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爱花卉网(xzh52.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科普:云南花卉产业成为大理新型产业",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近年来,大理市着力把花卉产业作为新型优势产业来培植,为进一步树立大理兰花、茶花、杜鹃花的世界知名品牌形象,提升全市高原特色花卉的影响力和开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理特色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自然气候适宜、文化底蕴深厚、种质资源丰富、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不仅是开发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资源、洱海环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支撑大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具魅力的名片。通过多年努力,大理市特色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大理特色花卉科技研发基地,收集保护特色花卉种质及茶花品种资源200余种,保存特色花卉良种母树1000多株。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云南山茶花品种创新及关键技术研究”、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下达的花卉科技项目等多个项目。杜鹃花漂浮育苗、组培繁育,茶花高枝嫁接、离体快速繁育、无土栽培,兰花、茶花商品盆花标准化生产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兰花、茶花实验室组培繁育取得成功,为有效保护花卉资源和促进花卉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极大地加快了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化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大理市积极创新花卉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专业村发展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发展机制,市场营销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初步建立。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理冠宇花卉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特色花卉商品盆花、特色园林树木、特色花卉主题旅游景点营造等龙头企业,对花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2024年3月,大理州第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在大理市成立,成为带动广大种植户立足资源优势、应用先进科技、组织规模化商品生产、不断开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大理镇西门村、下关龙泉村两个代表性茶花专业村,下关镇太和村、大理镇南门村、龙龛等村也逐步向专业村发展。下关镇龙泉茶花专业村通过“分户种植、集中销售”的模式,使一家一户的茶花庭院种植增加了销售渠道。

大理特色花卉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其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由中国花卉协会、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大理州政府、中国花协兰花分会和茶花分会共同主办,大理市政府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大理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为进一步树立大理兰花、茶花、杜鹃花的世界知名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和开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理市特色花卉集散、销售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确立。2024年4月由大理州农业局组织,大理州园艺站和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牵头,大理兰国花业、云南远益园林等企业及部分花卉种植户参加,应邀参加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政府承办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中国名花展”,以“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的苍洱景区大型写真为背景,采用苍山洱海缩影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布展,共展出6大类68个品种500多盆(株)高原特色花卉,大理茶花、大理兰花、大理杜鹃在洛阳国家牡丹园大放异彩。

据了解,在下步工作中,大理市将制定花卉管理政策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奖励政策,支持、鼓励花卉技术单位及科研人员从事花卉研究开发。制定花卉生产用地等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花卉产业纳入对外招商引资合作开发项目,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制定生产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种花。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花展,不同类型的花卉大赛,营造花卉文化氛围,提高人们赏花水平和种花、养花、爱花的积极性,引导消费,让花卉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新时尚。

xZh52.coM精选阅读

花卉科普:福建清流花卉产业迎来亮丽春天


连日来,福建清流县嵩口镇玫瑰园种植区内,工人们抓紧时间种植树状玫瑰蔷薇树干,7000多株蔷薇树干待明年开春发芽后,即可进行玫瑰嫁接。这是清流县落实政协建议,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的结果。

近年来,清流县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但由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还比较低,花卉产业发展仍存在融资渠道不畅、科技创新滞后等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清流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清流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该县嵩溪镇、林畲乡花卉企业、交易市场、种植基地进行花卉产业发展课题调研,在县政协九届四次常委会议上就此课题进行专题协商,并向清流县委、县政府报送了推进清流花卉产业健康发展调研报告,提出要加强扶持引导,突出政策保障,实施龙头带动,突出打造玫瑰系列品种,打响清流花卉品牌等建议。

清流县农办、林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政协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全力扩大花卉产业种植规模,引进种植树状玫瑰,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花卉科普:开原打造“中国彩色苗木产业旗舰”


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辽宁省开原市苗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面积达万亩以上。到2024年,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20万亩,沿“102线”等主要公路两侧形成了200公里的苗木基地产业带,其中70%种植的是彩色苗木;全市有苗木经营业户4.8万户、从业人员11万人;彩色苗木年产值达30亿元。2024年,开原市先后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彩色苗木产业第一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和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开原市彩色苗木产业取得的成效,得益于开原市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把苗木产业打造成为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带的最北端,是典型的北树南栽的缓冲过渡中转站,非常适宜南北方的常绿与落叶多种苗木的栽培种植。由于开原以北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不适宜南方各种苗木的栽培种植,开原以南地区培育出的苗木不适宜北方气候的生长,使开原处于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南北苗木移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培育出的苗木适合全国不同地域的栽培种植。

开原市交通便利,哈大铁路、京哈电气化铁路、沈哈高速公路和102国道贯通全境,“沈四线”、“中兰线”、“彰桓线”、“辽开线”等多条公路纵横通过。

优越的气候资源、便利的交通网络,为开原市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资源优势。

继承传统渊源优势

在我国300余年的苗木产业发展历史长卷中,开原苗木无疑成为东北地区最为浓重的一笔。早在清朝初期,开原市苗木在东北地区就颇有名气,曾作为皇家园林树种栽植。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沈阳故宫和北陵的皇家园林时,就选用了开原东部山区的苗木树种。悠久的苗木种植历史,使开原的广大苗农继承并掌握了娴熟的苗木种植经验,为这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开原种苗产业的快速壮大,开原苗木实现了传统优势与现代发展的有机结合,开原苗木更是名扬南北。在2024年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许多奥运场馆的周边绿化就选用了开原市的金叶糖槭、金叶榆、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彩叶苗木,开原的五角枫和桧柏更是种到了鸟巢场馆周围。

放大政策扶持优势

为调动农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开原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推进苗木产业做大做强。一是配套基础设施。对形成一定规模的苗木基地,政府出资予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对农民投资新建的基地,在道路、机电井、看护房、大棚、电力增容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二是解决土地流转困难。政府安排扶持资金,保证农民以每亩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包土地。同时,政府还在土地串换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三是解决生产资金困难。政府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产资金,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

突出科技引导优势

为了提升苗木产业的竞争力,开原市一直以来都把提升科技水平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原市苗木花卉发展局与省林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开发具有开原特色的苗木优良品种;大力推广苗木花卉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彩色苗木种植的步伐。开原市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彩叶苗木新品种近百种,极大地丰富了苗木的品种资源。建立了种苗繁育生产中心,开展苗木组培和研发,提升了彩叶苗木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省风景园林协会都先后把教学基地和示范基地建在了开原市。

强化行业管理优势

2024年,开原市成立了“市苗木花卉办公室”,指导全市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24年,市政府将“苗木办”提格为“苗木花卉发展局”,增加了人员编制,加强了组织领导。2024年,市政府又责成市林业、质监、工商等部门制定苗木质量标准,建立并完善苗木产业市场监管体系,抓好苗木商标品牌的管理和保护等工作,不断促进苗木种植和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开原市把发展彩色苗木产业的重点由原来的“三线”,扩大到“五线”,带动全市苗木产业发展。同时,将苗木产业由原来的14个重点乡镇,扩大为全市21个乡、镇、街,充分发挥各乡、镇、街的特色、优势和潜力。今年,成立了开原市苗木花卉协会,有会员2000多人,组织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51个,提高了苗木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扩大产业规模优势

在开原市的21个乡镇中,苗木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镇有5个,占乡镇总数的24%,有千亩以上苗木基地26处、百亩以上基地147处。开原的苗木产品主要包括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造型苗木和高新彩叶苗木五大类,品种达300多个。目前,全市彩叶苗木的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占全市苗木种植总面积的70%,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靠山镇、兴开街和中固镇等三个乡镇,形成了密枝红叶李、金叶榆、金叶糖槭、花灌木、乡土树种、荒山绿化苗木等彩叶苗木专业生产区。彩叶苗木产业已形成规模,具有代表性的树种有密枝红叶李、金叶榆、金叶糖槭、金叶水蜡、紫叶李、紫叶稠李、紫叶水蜡、紫叶小檗、紫叶风箱果等30余个。其中,种植品种最多的是金叶榆,面积达3.5万亩以上;其次为金叶糖槭,面积超过1万亩;新引进的密枝红叶李面积也已超过了1万亩。到2024年,开原市金叶糖槭、金叶榆和紫叶稠李三个彩色苗木品种种植规模将力争达到东北第一。

培育专业人才优势

经过近十几年的苗木产业发展,开原的苗木专业人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很多传统的种植苗农转变成精通科技种苗的技术专家、善于捕捉市场行情的新型农民,许多人成功转型为销售苗木的经纪人、绿化企业的企业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专门从事苗木营销的经纪人3000余人,他们把开原的苗木推销到全国的大中城市,把需求苗木的客户带到开原;全市还成立了上百家苗木经营公司和几十家绿化工程公司。

做大苗木市场优势

开原市政府审时度势,加强了苗木营销平台建设。目前,开原的苗木专业村基本都有自发形成的市场,在中心城镇还有规模更大的苗木市场,每年对外营销苗木20亿元;全市从事苗木营销的经纪人2024年实现销售额达15亿元;全市有上百家苗木公司和苗圃在网上开辟了苗木网站,强化了信息交流,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开原苗木的知名度。目前,开原市已形成了固定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彩色苗木成功进入了北京、天津、云南、新疆以及内蒙古的许多大中城市的市场。在开原市建设的东北最大的苗木交易市场——“东北亚·国际花木城”一期工程即将竣工营业,“中国(开原)首届花木博览会”将于2024年春季举办,进一步展示品牌,交流经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典型引领优势

近年来,开原市已经培育了一大批典型乡镇、典型大户,发挥了显著的典型带动作用。靠山镇是开原市苗木生产面积最大的乡镇,苗木种植面积达5.4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90%。全镇现有苗木专业村15个,90%以上的农户从事苗木产业,全镇年产成品苗木5000万株、种苗1亿株。此外,靠山镇的农民还到周边乡镇或域外承包土地种植苗木1.7万亩。靠山镇仅苗木产业一项就可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靠山镇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苗木产业基地和购销集散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和“中国花木之乡”、“辽宁特产彩色苗木之乡”。

开原市苗木大户郭云清现有标准温室大棚205栋,苗木种植面积3500余亩,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全国最大的密枝红叶李繁育基地,建设了年产紫叶水蜡种苗2000万株的全国最大的紫叶水蜡繁育基地。2024年,他投资800万元新建了100栋日光温室大棚,建立年产容器苗1000万株以上的繁育基地。2024年共实现销售额3000余万元。靠山镇的农民王金学种植了苗木红王子锦带,仅此一个品种就给靠山镇的农民带来了超亿元的收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4年,开原市计划把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23万亩,苗木专业乡镇达到5个,专业村达到50个,经营业户达到5.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经纪人达到4000余人,园林绿化公司达到100余家,年产值实现35亿元,项目区内人均年收入2万元。到2024年,彩色苗木产品品牌要力争达到10个以上,拥有4到5个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品种,拥有自主或引进的专利品种。2024年底,全市彩色苗木种植面积力争达到30万亩,实现总产值50亿元。

花卉相关知识:云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更名“斗南·亚洲花都”


昨天,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召开新闻通报会,该园区正式命名为“斗南亚洲花都”。同时,园区一期工程主场馆正式拉开招商序幕,吸引数千名商户通宵排队竞相认租。一期项目主体工程预计将于今年6月完工,年底前投入运营。

鲜花是云南特有的产品,国内主要城市70%的鲜切花出自这里。据统计数字显示,2024年,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51亿枝,交易额37亿元。但是,老斗南花市的硬软件已不足,难以满足较大的交易需求。因此,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应运而生。

去年2月,昆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了园区规划,8月开始动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预计今年6元完工,年底前可投入运营。今年1月1日至3日,一期工程花卉交易主题馆一楼摊位正式对外招租,在这三天内90%被意向性认租。而昨天,一期工程的花卉交易主题馆的数百个商铺正式开始招商。为争“一席之位”,昨天昼夜排队认租的商户不在少数。

斗南亚洲花都分三期建设,共占地1020亩,总面积81万平米,投资约39亿元。项目以斗南国家花卉产业园为主体,建设集花卉交易、科技研发、文化旅游、信息发布、总部经济、种植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园,并建设5000亩花卉种植示范基地,其重要任务就是花卉标准化的推广,带动花卉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此外,还将在全国建设5个“分中心市场”(包括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10家斗南花卉旗舰店和500家斗南花卉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店。

“将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主要为花卉交易场所。一期项目建成后,今年,花博会、农博会都将移师斗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董瑞说。

董瑞还表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筹备上市,力争在2024年之前在A股市场上市。

花卉科普:山东曲阜红枣产业向“六化”迈进


今年以来,山东省曲阜市加快推进林果产业向优质高效经济型发展,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基地联动、农民互动”的思路,增添惠农政策活力,在提升大红枣品质、打造品牌、拓展市场、扶持龙头企业等方面狠下工夫,推动大红枣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迈进。

金秋的圣地曲阜大红枣挂满枝头,硕果累累丰收富农成为新亮点。据了解,防山镇以尚家庄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山区村庄,发展优质大红枣5000余亩,预计总产量达到300吨,收入近200万元。吴村镇峪西村是远近闻名的大红枣盛产区,全村大红枣种植面积1000多亩,拥有长红、圆红等十几个品种,产量高、质量优,亩均收入可达上万元。全村生产的圆红枣还被评定为无公害产品,并被命名为“山东省圆红枣高产示范试验工程项目”和“省级样板园”。

同时,曲阜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了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通过以“协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形式,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存储、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使山区农家大红枣生产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林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了保障,解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眼下正值曲阜吴村、防山、石门山等区域大枣成熟采摘的季节,除出售鲜枣,沾酒枣入库贮藏外,果农们正忙着晾晒干枣成品,优质甜润的大红枣色佳味美,引来众多省内外客户纷纷前来选购。

花卉养殖:云南闯花市 茶花亟待产业化运作


“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艳李妖桃都压到……”这是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代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在谪居云南期间所写的一首词。眼下虽然尚未到春色时节,但一些等不及绽放的茶花已然开始吸引着市民参观,一些年宵花市场也可以见到些许茶花的影子。只是,热闹背后,大部分云南人都不知道,占据全国产量80%的云南茶花,经过多年的发展却依然是“墙内开花墙内香”,其产业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产量占全国8成

和玉兰、杜鹃一样被列为云南八大名花,并高居八大名花之首的云南山茶,因花期长,花大色艳,观赏价值极高,是国际公认的名花之一,亦是云南最具魅力的地方特色花卉,先后于1983年和2024年被定为昆明市和楚雄市市花。其实不光在云南,目前重庆、宁波等18个城市将茶花列为市花。

这当中,又以云南和茶花的关系最为密切,早在明代已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说。嘉靖年间,宦游云南的户部侍郎顾养谦就有“滇中花事之盛,为中原所未有,山茶花数以万计,映日如锦”这样的记载。

“目前,全省茶花的种植面积在6400多亩,专业化的生产企业有40家左右,产量超过1000万株,占全国市场80%以上。”省花卉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陆继亮说,茶花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楚雄、保山等地,其中,大理有550万株,昆明的产量在250万株以上,其次主要分布在保山和楚雄。

陆继亮介绍,云南是世界上山茶属植物最重要的发生中心和变异中心,全世界的山茶属植物有119种,云南就有39种,“可以说,省外的茶花大部分来自云南,而国外的茶花品种也或多或少带有云南山茶的基因。”

尚未实现产业化

然而,历史厚重、资源丰富的茶花,在云南却依旧没有形成整体意义上的产业。

“目前的茶花种植仍以分户小规模庭院经营为主体,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和设施设备落后,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依然不高。”从2024年开始从事茶花销售的魏范青说,虽然全省的产量很大,但除了“狮子头”、“大理茶”等少数几个普通品种外,其他的品种在全省范围内甚至无法满足同一规格1000株以上的供货需求。

以被称为“昆明后花园”的宜良为例,2024年的数据显示,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已有3万亩,种植品种2000余个,年产值达3亿多元,是省内最大的盆花、盆景和花卉苗木供应基地。但茶花的种植面积只有500多亩,这其中,万家凹村种植的茶花面积达300余亩,占全县茶花种植的65%,成规模的企业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2024年前后的爆炒将云南茶花的价格推向了巅峰,但之后的崩盘也让90%左右的人选择了转行。近几年,云南的茶花实际上一直在低谷徘徊,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省花卉协会副会长、云南天龙茶花园总经理李天云坦言,2024年至今,云南茶花从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组数字支撑着李天云的这种说法,2024年云南茶花种植面积在3200亩以上,产值近4.1亿元;2024年,种植面积约4500亩,产值约6.4亿元;但到了2024年,当茶花种植面积达到6400亩以上的时候,其产值依旧徘徊在5亿元上下。

方兴未艾的产业

好在,几年的低谷徘徊也使得云南茶花产业化的声音越来越响。

此前出台的《云南省茶花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二个市场、三个阶段、四个区域(昆明、大理、楚雄、保山)、五大体系和六大工程的总体思路。其中,六大工程包括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新优品种研发创新、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

从2024年开始,昆明每年举办一届“茶花节”,而今年的“茶花节”,无论从规模、参与部门,还是参展水平、展出数量方面都胜过以往。此外,继2024年第27届国际茶花大会在楚雄成功举办后,2024年第29届国际茶花大会也将移师大理。

政府部门努力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在产业化方面做着努力。楚雄欣绿世界名贵茶花品种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专业茶花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汤勇俊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目前欣绿公司已发展茶花种植基地200余亩,产品主要销往省外,最远到达德国,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茶花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喜爱。

只是,《云南省茶花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出,到2024年云南山茶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产值达40亿元、为社会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和为农民提供20亿元收入等远期目标,这在2024年全省茶花产值仅有5亿元的背景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花卉科普:洛阳市打造花卉苗木产业新高地


位于伊滨区庞村镇、东西延绵6.5公里、南北跨度3公里的万亩牡丹花都产业示范园蔚为壮观。未来3年至5年,该园将被打造成集牡丹生产、科研、加工、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龙头。而这仅是我市致力于打造牡丹花都和壮大花卉苗木产业大棋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深度挖掘牡丹文化、打造牡丹产业,确立了“牡丹为媒”的发展思路。加之当前全市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步伐持续加快,以牡丹为引领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我市把坚持牡丹发展战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举措,牡丹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市用于发展牡丹的奖补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

目前,全市建成牡丹催花基地、盆养牡丹基地、牡丹嫁接苗繁育基地100多个,牡丹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年产值达10.8亿元。牡丹科研工作深入推进,国家牡丹基因库、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国家牡丹种质资源鉴定及检疫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牡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精油等牡丹产业化链条进一步拉长。

在突出牡丹引领外,整体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成为增色我市林业生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推手,并在助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4年,我市《环市区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出台,引领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崛起。按照以重点和亮点工程带动全城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整体发展的思路,我市对在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建设花卉苗木基地的企业给予每亩600元的补助,对水、电、路“三通”配套工程给予资金补贴。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各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据统计,两年间全市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基地21万亩,形成了以龙门西山万亩花卉苗木休闲度假基地为代表的9大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0万亩,其中,牡丹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

花卉苗木产业基地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活了土地结构,转富了农民,提升了城市品位。如今,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十二五”末,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基地面积将达50万亩。

花卉科普:大理鼓励民间投资花卉项目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鼓励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列出工业投资、旅游文化、种养及农产品加工等8个大类164个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其中在种养及农产品加工类中,“洱源滨湖2万亩加工型玫瑰产业化开发”和“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位列其中。

据了解,“洱源滨湖2万亩加工型玫瑰产业化开发”总投资达2亿元,项目将建设加工型玫瑰种植生产基地和年产1000公斤玫瑰精油加工厂;总投资6000万元的“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将建3000亩集茶花、兰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资源保护、科研产业化开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为了引来“金凤凰”,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到大理州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兴办各类企业,目前大理州已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政策和优惠政策,其中鼓励外商向农业新技术、农业综合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领域投资,进行花卉品种的种植开发,林木营造及林木良种引进等;从事农、林、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照税法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由企业申请,并经批准在以后的10年内可以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

花卉科普:红豆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素有“植物黄金”、“植物大熊猫”之称,因其果实外红里艳,宛如南国的红豆(又称相思豆),故而得名红豆杉。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因而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世界上一半的红豆杉资源储量都在中国。野生红豆杉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它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的珍贵树种。红豆杉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唯一原料,被当今世界称为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1996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将红豆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它被人们称为“国宝”。

红豆杉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种,我国有四个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在江西省分布的主要是南方红豆杉。

世界上最长寿的红豆杉有5000多年树龄。专家认为,如果在现代城市大面积种植红豆杉,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将会大幅提升。这些珍贵的植物也将成为城市历史的积淀,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巨大财富,真正造福人类,功德无量。

野生红豆杉资源十分珍贵,它全身都是宝,根、茎、叶、皮及果籽均含有紫杉醇(紫杉醇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癌药物,广谱、低毒、高效),而红豆杉的嫩枝、叶制作的紫杉茶,具有抗癌、利尿、通经、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效,净化空气功能尤为突出。由于市场货源短缺,在市场价格每日见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野生红豆杉屡屡遭到盗伐、剥皮,令人痛心。

目前江苏红豆集团通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成功研究出红豆杉种子发芽和人工栽培快繁技术(2024年“红豆杉的人工栽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12973.0),还掌握了红豆杉全株采集提取紫杉醇新技术(2024年“红豆杉全株提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410097622.6)。目前,红豆集团的红豆杉实生苗繁育基地——红豆杉科技示范区已成功培育红豆杉5000万株,并且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紫杉醇提炼厂房。大面积栽培红豆杉,使紫杉醇的大量提取成为可能。

红豆集团的这两项技术在世界红豆杉栽培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原来需要几十年成材的红豆杉缩短到6年左右,解决了红豆杉种苗严重短缺的问题。

2024年,红豆集团充分利用红豆杉净化空气的功效,首创性地将红豆杉制作成盆景,把它们送到千家万户,时刻守护人类的健康,并为产品取名为“红豆”。在欧洲城市绿化、公园花园种植红豆杉比较多,但还没有用作室内装饰的,红豆集团开发盆栽红豆杉是世界首创。不仅如此,红豆集团还携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开展“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改变红豆杉种子的基因序列,从而缩短红豆杉生长周期,提高植株内紫杉醇的含量和红豆杉的成活率,美化植株形态等”项目合作,志在提高盆栽红豆杉的成活率、观赏性等。

链接:国家保护红豆杉的具体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红豆杉是禁止出售、收购的;如果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红豆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必须经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集证。

非法采集、出售、收购红豆杉及其制品,要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第二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珍贵树木”,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

第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采伐珍贵树木二株以上或者毁坏珍贵树木致使珍贵树木死亡三株以上的;

(二)非法采伐珍贵树木2立方米以上的;

(三)为首组织、策划、指挥非法采伐或者毁坏珍贵树木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花卉科普:浙江象山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态势高涨


近年来,随着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浙江省象山县花卉苗木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据调查统计,2024年,象山县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11730亩,其中鲜切花300余亩,规模以上花木苗圃企业达48家以上,今年上半年苗木销售产值达3070万元以上,其中鲜切花销售80万支产值440万元,花卉苗木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区域发展趋势特征明显。象山县花木产业已形成以涂茨、贤庠、墙头、西周等为主的象山港区域和以茅洋、泗洲头、新桥等为主的蟹钳港区域两大区域格局,各苗木产区优势品牌产品也逐步形成,如涂茨中堡村成为珊瑚树苗基地,贤庠、墙头是大规格香樟、桂花供应地,茅洋银子洋村拥有象山红木樨花木品牌,泗洲头杨大场村成为百合、郁金香等鲜切花花卉基地。同时,打造精品苗木观念意识提升,推进苗木良种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无论在产品质量、品种数量,还是营销能力、品牌建设等各方面的竞争力都较往年更加突出。

花木企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除了受环象山港路土地征占用因素影响,涂茨中堡等村花木面积减少200余亩,象山县各地花木产业发展热情高涨。据统计,上半年新增苗圃面积1552亩,象山县花木面积达11730亩,比去年增加16%。具有一定规模的花木苗圃企业48家,其中规模300亩以上的企业有6家,面积7763亩,占全县花木面积的66%,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如宁波文翔园艺工程有限公司今年新增花木面积450亩,拥有苗圃基地面积达4279亩,占全县花木总面积的36.5%;象山绿润花业有限公司、宁波百汇桂花研究所苗圃基地面积都达1200亩。

花卉苗木销售形势依旧乐观。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今年绿化工程量有所减少,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绿化用量增加,全县绿化苗木销售形势依旧乐观。上半年除珊瑚、红叶石楠等小规格苗木或色块类苗木由于存货量大出现积压滞销、销售价格下降情况,中大规格苗木销售依然紧俏,规格6cm至10cm的玉兰、桂花、樱花等苗木树种售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0%左右,出现供不应求或惜售现象。据统计,上半年全县花卉苗木销售产值达3070万元,较去年同期2600万元相比增长18%,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

珍稀树种发展势头高涨。受市场因素驱动,今年苗木企业热衷于种植或培育大规格和珍稀树种,如象山县绿润花业有限公司上半年新增罗汉松、特大规格油茶等苗木面积达300余亩;宁波百汇桂花研究所新增大规格金桂等苗木面积200余亩,1200亩苗圃基地中90%以上是金桂和罗汉松,株数达8万余株;宁波文翔园艺工程有限公司吴厚文,专门以象山文翔红木樨桂花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象山红木樨”集体商标,并培育2000余亩20余万株“象山红木樨”桂花品种。据调查,在乔木树种中,全县拥有中大规格的桂花、香樟、樱花、无患子、玉兰类、含笑类等品种面积占到70%以上,主要以桂花、香樟等品种为主,面积4000余亩,数量达40万余株。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花卉科普:云南花卉产业成为大理新型产业》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产业种植面积数据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