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爱花卉网”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相关知识:云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更名“斗南·亚洲花都”",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昨天,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召开新闻通报会,该园区正式命名为“斗南亚洲花都”。同时,园区一期工程主场馆正式拉开招商序幕,吸引数千名商户通宵排队竞相认租。一期项目主体工程预计将于今年6月完工,年底前投入运营。

鲜花是云南特有的产品,国内主要城市70%的鲜切花出自这里。据统计数字显示,2024年,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51亿枝,交易额37亿元。但是,老斗南花市的硬软件已不足,难以满足较大的交易需求。因此,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应运而生。

去年2月,昆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了园区规划,8月开始动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预计今年6元完工,年底前可投入运营。今年1月1日至3日,一期工程花卉交易主题馆一楼摊位正式对外招租,在这三天内90%被意向性认租。而昨天,一期工程的花卉交易主题馆的数百个商铺正式开始招商。为争“一席之位”,昨天昼夜排队认租的商户不在少数。

斗南亚洲花都分三期建设,共占地1020亩,总面积81万平米,投资约39亿元。项目以斗南国家花卉产业园为主体,建设集花卉交易、科技研发、文化旅游、信息发布、总部经济、种植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园,并建设5000亩花卉种植示范基地,其重要任务就是花卉标准化的推广,带动花卉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此外,还将在全国建设5个“分中心市场”(包括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10家斗南花卉旗舰店和500家斗南花卉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店。

“将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主要为花卉交易场所。一期项目建成后,今年,花博会、农博会都将移师斗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董瑞说。

董瑞还表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筹备上市,力争在2024年之前在A股市场上市。

xZh52.cOm同步阅读

花卉科普:云南花卉产业成为大理新型产业


近年来,大理市着力把花卉产业作为新型优势产业来培植,为进一步树立大理兰花、茶花、杜鹃花的世界知名品牌形象,提升全市高原特色花卉的影响力和开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理特色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自然气候适宜、文化底蕴深厚、种质资源丰富、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不仅是开发潜力较大的特色产业资源、洱海环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支撑大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具魅力的名片。通过多年努力,大理市特色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大理特色花卉科技研发基地,收集保护特色花卉种质及茶花品种资源200余种,保存特色花卉良种母树1000多株。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云南山茶花品种创新及关键技术研究”、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下达的花卉科技项目等多个项目。杜鹃花漂浮育苗、组培繁育,茶花高枝嫁接、离体快速繁育、无土栽培,兰花、茶花商品盆花标准化生产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兰花、茶花实验室组培繁育取得成功,为有效保护花卉资源和促进花卉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极大地加快了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化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大理市积极创新花卉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专业村发展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发展机制,市场营销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初步建立。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理冠宇花卉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特色花卉商品盆花、特色园林树木、特色花卉主题旅游景点营造等龙头企业,对花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2024年3月,大理州第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在大理市成立,成为带动广大种植户立足资源优势、应用先进科技、组织规模化商品生产、不断开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大理镇西门村、下关龙泉村两个代表性茶花专业村,下关镇太和村、大理镇南门村、龙龛等村也逐步向专业村发展。下关镇龙泉茶花专业村通过“分户种植、集中销售”的模式,使一家一户的茶花庭院种植增加了销售渠道。

大理特色花卉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其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由中国花卉协会、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大理州政府、中国花协兰花分会和茶花分会共同主办,大理市政府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大理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为进一步树立大理兰花、茶花、杜鹃花的世界知名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和开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理市特色花卉集散、销售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确立。2024年4月由大理州农业局组织,大理州园艺站和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牵头,大理兰国花业、云南远益园林等企业及部分花卉种植户参加,应邀参加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政府承办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中国名花展”,以“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的苍洱景区大型写真为背景,采用苍山洱海缩影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布展,共展出6大类68个品种500多盆(株)高原特色花卉,大理茶花、大理兰花、大理杜鹃在洛阳国家牡丹园大放异彩。

据了解,在下步工作中,大理市将制定花卉管理政策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奖励政策,支持、鼓励花卉技术单位及科研人员从事花卉研究开发。制定花卉生产用地等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花卉产业纳入对外招商引资合作开发项目,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制定生产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种花。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花展,不同类型的花卉大赛,营造花卉文化氛围,提高人们赏花水平和种花、养花、爱花的积极性,引导消费,让花卉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新时尚。

花卉行业相关:漳州花卉产业工作座谈会在东南花都举行


4月23日下午,全市花卉产业工作座谈会在东南花都举行。市委书记陈冬、市长吴洪芹与漳州市花卉苗木企业家代表、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县、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谋划产业发展思路举措。市领导张宗芎、陈汉夫、张祯锦、黄浦江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实际、畅所欲言,针对漳州花卉苗木产业的市场建设、政策落实、企业融资、科研创新、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领导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就下一步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出要求。

市领导指出,漳州的花卉苗木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漳州市有基储有特色、有后劲的产业,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富裕百姓、拉动经济,又美化环境。省委、省政府对近年来漳州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我们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市领导强调,要突出抓市场建平台。市场营销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既要建设好“线下”的传统实体市场,也要抓好“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既要做好国内市场的营销,也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以市场的拓展带动产业的发展。当前,要集中力量建设好“水仙花乡”网站这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把企业经营者、销售网络、物流配送、结算途径等资源整合到平台之中,努力实现数据、推广、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形成“买世界、卖世界”的营销格局,不断拓宽漳州花卉苗木销售渠道。要落实和完善政策。近年来,漳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深入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把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加速成长壮大。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个体户向现代企业、集团公司转变,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创新金融手段,破解花卉苗木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花卉苗木入境检疫基地建设,重视研发和引进新品种,全面提高漳州花卉苗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4月23日下午,全市花卉产业工作座谈会在东南花都举行。市委书记陈冬、市长吴洪芹与漳州市花卉苗木企业家代表、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县、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谋划产业发展思路举措。市领导张宗芎、陈汉夫、张祯锦、黄浦江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实际、畅所欲言,针对漳州花卉苗木产业的市场建设、政策落实、企业融资、科研创新、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领导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就下一步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出要求。

市领导指出,漳州的花卉苗木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漳州市有基储有特色、有后劲的产业,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富裕百姓、拉动经济,又美化环境。省委、省政府对近年来漳州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我们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市领导强调,要突出抓市场建平台。市场营销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既要建设好“线下”的传统实体市场,也要抓好“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既要做好国内市场的营销,也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以市场的拓展带动产业的发展。当前,要集中力量建设好“水仙花乡”网站这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把企业经营者、销售网络、物流配送、结算途径等资源整合到平台之中,努力实现数据、推广、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形成“买世界、卖世界”的营销格局,不断拓宽漳州花卉苗木销售渠道。要落实和完善政策。近年来,漳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深入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把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加速成长壮大。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个体户向现代企业、集团公司转变,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创新金融手段,破解花卉苗木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花卉苗木入境检疫基地建设,重视研发和引进新品种,全面提高漳州花卉苗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花卉相关知识:永丰花木产业势头强劲


今年以来,永丰县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全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仅一季度,全县新增百亩以上的花木基地2个,新增种植面积1200亩。

“我这个基地嫁接油茶苗木大概在200万株左右,到时出圃数可达120万株,市场价大约在1.6元左右,预计总产值可达200万。”近日,该县瑶田镇金山坪村育苗专业户方洋说。

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将嫁接好的油茶苗栽植到营养钵中。方洋从2024年开始从事常规造林苗木生产。去年,因红心杉、湿地松等常规苗木价格滑坡。今年,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他与县林业局签订了产业苗木购销合同,改育起了高产油茶苗。

该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肖东京说,为了加快花木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该县以“品种特色化、布局区域化、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为发展思路,以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为契机,对发展花木产业进行统一科学规划。

该县规定,凡在本县经营花卉苗木者,从投产年度起,前三年免税,基地内附属设施建设免收一切规费,花木基地土地转让年限可达50年以上。县财政每年从本级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的科技创新力。

同时,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发展花木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参与到花木产业发展建设中。着力在永吉、抚八两条省道兴建花木产业带,打造“百里花木走廊”。

目前,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已突破1万亩,达10500亩。已涌现出育苗专业村6个,育苗专业户200多户,年产苗木达4000多万株,盆景1万多盆,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

花卉行业相关:云南可食用花卉达700余种 原料紧缺成为花卉加工产业发展“瓶颈”


云南素有“亚洲花都”之称,花卉新品种研发和品种种类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重要的花卉新品种研发基地和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同时,云南还拥有丰富的加工花卉品种资源,有可食用花卉700余种,香花类和香精花卉植物约400种,但目前开发利用率尚不到10%,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云南加工类花卉已种植40余万亩

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天,四季鲜花开”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食用花卉资源。云南人民自古就有用花入药、以花为宴的习俗,“鲜花当蔬菜”亦成为“云南十八怪”之一。目前,云南可食用花卉有700余种,香花类和香精花卉植物约400种,食用、药用和工业用花卉已成为云南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云南加工类花卉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其中规模超万亩的品种有万寿菊、除虫菊、灯盏花、红花、石斛和食用玫瑰等,生产地集中分布在曲靖、红河、丽江、文山、保山、西双版纳、普洱、大理、玉溪等州市。

据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无论是食用玫瑰还是药用花卉的深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对其的需求量有增无减。据初步统计,香精香料年需求量1000吨左右,而目前的生产量不到40%。我国食用玫瑰每年有3-5万吨的需求量,目前还有至少90%的市场缺口。

而药用花卉因其独特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也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以灯盏花为例,当前灯盏花每年需求量约100-200吨,实际生产量只有30余吨。此外,全球对鲜切花深加工产品保鲜花的需求量仅日本年需求量就达1亿枝(朵)。

食用玫瑰还有九成市场待开发

该负责人表示,云南用于食品加工的花卉主要有玫瑰、茉莉、菊花等,种植区域主要在昆明、玉溪、红河、楚雄、大理、丽江等地。而在这些可食用花卉当中,以玫瑰为主的食用花卉在生产、加工方面已经初具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可用于加工的玫瑰种植面积在1.2万亩左右,其中食用玫瑰种植面积近8000亩,栽培品种以安宁玫瑰和法国玫红为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昆明安宁八街、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楚雄州禄丰县、丽江市玉龙镇、曲靖市马龙县等地。

玫瑰精油、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酱、玫瑰膏、玫瑰色素、玫瑰饼……说起食用玫瑰的加工产品,云南人如数家珍。“可以说,云南在食用玫瑰花种植、产品加工等方面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就。”

由于食用玫瑰可选择山地、坡地种植,可有效提高农村土地、林地综合开发和利用率。加上投入成本低,且不与粮食争地,可大大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按亩产鲜花1000公斤,目前每公斤原料的价格为15-16元计算,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昆明市农业局蔬菜花卉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月饼、饮料、糖果等食品领域对食用玫瑰原料的年需求量为3-5吨,按云南目前的种植规模,还有90%的市场空间等待开发,市场前景较好。

目前,全省食用玫瑰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盛花期。由于市场需要量大,食用玫瑰常常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玫瑰价格的上涨。“五六年前,食用玫瑰原料的价格并不高,正常情况下5-6元/公斤,有的时候销量不好,甚至卖到很低的价格都没有商家愿意收购。”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大,今年,食用玫瑰原料的价格已经由去年的15-16元/公斤上涨到了20-22元/公斤。“虽然食用玫瑰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算大,但是近几年随着人们追求天然、环保、健康食品欲望的升高,食用玫瑰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其发展的潜力不可忽视。”

鲜花饼成快递食品“主角”

食用花卉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后劲足,为此,全省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的花卉加工企业。目前从事食用花卉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0家左右,主要以嘉华食品、丽都花卉、通海斯贝佳、云南玖香及安宁八街食用玫瑰协会等为主。

“云南可食用玫瑰能开发的品种很多,比如玫瑰糖、玫瑰汁、玫瑰酒、玫瑰含片、玫瑰茶、玫瑰露等等,但其中绝大部分原料还是主要用来做鲜花饼。”业内人士表示,可以说,这几年随着鲜花饼的热销,食用玫瑰的种植范围和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知名鲜花饼生产企业——嘉华食品有限公司向大众推出的“嘉华鲜花饼”,成为了家喻户晓和众多游客喜欢的热门“伴手礼”。据统计,仅昆明市鲜花饼日销量就达到20万个,近三年来,年平均增速达300%,省外市场消费量已经占了总产量的60%,鲜花饼已成快递食品类中的“主角”。

“鲜花饼不仅让制饼企业看到了商机,也推动着食用玫瑰身价的上涨。我们县里不少花农也看好这个商机,纷纷投入到食用玫瑰的规模种植当中,参与到嘉华公司在马龙县的食用玫瑰基地中。”曲靖市马龙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嘉华食品在马龙县开辟食用玫瑰基地的契机,马龙县农业局也正在积极引导农户,改造周边中低产田,以食用玫瑰为代表,将高原特色农业种植的范围向外延伸。

食用花卉原料紧缺

种植规模难以满足产能需求

虽然鲜花食品正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但目前,食用花卉在云南花卉产业中的贡献值并不大。

“食用花卉的加工产业现在还只是一个朝阳产业,还暂时未形成规模。在所有专门从事食用花卉相关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的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规模都相对较小。”昆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料紧缺成了花卉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用于加工使用的花卉原料紧缺,现有种植规模远远满足不了深加工的产能需求。很多企业因原料不足导致设备闲置等资源性浪费,有的企业被迫去做本不属于自己专业和优势的种植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最少原料的正常供应。

由于原料供应不稳定,嘉华公司不得不发展能由自己掌控的原料基地。2024年9月,云南嘉华食用花卉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楚雄州禄丰县土官镇。目前,该公司已在老鸦关和土官两个村委会种植1千余亩食用玫瑰花基地。同时,在曲靖马龙县又增加了3000多亩的食用玫瑰基地。

无独有偶,云南花果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设施设备,建立了最好的洁净加工车间,并解决了证件、资质等问题。但是由于原料供应跟不上,导致10万瓶生产能力的香水生产线闲置,数百平方米的洁净生产车间几乎空闲,投入无数科技力量研究,能针对不同品种进行深加工的生产技术路线解决方案没用上。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云南花卉加工业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等较落后,精深加工产量少。另外,虽然可用于加工的花卉品种多,但因提取物含量低、适应性差、产量低等问题,对花卉的开发利用率较低,从而影响了原料稳定和批量供应。

此外,花农生产的花卉原料品质不稳定,加上由于组织化程度低、种植规模小且较分散等,大批量地供货很难。“虽然很多企业正考虑建立或继续扩大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但依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企业面临资金流、技术流等新问题和大挑战。”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应该由相关部门牵头,理清各家企业优势,加强行业沟通联系,通过资源的整合和集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从而提升云南花卉加工产品竞争力。

同时,在适宜区投资建设花卉产业园区,在种植集中地发展花农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原料供应方面的诸多难题。

花卉相关知识:河南栾川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如果用一种色彩来形容栾川,那无疑是绿色。栾川,因林而美。栾川的发展、栾川人民的幸福更与林业密切相关。

近日,栾川县黄石砭村山坡上、公路边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县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各部门纷纷在绿化点内挥锹植树,林业部门技术员现场指导,确保成活率。各乡镇也组织了深入村组的植树活动,广大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树苗。

今年植树节,全县共植树28万棵,免费发放树苗2万棵,绿化面积1200多亩。目前,栾川林地面积318.2万亩,有林地296.6万亩,森林覆盖率82.4%,林木绿化率85.05%,均居全省首位。

2024年,栾川县确定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2024年1月召开的县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栾川县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

林业福民,最显而易见的是老百姓居住环境的改善。栾川县将生态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大地增绿的同时,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如今,无论是山水园林包围下的栾川县城,还是依山傍水、草木葱茏的农家小院,栾川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目前,全县14个乡镇都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其中13个乡镇还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全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美的小城”等绿色名片纷纷花落栾川。

林业福民,更体现在老百姓的增收致富上。栾川人均林地面积10.5亩,为了将青山变成林农的“金山”,栾川县把发展目光聚焦在林地综合效益地挖掘提升上,确立“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的立体林业经济发展思路,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栾川县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目前,栾川县以森林景观为主的景区已有14家。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6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9亿元,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年产值3.1亿元,占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0%。如今,栾川县20%以上的农民依托森林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目前,栾川县以森林旅游、经济林、林下经济、苗木花卉、林产化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已具雏形,并展现出巨大地发展潜力和强劲地发展势头,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将有更多栾川农民脱贫致富。

花卉行业相关:云南小桐子产业化新成果丰硕


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日前正式通过科技部验收。据悉,该项目自2024年立项研究以来已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包含小桐子良种选育、规模化、集约化栽培示范、小桐子生物柴油加工技术与示范生产线建设等课题,总投入经费10.39亿元。在历时5年的研究中,项目不仅建成320亩的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国内外小桐子资源材料288份,筛选优良材料51个,选育出23份优良品系,还提出了云南干热河谷地带小桐子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开发的从分选、脱壳到压榨生产小桐子油的连续生产工艺出油率大于95%;小桐子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和其混配产品品质分别达到国家BD100和B5标准;筛选出适合小桐子油粕发酵用的复合菌种,生产的有机肥达到NY525-2024标准;研制出以小桐子素母药为有效杀虫活性成分的农药制剂试验产品“2%小桐子素微乳剂”;开发出的小桐子生物菌肥达到《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24》的标准;精制甘油各项指标达到《GBT13216-2024医用级甘油》的要求。

项目还研究开发出脱毒蛋白饲料、小桐子壳活性炭等多个高附加值产品。

花卉相关知识:苗木产业有前景 因噎废食不可取


“其实苗木产业还是很有前景的,因噎废食不可取!”业内人士说。

春节过后,各地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展开,安福县连续多年产销两旺的优质杉树苗却无人问津。伤心之余,很多苗农决定,今后几年内不再培育苗木。同样在我省,不少苗木基地却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景象,如此一冷一热的现象引发苗农们和相关部门的深思。

行情遭遇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部分造林苗木价格跌破本钱,甚至血本无归;一边是绿化苗木行情看好。”奉新县苗木合作社的宋斌对今年的苗木行情深有感触。他介绍,以造林苗木品种为例,湿地松和马尾松等本地价格略有下降,每株7-8分钱,但是枫香、木荷等阔叶品种,价格高于去年,销售形势尚可。此外,绿化苗木也是有涨有降,比如深受楼盘小区青睐的桂花树,今年价格大跌,但含笑等绿化品种的价格有所上涨。

这个说法在安福也得到了印证。早在2024年大力发展红心杉育苗时,安福县横龙镇东谷村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做好了“总有一年杉树苗会当柴烧”的准备。“但我没有想到,市场变化得这么快。这个教训告诉我们,绝不能以单一品种闯市场,因为抗风险能力太弱。”该合作社理事长戴金生说。

不过,让戴金生稍感安慰的是,在他的引导下,不少社员两年前就已经引进多个新苗种。虽然都是以造林为主的苗木种类,但侧重点已开始向阔叶林转变。“今年,木荷、枫香等阔叶品种,还有一级含笑、火力楠等大苗深受广东苗木商的青睐,一周前就销售告罄。”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戴金生说,阔叶林苗种和大规格苗种的畅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杉树苗农的损失。

而同属一个乡镇,横龙镇壶坵村的苗农们种的大多是单一的红心杉和湿地松,这个村的苗农们遭遇市场当头一棒后,很多农户已决定不再繁育苗木。

多品种增强抗风险能力

不少苗木行业协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今年的苗木生意,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绿化苗木市场在复苏,有些造林苗种还是看不到“春天”。

据介绍,苗木终端市场分两种,即造林和城乡绿化。“可喜的是,今年南昌苗木基地没有出现苗木积压现象。”在南昌市苗木行业协会熊秘书长看来,苗木的品种结构应随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培育多个品种,才能规避风险。他说,如今山上造林、平原造林项目已不多,所以该协会早已将市场对准城市绿化。“我们早已转型,不再培育小树苗,小树苗一旦卖不出去,就会成为一堆柴,风险大。我们培育的是大规格的苗木,并将山上造林和城市绿化有机接轨,这几年市场行情不错,去冬还增加了5万亩育苗基地。”

宜黄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200亩育苗基地,这些年来一直不愁销路。今年春节前,该基地100多个品种苗木就被预订一空。“多年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今天的热销可能就是明天的滞销,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热销。”该公司董事长肖斌介绍,针对苗木市场,他们侧重绿化品种的开发,以彩叶苗为主。

总结其推广发展之路,肖斌说,如今城市绿化不再是过去简单的造绿,而是朝多样化发展。公司走的是订单农业的路子,仅仅200亩地,品种却达100多个,先小规模试种,哪个品种市场反应好就推哪个品种,瞄准市场需求,精准营销。

农民合作社服务水平待提高

采访中,安福县乃至吉安市一些苗农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后,他们在化肥农药购买、技术信息上获得了一些帮助,确实要比单做独干农户强多了。但是一旦遇到市场重大波折,合作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除了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便利,合作社最主要的功能是搜集市场信息,只有了解市场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安排产品结构才能有效避免产品积压。”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到位,合作社加强自身组织化程度,强身健体,实现对市场的无缝。

“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专家说,由于组织机构不健全,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人才缺乏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合作组织功能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林农难以避免市场风险。

也有专家提出,如今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省会城市目前均已开展了PM2.5等项目监测,国家要求2024年PM2.5等项目监测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各地除控制污染源外,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各种形式的城市绿化来治理PM2.5。苗木基地依托这个背景开发推广新苗木品种,无疑能分享新一轮城市绿化市场的蛋糕,为苗木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一支强心针。

喜欢《花卉相关知识:云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更名“斗南·亚洲花都”》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都养花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