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多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人们有哪些种植多肉的经验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多肉植物施肥之花友观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看了几个讨论土壤、养护的帖子,都在其中涉及到了多肉植物施肥(营养)的问题,这个说要加一些有机肥料,那个说要加一些缓释肥料,对此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们都知道土壤是培植植物的基础,他不仅能固定植株,也是提供营养来源的主要场所。优质的培养土不仅能提供多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重要的是它能很好的协调局部环境中水分、养分、空气及热量的关系,为根系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具体到多肉植物,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土壤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具一定团粒结构,能提供植物生长期所需养分的砂质壤土。

为了能给多肉植物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本人也曾专门研究过土壤的问题,在网上下载拜读了几篇北京农学院做的几个关于多肉植物的论文,还专门对一部分多肉植物的原生环境进行了查询,得到如下信息:

生石花属:原产非洲南部的砾石中(各种石头花)。

莲花掌属:原产地墨西哥戈壁地区,需要一定的腐殖层。(黑法师、玉龙观音等)

银波锦属植物:原产非洲的纳米比亚干旱地区(熊童子、银波锦、轮回、旭波之光、福娘等)。

锦章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太干旱后开花困难,常常不易收到种子(各种名为锦章或天章的肉肉)。

石莲花属:主要出产在墨西哥,我国也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具有腐殖层的山区。(雪莲、吉娃娃、黑王子、皮氏石莲花、紫珍珠、霜之朝、大和锦、丽娜莲等)。。。。。等等、等等。

从上面肉肉的原产地可以看出,大多数常见的肉肉品种的原生环境特点为:温暖,干燥,阳光充足,山地或戈壁地区(排水方便),土壤疏松且较贫瘠等。

那我们就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我们养殖肉肉需要遵从怎样的原则呢?不言而喻,当然是选择和原生地相似的环境了。在这里别的不对谈,就专门扒一扒到底需不需要施加肥料。

我的答案是:不需要,起码绝大部分不需要(大棚的不知道,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原因如下:

1、肉肉经过多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多孔、疏松、贫瘠的生长环境,不需要太多的营养即可正常生长。

2、一般养殖肉肉的培植土提供的营养已经足够(尤其是其中的泥炭土,有机物质含量高达60%以上。)

3、培养基质(如泥炭土)本身就是一种温和的肥料,肥效高而且持续时间长,而且在肉肉培养土中加入的各种颗粒(蛭石、珍珠岩、赤玉土等等)具有较大的孔隙,能够调节肥效的释放速度。而且他们都是矿物质,其中的一些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完全可以满足肉肉生长的需求。

4、千万不要胡乱加一些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肥料,以免引入病虫害(本人因为工作原因,对肥料比较了解)。

5、当然,有人非要加我也不反对,但建议一点要量少(尤其是扦插繁殖)。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各位前来探讨。

给大家亮几张我的肉肉,从来没加过什么肥料,长的异常好,就是盆不够好,准备换盆。

Xzh52.cOM小编推荐

多肉植物拼盘(花友经验)


有的多肉植物爱好者手头的肉肉多了,就想做一盆多肉植物拼盘,其实多肉植物拼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每次在微博发一些拼盘图片时就会遇到无数的疑问。

所以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解答一些疑惑:

什么是多肉拼盘?常看见很多人说多肉植物寄植又是什么?

拼盘就是将各种不同的肉肉种在一起,多肉植物寄植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不过因为花市上常见的鲜切花寄植比较多,所以大部分花友会误以为多肉植物寄植也是这种切花方式(无根),害怕自己在拿到或者种好后养不活。的确有一些多肉植物寄植是无根的,不过由于肉肉习性强健,生根非常容易,所以关系不是很大。当然,一盆多肉植物寄植里,所有的肉肉都有根系是最好的。

多肉拼盘好养护吗?

养护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环境问题了,这需要针对每个人自己家里阳台or露台or玻璃房能提供给肉肉什么样的环境。综合因素,只要日照充足(4小时阳光直射,玻璃后也可以),就会解决大部分问题,是非常好养护的。比如我朋友的办公室窗台,虽然隔着厚厚的玻璃,也几乎没有任何通风,但是阳光非常充足,每天能够晒到5-6小时,拼盘里的肉肉全都是果冻色,颜色比露养的更加可爱。(下面有图片)浇水也和正常养护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如果使用比较浅的花盆(高度6cm左右),水分会挥发得更快,浇水频率可以增加。

在缺乏日照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加其他的自然条件来改善目前的环境了,比如开窗通风、春秋季节将肉肉搬到窗台外露养、适当的控水、土壤配置中增加沙质颗粒比例(也是为了让水分流失更快)等等。实在是缺少日照,而且只能在窗户后养,要么把肉肉的品种换掉,玉露、12卷、寿类比较适合,要么就放弃肉肉拼盘吧。。。所以养护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家里的环境如何,根据环境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肉肉或者其他植物~不要盲入~

种得那么密好么?会不会影响肉肉的生长?

种得密与稀疏没有太大区别,初次拼盘种得密固然是为了初期效果比较好看,后期肉肉生长挤出来是需要通过修剪重新塑形的。种稀疏一点固然最好,可以留给肉肉一些生长空间,不过最后还是会长满挤爆,所以也要进行适当修剪。

会不会影响肉肉生长这个问题,其实是多虑的,根据植物的特性,不论怎么种都是会生长的。只是对于多肉植物来说,水分供给少一点或者不浇水(传说中的控水),一段时间内不会死,但是生长会减缓,从而可以进行一些塑形或者迷你盆栽养护。这就看自己喜欢怎么玩肉了

理论上:只要给予足够水分和日照,适当大小的肉肉选择合适大小的花盆,必定会疯长。当肉肉大小超过花盆本身时,换一个更大的盆纸会加速肉肉的生长。长到人那么大不是梦

拼盘要分科属品种么?

最好是分一下,特别是刚入门不久,多各种肉肉习性了解不多的花友,如果品种太杂,跨科属比较大,对于后期养护是比较麻烦的。尽量选择一些自己养过一段时间,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肉肉进行拼盘是最好的。养了时间比较长的花友就无所谓了。

如何才能拼得好看?

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我自己从来都是随意发挥。个人觉得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品味不同。不过只要肉肉品种够丰富,状态好,随意拼也会非常美的~所以还是先养好肉吧!

多肉植物拼盘有什么意义?

有人喜欢单独栽培,有人喜欢放养野养,有人喜欢方阵编队,有人喜欢微缩迷你。

我觉得:有如此活力多彩的植物来带动自己的心情,为什么不都去尝试一下呢~也许通过这些植物,能打开自己的另一扇门。

=========================================

有许多花友担心肉肉种在一起后很容易长变形,难看。其实只要像上面介绍的,日照充足并且养护得当,拼盘的肉肉们只会越来越美丽~

花友分享:怎样选购多肉植物?


1、由于多肉植物自身含水量高,又往往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如植物表面具有角质或蜡质层,叶片特化为针刺状,以及一些抗旱的生理特性等等,因此不易失水,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正因为如此,花商在贩运多肉植物过程中均带极少量的宿土或裸根不带土。挑选时最好选择带须根、根系不干枯的植株,以便买回栽植后在较短时间内发新根。

2、植株应色彩正常,花纹清晰,无病斑、虫斑、水渍状斑。多肉植物的虫害多为虫体较小的叶蜻(红蜘蛛)和介壳虫,它们隐藏在植株的叶背面或枝丛间,以多肉植物的花纹、色斑为掩护,一冲眼不易发现,所以挑选时要细心察看。

3、选择已栽人盆中的植株时,请注意一下是否是新栽的。如果是出售前新栽的植株,则盆土松软,轻摇植株会有较大晃动。这样的植株并未发新根,购回家后须避免强光照射,控制水分,一般一至一个半月后才能逐步进行正常管理。据观察,目前市售的带盆植株中,这种类型者占较大比例。

4、市场上还常见出售一些由多个种类或品种配植在一个容器中的组合盆栽。在选购时不仅要注意植株组合的错落有致、疏密有间,是杏新奇有趣,还要注意各种类之向生活习性是否相近,如果将对光照、水分、栽培基质等要求差别较大的种类栽培在一起,就会对今后的养护带来不便。

5、多肉植物大多原产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对环境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虽然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多肉植物出售,但对于我国某些地区室内无供暖设备,冬季室温较低的家庭,选购不耐寒的多肉植物应避开11月至翌年3月的休眠期,否则如遇连续低温天气,植株很难成活。

6、多肉植物,在园艺上泛指仙人掌类植物以外的茎、叶等营养器官肥厚多汁的植物,其中包括被子植物中的景天科、大戟科、番杏科、龙舌兰科、萝孽科、夹竹桃科、菊科、百合科、马齿览科、凤梨科等许多类群。由于亲缘关系相差较远,种类繁多,也就注定在相似的背后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在选购和栽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条件因种而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多肉植物度夏(北京花友总结)


北京的夏天过去了,我的200多盆多肉植物,夏天总共死了不到5盆,大概在2%左右的死亡率,有人说在北京多肉植物度夏无压力,但有35度以上的日子也有好多天,一些心得,相信也有共性,与大家分享。

1.挂掉的几棵植物

总结一下今年挂掉的几棵植物:景天只死了2棵,1棵祗园之舞,1棵山地玫瑰;番杏死了2棵,1棵天女1棵银铃;其余的没死,晒伤倒有一些。山地玫瑰是在我粗放的管理下,休眠期浇水挂了。祗园之舞被严重晒伤,没有缓过来,坚持了2个月死掉了。银铃是被突然的暴晒晒伤,没有缓过来,坚持了2个月死掉了。天女的死法比较典型,其是在6月初并不是很热的时候挂掉的。总结原因应该是北京今年6月份潮湿多雨,偶尔有大太阳。我的管理比较粗放,兜头淋,而天女的叶片有比较容易积水,温度一升高,那几天室外也通风很不畅,从而沤烂了。这其实还是告诉我们,通风很重要,即使是露养,也不一定那么通风。

2.关于冬型种夏型种的问题

度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植物的冬型种和夏型种。但其实这主要是指冬、夏明显进入生长期/休眠期的植物来说的。这类植物主要有仙人掌科、夹竹桃科、大戟科、龙舌兰、龟甲龙等。我自己养的200多盆里有大概160盆左右的景天。个人感觉多数景天虽然也有冬夏之分,但差距并不很大。除了一些明显夏季休眠的,如,山地玫瑰、莲花掌和长生草的一些品种。即使是夏型种,在35度以上高温时,它们也已经很难受了。冬型种耐受的高温更低一些,但也低不了太多。

所以个人感觉,对景天来说不必过分强调夏型种和冬型种,而是多考虑其他方式度夏。而其他种类,有明显休眠迹象的,则建议妥善处理。常见的就是阴凉、通风了。

3.成株和小苗的问题

成株和小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无论从其抗性来说,还是体内的激素水平来说,都差距比较明显。一般而言,成株抗性比小苗要高的多。成株的光补偿点一般也比较高。相对来说耐晒;相对的,小苗则不同,即使是耐晒的品种如一些仙人掌,其小苗也是扛不住暴晒的。

前几年我播种的小苗发芽后没多久就放在外面炼抗性,但多数还是不能承受得住帝都的鬼天气。所以现在我基本上要在室内养小苗一年左后才逐渐放出去炼苗。类似的,由于利润的需要,很多商家卖的肉其实还是处于苗期,并没有达到成株的标准。相对来说就很不耐晒,抗性也差。譬如都知道生石花需要太阳晒,但过小的生石花被晒,基本上就是被晒化的命运。

区分这个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植株的大小。个人感觉,景天在5厘米以下的,通常都可以算作小苗。番杏在1cm以下的也可以算作。仙人掌大小不同不太好说。另外,通常带粉的比不带粉的要耐晒的多(粉可以反射阳光,保护自己),杆子粗的也要比杆子细的耐晒(更容易缓冲热量、导出热量)

4.沙漠植物?

大家总喜欢认为肉是沙漠植物。其实不然。可以说多数的多肉都不能在沙漠中生长。景天在中国南方都有大量生长。而其他科属的,则应该叫半干旱或者叫耐旱植物。以景天为例,他们并没有进化到能在沙漠那么严苛的环境下生长。只是他们的生长环境可能比较干旱。或者获取水分机会不多。譬如有些是长在悬崖峭壁、房顶的。土层很少,不能指望土壤中水分足够多。因此赶上下雨,自己就多贮存一部分水分。

即使是仙人掌,有的虽然生长地区很干旱,但近海,每天都有携带大量湿气的海风吹临海岸,滋润表层土壤和植物表面。只有很少数是非常耐旱的生长在接近沙漠的环境中,诸如松露玉。所以说他们是沙漠植物是不准确的。知道这一点,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多肉不是不喜欢水,而是耐干旱,这两者就像说土透水和保水一样,是有区别的。

因此一直让植物干着也不是个事儿,除非休眠的植物,否则适当给水有利而无害。野外的景天,周围环境不一定缺水,土壤条件差

5.遮阳、通风

说来说去,还是遮阳、通风最重要。今年北京受厄尔尼诺影响,夏天暴晒的日子比较多,最高42度暴晒,35度以上的暴晒也颇有几天。相对来说,降雨少了一些,因此桑拿天不算多。肉一般是扛得住暴晒的,但扛不住闷热。这个可以参考我先前发的帖子。即使在42度的日子里,也只是有晒伤,而没有烂掉。

关于遮阳,我今年尝试了比较讨巧的遮阳方式,感觉不错,推荐给大家:

一说遮阳,大家都推荐用遮阳网。遮阳网的效果确实很好,但家用有点太夸张了。而且也阻碍了光线进入到室内,有一些得不偿失。我没有使用遮阳网,而是将相对高大耐晒的植株放在最外面,起到遮阳的作用。这样,小号的植物在大植物的树荫里得以得到喘息。虽然效果肯定不如遮阳网,但美观,且可以更好利用阳光。

推荐两种植物用来遮阳:

a.不死鸟原始种:长的和不死鸟很像,但植株可以长的很高大,繁殖生长迅速习性强健,可以说是适应性非常强大的品种。

b.沙漠玫瑰:夹竹桃科植物,典型夏型种植物,夏季的高温暴晒正是它需要的。看看它的产地气候就知道,属于40度都无压力的物种。它有叶子,又比较高大,所以可以造成比较大的阴凉,非常推荐。

沙漠玫瑰在产地

另外,上面也说到,通常大的植株比小的植株耐晒的多(你什么时候见柳树被晒死了?);所以如果没有类似的植物,也可以用其他的耐晒高大植株代替。在这种方式的照顾下,原来一些并不是很耐晒的品种得到了一些保护,这些保护有效的避免了其被晒伤、晒死。把相对高大的植物放在外面。

关于通风,我今年也改变的一些方法。一般来说,露养的通风条件就够了。除了特别夸张的闷热、无风的天气,多数情况都可以应付通风的问题。

但是室内的通风条件是很关键的。我大概有20-30盆植物在室内养殖。往年,由于通风不畅,经常会发生黑腐之类的病,导致全株挂掉。所谓通风,并不一定非得有多大的风吹着,稍微有一些微风,就足可以把植物产生的内热散走,阻碍细菌的繁殖。

我今年特意增加了几个USB风扇,在USB风扇每天的照顾下,室内的植物鲜有出问题的。而且由于风扇本身也有降温的作用,这也对苦夏有所缓解。一些休眠的龟甲龙居然都没有休眠,继续生长,这也颇为欣喜。

USB风扇相对安全、省电,也便宜,可以多买几个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吹风,即能满足多点送风的需要,也不占什么地方,效果很好。

6.补光

说到室内养殖,就会不可避免的提到光线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室内养足的局限。因此我严重推荐使用补光灯。补光灯在夏天可以让一些休眠的、不耐晒的、和小苗获得稳定的光源。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晴天光线尚可,阴天一周,你的肉就全都徒了。

补光灯通常还不容易晒伤植物。对于艰难度夏的肉来说,风扇和补光灯可以为肉提供更宽松的条件。不过补光灯在使用上大家会有一些误区,这里就不细讨论了。只提一点,就是距离,距离远了没用。通常LED补光灯我是在距离40CM以内使用。这个要根据灯的特点具体确定。

7.小黑方

再提一下小黑方。这是很让人纠结的盆。一般都推荐黑色的盆,因为黑色吸热,可以让植物根部温暖,对植物很有好处。小黑方确实是性价比很好的盆,但是度夏的时候,我这里出现了好几例因为小黑方盆体温度太高而灼伤植物叶子的状况。

在暴晒下,小黑方盆体的温度可以高大60-70度!当叶子和盆体接触时,就很容易引起灼伤。因此建议度夏的时候适当的处理一下小黑方为宜。譬如,可以将盆放在阳光不能直晒的地方,或者干脆用白色的盆套起来。实在不行,可以处理一下叶子和盆体的接触点,有这几样,通常能好很多。

8.初秋的阳光

最后这一点也要引起重视,我后来发生了一些晒伤、灼伤,倒不是夏天导致,恰恰是度夏之后,秋高气爽之后的阳光暴晒导致的。先前看有大仙总结过夏天过去了,秋天倒被晒到了。果不其然!

总结起来,主要是因为初秋的太阳高度角没有那么大了,太阳可以斜晒进来,先前的遮阳措施可能失效了。但太阳依旧还很充足,因此让不耐晒的品种也被晒的一塌糊涂。

花友分享:多肉植物闷养


多肉植物闷养是不少花友崇拜的多肉养护方法之一,崇拜的原因主要是闷养可以快速看到闷养的效果,但是闷养并不是万能养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我个人对闷养的一些看法,小弟学疏才浅,只能说一些自己经验和看到的东西,欢迎各路大神前来指点、拍砖。

首先,我认为闷养是要分情况的:根不好的时候闷养绝对是属于自杀;闷养属于兴奋剂,短期改善状态可以,不能长期闷养;有些品种体形巨大,闷养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有哪个大棚大家看到整天盖着杯子在上面的?

所以,我认为闷养乃是一个不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用来短期内改善植物的状态,而不能作为养殖的常态!

大家其实可以去看一些那些从小闷到大的植株,给它们换盆时候,它们的根无一例外的全部比较细弱,而长期在颗粒土中的(包括日本过来的植株)全部都是大萝卜根,这是为什么?我相信大家有些经验的都会发现这点,而十二卷最正常的状态恰恰应该是大粗根,也就是萝卜根。

其次,这些闷大的植株,一旦脱离了闷养的环境,叶面会迅速坍塌萎缩,就好像浑身的元气被抽尽一般,我这边就有一个例子,完全符合我说的这类情况,和它在一起的其他植株则都好好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当时别人给我的时候,它一直是被闷在一个鱼缸里的,鱼缸里湿度长期在90%左右。它脱离了这个环境,由于没有强大的根系做支撑,于是就不行了,当然它也没死,照样开花出叶子(新叶子都是饱满的),但是那些老叶子就跟腌过的黄瓜一样,想要养回来,首先要养出粗根,由于它的体形几乎已经是成株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暂时就想到这些,闷养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希望十二卷的花友们正确看待闷养,不要把它当作万金油,更不要误会闷养才是正确的长期的应有的养护方法。

有些花友,回复我,提到说大棚本身就是个闷养的环境,没错,大棚的确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闷养的原理很相似,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大棚不会造成盆土表面长期潮湿,水分长期凝结,而小环境的时候靠杯子闷养则会如此,盆土表面空气无法和外面空气充分交换,长期过分潮湿,同时更容易发生倒根等严重问题,所以闷养本身是一个较为难控制的事情,不适合新手,前文也说过了,并不是闷养全部都是坏处,它的确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长期的方法去做,更不应该在教新手如何养护的时候,就很笼统的用闷养两个字一而盖之,这反而是误导。

如何养多肉植物,花友养肉总结


养多肉植物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从一个多肉植物都不认得,到了现在大多数都认识了。期间有许多高兴,有许多悲伤。说了一串废话了,下面就说说我养肉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土:蛭石,珍珠岩,鹿沼土,赤玉土,煤渣,耶糠,,草炭,泥炭,兰石,沙子,黄泥。都用过了,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主要是植物根部的透气性,这里我还是推荐新手们用一些颗粒1~3MM的颗粒土栽培,这样不会造成多肉植物根部长期积水,造成多肉植物烂根或者黑腐。多肉植物的叶片非常怕长期的潮湿,种植植物时,尽量让多肉植物的叶片离开土表面,或者在栽植土的最上层铺一层颗粒或沙子。

肥:许多人都说多肉植物不用施肥,可是我属于急性子,希望我的肉肉们都快快长大,我用过了很多种肥料,比如尿素,磷酸二氢钾,有机肥,海藻肥,高氮复合肥,高钾复合肥最惨的时候肉肉都快被我折腾死了,总的来说我现在用的最多的肥料是高磷钾复合肥,增加多肉植物的抗性,改善多肉植物适用环境的能力。肥力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足够植物生长了。长时间适用高氮的肥料,容易让多肉植物对抗菌,抗病的能力严重下降。所有不建议大家长时间使用氮肥。我使用磷钾肥大约是14天一次,浓度较低,对多肉植物不会造成伤害。

病:白粉病,介壳虫,根粉蚧,以上这3种病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见的了,先说白粉病吧,我几乎用药来治这种病,像多菌灵,甲托,代森锰锌交替使用,7-10天盆一次,大约3次就可以痊愈了。介壳虫,根粉蚧没有别的选择,直接用吡虫啉或者撩了,不解释。

水:新手推荐见干再交,我浇水基本上2周进一次盆,一周一小喷。浸盆水深是花盆的2分之1高,5秒左右拿出。

多肉植物叶插秘籍,花友总结


秘籍是肿么来的?当然是俺经过不懈的各种实验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下面我们准备好叶插器皿:玻璃鱼缸或者大玻璃瓶、其他无色透明的玻璃器皿等都可以。把需要叶插的叶片平铺在玻璃缸的底部,同时缸里面放一个小饮料瓶盖,里面装点自来水(作用是适当增加缸内空气湿度)。缸口可以用薄膜适当封住一部分,但不要全部封住,留出一定的通风口(全封闭容易导致腐烂发生)。然后把玻璃缸放在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就OK了(直射光过强会导致叶片干瘪)。直到叶子出了根或者芽就可以直接移栽到花盆里去了。玻璃材质本身无毒,又不容易滋生细菌,由于没有基质,所以基本不会有发霉或者化水的情况发生。玻璃本身不吸水,所以在半封闭的情况下,放自来水的瓶盖使得缸体内部湿度保持在一个适合叶插发芽的范围内。只要注意气温太低时不要进行,基本都能发出来,特别对一些难发的植物来说,长期保持叶片健康处在合适的发芽环境中是很重要的。

实验对比的基质:

1、多肉种植基质普通叶插。

2、纯蛭石基质普通叶插。

在3种情况下,玻璃缸叶插的发芽时间明显提前,而且不会有烂叶、化水的情况发生。

实验对比的叶插种类有吉娃娃、蓝粉台阁、霜之朝等,发芽比较困难的品种叶插实验有白凤、芙蓉雪莲等(芙蓉大概每掰坏4片叶子才能获得一片相对完整的叶子)。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施肥之花友观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植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