角,直线和柔美曲线相结合,做到刚柔并做到刚柔并蓄,美而耐看。由于马尾松老干极难萌发新芽,对原有桩头的枝托应充分考虑利用,特别是斜干的底托更为珍贵,能不缺托的尽量不缺,但不主张采用扭转迴旋勉强补位的所谓借托借枝。借托有时平面效果还似可以,但总是缺憾,出枝位置不对,经不起推敲,不耐看。 马尾松的缺托可以用嫁接方法解决,一般采用丁字靠接法,芽接很难成功。嫁接方法和其他树种相同。嫁接时间宜在生长季节,嫁接前老枝必须把嫁接处的老皮剥掉,操作务必准确快捷,捆扎要牢固,防止树液(松香)凝固形成簿膜阻碍细胞渗透生长。捆扎后可用两用封口胶涂抹或胶布薄膜包扎防水,确认成功的逐步断奶,到第二年生长期才完全切离。在广东也有用穿干靠接的,作法是在干体处出托的位置垂直钻孔,将直径略同的枝条前端摘除针叶留芽头穿孔而过,一边形成层贴紧,然后缚扎固定,效果也很好。 枝托的造型要把第一托定好、做好,尽量养到与主干相协调,横幅观赏效果的,粗细为主干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出位较低,伸展较长,可长于主干,直幅的出位可偏高,粗度较细,伸展较短,出在主干的黄金分剂点最为理想,不要在正中二分之一处。第一托应是桩景最粗最长枝托,然后托间间隔和托的粗细往上逐级依次缩短缩小。各托出枝要有多个方位,互相错开,走势生动,富有立体感,并径整体上大致统一协调。对正面平直出托要给予矫正调正,以免剌眼顶心。所有枝托出托都宜在主干阳面略下,刚好在转角凸位会分散树势,而在阳面凹位出托既不美观也不符树木生长规律。桩景的第一、二、三托要做得干净利落,尽量使主干下段三分之二能交代清楚,清晰可见,再往上三分之一可不大拘坭,但务必使主干顶部显得隐约,树冠较为茂密,比例合理,防止露颈或缩颈现象。顶端枝条走势可略为向上,顶冠一般为平顶。 马尾松枝条造型操作要求不同于一般松树以绑扎拉吊为主的做法,必须突出一个剪字,剪截扭曲,逼芽控叶,结合绑扎拉吊。只有不断合理剪截,才能培育出级级分枝,只有以剪截来逼芽控叶,才能使树形紧凑,针叶变短,自然成片,只有剪截结合绑扎拉吊,才能使枝干延伸硬角和软角、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富有变化、尽显力度,使崎峋苍劲的主干与苍翠柔和的针叶相映,呈现刚柔并蓄之美,韵味无穷,非其他松树所能及。 马尾松木质纤维长且韧,极易舒弯扭曲,较粗的枝条在需弯曲部位可用包装胶纸或电工胶布包裹并用铝线密度绕扎后,使用简单具有拉顶功能的工具,强力拿弯,然后设法加以固定,操作得当改变走向的角度可超过90%,二公分以下细枝可直接用手把需要弯曲部位掘松并用力扭旋,只要感觉到木质松裂,纤维松散,枝条便变得很柔软,可按要求弯曲到位,然后绑扎固定。更小的细枝则可用铝线绕扎,拉吊随意扭曲舒弯,枝条加工过程如意外出现爆裂折断,只要保持三分之一以上皮层和木质纤维完好,即时用胶布包扎,伤口会自行逾合,更显苍老。马尾松枝干舒弯定型较快,大的半年左右,小枝一二个月,要注意观察,及时拆除绑扎铝线,防止枝条生长而嵌入皮层。进行扭曲加工的枝条一定要完全木质化,木质纤维未形成的嫩枝质脆极易折断。 马尾松山野桩头大多枝条冗长,分枝很少,近身芽头更少,加之老枝针叶退落,显得格外松散,可采用逼芽办法使树型变得紧凑。所谓逼芽,就是将缺乏芽点的过长枝条末端剪短回缩,目的是裁减大部分枝叶,逼使其养分内收,激发生长新的较靠近主干的芽点,待新芽放针成熟后,再次剪短回缩,逼发新芽点,直到新芽点符合造型要求,以此长成第二节或二级分枝。逼芽注意不能碰掉所留针叶,没有针叶的枝条不会萌发而退缩枯死。针叶生长二年会自动脱落,需要逼芽的枝条应在针叶脱落前回剪,所留针叶应有四束以上。对木质老化的枝条,须培育长旺使皮色浅皮层变松方能回剪,老化枝条缺乏萌发力。第一节还需长粗的枝条,可在第二节或分枝继续逼芽,但必需保留原来枝条或加一旺枝任其生长拉粗。如因地域关系,为缩短成型时间,对已具备二级分枝的主枝,可用扭曲拉吊造型,不作分节裁截蓄表。 马尾松针叶偏长,自然生长可达二十五公分左右,且多呈柔软下垂状,影响造型效果,所以控叶成为造型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控叶得当,针叶可控制在四分公左右,观赏期四个月以上。马尾松正常生长每年二月和八月二次萌发新芽,在枝条逼芽分枝较密,树型骨架基本形成后,就必须进行控叶,提高观赏效果。控叶的方法是对分枝进行同步全面缩剪,或七月中旬对所有带梢分枝,按树冠造型要求回剪。个别不便缩短的,也要剪去末梢芽头,只要留有三束以上针叶,在剪口必定萌发出多个新芽,如树势旺盛,一个剪口可萌新芽十个以上,新芽开始放针后严格控水,并及时疏芽,所有剪口只留下生长方位适当的二至三个芽头,把多余的全部掠去,这样到五.一或十.一前便可长出三公分左右的针叶,此时只要把原有老针叶摘除,观赏效果就充得显示,如果掌握得当,针叶长到四公分左右基本不再增长,这时娇嫩的针叶,叶色苍翠欲滴,不亚于五针松,可与大坂松妣美,另人赏心悦目。控叶应注意在缩剪前半个月施一次薄肥,保持树势旺盛,富有活力,树势过弱不能控叶,否则会出现叶色泛黄,芽头细长,针叶稀疏不长,树势会经久不旺甚至失枝,故每年只能控叶一次。在新针叶成熟第二次萌发之前还应再施一次薄肥,复壮树势。桩景经控叶枝叶越来越密,缩剪便必须同树冠造型结合进行,需使树冠大效果形成不等边三角形,边界曲线不能太过园滑而应有起伏变化,略带野性。针叶应丛丛簇簇,参差错落,虽分流状,但疏密有度,富有韵味,如天然宝石的内部纹理,尽呈自然之美,剪得过于规则,工整成片,反露近气。 马尾松盆景的造型,还必须注意平面效果。有些盆景实景和照片观赏效果相差很大,这就是上不上镜的问题,也就是平面效果的问题。盆景一定要能上镜,以照片的方式方便交流,更可以保存和传世,同时通过照片对照,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不断改进。所以在每个创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应相应拍好照片进行对比,并建立简单相册档案,以便随时查阅欣赏应用。
五、 养护管理

由于盆景是活的艺术,其创作是没有终点的,如果说有终点,那是其艺术生命的终结。所以养护管理的过程是造型的继续和延伸。对松树盆景来说,养护合理,时间越长,时间越长,造型会更加完善,松树寿命很长,松树盆景是传世之作,养护管理更显重要。 马尾松耐盆瘠,却也喜肥,在养桩生长期间,应薄肥勤施,春末初夏和秋季,每月用沤透饼肥稀释20倍施肥一次,用盆较大根系发达长势良好的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如有条件的可施用沤透的贝壳类肥或鱼肥,促壮最为见效,质量好的高较颗粒复合肥也可以慎用,一般不要施有尿素或人类尿等氮肥,因松针能在空气中吸收氮,松根对氮又敏感,盛夏严冬和春雨季不宜施肥。午后土壤偏干时施液肥最为适宜,施后再浇一遍水,便于根系吸收。马尾松切忌施用生肥浓肥,生肥烧根,浓肥过重会使针叶徒长、伤根直至导致树液倒流造成植株失水枯萎。 俗语说干松湿柏,马尾松一样怕涝湿积水,喜偏干,但并非越干越好。其实只要坭土疏松、底层疏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期每天早晚各浇透水一次,避免正午浇水烧根闷根,其他季节视天气情况而定,冬天可以三四天浇水一次,但必定浇透。马尾松养护其实比较粗放,不象想象中那么难,上了盆的马尾松只要盆土疏水,盆钵大小适中、一般是无须翻盆的,只要肥水得当,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翻盆照样年年抽梢,生长良好。如发现植株生势减弱,就必须检查原因,随时翻盆换土或改植大盆。正常翻盆时间应在深秋或早春进行,翻盆前先行控水使盆土偏干,盆土和盆壁分离,然后将植株从盆中连土团倒出,修剪底部及四周老化根须,剔除坭团中间部分宿土,换上新土即可。 养护管理是造型的继续延伸,保形整形或改作是马尾松盆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是随着枝条生长增粗继续对树型进行调整,基次是继续逼芽、疏芽、疏枝控叶,对树形进行微调,强化精品意识,做到精益求精。每年二次萌发挖一次放一次,至针叶未掉之前及时修剪,务必使树形保持紧凑,侧枝分枝更丰富更合理,植株造型更加完善。 马尾松抗病力强、病虫害少,主要是天牛、松蚜松蚧、锈病等。天牛为害多在初夏,可早晚观察,捉灭成虫,如发现枝干有唾液般粘液附着,定是近日钻孔产卵,或见洞口木质已有幼虫钻心,可即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闷杀幼虫。其他病虫害可用相应常规农药防治。

如何防治马尾松赤枯病


分布与危害
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外,还侵染其它针叶树,如云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黄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金钱松(Pseudolalrix amabilis)等。各种寄主中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受害最重。本病常与赤落叶病或落针病同时混生。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受害。受害叶半截或全叶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病叶与健叶相比,其含水量和干物质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8.4%和39.2%,病害越重,损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长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长量降低73.5%。
症状
受害叶初现褐黄色或淡黄棕色段斑,后变淡棕红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椭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在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unerea Desm.)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直径约100~200μm,散生于叶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大小15~25μm×7~10μm,5个细胞,分隔处缢缩,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圆锥形,无色,顶端有2~4根无色刺毛,长约10~19μ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发病的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纯菌种。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养9~12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发亮的黑色粘液团。分生孢子在5~33℃之间都能萌发,以20~30℃萌发量较多。无伤或有伤接种,经3~6天大量出现症状,潜育期2~7天。有伤接种平均发病率48.5%。最高达81.8%;无伤接种,平均发病率21.4%,最高达42.8%。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时,应明暗交替。
发生规律
马尾松、赤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树上病叶中越冬。在落地病叶上越冬者极少,且全部以分生孢子越冬。翌年平均气温16℃以上时,约5月上旬,分生孢子开始散放。以6月(四川)及7月(贵州)捕捉量最多,6月及8月次之,11月份(月平均温度16℃以下)基本停止散放。一般雨天或雨后捕捉孢子量最多,晴天较少。林缘、树梢及树冠,比林内、冠下及冠内发病重,这表明分生孢子借雨水机械脱离,随雨滴被气流带走。
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5~19.9℃。6~9月为发病盛期,其间月平均温度20.3~22.9℃,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mm,月平均相对湿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降低。当月平均温度降至12℃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一星期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多次重复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的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方法
可用621硫烟剂加硫磺细粉(按8:2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防治效果为91%~95%,741烟剂效果为88%~92%。此外,5%可湿性退菌特粉、退菌特重烟剂和621菲醌烟剂也均有一定效果。烟剂防治本病宜于6月进行,用量每公顷11~15kg,一年一次即可。如遇赤枯病和赤落叶病或落叶病混生的林分,需在6月和8月各放一次,各一次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葵花松对赤枯病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因此,选用葵花松造林,是防治本病的一种较好途径。

用“塑料环”防治落叶松毛虫


“塑料环”就是用质地较好的塑料薄膜剪成宽5厘米的塑料布条,将其绑于要防治的树木上。利用它可以有效地阻止落叶松毛虫上树为害,以此达到保护林木生长的目的。

落叶松毛虫是松林最严重的历史性害虫之一,其为害重,分布广。主要为害落叶松,同时红松、樟子松、云杉和冷杉也遭其害。

落叶松毛虫的生活史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3—6龄或5—6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枯枝落叶丛中卷曲过冬,次年4—5月份上树为害。6—7月份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8月份羽化为成虫,数天后产卵,经过10—12天孵化成幼虫,8—10月份新生幼虫为害。11月份下树越冬。

经过多年的观测,我们发现落叶松毛虫有一个特点,即昼伏夜出,白天下树躲藏,晚间上树为害。我们根据落叶松毛虫的这个生活习性,于2000年4月份在黑龙江省阿城市亚沟林场采用“塑料环”法防治落叶松毛虫,结果获得成功,虫口密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头/株,有虫株率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以后又经过多次的实践验证,防治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在每年的3—4月份,正值天气回暖,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复苏上树之际,我们马上组织人力,抓住时机,全力以赴到经预测将要发生虫害的林分内,在每棵树木胸径1.3米处,用镰刀轻微地刮去翘裂的老粗皮(以防止幼虫从龟裂处钻入上树为害),然后,绑上一道塑料布条,开口处要闭合、严紧,并用钉书器把开口处钉死(用图钉压缝也可以),为了确保落叶松毛虫幼虫不能上树,最好在与绑好的“塑料环”相隔15厘米处再绑上一道环(经济条件好的单位用不干胶胶带也可以),该方法不但省工省力,而且经济,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效果十分明显。

防治越冬代松毛虫三法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越冬,每当春季来临,越冬代松毛虫陆续倾巢而出,给松林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抓住冬季有利时机,防治越冬代松毛虫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工防治对小面积或稀疏的高大树上的越冬代松毛虫可采取人工防治。即根据松毛虫有90%分布在树干7米以下的树皮缝内越冬的规律,越冬后期幼虫将要上树活动取食前,可于树干6至7米处涂毒环(用敌杀死或灭幼脲、溴氰菊酯等农药沿树干涂一个圈),这样松毛虫爬过时就会触药中毒而亡。还可以在树干6至7米处环割除老树皮,在周围一圈捆上光滑塑料膜,膜要贴树身,塑膜环宽度在15至20厘米,使松毛虫爬上树取食时从塑料膜上滑下,无法通过,使之饿死。

人工防治松毛虫技术不仅是小面积高大树防治的好措施,也是公园、旅游区、住宅附近等地防治越冬代松毛虫的理想方法。

喷雾防治在越冬代松毛虫幼虫全部孵化出后至越冬前,或在越冬后幼虫初春开始活动时的早、晚或阴天、毛毛雨天,用25%的溴氰菊酯和柴油2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佳。

白僵菌防治试验证明,用每克含孢量1000亿至1200亿的“白僵菌高孢粉”,于10月到次年的3月这段时间,在松林间每亩施放8至12克,进行大面积防治,虫口下降率可达80%至95%。

马尾松切根育菌技术


马尾松系直根性树种,培育大田探根苗,主根粗长,侧须根细少,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幼林前期生长慢。采用塑料袋或根型培育器育苗,虽能提高马尾松苗质量及造林成活率,但因育苗成本较高,运苗费用增加,推广难度很大。在马尾松大田育苗生长期中,用铁制切根铲适时适量切去苗木部分原主根,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增加侧须根数量,提高菌根感染率,降低高径比,控制冠根比,可显著提高马尾松大田裸根苗质量与造林成活率。

1、切根育苗地 马尾松切根育苗地宜选地势开阔、向阳。坡度平缓,靠近水源,质地疏松,没有或极少石块、石砾的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作床 提前3—6个月翻挖苗圃地,整地深度20-25厘米。结合整地要撒施磨碎的硫酸亚铁粉每亩15-20公斤或生石灰每亩30-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磷肥每亩60—100公斤作底肥。然后横山开箱作高床,床宽1米,高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如圃地前作非马尾松林或松苗,则床面还需均匀撤一层松林菌根土。

3.播种 为确保切根时松苗能达到要求,播种时间要适当提早,最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超过3月底。播种方式为条播,播距15—20厘米,播沟方向最好与苗床方向平行。经精选、消毒的马尾松良种播种量,每亩3-4公斤。早播苗床可覆盖薄膜或稻草,用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提早发芽,出土整齐。

4、苗木前期管理 一是出苗期注意薄膜管理,防止“烧”苗;二是苗木出齐后,每隔10一15天喷洒一次1∶1∶120的波尔多液,连续2~3次,以预防猝倒病发生;三是结合除草松土勤施。淡施追肥3-5次,6月中旬后水施尿素1一2次,浓度0.3~0.5%为宜,促进苗木生长;四是低山丘陵区遇连晴高温,要抗旱保苗,在伏旱结束后,及时间苗、定苗。将过密、细。

5.切根时间 为保证切根育苗效果,切根时的苗木高度需达12厘米,主根长15厘米以上。因此,凡伏旱前调查苗木根茎生长量已达要求的,可于7月中旬前切根,否则需待伏旱结束,秋雨到来后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再行切根;海拔800米以上无伏旱或伏旱影响不大的山区,切根时间完全视苗木生长量决定,但最迟不得晚于9月中旬,不然切根后苗木生长时间太短,切根效果不佳。

6、切根深度 切根铲入上深度即保留苗床上苗木原主根长度,称为切根深度。根据我站试验研究结果,切根深度以8厘米左右为好,即切掉苗木原主根长度二分之一左右。具体掌握时,苗高根长的稍深点,苗小根短的稍浅点,以不大于10厘米或不小于6厘米为宜。

7、切根方法 切根方法有斜切、平切两种。斜切较平切省力、工效高,适宜于山区坡度较大的条播苗床,或土壤较粘、石砾较多,平切推铲困难的条播苗床。操作时,先从苗床最里边的苗行开始,用铲刀在苗行一侧从离苗木地径5厘米左右处,斜向苗木方向呈60度角插入,顺势推进,即可切掉苗木主根6-10厘米以下部分。若苗床平坦、疏松、无石砾,或撒播苗床,则可进行平切。平切时,手握切根铲分别从苗床两边确定的切根深度入土,向苗床中央均衡用力,水平推进50厘米,防止向上或向下偏斜。每铲切完后,切根铲原方向退出时,铲面向下稍加用力,使切缝稍宽,易于退出,切忌铲刀向上抬升,拖倒苗木。

8.水肥管理 为防止切根后苗木萎蔫和利于须根生长与菌根形成,切根后要立即进行一次水肥管理。凡8月底前切根的,可水施氮肥和过磷酸钙,浓度均分别不超过0.5%;若在9月上、中旬切根的,则不再施氮肥,只水施磷肥即可。水肥施用量以灌透苗床土壤为度。

9.起苗与运输 马尾松切根苗在苗床上到11月底或12月初基本停止生长后,即可起苗造林。起苗必须坚持锄挖,严禁手拔,以防扯断大量的须根、菌根。用锄起苗时,锄口应高苗木10厘米远,逐行倒退着深挖、轻抖,尽量注意不伤或少伤苗木侧须根和菌根。切根松苗在运输途中,为防风吹日晒而失水干枯,一定要搭盖薄膜或稻草。运到造林地后,要及时造林栽植,当天栽不完的松苗,应就近假植。

天幕毛虫防治措施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又叫天幕枯叶蛾、带枯叶蛾、梅毛虫、黄褐天幕毛,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昆虫。主要危害梨、苹果、海棠、沙果、桃、李、杏、樱桃、榅桲、梅,及杨、榆、柳、栎等植物,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进入五月份,该虫在东北地区开始大量发生,园林养护人员要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详细的情况介绍如下:

[为害特点] 常在刚孵化幼虫群集于一枝,吐丝结成网幕,食害嫩芽、叶片,随生长渐下移至粗枝上结网巢,白天群栖巢上,夜出取食,5龄后期分散为害,严重时全树叶片吃光(郑州兴农网)。如在辽西地区曾于60年代初大发生,闾山梨区受害株率几乎达100%,约上万株梨树叶片被吃光,绥中梨区平均每树有越冬卵块达4~6个。目前,仅发生在管理粗放的梨园。

[形态特征]

成虫形态特征: 雌雄差异很大。雌虫体长18~20mm,翅展约40mm,全体黄褐色。触角锯齿状。前翅中央有1条赤褐色宽斜带,两边各有1条米黄色细线;雄虫体长约17mm,翅展约32mm,全体黄白色。触角双栉齿状。前翅有2条紫褐色斜线,其间色泽比翅基和翅端部的为淡。

卵形态特征: 圆柱形,灰白色,高约1.3mm。每200~300粒紧密粘结在一起环绕在小枝上,如 顶针状。

幼虫形态特征: 低龄幼虫身体和头部均黑色,4龄以后头部呈蓝黑色。末龄幼虫体长50~60mm,背线黄白色,两侧有橙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条纹,各节背面有黑色瘤数个,其上生许多黄白色长毛,腹面暗褐色。腹足趾钩双序缺环。

蛹形态特征: 初为黄褐色,后变黑褐色,体长17~20mm,蛹体有淡褐色短毛。化蛹于黄白色丝质茧中。

[发生规律] 在辽西产区,于5月上、中旬,幼虫转移到小枝分杈处吐丝结网,白天潜伏网中,夜间出来取食。幼虫经4次蜕皮,于5月底老熟,在叶背或树木附近的杂草上、树皮缝隙、墙角、屋檐下吐丝结茧化蛹。蛹期12天左右。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第二年果树发芽后,幼虫孵出开始为害。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尾产卵。

[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在冬剪时,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春季幼虫在树上结的网幕显而易见,在幼虫分散以前,及时捕杀。分散后的幼虫,可振树捕杀;

2. 物理防治:成虫有趋光性,可在果园里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防治;

3. 生物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枝梢上越冬卵块。如认真执行,收效显着。另外是保护鸟类;主要天敌有:天幕毛虫抱寄蝇、枯叶蛾绒茧蜂、柞蚕饰腹寄蝇、脊腿匙鬃瘤姬蜂、舞毒蛾黑卵蜂、稻苞虫黑瘤姬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4.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或50%混灭威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菊马乳油2000倍液;2.5%功夫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马尾松毛虫防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马尾松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