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有人类就有花,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板栗疫病的防治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分布及为害
又称干枯病、胴枯病,为世界性栗树病害。由于美洲栗和欧洲栗极不抗病,因此在二十世纪初期,该病在欧美各国广为流行,几乎毁灭了所有的栗林。我国的板栗被认为是高度抗病的,但我国不少省、市,如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均有发生,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甚至造成大片板栗失收林毁,被列为国内、外检疫对象。
(二)症状
为害大树、苗木、主要发生于树干、枝条上,尤以树冠下部枝条易感病。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园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皮稍肿皱,皮层组织腐烂,后期树皮干缩状子座。天气潮湿,在子座上溢出橙黄色分生孢子角。秋季子座渐变为茶褐色。在其内部形成子囊壳。
病菌主要在寄主皮层中蔓延。当病害严重时,木质部表层亦可侵染,引起树势严重衰退。当病斑围绕树干后,上部枝逐渐枯萎、变黄,继而凋落。
(三)病原
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间座壳科、内座壳属、寄生内座壳菌的真菌引起。
(四)发病规律
病菌以病树上的菌丝体和子座越冬,次年春季温度升高后开始活动,4月份病斑上产生桔黄色子座,潮湿天气,子座内挤出分生孢子角。病菌经风、雨、昆虫或鸟类传播,从伤口侵入。病菌远距离的传播是通过带病种苗无性繁殖材料运输。
病害与温、温度有密切关系,雨水多,湿度大,发病最严重。与地形势关系亦十分密切,若土壤瘠薄,树势弱,则发病重。地下水位高或不易排水的栗园,发病也重。
(五)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病害通过带病种苗、接穗、砧木等传入或传出,如需从病区调入苗木,除严格检验外,尚需在萌芽前1:1:160波尔多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其他杂菌剂喷洒后再定植。2.增强树势,加强管理,减少和保护伤口。伤口应及早用波尔液等药剂消毒保护。冬、夏可将枝干涂白,以防日灼和冻害,避免机械损伤。加强树内蛀干性害虫的防治。3.药物治疗,刮除病皮,然后涂化学药剂。在发病期,施用1:10碳酸钠,2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1:100,1:1.5波尔多液,抗菌剂(401)200倍液加0.1%平平加等。4.进行抗病品种筛选,选用抗病品种。

xzH52.COm推荐阅读

非洲菊疫病防治


该病又称根腐病、根颈腐烂病。是由隐地疫霉和恶疫霉引起,均属卵菌。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借雨水飞溅传到寄主上,从近地面的茎基部侵染,向下延伸到根部。也可由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花期受害重。发病初期地上部失水卷曲,而后萎蔫,易拔起,受害根变软,水渍状,变褐腐烂,皮层脱落,露出变色的中柱,具霉腥味。植株变为紫红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防治方法

(1)该病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目前国内仅分布在浙江、广东、台湾等省,其它地区应防止隐地疫霉随种苗引进、调运传人,建议从无病地区引进种苗或组织培养种苗。

(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鸡蛋黄”、“粉色”两品种发病重、抗性差。

(3)精心养护。秋末冬初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

(4)发病重的地区提倡采用起垄栽植,有条件的采用避雨栽培法,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5)发病频率高的棚室土壤应进行消毒,杀死越冬的卵孢子。

(6)发病前开始喷洒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地区可改用60%灭克可湿性粉剂900倍液。该菌易产生抗药性,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杀菌剂要轮换交替使用方可见效。

板栗整形修剪技术


板栗是一种多年生特产经济树种,适应性广经济效益较高,但目前一些新老发展的板栗种植农户对板栗树整形修剪技术掌握不到位,造成了板栗树形杂乱,影响了板栗早成形、早结果以及产量的提高。现将板栗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1、板栗树形
近年来,新种植的板栗品种以毛板红、槐栗、建德3号、云石1号等为主,一般每亩种植板栗为50株左右,种植密度较大。对于种植密度较大的栗园,在整形上要注意控制树冠的高度及早开心,使树体通风透气,使树冠紧凑、枝条充实、健壮、正常结果。目前,栗树整形采用双层无主延迟开心形。采用的树形定干为60厘米,树高2.5—3米,冠径3米左右,第一层主枝3—5个,层内距离25—30厘米,主枝开张角45度;第二层主枝6—8个,距离40厘米,上下两层间距60厘米。第一层3个主枝上各留2—3个侧枝,第一侧枝距主干30—40厘米,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30厘米,培养在第一侧枝的对面,第二层主枝不留内侧枝,在骨干枝上部位培养结果枝。
2、不同树龄板栗树修剪
2.1 成年嫁接树修剪。栗树嫁接后,砧木上的潜伏芽受到刺激会大量萌芽,应将其及时抹去。这样既可节省养分,又可促进接穗芽萌发生长。更新后的栗树在每个锯口枝中留3—5个健壮枝条,在新梢长到25—30厘米时,摘去先端的嫩梢,促进二次枝生长,增加分级枝生长,扩大树冠。嫁接后的栗树恢复生长快, l—3年即可恢复到原来的树冠并开始结果。
2.2 结果树的修剪。结果树营养生长趋势缓和,产量逐年增加,达到高峰期,如管理不善,易发生大小年结果现象。为此,此期的修剪任务是通过修剪控制树冠高度,调节枝条疏密度,改善光照条件,防止树冠郁闭,培养粗壮结果枝,使树内外均能结果。对衰弱枝要及时更新复壮,对多年放任不剪的栗树,应以调整树形结构为主。对树冠过高的粟树,应及时落头,对大枝过密的,应选留5—6个主枝外,其它应分期分批地疏除。修剪的原则是“精细修剪,逢枝必间,去弱留强”。充分利用培养外围结果枝。
2.3 衰老树的修剪。种植多年或失管的栗树的营养生长衰弱,如果管理差,病虫危害就重,新梢生长量不足15厘米,树内小枝枯死,只有树冠外围一些新枝开花结果,但落花严重,坐果率低。对这些栗树的修剪应及时更新回缩培养骨干枝结果枝,促进新发枝。通过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促进营养生长,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限。更新方法:冬剪时将衰弱的骨干枝和枝组全部更新,一般按树形、高度的要求锯去,锯口粗度超过8厘米。锯后及时用药处理,以防感染病害。对冬剪更新要长短交替,高低有别不能剃平头。在锯枝时应注意不要伤了留枝树皮,对修剪后的锯口用药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锯口,以防日晒裂口,影响愈合。

如何防治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叫轮纹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可为害叶、茎、花、果。叶片染病,初呈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长灰黑色霉状物。青果被害,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1.品种的选择。一般早熟品种、窄叶品种发病偏轻,高棵、大秧、大叶品种发病偏重。 因此,选择品种时要注意。2.注意轮作。鉴于病原能有一年以上的存活期,所以要注意轮作。一般是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在选择育苗床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3.种子的处理。在注意从无病地块、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的基础上,对采后的种子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预防,用70℃干热处理72小时法进行处理外,在播前可用52℃温水、自然降温处理30分钟,然后冷水浸种催芽,或用新高脂膜进行浸种,可有效防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4.药剂防治。幼苗定植时。先用新高脂膜对幼苗进行喷布后,再进行定植,既可节省药液和时间,又有较好的预防病虫害作用。在叶面肥中加入菜果壮蒂灵在番茄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喷洒,可增强番茄体内营养输送,提高果实膨大活力,同时对其他真菌病害也有兼防作用。.

花卉常见疫病发生与防治


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高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一)百合疫病

1、症状:又称脚腐病。主要侵害茎、叶、花、鳞茎。茎部染病初生水浸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花染病呈软腐状;鳞茎染病出现水浸状褐斑,扩展后腐败,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2、病原: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属真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菌丝无色无隔膜。不产生吸器,菌丝直接穿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后期产生菌丝和大量孢子囊。孢囊梗大都不分枝,孢子囊顶生单孢,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时产生多个椭圆游动孢子。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入后引致发病。

(2)病部又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

(3)天气潮湿多雨,尤其是大雨后,排水不良,湿气滞留,有利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出苗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地上部大量出现症状。

4、防治方法

(1)采用高厢深沟或起垄栽培,要求畦面要平,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3)使用无病土或对土壤进行消毒,用灭过菌的土装盆

(4)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1次,防治2次。

(二)长春花疫病

1、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初期呈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湿度大时产生绵状霉层。严重时花和叶软腐,茎秆曲折下垂。

2、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中越冬,孢于囊借风雨传播,病害在降雨多,排水不良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用敌菌丹1 000倍液3L/m2进行土壤消毒,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

(三)大花君子兰疫病

症状:幼苗及成株均发病,多发生在外层叶片的基部。初呈水渍状,渐凹陷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枯黄斑,大小不等,后期叶面和叶背上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潮湿条件下,可见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堆。

(四)大岩桐疫病

1、症状:叶片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向叶柄、茎秆扩展,叶片软腐,形成较大的水渍状凹陷狭窄斑,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对球茎凹陷,变成黑褐色软腐,根也变黑。

2、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平整土地,避免积水。合理密植.浇水不宜过多,降低土壤含水量。

(五)杜鹃疫霉根腐病

1、症状:根部受害纤细瘦弱,水渍状,皮层脱落呈浅红棕色。上部叶片枯黄萎蔫。

2、发生规律: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靠流水蔓延传播。

3、防治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培育无病苗;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浇水不宜过多,降低土壤含水量。药剂防治。

(六)非洲菊疫病

1、症状:根颈部症状,受侵染的植株,根颈部表现水渍状,褐色皮层组织腐烂并撕裂,植株上部叶片迅速萎蔫,叶色由绿变为暗紫红色,尔后变为褐色,最后部分或全部叶片枯死。病株地上部极易拔起。

2、病原及发病现状:真菌病害,即由隐地疫霉菌引起的。该菌存活在土壤中,是由土壤传播的病害,简称土传病害,也可由无性繁殖材料带菌传播。病原菌通过植株的幼根或伤口侵入。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圃地发病较重。

3、防治办法

(1)应以预防为主,不在低洼地种植非洲菊,一般地段也要注意排水,适当浅植。

(2)选用无病植株采种,或分株作繁殖材料。

(3)发病重的圃地不要连作非洲菊。可用80%乙磷铝(疫霜灵、三乙磷酸铝)400倍液浇灌土壤,减少或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七)万寿菊茎腐病

1、症状:茎部受害后变褐色,皱缩,上部叶片枯萎死亡。根和种子受害后腐烂病原菌及发生条件

2、病原: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靠水流传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园圃发病重。法兰西万寿菊和矮化品种较抗病,非洲型品种最感病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土壤消毒,培育无病苗,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药剂防治。

(八)冬珊瑚疫病

1、症状:叶片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萎蔫下垂。茎和果实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

2、发病条件: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梅雨和秋雨季节发病重

3、防治:用消毒土育苗,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地种植。药剂防治
(九)马蹄莲根腐病

1、症状:叶片产生浅黄色条纹斑,变褐软腐,萎蔫枯死

2、发生条件:病原菌在根状茎和病残体中越冬,靠水流传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园发病重。

3、防治方法:进行根状茎消毒,用甲醛浸泡1 h(按28.6 kg水加0.55 kg甲醛)。药剂防治参考黄瓜疫病。

(十)一串红疫病

1、症状:为害叶片。靠近土面的叶片产生椭圆形水渍状暗褐色大斑,有时叶柄基部和茎也变褐腐烂。种子播种的幼苗和扦插繁殖的枝条受害后引起幼苗猝倒和插枝基腐。

(十一)一品红疫病

1、症状:茎花、叶、根均可感病。茎部呈水浸状暗色坏死。木质茎内部变褐坏死。

2、病原:

有两种,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属真菌

(1)寄生疫霉(Phytophora parasitica Dast);

(2)烟草疫霉Phytophthara nicotianae Breda

3、发病条件

(1)病原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要求很高的相对温度和水滴。因此,高温多湿是此病流行的条件。

(2)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连续降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2)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扦插繁殖。

(3)地势较低的地,要开深沟筑高畦,以利田间排水。

(4)适当增施磷、钾肥料,使植侏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5)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就要喷药保护,药剂可用25%甲霜灵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十二)紫罗兰疫病

1、症状:根和茎基部变黑,下部叶变黄,整株枯萎死亡

2、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种子带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危害。园圃湿度大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适当密植,降低园圃湿度,进行种子处理。药剂防治

番茄晚疫病及防治方法

症状识别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浅绿色不整齐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水浸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白霉;茎上发病,病斑呈黑褐色,在茎尚幼嫩时,会出现明显地缢缩,并引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致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朋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该病易与早疫病混淆,可用保湿的方法区分,如病部出现白霉者为晚疫病。出现黑霉者为早疫病。

病原该病是同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致病疫霉)引起,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分枝,无色无隔,较细,多核。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由气孔伸出;孢囊梗较菌丝稍细,分枝上结节状膨大处,大小624-1136m627-746m。孢子囊顶生或侧生,卵形或近圆形,无色,顶端有乳突,基部具短柄,孢子囊中游动孢子少于12个,孢子囊大小5-40m17.5-22.5m。卵孢子不多见。

发生规律病菌有时以卵孢子越冬,但不多见。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最低10-13℃。孢子囊形成温限3-36℃,相对湿度高于91%;18-22℃,相对湿度100%最适。孢子囊萌发,与温度关系密切,在10℃条件下需3h,15℃需2h,20-25℃需1.5h。此菌可为害番茄与马铃薯,而且分化不同的致病类群。一般番茄上的强致病类群对马铃薯的致病力也强。虽然马铃薯晚病病菌对番茄致病力弱,但经多次侵染番茄后,致病力可以提高。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中蔬5号、圆红、渝红2号、佳红、中杂4号等品种比较抗病,可考虑选用。

(2)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进打杈。

(3)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注意控制生态条件,在保证温度在前提下,注意放风,降低棚室相对湿度。

(4)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摘去病叶后喷药,可用药剂有: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每667平方米用对好的药液50-60L,隔7-10d一次,连续防治4-5次。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注药液0.3升,隔10d左右1次,连续灌注3次。保护地采用粉尘法及烟雾法进行预防,即每667平方米施用45%百菌清烟剂250g,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kg,隔9d一次。

百合疫病防治


症状:全株(包括花器、叶片、茎、茎基部、鳞茎、根)均可发病。感病花器枯萎、凋谢,其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叶片初出水浸状,而后枯萎;茎部与茎基部组织初现水浸状斑,而后变褐、坏死、隘缩,染病处以上部位完全枯萎。鳞茎褐变,坏死。根部变褐,腐败

病原: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属真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菌丝无色无隔膜。不产生吸器,菌丝直接穿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后期产生菌丝和大量孢子囊。孢囊梗大都不分枝,孢子囊顶生单孢,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时产生多个椭圆游动孢子。

传染途径:1.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卵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溅到植株上,萌发芽管侵入寄主为害。 2.以后病斑产生大量孢子囊,由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等传播蔓延为害。

发病条件:鳞茎带菌,连续降水,排水不良。

防治方法:

1、选健康鳞茎;设防雨设施,注意排水。

2、雨季来临前,药剂保护。 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也可在发病始期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


板栗苗栽培技术


板栗苗栽培技术:

1、备足种子,做好种子处理。每亩准备35—40公斤种子,种子不宜过小,要选择饱满的,每公斤在200个以内。播前用1%的甲胺磷药液浸种5分钟,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

2、播前施足底肥,适期播种。播种以前在畦埂中间开沟施肥,每亩施二铵5公斤,尿素10公斤,有机肥1—2方,无有机肥的增施1公斤硫酸亚铁。

4月中下旬在畦埂两侧开沟播种,深度5厘米,出苗后如果缺苗断垄,可移栽、补种。

3、加强田间管理。5月底、6月底、7月底和8月底各进行中耕除草一次;5月底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定苗,株距10厘米,每亩留7000株;6月底和7月底结合中耕锄草,追肥两次,每亩各追尿素10公斤或碳铵30公斤;6月下旬和8月上旬,可用高效氯青1000倍液防治害虫。由于板栗抗旱性较差,遇旱要浇水抗旱。

郁金香得疫病的症状及防治


郁金香得疫病的症状

病菌侵染郁金香的叶和花,产生褐色斑点,受害叶片、花柄和花茎腐烂。球茎被侵染后全株矮化,黄绿色。潮湿天气病部被灰色霉层,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在茎基和球茎的外鳞片上,产生许多浅黑色或深褐色菌核。

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郁金香葡萄孢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以菌核形式 存在,孢子通过气流在株间传播。

防治措施

(1)郁金香种植前仔细剔除病球茎,生长期间摘除病叶、病花及病株并销毁。

(2)实行轮作,更新苗床土,土壤灭 菌后种植。

(3)加强管理,避免过多使用氮肥, 尽量做到空气流通,特别是温室栽培。

(4)化学防治采用波尔多液(1∶1∶ 200)预防,用70% 的甲基托布津1000 倍 液、40% 菌核净1000 倍液喷雾治疗。

友情提示:想要了解更多苗木知识,苗木资讯请上。

《板栗疫病的防治技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盆栽花卉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