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相关知识:松毛虫的防治技术",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松毛虫的防治技术防治策略与思路:松毛虫是常年可发生的害虫,而在部分地方也可为偶发性的;发生范围一般由小面积扩散到大面积;松毛虫危害松树的虫态为幼虫期,世代明显,虫态较整齐;天敌种类多、控制能力强。治理松毛虫首先考虑保护天敌达到自然持续控制虫灾,其次考虑防治效果,第三考虑防治方法要方便;在需要使用药物防治时首选能引起致死松毛虫的流行病的生物制剂或选择性强的胃毒剂;触杀性的化学药剂虽也奏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只能有限度地在小面积、高虫口或虫源地使用,不宜大面积采用。忌在被松毛虫吃光的林中、松毛虫处于衰退期使用化学农药。最佳防治时机是防治越冬代(历时长、幼虫发育缓慢);选择幼虫低龄(抵抗力弱、未造成大的危害)期防治。适用的防治药物有:灭幼脲Ⅲ号、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与阿维菌素复合剂、多角体病毒等。

1.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对虫害的自控功能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可选用栎类、栗类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护林,优化天敌生存的环境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实施封山护林措施,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它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自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2.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11月中、下旬或2~4月份放菌,防治越冬代其它时间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公顷22.5万~75.0万亿孢子。施用方法:采用航空或地面喷粉剂(50亿/g)或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高孢油剂、乳剂);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利用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传染致病作用,在虫口密度低时作为预防措施或在松毛虫处于衰退期使用,可增加松毛虫的死亡,但残存的松毛虫仍可能繁殖,因此施过白僵菌的林地在下世代仍有再次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松毛虫增殖期。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3。施菌量每公顷600万~120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不适宜使用。目前商品药剂有“绿得宝”,该药由苏云金杆菌与阿维菌素复配而成,其中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对昆虫具有较为广谱的触杀作用。其具有见效快、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在虫口密度大时起到快速抑制作用,一般24小时后死亡率达90%以上,不污染环境。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容量喷雾、飞机低容量喷雾。“绿得宝”用药量600mI。/hm2,以1:50~75倍药液喷雾,或用粉剂6009/hm2配成lkg药粉喷撒。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收集经人工施放病毒致死的松毛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50%中性甘油悬浮剂(含量30亿PIB/g,广东茂名林业科学研究所生产)、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还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公顷用悬浮剂(450亿/g)药量49.5~759/hm2(含1500亿~2250亿病毒晶体)。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或喷粉作业。采用病毒防治松毛虫见效稍慢,喷药7~15天后,观察其进食情况,感染了松毛虫的不进食或少进食;用剪刀在幼虫背上中肠位置剪开观察,发现中肠为黄白色或白色即是多角体病毒中毒,正常的松毛虫是青色或绿色。发病致死的松毛虫,虫体缩短,形成头大体小的不正常病态,尾部常带有黄白色粪粒,病死虫体壁不易破裂,死虫常在喷药后15天前后开始出现。死虫的数量和速度与用药量、气候条件、松林环境等因素有关。死虫的出现是缓慢的,一般无明显的高峰期。控制效能观察:使用过多角体病毒的林地,于下代幼虫期或第2年,多角体病毒在林间仍有作用,可观察死虫症状或剪开中肠观察,统计其感病率。

(4)招引益鸟治虫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公顷45万一15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3.人工(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4.植物杀虫剂防治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使用药量为61。/hm2。5.仿生药剂防治采用灭幼脲、杀蛉脲等进行航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混合少量尿素(约每公顷7509)一并喷旋。(1)林间应用的最佳用药量及配比

①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地面喷药在不同龄期的松毛虫幼虫,用药量有所不同。1~3龄幼虫,用药量为150mL/hm2;3~4龄幼虫,用药量为300mL/hm2;5~6龄幼虫,用药量为450mL/hm2。飞机喷药用量为450mL/hm2。应用时,加入901增效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②25%灭幼脲Ⅲ号粉剂:地面喷撒用药量为450~6009/hm2。

③16%灭幼脲Ⅲ号增效型粉剂:地面喷撒用药量为150~3009/hm2。

④25%灭幼脲Ⅲ号油胶悬剂:林间喷洒用药量为225~300mL/hm2。

(2)使用时机和方法

①灭幼脲Ⅲ号胶悬剂:虫口密度高时,在4龄前喷药;虫口密度低时在5~6龄幼虫以前喷药。根据单位面积的用药量和喷洒量,将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即可施用。地面喷洒可采用背负式喷雾机进行常量或低容量(细雾滴)喷雾。方法是:采用低量喷洒,喷洒量9~13.5kg/hm2。常量喷雾75~225kg/hm2。飞机喷雾采用运五型飞机进行,低容量喷雾。喷幅50m,地面流动信号旗导航、低容量喷雾每架次装载药液1000kg,药液中DtL,k.10kg尿素和2kg901增效剂,每架次作业面积66.7hm2;超低量喷雾每架次装载药液800kg,药液中加入20kg尿素或2kg901增效剂,采用转笼式喷头喷洒,每架次作业面积200~266.6hm2。

②灭幼脲Ⅲ号粉剂:在早晚有露水或雨后使用;防治高虫口、大虫龄时宜使用增长率效型粉剂。先按防治面积和单位用药量称取粉剂,再按15kg/hm2喷撤量加入滑石粉,混合施用。使用背负式机动喷粉喷雾机喷撒,喷撒量为15kg/hm2。

③灭幼脲Ⅲ号油胶悬剂:利用0号柴油作稀释剂,实行超低容量喷雾,地面喷洒量为9~4.5L/hm2,飞机喷洒量为4.5L/hm2。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见效稍慢,喷药7~15天后,观察其进食情况,受药后的松毛虫不进食或少进食;用剪刀在幼虫背上中肠位置剪开观察,发现中肠为褐色或血红色即是灭幼脲Ⅲ号中毒,正常的松毛虫是青色或绿色。受药致死的松毛虫,虫体有不能蜕皮或已蜕了部分皮的现象,部分虫体倒吊在枝条或针叶上,死虫常在喷药后5~10天前后开始出现。死虫的数量和速度与用药量、气候条件、松林环境等因素有关。死虫的出现虽缓慢,但有明显的高峰期。7控制效能观察:使用过灭幼脲Ⅲ号的林地,于下代或数代,灭幼脲Ⅲ号在林间仍有作用,可观察死虫症状或剪开中肠观察,统计其感病率。

6.化学药剂防治在松毛虫大发生初期及小面积虫源地,为迅速压低虫El,可选择使用除虫菊酯类药剂,进行低容量喷雾灭虫。

7.自然防治法在虫口密度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天敌寄生率高、虫情处于下降趋势时,或安全区偶然发生松毛虫小面积发生时,不必进行药物防治,让松毛虫种群自然消长。

8.松毛虫的防治质量及防治效果要求为保证防治质量,必须掌握最适的防治时间,注意防治作业天气;合理调节药液(粉)浓度及喷洒(撒)量,确保作业均匀度,防止出现漏喷漏防。防治后要做好效果检查及评估,一般要求生物防治的有效防治面积和杀虫效果均达到80%以上;仿生物及化学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及早春防治方法

1.1桃炭疽病

发生与危害:为本区桃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在病枯枝和病僵果上越冬,次年早春产生孢子,侵染结果枝,以后陆续向花、果传播,加重为害,严重时果枝大量枯死,果实大量腐烂。在上海地区1年有3个发病过程,分别发生在3月中旬~4月上旬发生在结果枝上;5月上中旬发生在幼果上及6、7月发生在果实成熟阶段。全年以幼果阶段受害最重。

早春防治方法:(1)剪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残桩,或在芽萌动至开花前后的初次发病的病枝,消灭越冬病源、防止引起再次侵染;(2)加强排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并避免留枝过密及过长;(3)桃芽萌动时喷洒1~2次1∶1∶100倍波尔多液(展叶后禁用)。

1.2桃细菌性穿孔病

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在病梢上越冬,次年春季在病部溢出菌脓,经风雨和昆虫传播。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见发生,5~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主要为害桃树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及果实龟裂。早春防治方法同桃炭疽病。

1.3桃根癌病

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部颈部,形成肿瘤,造成桃树生长严重不良,植株矮小,果少质劣,严重时全株死亡。病原细菌存活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雨水径流或灌溉水,及带病苗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早春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2)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后用刀刮除或彻底刮除并用KG84浇根消毒,对发生严重植株挖出烧毁。

1.4桃流胶病

发生与危害:为桃树生理上的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枝干上,新梢、叶片、果实上也可发生流胶现象,造成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流胶现象在桃树的整个生长期间都能发生,但以梅雨、台风期等多雨季节发生最多,老树、弱树发生较重。早春防治方法: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

1.5桑白蚧

发生与危害:又名桑盾介壳虫和桃白介壳虫,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上海地区1年发生3代。越冬雌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3代若虫发生期分别为每年的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以雌成虫和若虫危害桃树新梢、枝干和果实,使树势严重衰弱,果实产量和品种大减,甚至全树枯死。

早春防治方法:萌芽前喷洒1~2次5°Be石硫合剂,或100倍液机油乳剂,消灭越冬雌成虫。虫体密集成片时,喷药前可用硬毛刷刷除再行喷药,以利药液渗透。

2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2.1.1合理布局防止桃、梨混栽,避免梨小实心虫猖獗危害。梨小实心虫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3、4代主要危害梨的果实,如果2种果树同时栽在1个果园,必将引起严重危害。因此,应尽可能设立隔离带。

2.1.2刮除病组织和翘皮。桃树常发生流胶病和腐烂病等枝干病害,人工刮除病组织后再涂843康复剂等农药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2.1.3合理修剪,剪除病虫枝。桃树的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冬剪时可以剪掉球坚蚧、桑盾蚧危害的枝条,蚱蝉产卵的枝条和树上残留的病果、僵果等。桃园最早出现症状的病害是桃缩叶病,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

2.1.4合理施肥、灌水。多施有机肥,合理追施化肥,适时灌水,能够促进桃树生长,使树体健壮,病虫危害轻;反之,病虫危害就重。另外,桃树是极不耐涝的果树,在雨季一定要及时排水。

2.1.5清除枯枝落叶,注意桃园田间卫生。在桃树落叶后.结合冬剪及时清除桃园中枯枝、落叶、杂草等,将其深埋或集中烧毁,可以消灭越冬虫源菌源。另在生长季节也要注意桃园卫生。2.2物理防治

2.2.1糖醋液诱杀成虫。用糖醋液装入碗或小罐中作为诱捕器。糖醋液配方:红糖0.5份、醋1份、水10份,再加少量的白酒即成。用时用铁丝或绳索将诱捕器挂在树上,每天清除掉死虫,并补充糖醋液至原水位线即可。

2.2.2树干缠草把。利用桃红颈天牛、梨小食心虫、山楂叶螨在树干上产卵或在翘皮下、皮缝内越冬的习性,在树干上缠草把,诱集这些害虫。

2.2.3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桃园安装黑光灯可诱杀大量的桃蛀螟、卷叶虫、桃叶蝉等成虫。

2.3化学防治

在桃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化学防治应该是能不用化学药剂的尽量不用;必须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且注意在关键时期用药;改进施药方式,注意交替用药。

花卉相关知识:枫香病虫害防治技术


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属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在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分布广泛。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平均每年高生长0.7~1.2m;喜光,幼树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湿润土壤,但能耐干旱瘠薄,耐最低温度-18℃,适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是园林绿化优良的观赏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抗性,抗风力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

1枫香常见病害及防治

枫香作为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园林植物,本身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但在其幼苗期和生长旺季,也存在很多的病虫害种类。

1.1漆斑病

亦属真菌性病害,主要病状为叶片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外围具有大片的黄色变色区,周生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色小点。病菌系弱寄生菌,以菌丝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常从伤口侵入。湿度大或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①栽培时注意水分管理,避免过度向植株浇水,增加株间通风透光,以降低周边局部空间湿度。②密切观察,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防止传染。③播种前苗床土壤、上盆前摆放地和盆土要进行消毒。可用甲醛与水按3∶1混匀后喷洒土壤,用薄膜覆盖3天后揭膜即可使用。

1.2黑斑病

叶、叶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可受害,但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mm。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新叶展开时,喷4%氟硅唑或20%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1.3白粉病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防治方法:可使用新型杀菌剂,如白粉病专用药控白,并周期使用,增强对病菌的交替换代杀菌效果,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1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2枫香常见虫害及防治

2.1樟蚕

樟蚕(fishlinesilkworm),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杂食性害虫,危害银杏、樟树、枫杨、枫香、等。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樟蚕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杀虫效果较好。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

2.2天幕毛虫

天幕毛虫为某类物种蛾的幼虫,因为吐出的丝织成的茧很大,很像帐篷,所以叫天幕毛虫。天幕毛虫颜色鲜艳、多毛。它们非常活跃,喜欢吃阔叶树的叶子,往往会变为害虫。

防治方法:常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2.3银杏达蚕蛾

主要寄生在银杏、苹果、梨、李枫香等。幼虫取食银杏等寄主植物的叶片成缺刻或食光叶片,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掌握雌蛾到树干上产卵、幼虫孵化盛期上树为害之前和幼虫3龄前2个有利时机,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枫香病虫害持续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所以,对于病虫害防治要建立全面系统的长期防治机制,针对病虫害的特征、危害程度、环境因素等各项因素,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物理防治为主,可通过灯光诱杀、物理清扫、勤于修剪;化学防治为辅,多采用无公害药物防治,保护生态和环境;生物防治相结合,保护鸟类等害虫的天敌,合理利用生物天敌防治。

花卉行业《花卉相关知识:松毛虫的防治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毛毛虫的防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