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种植花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桧柏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桧柏锈病的症状:桧柏患锈病初期,针叶和嫩枝现黄斑点,后隆起顶破表皮露出红褐色的圆锥形或鸡冠状物,单个或数个相连。春雨后遇水胶化呈橙黄色花朵状的胶状物,严重危害桧柏的生长。

桧柏锈病的防治方法为:冬天剪去桧柏上的重病枝。10~11月份在桧柏上喷0.3%五氯酚钠、1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混合液,可防止锈病孢子的侵染。3月中下旬在冬孢子萌发前喷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等量式160~200波美度波尔多液2~3次,每隔7~10天喷1次。皆可有效防止桧柏锈病的发生。

xzH52.CoM品读分享

桧柏锈病的园林防治技术


不管是苗圃中的桧柏小苗,还是园林绿化中的桧柏大树都容易受到锈病的危害,桧柏锈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感染梨胶锈菌,二是感染山田胶锈菌,但不管是哪种病因引起的,只要做好以下工作,即可有效防治桧柏锈病。

1、加强栽培管理

2、剪除菌源冬季剪除桧柏上的菌瘿和重病枝,集中烧毁。

3、两种锈菌的传播范围一般在2.5至5公里,对于离桧柏近的苹果树和梨园,应在苹果树发芽后到幼果期,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喷药保护。可用石灰倍量式160至200倍波尔多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一二次,均有较好防效。

4、10月中旬至11月底,桧柏喷施0.3%五氯酚钠以杀除传到桧柏上的锈孢子,如用0.3%五氯酚钠混合1度石硫合剂则效果更好。3月上中旬,在桧柏上喷施3至5度石硫合剂一二次,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有效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

种植百科:柳树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柳树锈病的分布及危害:柳树锈病分布于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台湾省也有发病的报道。此病主要危害幼苗及幼树,导致生长期大量落叶,严重时引起嫩枝枯死,对幼苗、幼树生长影响很大。除柳树外,病菌还侵染旱柳。

柳树锈病的分布及危害

柳树锈病分布于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台湾省也有发病的报道。此病主要危害幼苗及幼树,导致生长期大量落叶,严重时引起嫩枝枯死,对幼苗、幼树生长影响很大。除柳树外,病菌还侵染旱柳。

柳树锈病的症状

柳树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夏孢子堆生于叶片两面,以叶背面为多,少数生于嫩枝上。初生的夏孢子堆小,单生、圆形,直径0.1~0.5mm。后期夏孢子堆大多集聚为直径1.5~2.5mm的大堆,呈桔黄色。7~8月,叶片两面布满夏孢子堆,叶片因失水卷曲或早期脱落。8月下旬叶片两面出现红褐色,微隆起的病斑,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小,圆形、大小0.1~0.5mm。严重时冬孢子堆相互连片,仍以叶背面为多。

柳树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紫堇。紫堇4月下旬至5月初发病。病害在叶、茎、果实上均有发生,同时在受害部位出现淡黄色疱疹,疱疹上生有淡褐色点状的性孢子器。相继在其附近产生疱状隆起,皮破后露出黄色、粉状的锈孢子堆。锈孢子飞散后,叶、茎、果即枯死。

柳树锈病的病原

病原菌是拟鞘锈栅锈菌(Melampsora coleosporioides)为转主寄生的长循环型锈菌,在紫堇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柳树上产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性孢子器扁平或球形,埋生于寄主表皮下,18.6~43.5m11.4~21m。性孢子椭圆形或球形,无色,1.7~2.3m1~2m。

锈孢子堆桔黄色、裸生。锈孢子串生、球形,桔黄色,表面有疣。14.2~26.0m14.3~24.7m。

夏孢子堆生于叶片两面,以叶背为多,呈桔黄色。初生的夏孢子堆单生、圆形,直径0.1~0.5mm。后期夏孢子堆多数聚生,直径1.5~2.5mm。夏孢子多数长卵形,少数卵形、椭圆形,桔黄色,表面有刺,20.1~28m13.2~18.2m,壁厚均匀,1.7~2.3m。夏孢子堆中混生有头状侧丝,长33.8~65m,头部宽9.1~15.6m,柄粗3.6~5.7m,顶壁厚2.0~6.6m,侧壁厚1.0~2.3m。

冬孢子堆生于叶片两面,以叶背为多,散生或聚生,红褐色、圆形,直径0.1~0.5mm。冬孢子圆筒形,黄色,大小29.9~58.5m8.3~14.9m,壁厚0.9~1.3m,顶壁厚2.3~3.3m。担孢子球形,淡黄色,有一小突起,大小6.5~10.4m。

柳树锈病的发病规律

在内蒙古地区越冬的冬孢子,于4月下旬遇雨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东北地区则稍晚。借风力传播到紫堇上,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7~10天后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柳树叶片上,萌发后由气孔侵入叶内,7~13天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复多次侵染柳树。8月下旬,柳树病叶上形成冬孢子堆,以后随病叶落地越冬。越冬后的夏孢子不能萌发。

柳树锈病发生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湿度有很大关系。在呼和浩特,5、6月间开始发病。空气湿度高的年份发病早而严重。所以,苗木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浇水次数太多或降雨多的年份,病害发生严重。另外,凡是距转主寄主较近的柳树,发病也较重。

1~2年生苗木最易受害。幼叶受侵染后不但潜育期短,而且发病也重。在同样条件下,展叶6天的幼叶接种夏孢子后,潜育期为7天,展叶30天的潜育期达13天。随着苗木年龄的增大,其抗病性会增强。田间柳树个体间,抗病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感病严重的柳树林内,也能见到零星分布的、毫无感病症状的单株。这种抗病植株的抗病机理及其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柳树锈病的防治措施

本病防治主要通过营林和抚育措施,在苗圃育苗时,要选用抗病强的母树做繁殖材料。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条件,确定适当的密度和浇水次数。在抚育管理时,要结合锄草松土,铲除林内外的转主寄主,及时间伐和剔除长势不良的植株,使群体结构保持合理的生态配置。一旦发病,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20天喷一次,三次后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还可喷洒2,4-DJ酯1000倍液,消除转丰寄丰,其效果可达92.5%。

牡丹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牡丹兼有观赏与药用双重价值,在我国栽培种植十分广泛。牡丹常受到疫病等病害的危害,影响牡丹的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牡丹疫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的方法吧。

牡丹疫病的症状:主要危害茎、叶、芽。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牡丹疫病的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牡丹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适度浇水,注意排灌结合;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花卉爱好者们最大的乐趣则是种植花卉。掌握一定的技巧对种植花植花卉很有帮助,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桧柏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