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桧柏锈病的园林防治技术”,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不管是苗圃中的桧柏小苗,还是园林绿化中的桧柏大树都容易受到锈病的危害,桧柏锈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感染梨胶锈菌,二是感染山田胶锈菌,但不管是哪种病因引起的,只要做好以下工作,即可有效防治桧柏锈病。

1、加强栽培管理

2、剪除菌源冬季剪除桧柏上的菌瘿和重病枝,集中烧毁。

3、两种锈菌的传播范围一般在2.5至5公里,对于离桧柏近的苹果树和梨园,应在苹果树发芽后到幼果期,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喷药保护。可用石灰倍量式160至200倍波尔多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一二次,均有较好防效。

4、10月中旬至11月底,桧柏喷施0.3%五氯酚钠以杀除传到桧柏上的锈孢子,如用0.3%五氯酚钠混合1度石硫合剂则效果更好。3月上中旬,在桧柏上喷施3至5度石硫合剂一二次,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有效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种植:玫瑰锈病的防治技术


玫瑰锈病为单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发病适温为24-26℃,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下面介绍一下玫瑰锈病的防治技术。

【症状】该病可浸染玫瑰的芽、叶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黄色,芽肿大,病芽陆续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数能长出叶片,冬后枯死。感病叶片正面为浅黄色不规则病斑,叶背为黑色泡子堆,叶片提早脱落。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玫瑰多孢锈。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越冬,而且是来年的主要浸染源。本菌为单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发病适温为24-26℃,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烧毁枯枝败叶,以减少浸染源。

②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发病盛期前喷药,每隔8-10天喷1次,连续2~3次。药剂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代森铵800~10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以上就是玫瑰锈病的防治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技术:芍药锈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锈病是由柱锈菌的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多在松树上越冬。每年4~6月,锈菌侵染芍药。在温暖潮湿多风雨的天气里病害发生严重。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芍药锈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感染锈病后,叶片裉绿,表面出现黄褐色至赤褐色的小病斑,病斑背面出现淡橙色至橙黄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生长后期,病叶背面长出褐色柱形毛状物,即病菌冬孢子柱,散生或聚生。

病原菌为真菌,松芍柱锈菌。夏孢子椭圆形,平滑,黄色至淡黄褐色。病菌为转主寄生,木本寄主为芍药、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性孢子和锈孢子4-6月产生于黑松、马尾松、黄山松等多种松科植物上。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发病。

防治芍药锈病,最根本的方法是不要在芍药园附近栽植松树,以截断病菌的侵染循环。如果附近已有松树,又不宜砍伐时,可喷药保护。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5月上旬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4000倍液、97%敌锈钠原粉400倍液等,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也可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以上就是芍药锈病的防治方法,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技术:月季花锈病的防治


月季花锈病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月季花锈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春季萌芽期,病芽基部肿大,在1~3层鳞片内长出大量桔红色粉状物,象朵小黄花;有的弯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叶受害后,先在叶正面上,丛生黄色小点状孢子器,后在叶背面生成桔红色孢子堆。秋季腋芽被菌侵染后,经越冬多枯死。

发病规律:本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月季病芽内越冬,次春3月下旬,病芽萌发时即开始发病,产生夏孢子,并向叶面上传播侵染。病叶上的冬孢子也能越冬,次年春萌发产生担孢子,侵染幼叶嫩梢,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叶又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可多次产生,重复扩大侵染,潜育期最短7天。每年4月下旬叶片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初为发病盛期。8月可旬。平均气温在27度以上,病害不发展,28度以上的气温,夏孢子不萌发。9月可旬以后,仅腋芽发病。雨水多而均匀的年份,发病则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芽,在3月下旬至4月可旬检查,发现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毁。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扩散。

(2)4月上旬或8月下旬两次发病盛期前,喷药1~2次,可控制病害发展。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喷0.1石硫合剂;或在发病初期喷0.2石硫合剂。

以上就是月季花锈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技术:蔷薇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蔷薇种植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虫害,要做好锈病的防治才能保证其生长收获。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蔷薇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蔷薇锈病的发病规律

蔷薇锈病病菌以菌丝或冬孢子在病芽、病枝上越冬,次年产生担孢子,从气孔侵入寄主植物幼嫩部位开始感染,一般9~27℃萌发侵染率最高。温暖多雨、潮湿多雾、偏施氮肥时易发病。

蔷薇锈病的防治方法

1.精细管理,合理施肥,培育抗病植株;保护地栽培时应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合修剪及时清除病体烧毁。

2.药剂防治:早春萌芽前喷洒波美3~4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可选喷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波美0.2~0.4度石硫合剂、75%氧化萎锈灵3000倍液等。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蔷薇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蔷薇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花卉种植常识:芍药种植锈病防治技术


【芍药种植锈病防治技术】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栅锈菌科的真菌,病菌为转主寄生,夏孢子和冬孢子时期产生在芍药植株上,冬季以菌丝体在松树上越冬。夏季温暖潮湿,或地势低洼而又易于积水的地区,发病较重。

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栅锈菌科的真菌,病菌为转主寄生,夏孢子和冬孢子时期产生在芍药植株上,冬季以菌丝体在松树上越冬。夏季温暖潮湿,或地势低洼而又易于积水的地区,发病较重。

1.芍药种植的锈病症状

1.1发病初期,叶背生有黄褐色的小颗粒,即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叶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1.2叶背病斑的夏孢子堆里还会长出圆柱形的红褐色刺毛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

1.3芍药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枯死,花蕾干瘪。

2. 芍药种植的锈病防治技术

2.1芍药秋季落叶枯萎时,割除植株地上部分,清洁花园、并集中烧毀或深埋,可有效减少越冬病源。

2.2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芍药,并可采用高畦栽培。

2.3冬季翻耕芍药种植地块,将地表病残枝叶翻埋土中。

2.4芍药花前,喷1:1:160等量式波尔多液保护剂,花后连续喷雾2次,两次间隔10~14天。

种植知识:牡丹锈病的防治方法


牡丹叶片被侵染后,叶面无明显病斑,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破裂露出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牡丹锈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牡丹(芍药)叶片被侵染后,叶面无明显病斑,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破裂露出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后期叶背出现丛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纤细的毛状物,即冬孢子堆,在转主寄主松树上侵染枝干,引起纺锤形肿瘤。

病原菌:

(1)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为转主寄生菌。

(2)锈菌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4--6月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夏孢子堆。生长期内夏孢子重复侵染,后期形成冬孢子堆,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松树。

(3)一般于牡丹、芍药开花期后发生。78月危害严重。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发病。

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3)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以上就是牡丹锈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花卉种植常识:杨树锈病的防治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

杨树锈病的症状

杨树锈病是侵害杨树幼树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

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

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喷雾;

②65%代森锌500倍液;

③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

④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种植方法:菊花锈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锈病的防治方法】古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因此象征高风亮节,菊花历经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相同。但是在菊花生长的过程中,病害是常见的,那么对于菊花锈病,该如何防治呢?

菊花锈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秆。病初在叶背产生淡黄色斑点,并出现隆起的淡褐色或铁锈色疱状物。叶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稍凹陷,不久疱状突起开裂,散出黄褐色粉末。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4一5月份雨季及秋末多雨天气发病较重。

发病前定期用8O%代森锌5OO一7OO倍液喷雾,可以预防该病发生。发病初期病斑未破裂前,可以交替使用l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l5OO倍液、2O%萎锈灵乳油4OO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OO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OO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OO倍液喷雾,每隔7一lO天一次,连续防治3一4次。或者用2.5%敌カ脱乳油4OOO倍液喷雾,每隔2O天一次,连续防治2一3次。在用药剂防治的同时,还应摘除病叶或拔去病株烧毁。

以上就是菊花锈病的防治方法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植方法:云杉的叶锈病的防治


云杉的叶锈病幼芽感病,新生长的嫩梢上针叶变成黄色或橘黄色,短而粗,病叶上产生橙黄色垫状的冬孢子堆或疱状的锈孢子器,病芽似一朵黄花,不久病叶变黑枯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云杉的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该病的生活史因病原菌不同而异。喇叭茶金锈菌、杜鹃花金锈菌、琥珀金锈菌、疏展金锈菌属长循环生活史,畸形金锈菌、韦尔金锈菌属短循环型生活史,只有冬孢子阶段。

由疏展金锈菌引起的云杉叶锈病,春夏之交,在针叶上产生锈孢子器,包被破裂后散出锈孢子,锈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杜鹃的叶上,萌发或自气孔侵入,在叶背产生冬孢子堆。冬孢子不越冬,遇阴雨天气,即可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云杉嫩梢上,萌发侵入,在寄主芽内越冬。第二年在针叶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新疆的云杉叶锈病只有冬孢子阶段,病菌在芽内以菌丝潜伏越冬。第二年病芽长出的针叶全部感病。冬孢子遇到阴雨天气,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在云杉越冬芽内潜伏越冬。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铲除云杉周围的中间寄主杜鹃、喇叭、茶属等植物。剪除病芽,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春末夏初喷施粉锈宁、羟锈宁、硫胶悬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药效较好。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有人类就有花,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种植花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桧柏锈病的园林防治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